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學設計題模板精選

發(fā)布時間:2023-01-10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傳播知識的教師,一般要懂得寫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提高教師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zhì)量。怎么才能把這一篇教學設計寫好呢?欄目小編推薦你不妨讀一下教學設計題模板,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人們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場面。

2.理解中國首位航天員出征太空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理解場面描寫是重點,理解中國首位航天員出征太空的意義是難點。

教學準備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本篇文字較簡練,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讀懂課文。指導學生理解本文的意義,要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tǒng)復備

一、導入新課

1.師導人:公元20xx年10月15日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日子,中國首位航天員即將出征太空,中國將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通訊,了解當時人們?yōu)橛⑿鬯托械膱雒?,理解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

2.作者介紹。

讓學生起來介紹:本文作者是人民日報記者廖文根。

二、自主學習

師: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1。)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要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注意朗讀節(jié)奏、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落?!?/p>

3.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重要意義。

4.從文中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仔細閱讀,并加以賞析。

5.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并從文中找出有關詞語加以證明。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2。)

綏寧矚目蒼穹瞬間問鼎浩瀚

要求:讓一學生站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站起來糾正。

2.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重要意義。

明確:(文章記述了人們?yōu)橛⑿蹢罾麄ミM行首次航天載人飛行送行的場面,表現(xiàn)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意義:此事件標志著中國在航天方面的長足進步,“中國將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

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不能脫離課文內(nèi)容。

3.從文中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仔細閱讀,并加以賞析。

明確:引導學生從自身情況出發(fā),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加以賞析。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教師適當加以引導。

4.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并從文中找出有關詞語加以證明。

明確:(寫作順序是時間順序。有關詞語是:20xx年10月15日、5時28分、5時30分。)

5.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6.重點研討課文第3、4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3。)

①找出選文中的記敘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②找出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并分析其作用。

③文中運用的主要修辭手法是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①20xx年10月15日5時;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楊利偉和送行的人們;人們?yōu)橛⑿蹢罾麄ニ托小?/p>

②“深秋的大漠,寒意襲人?!弊饔茫禾鞖獾暮浜腿藗兊臒崆樾纬甚r明的對比,充分表現(xiàn)人們對英雄的崇敬。(意思對即可。)

③排比。)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不進行。)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遷移伸延”部分。

七、布置作業(yè)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書設計

“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

廖文根

1.了解人們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場面。

2.理解中國首位航天員出征太空的意義。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

2.知道我國的國名、首都、國慶節(jié)。

情感:

1.產(chǎn)生自己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2.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熱愛祖國教育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居“五愛”教育第一位。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對小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教育。這是道德啟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內(nèi)容之一。 本課提出要使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祖國教育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堅持不懈,反復進行,由淺入深,不斷加深。在啟蒙教育階段不可要求過高,本課按課程標準要求,只進行最低層次、最淺層次的教育,即:“,要熱愛自己的祖國?!?/p>

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應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以“愛”貫穿全課,要采用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特點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1.給學生豐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豐富的插圖和照片,教師還可提供相應的掛圖、幻燈、錄像,使學生通過生動的直觀形象材料,產(chǎn)生對祖國的愛,產(chǎn)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藝術形式,如唱歌、朗誦詩歌等,使學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導學生用歌聲和詩歌朗誦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本課教學的知識點較多,但在教學中要認真落實,使學生切實記住。

本課內(nèi)容豐富,插圖、照片也不少。在教學中要組織安排好,使教學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緊湊。

教學設計示例

第十一課

教學目標 :

認知: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

2.知道我國的國名、首都、國慶節(jié)。

情感:

1.產(chǎn)生自己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2.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教學難點 :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

一、聽一聽(使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大中國》這首歌嗎?會唱嗎?下面咱們就來一起唱一遍。

1.放音頻:《大中國》下載

同學跟音樂唱。

提問:你知道這首歌是唱什么的嗎?

師:中國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中國人。

板書:

2.看書。(“聽一聽”中的圖片)

提問:這些都是中國人嗎?那他們?yōu)槭裁撮L得都不太一樣呢?

小結(jié):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數(shù)最多。雖然民族不一樣,但我們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

二、學一學(使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出示圖片。(“課文”中的圖片,先不出示民族圖。)

1.說一說:圖上畫的是哪的景色?你知道關于長城的情況嗎?

小結(jié):萬里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它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像一條騰飛的巨龍,所以有人說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2.提問:為什么說中國是我們的祖國?

小結(jié):我們都是中國人,生活在中國這快土地上。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再往上一輩一輩的人都生長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個國家里,所以,中國就是我們的祖國。

板書:中國是我的祖國

3.學生四人一組說說:我國還有哪些美麗的地方,美麗的景色。

請同學到前邊一邊舉著自己找的圖片,一邊給大家講解。

老師也拿出準備好的圖片:黃山、長江、黃河、桂林山水等向同學做簡要介紹。

小結(jié):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不僅有許多名勝古跡,還有許多美麗的自然風光。

師:同學們,看完這些美麗的景色,你想說什么?

4.請同學用一句話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貼圖。(“課文”中各族小朋友手拉手圖)

1.提問;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么高興?

師:他們和我們一樣,都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中國,覺得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幸??鞓?。讓我們一起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放音頻:《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同學邊唱邊表演。

小結(jié):我們和全國各民族的小朋友一樣,生活得非常幸??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都愛自己的祖國。

板書:我愛我的祖國

3.讀兒歌:

中國是我的祖國。

我愛我的祖國。

過渡語: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是怎么誕生的嗎?

三、聽一聽(使學生知道我國的國名及國慶節(jié))

放視頻:《開國大典》下載

1.說一說:

你們知道是誰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新中國成立的嗎?

在宣布新中國成立時,毛主席說我們的新中國叫什么名字?(我們?nèi)Q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是哪一天成立的?

教師:新中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一天。

2.小組交流:

國慶節(jié)是哪一天?為什么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jié)?

師: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因此,我國將10月1日定為國慶節(jié)。

3.出示投影片。(“聽一聽”中的圖2)

提問:這一天就是10月1日國慶節(jié),天安門廣場是什么情景?人們在干什么?

小結(jié):每年10月1日國慶節(jié)時,全國各民族人民都通過各種形式來慶祝祖國的生日,表達高興的心情和對祖國的熱愛。天安門前更是鮮花盛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到處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的場面。

四、看一看(使學生了解首都北京)

出示課件。(場景一:中國版圖)下載

1.說一說:紅色五角星的位置是哪?

2.小結(jié):紅色五角星的位置是北京,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繼續(xù)出示課件

3.說一說:你們還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建筑嗎?

4.同學邊說老師邊出畫片。(北京西客站、亞運村、中華世紀壇等。)

5.小結(jié):北京首都除了有剛才我們看到的新華門、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還有聞名于世的故宮;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北京西客站和亞運村;繁華的王府井和西單文化廣場;還有數(shù)不清的高速公路、立交橋、高樓大廈、公園。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全國人民都熱愛北京。

五、說一說

看書(“說一說”中的填空)

1.同學在書上填寫。

2.同學讀。

小結(jié):

。

我國的國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我國的國慶節(jié)是10月1日。

過渡語:讓我們用一首美麗的小詩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吧!

六、詩歌總結(jié)

1.讀詩歌:

我愛鮮花,

我愛白鴿,

我愛萬里長城,

我愛長江黃河,

,

我愛我的祖國。

2.總結(jié):讓我們?yōu)樽约菏侵袊硕械阶院?讓我們都來用行動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一

一、找找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畫片,辦一期“可愛的祖國”展覽。

二、舉辦一次“我驕傲,”的主題競賽活動。

活動形式:

同學自愿組合成三個小組,由三位同學組成評委會,現(xiàn)場搶答。

題目:

1.你知道祖國的“世界之最”嗎?(說對一個加10分,說得越多越好)

2.說說你知道的為國爭光的中國人?(說對一個加10分,說得越多越好)

3.你會唱贊美祖國的歌曲嗎?(會唱一首加10分,唱的越多越好)

4.你知道我國的風景名勝都有哪些嗎?(說對一個加10分,說得越多越好)

5.我國有多少個民族?你能說出幾個嗎?(說對一個加10分,說得越多越好)

6.你知道“中國”這個名稱的來歷嗎?

7.為什么說我們是中國人?

三、辦一期“祖國的世界之最”展覽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細致觀察,學會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描寫動物的方法,理解敘述可以讓文章更生動有趣。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了解變色龍外形、捕食、變色的特點,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習細致觀察,學會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描寫動物”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一、檢查預習。

1、檢查字音。

伺機 剎那間 兇相畢露

2、檢查句子

豆藤上真的掛著一條綠瑩瑩的四腳小蛇,皮膚和豆葉一模一樣,很難發(fā)現(xiàn)。這是條身長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相機出示: 模 mó mú

(1)標準;榜樣 楷模 1、模子 字模

(2)照著樣子做 模仿

3、通過預習,我們還知道課文分為三大部分:ppt

發(fā)現(xiàn)變色龍 端詳變色龍 放回變色龍

4、在“端詳變色龍”部分,又重點寫了變色龍的三方面內(nèi)容,分別是外形、捕食、變色。分別是第幾自然段?

板書:外形(9)

捕食(10—12)

變色(13—15)

二、學習新知

1、在這三部分中,你對哪部分特別感興趣?

(一)外形

1、自己讀一讀這段話,看看變色龍的外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以圈出關鍵詞,也可以把關鍵詞寫在課文的邊側(cè),幫助你回答。

2、請你來給大家讀一讀。談一談為什么喜歡?(奇特 兇相畢露 眼睛 嘴)

板書:抓特點(這位同學抓住了特點來談,其實作者也是抓住特點來寫的)

3、你能夠想象出變色龍的樣子嗎?同學模仿。

4、想看看這只變色龍嗎?出示圖片。

5、作者怎么能把它描述得這么生動形象呢?默讀,思考。

(1)理解“端詳”。 板書:觀察仔細

(2)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描寫了變色龍身體的哪些部位?作者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寫的?(整體——部分 頭——尾) 板書:按一定順序

6、觀察對于描寫小動物以及各種事物都非常重要。曾經(jīng)獲諾貝爾獎的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這樣一句話。PPT 觀察,觀察,再觀察?!透β宸?/p>

7、師引讀。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8、如果只給大家變色龍的圖片和一些提示,能把它的樣子說清楚嗎?去掉提示。

9、學會了寫變色龍的外形,那其它小動物呢?看,來了一只刺猬,你能運用剛才的方法把它的樣子說清楚嗎?(有提示——無提示)

10、生練說,匯報。

(二)捕食

1、讀一讀10—12段,看看變色龍的捕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誰來說?

3、眼睛:

可以獨立轉(zhuǎn)動,形成立體感,也就是眼睛看得準。朋加沙是怎樣介紹的?我們一起來繪聲繪色地讀一讀。

4、舌頭快:

(1)什么叫迅雷不及掩耳?說明了什么?

(2)你知道變色龍捕食有多快嗎?猜一猜?

我查了資料,變色龍捕食是閃電式的,只需要1/25秒,照這樣計算,變色龍一秒鐘可以捕食25次??纯创蠹疑焐?5次需要多少秒。

5、舌頭長:

(1)驚人的舌頭,舌頭有多長,你們知道嗎?

(2)60厘米左右,訴諸于文本。聯(lián)系上下文。

(3)我也查了資料,一般的變色龍長度為17—25厘米,最長的變色龍長度為60厘米,那它的舌頭有多長?

6、想不想看一看變色龍是怎樣捕食的?

7、播放視頻。

8、作者為什么能把捕食寫得這么生動形象呢? 抓特點

9、齊讀捕食段落。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懂得"芽"的健康成長需要陽光、風兒、雨露。

2.初步理解"膽怯、健康、堅強、歡暢"等詞,學習句式"別怕,我把你×一×,你就會變得更××"。

3.樂于助人并懂得感恩。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觀察過種子發(fā)芽的過程。

2.物質(zhì)材料準備:嫩芽實物、大圖書、表演道具。

活動過程

激趣導入,鏈接已有經(jīng)驗(鏈接、激趣)

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是誰?你喜歡她嗎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嫩芽是從哪里出來的?她剛剛從泥土里出來。會覺得怎么樣呢?(做出小心膽怯的樣子。突出重點,理解散文內(nèi)容。(思考、表達出示圖書第一頁)瞧,她多害怕呀!為什么會害怕呢?(教師有感情地朗誦第一段)嫩芽像什么呀?我們來學一學膽怯的樣子。

2.嫩芽這么膽怯、害怕,猜猜有誰會來幫助她。讓她快快長大呢?根據(jù)幼兒回答情況分別出示圖,并提問:被太陽照耀著。會感到怎么樣?(溫暖)被風兒撫慰著,會感到怎么樣?(親切)被雨露滋潤著.會感到怎么樣?(就像我們口渴的時候喝到水一樣舒暢)(教師配合圖朗誦第二段)

3.小嫩芽還是有點害怕.我真想安慰她。我想對她說:"別怕!我把你抱一抱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芽__小豆芽__親親綠色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芽__小豆芽__親親綠色。你就會變得更高興!"你想說什么來安慰她呢?幼兒相互說一說,然后回答。

4.(教師翻書到第三頁)指著太陽:猜猜看,太陽會怎么對她說呢?太陽到底是怎么說的呢老師朗誦太陽說的話)什么是健康?看一看這兩個嫩芽誰更健康?那個不夠健康的嫩芽,就是在陰暗的角落被發(fā)現(xiàn)的.因為沒有曬到太陽。我們學學太陽,對這個不健康的嫩芽說一說,對這個健康的嫩芽也說一說。

5.你猜風兒會對嫩芽說些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后,教師朗誦風兒的話。你在什么時候也很堅強?女小朋友做嫩芽,男小朋友做風兒,相互說一說。交換角色再說說。

6.你猜雨露會對嫩芽說些什么?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朗誦雨露的話。你歡暢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在老師是雨露。你們是嫩芽,我來灑一灑,你歡暢嗎?現(xiàn)在老師是嫩芽,你們是雨露,請對嫩芽說一說。再清一個小朋友來做嫩芽。大家做雨露,一起說一說。

7.聽了太陽、風兒、雨露的話。嫩芽還害怕嗎?她會變得怎么樣?(幼兒結(jié)合朗誦學一學嫩芽

視聽結(jié)合,感受散文意境(欣賞、想象)

1.這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詩,名字叫《芽》。讓我們靜靜地、靜靜地欣賞。(結(jié)合配樂詩朗誦.教師扮演土地媽媽.用手和道具表演散文詩。

2.這首散文詩美不美?你們喜歡嗎?嫩芽在太陽、風兒、雨露的幫助下,終于不再害怕,快快長大了。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呀四、合作表演,體驗角色形象。(體驗、移情.你們愿意做太陽、風兒、雨露幫助嫩芽嗎你們想做嫩芽的哪個朋友?請小朋友分組做太陽、風兒、雨露,教師做嫩芽一起表演。嫩芽表演完真誠地謝謝太陽、風兒、雨露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芽__小豆芽__親親綠色主題班會。

3.根據(jù)幼兒的實際狀態(tài).靈活選擇是否進行第二遍輪換角色表演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和其生活習性等。

2、學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學會觀察動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變色龍的外形特點和其生活習性等。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動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導回顧

請你回憶一下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依次寫了哪三部分的內(nèi)容?

二、發(fā)現(xiàn)變色龍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讀讀課文1—8自然段邊讀邊想:想要發(fā)現(xiàn)變色龍,容易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自己讀課文

3、交流(不容易)

大家在綠葉叢中找了一陣,沒見到“怪物”,以為是小李在開玩笑。

4、那為什么如此不易被發(fā)現(xiàn)呢?

5、朗讀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掛著一條綠瑩瑩的四腳小蛇,皮膚和豆葉一模一樣,很難發(fā)現(xiàn)。”

6、同桌間試著合作讀課文1—8節(jié)

8、指名朗讀,集體朗讀(男生讀中非工人,女生讀小李,旁白一起讀)

三、端詳變色龍

1、我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變色龍這個“怪物”,還把它好好地端詳了起來。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9—15節(jié),看看課文寫了變色龍哪三方面的特點?

2、學生讀書,交流外形、捕食、變色。

3、你對其中哪一個特點最感興趣,選擇那個部分,讀讀。在你印象深刻的語句下圈畫。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全班,幫助指導

5、交流

外形:

(1)教師出示一張變色龍的圖片,指名一個學生朗讀課文第九節(jié),其他學生看著圖片。

(2)你對它的什么部位感興趣?請學生結(jié)合其中的語言文字談談體會。

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陌??在介紹它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時,也緊緊扣住了它的

特點。

(3)用第一部分中一個字概括,板書“怪”

6、朗讀體會

捕食:

(1)指名學生朗讀10—12節(jié)

(2)變色龍的樣子“怪”,那它捕食呢?你同樣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嗎?

板書:快

你從哪里可以體會到?

讀第12節(jié),在相關詞語下圈畫。

(3)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 “剎那間”)哇!真是太厲害了!

再送它一個字,既快又“準”,板書“準”

(4)讀讀課文11節(jié),你覺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5)交流(每只眼睛能單獨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看圖

7、朗讀11節(jié)

變色:

(1)指名朗讀第14節(jié)找出顏色變化。

(2)它的顏色是依據(jù)什么而不斷變化的?你可以想象,它還會怎樣變化嗎?

讓學生嘗試說。

四、放回變色龍

如果此時,碰到這只稀罕的變色龍的是你,你會怎樣處置它?那作者他們是怎樣做的呢?

五、安排作業(yè)

1、搜集你喜歡的小動物的資料。

2、小練筆: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小動物,以第一人稱“我”的角度來寫。

板書設計:

發(fā)現(xiàn)外形怪

端詳變色龍捕食快準

放回變色多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豐富的圖形,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識別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能設計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能識別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區(qū)別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能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由生活實例引入課題

中外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體現(xiàn)出一種對稱美.在生活中,對稱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節(jié)課,一起來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

二、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

在生活中,許多事物與圖形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恍┥钪械膱D案,首先請大家來欣賞。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使學生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欣賞并體會軸對稱圖形,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

3、還能舉出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例子嗎?并與同桌交流。

(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舉出符合對稱特征的物體,并進行交流,體會軸對稱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三、動手操作,互相交流。

1、剪紙實驗:

(1)準備一張紙;

(2)對折紙;

(3)用筆在紙上畫出如圖所示的圖案(或者發(fā)揮你的想象畫出其它你認為美麗的圖案)用剪刀沿邊線剪開;

(4)把紙打開鋪平,觀察所得的圖案,位于折痕兩側(cè)的部分有什么關系?

2、印墨跡實驗:

(1)取一張紙;

(2)在紙的一側(cè)上滴一滴墨水,將紙迅速對折、壓平;

(3)將紙打開鋪平,觀察所得到的圖案,位于折痕兩側(cè)的墨跡圖案彼此有什么聯(lián)系?

3、觀察圖形,獲取發(fā)現(xiàn):

向?qū)W生展示幾組圖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并相互交流.

4、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先讓學生判別兩組圖片是軸對稱圖形還是軸對稱,使學生形象的區(qū)分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再讓學生說說它們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四、鞏固練習

1、想一想

(1)在圖中,0~9十個數(shù)字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2、慧眼識“對稱軸”

(讓學生盡可能多的畫出圖中各圖形的對稱軸,并進行小組討論.)

3、區(qū)分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

4、找規(guī)律

5、課外延伸,激發(fā)求知欲望

星期天蓮花山公園的草坪上,許多大人小孩在放風箏,各種各樣形狀的風箏都有,有蝴蝶形、老鷹形、蜻蜓形、金魚形、蜈蚣形,這些基本上都是軸對稱圖形,你知道為什么嗎?

五、 課后小結(jié)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7

教材分析

在初中階段,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由直覺思維上升到理性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因此,能否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和作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則是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從游戲、欣賞圖片出發(fā),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親身“做數(shù)學”的過程。

學情分析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能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它可以很方便的讓圖形動起來。如在教學中用多媒體制作蝴蝶、樹葉的動畫,直觀形象展現(xiàn)知識,化靜為動,更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圖形的性質(zhì),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更樂意于投入到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多媒體顯示習題,擴大容量,節(jié)省時間,形式多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生動有趣、有效、自信和成功。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了解兩個圖形成軸對稱,能找出它們的對稱軸及對稱點。

3弄清軸對稱圖形,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二、能力目標:

通過“欣賞、折紙、剪紙”等活動,發(fā)展學生對圖形的觀察、分析、判斷、歸納等能力。

三、情感目標: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景。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通過多媒體播放圖片,動手剪紙,讓學生在動畫演示對折當中發(fā)現(xiàn)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從而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利用多媒體顯示多種圖片,提高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判斷能力。)

二、教學難點:

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軸對稱圖形、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利用多媒體顯示這兩種圖形的圖片,直觀進行比較,能較好的突破難點。)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8

教學目標

1.能說出本詞所體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這種感情作出恰當?shù)脑u價。

2.能說出作者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誦讀并背誦全詞。

教學設想

1.本文是自讀課文,但是,卻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所學的第一首詞作。較之以初中所學的三首詞(李清照的《如夢令》、辛棄疾的《西江月》和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除了在背誦和把握全詞的思想感情外,重點應放在通過語言來品味詞中情景的況味,進一步分析詞的藝術特點、表現(xiàn)手法等,從而引發(fā)學生對詞章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潛心涵詠的`誦讀習慣。

2.本詞是唐宋詞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難度并不大??梢砸哉b讀為主線,結(jié)合評議,抓住詞義要旨,分組討論意境構(gòu)成及藝術特點。爭取當堂成誦。

3.李煜是開一代詞風的領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個人生活情感的印記,因此有必要對其生平進行補充。另外,可以引入他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進行延伸閱讀。

4.自制多媒體課件,渲染教學的情感氛圍,梳理知識要點。

5.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歷史故事。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一個歡樂的故事,而是一個悲傷凄婉的故事。我要求大家在聽讀的過程中,能把聽到的內(nèi)容在腦海里轉(zhuǎn)換為形象的畫面。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攝影師,一定能完成這個任務。下面,讓我們開始——

一個細雨蒙蒙陰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輝煌而又氣氛肅殺的宮殿,一個淚眼朦朧面容蒼白的君主。佛,他拜過了;契丹,他也求過了,眼見著亡國被俘的命運是逃不掉了。在這花園般美麗的古都金陵即將沉陷于敵國鐵蹄之下的時候,這位“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風流天子,緩緩地站起身來,脫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閃閃的龍袍,肉袒負荊,出城跪降。隨后,在宋兵的辱罵聲中,一路嗚咽,北上東京。緊接著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淚洗面。雖被封為“違命侯”,但最后的命運還是在他過完41歲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對一彎殘月,他慢慢轉(zhuǎn)過身去,遠眺南方他那無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涼的眼淚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無法整理這多年積累的愁緒,吟唱了一曲最為絕望的詩歌,喝完宋太宗賜來的毒酒,倒地而亡。

請問,他是誰?

明確: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敗的政治家。但在死神來臨之前,他卻用一個藝術家的天才敏感,領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個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國滅種的不幸命運。在死亡的召喚聲中,他沒有閉上眼睛,而是蘸著血,和著淚寫下了一曲曲凄涼如挽歌般的詩作,創(chuàng)造了審美世界的最后輝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內(nèi)心世界——

二、讀

1.學習課文先從誦讀開始。先請兩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比較,然后評析誰朗讀得更好。

2.評價朗讀。

提示:入情入境的讀,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體: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局部:何時、多少、又、不堪、應猶、只是、幾多、一江

月——明——中——

向——東——流——

3.學生朗讀,試背。

4.再請學生配樂朗讀。

5.教師示范,加入朗讀比賽。

6.評議師生朗讀優(yōu)劣,齊讀。

三、議

1.問:要朗讀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請問,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確:愁)

2.那么,根據(jù)這首詞,再結(jié)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確: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

“愁”

離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3.那些層層疊疊、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于抽象。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問問大家,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愁情”的?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明確:

①意境的創(chuàng)設上: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實寫:物是(自然永恒)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②比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fā)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

③對比

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

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

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的對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④發(fā)問

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嘆。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jié)構(gòu)。

四、小結(jié)

這首詞前六句三度對比,隔句相承,反復對比自然與人生之無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將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難平

教學設計題模板 篇9

一、教學目標

依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2、了解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chuàng)性及其作用。在學習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著重練習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提高學生的閱讀力、表達力和寫作能力。

3、感受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教學的要求,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為了解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chuàng)性及作用,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前兩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也欣賞了美麗的神話故事。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已經(jīng)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橋。(出示趙州橋圖片)它的名字叫趙州橋。(連讀兩遍)

2、 在檢查讀課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對于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出示生字)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然后指名讀,而后齊讀兩遍。那么在本課中還有兩個多音字(連讀2遍)大家生字詞都掌握的很好,今天咱們繼續(xù)來學習學習這座世界著名的拱橋。

(二)過程

1、細讀課文,深入了解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到趙州橋的位置、建造年代、設計者等一些基本概況。

(2)同桌間相互交流課文中你認為較為重點詞語的意思。

(3)通讀全文后,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趙州橋是什么樣子的?

2、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趙州橋基本概況。

體會趙州橋的雄偉和堅固(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 第二自然段寫的趙州橋有一個中心句,是哪一句你知道嗎?(指名回答)(板書:雄偉堅固)全段是圍繞這句話寫的,那都寫了趙州橋的哪幾方面內(nèi)容?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仔細聽,邊聽邊用橫線畫出體現(xiàn)趙州橋雄偉的語句。

(2) 同學們聽的很認真,畫的也很認真,那現(xiàn)在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是從哪里看出趙州橋的雄偉?(生回答后,教師出示,并逐句解釋)

A、 體會趙州橋雄偉

a、 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①因為它的橋長大約有我們的10個教室那么長

②橋?qū)挶任覀?個教室還寬

b、 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

B、體會堅固從結(jié)構(gòu)設計特點來體會(看)

a、趙州橋的設計有什么特點?

b、 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請同學們想像一下,當我們站在橋下,看著37米多寬的橋面。50多米長的橋,你有什么感想?那為什么又說僅僅長50多米的趙州橋雄偉?在當時看來,我們建橋沒有攪拌機。鋼筋、混凝土,當時人們又是怎樣做到的?)那你現(xiàn)在對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有了什么感受,對他們充滿了什么感情?(自豪、崇敬、崇拜)(板書:材料、結(jié)構(gòu))

C、趙州橋不僅有一個大橋洞,還有什么呢?我們往下看,生自讀課文。讀了課文誰能說說它與其他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回答)

D、這種設計指的是哪種設計?——大橋洞、小橋洞。那什么是創(chuàng)舉呢?誰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創(chuàng)舉是什么意思?(從來沒有過的舉動)

b、課文中的“創(chuàng)舉”指的是什么呢?——四個小橋洞(指名回答)

c、大小橋洞各有什么作用?平時——發(fā)大水時——(出示,直觀講解)

d、這四個小橋洞的設計有什么好處呢?生回答,找出關鍵語句:既……又……原來這四個小橋洞的作用這么奇妙,那讓我們來一起讀一讀,體會一下吧。(齊讀)

E、為什么說可以減輕沖擊力呢?——大橋洞沒有橋墩,小橋洞可以排洪 真是一舉兩得,怪不得洪水沖不垮。那同學們,你們覺得趙州橋怎么樣?生回答:非常堅固 教師板書:堅固

本段中出現(xiàn)一個句式:既…又… 如果我們把前后順序掉換一下,發(fā)現(xiàn)意思沒有改變,說明該句式這兩部分內(nèi)容不分先后,先說哪一部分都可以,所以說明這一對關聯(lián)詞是表并列關系。那下面我請幾名同學用既…又…來說幾個句子。(指名回答,做評議)

體會趙州橋的美觀(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A、好,體會了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那么它的美觀又從何體現(xiàn)呢?讓我們來接著學習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自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寫趙州橋美觀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指名回答)

B、誰來給大家讀一下第一句話——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指名讀)哪個部分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誰來說一說?哪些部分又寫了趙州橋的美觀?(生回答)那你們知道該段第一句話好在哪兒嗎?——既總結(jié)了前一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寫出了趙州橋的堅固,又引出了下面的內(nèi)容(提示大家本自然段寫的是趙州橋的美觀)像這種既總結(jié)了前面的內(nèi)容,又引出下面的內(nèi)容,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過渡句。在這里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師板書:過渡句,承上啟下)

把趙州橋堅固美觀的兩個特點連接在一起用了一個關聯(lián)詞:“不但...而且...”(板書:這組關聯(lián)詞表示遞進的關系)向我們說明趙州橋有堅固的特點,而更難得的是還很美觀。師指名用關聯(lián)詞造句練習。

C、趙州橋的美觀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想一想寫橋的美觀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橋側(cè)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圖案各不相同,非常美觀。讓我們一起來看屏幕,看一下這些表現(xiàn)美觀的句子。(出示,配上圖案)這些詞語把龍活靈活現(xiàn)的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生讀)讓我們帶著對趙州橋美觀的贊嘆再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同學門有沒有注意到這這個標點符號“:;”那么這里的冒號有什么作用呢?——引起下文。和后面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冒號后面有的…有的…還有的…和所有的龍都屬于精美圖案。那請同學們注意,分號有什么作用呢?——表示連接的三個句子間的并列關系,不分順序先后,并列地寫出了三中龍的樣子。那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指名回答)

3、總結(jié)升華

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而且它距離今天已經(jīng)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課文是怎樣夸它的呢?(指名讀)趙州橋世界文明、歷史悠久,它表現(xiàn)了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

四、課堂總結(jié)

1、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充分表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們應該為有這樣的祖先感到自豪,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2、本課主要是圍繞一個中心句展開來寫一個事物。那我們也來試著說說、寫寫。以“我們的校園真美??!”為中心句,展開寫一段話。(生寫,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讀自己寫的段落,師生共同評議。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1500字(精選5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前就要準備安排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精心整理了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加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運算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

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jié)合一些實例,學習加法的運算律。

學情分析

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在加法的計算中和演算中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先后用符號和字母表示出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抽象、概括出運算律。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jīng)驗,經(jīng)歷運算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構(gòu)建知識。

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jié)合律。

難點: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加法結(jié)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運算律。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2】

設計說明

1.情境激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注重讓學生在“螞蟻做操”的情境中抽象出點子圖,借助這一直觀模型來解釋計算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

2.引而不替,突出主體。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適當?shù)匾龑?,然后放手讓學生思考,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將點子圖與豎式計算對應起來,清晰地呈現(xiàn)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表格、抽象豎式、直觀點子圖三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fā)揮。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點子圖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質(zhì)疑引新

1.(課件出示教材52頁螞蟻做操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同桌間說一說在情境圖中你可以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

(指名匯報)

師:根據(jù)找到的這些數(shù)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要引導學生盡量把問題表述完整:每行有12只小螞蟻,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螞蟻?)

2.讓學生獨立列式,并嘗試口算。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個別學生匯報自己的口算過程)

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豎式計算乘法。(板書課題:螞蟻做操)

設計意圖:觀察情境圖,從圖中獲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匯報口算方法的同時,鞏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方法,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圈畫點子圖。

(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點子圖,在點子圖上圈一圈,算一算,并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學生在小組內(nèi)圈算,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說思考過程。

引導學生說清自己的思考過程,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重點理解教材中呈現(xiàn)的第三種圈算方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圈的,又是怎樣算的,將每一步口算過程與點子圖中圈畫的點子對應起來,借助點子圖直觀地理解這種口算方法: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3)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探究的是筆算乘法,也就是乘法的豎式計算。(板書)

(4)嘗試用豎式計算,展示自己的計算過程。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師板演完整的豎式過程。隨機提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5)說一說豎式計算的每一步在表格和點子圖中分別表示的是哪個計算過程。

2.學習乘法豎式的簡寫形式。

師出示乘法豎式的簡寫形式。

引導學生想:8寫在個位,表示什么?4寫在十位,表示什么?

3.師小結(jié)豎式計算的過程。

(1)書寫格式:先寫第一個乘數(shù)12,再寫第二個乘數(shù)4,相同數(shù)位對齊,乘號寫在第二個乘數(shù)的左邊,然后畫一條橫線。

(2)計算方法:從個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積就寫在哪一位的下面。

(3)學生自由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4.課件出示:213×3。

組織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計算的方法,再指名匯報。

(注意:對于口算的學生要說一說口算的過程;對于用豎式計算的學生,要說清楚每一步計算表示的具體含義)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尊重學生的想法,通過圈畫點子圖、研究筆算算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筆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學習民間玩具的造型與質(zhì)樸裝飾用色表現(xiàn)手法;

②懂得制作搖鼓的傳動裝置。

2.過程與方法:

①在合作創(chuàng)作中.探索打鼓鳥的整體設計方案;

②在欣賞活動中,學習民間玩具質(zhì)樸造型與裝飾色彩的表現(xiàn)手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愛護鳥類.保持生態(tài)平衡;

②感受小組合作的愉快。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懂得運用能量互換原理,利用傳動裝置制作出會打鼓的小鳥。

2.教學準點:

合作探究,學會看圖制作,有效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

3.興趣點:

制作出會發(fā)出聲音的小鳥。

4.觀察點:

關注發(fā)聲玩具的鼓面與鼓架的組合成型特點。

作業(yè)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會打鼓的小鳥玩具。

2.較高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觀又能打鼓的小鳥玩具:

3.個性探究:

能制作出鼓聲清脆、轉(zhuǎn)動顧暢、造型獨特的小鳥作品。

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一:分享、討淪:

(1)看一看:欣賞課本中提供的搖鼓圖片。哪個搖鼓最有趣?為什么?哪個搖鼓最美?為什么?

(2)說一說:你了解的民間玩具——搖鼓有汁么特點和歷史?

活動二:嘗試、探索:

(1)看一看、議一議:觀看制作打鼓鳥的步驟,書上介紹的方法能看懂嗎?不懂的地方與同學探討一下。

(2)說一說:哪些部分比較難解決?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決嗎?

活動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小組討淪:準備用什么材料,如何設計鳥的造型?

(2)做一做;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動手制作打鼓鳥。圍繞打鼓鳥的裝飾性、趣味性和

實用性,教師提出不同的作業(yè)要求。

(3)說一說: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

活動四:展示、評價。

比一比:進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誰的打鼓鳥發(fā)出的聲音最響亮清脆,誰的打鼓鳥

轉(zhuǎn)動得最暢順,誰的打鼓鳥造型最簡練美觀。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4】

分數(shù)的意義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內(nèi)容。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分數(shù)知識的一個重要的起始概念。同時這節(jié)課也是為后面學習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假分數(shù)與整數(shù)、帶分數(shù)的互化、分數(shù)四則計算等打下基礎的一課。因此本節(jié)在本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課程應突出體現(xiàn)基礎性、普遍性和發(fā)展性,要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 以及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目標。在基本思想中也指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nèi)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數(shù)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通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的產(chǎn)生,理解并掌握單位1 及其分數(shù)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在網(wǎng)絡平臺的支持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創(chuàng)設互相協(xié)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單位1,歸納出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單位1 及其分數(shù)的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手段及學法指導: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并能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做出自我檢測和評價。為實現(xiàn)上述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本節(jié)數(shù)學課設計成以計算機網(wǎng)絡為依托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個環(huán)境中,通過提供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相關的教學資源,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利用計算機的交互功能,讓學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去完成學習任務。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輔導與幫助,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一個有思想、會思考的探究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jié)又快到了,你們高興嗎?每到這一天,我們學校都會組織野營拉練活動。

(播放情境動畫: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大山中走去)

師:同學們在大自然中盡情地唱,盡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別提多高興了。可是有一個低年級的小同學在吃午餐時卻遇到了一個問題。

(出示課件:一張餅,4個人分)

師:原來啊,他們組有4個人,可是他只帶了一張pizza餅,該怎么分才能讓大家都滿意呢?你們愿意幫幫他嗎?

師:從這里不難看出,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會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的結(jié)果,比如分東西、測量或計算等,這時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shù)分數(shù)來表示,這樣就產(chǎn)生了分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研究分數(shù)的意義。

說明: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問題來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歸納意義

1.回顧舊知

師:三年級時我們對分數(shù)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分數(shù)的哪些知識?

2.小試身手

師:現(xiàn)在老師想讓同學們親自動手分一分,看看從具體事物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分數(shù)。同學們愿意嗎?請學生點擊進入到小試身手的界面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物品,點擊放大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一分,并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分數(shù)?

問:你們得到分數(shù)了嗎?誰愿意說說是怎樣得到的?

(指名選擇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數(shù)的學生進行匯報)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力求實現(xiàn)學習自主性。把學習資源交給學生,讓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結(jié)果必然各異,得到的分數(shù)自然也各不相同。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親身體會分數(shù)的產(chǎn)生,同時也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歸納,從而為獨立歸納分數(shù)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3.嘗試歸納

問: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分數(shù)?

師:讓我們看看最科學的說法。(出示分數(shù)的意義)

4.理解單位1

問:同學們想一想,單位1可以指什么?

師:同學們說的都對,大到宇宙空間,小到微塵沙粒,我們想用分數(shù)的思想去研究誰,就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

說明:按照學生認知的發(fā)展規(guī)律展開新知的探索,并通過觀察、操作、思考、歸納等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意識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平臺上,并給他們一個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間,去主動構(gòu)建知識的體系。根據(jù)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及思維特點,在探索中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側(cè)面、多方位感受知識產(chǎn)生的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及合作意識。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建構(gòu),師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實現(xiàn)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認識,充分體現(xiàn)學生活動的主體性和自主性。

5.即時訓練

問:你能找出這兩則報道中的單位1嗎?

三、深化理解

(出示蛋糕的畫面)

問:同學們,看到這個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再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上面有12支蠟燭、8朵玫瑰花)

(動態(tài)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從這個畫面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

(學生可以分別把一整塊蛋糕、12支蠟燭、8朵花看作單位1進行闡述,并從上得到相應的分數(shù))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這里,觀察的角度不同,單位1也不同,通過觀察和思考,使學生明確,雖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們確定的單位1不同,這個分數(shù)所表示的實際意義也不同。

四、自測反饋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又學會了很多關于分數(shù)的知識,請點擊進入到自我挑戰(zhàn)的內(nèi)容。比比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所有的挑戰(zhàn)練習。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進入不同類型的練習,同時在學習活動中,充分信任學生,使學生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活動,通過課件的反饋功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最后通過知識點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可讓學生自我檢測學習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師:同學們戰(zhàn)況如何???完成所有挑戰(zhàn)練習,而且全都正確的舉一下手。

問:誰能說說,這些人還可以用哪一個數(shù)來表示?為什么?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巧妙地讓學生把剛剛學到的分數(shù)知識適時恰當?shù)剡\用于課堂當中,不但及時地檢測了學生對分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情況,考察了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數(shù)離我們的生活其實非常近。

五、思維拓展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組更難的挑戰(zhàn)思維的練習,你們愿意嘗試嗎?(出示開放題)

說明:練習設計,層次多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節(jié)課的練習,分為自我挑戰(zhàn)練習和開放拓展練習。這樣的設計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jié)合起來,不僅可以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而且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今天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有用的數(shù)學,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用能力。

六、現(xiàn)場調(diào)查

師:現(xiàn)在老師要進行一項小調(diào)查。請同學們進入到參與調(diào)查的界面,發(fā)表一下你對這節(jié)課的評價。

你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有趣嗎?是覺得很有趣?還可以?還是沒意思?根據(jù)你自己的意愿,選擇一項提交上來。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選擇提交)

師:我們來查看一下結(jié)果。從這個結(jié)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關于分數(shù)的問題?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學習情感的空間。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式和效果進行評價,而且在統(tǒng)計結(jié)果中還可讓學生根據(jù)相關信息提出分數(shù)問題,對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又一次進行了提升。

七、全課小結(jié)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和體驗,請把你的想法簽寫到留言板上吧!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5】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第十一冊89-90頁的例1、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早上喜歡和牛奶嗎?和牛奶有益身體健康。

我女兒在家也喜歡喝牛奶,每次早晨喝一小杯(出示一小杯)。我早晨每次喝一大杯(出示一小杯)。大杯中的牛奶大約是小杯牛奶的2倍。

出示1大杯和2小杯,問1大杯可以夠我和幾次?2小杯可以夠我女兒喝幾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給我喝,可以喝幾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給我女兒喝,可以喝幾次?

指名匯報,說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剛才想的過程其實就是替換的策略。

揭示課題: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jié)M。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思考:你能解決嗎?為什么?(使學生聯(lián)想到都是大杯或者都是小杯比較容易解決;或者告訴大杯容量與小杯容量的關系。)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jié)M。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說說所增加的條件,你是怎樣理解的?

思考,你準備怎樣解決?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說明怎樣替換,替換之后是什么杯子,總量是多少?

使學生感悟到無論怎樣替換之后的果汁總量是不變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以課件演示替換的過程)

思考,為什么要把1大杯替換成3小杯,或者把3小杯替換成1大杯?(感受替換的依據(jù))

4、學生列式解決。

指名匯報,注重結(jié)合替換的思路,理解算式。

師:像這樣的實際問題,我們用替換的策略進行解決,是否正確呢?

學生提出檢驗的方法,并閱讀書上的介紹,然后進行檢驗。

5、小結(jié)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加深對解題思路的理解。

6、體現(xiàn)價值。

教師介紹用方程解答的方法,還可以請學生說說不用替換的策略,還可以怎樣解決。然后進行比較,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策略的價值。

三、完成練習的第1題。

1、在題中用圖表示替換的過程,然后解決問題,并檢驗。

2、匯報交流,將學生的作品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注意體現(xiàn)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有可能出現(xiàn)線段圖)

3、結(jié)合圖說出算式。

4、這個題目還有不同的替換嗎?為什么?使學生認識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四、指導練一練

1、讀題,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

2、練一練與例題相比有難度,因此讓學生在指導下完成,可以用優(yōu)秀生的思路來提示其他學生。

3、重視圖的作用,以圖來幫助理解。

五、思考

1、本課應該以策略的價值體現(xiàn)為主,還是應該以替換的依據(jù)為主?感覺難以合理安排。

2、課堂教學時,忽視了學生在替換過程中語言的準確表達。如:用什么替換什么,或者把什么替換成什么。在數(shù)學中語言應該是規(guī)范、到位的。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精選7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在教學前就要寫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怎么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意呈上“教資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生平,掌握馬克思與恩格斯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史料并討論馬克思與恩格斯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提高史料分析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感受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革命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

【難點】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革命精神。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介紹:2017年5月39歲的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tǒng)后,微信朋友圈以馬克龍的名字為切入點流傳過這樣的一個段子:說真的,姓馬的都厲害,我這一生就服姓馬的人,第一個是馬克思,他改變了我的思想;第二個是馬化騰,他改變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個是馬云,他改變了我的消費觀念……

教師引導:馬克思是誰?他有什么成就?為什么說他改變了人的思想?引發(fā)學生思考,順勢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提問:請大家結(jié)合課前預習,簡單介紹一下馬克思。

學生回答:卡爾·馬克思,德國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

教師補充:他所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其實指的就是指導無產(chǎn)階級進行斗爭的理論。我國也正是因為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才能夠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并且走上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之路。

教師出示史料并提問:馬克思為什么要創(chuàng)立這樣的理論呢?

學生結(jié)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回答:19世紀初,工業(yè)革命在德國開展起來,加速了社會的貧富分化。而且資產(chǎn)階級為獲取更多利潤,剝削壓榨工人,底層民眾生活悲慘,社會矛盾尖銳。

教師補充:正因如此,馬克思根據(jù)當時的社會情況,思考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才逐步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具體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二)過程

教師出示有關馬克思的視頻,引導: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立與馬克思個人的生平經(jīng)歷息息相關。請大家觀看視頻,思考其創(chuàng)立的過程。

學生觀看視頻后回答:馬克思從小就有著較為清晰和宏大的理想,17歲時就提出“擇業(yè)的目標是為了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他博士畢業(yè)后,他開始從事政治活動,結(jié)合當時社會的情況在報紙上發(fā)表了許多抨擊政府和揭露資本主義剝削本質(zhì)的文章,后來報紙遭到德國政府的查封。

教師繼續(xù)引導:被查封之后馬克思放棄了么?

學生繼續(xù)觀看后回答:沒有,他去往了巴黎,結(jié)識了恩格斯,二者繼續(xù)探索工人運動,不斷豐富和借鑒前人的思想,最終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

教師補充: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并不僅僅是馬克思一個人的思想,而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在不斷吸收前人的思想文化、深入分析工人運動的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才形成的無產(chǎn)階級思想理論。在這個過程中,恩格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精神品質(zhì)

教師出示史料,請學生以前后四人為一小組,用5分鐘的時間思考: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立影響世界的思想?他們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和品質(zhì)?

小組代表回答: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運動,積極投身革命;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

教師補充:1839年馬克思移居倫敦后,幾乎每天都前往大英博物館和圖書館,積極學習和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正是這樣的堅持與刻苦,才能夠創(chuàng)立指導全世界無產(chǎn)者的馬克思主義。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jié)作業(yè)

1.小結(jié):教師結(jié)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tǒng)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2.作業(yè):課下觀看電影《年輕的卡爾·馬克思》,下節(jié)課談談觀后感。

四、板書設計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2)

高中教資英語意群和停頓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 能夠聽、說、讀、寫短語:on foot,by bike,by bus,by train。

2. 能夠聽、說、認讀短語: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3. 能用句子,How d0 you go to school?How do you go to Canada/…?'來替換關 詢問別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夠用句子,I go by…'進行回答。

4. 能夠聽懂、會吟唱Let’s chant的歌謠。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掌握四會短語和A Let’s learn部分中運用某種交通具去某地的表達法,并能替換關鍵詞進行問答。

教學過程

1.熱身(Warm-up) Let’s start

(1) 教師說:Today I go to school by bike/bus.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bus. 教師利用肢體動作幫助學生理解句子意思。然后問學生:What about you?Do you go by bike or by bus?Do you go on foot?Or by car?師生之間自由會話,引出幾種常見的交通方式。

(2)自由會話之后,教師繼續(xù)說:There are many ways to go somewhere.Look at these pictures.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引導學生看本課時Let’s start部分的標圖并回答問題。

2. 預習(Preview)

(1)復習頻度副詞: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的tob_id_3091讀音與詞義。有關活 動可借鑒五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單元。

(2)Let’s chant 教師放本課時Let’s chant部分的錄音,學生先靜聽一遍,再跟錄音輕聲吟唱一遍。教師再放錄音,帶著學生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唱到on foot時,全班跺跺腳;唱到by Car/bike/bus/plane/train的時候,學生舉起自己帶來的玩具。然后教師根據(jù)歌謠內(nèi)容隨機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單詞卡片加深學生印象,全班學生再跟錄音邊唱邊做一遍。

3. 新課呈現(xiàn)(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教師拿出一輛玩具自行車,自問自答:,How do I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ike.'并在黑板上寫下:by bike。教師再重復剛才的句子并問某一學生:0jWhat about you?How do you go to school?’’學生如果回答:,Me too!'教師就繼續(xù)問下一名學生,直到有不同答案,教師幫助學生說出完整的句子:,I go。。to school by…'并將相應的短語寫在黑板上。

(2)看短語貼卡片游戲 教師依次出示畫著不同交通工具的短語卡片,讓學生迅速地貼在黑板上的,by’’短語旁邊,教師領讀短語和句子,l go to school by…'

(3),快速反應'游戲 教師說出某個短語,如:by bike,讓學生做相應的動作或迅速舉起相應的道具(單詞卡片)并說出句子,如:I go to school by bike.

(4)教師拿出剛才學生可能沒有提到的交通工具的圖片,如:by plane/subway/ ship/boat等,呈現(xiàn)和練習這些短語。然后指著課本上的配圖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注意引導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學生理解,地鐵'的。含義:,It’s an underground railway in a city.It travels very fast.'教師領讀新學短語。

(5)學生聽錄音,跟讀Let’s learn部分的內(nèi)容。教師注意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

(6)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單詞的拼讀競賽??煽粘鰡卧~中的元音字母讓學生填寫,也可打亂組成單詞的字母的順序,讓學生重新排序,組成單詞。

(7)教師還可利用學生卡片背面的灰體詞引導學生進行單詞描紅,學生邊描邊讀,看誰又快又好。 Let’s play 教師請學生制作簡易的單詞卡片,一摞是地點,比如:school,Beijing,the US,the moon等;另一摞是交通方式,比如:by ship,by bike,by train等。教師鼓勵!生大膽想象出行方式和所去地點。然后學生兩人結(jié)對進行句型操練,一人問,How do you go to Beijing/the USA/the moon?'另一學生給出答案:,I go by train/plane/spaceship.'對于詞匯表述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提供幫助。對一些特別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教師可以寫在黑板上加以鼓勵。

4. 鞏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Main scene 教師引導學生看主情景圖,說出其中表現(xiàn)的交通方式。學生多能說出:on foot by bike,by subway。如有學生問及小丑騎的獨輪車以及幼兒騎的三輪兒童車教師可補充說明那分別是unicycle和tricycle;而自行車bike的另一說法:bicycle,意為兩輪車。

(2)學生做Let’s learn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教師指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新學伊始,教師非常有必要對學生重申一下書寫的要求。

(3)學生背誦并抄寫四會單詞;復習說唱歌謠。 (4)學生預習c Let’s sing部分的歌曲。

高中教資英語意群和停頓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 能夠聽、說、讀、寫短語:visit my grandparents,see a film,take a trip,go to the supermarket.

2. 掌握重點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 am going to ...進行簡單的提問與回答關于計劃的相關動作,并在真實場景中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真實交流和運用。

3.在對話交流中使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和語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掌握四會短語和A Let's learn部分中進行簡單的提問與回答關于計劃的相關動作。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單詞圖片

四、教學步驟和建議:

Step1.Preparation

1.Greeting

2.Let’s talk about our life.引用學過句型?,操練交流。

Step2 Presentation

(1)展示本部分的圖片?,向?qū)W生提出兩個問題?,并讓學生回答。 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教師組織學生分為3-4人一個小組,嘗試著猜想他們在討論什么,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討論的有關be going to表示將來時簡單計劃的話題。

單詞呈現(xiàn)

(2)教師展示本節(jié)課的短語圖片,引領學生學習這些重要的短語,并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記憶短語visit my grandparents,see a film,take a trip,go to the supermarket。

聽音正音

(3)聽錄音,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學習1中的內(nèi)容,并指導學生記憶關鍵詞。

Pair work

(4)展示重點句型,并加以操練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 組織學生講所學短語運用到語句中,進行交流練習。

Step3 .Practice

1、 聽音貼圖。

2、 看圖快讀單詞。

3、根據(jù)板書呈現(xiàn)的單詞,利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自編對話

4、聽力小練習,播放教師自編的錄音,指導學生完成探究學習2中的內(nèi)容。

Step4. Production

Make a plan

(1)根據(jù)上部分內(nèi)容,指導學生加以總結(jié),再次出示重點語句,帶學生朗讀并翻譯,理解其功能用法。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

(2)創(chuàng)編對話,指導學生制定一個簡單的周末計劃,完成任務。

(3)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內(nèi)互相采訪,創(chuàng)編簡單的對話,討論周六日的周末計劃,小組內(nèi)表演。

(4)小組內(nèi)展示對話。

Step5.Progress

1、 做配套相應的練習。

2、 Summary: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 ?

3、 Homework :

(1)學生背誦并抄寫本課時的四會單詞。

(2)制定一個簡單的下周計劃,運用be going to短語加以交流。

高中教資英語意群和停頓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bought, taught and thought

2.the story

3.a song

能力目標:1. past tense

2.where did you do?

3.What did you do?

情感目標:When you play things, you must get good corporation with your players.

教學重點、難點:1.I am throwing the basketball.

2.hitting and throwing

教具、學具:some balls and story a tape and pictures

教學過程:

一.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Review “ past tense” and “ future tense” verbs with a game. Write three columns of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for volunteers to match them correctly. As each student makes a match, he or she says “Yesterday I___de. Today I___. Tomorrow I am going to__.

Introduce

Add “buy” “teach” and “think” to your “today” column. Ask the students to give you the future tense for each verb and write them under your “tomorrow” column. Then write “taught” “thought” “bought” in a different order than the other two column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how they match with the present-tense verbs. Point out the similarities in spelling “bought” “taught” “thought”

Use the student book

Pause after Number 1 in the student book. Review the story so far. Today Jenny and Li Ming went to the store buy some clothes for Li Ming to the pictures in the student book. Who are they talking to?

Note the word “player” in the lesson. A “players” plays something, such as a sport.

Practice

Play “What’s wrong?” to practice the new past tense verbs, and other tenses and verbs.

Play “spelling Bee” to practice spelling any vocabulary in this unit.

Tech “Oh, what did you do?” in Number 3 of the student book.

Use the activity book

Number 2 in the activity book is a listening exercis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each sentence on the audiotape and change it into the past—tense. Here’s how the audiotape goes:

板書:

Lesson4 Where did you go?

bought taught thought

Where did you do?

What did you do?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3)

一、教學目標

關于“事物發(fā)展的趨勢”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為什么新事物必定能夠戰(zhàn)勝舊事物,新事物的成長壯大為什么一般都要經(jīng)歷艱難曲折的過程,并能運用這一原理并結(jié)合具體事例論證說明:應當如何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中的困難。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及兩者的分歧,并能結(jié)合典型事例,對兩者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同表現(xiàn)做出判斷;了解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基本要求。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框教學,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以事物發(fā)展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tǒng)一的原理為指導去觀察、把握事物全局,預見事物發(fā)展前途的辯證思維能力,從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提高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在當前和今后的改革事業(yè)中,提高理解、適應和參與的能力。

由于本框是對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進行概括和總結(jié),與形而上學的觀點進行對比和分析,并進而對學生提出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要求,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綜合相結(jié)合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基本觀點進行概括、綜合、分析、比較的抽象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耐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各項改革措施,對我國的改革事業(yè)抱有正確的態(tài)度。

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形而上學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影響和表現(xiàn);唯物辯證法的科學性及堅持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義,并初步學會運用這一方法去分析、解決一些思想認識問題。

二、教材分析

(一)本節(jié)結(jié)構(gòu):

本節(jié)共兩框。既是對二、三、四課所學的唯物辯證法基本觀點的概括和總結(jié),也是對方法論要求的系統(tǒng)和升華,因此,本節(jié)特別是第二框題的教學對于學生初步形成唯物辯證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框《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在論述了新事物必定能夠戰(zhàn)勝舊事物和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jīng)歷艱難曲折的過程之后,指出“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在闡述原理的基礎上,教材又從“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兩個方面,對學生提出了方法論要求,體現(xiàn)了世界觀、方法論和人生觀教育的統(tǒng)一。

第二框《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首先運用中外哲學史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典型觀點,對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觀點進行比較,進而歸納出兩者的分歧,并強調(diào)了它們之間最根本的分歧。在綜述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之后,對青年學生提出了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要求,并從個人成長過程和聯(lián)系當前社會實際兩方面舉例分析。最后,從總體上概括指出堅持唯物辯證法的意義和要求。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事物發(fā)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tǒng)一的原理,是本框教學的重點。

[原因剖析]

掌握這一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發(fā)展的道路則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

方法論意義:

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共產(chǎn)主義前途充滿信心,要準備走曲折的路,滿腔熱情地支持社會主義事業(yè),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支持新事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2、“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問題,是本框教學的重點。

[原因剖析]

①從知識要求來說,這一問題是對第二、三、四課所學原理的概括和總結(jié),學好這個問題,可以使有關唯物辯證法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得到升華。

②從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要求來說,只有首先劃清兩者的界限,才有可能在實踐中逐步學會應用。

它們的分歧是:聯(lián)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發(fā)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nèi)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

方法論意義: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只有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才能真正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唯物辯證法為我們正確地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總的指導方法,不能把它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須把它同實踐、同調(diào)查研究緊密結(jié)合,加以靈活運用。學會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懂得一些唯物辯證法的道理,自覺地按唯物辯證法辦事,就可以少犯錯誤,少走彎路,思想、學習和工作就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3、“學會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即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是本框教學的難點。

[原因剖析]

①關于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及其方法論意義,在前面已經(jīng)分別論述過了,而本框的方法論要求更具有綜合性,需要緊密聯(lián)系以上幾課的內(nèi)容,與形而上學的觀點加以對照,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講解。怎樣恰當?shù)靥幚磉@些觀點和材料,具有一定的難度。

②這一問題是唯物辯證法教學的最終目的,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絕對化,有意識地去運用唯物辯證法,更需要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等各方面付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

4、“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中遇到的困難”,是本框教學,也是全課教學中的難點。

[原因剖析]

①這一問題作為本課思想教育的“熱點”問題之一,要想從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上得到較好的解決,本身就有很大的難度。

②由于中學生缺乏社會生活的經(jīng)驗,思想方法上容易犯片面性、絕對化的毛病,再加上黨內(nèi)和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使這一問題的教學更增加了難度。

三、教法建議

(一)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突出事物發(fā)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tǒng)一的原理這一教學重點,應當注意:

①重視運用已知的道理。本框是在第二課學習了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fā)展的以及發(fā)展的實質(zhì)等問題之后,進一步回答發(fā)展的方向、道路和趨勢問題的。兩者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把前后知識銜接起來,才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教學中一定要使學生明白,我們所說的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是指它的“總方向”,而不是指事物發(fā)展的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謂總方向,是指事物發(fā)展全過程的方向,事物發(fā)展的總體方向和總的趨勢。至于事物發(fā)展中各個具體階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則既可能是前進的,也可能是停滯的,甚至是倒退的,但這只是暫時的,它終究改變不了事物向前發(fā)展的總趨勢和總方向。

②以基本事實說明道理。教材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主要是以基本事實來證明基本觀點的。如說明新事物必然能夠戰(zhàn)勝舊事物,就舉了一個自然界和兩個社會領域的事例;講曲折性原理,列舉的基本上都是社會領域的事例。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信服,教學中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具體而又生動的事例。

③搞好綜述,教材第16段,是對原理的綜述,既是對新事物必定戰(zhàn)勝舊事物、新事物的成長壯大都要經(jīng)歷艱難曲折兩個觀點的概括總結(jié),又是理論上的綜合、提高。限于《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和教材的要求,雖然不能在理論上擴充,但卻可以更為生動、形象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理解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可以采用圖示法,告訴學生事物的前進性不能用直線表示,因為其中不包含曲折性(其中就蘊含著要和形而上學的“直線論”,即否認曲折性的觀點劃清界限的思想);也不能用圓來表示,因為圓雖然包含了曲折,卻又否認了前進性,事物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只是舊事物的重復,實際上是否認了發(fā)展(其中又蘊含著要和形而上學的“循環(huán)論”劃清界限的思想)。那么,用什么樣的圖示表示才比較準確呢?一種是上下波動的曲線,另一種是螺旋式的上升的曲線,都可以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運動,即前進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進。

為了使學生理解“任何事物”和發(fā)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還可以舉出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如一出好戲的劇情發(fā)展,總是有序幕、有中場和尾聲,有高潮,也有過場;一部文藝作品,必須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瀾起伏,才能引人入勝,如此等等。

(2)在講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時,要結(jié)合教材中“議一議”的內(nèi)容,搞好討論。如前所述,通過本框教學,加強對中學生的耐挫折教育,引導他們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是很有必要的。許多事實說明,當前不少學生缺乏經(jīng)受挫折的思想準備和承受能力。

當然,能夠遇挫愈奮,鍥而不舍的典型事例,更是不乏其人,對學生也更具啟迪、教育意義。本框和第一節(jié)第一框(事物發(fā)展的原因)中的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的問題,是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類似的方法論要求,教學中應注意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防止簡單重復。

(3)對本課難點“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中的困難”的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要把握好這一難點(同時也是“熱點”)問題的角度,是以關于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和道路的原理為指導,學會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中的困難。因此,一方面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另一方面要準備走曲折的路,而核心問題是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來對待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中的困難,特別是正確對待我國的改革事業(yè)。

二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堅持以理服人。教材上的理論分析并不難理解,其中有些內(nèi)容是學生早已耳熟能詳?shù)摹_@里,是否能突破難點、取得良好效果的標準是學生是否信服。為此,必須破除“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如:

舉例法。針對有些同學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光明前途信心不足等,教學中可精選一二個典型事例來證明,許多在當?shù)剡^去認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變?yōu)楝F(xiàn)實。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電視片、圖表等輔助教學。如,只要把20年前的紀錄片和今天的電視片各播放一段,然后讓學生自己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去進行對比,就可以生動地說明問題。

類比法。教材以火車的發(fā)展歷程來說明應當怎樣正確對待新事物,并配有插圖,生動而貼切?,F(xiàn)《火車和馬車的比賽》火車的不平常的經(jīng)歷,充分地說明了一個哲理:新生事物是不可戰(zhàn)勝的。

談話法。為了使教學真正收到實效,教給學生看問題的正確方法,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加以分析議論。例如,對于“發(fā)牢騷”這種“流行病”,就可以加以分析和引導。

牢騷的產(chǎn)生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應當說,出于對自身和國家集體利益的關切,或是純粹對于社會某種不合理行為、現(xiàn)象的不滿,發(fā)發(fā)牢騷自有其合理及符合實際的一面,倒也情有可原。如對通貨膨脹、分配不公、假冒偽劣及各種腐敗現(xiàn)象的不滿等等。但是,也有許多牢騷是由于人們的人生閱歷、社會經(jīng)驗、知識水平、認識角度等的局限而產(chǎn)生的較偏激的認識。中學生中的許多牢騷和不滿大都屬于這一類。應當指出,發(fā)牢騷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如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大發(fā)牢騷,對種種困難和問題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去評頭品足,抱怨挖苦,就會渙散人心,泄了民氣,丟了精神,消磨和瓦解人的意志,是逃避社會責任的表現(xiàn)。減少牢騷的關鍵是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斷,盡可能辯證地去分析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這樣,就不至于感情沖動,以偏概全,一次受騙,就認為世上沒有好人,一說腐敗就感嘆社會“暗無天日”,如此等等。

由于本課容量較大,可分為原理和方法論兩大部分進行教學。前者采用講授法,后者采取談話法。

(二)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本框教學的重點,在于使學生理解“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初步劃清兩者的界限;而難點則在于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比較自覺地、有意識地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在具體教學中,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不能截然分開。

1、由淺入深,歸納比較

第一層意思(第1~8段)即列舉哲學史上辯證法與形而上學觀點的對立及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表現(xiàn),并由此歸納出兩者的分歧。

可以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再加以簡要的啟發(fā)、點撥,這一內(nèi)容就能被學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

2、抓住關鍵,重點講授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劃清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界限,掌握唯物辯證法基本觀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教師可以抓住兩者的根本分歧,重點進行講授。即綜合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講清為什么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nèi)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最根本的分歧。

3、聯(lián)系實際,追求實效

本節(jié)的第二層意思(11~17段),即對學生提出“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的方法論要求,主要是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努力追求教育、教學的實際效果。突破這一難點,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①重視搞好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對比。教材列舉哲學史上的典型觀點及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表現(xiàn),本身就體現(xiàn)了這種對比。盡管這些問題理論上的難度并不大,但教學中如何做到生動活潑,有的放矢,引起學生的共鳴與思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議按照“議一議”的要求,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使學生打開思路,進行廣泛的分析與思考。

②引導學生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正確分析和認識加強廉政建設、開展反腐敗斗爭的問題,要防止面面俱到。可以選擇學生中疑問最多、最為關心的問題,如關于腐敗現(xiàn)象在黨和國家生活中到底是主流還是支流的問題,關于反腐敗斗爭的發(fā)展趨勢問題等,結(jié)合當前反腐倡廉的形勢,引導學生既要清醒地看到腐敗現(xiàn)象的嚴重性和反腐敗斗爭的緊迫性,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腐敗分子在我們黨的干部隊伍中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干部是好的,堅定戰(zhàn)勝各種腐敗現(xiàn)象的信心。

4、教學方法:建議采用“講讀”和“談話”相結(jié)合的方法。具體地說,原理部分先讀后講,以講授為主;方法論部分讀議和講解穿插進行,即先讀、議,后講解。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4)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過復習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體會和探尋用更簡單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應用因式分解法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重點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難點

讓學生通過比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種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題更簡便.

一、復習引入

(學生活動)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師點評:(1)配方法將方程兩邊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數(shù)應為12,12的一半應為14,因此,應加上(14)2,同時減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口答下面各題.

(老師提問)(1)上面兩個方程中有沒有常數(shù)項?

(2)等式左邊的各項有沒有共同因式?

(學生先答,老師解答)上面兩個方程中都沒有常數(shù)項;左邊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兩個方程都可以寫成:

(1)x(2x+1)=0(2)3x(x+2)=0

因為兩個因式乘積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個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實現(xiàn)降次的?)

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上述兩個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開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為兩個一次式的乘積等于0的形式,再使這兩個一次式分別等于0,從而實現(xiàn)降次,這種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解方程:

(1)10x-4.9x2=0(2)x(x-2)+x-2=0(3)5x2-2x-14=x2-2x+34(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條件是什么?

解:略(方程一邊為0,另一邊可分解為兩個一次因式乘積.)

練習: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確的是()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D.x2=x,兩邊同除以x,得x=1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14頁練習1,2.

四、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應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邊為兩個一次因式相乘,另一邊為0,再分別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業(yè)布置

教材第17頁習題6,8,10,11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美蘇爭霸的背景;能夠說出美蘇爭霸的過程及階段特點;理解美蘇爭霸的影響和啟示。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史料分析等方法,梳理美蘇爭霸的過程,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和平與發(fā)展才是世界的主題,體會和平的來之不易。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美蘇爭霸的過程。

【難點】

美蘇爭霸的影響及啟示。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

教師展示《美蘇爭霸》的漫畫,提問:圖片中所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學生回答:美蘇爭霸。

教師引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蘇通力合作,結(jié)成反法西斯同盟,打敗了德、意、日法西斯國家。那么,在打敗了法西斯國家之后,美蘇關系又將何去何從呢?由此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展示史料,并提問:美蘇由戰(zhàn)時的同盟,轉(zhuǎn)向了戰(zhàn)后的敵對,美蘇爭霸的背景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50年代赫魯曉夫擔任蘇聯(lián)領導人之后,對外開始爭取與美國取得平等地位,企圖與美國共同主宰世界。美蘇開始長達三十多年的爭霸。

(二)過程

教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本,思考:在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美蘇之間的實力對比也在不斷的發(fā)展演變,美蘇爭霸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過程?階段特征又是怎樣的?之后完成表格。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

教師再次展示《赫魯曉夫和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較量》的漫畫,提問:掰手腕的態(tài)勢反映出優(yōu)勢明顯控制在美國一方,第一階段美攻蘇守的原因何在?最終的結(jié)果如何?

學生回答:原因在于蘇聯(lián)的經(jīng)濟與軍事實力遠不及美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對峙后,美蘇雙方均作出讓步:蘇聯(lián)從古巴撤走導彈和轟炸機;美國解除對古巴的海上封鎖。危機遂告平息。

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歷史檔案館,請學生結(jié)合史料思考: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潮。在這一階段里,蘇攻美守的歷史背景是什么?美蘇雙方分別實行了怎樣的戰(zhàn)略?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因美國深陷越南戰(zhàn)爭之中,尼克松于1969年執(zhí)政后,實行了戰(zhàn)略收縮。而蘇聯(lián)在70年代中期,隨著經(jīng)濟軍事實力的增強,轉(zhuǎn)而采取積極進攻戰(zhàn)略,把中東、非洲、南亞次大陸作為擴張的對象,特別是在1979年12月出兵占領了阿富汗。

教師展示圖片,提問: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美蘇雙方實力又有了新的變化,80年代,美國同意有限緩和的原因何在?雙方戰(zhàn)略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最終導致了怎樣的結(jié)果?

里根決定啟動“星球大戰(zhàn)計劃”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

1.原因:長期的爭霸,使經(jīng)濟力量相對薄弱的蘇聯(lián)負擔沉重。

2.戰(zhàn)略:80年代,蘇聯(lián)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提出以軍備控制為中心的全球緩和戰(zhàn)略,1989年蘇聯(lián)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因為大規(guī)模擴充軍備,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它的經(jīng)濟也遇到西歐和日本的激烈競爭。

3.結(jié)果:1991年,蘇聯(lián)解體,美蘇兩極格局隨之結(jié)束。

(三)影響和啟示

教師提問:沒有永恒的朋友,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美蘇爭霸三十多年,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又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請同學們同桌之間交流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

1.影響:美蘇的爭霸主義政策,給兩國帶來了沉重的軍費負擔,阻礙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2.啟示:綜合國力決定國際地位;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的時代主題;必須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jié)作業(yè)

1.小結(jié):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主要內(nèi)容。

2.作業(yè):蘇聯(lián)解體之后的世界格局將會如何演變?課下搜集相關資料,下節(jié)課交流討論。

四、板書設計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bought, taught and thought

2.the story

3.a song

能力目標:1. past tense

2.where did you do?

3.What did you do?

情感目標:When you play things, you must get good corporation with your players.

教學重點、難點:1.I am throwing the basketball.

2.hitting and throwing

教具、學具:some balls and story a tape and pictures

教學過程:

一.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Review “ past tense” and “ future tense” verbs with a game. Write three columns of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for volunteers to match them correctly. As each student makes a match, he or she says “Yesterday I___de. Today I___. Tomorrow I am going to__.

Introduce

Add “buy” “teach” and “think” to your “today” column. Ask the students to give you the future tense for each verb and write them under your “tomorrow” column. Then write “taught” “thought” “bought” in a different order than the other two column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how they match with the present-tense verbs. Point out the similarities in spelling “bought” “taught” “thought”

Use the student book

Pause after Number 1 in the student book. Review the story so far. Today Jenny and Li Ming went to the store buy some clothes for Li Ming to the pictures in the student book. Who are they talking to?

Note the word “player” in the lesson. A “players” plays something, such as a sport.

Practice

Play “What’s wrong?” to practice the new past tense verbs, and other tenses and verbs.

Play “spelling Bee” to practice spelling any vocabulary in this unit.

Tech “Oh, what did you do?” in Number 3 of the student book.

Use the activity book

Number 2 in the activity book is a listening exercis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each sentence on the audiotape and change it into the past—tense. Here’s how the audiotape goes:

板書:

Lesson4 Where did you go?

bought taught thought

Where did you do?

What did you do?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大學興起的背景,總結(jié)出中世紀大學的相關情況,能正確分析其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展示史料并小組討論大學興起的歷史意義,提高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感受教育對于社會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中世紀西歐大學的概況。

【難點】

中世紀西歐大學興起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牛津大學的圖片,并提問:牛津大學是世界著名大學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歷史悠久的大學?

學生結(jié)合經(jīng)驗積累回答: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等。

教師追問:最早的大學在12世紀的歐洲就誕生了,大學興起的背景是什么?又帶來了哪些影響呢?引發(fā)學生思考并順勢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要想了解這一時期大學興起的原因,就讓我們坐上時光穿梭機回到中世紀的西歐,看看當時西歐處于怎樣的發(fā)展階段?

學生結(jié)合教材,思考并回答問題:這一時期西歐城市有所發(fā)展,并且出現(xiàn)了早期的資產(chǎn)階級。許多希臘、羅馬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傳入歐洲,推動了大學的興起。

教師追問:西歐最早的一批大學于12世紀逐漸形成的,什么是大學?

學生思考后回答:大學是由教師或?qū)W生組成的保護自身的權益的團體,后來逐漸用來指專門的教育機構(gòu)。

教師強調(diào):大學是西歐教育和學術出現(xiàn)的新氣象,又被稱為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二)概況

教師播放視頻《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興起》,提問:中世紀時期大學經(jīng)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過程?

學生觀看視頻,總結(jié)并講述:12世紀,教師私人辦校必須從教會那里獲得許可,為了維護自身權利和經(jīng)濟利益,巴黎的教師組成教師行會。直到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獲得羅馬教皇和過往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保證。

教師繼續(xù)提問:大學的自治地位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體現(xiàn)在大學擁有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三方面。

教師提問:在當時國王和教皇對于大學的自治都持什么態(tài)度?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總結(jié):國王一般都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是不允許異端言論。

教師總結(jié):總體來看國王和教皇都是支持大學的,歸根結(jié)底都想通過大學來控制思想,輔助自己的統(tǒng)治。

教師展示圖片《中世紀德意志大學課堂》,讓學生結(jié)合教材并思考:假如你生活在中世紀的西歐,在大學會學習哪些課程?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在內(nèi)的基礎性課程,以及法學、神學和醫(yī)學這些專業(yè)課程。

教師追問:結(jié)合所學知識談一談課程如此設置,是出于哪些原因?

學生思考后回答:當時歐洲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同時也受到了教會神學的影響。

教師強調(diào):課程的設置反映出當時受__神學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三)意義

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和史料進行小組討論:大學的興起又有什么意義?

小組代表回答:大學的興起促進了教育和文化的發(fā)展,促進思想解放,也為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

教師補充講解:大學中設置的課程使得科技、文化、教育得到發(fā)展;知識的普及培養(yǎng)了社會新階層,促進了城市的發(fā)展;同時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做好了鋪墊。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jié)作業(yè)

1.小結(jié):教師結(jié)合板書,帶領學生系統(tǒng)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2.作業(yè):結(jié)合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搜集資料來談一談教育對于當代社會的重要性,下節(jié)課進行討論。

四、板書設計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合集


作為一名授予學生知識的教師,正式教學前就要準備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學習的安排,可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在寫自己的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經(jīng)過收集,我們整理了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1】

納稅。課本第98頁的內(nèi)容和第99頁的例5

1、理解稅收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2、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理解納稅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實物投影。

一、學前導入:

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有關稅收的知識嗎?板書:納稅。

二、展示學習目標:

理解納稅含義,懂得應納稅額。

三、討論發(fā)現(xiàn):

1、什么人需要納稅?

2、為什么要納稅?

3、你認為你身邊的哪些事物是國家用稅收款投資完成的?明確:1、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應該依法納稅。

2、納稅是根據(jù)國家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3、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fā)展經(jīng)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yè)。

稅收主要分為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繳納的稅款叫作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四、鞏固練習:

出示例5: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yè)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多少萬元?(多名學生板書演示)

求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就是求30萬元的5﹪是多少。即:30×5﹪=1.5(萬元)

答: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1.5萬元。

五、作業(yè)安排: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02頁第

4、5題。教學內(nèi)容:利率。課本第99、100頁的內(nèi)容。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2】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2、通過啟發(fā)聯(lián)想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xiàn)方法,學習色彩表現(xiàn)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美術表現(xiàn)和美術創(chuàng)造的欲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美術表現(xiàn)和美術創(chuàng)造的欲望。

教學難點:通過啟發(fā)聯(lián)想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三、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yǎng)。

完成任務的措施: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1、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2、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教學效果。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3】

師:同學們,我們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你們能說說自己的一些作息時間嗎?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有關的時間)。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點半表示時間,還有的同學用像7∶20這樣的時間來表示。你能從表面上正確讀出這樣的時間嗎?(課件顯示)請同學們看這是小紅同學的午飯時間。你知道是多少嗎?(學生猜測。)

有的學生猜是2時,有的猜是12時10分。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讓學生盡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一時間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的讀出這樣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1.認識鐘面。

師:要認識這樣的時間,首先我們要了解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顯示的鐘面或手中的學具鐘面,互相說一說:你看到鐘面上有些什么?

a.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巡視。

b.分組匯報議論結(jié)果,小組間互相補充。

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有12個數(shù)。

2.認識幾分。

a.師:同學們都知道:時針是用來記時的,分針是用來記分的。你知道時針走多少是1時?分針走多少是1分嗎?

生: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

師:對。(課件演示1分。)

師:分針走1大格是幾分?為什么?(5分。)

b.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分針從12走到每一個數(shù)字各是幾分?

c.小組交流后,匯報進幾分。(課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說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針?(60分。)你能很快記住每個數(shù)表示幾分嗎?(學生想辦法記住。)

d.課件演示分針走到5、8各是幾分?

3.認識1時=60分。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有什么變化(課件顯示。)

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一個大格。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1時。)

這說明1時和60分是什么關系?(相等。)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時=60分。

4.教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鐘面,知道了時針和分針從12走到每個數(shù)字各表示幾時或幾分了。

5.學習讀時間

師:現(xiàn)在你知道小紅的午飯時間是幾時幾分了嗎?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嗎?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是12時10分的?

a.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b.介紹方法。

生:我的方法是:時針指著12就是12時,分針指著2就是10分,所以是12時10分。

師:這位同學的方法是先看時針,再看分針。誰還想說一說你的方法?

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c.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從剛才同學們的介紹中,老師學會了讀時間的方法,這就是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對嗎?

d.練習。那你能用這個方法讀出小紅的這些作息時間各是幾時幾分嗎?(課件顯示。)

學生回答后,教師問:同學們都能正確讀出這些時間,你能把它們記下來了嗎?

學生獨立寫,兩生上黑板寫。寫完后,教師講解說明兩種不同的記時法。

同學們都能正確的讀出和寫出時間,下面我們做幾個練習,看誰學的最棒,好不好?

1.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線。

3.撥表練習。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一些作息時間。(想。)

你能在表上撥出這些時間嗎?(能。)請同學們拿出表準備好。(課件顯示。)

我上午8時15分上第一節(jié)課,11∶20下班。下午2∶10上班,4時55分下班。

同位合作,每人說一個時間,另一個同學撥出來。

撥完一個就集體訂正,或同位互相檢查。

課堂小結(jié)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jié):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

師:下課時間到了,請同學們看現(xiàn)在的時間是多少?(讓學生觀察實物投影儀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學到家的時間記下來好嗎?

反思:

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真是一舉兩得。

小小商店

教學目標

1.通過“角色扮演”這一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能力。

3.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過本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6~87頁。

教具、學具準備

“文明顧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卡9個,讓每人準備一個錢包(自制),學具人民幣若干。

引入

師:小朋友,你知道開封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嗎?

生:三毛時代廣場。

師:來到三毛時代廣場,你最喜歡哪個柜臺的東西?為什么?

生1:玩具柜臺,因為……

生2:食品柜臺,因為……

師:當你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把它買下來嗎?

生:愿意把它買下來。

師:你都自己用錢買過哪些東西?

生:面包、學習用品、剪刀、玩具熊……

新授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又聰明又能干,會畫畫、會折紙,還會自己買東西。下面我們玩一個買賣商品的游戲,好嗎?

師:開一家綜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

學生各抒已見。

師:對,首先先將商品按不同種類放在柜臺上,并掛上相應的牌子。誰愿意用你的巧手布置柜臺?(點六名學生上臺將商品分類放在貨架上,并掛上相應的牌子。)

師:其余的小朋友可一邊欣賞精美的商品,一邊給這些小朋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學生擺完后問:這幾位小朋友是按什么擺放的?

生:把玩具放在一起,把學習用品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

師:這些商品上標的價錢,你都認識嗎?

師:誰愿意讀一讀。

生:一只恐龍18元……

師: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xiàn)在我宣布我是“小小商店”的總經(jīng)理(掛上胸卡)?,F(xiàn)在我聘任8個組長擔任“小小商店”的小經(jīng)理和收銀員,其余的小朋友當顧客,有請“小小商店”的成員和大家見面。(學生上場。)

師:俗話說的好“商場如戰(zhàn)場”,連我們“小小商店”也不例外。還是讓我們聽三個柜臺的小經(jīng)理是怎么介紹本柜臺的商品的?

a、玩具柜臺經(jīng)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b、學習用品柜臺經(jīng)理:看一看呀,瞧一瞧……

c、生活用品柜臺經(jīng)理:享受生活每一天……

師:各經(jīng)理介紹的真棒,我們也持以優(yōu)質(zhì)的服務,物美價廉的商品,歡迎您的光臨!噢,對了,忘了告訴大家,我們“小小商店”還特設了一個回收站,你們知道回收站是回收什么的嗎?

生:瓶子、廢紙、易拉罐、舊電池……

師:請回收站的站長為大家介紹一下。

(鼓掌。)

師:聽了這幾位小經(jīng)理的介紹,我想許多小顧客也有點心動了,心動不如行動,到底“小小商店”能否使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是讓我們的“上帝”做決定吧!

師:我們在購物時,人特別多,你們應注意什么?

生:注意……

師:對,我們要文明購物。在這里,告訴每個顧客一個好消息。如你在購物時講文明、守秩序,小經(jīng)理會發(fā)給他一顆文明顧客星,你們能得到這樣的榮譽嗎?

(生答。)

師:接下來,就有請小經(jīng)理和收銀員做好接待顧客的準備,各位顧客,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嗎?

(學生排隊購物)教師巡視。

游戲

師:看得出來,每位小顧客都有收獲,不知“小小商店”的服務是否得到大家的滿意呢?(生答。)

師:你在購物中,遇到麻煩和問題了嗎?你是怎么解決的?(生可提各種問題,大家也可幫助解決)詢問幾位顧客,都購買了什么東西?花了多少錢?

[通過全班同學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進行交流的習慣。]

師:看樣子,“小顧客”們在“小小商店”購物非常愉快,讓我們一同問問各柜臺收銀員,共收入多少錢?

玩具柜臺:收入……

生活用品柜臺:收入……

學習用品柜臺:收入……

師:請回收站站長匯報一下你們的成果。

(生答。)

師:你們打算怎樣處理這些東西。(生答。)

教師小結(jié)。師:通過這個購物活動,你學會了什么本領?(互相交流,談感受。)

教師總結(jié)。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4】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把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集中復習,有利于學生體會乘、除法的互逆關系,并進一步鞏固兩、三位數(shù)乘、除法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中注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

1.重視知識間的相互結(jié)合。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因數(shù)和積的關系、商的變化規(guī)律同乘、除法口算結(jié)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靈活應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準確、迅速。

2.重視知識點的逐個擊破。

針對每個知識點,教材都安排了相應的練習題,在教學中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回顧相關知識,有的放矢,逐個擊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起到了鞏固與提高的雙重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乘法和除法”這部分知識。

(板書課題:乘法和除法)

回顧整理,建構(gòu)網(wǎng)絡

1.打開教材看一看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的內(nèi)容,想一想這兩個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生小組內(nèi)交流)

2.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3.教師指導并歸納、總結(jié)這兩個單元所學的乘、除法的相關知識。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復習口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4題。

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jié):口算除法,可以從除法的意義上想得數(shù),也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去想。

一位數(shù)與幾百幾十數(shù)相乘,先用一位數(shù)乘幾百幾十數(shù)0前面的數(shù),再在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2.復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商不變的規(guī)律。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7題。

想一想可以根據(jù)什么算出結(jié)果。

積的變化規(guī)律:兩數(shù)相乘,一個因數(shù)不變,另一個因數(shù)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要乘(或除以)幾。

商不變的規(guī)律: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0除外),商不變。

3.復習筆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5題。

組織學生筆算,并說一說筆算乘、除法時應注意什么,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jié):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先用兩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因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因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如果因數(shù)的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因數(shù)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從被除數(shù)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小,就看被除數(shù)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4.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113頁6題。

先找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數(shù)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

(2)課件出示教材113頁8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使學生掌握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jié)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商不變的規(guī)律的探討過程,向?qū)W生滲透了類比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4頁13題。

2.計算并驗算下面各題。

125×43327÷8454×69

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115頁16題。

板書設計

乘法和除法

口算→→

小學數(shù)學,教學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識美術的種類及審美標準。

2.仔細翻閱新教材,師生共同關注新教材每一課的異同。

3.

針對每節(jié)不同的內(nèi)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記錄

教學重點:記錄每節(jié)課所需材料,為一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習作準備。

中國美術教育資源網(wǎng)教學難點:讓學生找出不同課所需的多種不同材料。

教師教法:誘導啟發(fā)教學法

學生學法:學生感悟理解

課前準備:美術教材、鉛筆

教學過程:

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說些什么呢?

以往的始頁課總是講述美術課的要求、看新學期的書、互相交流??偸沁@樣的流程,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無趣啊。怎樣給孩子們一個新的感受呢?

進入班級,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孩子們看還是我來教,都很開心啊!),有了靈感哦!

一、由“魔術”說起。

師:同學們,不再自我介紹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啊!

生:那是啊!

師:出個問題考考大家,學了這么久的美術,你認為美術是什么?

生:美術是一門藝術。

美術可以是繪畫、可以是手工。

美術分為很多種,有國畫、油畫等等。

美術是一種創(chuàng)想。

美術是把心中想的東西畫出來。

......

師:很多同學很專業(yè)嘛,了解很多美術的專業(yè)知識,老師更喜歡“美術是一種創(chuàng)想”“是畫出心中的東西”,這些回答讓老師感受到的是你對美術課的熱情、對未來的夢想。想知道老師心中的“美術”是什么嗎?

生:老師是怎么想的?

師:很簡單的字面理解,美術——美麗的魔術。

(學生覺得很有趣。)

師:去年的春晚,讓一位魔術師一夜出名,大家知道是誰嗎?

生:劉謙。(異口同聲啊)

師:那大家認為,這樣多的魔術師中,為什么劉謙可以脫穎而出呢?

生:手法嫻熟,別人看不出他是怎樣變的?

劉謙很帥。(哈哈,大家笑)

劉謙和努力,從小就開始練。

劉謙的經(jīng)典語言:下面,鑒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哈哈哈,大笑)

劉謙的魔術和別人的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

......

師:我?guī)椭蠹倚〗Y(jié)一下,劉謙有扎實的功底,營造出神秘的氛圍,更主要的是他的魔術新穎,自創(chuàng)的很多。與眾不同,便會讓你的作品精彩萬分。美術其實也是魔術哦,首先有一些基本的東西,同學們這兩年也學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這就是美術課的精髓。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成為優(yōu)秀的魔術師。

二、由“牛頭”說起。

師: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學生精神百倍,期待著。)大家知道畢加索嗎?

生:知道。

師: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不僅會畫畫,還會“做手工”,尤其喜歡用廢舊的材料拼擺成藝術品。有一次,畢加索在路上看見一個拾破爛的人,它的大口袋里有很多廢銅爛鐵,自行車的廢舊零件,畢加索就請求拾破爛的人把這些廢舊零件給他。拿回去以后靈感大發(fā),用車把和車座拼成了一個牛頭,至今這個作品還保存在國外的展覽館里。(我把大概的形狀畫在黑板上)

生:太有趣了。

師:畢加索的創(chuàng)作特點,就是用簡潔的線、概括的形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最初,他的這些作品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大家甚至覺得很可笑,但他的堅持讓他獲得了成功。

師:這些廢舊的材料,放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拼擺出作品來嗎?

(有的學生說,可以;有的學生搖搖頭。)

師:擺出這樣東西,并不難,難就難在你能不能想到,敢不敢想。這也是我們美術課的精髓——敢想感畫敢做。

三、由“美麗”說起。

師:有的同學說,我畫得不好看。老師不這樣認為,好看是什么?美是什么?有標準答案嗎?

生:沒有。(異口同聲)

師:答得很好。今天,你穿了一套衣服,你認為很美,但在我的眼里,我可能覺得很難看。(大家哈哈笑),美是什么,各人有各自的看法,不要害怕別人說你丑。你的作品也是一樣,只要畫出你心中的想法,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至少老師我喜歡。

四、由“教材”說起。

師:大家都很想看我們的新教材吧。

生:想。

師:看之前,老師提兩個小要求。第一,看的時候找一找課本中有哪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可以寫下來,平時注意收集;第二,把你感到新奇的東西可以和同伴們交流一下,希望以后你也可以有更好的創(chuàng)意。

(下面的時間,同學們看起書來。有了要求來看書,大家看的很投入,被書上的精彩所吸引了。)

教學十年有余,領悟到:美術教學有自己的特色,要求、規(guī)范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興趣、是熱情、是自信、是堅持。相信我的學生,他們會做的很好。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6】

【理論指導】

小學科學教學內(nèi)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背景做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建構(gòu)活動,激勵起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tài),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建構(gòu)主義的科學觀認為,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xiàn)在發(fā)展區(qū),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了解學生的前概念,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前提和基礎。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提供有結(jié)構(gòu)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關鍵。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生與材料的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蘊含著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也會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更體現(xiàn)了“具有開放性”的課堂理念,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jīng)歷。

【教學方法】

1.探究發(fā)現(xiàn)法

學生選用不同材料、寬度、厚度的紙橫梁搭橋,進而在體驗中分析可能影響橫梁抗彎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學家發(fā)現(xiàn)真理那樣,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學習,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和內(nèi)部聯(lián)系,找出變化規(guī)律的方法,在經(jīng)歷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到科學知識和學習科學的方法。在科學課中,運用探究發(fā)現(xiàn)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學會發(fā)現(xiàn)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實驗探索法

學生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寬度和厚度分別為1、2、3倍的紙條) 設計實驗方案,并圍繞著問題進行假設和實驗證明,進行開放性實驗,從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找到新規(guī)律。實驗探索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發(fā)展假設論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3.小組討論法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設計實驗方案、探討注意事項、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jié)論四次用到小組討論,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在小組中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學習,從中獲得對該問題深入認識或進一步了解。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jīng)驗基礎,尤其適合在小學中、高年級使用。

4.信息搜集法

本節(jié)課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將建筑科學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思考工程造價的相關問題,這一問題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是沒有生活經(jīng)驗作為基礎的。所以,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后對其相關信息進行搜集、整理、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對工程與技術領域知識有新的認識。

【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jié)構(gòu)》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jié)構(gòu),聯(lián)系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后進行綜合和應用。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橫梁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為本單元的后續(xù)研究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在認知特征與思維水平方面:六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雖然仍要借助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方面: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有了橫梁的材料、長度、寬度和厚度對抗彎曲能力影響的前概念,這為本課中“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測、研究問題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在已有的實驗方法與技能方面:學生從五年級綠豆種子發(fā)芽實驗開始,就已經(jīng)學習并掌握了對比實驗的方法,知道并理解對比實驗中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因此在本課的對比實驗中,只要學生能識別變量,找到控制變量的方法,思考需要注意的問題,就能順利開展實驗。

在科學情感態(tài)度方面:學生在以前的科學實驗中多次進行猜測、驗證猜測的活動,已經(jīng)理解了科學推測必須經(jīng)過實驗驗證的道理,這為情感目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達成打下了基礎。

在個體差異方面:由于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輪流擔任實驗操作員,所以他們在實驗操作能力上雖然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小組合作的情況下,基本能完成實驗操作任務;在數(shù)據(jù)分析、科學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房屋、橋梁結(jié)構(gòu)中有“柱”和“梁”。

2.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識別和控制實驗中的變量,記錄、分析數(shù)據(jù)并探究得出結(jié)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使學生既能夠大膽提出假設又能在探究中細心求證。

【教學重難點】

探究橫梁的寬度和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

(1)長度、寬度、厚度、材料不同的紙條若干

(2)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3)木塊若干

(4)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5)墊圈若干

(6)KT板若干

(7)實驗記錄單

(8)小組分工:材料員、記錄員、匯報員等

【教學過程】

一、科學視野:用“梁”、“柱”搭一座橋

1.出示兩木塊,介紹“柱”,再引出“梁”。

2.由學生選擇不同材料、寬度、厚度、長度的梁做橋面,搭一座橋。你們的橋能承重嗎?

3.承重時,橫梁會有什么變化?(彎曲)

4.引出課題:抵抗彎曲。(板書課題)

5.科學中,我們一般把抵抗彎曲能力簡稱為抗彎曲能力。你們的這座橋抗彎曲能力如何?怎么測試一下?(添加重物)

6.學生匯報各小組橋梁的抗彎曲能力。

二、科學探究:探究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

1.提出問題:各組橋梁的抗彎曲能力相同嗎?根據(jù)你們的觀察,可能是什么原因?qū)е碌??(長度、寬度、厚度、材料……)

2.建立假設:橫梁跨度的確定還要考慮具體的地質(zhì)、環(huán)境等因素,就同種材料而言,橫梁能改變的因素是寬度和厚度。誰來說說,當我們增加橫梁的寬度(或厚度)時,抗彎曲能力可能會怎樣變化?

如何證明你們的假設?

3.小組討論,制定計劃。

出示木塊、紙條、墊圈圖片。

認識嗎?

可以怎么用?

觀察第二組材料,有什么發(fā)現(xiàn)?(摸一摸)

能用這些材料證明你們的猜測嗎?

①改變條件:寬度、厚度。改變方法: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

②控制變量:對比試驗,除改變條件以外的量都不變。

4.確定實驗方案。

①將兩木塊對立作橋墩,保持一定距離。

②將紙條平放于兩橋墩上作橫梁,添加墊圈,觀察橫梁變化。

③繼續(xù)添加墊圈,直至橫梁剛好彎曲至桌面,記錄數(shù)據(jù)。

④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只改變寬度或厚度),重復上述操作,邊實驗、邊記錄。

⑤整理材料,提交數(shù)據(jù)。

5.實驗中要注意些什么?

①控制變量:每次只改變一個條件,用KT板上的標志線控制橫梁跨度不變。

②操作要求:墊圈要輕輕地放在紙橋梁的中間位置。

③計數(shù)原則:紙橋梁碰到桌面就算塌陷,導致塌陷的最后一個墊圈不能算。

6.進行實驗,得出結(jié)論:實驗所得出的數(shù)據(jù)說明了什么問題?

橫梁的抗彎曲能力與寬度和厚度有關:增加寬度能提高抗彎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彎曲能力。

7.思考:橫梁平著放好,還是立著放好?

觀察橫梁的橫切面是什么形狀的?怎樣安放更好?能用材料證明一下自己的理由嗎?(幾乎所有的橫梁橫截面都是長方形的,而且都是立著安放的,也就是橫梁的厚度比寬度大??捎帽髂酒?、塑料尺子進行演示證明。)

三、科學延伸:工程與技術的涉獵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橫梁的抗彎曲能力,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增加橫梁材料的用量,會增加成本。這也是通過增加厚度來提高抗彎曲能力的局限性。有什么方法在不增加橫梁材料用量的情況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請同學們在課后利用相關書籍、網(wǎng)絡資源對這一問題進行交流學習。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7】

設計說明

本課時主要復習“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線與角這部分知識。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理念,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特點:

1.談話激趣,引導自學。

上課伊始,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有關線與角的知識,使學生在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的過程中,對本冊書所學的“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的線與角這部分內(nèi)容有一個完整的了解。

2.討論練習,深化理解。

教學中,結(jié)合典型習題,通過討論、練習,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直線、射線、線段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線與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及角的相關知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1)談話導入。

師: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圖形與幾何”領域中線與角的內(nèi)容。

(2)歸納、整理。

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②學生獨立反思、回顧整理,然后小組展示交流。

③匯報交流,師引導歸納,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線與角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復習、回顧相關知識內(nèi)容的基礎上,利用課件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網(wǎng)絡的構(gòu)建,使學生對所復習的內(nèi)容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

⊙分類復習

1.結(jié)合典型習題,復習線的種類。

(課件出示)

(1)說一說下面各圖的名稱及特點。

(2)指名回答。

2.結(jié)合典型習題,復習線與線之間的位置關系。(課件出示)

(1)復習直線間的相互平行關系。

過點A分別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先弄清畫法,再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完成畫圖)

(2)復習直線間的相互垂直關系。

過點A分別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完成畫圖。提醒學生注意寫垂直符號)

3.結(jié)合典型習題,復習角的分類、度量和畫法。

(課件出示)

師:圖中有幾個銳角、幾個鈍角、幾個平角和幾個周角?(銳角:2個,鈍角:2個,平角:4個,周角:1個)

師:怎樣測量∠1的度數(shù)?

(引導學生說出角的測量方法)

師:如果∠1=60°,∠2、∠3和∠4各為多少度?為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jīng)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使學生對線與角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會正確地畫出指定度數(shù)的角,會量指定角的度數(shù),會正確地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進一步提高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課堂練習

1.填空。

(1)過一點可以畫()條直線,過兩點可以畫()條直線。

(2)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分為()、()、()、()、()。

(3)用一個10倍的放大鏡看一個10°的角,這個角是()。

2.判斷。(對的畫“√”,錯的畫“×”)

(1)角的邊越短,角就越小。()

(2)射線比直線短,線段更短。()

(3)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

3.按要求畫一畫。

用一副三角尺畫出75°的角。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4.完成教材103頁3題。

⊙課堂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103頁4題。

板書設計

線與角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8】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27、28頁的內(nèi)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并能靈活運用。

2.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從現(xiàn)實的問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

生:植樹節(jié)。

師:對呀,春天是植樹的季節(jié)(展示課件)。咱們學校也組織了植樹活動,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這次活動?它們一共要植多少棵樹?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展示課件)這是我們學校植樹的信息。

①這次參加植樹活動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樹60課,女生要植樹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學參加植樹活動,一共要植多少棵樹嗎?

[評析:在課的開始,教師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了植樹節(jié)的情境。這樣處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情景、條件、問題學生都十分熟悉,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中,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尋找規(guī)律

(一)體驗加法的意義

師:請你在練習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匯報,師板書。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師:這兩個問題都是用加法計算的,誰來說一說,你為什么要用加法?

學生說想法。

師小結(jié):這兩道題都是要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就要用加法計算。

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問題還要用到加法來計算,誰來舉一個例子。

一生舉例并例式解答。(師板書)

師:生活中像這樣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多不多?說一個給同桌聽聽。

[評析: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情境,體會加法的意義。]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三組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匯報時,讓學生結(jié)合第一組算式說一說,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36+2222+36)

師:大家看,這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和相等。這兩個算式可以怎么樣?(板書:=)

師:第二組算式可以怎樣寫?

(生答,師板書:60+44=44+60)

第三組算式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師:大家看,這幾個小組總結(jié)出了這幾道算式中的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以后,它們的和不變。你們小組的結(jié)論和它們一樣嗎?誰能再來說一說。

師:這三組算式都是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它們的和沒有變。是不是任意的兩個數(shù)相加,都有這么一個規(guī)律呢?誰能來任意說兩個數(shù)?

生:38+56。

師: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師板書:

師:這兩個數(shù)相加符合這個規(guī)律,其余的數(shù)是不是也有這個規(guī)律,請同學們先自己在練習本上舉幾個例子驗證一下,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好嗎?

小組交流,匯報。師板書。

師:剛才這么多的小組說出了這么多的'算式,哪個小組還愿意把你們的結(jié)論告訴同學們?

師:剛才,經(jīng)過同學們的努力,發(fā)現(xiàn)了不管這兩個加數(shù)是什么,只要兩個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它們的和不變。我們把這個規(guī)律叫做加法交換律。(板書)

學生齊讀一遍。

師: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加法交換律)

[評析:在學習加法交換律時,遵循先觀察,再交流,讓學生初步感知規(guī)律;再舉例驗證,進而發(fā)現(xiàn)總結(jié)規(guī)律,這樣一個思路來教學的。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課堂氛圍和諧、活潑、寬松。]

(三)學習用喜歡的方法表示

師:剛才是咱們自己發(fā)現(xiàn)了加法的這個重要的規(guī)律,你能不能用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

師: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生匯報,師板書:

a+b=b+a(師:你能告訴同學們a、b分別表示什么嗎?提示學生這兩個字母可以是任意的兩個數(shù)。)

甲+乙=乙+甲

△+○=○+△

師: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字母表示。學生齊讀一遍(a+b=b+a)。

[評析: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表示規(guī)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提高了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為以后正式教學用字母表示數(shù)打下初步基礎。]

(四)加法的應用

師:咱們知道了加法交換律,并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請同學們想一想,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哪些地方用到過加法交換律?

生:驗算加法時。

三、練習

師:通過努力,同學們又學會了新的知識,掌握了新的本領,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們呢?還有更高興的事情呢。

(展示課件)你們看,森林王國里的小鳥和小鴨,想和同學們來交朋友,你們愿意嗎?不過他們可是有備而來,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領。怎么樣,敢不敢來試一試?

(課件)一、你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試試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細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換律嗎?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運用加法交換律,你能寫出幾個算式?寫寫試試吧。

25+49+75=()+()+()

學生寫出算式以后,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哪兩個數(shù)交換了位置,在這些算式中,你認為哪一道計算起來比較簡單?說說你的想法。

師:小鳥和小鴨的問題都解決了,它們高興得不得了,想請同學們參觀它們的家園,高興嗎?(課件展示)

[評析:通過這些題目,既鞏固了今天學的新知識,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總評】

1.這節(jié)課真正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真實地呈現(xiàn)給了學生。

2.真實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思想過程。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交換律表示出來,在他們得出了加法交換律后,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如有的學生說可以用猴子表示一個加數(shù),用兔子表示另一個加數(shù),這個過程把學生那種真實的童稚的想法完全地表現(xiàn)了出來,他們決不拘限于用字母表示數(shù),而是用哭臉、笑臉、太陽、月亮、顏色來分別,這是我們大人常想不到的。

3.教給學生探究數(shù)學的方法,遵循了這樣一條教學主線:那就是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驗證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

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先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植樹生活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再引導學生驗證這個規(guī)律,最后應用規(guī)律來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是探究數(shù)學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學生如果能真正掌握這種方法,并能把這種方法應用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那可以說受益終生。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9】

教材分析:

《有余數(shù)除法》學生對于除法已經(jīng)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有余數(shù)除法,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建立余數(shù),有余數(shù)除法的概念,理解余數(shù)的含義,探究除數(shù)與余數(shù)的關系,并知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各部分名稱,并且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性。

教學目標:

1、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2、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關鍵:

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具準備:

課件、掛圖等。

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性。

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想象豐富,求知欲旺盛;學習責任感不斷增強,但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fā);他們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因此,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積極心態(tài),是他們通過思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也是教師需努力和強化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有什么關系?

2、練一練:16÷818÷821÷8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分橘子的問題,學習了用豎式計算除法,

2、如果把板演的數(shù)21換成55,你會做嗎?(出示分草莓畫面,讓學生理解題

意,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還剩幾個?

3、探究試商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提問:要解決“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2)指名回答,板書:55÷8

師過渡語:面對要分的數(shù)目比較大,當我們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繼續(xù)利用學

具來分是比較麻煩和困難的,那怎么辦呢?

(3)先引導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8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55,又比55小。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列式55÷8=6(個)……7個。

(6)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通過集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xiàn)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情況,所有

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shù)。

2、再次組織小組討論:怎樣估計兩數(shù)相除所得的商?

集體交流,達成共識: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shù)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shù),但

又要比被除數(shù)小。

3、引導學生總結(jié)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除數(shù)與幾相乘的積最接

近被除數(shù),又比被除數(shù)小,商就是幾。二乘,商和除數(shù)相乘。三減,被除數(shù)減

去商與除數(shù)的乘積。四比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

4、應用試商的方法填空:P5“試一試”。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10】

設計說明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是筆算乘法的開始,要讓學生切實掌握。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xiàn)以下兩方面:

1.借助情境指導學生有序整理知識體系,積累復習活動經(jīng)驗。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部分內(nèi)容的知識點比較多,在復習時必須進行系統(tǒng)地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先借助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引入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復習。然后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回顧相關的知識要點,形成簡單的知識結(jié)構(gòu)。最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示將相關的知識要點形成體系,將分散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為后面形成知識網(wǎng)絡奠定基礎。

2.重視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廣泛收集各種類型的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開闊學生的思路,促進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單項復習、綜合復習,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引入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復習。

(1)課件出示教材110頁1題(4):1架飛機可以載客280人,3架這樣的飛機可以載客多少人?

(2)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集體交流。

(3)指名說算法后,一起回顧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數(shù)0前面的數(shù)與一位數(shù)相乘,計算出積后,再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2.整理知識體系。

(1)想一想:在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個單元,除了學習口算乘法之外,還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筆算乘法、解決問題)

(2)討論: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和解決問題分別包括哪些類型題?

(口算乘法包括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筆算乘法包括不進位乘法和進位乘法;解決問題包括用估算解決問題和歸一、歸總問題)

(3)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示把這個單元的知識要點表示出來。課件出示樣例:

3.分類復習。

(1)復習口算乘法:直接寫出下列算式的得數(shù),并說一說你的算法。

80×3=70×9=40×6=

100×5=6×300=7×60=

900×2=2×200=400×7=

(2)復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估算。

①課件出示:張阿姨要打一篇500個字的文章,平均每分鐘打69個字,估算一下,她7分鐘能打完這篇文章嗎?

②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69×7)

③觀察算式,復習估算方法。

④完成解題過程。

69×7≈490(個)

490<500,所以她7分鐘不能打完這篇文章。

⑤估算。

教學,數(shù)學

相關推薦

  • 小學教案教學設計模板精選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身為教師要學會為教學內(nèi)容編寫對應的教案。教案點明了教學目標,即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最近是否在尋找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呢?欄目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小學教案教學設計模板》,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
    2023-01-03 閱讀全文
  •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1500字(精選5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前就要準備安排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精心整理了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2023-01-02 閱讀全文
  • 教資教學設計模板(精選7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在教學前就要寫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怎么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意呈上“教資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3-01-14 閱讀全文
  • 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合集 作為一名授予學生知識的教師,正式教學前就要準備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學習的安排,可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在寫自己的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經(jīng)過收集,我們整理了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2023-01-10 閱讀全文
  • 科學教學設計題模板匯總 作為一名優(yōu)秀引領學生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系統(tǒng)方法為指導,可以幫助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一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怎么樣的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現(xiàn)在向你推薦科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3-01-07 閱讀全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身為教師要學會為教學內(nèi)容編寫對應的教案。教案點明了教學目標,即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最近是否在尋找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呢?欄目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小學教案教學設計模板》,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

2023-01-03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前就要準備安排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根據(jù)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精心整理了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2023-01-02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在教學前就要寫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怎么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意呈上“教資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3-01-14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授予學生知識的教師,正式教學前就要準備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學習的安排,可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在寫自己的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經(jīng)過收集,我們整理了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2023-01-10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引領學生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系統(tǒng)方法為指導,可以幫助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一篇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怎么樣的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現(xiàn)在向你推薦科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3-01-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