一年級影子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4-05-15 一年級影子課件 一年級課件一年級影子課件通用。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當一次工作學習即將開始時,我們通常會提前查閱一些資料。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知不知道我們常見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呢?小編花時間特意編輯了一年級影子課件通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1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劃線找朋友:
月工十
又月口
2.組詞:同學們能用拼出的這四個字,組兩個詞嗎?(左右朋友)
3.說話: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出示句式: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
4.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看看,現(xiàn)在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想想,你還在什么時候看到過它?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節(jié)。
(1)看圖說一說,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太陽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太陽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想一想,小朋友怎樣走,影子會在他前面?(背著太陽走)
(2)指導讀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說說,影子在誰前,在誰后?
你座位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句式: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或()在我的前面,()在我的后面。
(3)看圖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來?猜一猜,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4)小朋友心中很快活,我們讀這些句子的時候,就應該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范讀,學生仿讀、自由練讀: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
同學們常常和影子在一起玩嗎?你還常常做哪些事?說一說。
句式:我常常()。
(5)談話:說影子是個小花狗行不行?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過小狗,說說小狗是怎么跟著你玩的?(引導說出小狗經(jīng)常跟著人,喜歡跑前跑后)再讀讀句子,讀出你對影子喜歡的語氣來。
(6)背誦:(學生看圖練習背誦;教師引背課文;學生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2.學習第二節(jié)。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1)看圖說一說,太陽在小朋友的哪邊,影子在小朋友的哪邊?(太陽在小朋友左面,影子在小朋友右面。)想一想,這位小朋友怎樣走,影子會在他的左面?(小朋友往回走。)
(2)根據(jù)節(jié)奏提示,練習讀句: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3)看圖理解句子:你喜歡你的朋友嗎?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來這位小朋友把影子當作了自己的好朋友?
(4)指導讀句:影子是你親密的好朋友,應該怎樣讀這個句子呢?讀下句:
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跟著我。
(5)熟讀后背誦第二節(jié)。教學方法同第一節(jié)。
三、小結(jié)全文。
影子像是調(diào)皮的小黑狗,常常跟著你。影子又像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你。你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你哪里,真是形影不離。
四、作業(yè)練習。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2
一、教材簡說
影子就象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非常符合少年兒童年齡特點。
二、學習目標:
1、認識十一個生字,會寫3個。認識兩種筆畫,認識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4、認識關于影子的現(xiàn)象。
三、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具準備:字卡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讀課文,識字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p>
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這個游戲就是老師說到哪里,你的手就指到哪里,看誰耳朵聽的清,動作作的又快又準?,F(xiàn)在開始。教師說口令:摸摸左臉,摸摸右臉,揪揪左耳朵,揪揪右耳朵,跺跺左腳,跺跺右腳,指指前邊,指指后邊,向前彎彎腰,向后彎彎腰。和左邊的同學拉拉手,和右邊的同學拉拉手。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左右前后分別是誰?
3、你知道嗎?有一個好朋友天天跟著你,只有在有太陽或者有燈光的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它,知道他是誰嗎?
4、板書課題:影子,指導讀準字音,認準影。
二、小組合作,朗讀韻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四人小組合作讀書,評議字音,互相幫助,讀好韻文,教師巡視,及時對小組學習進行指導。
3、檢查讀書效果。首先檢查生詞的認讀情況,如:前后、跟著我、小黑狗、朋友、它們、常常;然后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展示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
4、教師范讀:同學們,你們讀的真好,我也想讀,讓我讀一遍好嗎?(教師讀時注意讀好節(jié)奏及字音)
5、小組再次合作讀書,并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參加全班的比賽。教師公開取勝秘訣:一是字音要準確,二是聲音響亮,三是帶上動作。
6、全班比賽。第一輪個人比,第二輪,以小組為單位比。對優(yōu)勝者進行獎勵。
三、認識生字。
1、圈出生字,自己讀生字。
2、同桌互相檢查認字情況,一人當老師,另一人當學生,然后交換。
3、開火車檢查識字效果。及時指導記憶。
4、區(qū)分他、她、它(喊一名男同學,一名女同學,黑板上再畫上一只小豬和一棵小樹,問學生,該用哪個ta,討論,為什么?)
四、在大屏幕前玩手影的游戲,指名做各種造型讓其他同學猜。
五、作業(yè):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踩影子的游戲,觀察,什么時候影子在前,什么時候影子在后,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最短?什么時候有兩個影子,三個影子,四個影子?
評析:這節(jié)課的設計有兩點非常突出。一是用游戲?qū)?。幼兒的學習主要以游戲為主,這種學習方式在幼兒園被采用的多,低年級孩子小,與幼兒比較接近,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中要注意幼小銜接,讓學生多玩游戲,讓他們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這一節(jié)課在一開始就讓學生玩游戲,這樣做,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了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愛上了語文課。二是采用了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學習或同桌二人學習中讀課文,認生字,既培養(yǎng)了小組合作的意識,又讓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展示了自己,在互幫互學中掌握了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樣做,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的愉快。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3
教材簡析:
《影子》這篇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讀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
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宗旨在體現(xiàn)同學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讓同學自身在充沛讀書的基礎上,質(zhì)疑討論交流,提高讀書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知1個筆畫“--┐”和5個偏旁“彡、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知有關“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
教學流程:
一、謎語揭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謎語:
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就像一條小黑狗,陽光下面跟你走。
謎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有關“影子”的知識嗎?這節(jié)課俺們學習《影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上面的問題,同學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把不會的字圈上。
(2)識記生字,運用學過的方法,并小組交流。
(3)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認知筆畫“”和偏旁“”。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卡,開火車讀。
(2)朗讀課文。
三、質(zhì)疑討論,掌握重點。(鼓勵同學質(zhì)疑)
(1)影子為什么會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呢?
(2)為什么說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討論,教師可利用活動掛圖協(xié)助理解。
四、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
(2)同學自由讀。
(3)同桌互讀。
(4)指名讀。
(5)全班分三組進行朗讀競賽,評出優(yōu)勝小組。
(6)熟讀成誦。
五、安排作業(yè):
課下仔細觀察,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7個生字,會認7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教師范文大全 Jk251.coM)
2、通過看圖說話,了解影子的特點。
3、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斜鉤”和1個偏旁“月”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影子的特點。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一、談話導入
1、猜謎語。
你在前,它在后,你在左,它在右;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謎底:影子
2、同學們,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點?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第9課《影子》,看看書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點?板題:影子(這三撇就像影子)
二、指導看圖
1、出示第一幅圖,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呢?太陽在他前面的時候,他后面出現(xiàn)了什么?
2、出示第二幅圖,思考:這幅圖和剛才那幅圖哪兒不一樣?
3、過渡:影子到底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內(nèi)容。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聽朗讀課文錄音。
3、再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4、出示生字表,想辦法記住。
四、朗讀課文,了解影子的特點。
1、自己讀全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2個)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看圖。想想:太陽在前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方向?板書:前后
(2)在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后呢?小組同學結(jié)合問題進行討論。
(3)請學生回答。(當太陽在小朋友前上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結(jié)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4)那么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邊呢?(當太陽在小朋友后上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前邊)讓學生動筆畫出小朋友、太陽、影子的位置。
(5)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為什么?
(6)指導朗讀,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7)試背第一段。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照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這段。
提出問題:太陽在左邊時,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結(jié)合圖說說影子在什么情況下在左,什么情況下在右?
(2)分四人小組討論。
(3)匯報學習情況。板書:左右
(4)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5)試背第二段。
4、朗讀全文,說說影子有什么特點?
5、練習背誦全文。
①自由背。②同桌互背。③指名背誦。
五、除了在太陽底下能出現(xiàn)影子,還有什么時候也會出現(xiàn)影子?手電筒演示;太陽照樹錄象。
六、探究活動
1、說說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誰。
2、請你和家長一起量一量你家房屋早上、中午和傍晚在地面投影的長度。
《影子》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從生活現(xiàn)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jié)合起來,調(diào)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
3、自主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zhì)疑,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能力。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而且激發(fā)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一個筆畫和5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有關影子地一些現(xiàn)象,激發(fā)觀察自然地興趣。
【課前準備】
找一個陽光燦爛地日子,師生共同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游戲,讓學生觀察影子的變化。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關于影子,你了解多少。
2、出示課題影子,注意輕聲音節(jié)的讀法。
3、有一個小朋友叫京京,他和你們一樣做踩影子,看著影這個字,說說怎么記住它。認識偏旁:三撇兒彡。
1、說說課前你觀察到的影子的情況。
2、(京在太陽底下玩,留下三撇小影子。)
二、學習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細讀課文,學習字、詞、句,理解課文。
3、(理解前、后、左、右)
5、質(zhì)疑,解疑。
再讀文,想象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問。
6、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借助拼音,讀文,把會認的字圈起來。
借助拼音,把要求會認的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前、后鼻音,翹舌音的字。
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開火車讀,檢查讀音,共同正音。
2、讀文。
3、小組合作學習:看圖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大組交流,你理解的關于太陽與影子的關系。(為什么影子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
學生自由發(fā)言
5、(為什么說影子象小黑狗?)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6、自己讀文,想辦法記下來。
邊讀邊做動作,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磼靾D,老師引讀,指導背誦。學生試背,會背的獎給自己一朵大紅花。
三、指導識字。
1、學習新偏旁
2、出示生字。
3、讀詞說句認字。
4、用像、跟著、朋友各說一句話。
、辯字、認字:貼上三個頭飾(男孩、女孩、動物的頭)老師一個個指著說他、她、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到底是那個他呢?誰能找字貼上去。
1、鼓勵學生說說偏旁的名稱。
2、小組交流,說說怎么記住這些字。
3、同桌交流,請個別匯報。
4、小組交流,個別幫助,集體匯報。
四、指導寫字。
1、復習飛、馬、鳥。
2、復習筆畫,學寫飛字。
注意與九的橫折彎鉤的寫法的區(qū)別。
3、學習新筆畫,指導書寫馬、鳥
1、讀出音節(jié),并給生字標音,口頭組詞。
2、練習書寫,個別輔導。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五、擴展練習。
1、觀察說話。
說給同桌聽:我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右面是()。
2、交流:平常還看到哪些影子?
3、做手影游戲
1、全班交流,誰來說說。
2、交流,匯報,展示。
3、動起手來,在燈光下做出各種動物或人的形狀。(兔子、老鷹,鹿角、狼等等。)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會認7個字。
3.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斜鉤”和1個偏旁“月”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我”的書寫。
2.了解影子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抽讀學過字的卡片:在 月 有 傘
二、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謎語讓學生猜。
謎底:影子
2.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點?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第4課《影子》板書課題,看看書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點?
指導學生看懂圖意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圖上畫的都有什么?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這幅圖和剛才第一幅圖哪兒不一樣?
過渡語:影子到底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內(nèi)容。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把每個字的音讀準確。
2.學生再次讀課文,要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把生字和會認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同學輪流讀課文,相互正音。
4.抽讀生字和會認字卡片。
四、朗讀課文,了解影子的特點。
1.自己讀全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2個)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結(jié)合第一幅圖,讀第一自然段。
想想: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這是為什么呢?板書:前 后
(2)在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呢?小組同學結(jié)合問題進行討論。
(3)請學生回答。(當太陽在小朋友前上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結(jié)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4)那么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邊呢?(當太陽在小朋友后上方時,影子在小朋友的前邊)可以讓學生動筆畫出小朋友、太陽、影子的位置。
(5)請大家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
(6)指導朗讀,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學生自由讀,讀出語氣。
(7)學生試背一背。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照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這段。
提出問題: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結(jié)合圖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在左,什么情況下在右?
(2)學生結(jié)合兩個問題思考。
? ? ??(3)四個同學一起討論。
(4)請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板書:左 右
(5)學生用學習第一段朗讀的方法,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6)試著背誦第二段。
4.朗讀全文,說說影子有什么特點?
5.練習背誦全文。
①自由背。
②同桌互背。
③指名背誦。
五、除了在太陽底下能出現(xiàn)影子,還有什么時候也會出現(xiàn)影子?請你們自己親自去試驗一下。
六、學習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個、右、友、朋、左、后、我。
2.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做猜字游戲,鞏固字音。
3.學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4.識記字形
(1)自己自學 ①讀準字音 ②記筆順 ③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字形?
(2)讀讀生字卡片的詞語,了解字意。
5.小組同學合作學習,有問題共同學習,比比誰說得最好。一會兒請他在全班講一講。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7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影子教案,供大家賞析。
每一份教案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領悟。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牟烤幇嫘W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影子》課文原文
yǐng zi zài qián
影子在前,
yǐng zi zài hòu
影子在后,
yǐng zi cháng cháng gēn zhe wǒ
影子常常跟著我,
jiù xiàng yì tiáo xiǎo hēi gǒu
就像一條小黑狗。
yǐng zi zài zuǒ
影子在左,
yǐng zi zài yòu
影子在右,
yǐng zi cháng cháng péi zhe wǒ
影子常常陪著我,
tā shì wǒ de hǎo péng yǒu
它是我的好朋友。
《影子》語文教案
一、知識與技能
1.會寫七個生字及新詞,能認識“影、后、狗、黑、常、跟、著”等11個字,認識新部首“寶蓋頭”。
2對前后左右各個方位有明確的認識并能分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一個活潑、有趣的識字氛圍,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實踐中學生字。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孩子產(chǎn)生熱愛科學、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的愿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并有感情、有韻律地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對各個方位有明確的認識并能分辨。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播放視頻《手影》。
2.同學們,你們玩過手影游戲嗎?你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地方?來跟大家交流交流吧
3.是的,我們的影子是黑色的;影子會緊緊跟著它的主人;影子的方向會變化。今天老師就領著小朋友們一起跟有意思的影子來做游戲。
(板書課題)5.影子(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
影、前、常、后、跟、著、黑、狗、它、朋、友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讀準后鼻音“朋”,前鼻音“跟”,翹舌音“常、著”。簡單區(qū)別“黑”與“里”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影子、前面、常常、后面、跟著、黑狗、它們、朋友
4.過渡:同學們真厲害,這么多生字寶寶都認識了,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寶寶的呢?
5.學生同桌交流識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6.教師引導學生匯報識字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相機出示新偏旁。
(1)預設:
生1:我用找反義詞的方法記住“黑”,“黑”是“白”的反義詞。
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狗”,反犬旁加“句”就是“狗”。
生3:我會編童謠:又來了一橫和一撇,就是朋友的“友”。
生4:我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了“左”和“右”,朋友的“友”右下角的“又”換成“工”念“左”,換成“口”念“右”。“左”和“右”也是一對反義詞。
生5:我還找到一對反義詞,“前”和“后”也是反義詞,我在前面,__在后面。
生6: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宀”加上“匕”就是“它”。
教師相機出示“宀”,教學新偏旁:“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與房屋或洞穴有關。說說還見過哪些帶有“宀”的字。
7.辨字:出示三個句子,“他、她、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到底是哪個“他(她、它)”呢?
8.小結(jié):加一加、換一換、編童謠、找反義詞等都是很好的識字方法,只要我們學會了這些識字方法,以后我們就可以認識很多很多的字了!
過渡:生字掌握熟練了,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近影子這個好朋友,感受影子的友好。
三、精讀領悟
1.指名讀課文,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讀懂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課件,指導觀察:影子都像什么?為什么說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說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為什么?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你覺得影子有趣嗎?找找你認為影子有趣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并想一想為什么。
3.組織學生邊讀邊畫。
4.教師指名讀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說明自己覺得有趣的理由。
(1)學生讀句:“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請學生說說有趣的理由。
預設:影子真有趣,像個小黑狗一樣在自己身前、身后轉(zhuǎn)。
影子就像小狗一樣跟著“我”,“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2)指導學生朗讀句子:“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師及時評價)
(3)練一練:
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我的右面是。
質(zhì)疑:想一想學習這篇文章時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預設:
影子為什么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
6.過渡: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再看一遍動畫,弄明白影子是怎么變化的。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教師旁白:
太陽在左,影子在右;太陽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就像可愛的小黑狗,跟著主人。主人到哪兒它就到哪兒。
影子緊緊跟著人,不分離,就像好朋友一樣,常常陪著我。
7.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發(fā)現(xiàn)的影子的秘密。
預設: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影子的方向也會變化。影子的長短、大小會變化。影子是追不上的。
8.教師小結(jié):我們通過看動畫片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緊緊跟著人,就像好朋友一樣,讓我們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樣用歡快的心情再讀讀課文吧!
(1)齊讀。
(2)組與組比賽讀。
9.指導學生試背課文:能把你最喜歡的那一句背下來嗎?
四、總結(jié)拓展
1.課堂總結(jié):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并知道了影子的特點和變化。
(2)喜歡影子,有了留心生活、觀察生活的興趣。
五、課堂練習
(1)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我在前,影子在(),我在左,影子在()。
(2)把句子補充完整。
1.媽媽常常()。
2.()常常()。
六、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跟爸爸媽媽說一說我的前后左右都是有誰或者有什么。
《影子》教學反思
1.還沒上這節(jié)課時,我就讓學生在課間活動時玩一玩踩影子的游戲,還可以觀察一下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當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應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如教學一開始,我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然后說說: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澳敲矗愕挠白右彩悄愕暮门笥?,你能找到它嗎?”話音剛落,很多學生紛紛舉手,想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說明了把生活現(xiàn)象引入課堂,就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句話時,我說:“為什么不說影子像只小白狗、小黃狗?”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很快地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同桌看圖互相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看出來?你們玩踩影子的游戲高興嗎?還有的學生大聲說:“老師,我還可以在陽光下用手做動物的頭。有趣極了!”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感到快樂。
3.自主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通過讓學生質(zhì)疑,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能力。因為,學生的疑點往往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一個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還是由孩子提出來,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而且激發(fā)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如在學生讀通了課文之后,讓學生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這個問題一提出,引起了學生更積極地去思考。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問題。盡管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很簡單,或者不是問題,但也足以說明他們已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已在思考,已經(jīng)有了問題意識。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影子》教案
一年級影子課件 篇8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4’
1、上次你們玩了一個踩影子的游戲,平時你也觀察到影子。玩了踩影子的游戲,你覺得好玩嗎?
2、生說,師適當引導。
預設:跟著走,長、短,在前、后、左、右,影子學著自己做什么,影子顏色。
3、師表揚學生。
師說:有一個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們一樣做過踩影子的游戲。他還寫下了一首兒歌,就是《影子》。
4、板書課題。指名讀,指名評議。重點評議后鼻音與“子”的輕聲。生未說到,師就補充。再齊讀課題??粗@個字,說說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記住“影”字。
預設:(京京在太陽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初讀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識記生字。20’
(一)師范讀,生練讀課文,初步感知。4’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老師忍不住想讀讀了。師范讀。
2、你們也想想讀讀嗎?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多拼讀幾遍。把最難讀的那一行也多讀幾次。這樣就會越讀越流利。
生自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詞16’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詞語,識記生字。(影子小黑狗,它常常跟著我,影子好朋友,前后左右)
生字寶寶帶著他們的朋友一起過來了。試試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生試讀。剛才我見到這位小朋友讀的最認真了,我想請他讀一讀。
師示范語氣,生再讀。
指名讀。師生共同指正。
師適當指導朗讀技巧。
2、生字寶寶的朋友回家了,生字寶寶單獨出來了。我們再叫叫他們的名字吧。
指名讀。讀對了,其他學生跟讀。
剛才這位同學“朋”的后鼻音讀得真好。你再當小老師帶大家讀一次好嗎?還有哪些字也是后鼻音呢?指名讀“影、?!薄?/p>
誰能找出前鼻音的字讀讀。指名讀“前、跟”。再比較讀。
3、老師小時候看到“前”字就想怎么記住這個字呢?哦,這里邊的這部分好像“月”字呦。我再看看上邊的和右邊的筆畫,記住了“前’字。尤其這個“黑’字,我小時候想的方法可有意思了。你們想聽聽嗎?我把下面那四點想成了一堆大火,燒著上面的土,把他頭燒大了,眼淚也燒出來了。燒的黑黑的。
你記住了哪些生字寶寶,怎樣記的?(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習識字方法。
預設:編謎語:(兩個月亮手牽手。)
加一加:反犬旁加“句“,足字旁加右邊的部分,用足走著去跟。
編童謠:又來了一橫和一撇,就是朋友的友:,
聯(lián)系生活事物:(上面的部首是寶蓋兒,指房子或洞穴。里邊像一條伸出舌頭的蛇)。
適機教學部首反犬旁和寶蓋兒。出示“狗、它”。
并引導好朋友合作演示前──后,左──右等字義。)在認記“前、后”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前后左右是誰?
預設: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_____.
4、辨字:出示三張圖片(男、女、動物)他、她、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到底是哪個ta呢?貼上去。
小結(jié):記生字的辦法多種多樣,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多開動腦筋,就能學得又快又好!
5.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摘葫蘆游戲,檢查字音,識記生字。
①播放課件:同學們,葫蘆娃兄弟來了,他們有了新的名字。他們的名字就寫在他們身上。你看,它們來了,你叫得出它們的名字嗎?生試讀。
下面我們來開火車,看哪列火車開得快,開得穩(wěn)。(個別讀)
6、師:看,葫蘆娃名字的拼音帽子走了,現(xiàn)在如果你還能準確的叫出他的名字。那這個葫蘆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齊讀)
指名摘葫蘆,其他學生跟讀。真是太棒了,這么快就把葫蘆摘完了。
三、再讀課文,你原來畫出的那個認為難讀的句子,現(xiàn)在你能讀好嗎?試試。3’
哇,真棒!讀得這么好了。
四三、指導書寫“飛”8’
過渡: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比劃的是什么?它在干什么?(鳥在飛)
1.出示“飛”:大家認識它嗎?(齊讀)下面我們來學習寫“飛”。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飛”的哪一個筆畫我們沒學過?(師板書“?”,介紹筆畫名稱。橫斜鉤:頓一頓橫頓一頓往下一斜鉤。
這個筆畫與我們學過的“九”的哪個筆畫有點相同?(出示卡片“九”進行比較。)
3.請同學們看老師寫,仔細觀察“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家伸出小手來書空一遍。生齊說書寫口訣練習寫。(口訣:頓一頓橫頓一頓往下一斜鉤。頓一頓撇。右下點一點頓一頓收)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通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圖形二》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時間教學的起始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結(jié)合實際初步學會看鐘表,體會鐘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打下基礎。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認識鐘面、認讀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在他們生活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認識中標的經(jīng)驗,而這些經(jīng)驗恰恰作為學生學習的起點,是課堂的學習活動成為對他們原有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升華。
三維目標:
1.認識鐘表,知道鐘面上的短針叫時針,長針叫分針。
2.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整時數(shù)。會讀、會寫整時、幾時半。
3.使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從小養(yǎng)成有規(guī)律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
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法、講解法。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教學準備:
主題圖、鐘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今天老師再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停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纯茨懿荒懿鲁鏊钦l?(鬧鐘)今天咱們就來認識一下鐘表。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內(nèi)容
1.情景圖
2.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先看一下鐘面,你從鐘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2)鐘面上有兩根針,那么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愿意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呢?
(3)鐘面上還有12個數(shù)字。
(4)自己動手來指著你的'鐘表盤上的兩根針,來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3.認識整時
(1)剛才我們認識了鐘面,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都是幾點到家的。
(2)王老師首先打電話給小力,小力是什么時間到家的?我們需要看一下表。觀察小力回家時的鐘面: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指在哪里?
(3)現(xiàn)在是幾時呢?你是怎樣知道的?(鐘面上長針指著12,短針指著5,就是5時。)
(4)這就是整時,對于整時來說,如果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時。
(5)補充:整時的兩種寫法①5時②5:00
(6)做幾個小練習:讀時間、撥時間。
(二)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內(nèi)容
1.認識半時
(1)我們先來看看小云的回家時間,先觀察這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在哪里?那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
(2)自己在學具上撥一撥。
(3)我們習慣說5點半,但在數(shù)學上說5時半,如果分針指在6上,時針轉(zhuǎn)過幾就是幾時半。
2.認識快到幾時
(1)我們再來看看小青是幾時到的家?觀察鐘表,時針、分針分別指在哪里?(2)分針接近12,說明什么?那現(xiàn)在是快幾時了?
(3)如果分針指在接近12的數(shù)上,時針指著幾就是快幾時。
3.認識幾時剛過
(1)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小林是幾時到家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指在哪里?
(2)分針指在剛過12的數(shù)上,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剛過。
4.誰最先到家?比較一下,這四位同學誰最先到家?把書上的時間填寫完整。補充:順時針、逆時針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同位兩個人,一個撥鐘表,一個說出鐘表的時間,比一比誰說得最準。
2.給鐘表畫指針。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2
《十幾減幾》這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內(nèi)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減9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jīng)驗上,通過“小貓釣魚”這條情景主線把計算教學的內(nèi)容有機地融為一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問題解決的活動過程,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思維。
講完這節(jié)課有以下感受:
1.上課開始以學生熟悉的“小貓釣魚”的'故事引入,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是與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同時學生自己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問題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適時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2.本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有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這一知識基礎,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學生能將減9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十幾減8、7??的計算上來。因此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
3.在課堂上,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在反饋計算方法時,出現(xiàn)了許多好方法,在備課時預設的方法都出來了。學習減9時,學生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沒有進行方法的擇優(yōu)。在本課中,我讓學生將這幾種方法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這幾種方法都是好方法。因此,在本課中,我還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能理解的方法進行計算。同時對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讓他們能用多種方法來算同一道題,以此來感受幾種方法之間不同的思考與轉(zhuǎn)化的思想。同時也讓這些學生有一些挑戰(zhàn),而不至于總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
4.課后的練習創(chuàng)設了“智慧屋”,把各種練習題安排在里面,形式多樣,以課件來演示,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爭先恐后的來回答問題。
5.算法多樣化。
6.加強練習,增強運算技能。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
教具準備
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的欲望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體育課可好玩了,瞧,同學們都在跑步呢。觀察主題圖,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這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請同學們幫忙算一下。
先在小組里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2、小組合作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
4、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想出的這幾種辦法都不錯,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
二、動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計算的方法,應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十5。
師:8十5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小棒擺一擺。
2、小組匯報交流。(由于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所以很容易想到用“湊十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師邊板書邊小結(jié):同學們真聰明,都想到了從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湊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這種方法真不錯。
問: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4、師:剛才我們通過擺小棒,計算出了8十5=13,現(xiàn)在我們不擺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計算出8十4、7十6、6十5的結(jié)果嗎?
學生匯報。(教師多讓幾個學生說想法。)
5、師:同學們剛才都是把8、7、6分別湊成l0,然后用lO再加上剩下的數(shù),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8、7、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師板書課題)
6、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幾的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跟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方法一樣,都是利用“湊十”。那老師這里有一道題目8十9,看哪個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
學生匯報: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做一做”。
1、第1題。“圈一圈”,完成湊十的過程,再算出得數(shù)。
2、第2題。先讓學生說出湊十過程,再填在書上。
3、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一第1題。先讓學生看圖,描述畫面。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類方法確定兩個加數(shù),獲得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92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加法含義,并學會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2.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初步理解加法含義。
3.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體驗加法含義,學會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看圖列式。
教學準備:計算機、實物展臺、投影。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紅色鉛筆,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黃色鉛筆,然后把兩只手中的粉筆合起來,問學生一共是幾枝粉筆。
(二)動手操作,體驗加法含義
1.小朋友們也拿出自己筆盒里的鉛筆,看課件學著試一試。師:一共有幾枝鉛筆?師:你們是怎樣算出5枝鉛筆的?生:這只手有2枝鉛筆,那只手有3枝鉛筆,合起來就是5枝。師:對了,這合起來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一個算式表示。
2+3=5 (師邊講解邊板書演示。):加號 師:把兩部分合起來就可以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們想一想,這2+3=5還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師進一步讓學生對算式含義進行擴展。)
2.擺圓片。教師出示幻燈片課件,演示擺桃子的過程。
(1)書上是擺桃子,我們可用圓片代替桃子,先擺1個,再擺3個,學生依照老師的'樣子擺。師: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們會做這道題嗎?生:1+3=4。師:這1,3,4分別表示什么?(師引導學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體情境中理解。)
(2)參照課件演示,放手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書上的第2,3題,把2+□=□,□+□=□補充完整。 (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根據(jù)身邊事物提問題,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在我們身邊,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問題呢?(師表揚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
4.試一試,運用加法含義。(教材第22頁的“試一試”。)
(1)引導學生看圖(課件出示),要把同類的車子合起來,與警察沒關系。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
(3)組織學生結(jié)合圖與同桌說說算式。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書上的“練一練”)
1.第1題,放手讓學生計算出結(jié)果,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讓其先擺學具,直觀得出算式結(jié)果。
2.第2題,讓學生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交流,第2幅圖畫會出現(xiàn)4+1=5,3+2=5兩種情況,教師在角度觀察圖,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找出每個盤子放蘋果的規(guī)律,師進一步追問,如果再放一盤蘋果,你認為放幾個?說出理由。
4.說一說,算一算。(利用信息技術演示課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圖畫。)
(1)學生獨立觀察圖,找出同一類型的東西把他們合并起來,如凳子和凳子合起來,梨和梨合起來,花盆和花盆合起來。
(2)這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符合圖意,都應該給予適當?shù)谋頁P。教師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加法,加法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放學后,大家可以在校園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下次帶到課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5
1教學目標
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使學生感知“面來自于體”。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根據(jù)特征辨別這幾種圖形。
通過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重點
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感知“面來自于體”。
3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會辨認這五種圖形。
4教學準備
師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三棱柱、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活動平行四邊形、紙張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認識圖形
一、由立體圖形導出平面圖形
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城堡)誰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學生回答)你們想住在城堡里面嗎(想)
瞧,小精靈飛來了,他來幫大家實現(xiàn)愿望了,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們喜歡嗎(喜歡)
其實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簡單的圖形組成的,你們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字嗎(先齊說,然后根據(jù)回答情況指名說)
注意咦,這是什么圖形呢你們在哪里見過這種圖形呢(出示圖片)你們看,我們的屋頂像這種圖形嗎(像)這樣的圖形叫做三棱柱。
這些圖形都叫做立體圖形。但在圖形城堡中,除了立體圖形,還有平面圖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平面圖形。(板書課題平面圖形)
二、新授
(一)正方形
1、出示正方體
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四種立體圖形,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疊卡片,這些圖形都在美美的睡著覺,你們可不要隨便亂動,打擾它們休息哦!
請同學們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找出正方體,找到了嗎
2、動手操作
這個正方體有什么特別之處呢(有個面是紅色的)
我們來把正方體這個紅色的面給撕下來,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來了嗎
3、引出正方形
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圖形嗎(正方形)
回答得真準確!你們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樣的!
和老師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齊讀正方形,出示動畫)正方形醒了嗎(醒了,它在搖身體呢!)
4、找正方形,摸一摸
你能在這一疊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嗎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幾條邊呢(四條)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出示手勢1條,2條,3條,4條)四條邊有什么特點呢(每條邊都相等)
5、認識各種正方形
我們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調(diào)皮了,總喜歡滾來滾去,它還是正方形嗎(是,只是轉(zhuǎn)了幾圈)你在哪里見過這樣的正方形呢(出示圖片,生說過年的時候,墻上貼的福字)
6、你們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體呢
(二)長方形
1、出示長方體
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你找對了嗎
動手操作
這個長方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有一個面是紅色的)
請小朋友把紅色的這一面撕下來,這又是什么圖形呢(長方形)
長方形也在睡覺,我們來叫叫它吧!(齊讀長方形,出示動畫)它醒了嗎(醒了,它在伸懶腰呢!)
找長方形,摸一摸
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長方形嗎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長方形,它有幾條邊呢(四條)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出示手勢1條,2條,3條,4條)四條邊有什么特點呢(相對的兩條邊相等,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上面的邊和左面的邊不相等)
4、你們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長方形的物體嗎
(三)圓
1、由圓柱學習圓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圖形呢(圓柱)請同學們找出圓柱。
這個圓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有個面是黃色的)我們把黃色的這個面輕輕地揭下來,看看是什么圖形(圓形)我們來和圓形打個招呼吧!(出示動畫)圓形聽到了嗎(聽到了,它可高興啦!變來變?nèi)サ?)
2、找圓形
請同學們從卡片中找出圓形來
3、說說生活中的圓
這個圖形我們應該很熟悉,平時你見過像這樣圓圓的圖形嗎(餅干,o,嘴巴)
3、出示生活中的圓
來看看老師找到哪些圓圓的圖形呢
(四)棱形
1、出示三棱柱
有誰還記得它叫什么名字嗎它像什么(屋頂)像這樣的圖形叫做三棱柱。
小朋友們快快拿出你手中的三棱柱,你們手中的三棱柱像什么(面包)
2動手操作
這個三棱柱有什么特別之處呢(有個面是藍色的)
我們來把三棱柱藍色的'這個面揭下來看看,它又是什么圖形呢(三角形)
3、找三角形,摸一摸
請同學們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三角形,摸一摸三角形,它有幾條邊呢(三條)和老師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出示手勢1條,2條,3條)
3、各種三角形
小朋友的火眼金睛在哪里它是三角形嗎……為什么(三條邊)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4、說說生活中的三角形
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的物體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出示圖片)
(五)平行四邊形
1、出示長方形活動教具,由長方形引出平行四邊形
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呢(長方形)
現(xiàn)在老師也要當一回魔術師,老師想要把長方形變成其他的圖形,你們相信嗎幫老師來念魔法咒語(一二三,變變變)老師成功了嗎有誰想來變變魔術呢
這還是長方形嗎那它是什么圖形呢(平行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問聲好吧!
2、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
同學們,你們能找到平行四邊形嗎然后找出長方形,把它們一起拿在手中,請認真地觀察,你們能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不同嗎(顏色、大小)出示幻燈片,引導教學,它們的邊有什么不同呢(出示手勢,長方形這里直直的,平行四邊形這里不是直直的,而是尖尖的)
3、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
平常我們很少看到平行四邊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找找在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四邊形呢
三、課堂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2、摸一摸
請同學們摸一摸你手中的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它們和立體圖形是不一樣的,平平的,薄薄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五種平面圖形,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招嗎
四、鞏固練習
1、說一說
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是什么形狀的
這是什么圖形這是誰的腳印
2、猜一猜
小動物后面藏的是哪個圖形朋友(齊說,點人說)
3、數(shù)一數(shù)
你能數(shù)一數(shù)下面的的平面圖形分別有哪些嗎(學生先數(shù),然后和老師一起數(shù))
4、玩一玩
老師說,學生拿
(平面圖形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圓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老師拿,學生說
老師說,學生嘗試做動作(單獨做,合作做)
5、畫一畫
請同學們拿出筆和紙,你能在紙上畫出你喜歡的平面圖形嗎(老師看了一下,大家都畫得不錯)
你們能用這些圖形畫出一幅畫嗎我們可以畫一輛自行車,一輛客車,一條魚
評價××畫的真不錯!
沒有畫完的小朋友,課余時間接著畫!
小朋友們,下課!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6
第一次改行教數(shù)學,當我拿到數(shù)學課本時,最初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資料、每一道練習題都能夠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xiàn)實生活,用數(shù)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怎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shù)學呢?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剛?cè)雽W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shù)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生活中的數(shù)》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huán)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shù),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shù),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shù)學,其實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shù)學逐漸產(chǎn)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chuàng)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搞笑的學習情境?!昂猛妗笔呛⒆拥奶煨裕鯓硬拍茏尯⒆釉谕嬷蝎@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資料,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后放到一齊數(shù)一數(shù),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僅使學生認識了數(shù),還為以后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tài),再讓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明白本冊數(shù)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透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列算式為:2+6(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說:“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蔽耶敃r個性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并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后,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透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jīng)過這一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后一向深挖到根據(jù)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用心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梢?,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潛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了。數(shù)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好處。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實踐潛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后,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diào)查,看看它們是按什么規(guī)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后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中。商場小經(jīng)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shù)學真正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7
第一節(jié):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教學時間:
教學內(nèi)容:書上98頁練習二十的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教學重難點: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
3、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4、辨認正方形、長方形
5、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書上98頁做一做第2題
二、小結(jié)
三、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的第一題
2、動手涂色讓學生看練習二十一第3題
四、有余力的學生選做書上98頁思考題
板書設計:
教后經(jīng)驗與失誤分析:
第二節(jié):認識三角形、圓
教學時間:
教學內(nèi)容:書上99頁練習二十一的4、5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圓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通過實際活動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教學重難點: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聽算20道2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題
2、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名稱和邊的特點
二、新授
1、初步認識三角形、圓
(1)初步認識三角形
(2)初步認識圓
2、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三角形圓的認識
(1)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1題
(2)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2題
3、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
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3題
三、達標測評
1、練習二十一的第4題
2、動手涂色,練習二十第5題
四、板書設計
教后經(jīng)驗與失誤分析: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nèi)⒂^數(shù)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jié)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jié)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課件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qū)分它們呢?(課件演示)
7、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xiàn)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其實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你在教師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哪個面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老師也找到了幾個圖形,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圖形呢?
小結(jié):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四、全課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對于我來說是堂遺憾的課,不得不說,同學們并沒有在這節(jié)課中成長。會的依舊會著,不會的依舊不會,即便是我也想辦法教了他們,可不會的還是不會。其實,這節(jié)課,我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我應該借助上學期所學的立體圖形的知識,準備好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體,讓同學們想辦法得出黑板上的平面圖形,其實這樣的過程是有必要的,更易于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從而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我想我必須再重新上一節(jié)動手操作課,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展開從實際到抽象的學習過程。沒有過程的學習,何來生成呀?
六年級圓課件通用9篇
根據(jù)您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您準備了以下的“六年級圓課件”推薦。每位老師不可或缺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可以開始寫自己課堂教案課件了。只有教案課件寫的越好,需要的時間當然也會越長。如果這篇內(nèi)容能夠讓你更好地應對問題請收藏下來以備查閱!
六年級圓課件 篇1
教材簡析:
本文以一個世紀老人的百年樂理,感悟到一個極其簡單但又不易做到的做人道理,應當尊敬普通人。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寫一篇贊美普通人的文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應該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誠實的勞動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交流主要內(nèi)容
3.找出不懂的句子
三、小組合作學習
1.同位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2.小組合作交流,弄明白課文
四、深入閱讀,體會思想感情
再讀課文,回報學習結(jié)果:
五、寫自己尊敬的人,插在《尊敬普通人》中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年級圓課件 篇2
1.請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認讀三組字詞
咆哮 勢不可當 獰笑 沒腿深 放肆
你擁我擠 瘋了似的 跌跌撞撞 亂哄哄
擁戴 清瘦 沙啞 揪出
3.你能發(fā)現(xiàn)這三組詞語分別是寫文中的誰?(洪水、村民、老漢)
三、研讀交流,重點品悟。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山洪的兇猛
1.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同學們,見過山洪爆發(fā)的場景嗎?交流觀看后的感受(可拍——大、猛、狂)(播放山洪視頻)
2.請同學們從書本上找出這樣的句子并用波浪線畫起來。
3.相機出示描寫洪水的句子,體會洪水的可拍。(課件)
山洪爆發(fā)前:黎明的時侯,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簡短、有力,同時為下文做好鋪墊)
山洪爆發(fā)時: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聲音大、速度快、勢頭猛)。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jīng)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可怕、畏懼、膽戰(zhàn)心驚)
4.了解洪水暴發(fā)時,村民驚慌失措的樣子。思考:此時這座橋是一座什么橋?(板書:逃生橋或生命橋)
六年級圓課件 篇3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57——5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體驗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一個圓內(nèi)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了解、掌握畫圓的多種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3、通過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并學會畫圓。
難點:根據(jù)圓的特征,學會畫規(guī)定大小的圓。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圓形實物、圓規(guī)、直尺、圓形紙片等。
學具準備:各種不同的圓形紙片、圓規(guī)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4分鐘)
1、比眼力游戲:(2分鐘)
老師的手指繞一周,想一想手指走過的路線是什么形狀的?
2、對于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過圓形?(生舉例,教師強調(diào)—————物體表面是圓)其實圓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美妙的圓。(屏幕播放課件)太美了!難怪在20xx多年前古希拉的一位數(shù)學家通過研究大量的平面圖形之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正是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神奇而美妙。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來認識圓,探索其中的奧妙。好嗎?(板書課題:圓的認識)(2分鐘)
二、動手操作,探索特征。
1、我們見過這么多的圓,你會借助手邊的工具畫一個圓嗎?試試看。邊畫邊感受: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么不同?(2分鐘)
2、學生匯報,教師小結(jié):以前學過的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叫直線圖形,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叫曲線圖形。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談談畫圓的感受。(2分鐘)
預案一:沒有用圓規(guī)畫圓的。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種工具畫圓,知道是什么嗎?(圓規(guī))下邊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圓規(guī)。
學生用圓規(guī)試著畫圓。
預案二:有用圓規(guī)畫圓的。
說說你們第一次用圓規(guī)畫圓,感覺難嗎?(學生匯報情況,教師:可能是哪兒出了問題?誰來給介紹一下經(jīng)驗。)
教師歸結(jié):我們在用圓規(guī)畫圓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固定圓規(guī)有針尖的腳,定點;分開圓規(guī)的兩腳,定距;旋轉(zhuǎn)有鉛筆的一只腳,畫出一個圓,旋轉(zhuǎn)。
教師示范。
3、(10分鐘)想不想再畫出一個圓?但有個要求,這個圓要和剛才的不同。想想看可以是哪兒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位置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針尖的位置變了,其實就是圓心的位置變了。)
(圓心確定圓的位置)
師:圓的大小與圓規(guī)的什么有關?(圓規(guī)兩腳的距離)能在你的圓里用一條線段表示現(xiàn)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嗎?(學生操作)看一看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兒?(學生上臺演示:揭示半徑)在自己的圓中標出半徑,并用字母r標上。半徑有什么作用?(半徑?jīng)Q定圓的大?。┮粋€圓里只能畫一條半徑嗎?你能再畫幾條嗎?如果老師給你足夠的時間,你覺得你能夠畫幾條?為什么?這些線段有什么特點嗎?(圓上有無數(shù)個點),圓的無數(shù)條半徑都相等。黑板上的半徑和你自己的半徑也相等嗎?還要加上個什么條件?(同圓或等圓)
4、(10分鐘)現(xiàn)在想不想跟老師一起玩兒一個游戲?
找圓心:(提示:對折)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片,學生動手對折。找出正中心一點,把它描出來。
找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
同學們真用心!
把你們的圓形紙片,再對折,然后用鉛筆把折痕畫下來。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兒?(教師示范:揭示直徑。用反例,此時揭示在同一個圓中,直徑最長。)在自己的圓中標出直徑,我們用用字母d來表示。
直徑有什么特征呢?說出你的理由,同桌之間先討論一下。(揭示直徑特征)
6、(5分鐘)猜測一下,在同一個圓里,直徑和半徑可能有什么關系?用字母怎么表示?(課件揭示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三、(5分鐘)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搶答:知道半徑填直徑或知道直徑填半徑。課件出示相應的練習。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連接圓心和圓上的直線叫半徑。()
②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③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和直徑。()
④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⑤兩條半徑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⑥半徑2厘米的圓比直徑3厘米的圓大。()
3、自行車輪子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車軸應裝在什么位置?
4、如果要給圓形花壇安裝一個噴水器,你覺得裝在哪里好?為什么?
四、課堂延伸:(3分鐘)
1、早在20xx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課件:一中是指一個圓心,同長可能是指半徑一樣長,也可能是指直徑一樣長)這個發(fā)現(xiàn)比西方早1000多年呢!感覺怎么樣,自豪吧!
(可選)2、有這樣一句話:圓出于方,方出于矩。也就是說,最初的圓不是由圓規(guī)畫成的,而是由正方形切割成的。(課件展示)如果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你知道圓的半徑和直徑是多少嗎?
(可選)3、出示陰陽八卦圖,已知小圓的半徑是3厘米,你還知道些什么?
五、總結(jié)收獲(3分鐘)
在生活中圓被廣泛地應用著,成為美的使者與化身,希望大家能從圓的認識中更加喜歡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那份特有的美麗,讓我們伸出手指用畫圓的方式為我們今天這堂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六、布置作業(yè)。(1分鐘)
練習十三:1、2、3、5題。
六年級圓課件 篇4
一、復習導入
1、師:愛,更是一根心鏈,拴緊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個個愛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愛之鏈》,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品味一下這根愛的珠鏈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2、你還記得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喬依幫助老婦人 老婦人幫助女店主
二、“導”學課文第一部分。
1、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請大家看一看哪一小節(jié)具體寫喬依幫助老婦人的?
2、投影出示一段話(與課文進行比較)
喬依很賣力地為老婦人修車,他不顧一切地修著,手凍僵了,腳磨破了,滿臉滿手都是油污……
引導學生比較:同學們,我們平時在作文中,讀到的經(jīng)常是一些概括性強的語言,可是這段話用事實來說話——通過喬依的動作、來神態(tài)表現(xiàn)喬依的賣力,使我們仿佛身臨其境。(說說文章中的這段話有什么特點)
3、引導學生進行畫面描述:同學們會讀書的同學能將一段話讀成一幅畫,甚至是一組畫面,在這段話中,隱藏著許多畫面,請大家再讀讀,你能看到什么樣的畫面呢?等會請你向大家描述一下。
(邊巡視邊提醒學生:不要忽視藏在課文中的某個行為,某個細節(jié),只要你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有一顆善良的心,你就會有深刻的感受。)
4、交流:
5、小結(jié),指導朗讀。師:是啊,喬依的行為就是一幅幅圖畫定格在我們心中。這么多畫面連在一起,能讀出你的感動嗎?(學生練習)
6、讀了這一段,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7、喬依是貧窮的,前文也有幾處交代了他的貧窮,你能找到嗎?
8、師:在寒風瑟瑟,雪花飛舞的日子里,喬依失業(yè)了,他的心里非常凄涼,齊讀第一自然段。
這就是喬依,在風雪交加的鄉(xiāng)間公路上,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心中十分凄涼??吹皆诤L中又冷又怕的老婦人,他毅然這樣做——再齊讀第四自然段。
9、體會人物內(nèi)心,再次品讀。
讀了這么多遍,大家讀懂了喬依的內(nèi)心了嗎?喬依為什么這樣做,大家來做一做喬依的代言人吧。(學生準備,然后指名學生做代言人)
(1)師:喬依,你與老婦人素不相識,為什么這樣做?
(2)師:多冷的天氣呀,喬依,你的手、臉都快凍僵了,還有你的手也在流血,算了吧,喬依,回到車里暖和一下吧。沒有人會怪你的。
(3)師:喬依,你的工廠倒閉了,你四處找工作,心里很凄涼,怎么你還有心思幫助人呢?
這就是喬依,當他自己身處困境的時候,卻還想著幫助別人。
師:讀懂了喬依的內(nèi)心,再讀這段話,你們會有更深的體會的。請大家捧起書再齊讀這段話吧。
10、師:回過頭來再看這一段,你還有其他的感受嗎?
讀讀喬依安慰老婦人的話,你從喬依安慰老婦人的話中體會到什么?(熱情、體貼、細心)淡淡的幾句話如暖風吹拂過老婦人的心田,誰還愿意來讀一讀。
(二)、傳遞“愛”
出示第六自然段:請一生讀
1、老婦人怎樣的舉動使喬依愣住了?讀文中的句子……
2、如果你就是這位老婦人,在大雪紛飛,荒蕪人煙的地方等了一個多小時,在幾乎絕望的時候遇到了不顧一切幫助你的喬依,在打開錢包問該給多少錢時,你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生讀、思、議)
(是呀,按勞付酬,合情合理,老婦人的舉動沒有一點不可思議之處,為什么喬依反而愣住了?能從這段話中找到答案嗎?)
出示:他從沒想到他應該得到錢的回報。
(3)為什么喬依會從未想到得到“錢”的回報呢?(他以前在…所以…)多么質(zhì)樸,多么純潔的想法啊。再讀第六小節(jié)
(4)齊讀第二句話:理解“天經(jīng)地義”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重點理解“常?!薄耙恢薄薄?/p>
小結(jié):在喬依困難的時候,他曾經(jīng)得到過別人愛的幫助,(板書:……)所以當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無助的老婦人需要幫助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報酬,只希望老婦人也能把悠悠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當喬依修好車,老婦人滿懷感激地一邊打開錢包一邊問,喬依,他從來沒想到,他以前在困難的時候,所以他從來就認為。因此,喬依笑著對老婦人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學習9—11自然段
1、帶著喬伊溫暖的話語老婦人走進那簡陋但溫馨的小餐館,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另一個動人的故事,自讀9-11小節(jié)。仍然請同學們關注課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看看你能從中讀懂些什么?
抓住課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體會女店主的熱情與疲勞、餐館的破舊與女店主的熱情服務等鮮明對比的寫作手法。
2、會讀書的同學一定能將一段話、幾段話讀成幾句話。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嘗試完成填空練習。
(多媒體顯示:)
到小餐館,老婦人看到 ______________ ,
突然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店主面對老婦人的幫助、關愛為什么會“潸然淚下”?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摯愛真情,使得女店主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感激,更是感動。
4、想一想,以后如果再遇到像女店主這樣需要幫助的人,老婦人還會獻出自己的一點關愛嗎?
5、齊讀9-11小節(jié)。
學習第十二自然段
1、師引讀:關上店門,女店主走進里屋。
(多媒體顯示:)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
2、從女店主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指導生交流,體現(xiàn)三方面:
(1)喬依就是女店主的丈夫。
(2)喬依幫助了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是不是這些錢就能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的生活好起來的'是僅僅是這些錢嗎/還是……
(3)生活貧困卻因心中充滿愛而信心十足
[引導學生回顧兩次“笑”:①喬依心情“很是凄涼”,但對“在冷風中微微發(fā)抖的”老婦人依然“微笑”著!②女店主“極度疲勞”,臉上卻帶著“甜甜的微笑”。]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引讀:關上店門,女店主走進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
從女店主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師:你們看,喬依幫助了老婦人,老婦人幫助了女店主,喬依幫助了別人,其實就是幫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關愛,也必定會得到別人的關愛。每個人的愛都在傳遞,在延續(xù),這就是一根愛的鏈條,這就是一條——愛之鏈(生齊讀)。
四、補足珍藏愛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只要人人都獻出自己的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相信同學們此時此刻對愛有自己的理解,請你寫一寫,說一說。
(多媒體顯示:)
有人說,愛是夏日的風,是冬日的陽,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
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
愛是一股永不枯竭的甘泉,輕輕流淌在我們的心間。
我要說,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延續(xù)締造愛
1、回歸愛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理解這個“愛”的嗎?
生(齊答):想。
師:(指著繁體的“愛”字)上面是手,中間是心,下面也是手。愛是什么?手捧一顆真心,輕輕地放在別人的手上,這就是愛。
2、結(jié)束語:
同學們,當我們享受著愛的陽光,吮吸著愛的芬芳,你是否曾想過也把這份愛傳遞給別人呢?真心希望我們都能沐浴“愛”的光輝,成為愛之鏈中的一環(huán),把“愛”的故事延續(xù)下去,讓愛的金鏈永遠不斷!
六、拓展延伸。
以“喬依醒來……”為開頭,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六年級圓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弄清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
2、引導學生把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遷移到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部題中來。
3、讓學生了解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2知識。
1、出示例2:
(1)讀一讀題目,讀完后想一想,題目中有哪些句或字或詞語你不懂?
(2)集體討論:什么是營業(yè)稅?怎樣理解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
(3)繳納的營業(yè)稅是60萬元的5%。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
法計算。你會算嗎?
(4)學生嘗試練習。
(5)集體交流算法??梢詫俜謹?shù)化成小數(shù)或分數(shù)來進行計算。
2、閱讀第7頁你知道嗎,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納稅的意義。
二、練習
試一試:(1)讀題
(2)買車的錢由幾部分組成,分別是什么?
(3)學生練習,后交對訂正。
練一練: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交對訂正。
三、完成練習二1-4題。
1、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指名說說解題的思考過程,進一步突出:要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2、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3、第3題:(1)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2)聯(lián)系第4題說明:獎金所得和工資所得征收的稅率是不一樣的。
(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集體訂正。
4、第4題:(1)媽媽的收入應該屬于哪一種收稅范圍?
(2)爸爸呢?
四、小結(jié)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獲?
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同步練習題
一、想一想,填一填。
1、稅收主要分為( )、( )、( )和( )等幾類。
2、繳納的稅款叫做( )。
3、( )與( )的比率叫做稅率。
4、按營業(yè)額的3%繳納營業(yè)稅,就是把( )看作單位1,( )占( )的3%。
5、盼盼飯店5月份營業(yè)額為2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5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 )萬元。
二、請你來當小裁判。
1、稅率與應納稅額有關,與總收入無關。 ( )
2、李阿姨認為自己付出勞動,得到工資,不需要納稅。 ( )
3、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 )
三、對號入座。
1、某工廠上月納稅6萬元,實際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由此可知稅率為( )。
A、3%
B、5%
C、10%
2、李爺爺買福彩中了20萬元,按規(guī)定應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李大爺實得獎金( )萬元。
A、4
B、16
C、20
3、張叔叔每月工資元,按規(guī)定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為超出1600元部分的5%。張叔叔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元。
A、16005%
B、20005%
C、(2000-1600)5%
四、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46%
24020%
1/5+30%
1/2-25%
1+60%
47%1/2
五、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某游樂場5月份的營業(yè)額為3.5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游樂場5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
2、誠客隆超市3月份繳納營業(yè)稅為2000元,如果稅率是5%,誠客隆超市3月份的營業(yè)額是多少元?
3、華泰飯店12月份的營業(yè)額是50000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華泰飯店12月份實際收入是多少元?
4、某餐廳10月份繳納5%的營業(yè)稅后的收入是33.25萬元。這家餐廳10月份的營業(yè)額是多少萬元?
六、智力大比拼!
在股市交易中,無論買進或賣出均需繳納交易額的0.3%作為手續(xù)費。一位股民以每股10.2元買進某種股票3000股,后又以每股13.5元全部賣出。這位股民買賣這種股票賺了多少元?
六年級圓課件 篇6
[內(nèi)容]
《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經(jīng)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全文以梅花為線索,將具體、生動的內(nèi)容連綴成一篇令人悲泣、感人至深的文章。
課文的重點在第12、13自然段,即作者回憶離別前一天,外祖父送“我”墨梅圖的事??蓮囊韵氯齻€方面來賞析這部分內(nèi)容。
1.贈梅。當“我”要離開外祖父回國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把墨梅圖遞給“我”。“這不是你最寶貴的畫嗎?”今天為什么贈給“我”呢?這是作者很自然地產(chǎn)生的疑問。是啊,外祖父對這幅墨梅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曾因我給這幅圖弄上一個臟手印,媽媽被外祖父訓斥,訓過之后又用保險刀“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今天在遞給我時還用“白杭綢包著”。足見外祖父對這幅圖的珍愛。為什么這樣一幅普通的畫外祖父要如此珍愛?既然如此珍愛,又為什么要將她贈給“我”帶回祖國呢?因為在他心目中,梅花是最純潔的,是祖國的象征,是不能受到一點玷污的。這可從外祖父對梅花的一番贊美中說明。
2.贊梅。梅花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有著神圣的地位,她“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這是梅花的秉性、梅花的`品格。外祖父所以珍愛它,是讓自己也保持梅花的秉性、梅花的品格;今天送給作者,也是希望作者能具有梅花的秉性、梅花的品格。
這里既照應前文,寫出了外祖父喜愛梅花的原因,又為下文以“梅”喻人作伏筆。
3.喻梅。外祖父僅僅是在贊美梅花嗎?不,他是在借花喻人,是在贊美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jié)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耙虼耍坊ㄊ亲鎳南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讀到這里,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陳然同志“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這樣的詩句。外祖父也是中華民族許多有氣節(jié)的人物中的一個。他珍藏墨梅圖,對梅花的贊美,表現(xiàn)了他的一顆愛國心。他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但綿綿不絕的思鄉(xiāng)情懷縈繞心頭,思親懷國的強烈感情都借著贊梅、喻梅傾吐出來了。
梅花是“魂”,魂系祖國,魂系每個中國人民的心。
這一段課文既是全文的重點,也是全文的難點。課題是《梅花魂》,全文多次提到梅花,而在這一段里才對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秉性、品格作了明示。怎樣突破這個難點?建議從以下三步進行教學。
一、瞻前顧后,突出重點。
課文的重點在全文中雖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畢竟是全文的一部分,它與前后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只有瞻前顧后,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抓住“外公,這不是你最寶貴的畫嗎”一句返顧前文。提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公把這幅墨梅圖當作寶貝的?引導學生學習“我”弄臟那幅墨梅圖使外祖父大發(fā)脾氣這件事。從“唯獨”、“分外”、“碰也碰不得”這些詞語體會外祖父對這幅墨梅圖的珍愛;再從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這一神態(tài),“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這一語言以及“輕輕刮去”、“慢慢抹凈”等動作中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外祖父對這幅墨梅圖的珍愛。
2.抓住“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這一句展示后文。提問:這樣珍貴的一幅畫,外祖父一直悉心保存著,今天為什么讓作者帶回國呢?而且要“好好保存”?除此之外,還可從哪件事說明外祖父對梅花具有特殊的感情呢?(可從送給作者血色梅花手絹這件事)這又說明了什么?同時啟發(fā)學生想象:作者對這幅墨梅圖今后會怎樣保存著。
二、緊扣“最”字,理解重點。
1.外祖父說:“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提問:梅花為什么是中國最有名的花?啟發(fā)學生從外祖父將梅花與其它花作比較中領會梅花凌寒怒放、氣壓群芳的氣派?!芭缘幕?,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边@就是梅花高貴的品質(zhì)和頑強的生命力。
2.外祖父又說:“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這里又是一個“最”。提問:①為什么梅花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花?啟發(fā)學生領會外祖父運用擬人的手法,竭力贊美梅花精神的用意。②外祖父僅僅是在贊美梅花嗎?哪些句子說明外祖父是借花喻人的?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幾千年來……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這段話。體會“氣節(jié)”、“磨難”、“欺凌”、“頂天立地”、“低頭折節(jié)”、“秉性”等詞語的意思。
三、照應課題,深化重點。
提問:①課文題目是《梅花魂》,梅花象征著什么?究意是什么的魂?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出來?②“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jié)的人物?!闭埬闩e出一些例子來說明,他們的“有氣節(jié)”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③為什么說“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他們與梅花之間究意是由什么聯(lián)系起來的?(總結(jié)全文:文章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秉性、骨氣熱情的謳歌,說明梅花是祖國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抒發(fā)了一代老華僑熱愛祖國、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六年級圓課件 篇7
一、說教材
本次講授的是6B Module 2 Unit5《Crafts》第一課時,主要有兩部分Listen and say 和 Look and learn 。主要練習兩組句子“What
do you want to make ?I want to make… What do you need? I need…”
二、說重難點
詞匯:scissors, tape, glue, model house
句型: What do you want to make? I want to make a crown.
What are you making? I ‘m making a toy plane.
Who is it for? That’s good.
三、說教學過程
Pre-task preparations
1. 教師用各種Wh-questions 向?qū)W生提高,請學生根據(jù)實現(xiàn)情況進行回答。
T: What food do you like best? Why?
S1: I like Chinese food, because Chinese food is very tasty。
T:When do you go to bed every night?
S2: I usually go to bed at about half past time…
2. 播放 Listen and enjoy 的兒歌,然后請學生回答問題。
T: What does Alice have? S1: She has a pen holder.
T: Who gave it to Alice? S2: Her friend Ann.
…
While Ctask procedures
1. 請學生談談他們在手工課上需要些什么材料。
T: What do you need in a crafts class?
S1: We need some paper and some glue.
S2: We need a pair if scissors.
S3: We need some cardboard.
…
2. 播放Listen and say 的錄音,請學生仔細聽, 了解Jill, Peter, Joe和Alice分別想做什么手工作品,需要什么材料。教師以問答方式幫助學生整理出一下表格,并展示在PPT。
T: What does Jill want to make? S1: She wants to male a crown.
T: What doe Jill need?
S2: Jill need a pair of scissors.
NameWant to makeneed
Jill
Peter
Joe and Alice
3. 讓學生讀課文,請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檢查前面填寫的內(nèi)容是否正確,同時教師板書對話中出現(xiàn)的單詞 need, scissors,tape,glue
等,并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運用這些詞匯
T: It’s raining outside。 What do you need?
S1: I need an umbrella.
S2: I need a raincoat.
T: What do you need for a picnic?
S3: We need some food and some drinks for a picnic.
4. 指導學生根據(jù)PPT上的表格,完成Listen san Say 的后續(xù)練習,然后核對答案。
Post-task activities
1. 讓學生五人一組,扮演角色表演對話。
2. 用一些手工作品跟學生交流,擴展知識面,增強語言的運用能力。
T: (Show an arts and crafts work by a student) Who madedraw this?
S1: I did.
T: It’s lovely. What did you use to draw it?
S1: It’s a water colour painting. I used a brush and some water paints.
T: Who is it for?
S1: It’s for my …
六年級圓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法、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經(jīng)歷探索比與分數(shù)、除法之間關系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把握比的意義的本質(zhì)。
3.在自主學習中,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以及比與分數(shù)、除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比與分數(shù)、除法之間的關系,明確比與比值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20xx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在太空中,執(zhí)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里向人們展示了聯(lián)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教師提問:這就是楊利偉展示的兩面旗,它們的長都是15 cm,寬都是10 cm。比較它們長和寬的關系,你能提出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
預設情況:
(1)長比寬多多少厘米?15-10;
(2)寬比長少多少厘米?15-10;
(3)長是寬的多少倍?15÷10;
(4)寬是長的幾分之幾?10÷15。
2.揭題:今天我們將進一步研究這種倍數(shù)關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數(shù)學方法──“比”來表示。(板書課題:比的意義)
【設計意圖】利用“神舟”五號升空這一現(xiàn)實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另一方面可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義
(一)同類量的比
師:剛才我們用“15÷10”表示長是寬的多少倍,可以說成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記作15:10。那么,10÷15表示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怎樣用比表示它們的關系呢?(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記作10:15。)
師: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理解比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意義不同。)
(二)不同類量的比
課件出示:“神舟”五號進入運行軌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作圓周運動,平均90分鐘繞地球一周,大約運行42252 km。那么飛船進入軌道后平均每分鐘飛行多少千米?
1.讀題理解題意,說說知道了哪些信息?
2.獨立解答,說清解題思路。(速度可以用“路程÷時間”表示。)
3.嘗試用比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關系。(路程和時間的比是42252比90,記作42252:90。)
(三)比較分析
1.觀察比較。
師:觀察這三個比,說說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三個比都表示相除的關系,但前兩個比中兩個量都表示長度,相比的兩個量是同類量;第三個比中的兩個量,一個表示路程,一個表示時間,是不同類量,不同類量的比可以表示一個新的量。)
師:想一想,路程與時間的比可以表示哪個量?(速度)
2.歸納:什么叫比?(板書:兩個數(shù)的比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
【設計意圖】在比較分析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比”和除法的聯(lián)系,加深對同類量與不同類量比的`意義的理解,對比的概念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
三、自主學習,加深認識
(一)深化理解
1.自學比的相關知識。
學生自學教材第49頁“做一做”之前的內(nèi)容,思考以下問題: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
2.匯報交流。
(1)比各部分的名稱。
課件出示:15:10=15÷10=
,讓學生說出比的各部分名稱。(板書: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2)比值的意義。
師: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3)練習: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3:5; 0.4:0.16;
:8。
師:比和比值有什么區(qū)別?(引導學生小結(jié):比表示一種關系,而比值是一個數(shù),通常用分數(shù)表示,也可以用小數(shù)或整數(shù)表示。)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抽象概括出比的意義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比的相關知識,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二)溝通聯(lián)系
1.師:同桌討論一下,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分別相當于分數(shù)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
討論后根據(jù)學生交流反饋填寫下表:
聯(lián)系
區(qū)別
比
前 項
:(比號)
后項
比 值
一種關系
除法
被除數(shù)
÷(除號)
除數(shù)
商
一種運算
分數(shù)
分 子
—(分數(shù)線)
分母
分數(shù)值
一個數(shù)
2.請嘗試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板書:。
師: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兩個數(shù)的比還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如15:10也可以寫成,仍讀作“15比10”。
3.師:足球比賽中的比分3:0與我們今天學習的比一樣嗎?(引導學生理解:各類比賽中的比不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比,它只是一種計分形式,是比較大小的,是相差關系,不是相除關系。)
【設計意圖】在討論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四、鞏固知識,應用拓展
1.P49“做一做”第1題。
(1)出示課件,讓學生根據(jù)條件和要求寫出比并求出比值。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兩個相比的量是同類量嗎?并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是同類量的比,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2)提問:小敏所花的錢數(shù)和練習本數(shù)之比是( ):( ),比值是( )。
請學生思考這兩個比的量是同類量嗎?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所花錢數(shù)和練習本數(shù)是不同類的量,比值表示單價。)
【設計意圖】結(jié)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鞏固比的概念,為以后學習比例打下基礎。
2.P49“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是怎樣求出的。(引導學生根據(jù)比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歸納一般方法:前項=比值×后項;后項=前項÷比值。)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十一第1題。
(1)請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時引導學生明確比的前項、后項是有順序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量與數(shù)據(jù)之間必須一一對應;第(3)題請學生說說比值的具體含義是什么。(表示平均每人制作的模型數(shù)量。)
(2)提問:你還可以寫出哪幾個比?說出它們的具體含義。(引導學生說出多個量的比。)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教師充分挖掘習題資源,引導學生從量與量的關系這一角度去認識比,明確兩個量(多個量)的比表示的是它們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進一步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深化對比的認識。
五、回顧總結(jié),交流收獲
師:說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理順各個知識點,讓學生明確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反思自己知識掌握情況。
六年級圓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物質(zhì)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chǎn)活動和人類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質(zhì)的變化。
過程和方法:
用總結(jié)、整理知識的方法幫助建構科學概念。
用閱讀資料、體驗的方法了解知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到科學知識與生活之間是緊密相關的。
【教學重點】
了解物質(zhì)的變化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緊密關系。
【教學難點】
對所學知識相關實驗的總結(jié)概括。
【教學準備】
收集的關于物質(zhì)變化與生活之間關系的資料。水、糖、檸檬酸、蘇打、勺子、杯子、開水
【教學過程】
一、整理概括單元內(nèi)容
1、看課本資料回顧: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哪些物質(zhì)的變化?羅列出來。
2、綜合填表:
物質(zhì)的變化伴隨的主要現(xiàn)象變化類型及特點科學概念
水結(jié)冰、水蒸發(fā)
易拉罐壓扁
彎折鐵絲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蠟燭的燃燒
加熱白糖
米飯、淀粉和碘酒
小蘇打和白醋
鐵生銹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3、交流表格填寫的知識的綜合概括
重點:你覺得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主要區(qū)別在什么地方?化學變化伴隨的常見現(xiàn)象有哪些?
你怎么理解物質(zhì)是變化的?
二、物質(zhì)變化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
1、交流課前收集的生活物質(zhì)變化資料(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說適當補充和拓延學生的理解領域)
2、閱讀課本介紹的物質(zhì)變化資料,思考:這中間存在著怎樣的變化?屬于哪一種類型的變化?
3、小結(jié):物質(zhì)的變化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活動制作:
自制飲料
1、同學們很愛喝的飲料有哪些呢?你覺得是怎樣做成的呢?如果用我們物理和化學變化的眼光來看是怎樣的呢?
檸檬汽水:根據(jù)課本資料的配料,小組制作。要求:仔細觀察制作過程中的變化體現(xiàn)。
2、品嘗后談談體會。
四、課外活動:
制作橙汁飲料,與家人分享。
一年級家課件
這篇“一年級家課件”是我們細心收集的。課件教案是老師上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當然教案課件的內(nèi)容必須要很完善。一個好的教案是教師成功授課的基礎。歡迎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獲取更多信息!
一年級家課件(篇1)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為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是在學生已學過“比長短”,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學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長短的基礎上來學習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并初步認識線段。
1.2教材知識結(jié)構和內(nèi)容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有兩方面的知識,首先由測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然后進一步引出長度單位厘米和米。(介于同學們對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物體長度有直觀的理解,所以本節(jié)課著重點應放在借助實際動手測量來幫助他們理解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進而引出國際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方便他們以后對測量的學習和應用)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一年學習,已經(jīng)認識了100以內(nèi)的數(shù),學會了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認識了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這些立體圖形,認識了人民幣,并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這些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為我們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3、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知道厘米和米的進率關系。
能力目標:
能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情感目標: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團結(jié)合作的習慣。
2、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教學重、難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量的計量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統(tǒng)一長度單位以及厘米和米。本節(jié)課先由測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然后進一步引出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本節(jié)課教學的關鍵是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種實際操作,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認識。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雖然他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一定的學習習慣,由于年齡較小,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jù)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應以情境教學法為主,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游戲情境、活動情境,以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他們充分去感受、發(fā)現(xiàn)獲取新知識,此外還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直觀教學法,實現(xiàn)學生的多樣化學習。
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習中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腦,在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讓他們在主動參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六、教學步驟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在古代,就有了計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較。比如,拿兩條繩子比一比哪一條長,有時很不方便,人們就選取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把要比較的物體同身體上選定的那一部分長度來比較,這樣就產(chǎn)生了計量的單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據(jù)人體的一部分長度來確定的,把中指頂端一節(jié)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xiàn)在叫一扎)。裁縫在量一塊布的長度的時候,有的用腳,有的用扎。同學們看這座漂亮的房子,我們想知道它有多長,也需要來量一量。
(2)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現(xiàn)在我們來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度,有的同學選用小方塊,有的同學選用三角形紙片,有的同學選用小刀,同一本數(shù)學書,他們的測量結(jié)果卻是不一樣的,同學們總結(jié)出了這是因為選用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我們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
(3)鞏固操練
選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小木塊,來測量這些擺放整齊的物品。(通過使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實際測量以后,體會到測量活動中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從而引出國際同意長度單位的新知)
(4)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
(5)練習 我們統(tǒng)一選用小方塊來作為長度單位,測量一下這些物體的長度。用直尺測量鉛筆的長度。(設計以上兩個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七、課堂小結(jié)
在練習結(jié)束后,讓學生來總結(jié)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提出新的要求,這能使學生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又引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
八、課堂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動手實踐為主線,遵循具體到抽象的教學原則,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jīng)歷了 “質(zhì)疑—探究—釋疑”的過程。教學中不僅關注到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關注到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等方面的發(fā)展。
一年級家課件(篇2)
一、教學內(nèi)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2、聆聽《口哨與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學總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和大家一起整齊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三、教材分析:
1、管弦樂《玩具兵進行曲》
很多作曲家都寫過以玩具兵為題材的兒童歌曲,例如皮埃爾的《玩具兵進行曲》,伊格魯?shù)摹锻婢弑啽健?,柴科夫斯基的舞劇《胡桃夾子》中的《玩具兵小進行曲》,波埃魯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寫的這首《玩具兵進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廣的一首。
萊昂?耶塞爾生于1871年?!锻婢弑M行曲》據(jù)說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做的一個甜蜜的夢,用夢境里的'故事寫成。內(nèi)容是這樣的:
晚上,小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__,后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
這支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diào),2/4拍。前面有個短小的引子,描寫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軍鼓為前導開始__。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魚聲,那叮叮篤篤的音響更增加了兒童的樂趣。第一部分情調(diào)明朗活潑,第二部分主題雄壯而有氣勢,反復時,加進了短笛、木琴、小鐘琴,顯得活潑風趣。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現(xiàn),接尾聲。在尾聲里,作曲家用半音階快速下行滑音,將玩具兵發(fā)現(xiàn)小主人醒了那驚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動作描繪得十分生動、逼真,樂曲最后用一個長音結(jié)束。
2、管弦樂《口哨與小狗》
《口哨與小狗》,又譯《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1870—1943)于1905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diào)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樂曲用單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diào),2/4拍
3、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宮調(diào)式,一段體結(jié)構。歌曲的節(jié)奏規(guī)整,多為一音一字,詞曲結(jié)合緊密,以親切的詢問名字的方式,自報姓名,互相認識,作為友誼的開始。這首歌作為起始課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自然的條件,消除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陌生感,使學生對音樂課和音樂老師多一份親切感。
歌曲在課本上采用兒童一問一答的對話方式,配上活潑的插圖,使學生看起來親切,縮短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心理距離。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歌曲。3/4拍,宮調(diào)式,一段體結(jié)構。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種游戲,游戲時兩個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謠,表示友誼。作者正是抓住了兒童這一游戲特點,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曲。歌曲的節(jié)奏平穩(wěn)、舒展,三拍子的運用增加了親切感,旋律主要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使小曲在變化中統(tǒng)一,形成完整的結(jié)構。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銀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誼的珍貴,教育孩子友愛、團結(jié)。
四、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習興趣,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整齊地演唱,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
五、教學難點:
三拍子韻律的感受。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悉音樂教室的環(huán)境,知道自己在音樂教室里的座位。
2、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認識老師與同學。
3、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重點:
1、能夠很快地記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戲與學習活動中,大膽、大方地與老師、同學交往。3、能夠隨音樂做即興表演。
教學準備:
1、教學光盤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與伴奏
3、《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熟悉音樂教室的環(huán)境,知道自己在音樂教室里的座位。
1、輕輕地走進教室,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走走看看,熟悉教室的環(huán)境。
2、音樂聲停,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位置前站好。(在教室內(nèi))
3、教師提示:每個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幾組的,在哪一個位置。
4、認位訓練:
?解散,走走看看,聽到“小燕子”的音樂輕輕飛回自己的座位。還原成兩排隊伍,隨《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很有精神地走進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腳步輕巧,表情可愛。
二、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1、同學們,你們每天早早起床就到學校來了,可你們心愛的玩具一覺醒來,看不見小主人,所以它們也悄悄的跟到學校來了,瞧!他們來了。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學生做喜歡的動作。老師親切的詢問學生所喜愛的玩具。能給新朋友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玩具嗎?(自由說說)
2、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認識了,他們也很高興,聽,他們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興了。(仔細聆聽)
3、誰在音樂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樣表演的?(即興表演)
4、分組聽音樂表演。
三、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認識老師與同學。
1、今天,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老師真高興!。高興得我都忘了介紹自己了。(師生互相認識)下面,老師要來問問大家,問到誰,誰就告訴我你的名字好嗎?(歌曲范唱反復多次)
2、生生互相認識:兩人→四人→八人→……
3、說說你認識了誰?
4、再次游戲:去找新朋友
5、說說你又認識了誰?
6、老師有幾個難題,想請好朋友幫助我解決?(討論關于上課的一些常規(guī)問題:)
坐姿:想躺下,行嗎?小朋友之間互相碰到了,怎么辦?
回答:老師沒有請到我,怎么辦?
表演:怎樣的表演才精彩?(解決問題并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唱《拉勾勾》,師生進一步相互熟悉與了解。
2、聆聽《口哨與小狗》
教學重難點:
1、能自遍動作表演,較好地感受與表現(xiàn)三拍子的韻律。
2、在欣賞中,能用動作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3、學會整齊地演唱歌曲,能隨歌曲愉快地進行表演唱。
教學準備:
1、《玩具兵進行曲》欣賞課件
2、《拉勾勾》范唱與伴奏3、《口哨與小狗》欣賞光盤
教學過程:
一、學唱《拉勾勾》,師生進一步相互熟悉與了解。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入教室,要合著音樂走或跳。
2、小朋友玩過拉勾勾的游戲嗎?怎么做的?(學生說說)一邊拉還一邊說什么話呀?(學生說說)
3、我們跟著音樂來玩一玩,怎么玩呢?先請小朋友聽一聽,想一想。(聆聽范唱)
4、請個別小朋友合著音樂玩拉勾勾(表演)。
5、集體跟音樂表演拉勾勾。(兩排隊伍面對面:1組對2組,3組對4組)
6、小朋友玩得真好!老師要給你們鼓掌!聽聽老師的掌聲。(老師隨歌曲用強弱弱的節(jié)拍拍手)
7、我們一起給自己鼓掌。(感受三拍子強弱)
8、現(xiàn)在,我們?yōu)榕笥压恼啤?兩人相對,第一拍自己擊掌,第二、三兩拍互相擊掌)
9、唱一唱,邊唱邊表演。
10、個別匯報,評價。
二、聆聽《口哨與小狗》
1、聆聽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樣?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口哨與小狗叫聲)
2、口哨是誰吹的呢?小狗的叫聲出現(xiàn)了幾次(不是幾聲)?它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我們在來聽一聽。(第二遍)
3、學生自由說說,然后隨樂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間散步、小狗在林間歡跳)
一年級家課件(篇3)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計算和其他數(shù)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教學目標:
⑴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關于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jù)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xiàn)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jié)的畫面,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jīng)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年級家課件(篇4)
11減幾是小數(shù)學第一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節(jié),內(nèi)容包括準備題、例1到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11減幾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習有關11減幾的計算方法, 并能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 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
4、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體驗到成功解決 數(shù)學問題的喜悅。
教學重點:
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 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教學難點:
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分析問題的思路,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
關于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在教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
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jīng)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yōu)的方法。
關于學法: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xiàn):
1、在具體情景中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
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應用學生以往學過的知識設置問題,讓學生知道用17-5的方法計算11-5是不行的,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討論算法,再交流得出計算方法,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為學生提供了一次對比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比較、分析,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計算方法,使學生不僅學會了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練習過程中應用添圓列算式以及摘蘋果游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達到鞏固新知的作用。
最后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等方面作全面的總結(jié)。
我采用的復習題是和新課密切相關的,幾加幾等于11、11減1再減幾、用10減幾再加1,這些都是新課要用到內(nèi)容。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我采用問題引入法,從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入手,讓學生知道用以前的方法,也就是從散的里面減不夠,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一年級家課件(篇5)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95頁的《5、4、3、2加幾》。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5、4、3、2加幾,本節(jié)課在學習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為學生熟練計算20以內(nèi)的進位奠定基礎。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本節(jié)課的加法算式基本上是較小的數(shù)加較大的數(shù),例題可以促進學生探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可以是湊十法,也可以聯(lián)系已經(jīng)學過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數(shù),鼓勵算法的多樣性。試一試的三道題目可以讓學生自己計算,4+9和5+8的算式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9+4和8+5,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來計算。想想做做第1、2題注意算式之間的對比,感受知識間的聯(lián)系,便于實現(xiàn)算法的遷移,然后安排實際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5、4、3、2加幾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繼續(xù)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聯(lián)系學過的相應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數(shù)。
針對這一教學重難點,可以課前先復習舊知,回憶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在新科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探索計算方法。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去小白兔家做客的情境,啟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計算,自主探索計算方法。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jīng)歷問題提出和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法:
自主觀察思考: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和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于后面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和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師:今天老師要帶我們班的小朋友去一位小動物家做客,讓他看看小朋友們最近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讓他夸夸我們班聰明的小朋友,你們說好不好?為了能讓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更好,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怎么樣?
1、出示口算卡片。
8+6= 9+5= 7+5=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3+( )=10 5+( )=10
(二)自主嘗試,探索新知。
1、自主學例題。
師:小兔子家門口種了許多蘑菇,小兔子為了招待我們,正提著籃子在采蘑菇呢。
(1)看一看,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種的呢?
(2)小兔子出了個難題考考大家:一共有多少個蘑菇?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會列式嗎?
(3)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請學生說說你是如何計算的。集體交流算法。
板書湊十法的過程。
師: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些辦法都不錯,我們大伙再議一議。你最喜歡用什么方法來算?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做題時,用自己會做的和喜歡的方法做就行。
2、 試一試。
下面就用你最喜歡來的方法來計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這些題目吧。這些題目就是我們教科書95頁中間的試一試。
5+8= 4+8= 3+9=
請你選一道題說說你是怎么樣很快做出來的。
(三)游戲?qū)嵺`,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述:小兔子還為大家請來了幾位動物朋友。(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
這些朋友都在書上的95頁,小朋友能根據(jù)所看到的小動物,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嗎?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后全班匯報。
2、想想做做2
(1)想要吃到小白兔準備的好吃的水果嗎?那要先答對小白兔的難題才行。(出示第2題)先觀察每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他們有什么特點?你猜想一下,他們的得數(shù)會有什么樣的特點?
(2)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校對,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加數(shù)不變,交換位置,得數(shù)不變。
3、想想做做3
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算。
指名報得數(shù),共同訂正。
(四)小結(jié)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家課件(篇6)
一、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shù)學
數(shù)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jié)合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樂學、愛學。
本課按運動會的開幕→比賽→發(fā)獎→回家四個環(huán)節(jié),用主持人“機靈狗”串成活動情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出“看開幕表演發(fā)現(xiàn)圖形”、“看比賽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賽結(jié)束制作獎杯”、“運動員回家估算乘車問題”等四大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始自終置身于運動會情境中,積極而又自然的參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真正的感受生活,體驗數(shù)學。
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與競爭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既能為學生提供參與交流的學習空間與平臺,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本課的教學,我安排了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是“生生互評”,讓學生在解決了運動場上的數(shù)學問題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并互相評價;第二次是“利用圖形制作獎杯”,根據(jù)各種圖形,團隊先設計構思出獎杯,然后分工貼獎杯。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學生參與面大,考慮問題策略多樣化,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更加生動活潑的參與學習。
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xiàn)生活“數(shù)學化”
數(shù)學來源于現(xiàn)實,扎根于現(xiàn)實。本課教學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滲透著生活問題數(shù)學化。如運動會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過的,用它來作為知識的切入點,學生就會感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如“乘車問題”,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這一問題,他不僅會覺得有趣,而且會有成功感。這些都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
四、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在引導學生觀看小動物的比賽時,通過情境的再次創(chuàng)設學生爭先恐后提出一系列的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自主選擇獨立解決,在匯報交流時采用師生共同參與的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又充分挖掘了每個學生的潛能。
本節(jié)課借助了多媒體的聲、色、光、動畫等視聽媒體優(yōu)勢創(chuàng)設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欣賞美的能力。
最新六年級課件(通用12篇)
根據(jù)您所查詢的“六年級課件”,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整理了相關資料供您參考。寫課件是老師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現(xiàn)在正是編寫課件的時候了。學生的反應變化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課堂進度。歡迎查閱,也許能給您一些啟發(fā)!
六年級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課時重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教學準備: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古詩引領,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給大家?guī)砹艘皇滋拼娙硕拍恋脑娝卵┗ㄇ嘤褡?,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教師范讀)
2、激趣:其實,這首詩還是個謎語,寫的是一種我國南方的水鳥,知道是什么嗎?
3、板書課題:白鷺。帶領學生一起寫。
4、白鷺既平凡,又不平凡。白鷺入詩,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寫的,杜甫也寫過,記得嗎?(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其實,何止是古人,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大詩人、作家郭沫若也寫了白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齊讀課題
5、那么,為什么古今詩人都喜歡描寫白鷺呢?到底白鷺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吸引了他們呢?今天就讓我們從品讀郭沫若先生的《白鷺》開始探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結(jié)合生字表自學生字詞,力爭把課文讀通讀順,同時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自由讀書,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3、讀后匯報: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鷺是什么?
出示句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朗讀感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時重難點: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設疑導入。
出示句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1、感情朗讀
2、課文為什么說白鷺時一首詩呢?
二、體會白鷺是精巧的詩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作者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好好讀讀1-5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原因?把具體寫白鷺精巧的語句劃下來。
3、自由閱讀1-5自然段,思考、圈劃、批注。
4、指名說自己的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5、品讀句子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1)作者具體怎樣寫白鷺是什么樣的?
(2)白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白鷺的美還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體會第2節(jié)的對比、烘托手法)
6、由此看來,白鷺實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詩!你會用什么詞語來贊美它呢?
7、感情朗讀:是詩就要讀出詩的味道來。
四、體會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既是一首詩,那它是否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畫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6--8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幾幅優(yōu)美的畫面?如果請你給看到的畫面起名,該用什么名字好呢?
2、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再小組討論。
3、交流匯報:
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畫面了嗎?你給畫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歡哪幅畫面?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細細品讀,看看哪些地方描寫使得畫面如此生動,從而吸引了你。在你認為值得咀嚼的詞句下做上記號。
5、欣賞畫面:根據(jù)學生回答調(diào)整
A、釣魚圖
引導學生理解釣魚的擬人化;
引導感受畫面的完整、和諧美;
學習步驟:找關鍵詞句想象畫面朗讀體會
B、嘹望圖
引導理解:
你如果站在小樹的絕頂,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鷺又是怎樣的?(讀讀)
你認為它是在嘹望嗎?
想象說話:它真的是在了望嗎?或許它是在。
指導朗讀:
該把句后的問號讀成什么符號,才能把這種想象的意境讀出來?(省略號)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C、低飛圖
引導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黃昏的天空是什么樣的?飛來一群白鷺是一種什么感覺?
朗讀感受
6、這就是白鷺,它釣魚時的悠閑、了望時的悠然、飛行時的翩然,讓人覺得它是那樣的韻味無窮!
7、可是,仍有人覺得它美中不足!請自由讀讀第9自然段,想想自己想說些什么?
(1)自由朗讀體會。
(2)指名匯報:
理解: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回顧課文,指導內(nèi)化:白鷺,因此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8、總結(jié)升華
齊讀最后一段體會。
五、深化拓展
介紹有關白鷺的古詩:杜牧的《鷺鷥》、杜甫的《絕句》、張志和的《漁歌子》、等
六、課后作業(yè)
1、收集有關白鷺的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
板書:
精巧適宜(顏色、身段)
白鷺詩釣魚圖
韻味無窮瞭望圖
飛行圖
六年級課件 篇2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塊具有很高研究價值的琥珀,同學們提的問題還有一個沒有解決: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出示)
二、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一)快速閱讀課文,說說琥珀的形成經(jīng)過了哪兩個階段?
(二)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條件。
1、描寫松脂球形成的過程是哪些自然段?(2-10)
2、認真閱讀這部分內(nèi)容,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幾個條件,并說說理由。
3、學生匯報、交流。
(1)夏天,陽光強烈。
(2)老松樹
(3)蒼蠅、蜘蛛巧遇松脂
(4)松脂繼續(xù)滴下來
4、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個必需條件都找到了。作者對它們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節(jié)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動有趣。現(xiàn)在請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找找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5、學生獨立賞析課文。
①“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后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寫出了小蒼蠅的快樂勁兒)
②“忽然有個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那蒼蠅當做一頓美餐。它小心地劃動長長的腿,沿著樹干向下爬,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小心翼翼)
③“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保ㄊ虑榘l(fā)生得巧極了)
④“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保ㄕZ句幽默,讓人感覺兩只小動物很可憐;同時也寫出了老松樹的不忍心但又無可奈何。)
(三)了解松脂球變?yōu)榛枰臈l件。
講得真好??磥?,大家對松脂球的形成過程了解清楚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又需要哪些條件。
1、誰還記得古生物變成化石這一知識我們曾經(jīng)在哪一課學到過?《黃河象》你還記得必需幾個條件嗎?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是否也具備了這幾個條件,如果是,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3、這說明任何古生物變成化石所需的條件基本相同。這部分講化石的形成,為什么又提到了蒼蠅、蜘蛛?(如果說不出)師出示有關句子。(請你讀有關的句子。)“成千上萬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保〞r間那么長,蒼蠅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兩只被包住了,這主要是為了強調(diào)事情發(fā)生得太巧了,這顆琥珀太少見了。)
(四)軟件展示琥珀形成的過程。
三、了解想象的依據(jù)。
1、引導學生閱讀13-18自然段,討論想象的依據(jù)。
2、師小結(jié)。
四、了解課文在敘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1、(出示)動腦筋:《黃河象》這篇課文的敘述順序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琥珀》這篇課文,作者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五、當解說員。
這一個罕見的琥珀現(xiàn)在就放在博物館里,老師昨天上網(wǎng),看到一則招聘廣告,我想:假如我們班有同學被招聘上了,那該有多棒?。⊥瑢W們想試試嗎?
1、(出示)招聘廣告:
北京自然博物館招聘優(yōu)秀解說員,應聘內(nèi)容:以“琥珀”為題材,運用優(yōu)美語言,按一定順序向參觀者解說琥珀。
學生練習。
匯報。
2、假如你是館長,你會招聘誰?
六、拓展延伸: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是怎樣想象的,和同學交流.
七、板書設計
琥珀
松脂球
時間形成發(fā)現(xiàn)價值
八、練習設計
1、動腦筋:《黃河象》這篇課文的敘述順序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琥珀》這篇課文,作者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2、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是怎樣想象的,和同學交流
六年級課件 篇3
教材分析:
《琥珀》是德國作家柏吉爾寫的一篇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作者用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筆,發(fā)揮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紹了有關琥珀的科學知識,假想了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從而判斷了它在科學上的價值。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讀、思、畫、議、批注、交流等體驗過程中感知、感悟課文內(nèi)容。在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上,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演示琥珀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這塊琥珀形成的幾個必要條件。另外恰當、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描寫生動的詞句,積累語言,發(fā)展思維,陶冶情操。在課外拓展延伸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做到讀與寫的結(jié)合,使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發(fā)展相得益彰,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及在科學上的價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發(fā)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2、體會作者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的形成經(jīng)過的?說說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jù)。
3、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學會有依據(jù)地合理地進行想象,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4、學習誦讀要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關注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進行充分閱讀基礎上,說出自己對文章的感受,就文章內(nèi)容發(fā)表見解。
2、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
3、通過有感情朗讀,借助電教媒體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精神。
2、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閱讀和思考的好習慣,獲得一些搜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2、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3.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jù)。
教學難點:
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jù)。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琥珀資料圖片。
2、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題入手,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琥珀》一課。
板書課題,強調(diào)這兩個字都是“王”旁。學生齊讀課題。
2、師:大家看見過琥珀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資料?
學生介紹資料后,課件出示資料圖片供學生欣賞。
3、師: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將會了解琥珀更多知識。大家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很多問題:琥珀是怎樣形成的?誰發(fā)現(xiàn)的?有什么用處?蜘蛛和蒼蠅怎么會被包在里面?……)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悟。
1、師:大家想知道的問題真多,同學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讀書吧!請打開課本以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學生讀文,師巡視指導)
2、師:大家讀得很認真,說說你們從文中讀懂了什么?把讀懂的地方告訴同桌,不懂的地方還可以向同學請教。
三、速讀課文,理清脈胳。
1、師:請大家再快速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nèi)容?
2、學生先小組議答再匯報,師引導并板書:
(形成時間形成過程發(fā)現(xiàn)過程科學價值)
四、匯報交流,品析課文。
1、了解琥珀樣子,體會其價值。
(1)師:課文哪個地方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最后一段)
(2)師:請大家默讀這一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3)(課件出示琥珀圖片)讓學生用文中句子來描述琥珀樣子。
(4)一齊說出這塊琥珀的價值。(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的蒼蠅和蜘蛛了。)
師小結(jié):這一價值為科學家研究昆蟲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根據(jù)。
(5)師:這里有這樣一個詞語,(課件出示“推測”)
那什么叫推測呢?(根據(jù)已經(jīng)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師:作者正是從現(xiàn)有琥珀的特點來進行推算估測,進行合理想象。
(6)師:那么課文中哪些部分描寫了真實的情景,哪些部分描述了想象的情景呢?
(形成過程是作者想象的情景,發(fā)現(xiàn)過程是作者描寫的真實的情景)
2、了解故事、欣賞故事。
(1)師:我們已經(jīng)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了,但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來讀讀作者想象的這個故事吧。
(2)課件出示問題和相關句段,學生讀后回答。
a、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莫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師:你怎樣理解“約莫”這個詞語?(大約,因為不能準確知道琥珀具體形成時間,只是推算出來的數(shù)字。)
b、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師:交待這樣的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呢?(太陽|、海、樹)為下面琥珀的形成埋下伏筆。
(3)想想這塊琥珀形成有幾個過程?
學生答師板書:松樹脂松脂球化石
2、品析句子
(1)師:文中有幾個地方寫到了太陽?
(一個夏天,太陽暖暖地照著。太陽照得火熱。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
(2)文中怎樣描寫蜘蛛和蒼蠅?
一只小蒼蠅……飛進樹林那只小蒼蠅……身上沾滿了灰塵小蒼蠅……一點兒不知道……忽然,有個蜘蛛……越來越近了……它想……
師:誰來說說這是怎樣的蜘蛛和蒼蠅呢?
(這是只快樂的小蒼蠅,它不知道蜘蛛想吃它;這是只貪吃的蜘蛛,小心翼翼地一心想吃蒼蠅。)
(3)指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讀得要輕快,第4自然段要讀出蒼蠅悠閑自在的樣子,第5自然段要讀出小蒼蠅將被蜘蛛吃掉時的緊張。指名讀
(4)接下來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你是怎樣理解“可怕”呢?(說明對于蒼蠅和蜘蛛來說,這是一個悲劇。)你是怎樣理解“剛好”呢?(說明這是難得的巧合。)
(5)師:作者為什么說“兩只小蟲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淚珠”里?(擬人,說明這是一個可怕的悲劇。)
小結(jié):文章的語言是那么生動富有文學色彩,希望大家習作時也能讓自己的語言生動點兒。
(6)這樣的悲劇,大家能用一個成語來表達嗎?(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7)讓我們再來看看聽聽這個故事吧!課件動畫播放故事。
五、小組討論,探究問題。
1、琥珀形成條件。
(1)師:我們欣賞了這個故事,大家現(xiàn)在能說出這塊琥珀的形成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嗎?
(2)學生小組討論后再回答,師歸納板書。
a:炎熱的夏天,強烈的陽光使松樹分泌大量樹脂。
b: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的巧合。
c:地殼變動、陸地沉、海水漫、時間長
2、琥珀發(fā)現(xiàn)過程。(課件出示問題,小組完成。)
(1)這塊琥珀被埋在泥沙里,后來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的呢?(在海灘上被一個孩子挖了出來)
(2)漁民說這塊琥珀很少見,這“很少見”說明了什么?(說明這塊琥珀的價值)
(3)琥珀的發(fā)現(xiàn)過程?你覺得哪些地方寫得好?(人物的語言動作)表現(xiàn)了父子怎樣的心情?(驚喜)
3、文章從結(jié)構上來講,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詳略得當)
4、你覺得作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討論后學生歸納:如因為他們的腿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所以我們可以想象他們當時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
師:要想進行合理的想象,必須根據(jù)事物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
六、總結(jié)談話,課后延伸。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有人說蒼蠅和蜘蛛在這塊琥珀里生命得到了永恒,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自由說,只要說得合情理就可以。
3、同學們,請大家回憶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也可以根據(jù)你自己的想象和推理,來編一個與課文里講的不相同的故事。把這個故事告訴你的好朋友或者講給你的父母聽。
4、課外閱讀《黃河象》、《白蝴蝶之戀》、《欣賞生命》
板書設計:
六年級課件 篇4
設計目標:
學習理解炫耀、鼎盛兩詞,并讀通課文。在自主研讀、自讀自悟、誦讀表達中領略海棠美麗與生機,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及語感能力。
設計重點:通過朗讀感受花潮的美和無限的生命力。
估計難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感受海棠花如潮的氣勢。
第一板塊:圖文結(jié)合,引領積累,并扣題質(zhì)疑。
1、同學們坐得很好,以最飽滿的精神迎接我,我很高興。你打算這堂課送份什么禮物給老師呢?(一個笑容、認真聽好這堂課、好好發(fā)揮自己長處)
2、老師也送給同學們一份禮物:展示花潮圖片,學生欣賞看了這么美的花,你能不能用四個字的詞給她取個名嗎?(繁花似錦、錦繡連天、花枝招展、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競相開放、各式各樣)多美的名字?。∮羞@么一位作家,叫李廣田,就以花潮為題寫過這樣的文章。
3、齊讀課題:讀了這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這是哪里的花?這是什么時候開的花?為什么花如潮?這花是怎樣的美麗?)會提問,就是會學習呀!
4、想不想解決這些問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文73頁,(一)、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地方反復讀;(二)、注意剛才我們一起提出的問題,看看哪些問題我們可以讀懂,哪些問題沒有讀懂。好,我們開始讀書吧!
第二板塊:對話文本,梳理問題,初步感受文章的花潮美
1、課文讀完了,你欣賞到了什么?
2、你又讀懂了那些問題?(對于提些是不是,對不對,一目就了然,一讀就清楚的問題,相對來說是價值不高;提呢?應該提些為什么、怎么樣涉及面廣一點的問題,就顯得有價值一些的。)哪個問題最值得研究?
板書:(為什么花如潮?)。
哪個自然段直接寫到海棠花?請同學門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哪些句子能說明花如潮的?找到后認認真真讀好它,并同桌相互討論為什么花如潮?
第三板塊:沉入文本,品析語言美感悟花潮美
1、交流研讀句子:
向高處看去,隔著密密層層的綠蔭,只見一片紅云望不到邊際。
1)、這句話能體現(xiàn)花如潮嗎?你們能不能一讀就告訴我這花如潮的。
(你感覺我聽出來了嗎?我怎么聽不出那是一片紅云,倒像個姑娘拿著紅絲巾在頭上恍來恍去的?。?/p>
2)、再讀。有點味道了,除一片與望不到,密密層層也應該是重點詞。
3)、啊~一片紅云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板書:一片紅云不著邊。)呈現(xiàn)紅云般的花圖片。
5)、讓我們再次陶醉于這一片美麗、神奇的紅云當中吧,齊讀!
有風,花在動;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
1)、這句話你理解嗎?說說你的理解?
2)、有風花在動,可偏偏這個時候那風卻停了,花又為何而動呢?
3)、聯(lián)系生活:
(花香觸動了繁花。)花香自有蝶飛來
(花美因來游人,觸動了花枝。)
(花美,陶醉了看花的人,看花了眼。)繁花似錦、漫天錦繡醉人心?。?/p>
(花生命力,向外生長)、你的想法很膽大,也很合理!
4)、聯(lián)系上文:你很會學習,能夠聯(lián)系你的生活去學習,如果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句子,那樣你的理解會更深,更透!你們覺得哪個句子也可以說明無風花也在動呢?
在陽光照射下,每一朵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陰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騰。
1)、說體會
2)、你們也是體會這句話嗎?既然一樣我們就不再體會了。把它讀好來,好嗎?
3)、談談應該怎么讀?(句子語調(diào)應該越讀越高,特別是多少與翻騰這兩個詞要強調(diào)出來,還應該要讀出句子的氣勢來。)
六年級課件 篇5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探索大然奧秘的興趣。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組合作研究表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就把自己當成小科學家,好不好?看(圖)它就是你們研究的對象,你們知道它叫什么?琥珀(板書課題)
這是一塊怎樣的琥珀?還有別的說法嗎?
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是這樣的?它可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就因為里面有這兩個小東西,大科學家還特地為它編了個故事。這個故事讀過了嗎?
二、檢查預習情況
1、什么叫琥珀?
2、這塊琥珀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里多了一個蜘蛛和一個蒼蠅。
3、這塊特殊的琥珀有什么價值呢?其它琥珀也有這個作用嗎?
(齊讀描寫琥珀的價值的語句)
三、質(zhì)疑定標
1、讀了課文,你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研究?
(可以是自己發(fā)現(xiàn)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
2、整理學生的質(zhì)疑
這些問題有的與琥珀的形成有關,有的與琥珀的發(fā)現(xiàn)有關,有的是寫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屬于本節(jié)課的研究范圍。如
(板書問題要點)
3、在眾多的問題中,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
(板書形成?)
那科學家是怎么想的呢?
四、個人自學,小組合作
1、請同學們仔細讀(1-12)小節(jié),邊讀邊圈劃。從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條件。(教師巡視)
2、小組合作研究。
(四人一小組成立科學研究小隊,看哪小隊研究得既準確,又迅速。)
五、師生合作
看這小隊的(出示)你們是否完全同意?
(不滿意可幫它完善,滿意的話可針對某一條件說說理由。)
要點如下:
①時間長(從哪兒知道)
②炎熱的夏天(熱辣辣的太陽光)為什么?
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指名讀第6小節(jié)。
③老松樹(松脂)(老松樹最怕的就是)
④繼續(xù)滴(球)
⑤蜘蛛、蒼蠅(怎樣才能進去?)
(第7小節(jié))指名讀(怎樣進去的)
齊讀。從剛剛好一齊)這些說明這件事非常湊巧。如果不湊巧呢?為什么?
指導讀第5小節(jié)。
自由讀。(評議)
指名讀。
齊讀。
師:唉,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引讀,第8小節(jié))
解答淚珠圓環(huán)的問題。
⑥陸沉海漫(第11小節(jié))
⑦埋入泥沙。
師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交流,你看這些條件能缺少一個嗎?(整理條件)哪個條件最關鍵,如果沒這只能形成一般的琥珀。
琥珀怎樣形成的弄明白了嗎?
六、學習琥珀的形成
1、速讀。
2、指名說。
3、這只是科學家想象這塊琥珀被發(fā)現(xiàn)的一種可能,是不是只有這種可能呢?
4、請你們展開想象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琥珀的可能?
七、總結(jié)延伸
1、學到這兒,課文還有問題沒有解決嗎?
2、作業(yè):
(虛擬情景)昨天,我在網(wǎng)上瀏覽得知,你們今天研究的這琥珀就陳列在我國生物博物館里,為了讓世界更多的人前來了解它,我想請你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為琥珀寫一廣告。
六年級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2、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進行復述訓練。
3、理解“推測”的含義,并按照課文內(nèi)容嘗試進行推測,進行思維訓練。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準備琥珀的樣本,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查閱相關詞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見過琥珀嗎?誰帶來了?(看一看有什么特點?)琥珀是什么?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
補充化石的知識
二、檢查生字詞
課文都預習了嗎?我檢查一下生字都認識了沒有。
晌午 森林 滲出 松脂
粘稠
蒼蠅 沾滿 逼近
前俯后仰 包裹 淹沒 剩下
重點認識:蠅 滲 裹 沒
仔細看看這兩行詞語,發(fā)現(xiàn)什么了沒有?(提示了故事梗概)
根據(jù)這些提示簡單說說故事的內(nèi)容。
三、讀故事,練習復述
1、引出復述任務
這個故事真有意思,如果請故事大王來講一講一定更好玩。咱們班有故事大王么?誰想當?今天就給你機會。
2、交代復述要求
要講清時間、地點、環(huán)境、人物、故事過程
仔細讀書,看看哪些情節(jié)是關鍵的,必不可少的,勾下來,哪些是可以再想想補充的,比如說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3、讀書 、練習
4、交流
四、嘗試推測
這個故事你信么?(科學家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琥珀推測的)推測是什么意思?
科學家們到底是根據(jù)什么來推測的呢?要是把那些科學家請來多好,(請不到)那就請我們自己吧!我們這里有幾十個小科學家呢!
1、讀課文的13—16自然段,看看這塊琥珀是怎么被發(fā)現(xiàn)的呢?
引導歸納要點:
地點:海邊
琥珀里有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
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
已知:琥珀是由松脂球變成的
2、再看蒼蠅和蜘蛛的故事,看看哪些情節(jié)與這些要點能對上號?(這個情節(jié)就是根據(jù)這個要點推測的)想一想它們有什么關系?
3、答記者問
預設問題:
1、為什么是夏天的晌午?
2、為什么在松樹上?
3、為什么太陽是火辣辣的?
4、為什么“正好”不說正好行么?
5、為什么說前俯后仰地掙扎?
6、為什么是幾千年?
7、為什么推測陸地沉下去?
在交流中重點品讀:
“正好”“對蜘蛛動作的描寫”體會其描寫的合理性,準確性。
五、補充閱讀
黃河象
六、結(jié)課
今天我們學了一個好玩的故事,當了一回評書家,當了科學家,還客串了一把記者,學語文是不是很好玩?今天有什么收獲?
板書:
琥珀
發(fā)現(xiàn)
故事
海灘
推測 夏天晌午 陽光火辣辣
兩只小蟲
森林 松脂
黑色圓環(huán)
蒼蠅 蜘蛛
已知: 琥珀——松脂球化石
淹沒 幾千年 又是幾千年
六年級課件 篇7
1、走近冰心作品
學習目的:
1、學生匯報在“冰心閱讀月”活動中的閱讀情況,啟發(fā)引導學生在課外利用多種途徑收集、整理學習資料,促使學生更廣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點,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風格。
2、通過交流、展示、朗讀、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鞏固和豐富學生的積累,指導學生感悟、欣賞冰心作品鮮活的神韻,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以冰心為代表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的興趣。
學習內(nèi)容:
交流在“冰心閱讀月”活動中閱讀的作品,并通過誦讀、研討等形式來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學習準備:
1、課前開展“冰心閱讀月”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2、課件(內(nèi)含冰心頭像、冰心名句集錦等)。
3、學生自制有關冰心作品的書簽、書法作品、美術作品等。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學生進入情境。
老師利用課件和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用班德瑞的優(yōu)美音樂作背景,及教師深情的詩化語言,營造出學習氛圍,將學生引進冰心作品愛的意境使師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匯報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簡要介紹所了解的冰心。
2、讀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記住了哪些?是從哪兒讀到的?
了解兩個問題:
(1)簡要介紹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導學生了解冰心作品中體現(xiàn)的童心、母愛、對大自然之愛的主題。)
(2)你讀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記住了哪些?是從哪兒讀到的?
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在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質(zhì)和量,問題(1)通過匯報交流對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認識和了解,給學生勾畫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輪廓,彌補個人課外閱讀的片面性;問題(2)則重在了解學生收集資料的途徑和整理、閱讀資料的方法,增進交流,引導學生“取長補短”,啟發(fā)學生學習運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三、回顧學習方法
回顧在學習《海倫·凱特》時用“抓精彩語段,用情去讀,用心品味”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麗,語句優(yōu)美,同時又抒發(fā)作者某種思想感情的特點,用“抓精彩語段,用情去讀,用心品味”的學習方法去品讀?;仡櫯f知,調(diào)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從學生的認知出發(fā),挖掘已知經(jīng)驗,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在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欣賞、品味作品
1、學生尋找自己的閱讀伙伴,組成閱讀小組,在小組內(nèi)用“抓精彩語段,用情去讀,用心品味”的學習方法去品讀最喜愛的作品。并請推薦同學,參加集體匯報。
2、自主合作,集體賞析。
(1)、引導學生按自己的閱讀興趣自行分組朗讀、品味。
(2)、自主合作,集體賞析。
請各小組將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學展示,我們共同來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師適時點撥。
引導學生按自己的閱讀興趣自行分組朗讀、品味。通過各種朗讀形式展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促使學生以更大的熱情主動投入整理、賞析同類作品。
讓學生充分談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學生自己閱讀、感悟過程。
五、推薦名句段
學生用情去讀,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師推薦名段。(課件展示)通過配樂朗誦、調(diào)動學生頭腦中貯存的知識積累,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愛”的主題。旨在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拓展更廣闊的思維空間。
六、總結(jié),留有余味,學生回味,細聽
通過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動,我們對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這位偉大的兒童文學家冰心,深深打動了在場的你們、我們、他們以及天下所有愛好她作品的人們。希望同學們在課外再繼續(xù)去品味冰心作品。
師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愛”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將久久地停留在學生心中。
2、成長的美麗
——《草房子》閱讀指導課
【指導目的】
1、通過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草房子》的內(nèi)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點。
2、品味《草房子》語言,感受語言后面的思想,感悟每個人物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的挫折,以及在苦難中綻放出的美。
3、掌握閱讀長篇小說的一些方法,能在自我閱讀中循法而讀。
【指導重點】
1、品味《草房子》語言的特點,深入了解《草房子》中人物的特點,及每個人物在成長過程中綻放出的炫目的美。
2、掌握閱讀長篇小說的一些方法,能在自我閱讀中循法而讀。
【指導過程】
一、導入
讀《草房子》有一段時間了,喜歡嗎?很多人都喜歡它。
1、出示:(配樂讀)
《草房子》是一首詩。
———肖復興
《草房子》就是當代中國之《愛的教育》。
———崔道怡
讀《草房子》真正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文學的享受、藝術的享受,是一種真、善、美的享受。 ———樊發(fā)稼
2、很多人都知道創(chuàng)作有三重境界,老師覺得讀書也有三重境界。
出示:
第一重:翻書,看封面,看作者,看故事簡介,看序言,看目錄等,了解一本書最基本的內(nèi)容。
第二重:讀書,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一口氣將書讀完,對書的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但缺少思考。
第三重:品書,邊讀邊思,邊讀邊注,讀出思想,讀出感受,品味語言的魅力,表達的精彩。
3、你覺得你達到了哪一層境界?
二、以檢查的方式,初步走進人物。
老師出題考考大家:
1、《草房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人。這部小說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說發(fā)生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時中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簡要介紹當時的背景,及作者生活)
2、出示:猜謎語
(1)得了鼠瘡,經(jīng)歷了死一樣的痛苦。(桑桑)
(2)從小沒有父母,身世離奇,被人欺負。 (紙月)
(3)過繼到邱二爺家,經(jīng)歷了洪水后家毀人亡的痛苦。 (細馬)
(4)因為禿頭,自尊受損,在抗爭后被人冷落。 (禿鶴)
(5)因家庭變故,輟學放鴨,在孤獨中經(jīng)受磨練。 (杜小康)
(6)自幼無父母,并常年生病吃藥。 (溫幼菊)
3、小結(jié):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至少已經(jīng)達到了第二層境界了。不錯,我們只是小學生,真正達到第三層境界并不容易。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第三重境界——品書。
三、品書,感悟成長之美。
過渡:這本書很長,將近15萬字,我們無法一一品味,老師幫大家選出代表性的人物,讀思品相結(jié)合,相信大家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獲。
(一)走進禿鶴
1、談談你眼中的禿鶴。(引導抓住禿鶴的變化來講。)
2、幫助學生理出禿鶴的成長路線。
A三年級前,禿鶴()。
出示:
禿鶴一直生活得很快活。有人叫他禿鶴,他會很高興地答應的,仿佛他本來就叫禿鶴,而不叫陸鶴。
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禿鶴一點東西;要么是一塊糖,要么是將橡皮或鉛筆借他用半天。
B三年級時,禿鶴()。
出示:
禿鶴的頭現(xiàn)在碰不得了。誰碰,他就跟誰急眼,就跟誰玩命。人再喊他禿鶴,他就不再答應了。
C為了長頭發(fā),禿鶴( )。
禿鶴就坐在凳子上,一聲不吭地讓父親用切開的姜片,在他的頭上來回擦著。父親擦得很認真,像一個想要讓顧客動心的銅匠在擦他的一件青銅器。禿鶴很快就感到了一種火辣辣的刺痛。但禿鶴一動不動地坐著,任由父親用姜片去擦。
D長不出頭發(fā),禿鶴( )。
禿鶴不肯起來,淚水分別從兩眼的眼角流下來,流到耳根,又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把泥土濕了一片。
禿鶴沒有再戴那頂帽子。禿鶴與大家的對立情緒日益強烈。禿鶴換了念頭:我就是個禿子,怎么樣!
E匯操中,禿鶴( )。
當表演進行了大約三分之二,整個過程已進入最后一個高潮時,一直面孔莊嚴的禿鶴,突然將頭上的帽子摘掉,扔向遠處。那是一頂黑帽子,當它飛過人頭時,讓人聯(lián)想到那是一只遭到槍擊的黑烏鴉從空中跌落下來。
F因報復,禿鶴( )。
他完全被籠罩在熱氣里。偶爾吹來一陣大風,吹開熱氣,才隱隱約約地露出他的身體。誰也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別人。禿鶴覺得這樣挺好。他就這么坐著看,讓那濕潤的熱氣包裹著
他,撫摸著他??
G文藝匯演中,禿鶴( )。
他將大蓋帽提在手里,露出頭,就當紙月在場,驢拉磨似的旋轉(zhuǎn)著,數(shù)著板。那個連長出現(xiàn)時,是在夏日。禿鶴就是按夏日來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卻是隆冬季節(jié),寒氣侵入肌骨。禿鶴不在意這個天氣,就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動作,額頭竟然出汗了。
H演出后,禿鶴()。
禿鶴用嘴咬住指頭,想不讓自己哭出聲來,但哭聲還是抑制不住地從喉嚨里奔涌而出,幾乎變成了號啕大哭。
純凈的月光照著大河,照著油麻地小學的師生們,也照著世界上一個最英俊的少年??
(帶領學生品讀這些語句,從中感受禿鶴的思想,感受禿鶴的成長過程,感受語言的精妙。)
3、小結(jié):禿鶴真的長大了,長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4、總結(jié)讀法:
讀法指導:
讀《草房子》這樣的`小說,我們一定要善于將人物的故事整合起來,感受人物完整的成長過程,這樣才能真正走進人物。
品味語言時要善于扣住關鍵句段,入情入境地讀,讀讀想想,還可以圈圈注注,這樣你就能讀出自己的思想。
11、出示讀后感片段:
(1)少年禿鶴戰(zhàn)勝自己,嬴得了別人對他的認可,埋怨是不會戰(zhàn)勝任何人,跟自己比,戰(zhàn)勝自己,以德服人!
(2)“或許,我應該面對!”這是“禿鶴“這個少年教給我的。朋友們,請記住,過錯是承擔,而不是逃避。
(3)天生禿頂?shù)亩d鶴由懵懂無知到出于對尊嚴的執(zhí)著堅守。演出了令人發(fā)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劇。禿鶴的鮮活形象具有一種巨大的魔力,它令我們深深回望我們的少年時代——回望當年我們這個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曾有過的類似的快樂與傷痛。曹文軒寫的不僅僅是禿鶴。 (讀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貴在得法后,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走進杜小康
1、讓學生交流他們心目中的杜小康。
如:生活優(yōu)越,處處與眾不同;沉船事件后,輟學放鴨。扣住關鍵的感人的段落,細品。 他們能一連是多天遇不到一個人。杜小康只能與父親說說話。奇怪的是,他和父親之間的對話變得越來越單調(diào),越來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對話,他們幾乎不知道再說些其他什么話,而且原先看來是必要的對話,現(xiàn)在也可以通過眼神或者干脆連眼神都不必給予,雙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語被大量地省略了。這種省略,只能進一步強化似乎滿世界都注滿了的孤獨。
那是一個荒無人煙的世界。天空、蘆蕩、大水、狂風、暴雨、鴨子、孤獨、憂傷、生病、寒冷、饑餓??這一切,既困擾、磨難著杜小康,但也在教養(yǎng)、啟示著杜小康。當杜雍和因為鴨群連續(xù)幾次誤入人家的魚塘,幾乎吃盡了塘中剛放養(yǎng)的幾萬尾魚苗,被憤怒的當?shù)厝丝巯滦〈c整個鴨群,而陷入一貧如洗的絕望時,他萬萬不會想到這段時間的生活給了兒子多少珍貴的財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魚塘邊上時,杜小康也一動不動地坐在了他的身邊。
他有父親的悲傷,卻并無父親的絕望?,F(xiàn)在,倒什么也不怕了。他坐在那里,既沒有向人家哀求,也沒有向人家發(fā)怒。他反而覺得父親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們的鴨子毀掉了幾十戶人家的一片希望,就像他們也被毀掉了希望一樣。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著油麻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去咀嚼的,由大蘆蕩給予他的那些美麗而殘酷的題目。他不可能立即領悟,但他確實比油麻地的孩子們提前懂得了許多??
2、在校門口擺攤賣東西。
他坐在校門口的小橋頭上。令油麻地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感震驚的是,這個當初在油麻地
整日沉浸在一種優(yōu)越感中的杜小康,竟無一絲卑微的神色。他溫和、略帶羞澀地向那些走過他身旁的老師、學生問好或打招呼。
“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許就是杜小康!”
3、讓學生自己說讀了杜小康之后的感受。
4、出示讀后感:
(1)是什么讓杜小康懂事了?不是一味地溺愛,不是得意地炫耀,更不是舒適的生活,而是挫折,是困難,是逆境,沒有經(jīng)歷過痛苦的生活,怎會領略幸福的可貴?美麗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得到一切,而是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學會做人。
(2)是孤獨讓杜小康成長了起來,是挫折讓杜小康堅強了起來。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當杜小康坦然地站在油麻地小學門口賣東西時,他已經(jīng)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我仿佛看到了紅門的將來,一定會在他堅毅的目光下重新興旺起來。
(三)自主交流,自己喜歡的人物,圍繞變化與成長展開。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四)小結(jié):
1、禿鶴長大了,杜小康長大了,桑桑長大了,細馬長大了,紙月長大了??成長就是一種美麗。
2、出示:
成長的美麗
在鄉(xiāng)野純凈的天空下,
在油麻地金澤閃閃的房檐下
我聽到竹筍拔節(jié)的聲音
我聞到了花苞綻開的芳香
冬夜的苦練中
禿鶴
長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洪水的洗禮下
細馬
用瘦弱的肩膀頂起了家的脊梁
孤獨的蘆葦蕩中
杜小康
堅毅的站立在了生活的路口
病痛的折磨下
桑桑
綻開了不屈的微笑
成長在苦難中開始
成長也因苦難更加美麗
3、總結(jié):
讀書是個性化的過程,今天老師帶著大家讀出了成長的美麗,當你自己用心讀時,一定還會讀出其他感人的東西。
當我們品味著這些語言時,我們在讀中思考,我們看到了語言后面的東西——思想。如果我們再次回頭細細品味,我們還將看到語言的另一種魅力——表達的精彩。留著有你們的嚴老師帶你們再次走進《草房子》。
四、推薦好書。
好書就是我們成長道路中的摯友,明燈。老師希望大家多讀好書,并能爭取達到讀書的
六年級課件 篇8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j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琥珀》這一課,齊讀課題。老師板書課題。
(二)復習質(zhì)疑。
1、想一想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課文按先后順序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3、默讀第四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4、老師分別指名讀描寫琥珀樣子及價值的句子。
5、老師隨后出示這個琥珀的圖片,提問:看了圖片,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問題?蜘蛛和蒼蠅為什么會被包在里面?它們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進行思考。
(三)學習課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這個故事是怎么來的呢?
老師板書“推測”后,追問:“推測”是什么意思?在學生答出推測就是根據(jù)已經(jīng)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后,老師繼續(xù)追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學生會說到這塊琥珀是什么樣的,老師隨即轉(zhuǎn)入第二個教學步驟。
2、默讀第二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里?抓主要內(nèi)容說說。
(1)這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蒼蠅,什么樣的蜘蛛?
(2)為什么科學家推測蒼蠅快樂,蜘蛛小心翼翼呢?這和后面的結(jié)果有什么關系呢?
3、它們是怎樣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2)隨后講解:當貪婪的蜘蛛撲向快樂的蒼蠅的那一瞬間,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了里頭,這真是無巧不成書呀!
(3)后來的情形又怎樣呢?
4、默讀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這個奇特的松脂球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四)了解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1、一對敵對的小蟲包進了松脂球以后,小蟲的活動停止了,但自然環(huán)境還在繼續(xù)變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2、默讀第三段,思考松脂球變成化石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五)總結(jié)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家根據(jù)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它形成必備的條件,同學們根據(jù)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經(jīng)過了哪兩個階段?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琥珀形成的兩個階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變成琥珀。這個過程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天氣熱,松樹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蒼蠅這兩個小蟲,形成松脂球;地殼變動,松脂球長時間埋在海底。
(六)了解琥珀發(fā)現(xiàn)的過程
1、讓學生默讀15—19自然段,思考:這塊琥珀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2、漁民為什么說這塊琥珀很少見?
(七)了解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jù)。
最后一個自然段主要點明了什么問題?
附:板書設計
琥 珀
形成的時間: 約莫一萬年前
形成的過程:
(1)松脂球的形成
(2)化石的形成
發(fā)現(xiàn)的過程: 漁民父子 沙灘
樣子及價值: 遠古時代就有蒼蠅和琥珀
六年級課件 篇9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5-6分)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么?(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預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qū)懢偷?。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二、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詩,指導朗讀,初步導出學生的感情。(用反復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預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發(fā)情感(7分)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讀,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直接向參考書尋求答案)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說說你的理解,并告訴老師你是借助什么來理解的?
(借助:參考資料、圖畫、想象、以前的舊知識)
(2)、最后一句話最難以理解。
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后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誰說那些綠茵茵的小草,就能報答太陽母親的光輝呢?
六年級課件 篇10
【教學目標】
1、認知:
了解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2、能力:
⑴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抓景物特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⑵讀中感悟文章的情感。指導背誦。
3、情感:
朗讀課文,受到熱愛大興安嶺,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抓老舍的語言──準確、貼切,體會親切、舒服這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談話導入:你喜歡海嗎?為什么?(領會海的神奇、廣闊、美麗、蘊含寶藏和永恒的生命力)那么,什么是林海呢?
2.范讀課文,看錄像片你知道林海是指哪里嗎?你了解大興安嶺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走進林海了嗎?有什么感受?(板書:美麗)
2.默讀課文,你能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在第幾自然段作了介紹?(板書:嶺林花)
3.哪一處最能吸引你,畫出你認為寫得最好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三、讀議寫嶺的小節(jié)(以理解溫柔為主)
1.引讀:怎么大不一樣......不險,又是什么樣......溫柔在哪里......
2.說說大興安嶺的嶺美在哪里?
(美在嶺多:形態(tài)多,看不厭;數(shù)量多,看不完。美在嶺溫柔:長滿珍貴的樹木,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四、讀議寫林的小節(jié)(以比較林和海為主)
1.默讀,思考:既然被稱之為林海,林和海必然有相似之處,畫出描寫相似之處的句子。
2.議論。(像海般廣闊: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像海般綠:深的、淺的、明的、暗的,恐怕只有畫家才能畫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3.找一找還有句子直接寫出像海洋的嗎?(是的,這里是落葉松的海洋。)
4.練習有感情朗讀,并引導背誦(投影片、填空引導背誦)。
五、讀議寫花的小節(jié)(以學習擬人句為主)
1.指讀,畫出哪句寫花寫得很美。
2.繡花鞋是指大興安嶺中的花嗎?(青松作衫,白樺為裙,繡花鞋肯定是花草。)
3.比較句子,體會哪句美。
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興安嶺多美麗呀:山上長滿青松,山腳長滿白樺,河岸上開滿了鮮花。
4.作者把大興安嶺比作什么人?(小姑娘)
這雙繡花鞋把小姑娘襯得這么美麗可愛、有活力,這些絢麗的花)L把大興安嶺打扮得這么迷人、美麗,走近它,感到親切嗎?舒服嗎?
體會并引讀:花如繡花鞋(色彩艷麗),花引蝴蝶(有生氣),花生小紅豆(有價值)。
六、整體回顧、練習背誦
七、體會感悟中心
1.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中哪四個字凝聚了老舍先生的感情和感受?(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親切和舒服。)
2.整體把握文章情感。
老舍先生的親切、舒服之感是由何而生的呢?作者幾次抒發(fā)這種親切、舒服之感?找一找、畫一畫。
3.認真讀一讀每部分內(nèi)容,說說這種感受緣何而發(fā)?你能體會到親切、舒服嗎?
(1)比一比幾尺厚有多厚?由此你想到什么?(營養(yǎng)豐富、樹木茂盛、資源豐厚)多少年的樹木才叫古木?
(2)看到嶺、林、花的美景,放眼四方,想到什么?
(3)及至看到林場,又想到什么?(板書:人與山)
從哪兒看出人與山關系日益密切?人住進林海,有哪些變化?
(建城鎮(zhèn)后,景更美,更熱鬧,有生氣。)
(4)老師認為樹會越砍越少!不注意生態(tài)平衡,這是不對的!你怎么看?(書上說的是一邊砍,支援祖國建設;一邊栽,造福子孫后代。一邊進行科學研究,保護它,發(fā)展它,使資源更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邊綜合利用,為建設、為人民生活服務,使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興旺發(fā)達。因此,才使得林海千山一碧,萬古常青。)
(5)這種人與山日益密切的例子還有很多,你能說說嗎?(防護林、開發(fā)旅游......)所以老舍先生在提到興安嶺時自然會想到興國安邦。興安嶺有這么深的含義,老舍先生再提到大興安嶺這個名字時自然會感到悅耳,會感到親切、舒服!這種身體與精神上的輕松愉快你體會得到嗎?
八、說話練習
夸夸大興安嶺(自由抒發(fā),開放表達)。
九、推薦課外閱讀文章-老舍寫的《風景區(qū)》、《草原》。
六年級課件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淹沒、澎湃、粘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2、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
3、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
2、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課文
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誰說說什么是琥珀?(琥珀是古代松樹枝的化石,淡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色的,可以作裝飾品。)
快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塊什么樣的琥珀?
二、檢查預習
1、讀一讀本課生字,組詞,說說易錯的字
琥珀蠅脂撣拭辣滲澎湃黏測
注意:“脂”“滲”“湃”的讀音;“拭”“黏”的書寫。
2、交流預習時弄懂的詞語
三、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琥珀形成過程的部分,作上記號,再給文章分段,并批注每段的主要內(nèi)容
1、指名讀每部分,說說每部分的內(nèi)容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敘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著敘述了琥珀的發(fā)現(xiàn)。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后描寫了琥珀的形態(tài),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jù)。
2、默讀課文,思考畫批: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3、小組討論,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結(jié)
記住我們同學提出的問題,下節(jié)課繼續(xù)討論,并回憶對比一下這篇課文在敘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qū)懙姆椒ā?/p>
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qū)懙姆椒ā?/p>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誰還記得《黃河象》這篇文章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按什么順序講的?我們是怎么學習的?
出示板書:
黃河象
按一定順序?qū)懀嚎穿ぉは氅ぉぐl(fā)現(xiàn)
(骨架)(來歷)(化石)
化石的形成:200年前炎夏河邊喝水陷入河泥沙下變化石
學法:先理清文章順序,然后細讀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過程和依據(jù),最后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二、那么《琥珀》這課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懙哪?請你快速默讀課文
1、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琥珀》想──發(fā)現(xiàn)──推理
(形成)(化石)(價值)
2、接著我們上節(jié)課的話題討論: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⑴學生交流畫批的結(jié)果,教師幫著梳理點撥
松脂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里面;積成松脂球;松脂球變成化石。(有語氣地讀一讀相關的句段)
⑵出示學生的問題:在什么情況下“松脂球”才可能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里頭?
學生歸納出:炎熱的夏天;在松林里;非常巧合(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⑶這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時間長,上萬年;陸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樹慢慢腐爛;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⑷請你有語氣地讀一讀“發(fā)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邊讀邊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評讀)然后誰來復述這個過程?
⑸這樣想象的依據(jù)是什么?指名讀最后一段,注意各句之間的關系。
三、總結(jié)對比
《黃河象》和《琥珀》在寫法和內(nèi)容上有何異同?(內(nèi)容相似,但敘述順序有所不同)
順序:
《黃河象》看──想──發(fā)現(xiàn)
(骨架)(來歷)(化石)
《琥珀》想──發(fā)現(xiàn)──推理
(形成)(化石)(價值)
化石形成:
《黃河象》200萬年前炎夏河邊喝水陷入河泥沙下變化石
《琥珀》一萬年夏天樹林松脂裹小蟲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四、有語氣地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并評讀
板書設計
琥珀
順序:想──發(fā)現(xiàn)──推理
(形成)(化石)(價值)
化石形成:一萬年夏天樹林松脂裹小蟲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六年級課件 篇12
教學目標:
l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l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l體會夾竹桃花色奇妙有趣、有韌性的特點,理解作者為什么喜愛夾竹桃。
l體會對比襯托的寫法,感受季羨林先生語言的精妙。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揭題。
2、正音:夾是個多音字。表示從東西的兩邊鉗住讀ji;表示夾雜攙雜讀jiā。
二、檢查預習
1、課前大家已經(jīng)進行了充分的預習,這里的詞語都會讀嗎:
荇藻玉簪花
一嘟嚕熏透了微風乍起凄清
n指名讀。
n玉簪花見過嗎?看,它多像插在仙女頭上的玉簪啊。
n其它詞語的意思你知道嗎?
n藻、凄這兩個字在寫法上需要注意什么?
n在書上描一描藻、凄。
2、有多少人見過夾竹桃?我們一起來看,這就是夾竹桃,它有什么特點?
3、在季先生筆下,我們又能看到怎樣的夾竹桃?
4、齊讀第一段。
三、奇妙有趣
1、指讀第二段。
2、這景象指什么景象?為何季先生覺得這景象奇妙有趣?理解融洽(這里用融洽,給你什么感覺?)
3、誰來讀一讀季先生的想象,讀出奇妙、有趣的感覺。
四、品讀韌性
1、賞讀韌性
[過渡]靜靜地讀一讀第四段,看看夾竹桃在怎樣開放?
l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地一聲不響又長出一嘟嚕。
為什么要一再強調(diào)它悄悄地一聲不響?
留意這兩個又字,還能看到它在怎樣開?朗讀。
l在和煦的春風里,無日不迎風吐艷。
無日不迎風吐艷,換個說法。
夾竹桃成長中都面臨過哪些環(huán)境考驗?
你覺得它枝頭吐出得還僅僅是艷麗的花朵嗎?
讀出夾竹桃的始終如一。
l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
無不奉陪就是所有的都陪。陪過什么?
第幾段寫了它陪過的那些花?
1)你來介紹一下,其他人一起數(shù)數(shù)有多少種?就這些了嗎?
2)院子里的花還給你什么感覺?
3)作者寫這些花,卻只字不提夾竹桃,是為什么?
4)所以作者第四段一開頭就說然而,季先生想說什么,你來幫他說一說。
2、總結(jié)韌性
1、我們再來回味這段文字,體會季先生為何對夾竹桃情有獨鐘。
[引讀]
春天,院子里花團錦簇,而在大門內(nèi),夾竹桃卻在那里;
夏天院子滿園生輝,夾竹桃卻在那里;
秋天院子里玉簪花、菊花迎風怒放,夾竹桃卻在那里;
夾竹桃迎過和煦的春風,送過盛夏的暴雨,度過深秋的清冷,看不出也看不出;
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而夾竹桃從。
這一點韌性?
2、學到這里,你知道夾竹桃的韌性是什么嗎?
3、你喜歡它這種韌性嗎,那你一定可以讀好這個句子。齊讀。
五、由物及人
1、王冕愛梅花只留清氣滿乾坤,于謙愛石灰要留清白在人間,季羨林先生為何對夾竹桃的韌性情有獨鐘呢?從他的經(jīng)歷或許能找到原因。(出示季羨林的生平)
2、靜靜的看完,你有什么感悟?
3、所以先生才會一開始就說夾竹桃不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4、讓我們再次回味課文,讓夾竹桃可貴的韌性也在我們的心中留下烙印。(背誦)
5、我還想告訴大家,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于此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