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關于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8篇

發(fā)布時間:2022-12-26 孔融讓梨故事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專題“孔融讓梨故事”推薦內容。

職場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進行文檔編寫,范文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范文是我們學習的典范文章,好的范文需要具備什么特征?根據(jù)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精心整理了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1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十分懂事??兹谶€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十分喜愛他。

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我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兹诳戳丝幢P子中的梨,發(fā)現(xiàn)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里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當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當拿個最小的,大的應當留給哥哥吃。

爸爸之后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當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當把大的給小弟弟吃。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向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2

烈日炎炎的夏天,梨掛在樹上就像翠綠的燈籠,一看就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孔融和哥哥、弟弟們抬頭望著那水靈靈的,散發(fā)著清香的梨樹想:梨兒趕緊成熟吧!

終于有一天,梨子成熟了,大人看孔融很想吃,就摘了幾個下來。那梨的皮薄薄的,一口咬上去,又甜又多汁,讓人多么想去把它吃個精光!

他們以為孔融會拿最大的、汁水豐盈的、金燦燦的大梨。

沒想到,孔融卻把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們,一位拿到大梨的哥哥得意地對其他兄弟們說:“看看這么大的梨,汁水一定很豐富,一定又香又甜!”

而孔融沒有多想,還是吃起小梨子來。

這一幕引起旁邊媽媽的好奇,媽媽問他:“你這么想吃梨,為什么不拿最大的呢?”

孔融回答道:“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大的應當給哥哥們?!?/p>

“那還有比你小的弟弟呢,不是應該他吃最小的嗎?”媽媽又問。

“弟弟還小,我是哥哥了,我把大的讓給他吧!”

聽了這話,媽媽知道孔融一定會大有出息,母親眉開眼笑地說道:“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哥哥們聽了這話,也都對孔融刮目相看。

生活中只要你有禮讓別人的心,就能像綻放的花朵,香飄萬里。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3

孔融小時候家里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4

孔融讓梨的故事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兹谶€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fā)現(xiàn)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里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p>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p>

爸爸聽他這么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后一定會很有出息。”

2

孔融讓梨的故事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于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3

孔融讓梨的另類解讀

曾經有一位老師將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交流這個故事的感受,學生們大多都說孔融具有謙讓的美德、要如何學習云云。唯獨一名學生,語出驚人:如果孔融不讓梨,他的哥哥們會揍他。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許在他哥哥們的眼里,他這不是謙讓,而是一種屈服。

細細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強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強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來謙讓?要是強者將占據(jù)大利的機會讓給弱者,這才叫謙讓(因為強者本來就有力占據(jù)大利)。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5

從前,有個叫孔融的小朋友。

他有五個哥哥。因為孔融年齡最小,哥哥們都異常疼愛他。

一天,爸爸帶回來一籃新鮮的梨,看上去又大又好吃。哥哥們都舍不得先吃,就讓孔融先去挑。

孔融把籃子里的梨挨個看了看,然后,他高興的拿起了那個最小的梨,說“我要吃這個”。

爸爸看到了,笑著問孔融:“這么多梨,又讓你先挑,你為什么先挑了最小的梨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最小,應當拿最小的,剩下的留給爸爸媽媽和哥哥們吃”

僅有4歲的小孔融,就懂得孝敬父母,謙讓自我的哥哥。

大家都夸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6

夏天的來臨,也于是距離暑假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暑假你會選擇去鄉(xiāng)下游玩嗎?你知道夏天的鄉(xiāng)村是什么樣子的嗎?小學生如何寫好關于暑假旅游的日記作文?先來看看下面的這篇范文的吧。

六年級寫景作文題目:我愛田野。關于田野的寫景作文怎么寫?這篇六年級寫景作文1000字的我愛田野的寫景小練筆把田野描述的生機勃勃。

這種不僅可以在陸地上行駛,碰到堵車時還可以選擇飛行模式。在天空中,方向盤會自動收起來,車會自動進行無人駕駛模式。如果想同后面的人聊天,只需要旋轉一下儀表盤旁的旋鈕。就可以360,旋轉座椅和后面的人聊天。

大家好,我是八達嶺旅游公司的張導游,今天由我?guī)ьI大家欣賞這長城的雄偉壯觀和了解有關的傳說與故事。

夏令營回來后媽媽送給我一本書——《告訴世界我能行》。這本書是知心姐姐盧勤寫的,里面有50個我們成長需要面對的問題。許多都是她多年來收集和整理的,真實的故事。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7

夏天來了,孔融家的院子里的梨成熟了,孔融摘了幾個,和兄長一起享用。

梨黃黃的,皮薄肉厚,咬上一口,一汪蜜水,美味極了。

孔融拿起一個最大的梨,媽媽見了,以為孔融想要吃最大的梨,不過孔融卻將最大的梨給了自己的爸爸,對爸爸說:“你最大,吃的梨也得是最大的!”爸爸聽了,咧開嘴開心地笑了。

接著,孔融把第二大的梨給了最小的弟弟,對弟弟說:“你最小,吃了大的梨才能長得和我一樣高!”

弟弟聽了連聲說:“謝謝哥哥!謝謝哥哥!”

最后孔融把最小的梨留給了自己。

兄長對孔融非常佩服,孔融的行動和言語讓兄長對他刮目相看,他們都覺得自己應該學習他的禮讓之心。

媽媽爸爸見了,喜笑顏開,心想:這孩子以后一定有出息。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蔽乙院笠欢ㄒ獙W習孔融,學習他心胸寬大,敬愛長輩的品質。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8

孔融讓梨的故事:名人故事

孔融讓梨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度纸洝分腥谒臍q,能讓梨即出于此。

原文: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鬃佣缹O,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于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公元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為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豐。孔融是當時比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剛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終為曹操所忌,枉狀構罪,下獄棄市。

孔融小時候家里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yjs21.COM小編推薦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12篇


可能你已經進行過各類文檔的寫作,優(yōu)秀范文可以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找到優(yōu)秀的范文學習其整體框架的寫法。相信你應該喜歡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整理的孔融讓梨小的故事,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獲!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1

孔融小時候家里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2

孔融讓梨 教育故事:睡前故事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

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的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所以這個故事雖然很老很老了,可一直講到現(xiàn)在。

聽:鞠萍姐姐講故事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3

在炎熱的夏天里,小草長得又高又茂密,可愛極了,一陣微風吹來,花兒點點頭,就像在和太陽打招呼。在一個院子里,長著一棵梨樹,上面掛著許多黃澄澄的梨子,像一個個小葫蘆,真是可愛極了。

媽媽發(fā)現(xiàn)了這些黃澄澄的梨就摘了幾個,她拿回家,把梨沖洗干凈,放進了盤子里,然后端出來,放在院外的一張木桌子上。香甜的味道真是讓人嘴饞,三位哥哥聞到了香味,就像箭一樣跑了過去,爭搶著大個的黃梨。

孔融和爸爸,媽媽走了過來,正好看到三個哥哥們狼吞虎咽地吃著梨,他們的嘴巴里都溢滿了香甜的果汁。

孔融想:他們的習慣真不好,我要尊敬長輩,因為我是一個好孩子。于是孔融就拿了一個最小的黃梨來吃。

爸爸疑惑地問他:“融兒,你為什么拿最小的梨呢?”

孔融撲閃著大眼睛回答說:“我要尊敬長輩,大的梨要給大人吃!”

哥哥們聽了,都被孔融的話感動了,他們說:“你真是太懂事了,我們以后要向你學習!懂得謙讓?!?/p>

從此,哥哥們都很孝敬父母。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4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兒,因為他性情活潑、隨和,大家都喜歡他。雖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媽媽對他們每個人的.要求都很嚴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么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著自我;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忙。孔融年紀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喜歡做事,總搶著掃地呀,端碗什么的,十分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教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終,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我。客人問小孔融為什么撿一個最小的給自我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當吃最小的??腿寺犃丝兹诘幕卮鹬笨洫勊?。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之后,爸爸的學生便把孔融分梨、讓梨的故事寫成了文章。于是大家就把它傳誦開了,從古代一向講到此刻。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5

孔融(1532xx),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著名的文學家,之一,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深受曹丕的推崇。據(jù)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父親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6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fā)。

東漢時,有個小孩叫孔融,他四歲那年父親的朋友送來一筐梨。父親要孔融先拿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見后奇怪地問:你怎么不挑一個大點的哪?孔融搖搖頭說:爹,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長輩和哥哥們吃。大人們聽到這席話,都感到驚奇,紛紛稱贊他,說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做人應該友愛謙讓,不能太自私。

編輯推薦:

更多讀后感范文進入讀后感大全:/duhougan/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7

烈日炎炎的夏天,梨掛在樹上就像翠綠的燈籠,一看就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孔融和哥哥、弟弟們抬頭望著那水靈靈的,散發(fā)著清香的梨樹想:梨兒趕緊成熟吧!

終于有一天,梨子成熟了,大人看孔融很想吃,就摘了幾個下來。那梨的皮薄薄的,一口咬上去,又甜又多汁,讓人多么想去把它吃個精光!

他們以為孔融會拿最大的、汁水豐盈的、金燦燦的大梨。

沒想到,孔融卻把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們,一位拿到大梨的哥哥得意地對其他兄弟們說:“看看這么大的梨,汁水一定很豐富,一定又香又甜!”

而孔融沒有多想,還是吃起小梨子來。

這一幕引起旁邊媽媽的好奇,媽媽問他:“你這么想吃梨,為什么不拿最大的呢?”

孔融回答道:“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大的應當給哥哥們?!?/p>

“那還有比你小的弟弟呢,不是應該他吃最小的嗎?”媽媽又問。

“弟弟還小,我是哥哥了,我把大的讓給他吧!”

聽了這話,媽媽知道孔融一定會大有出息,母親眉開眼笑地說道:“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p>

哥哥們聽了這話,也都對孔融刮目相看。

生活中只要你有禮讓別人的心,就能像綻放的花朵,香飄萬里。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8

在很久很久以前,孔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兒,因為他性情活潑、隨和,大家都喜歡他。雖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媽媽對他們每個人的要求都很嚴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么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著自己;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兹谀昙o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喜歡做事,總搶著掃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腿藛栃】兹跒槭裁磽煲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笨腿寺犃丝兹诘幕卮鹬笨洫勊?。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后來,爸爸的學生便把孔融分梨、讓梨的故事寫成了文章。于是大家就把它傳誦開了,從古代一直講到現(xiàn)在。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9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p>

夏天來了,梨成熟了??兹诘母改溉ソ稚腺I了一大筐黃澄澄的梨,拿回家里來準備讓全家人一起吃。

這些梨有的是青青的,有的是黃澄澄的,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但皮都是薄薄的,上面還有數(shù)不清的黑點點,像披上了一件黃色中布滿黑色斑點的外套,梨的果肉更是甜脆可口。

孔融把家里的所有人都叫了過來,請他們一同吃梨。諸位兄長坐在桌旁吃梨,孔融在一旁拿起了一個又大又黃的梨,父母以為他要把大梨吃掉,但是孔融下一秒就放下了那個大大的梨,拿起了一個小小的梨來吃。

一位哥哥問他:“你為什么拿那么小的梨,不拿大的呢?”

孔融說:“我年紀小就應當拿小的。”

哥哥說:“那弟弟不最小的嗎?為什么不是弟弟吃最小的呢?”

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更應當像長輩一樣對待弟弟。”

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望向了年幼的孔融。

哥哥們想:我真佩服孔融,他這么小就有了尊老愛幼的優(yōu)秀品質。

父母則在一旁咧開嘴微笑著呢!滿臉都是驚喜的表情。他們想:孔融長大后必有前途!

果不其然,孔融長大后成了一名著名的文學家,他四歲讓梨的故事也流傳了千古,成為了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10

‘外公是幫別人,做好事呢,不是仆人。故事中的兩個人不僅起得很早,而且給寡婦干很多活,拿到的工錢還少,這樣的人叫仆人。’媽媽回答?!?/p>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又迎來了月考,她和Z都坐在了第一考室,成績單發(fā)下來,她只考了60名,Z仍名列前茅,她下定決心,半期考一定要努力,但半期考卻又給了她沉重一擊,數(shù)學成績差到極點,97名,她心中反復默念,也許是太多的期待,讓她更加失望,但她還是很快調整了狀態(tài),想著再用心一點,刻苦一點

元旦英語作文-Ne/zrgs/20826.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11

夏天,一個個黃澄澄的梨掛在了枝頭,就像一個個大銅鈴,在枝頭搖動,好像在說著:“快點來吃我吧!”梨的皮金黃金黃的,上面有許多棕黑色的小點,如果它圓一點,就像一個網(wǎng)球了。一口咬下去,汁水豐盈,又嫩又香,真是美味極了!

孔融鼻梁高挺,鼻子上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時刻閃著智慧的光,他的眼睛上有著柳葉眉,眉角有一點向上彎起,非??蓯?。

這一天,孔融和父親、母親,還有各位兄長一起吃梨。孔融拿起了一個最大的梨,大家以為他要把這個大梨給吃了,結果他把這個大梨放到一邊,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吃。

媽媽問他:“你為什么不吃最大的梨呢?”

“我還小?!笨兹诨卮?,“所以要吃小一點的梨?!?/p>

媽媽一邊抱著小弟弟一邊又問:“可是弟弟比你小呀?”

他又回答:“弟弟比我小,我要讓給他?!?/p>

這時,他的兄長們想:他可真乖,我長這么大都不明白他說的道理,慚愧得很。

他的父母喜悅地點了點頭,心里想:這孩子長大了一定是個人才。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蔽矣X得每個人都要學習孔融的禮讓,這樣社會就會更美好,家里也會更和諧。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 篇12

嗨!大家好,你們知道正月初五是什么日子嗎?那就是我母親的受難日。在20xx年正月初五那個風雪交加的下午有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出生了那就是我。那當然了,今天是我的第十二個生日。

寫日記能提高哪些寫作能力呢?首先,記日記可以鍛煉和提高獨立選材能力。記一篇日記,都要通過分析、比較、綜合、篩選,從紛繁的事物中,選擇出值得寫的事。這就是選材的過程。經常這樣做,獨立選材能力自然會提高。同時,日記也能為作文積累下很多素材,這樣作文時思路就會開闊起來,可以從日記中選出最新穎最深刻的事來寫。

而我的夢想是當一位作家,我會繼續(xù)沿著老一輩作家的路程,用心去攝取一些經典的好詞佳句,不斷去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發(fā)表出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文章,使更多的孩子能閱讀到更多的好作品,讓更多的寫作愛好者受益,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總算考完了!成績也出來了!還好!語文92,數(shù)學100,英語98。??!還不錯,這累得沒白費,終于考出了這么好的成績!終于,這等待已久的淚水噴涌而出,一滴滴地滴在試卷上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11篇


在任何崗位上都離不開文檔,充分使用范文是寫作提升的高效手段,要在范文借鑒中用心體會其寫作思路。那么我們如何動筆寫一篇范文呢?欄目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1)

夏天來了,孔融家的院子里的梨成熟了,孔融摘了幾個,和兄長一起享用。

梨黃黃的,皮薄肉厚,咬上一口,一汪蜜水,美味極了。

孔融拿起一個最大的梨,媽媽見了,以為孔融想要吃最大的梨,不過孔融卻將最大的梨給了自己的爸爸,對爸爸說:“你最大,吃的梨也得是最大的!”爸爸聽了,咧開嘴開心地笑了。

接著,孔融把第二大的梨給了最小的弟弟,對弟弟說:“你最小,吃了大的梨才能長得和我一樣高!”

弟弟聽了連聲說:“謝謝哥哥!謝謝哥哥!”

最后孔融把最小的梨留給了自己。

兄長對孔融非常佩服,孔融的行動和言語讓兄長對他刮目相看,他們都覺得自己應該學習他的禮讓之心。

媽媽爸爸見了,喜笑顏開,心想:這孩子以后一定有出息。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蔽乙院笠欢ㄒ獙W習孔融,學習他心胸寬大,敬愛長輩的品質。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2)

夏天的來臨,也于是距離暑假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暑假你會選擇去鄉(xiāng)下游玩嗎?你知道夏天的鄉(xiāng)村是什么樣子的嗎?小學生如何寫好關于暑假旅游的日記作文?先來看看下面的這篇范文的吧。

六年級寫景作文題目:我愛田野。關于田野的寫景作文怎么寫?這篇六年級寫景作文1000字的我愛田野的寫景小練筆把田野描述的生機勃勃。

這種不僅可以在陸地上行駛,碰到堵車時還可以選擇飛行模式。在天空中,方向盤會自動收起來,車會自動進行無人駕駛模式。如果想同后面的人聊天,只需要旋轉一下儀表盤旁的旋鈕。就可以360,旋轉座椅和后面的人聊天。

大家好,我是八達嶺旅游公司的張導游,今天由我?guī)ьI大家欣賞這長城的雄偉壯觀和了解有關的傳說與故事。

夏令營回來后媽媽送給我一本書——《告訴世界我能行》。這本書是知心姐姐盧勤寫的,里面有50個我們成長需要面對的問題。許多都是她多年來收集和整理的,真實的故事。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3)

炎熱的夏天,孔融和哥哥們在庭院里開心地玩著捉迷藏。大家正玩得開心的時候,媽媽提著一籃子梨走了出來,大聲叫道:“吃梨啦!”

那梨金燦燦的,上面小,下面大,像個葫蘆,一陣風吹過,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果香撲鼻而來。

媽媽把梨放在客廳的桌子上,孔融的哥哥們一擁而上,圍在桌子邊吵著,都搶著要大個的。

哥哥們走后,孔融才走上去,挑了一個最小的,爸爸問道:“你為什么挑個最小的?”

孔融回答:“哥哥們個頭大,應當吃大梨。而弟弟比我小,我要讓著小弟弟?!?/p>

媽媽滿臉笑容地夸道:“你真是個會謙讓的好孩子!”

爸爸走到哥哥面前批評道:“你們真是越大越不懂事!孔融比你們小都知道謙讓,比你們懂事多了!”

哥哥們聽后慚愧地低下了頭。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4)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fā)。

東漢時,有個小孩叫孔融,他四歲那年父親的朋友送來一筐梨。父親要孔融先拿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見后奇怪地問:你怎么不挑一個大點的哪?孔融搖搖頭說:爹,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長輩和哥哥們吃。大人們聽到這席話,都感到驚奇,紛紛稱贊他,說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做人應該友愛謙讓,不能太自私。

編輯推薦:

更多讀后感范文進入讀后感大全:/duhougan/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5)

在很久很久以前,孔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兒,因為他性情活潑、隨和,大家都喜歡他。雖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媽媽對他們每個人的要求都很嚴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么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著自己;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孔融年紀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喜歡做事,總搶著掃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腿藛栃】兹跒槭裁磽煲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笨腿寺犃丝兹诘幕卮鹬笨洫勊?。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后來,爸爸的學生便把孔融分梨、讓梨的故事寫成了文章。于是大家就把它傳誦開了,從古代一直講到現(xiàn)在。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6)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記載于《后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原文如下:

續(xù)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翻譯過來就是: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然后按照長幼順序把梨分給兄弟??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p>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兹谧尷娴墓适铝鱾髦两?,成為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7)

夏日炎炎的午后,一個個黃澄澄的梨掛在枝頭,胖得不能再胖,在樹上你擠我碰。閃閃發(fā)光的梨,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格外耀眼。如果吃上一口,那甜脆可口的滋味和那甜津津的汁,肯定讓人回味無窮。

一些剛被采摘下來的梨,被放到了一個院子的桌子上——孔融家。不一會兒,一群人圍到桌子旁,坐了下來。孔融只看了一眼,便把下面的梨翻了上來。他的媽媽以為他要拿大的,結果,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父母和兄弟都覺得很奇怪,便問孔融??兹趨s答道:“我還小,才四歲,應該拿最小的。大的都應該給父母和兄長們。”

這一說,可把幾個兄長驚呆了。其中一個想:天哪,孔融才四歲,竟然懂禮讓!看來孔融是一個不簡單的人。

孔融的媽媽聽了后,喜笑顏開,問孔融:“你的弟弟比你還小,為什么不把最小的讓給他呢?”

孔融眨巴著圓圓的大眼睛說:“我是他的哥哥,是要把大的讓給他?!?/p>

就這樣,孔融讓梨的故事成了流傳千年的佳話。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8)

孔融讓梨的故事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兹谶€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fā)現(xiàn)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里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p>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p>

爸爸聽他這么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后一定會很有出息?!?/p> 2

孔融讓梨的故事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于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3

孔融讓梨的另類解讀

曾經有一位老師將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交流這個故事的感受,學生們大多都說孔融具有謙讓的美德、要如何學習云云。唯獨一名學生,語出驚人:如果孔融不讓梨,他的哥哥們會揍他。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許在他哥哥們的眼里,他這不是謙讓,而是一種屈服。

細細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強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強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來謙讓?要是強者將占據(jù)大利的機會讓給弱者,這才叫謙讓(因為強者本來就有力占據(jù)大利)。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食物兩個梨子,動畫視頻,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

導語:老師這里有兩個梨,如果讓你們選擇,你會選哪一個,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挑梨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老師完整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1)教師一邊講述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內容。

提問:故事中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幾歲了?他有幾個兄弟?他是最小的嗎,為什么?

(2)結合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內容。

提問:家里吃梨的時候,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子?爸爸是怎么問孔融的,孔融是怎么說的?

提問:爸爸又是怎么問孔融的,孔融又是怎么說的?

提問:爸爸是怎么夸孔融的?(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小結:孔融能讓著哥哥又能讓著弟弟他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4、完整觀看《孔融讓梨》視頻

5、創(chuàng)設情景,情感遷移

提問:平時你認為謙讓的事情有哪些呢?

提問:小妹妹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做?

提問:如果你在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又沒有座位,你會怎么做?

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一個讓梨的故事,懂得了謙讓的道理,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像今天這樣能夠謙讓別人,關心別人。文章.出自教案網(wǎng).如果現(xiàn)在讓你把梨送出去,會把梨送給誰?為什么?(幼兒自由說)。那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一起把梨送給他們吧!(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附故事:

從前,有一個四歲的男孩子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大家坐到一起來,哥哥先讓孔融挑一個,孔融想了想,到底要挑哪一個梨呢,于是他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見了也覺得奇怪,就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子,又讓你先挑,你為什么不拿大的,不拿好的,偏偏拿一個最小的呢??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把大的讓給哥哥吃。爸爸又問孔融,弟弟比你小,為什么不把最小的留給他呢?孔融又說:我比弟弟大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爸爸聽了特別的高興,他對孔融說,好孩子,好孩子,真是個好孩子??兹谒臍q時就知道讓梨,上面讓著哥哥,下面讓著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活動反思

經常說禮貌用語是一種好習慣好的修養(yǎng),同樣學會謙讓也是人類一種特有的美德,故事《孔融讓梨》讓幼兒通過簡單的故事理解,深刻地體驗到謙讓這種美德,在討論中幼兒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謙讓,什么時候該謙讓,設置情景,遷移感情的討論中很多幼兒都談到自己平時都是很以自我為中心的,但是在聽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學習,學習謙讓,本次活動幼兒的發(fā)言討論都很積極。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10)

從前,有個叫孔融的小朋友。

他有五個哥哥。因為孔融年齡最小,哥哥們都異常疼愛他。

一天,爸爸帶回來一籃新鮮的梨,看上去又大又好吃。哥哥們都舍不得先吃,就讓孔融先去挑。

孔融把籃子里的梨挨個看了看,然后,他高興的拿起了那個最小的梨,說“我要吃這個”。

爸爸看到了,笑著問孔融:“這么多梨,又讓你先挑,你為什么先挑了最小的梨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最小,應當拿最小的,剩下的留給爸爸媽媽和哥哥們吃”

僅有4歲的小孔融,就懂得孝敬父母,謙讓自我的哥哥。

大家都夸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篇11)

孔融讓梨:成語故事

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兹诤芏Y貌,父母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個最大的。父親讓孔融挑,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兹谧尷娴墓适拢芸靷鞅榱酥袊?。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讓梨的寓意:孔融讓梨是指人們懂得謙讓、禮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愛幼和尊長的好習慣!

孔融讓梨造句:媽媽買了兩個本子,小紅把漂亮的本子給了妹妹,她具有孔融讓梨的精神,大家都要跟她學習!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500字7篇


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的小故事”。想必大家都很希望能從容撰寫文檔和文案吧,我們第一時間會想要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范文可以在我們不知在何處動筆時,提供寫作構思。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并收藏!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1

夏天,一個個黃澄澄的梨掛在了枝頭,就像一個個大銅鈴,在枝頭搖動,好像在說著:“快點來吃我吧!”梨的皮金黃金黃的,上面有許多棕黑色的小點,如果它圓一點,就像一個網(wǎng)球了。一口咬下去,汁水豐盈,又嫩又香,真是美味極了!

孔融鼻梁高挺,鼻子上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時刻閃著智慧的光,他的眼睛上有著柳葉眉,眉角有一點向上彎起,非??蓯?。

這一天,孔融和父親、母親,還有各位兄長一起吃梨。孔融拿起了一個最大的梨,大家以為他要把這個大梨給吃了,結果他把這個大梨放到一邊,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吃。

媽媽問他:“你為什么不吃最大的梨呢?”

“我還小。”孔融回答,“所以要吃小一點的梨。”

媽媽一邊抱著小弟弟一邊又問:“可是弟弟比你小呀?”

他又回答:“弟弟比我小,我要讓給他。”

這時,他的兄長們想:他可真乖,我長這么大都不明白他說的道理,慚愧得很。

他的父母喜悅地點了點頭,心里想:這孩子長大了一定是個人才。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蔽矣X得每個人都要學習孔融的禮讓,這樣社會就會更美好,家里也會更和諧。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2

孔融讓梨 教育故事:睡前故事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

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的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所以這個故事雖然很老很老了,可一直講到現(xiàn)在。

聽:鞠萍姐姐講故事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3

孔融讓梨 八月九日 星期日 天氣不那么熱啦!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不管是吃飯、喝水,還是落座、行走,都應該謙虛,讓禮,長幼有序!懂得年長者優(yōu)先,年幼者在后的道理。

話說孔融四歲那年,家里人在一塊兒吃梨。哥哥姐姐們都上前去拿大的,只有孔融站在一旁。父親看見了,說:“快把梨放下,讓站在一旁的孔融來分梨?!笨兹谙劝褍蓚€最大的分給父親和母親,其次,孔融又把兩個大梨好梨分給哥哥姐姐們,自己吃最小的。父親見了問:“融兒,為什么不把最大的給自己,卻要最小的?”孔融說:“我年齡最小,所以該吃最小的?!备绺缃憬銈兎謩e拿著自己手中的梨,慚愧的低下了頭。

融四歲,能讓梨??兹谒臍q就知道了孝順長輩的美德,我們要像孔融一樣,孝順長輩!

媽媽后記:孩子,孔融的確很懂事。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懂得?,F(xiàn)在的小孩子,道理從嘴巴里能說出一串串,但是行動上真正做到的卻不多。我們要向孔融學習,用行動來傳承咱們的中華美德,做個中華美德好少年!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4

烈日炎炎的夏天,梨掛在樹上就像翠綠的燈籠,一看就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孔融和哥哥、弟弟們抬頭望著那水靈靈的,散發(fā)著清香的梨樹想:梨兒趕緊成熟吧!

終于有一天,梨子成熟了,大人看孔融很想吃,就摘了幾個下來。那梨的皮薄薄的,一口咬上去,又甜又多汁,讓人多么想去把它吃個精光!

他們以為孔融會拿最大的、汁水豐盈的、金燦燦的大梨。

沒想到,孔融卻把最大的梨讓給了哥哥們,一位拿到大梨的哥哥得意地對其他兄弟們說:“看看這么大的梨,汁水一定很豐富,一定又香又甜!”

而孔融沒有多想,還是吃起小梨子來。

這一幕引起旁邊媽媽的好奇,媽媽問他:“你這么想吃梨,為什么不拿最大的呢?”

孔融回答道:“我年紀小,應當吃小的,大的應當給哥哥們?!?/p>

“那還有比你小的弟弟呢,不是應該他吃最小的嗎?”媽媽又問。

“弟弟還小,我是哥哥了,我把大的讓給他吧!”

聽了這話,媽媽知道孔融一定會大有出息,母親眉開眼笑地說道:“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哥哥們聽了這話,也都對孔融刮目相看。

生活中只要你有禮讓別人的心,就能像綻放的花朵,香飄萬里。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5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深受啟發(fā)。

東漢時,有個小孩叫孔融,他四歲那年父親的朋友送來一筐梨。父親要孔融先拿個吃,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見后奇怪地問:你怎么不挑一個大點的哪?孔融搖搖頭說:爹,我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長輩和哥哥們吃。大人們聽到這席話,都感到驚奇,紛紛稱贊他,說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做人應該友愛謙讓,不能太自私。

編輯推薦:

更多讀后感范文進入讀后感大全:/duhougan/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6

星期五上午第一節(jié)課,又考試了。這次考的是語文,由于前一天剛剛得了一個數(shù)學100,我有點驕傲了。

不久,幼苗挺直了腰,長得枝繁葉茂。恰好,語文老師看到了這一幕。他走進教室,說:怎么回事?怎么這么吵?班長站起來指著我,說:他寫的作文被撕了。語文老師走到我身邊,說:是這樣嗎?把你的作文給我看看。我弱弱地把撕開一半的作文交給老師。語文老師看了后,笑著對我說:不錯,繼續(xù)努力。我笑著點了點頭,心中充滿喜悅。

我回家后,仔細的讀了讀,才知道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山坡上住著許多許多的小動物,它們過著很艱苦的生活。山坡雖大,但盡是光禿禿的石頭,只有一塊大不太大的田地,卻也排不上用場,因為那片地,是一座房子院落,可那房子已經三年沒有人住了,一直荒廢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 篇7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記載于《后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原文如下:

續(xù)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翻譯過來就是: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然后按照長幼順序把梨分給兄弟??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兹谧尷娴墓适铝鱾髦两瘢蔀樵S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大班語言活動故事教案及教學反思《孔融讓梨》


活動目標

1、通過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食物兩個梨子,動畫視頻,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

導語:老師這里有兩個梨,如果讓你們選擇,你會選哪一個,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挑梨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1)教師一邊講述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內容。

提問:故事中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幾歲了?他有幾個兄弟?他是最小的嗎,為什么?

(2)結合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內容。

提問:家里吃梨的時候,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子?爸爸是怎么問孔融的,孔融是怎么說的?

提問:爸爸又是怎么問孔融的,孔融又是怎么說的?

提問:爸爸是怎么夸孔融的?(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小結:孔融能讓著哥哥又能讓著弟弟他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4、完整觀看《孔融讓梨》視頻

5、創(chuàng)設情景,情感遷移

提問:平時你認為謙讓的事情有哪些呢?

提問:小妹妹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做?

提問:如果你在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又沒有座位,你會怎么做?

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一個讓梨的故事,懂得了謙讓的道理,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像今天這樣能夠謙讓別人,關心別人。如果現(xiàn)在讓你把梨送出去,會把梨送給誰?為什么?(幼兒自由說)。那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一起把梨送給他們吧!(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附故事:

從前,有一個四歲的男孩子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大家坐到一起來,哥哥先讓孔融挑一個,孔融想了想,到底要挑哪一個梨呢,于是他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見了也覺得奇怪,就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子,又讓你先挑,你為什么不拿大的,不拿好的,偏偏拿一個最小的呢??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把大的讓給哥哥吃。爸爸又問孔融,弟弟比你小,為什么不把最小的留給他呢?孔融又說:我比弟弟大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爸爸聽了特別的高興,他對孔融說,好孩子,好孩子,真是個好孩子??兹谒臍q時就知道讓梨,上面讓著哥哥,下面讓著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活動反思

經常說禮貌用語是一種好習慣好的修養(yǎng),同樣學會謙讓也是人類一種特有的美德,故事《孔融讓梨》讓幼兒通過簡單的故事理解,深刻地體驗到謙讓這種美德,在討論中幼兒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謙讓,什么時候該謙讓,設置情景,遷移感情的討論中很多幼兒都談到自己平時都是很以自我為中心的,但是在聽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學習,學習謙讓,本次活動幼兒的發(fā)言討論都很積極。

關于野山梨媽媽的故事


1、野山梨媽媽的故事

小刺猬是位旅行家,它每年都要跑許多地方。

這天,小刺猬走過一棵野山梨樹邊,它又渴又餓。

野山梨樹送它兩只成熟的山梨,小刺猬把一個梨刺在背上,另一個梨拿在手里。一邊走,一邊吃,去旅行。

過了一年,小刺猬又走過這棵野山梨樹。它感謝山梨樹給了它兩只美味的山梨。山梨樹很高興,它又給了小刺猬兩個梨,并跟它說:“刺猬先生,我得拜托您一件事,請您在旅途中給我的兩個孩子帶去我的問候?!?/p>

“你的孩子?我可不認識??!我不知道它們在哪里!”

“你知道的,刺猬先生。你還記得去年我給你兩只梨嗎?在你扔下梨核的地方,就會長出我的孩子的?!?/p>

“哦,我知道了!”刺猬高興地說,“我一定把你的問候帶到。我還要把你送給我的這兩只梨的梨核,送到更遠的地方,讓它們在那里扎根、生長。我還得謝謝你的美味的山梨!”

野山梨樹高興的搖晃著說:“不,不用,不用謝!我們這是互相幫助!正是由于我們之間的互助,大自然變得更繁茂,更美好了!”

2野山梨媽媽的故事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需要的不只是權、錢的施舍,互相關心幫助更為重要。只要你以誠待人,就同樣會得到一顆來自他人誠摯的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不是只存在于親朋好友間,我們應該充滿熱情地幫助任何一個需要我們的人。

有關孔子的故事1000字12篇


大學生經常會面臨寫作難題,不知從何下筆,為了節(jié)省時間,不妨在網(wǎng)上查找類似范文,優(yōu)秀的范文可以助我們寫作更連貫與完整,關于寫范文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有關孔子的故事”,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1

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已經五十五歲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魯定公13年)。他不能往東走,因為東邊正是齊國,剛用美人計把孔子轟走。他往西到衛(wèi)國去,因為衛(wèi)國的大夫蘧伯玉[蘧qu二聲]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衛(wèi)國的寵臣彌子瑕和子路是聯(lián)襟。孔子到了衛(wèi)國,住在彌子瑕家里。衛(wèi)靈公[衛(wèi)獻公的孫子]給他的俸祿跟魯國給他一樣。可是有人在衛(wèi)靈公面前說,孔子不是衛(wèi)國人,帶著這許多門生到這兒來,是替魯國做事的。衛(wèi)靈公就派了一個心腹跟著孔子進進出出,監(jiān)視著他的行動。

孔子在衛(wèi)國不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陳國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辭,就帶著門生走了。他們路過一個叫匡的地方[在河北省長垣縣西南],那邊的人把他當做陽虎,就把孔子和他的門生包圍起來。因為陽虎早先壓迫過匡人,匡人都恨他??汕煽鬃拥南嗝灿悬c像陽虎,匡人就趁著他不得意的時候打算報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孔子攔住他,說:“我和匡人沒冤沒仇,他們?yōu)槭裁窗盐覈饋韰?這一定是個誤會?!彼聛韽椙伲屓思抑浪莻€心氣沉靜的文人,不是陽虎。恰好衛(wèi)靈公派人來請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們自己弄錯了,直向孔子賠不是??鬃影装椎厥芰宋逄熳?。

孔子又回到衛(wèi)國。這回給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孔子,屢次打發(fā)人去請他??鬃油妻o不了,只好去拜見南子。子路可在外頭撅著嘴、氣哼哼地等著。一見孔子出來,就挺生氣地怪孔子不應當跟這種女人見面。他還疑心老師也許改變了主意,急得老人家沖著天直起誓,說:“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爺罰我,老天爺罰我!”

自從孔子見了南子之后,衛(wèi)靈公就待孔子特別好。衛(wèi)靈公出去的時候,叫南子一塊兒坐在車里,還叫孔子陪著。衛(wèi)靈公帶著美女和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過,覺得挺體面??捎幸粯?,衛(wèi)國的老百姓見了,一個個都覺得惡心得要吐。

孔子離開衛(wèi)國,上曹國去。曹國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國去。到了宋國地界,在一棵大樹底下,和幾個門生研究學問。宋國有個挺得寵的臣下,怕國君重用孔子,對他不利,就想辦法要把他轟出去。宋國人倒挺能夠顧全面子,先給孔子一個警告:他們把那棵大樹砍倒了。孔子沒法,只好離開宋國,上鄭國去。

他到了那邊,跟他的一些門生失散了,自己沒有事,垂頭喪氣地在東門口站著。他的門生子貢沿路找他老師。有人告訴他說:“東門口站著一個老頭兒。他的脖子像皋陶[gao一聲yao二聲],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喪蕩得好像一只無家可歸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師。”子貢到了東門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師。他就把剛才那個鄭國人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鬃勇犃朔吹剐χf:“皋陶、子產、大禹我都不像。要說一只無家可歸的野狗,這倒挺像,挺對!”

后來孔子到了陳國,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里住了三年。這時候,晉國和楚國爭奪陳國,緊接著吳國又來攻打??鬃泳痛蛩氵€是回到衛(wèi)國去。他們到了蒲城[在河南省長垣縣]以后,可巧蒲城打起仗來了。兵荒馬亂地把孔子夾在當中,急得他進退兩難。幸虧蒲城有個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孔子的門生,帶著五輛車馬,來保護老師。可是蒲城的貴族提出一個條件。他們說:“我們跟衛(wèi)國有怨仇,您答應我們不上衛(wèi)國去,我們就讓您出去?!笨鬃哟饝?。他們還怕他說了不算,非要孔子起誓立約不可??鬃泳透麄儧_著天起了誓。公良孺這才保護著孔子和他門生們逃出來了??鬃右惶映銎殉?,馬上就上路往衛(wèi)國去。子貢問孔子,說:“老師不是剛立了約不上衛(wèi)國去嗎?您怎么不遵守盟約吶?”孔子說:“強迫著立的約不算數(shù)。這種約就是不遵守,老天爺也不管。”

孔子到了衛(wèi)國,住在蘧伯玉家里。衛(wèi)靈公正在發(fā)狠心想把衛(wèi)國弄得強大點兒,一聽說孔子又回來了,挺高興地歡迎著他。他抱著一肚子的希望向孔子討教操練兵馬和打仗的計策??鬃訉λf:“我就懂得關于禮節(jié)和道德這些事,沒學過打仗。”衛(wèi)靈公一聽這話,心里就涼了??鬃佑蛛x開衛(wèi)國。接著衛(wèi)靈公的兒子,太子蒯瞶[kuai三聲kui四聲]為了反對他母親南子,給衛(wèi)靈公轟了出去。衛(wèi)靈公一死,蒯瞶的兒子當了國君,就是衛(wèi)出公。他不讓他父親回國。蒯瞶借了晉國的兵馬來奪君位。孔子聽到兒子跟父親爭地盤,非常討厭。他越走越往南去了。他到了陳國,又想到蔡國去。

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一帶呆著,就打發(fā)大去請他。這時候,陳國和蔡國正恨著楚國,一見楚國派人來請孔子,就把孔子當作敵人。兩國的大夫發(fā)兵把孔子圍住。好在孔子的門生當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們拿少數(shù)人抵抗著多數(shù)人,保護著孔子。孔子給人家圍在里頭,三天沒吃的。他就餓著肚子彈彈琴,解解悶氣。有時候還給門生講書。可是有幾個人已經餓得病倒了。子路發(fā)了脾氣。他問孔子:“君子也有倒霉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小人都會碰到困難,可是君子碰到困難不變節(jié),小人碰到困難就亂來了。”

孔子一面和學生們談論,一面派子貢到楚國去接頭。到了第四天,楚國的兵馬到了,總算把孔子他們接到楚國去。楚昭王打算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的令尹子西反對這件事。他說:“大王千萬可別小瞧了孔丘。他不像個當臣下的人。跟著他的那班人里頭有文的、有武的,都是頭等人才。要是他們有了地盤,慢慢地往大里發(fā)展,到那時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了!”楚昭王一聽,對待孔子的那一片熱心,可就涼下去了。

孔子知道楚國也不用他,他決定還是回到衛(wèi)國或者魯國去??鬃釉诨氐叫l(wèi)國去的路上,瞧見兩個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問他們渡口在哪兒。子路問路的時候,他們反問子路說:“坐在車上的是誰?你是誰?”子路告訴了他們。他們說:“現(xiàn)在的世道到處亂哄哄的,哪兒不都是一樣?與其跑來跑去,找這個、投那個,還不如像我們這樣不去管它的好?!彼麄冋f了這話,就不再理子路,繼續(xù)耕他們的地。子路回來把他們的話告訴給孔子??鬃酉肓艘幌?,說:“正因為到處亂哄哄的,我才跑來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了,我何必到處跑吶?”

孔子回到衛(wèi)國,已經六十三歲了。衛(wèi)出公請他做大夫,他推辭了。魯國的相國季孫肥[季孫斯的兒子,也叫季康子]派人來請孔子和冉有回去??鬃泳突氐奖緡?,不打算再上各處去奔波了。他的門生當中,子路、子羔留在衛(wèi)國做官,子貢、冉有在魯國做官。打這兒起,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擱在編書上頭。他編了好幾本書,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這一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就叫“春秋時期”。

音樂鑒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后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于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2

故事: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師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于是征得魯昭公的同意后,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鬃右姶箝T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崩献右娍鬃舆@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fā)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后,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鬃诱f:“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蓖瑫r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wǎng)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于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3

孔子出仕

陽虎事變后,魯國政府聘請孔子出仕。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經五十一歲了。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擢升為小司空。小司空是主管國家最高建筑工程的長官司空的副職。不久又升為大司寇。大司寇是魯國最高的司法長官,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并列,位同卿大夫??鬃釉谌温毱陂g,對罪大惡極的人繩之以法,更以仁德、禮教教化人民,使人民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他說:以政令引導人民,以刑罰整頓人民,民暫免于罪過,卻無廉恥之心。以仁德來加以引導,以禮來加以整頓,民不僅有廉恥之心,而且心也會歸服。

孔子從治國的根本人心的角度出發(fā),指出了用刑罰治國的局限性,作為一種強制手段,刑罰只能使人民因害怕處罰而盡量避免犯罪,但這樣治標不治本,不能像道德教化那樣高明,使人民從根本上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從而自覺地避免犯罪。這反映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作為政策時不同于法治的特點,同時也反應了孔子以德治國的觀點。在他的治理下,訴訟漸少,魯國出現(xiàn)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司馬遷描述孔子治魯情況時說:孔子)參與治理國政三個月,賣羊羔豬豚的不隨意抬價;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遺留在路上的東西沒人撿拾;從四方來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請求,全都給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里。

孔子在魯國任司寇期間,因為魯國的實際執(zhí)政者是世襲的三卿之一的季桓子,孔子要辦成事情都得得到他的首肯。

一次,孔子為了有司之治去見季桓子,季桓子當時不高興,事情沒成。過了幾天,孔子又去見季桓子以便促成其事,但季桓子還是傲慢地對待他??鬃拥牡茏訉Υ撕懿粷M,宰予說:以前我聽夫子您說過,王公不來聘請我,則不動?,F(xiàn)在您擔任司寇沒幾天,就多次向王公屈節(jié),不可以停止這樣做嗎?

孔子解釋說:魯國以眾相凌、以兵相暴的不安定局面由來已久,倘若有責任的當局不去治理,必將大亂。這種局面需要我來處理,這豈非比任何事都更鄭重和緊迫嗎?意思是說魯國危亂的時局正等待自己去治理,這便是最大的聘請了,自己之所以一再屈節(jié)求見季桓子,正是出于國家大局的考慮。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4

孔子適衛(wèi)

孔子周游列國首先選擇的是衛(wèi)國。由于孔子在魯國政績卓著,聲名顯耀于各國,所以當他與弟子們到達衛(wèi)國邊境一個名叫儀的地方時,受到了當?shù)氐倪叿拦伲捶馊说臍g迎。他上門請求謁見孔子時,對孔子的弟子們說:像這樣德才兼?zhèn)涞木觼淼竭@里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見不到的。弟子們便引著他去見了孔子。這位封人親耳聆聽了孔子的言談,親眼目睹了孔子和藹可親、彬彬有禮的儀容和態(tài)度,當即心悅誠服。當他辭別孔子出來以后,由衷地對孔子的弟子們感嘆道: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做而發(fā)愁呢!天下無道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先導,來號令天下、革新政治了??梢姡鬃釉诋敃r就已經享有極高的聲望,尤其是在禮制方面,信服者眾多,這位儀封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只是與孔子見了一面,交談了一番,便認定孔子是上天派來號令天下的圣人,對孔子十分敬佩。

孔子與弟子們離開儀地后,便向著衛(wèi)都進發(fā)了。在行進途中,他們一面觀察沿途的風俗民情,一面談論起治國安民的問題。以民為本,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理,因此,他一開始便注意到衛(wèi)國擁有眾多人口,并對此贊賞不已。替孔子趕車的弟子冉求便請教他:人口多了,又該如何治理呢?

孔子的回答可謂言簡意賅:富之。意思是說,想辦法讓人民富足起來。冉求又追問:人民已經富足之后,又該做什么呢?孔子回答還是兩個字:教之。意思是說,廣泛開展教育,讓人民學習文化,使他們擺脫愚昧,依照禮來行事,有廉恥之心,在文明之路上昂首前進。孔子所說的教之,對象是廣大群眾,這無疑是普及全民教育,也是他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具體化和廣泛化。當時學在官府,民間沒有學校。孔子的這種教育理念,沖破了傳統(tǒng)教育觀,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素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教育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孔子與弟子們到了衛(wèi)國國都帝丘(今河南滑縣)之后,寄居在子路的親戚顏濁鄒家中。子路的妻妹夫彌子瑕,當時正是衛(wèi)靈公面前炙手可熱的大紅人,他聽說了這件事之后,便頗為自負地對子路說:孔子要是住在我家,早就當上衛(wèi)國的卿大夫了。

子路自然把這句話轉告給了孔子,孔子聽完,只是波瀾不驚地說了一句:聽從命運的安排吧。因為孔子討厭彌子瑕這個善于投機鉆營的小人,不屑跟他結交。當時,衛(wèi)國有位名叫王孫賈的大夫,是衛(wèi)靈公的寵臣,他對孔子說: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奧,本意指屋子的西南角,古代以西南為尊,所以供奉在那個方位的奧神,地位要高于灶神,也就是俗稱的灶王爺。灶神雖然地位卑賤,但卻負責監(jiān)督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是人類的頂頭上司。正所謂縣官不如現(xiàn)管,灶王爺反而成了祭祀之主。王孫賈這段話表面上是在向孔子請教祭祀對象,實際上卻是暗示孔子前去依附他。對此,孔子回敬了一句:并非如此,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連禱告的地方都沒有了。自助者,天助之,如果言行不合天理,那么無論敬拜什么神祇都不濟事。

孔子在衛(wèi)國一直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無法施展政治才干,心中難免抑郁,便以擊磬作為消遣。

有一次,恰好有個背著草筐的人從孔子門前經過,他可能是一位隱士,從磬聲中約略窺知了孔子的心事,便評價道:聽擊磬的聲音,這個人好像有心事。

但接著他又批評說:這擊磬的聲音真是太粗陋了,好像在說,沒人了解我,我懷才不遇啊!既然沒人了解自己的才干,那就獨善其身算了。這就像我們平時趟水過河一樣,水深時,就小心翼翼地踩著石頭過河;水淺時,就撩起衣襟、挽起褲管直接趟過去。言外之意即是說,既然現(xiàn)在的社會如此黑暗污濁,如果你要是覺得還有點希望,那就盡己所能地為改善現(xiàn)狀盡一點力;若是覺得它已經沒有挽回的可能了,索性就兩眼一閉,權當看不見,馬虎地生活下去吧。怎么樣都好,何必讓自己過得這么抑郁呢?

弟子們在門外聽見后,把這些話轉告給了孔子??鬃涌畤@地說:如果真能做到這樣,我也就沒什么可為難的了。他明白此人的用意和生活態(tài)度,也知道他態(tài)度堅決,自己是不可能說服他的。其實孔子在衛(wèi)國雖然處境尷尬,不被重用,但他始終抱著拯救天下的熱情,堅持著自己一貫的主張。他的苦衷無法得到這些隱居哲人的理解,然而孔子之所以為孔子,就在于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濟世精神。

經顏濁鄒、蘧伯玉等人推薦,衛(wèi)靈公接見了孔子。甫見面便問孔子:你在魯國的官俸是多少?孔子回答說:官俸是六萬小斗。衛(wèi)國也照樣給了粟米六萬小斗。于是孔子師徒便從顏濁鄒家搬出,自立館舍居住。衛(wèi)靈公好戰(zhàn),熱衷于擴張,故向孔子請教軍隊的排兵布陣之法??鬃踊卮鹫f:關于宗廟祭祀禮儀方面的事情,我倒是聽說過一些;至于軍隊作戰(zhàn)方面的事情,我卻從沒有學習過。因為衛(wèi)靈公一直窮兵黷武,要想改善衛(wèi)國的現(xiàn)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政策的著眼點,變戰(zhàn)爭政策為施行仁政?!妒酚浛鬃邮兰摇分杏涊d了另一則小故事,說是衛(wèi)靈公第二天在與孔子談話的時候,看到空中有一只大雁飛過,立刻專注地仰頭看天,神色明顯心不在焉。與人交談,注視對方是最基本的禮貌,衛(wèi)靈公這一態(tài)度擺明了不尊重孔子,完全沒把他放在眼里,這讓孔子感到非常失望。

孔子在衛(wèi)國住了十個月,有人向衛(wèi)靈公進言說,如果他們是為魯國圖謀衛(wèi)國而來,該怎么辦?衛(wèi)靈公遂派公孫余假暗中監(jiān)視孔子師徒??鬃涌质芷浜?,便匆忙離開衛(wèi)國,準備到陳國去。

孔子動身離開衛(wèi)都時,對弟子們說出了對衛(wèi)國政治的觀感:魯、衛(wèi)之政,兄弟也。魯國和衛(wèi)國的政治,就像兄弟一樣。這句話其實隱含了兩層意思:一,魯國當年是周公的封地,衛(wèi)國則是康叔的封地,周公和康叔本是兄弟,兩國的政治情況也有些類似;二,孔子所處的時代,兩國比起當初建國時那是江河日下,魯國是君不君、臣不臣,衛(wèi)國除此之外,還兼有父不父、子不子,現(xiàn)狀的相似度驚人。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5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是不(向國家)領取金錢??鬃诱f:“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圣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為?,F(xiàn)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是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p>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鬃痈吲d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p>

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樱瑤熛遄诱f:“可以了?!笨鬃诱f:“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是未得其數(shù)。”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庇诌^了相當?shù)臅r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孔子反復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相師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著一輛馬車周游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鬃泳蛦枺骸澳憧匆婑R車為什么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墒?,今天我見您卻并不怎么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笨鬃訛榱送旎孛孀樱拖氤隽艘贿B串問題來難項橐,但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后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要不恥下問?!苯浛鬃舆@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后《史》、《志》有關章節(jié)都有記載。據(jù)《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后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蓋出于此。

實驗欹器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于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鬃釉唬骸崧勫蹲?,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鬃宇櫟茏釉唬骸⑺??!茏愚谒⒅?,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鬃余叭欢鴩@日:‘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幾。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放著,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是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后,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藏書始祖

孔子于68歲返回魯國,開始整理圖書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國最早的圖書整理者,相傳他整理《詩經》、《尚書》等文獻,并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鬃釉谡砦墨I中,創(chuàng)立了揭示文獻“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錄學方法。為《詩》、《書》作序,或附于書后,或臨于書首,或另出單行,這在揭示文獻的內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圖書所定的《六藝》,對漢代劉向、劉歆父子在《別錄》、《七略》書目分類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議,“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矣”??鬃油ㄟ^國家的藏書,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歷史。他所收藏的圖書主要以《詩》、《書》、《禮》、《樂》、《春秋》等?!豆蚪庠b》載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說明在編定《六經》時,廣泛搜集各國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內,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p>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6

名人故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zhèn))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

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當代作家華軒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頌揚孔丘。

早年好學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于防。叔梁紇死后,顏征在失去庇佑,為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埠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鬃娱L大后,亦不得不為生活做許多粗活??鬃雍髞碓f: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雖然家庭貧困,但孔子仍然勤奮好學。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鬃娱L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鄉(xiāng)人稱其為長人。季氏曾饗士,孔子也前去,但為季氏家臣陽虎所絀,于是孔子返回。

孔子行禮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云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于天氣太冷,他又穿著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著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孔子答應著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干什么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xiàn)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周游列國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fā)給孔子俸粟6萬,但并沒給他什么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鬃釉谛l(wèi)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wèi)靈公面前進讒言,衛(wèi)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jiān)視孔子的行動,于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wèi)國,打算去陳國。

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wèi)國貴族公叔氏發(fā)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后,孔子又返回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幾次離開衛(wèi)國,又幾次回到衛(wèi)國,這一方面是由于衛(wèi)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wèi)國后,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wèi)國經曹、宋、鄭至陳國,于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后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于一死??鬃?4歲時又回到衛(wèi)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于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yè)上??鬃釉昔攪究?,后攜弟子周游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zhí)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chuàng)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xù)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shù)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

孔子之死

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鬃佑兴锌何魪奈异蛾惒陶?,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恒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于衛(wèi)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一這系列打擊后,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說:賜,你自怎么來得這么晚?于是嘆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眼淚。接著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于東階,周人殯于西階,殷人殯于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于兩柱之間。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7

故事:孔子的故事:注重實際的孔子

孔子的故事:注重實際的孔子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樣,孔子說:“活著的問題還沒解決,管死了以后做什么?”

子路又問:“該怎樣對待鬼神?”孔子說:“對待人還沒對待好呢,談什么對待鬼神!”

孔子就是這樣看重實際問題,而不喜歡空論的??鬃右埠苌僬劰之?、武力、變亂、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實,孔子也是不許可的。

子貢曾說:“我不愿意別人對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樣對待別人?!笨鬃颖阏f:“賜啊,這不是你現(xiàn)在能做到的!”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8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魚鱉不能游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里泅渡過河。孔子擔心,趕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后游了出來??鬃痈械狡婀?,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币馑际钦f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托著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wěn)前進一樣,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于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guī)律,順勢而為,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guī)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并在為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經過那里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边M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笨鬃拥搅俗勇返墓偈?,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弊迂暲\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贊,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為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墻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為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很清閑,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弊勇窞檎?,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9

孔子的生活態(tài)度

孔子的一生可以說是學習的一生。他自述敏以求之,學而不厭,不知老之將至。他之所以博學,就是一輩子不忘學習,即所謂丘少而好學,晚而聞道,以此博矣(《慎子逸文》)。他所以能夠一生學而不厭,主要就是因為永遠謙虛,永不自滿。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別人稱他為圣人,他自謙地說:若圣于仁,則吾豈敢。

孔子主張學行一致,致力行道。他說:說話時要考慮到影響與后果,行動時要考慮有什么壞的效果和影響。直到晚年臥病在床,子路使其門人為家臣準備辦理后事,他還斥責子路,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干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了。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嗎?

孔子生活儉樸,量入為出,不妄取妄予。即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為子女選擇配偶是則重品德而輕家資,所以他把女兒嫁給了因冤曲而坐牢的公冶長,把侄女嫁給了三復白圭、重視言行不犯過錯的南容。該給人的,人雖嫌多,也要給人。如原思做他的管家,他給原思粟九百,原思不肯要那么多,他說:把你所用不了的分給你的鄰居窮人吧。

孔子平時的態(tài)度,溫和而剛正,威嚴而不剛暴,謙恭而能自然。他退朝閑居時,表現(xiàn)得很整飭的樣子,同時又顯得很安舒。出外時,衣服整潔,舉止端正,即所謂出門如見大賓。處人處世的態(tài)度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時很敬業(yè),對待人很忠誠。在待人做事上,他堅持四個原則:一是不主觀臆斷,二是不專必,三是不固執(zhí),四是沒有私己之心。平時對齋戒、戰(zhàn)爭、疾病三種事保持慎重的態(tài)度。

他對于一切人類的死亡,都表現(xiàn)出一種哀悼的禮貌。在自己因參加喪事而哭泣的那一天,就不再歌唱。在有喪事的人家吃飯不忍吃飽。路上看見送死的衣物,他用手伏在車前的橫木上對之致敬。遇到穿喪服的人,他一定會改變容色。對于孤苦無依的窮朋友則非??犊?、憐憫,如朋友死而沒有親屬收殮時,孔子就必定會說由他來代為主持喪事。

孔子的仁愛由人類推及世間的一切生物,所以他平時只用竿釣魚而不用網(wǎng)去大肆撈魚,只用線系著箭去射鳥而不射傍晚歸巢棲息的鳥。他的藝術修養(yǎng)也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齊國的時候,聽了舜時的韶樂后,沉浸其中,以致忘記肉的滋味達很長時間,即所謂三月不知肉味,說沒料到音樂竟然能達到這樣美的境界。他平時和人歌唱,如果那人歌唱得好,必定會請其重唱,而后自己跟著唱。

孔子說話,根據(jù)所處地方和對象而不同,但都合乎禮節(jié)。他在鄉(xiāng)黨里,顯得溫和而恭敬,好像不大會說話。在宗廟里和朝廷上,說話很流利,但很謹慎。在朝見的時候,和下大夫說話,顯得很和樂的樣子;和下大夫說話,則顯得很中正的樣子。在進入太廟輔助祭祀的時候,每一件事雖然自己都知道,但為了慎重起見,他都會再問一問。

此外,孔子在衣食住行上也有一定的禮節(jié)和規(guī)律。他不用玄色和淺絳色的布做衣服的領緣,因為玄色是用于齋戒的衣服的顏色,淺絳色接近喪服的顏色;日常家居的衣服不用紅紫等顏色。夏天、冬天穿衣搭配亦有一定的講究,不會超越禮制的規(guī)定。每個月的朔旦,必定穿著朝服去覲見。齋戒沐浴后,必定穿著布制的明衣。除了居喪期間,身上的玉佩會一直帶著。吃飯不厭精細,飯的氣味有變,魚肉變壞了的,都不吃。食品的顏色和氣味不好,不吃。烹飪不到火候,不吃。肉切割得不方正,魚膾沒有芥醬的,不吃。席上的肉雖然多,但不食過分。酒可以隨便喝,但也不及醉亂。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10

一日,孔子閑居無事,在室內演琴自娛。弟子曾參、子貢,坐在外廳,側耳細聽。

一曲終了,只見曾參喃喃自語道:“咦!怎么會是這樣呢?老師的琴聲里,怎么會流露出,貪狠邪僻的情調呢?琴音中,趨利不仁的味道,怎么會這么嚴重呢?”

對曾參所說的話,子貢在心里,也以為然。不過,他沒接曾參的話,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內走去。

孔子見子貢進來,面有犯難進諫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說話。子貢便將剛才曾參所說的話,如實稟告。

孔子聽完子貢的話,對曾參贊嘆不已。他說道:“曾參真是天下一位大賢人呀!他已經通曉音律的奧秘?!?/p>

接著,孔子繼續(xù)對子貢解釋事情的原由。他說:“剛才,我正在幾案邊彈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內游動,被一只貓發(fā)現(xiàn)了。那只貓,便循著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選好地點,瞇縫著眼睛、躬曲著身子,等待時機,撲住老鼠。后來,貓的如意算盤,終究沒有得逞。因當時那只貓的心態(tài),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過琴瑟,將它表露出來。所以,曾參說我的琴音里,有貪狠邪僻的情調,是很恰當?shù)??!?/p>

儒家經典《禮記:樂記篇》說:大凡音樂,都是產生于人的內心。人的情感動于衷,體現(xiàn)在外就是聲音。聲音的變化有文理,就成了音樂。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樂,通常都洋溢著安適與喜樂。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于清明祥和的狀態(tài)。在動蕩的亂世,流行的音樂,往往會充滿著怨恨與憤怒。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于政令不暢,上下乖離的境地。而一個接近亡國的世道,它的流行音樂,會彌漫著哀傷與憂思。它說明此時的人民,已陷入難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憶往事,來慰籍自己。所以,聲音之道,與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11

孔子尊師的故事:睡前故事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于是征得魯昭公的同意后,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fā)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后,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鬃诱f: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wǎng)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于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有關孔子的故事 篇12

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從封建社會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又從新中國的建立到現(xiàn)在的小康社會。中國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變遷。

從夏到商;從周到漢;從唐到宋;從元到明;又從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又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變遷。

中國,不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出現(xiàn)了許多令人贊嘆、令人敬仰、令人欽佩的英雄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改革斗士---商鞅、第一才子---紀曉嵐、一代謀圣---張良……他們有的是一代帝王,有的是一代忠臣,有的是一代百姓.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

在此,我要贊美的,我要謳歌的是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外交家,同時也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論語》一書。與孟子并稱“孔孟”,素有“至圣”、“文圣”之稱。

他主張“愛人”同時也提出了“仁”的學說,創(chuàng)辦了儒家學派,他反對奢侈浪費,反對統(tǒng)治者使用暴政,提倡他們愛惜民力,體察民情。

相關推薦

  • 有關孔融讓梨讀后感 您也在考慮撰寫一份作品讀后感吧?閱讀了作者寫的作品以后,不禁會被作者的才華所震撼。?在讀后感中分享書籍對您的生活和成長的啟發(fā),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您呈送了“孔融讓梨讀后感”主題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3-03-22 閱讀全文
  • 孔融讓梨小的故事12篇 可能你已經進行過各類文檔的寫作,優(yōu)秀范文可以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找到優(yōu)秀的范文學習其整體框架的寫法。相信你應該喜歡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整理的孔融讓梨小的故事,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獲!...
    2023-03-23 閱讀全文
  • 關于孔融讓梨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精選專題推薦:“孔融讓梨讀書筆記”。讀書的魅力需要我們窮盡一生來體會,在讀了作者寫的作品以后,不禁為作者精湛的筆法所觸動。有時候我們需要將這些感想寫下來作為讀完一本書的佐證。經過搜索整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呈現(xiàn)“孔融讓梨讀書筆記”,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2023-02-15 閱讀全文
  • 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11篇 在任何崗位上都離不開文檔,充分使用范文是寫作提升的高效手段,要在范文借鑒中用心體會其寫作思路。那么我們如何動筆寫一篇范文呢?欄目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12-30 閱讀全文
  • 孔融讓梨的小故事500字7篇 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的小故事”。想必大家都很希望能從容撰寫文檔和文案吧,我們第一時間會想要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范文可以在我們不知在何處動筆時,提供寫作構思。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并收藏!...
    2023-02-23 閱讀全文

您也在考慮撰寫一份作品讀后感吧?閱讀了作者寫的作品以后,不禁會被作者的才華所震撼。?在讀后感中分享書籍對您的生活和成長的啟發(fā),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您呈送了“孔融讓梨讀后感”主題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3-03-22 閱讀全文

可能你已經進行過各類文檔的寫作,優(yōu)秀范文可以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找到優(yōu)秀的范文學習其整體框架的寫法。相信你應該喜歡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整理的孔融讓梨小的故事,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獲!...

2023-03-23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精選專題推薦:“孔融讓梨讀書筆記”。讀書的魅力需要我們窮盡一生來體會,在讀了作者寫的作品以后,不禁為作者精湛的筆法所觸動。有時候我們需要將這些感想寫下來作為讀完一本書的佐證。經過搜索整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呈現(xiàn)“孔融讓梨讀書筆記”,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2023-02-15 閱讀全文

在任何崗位上都離不開文檔,充分使用范文是寫作提升的高效手段,要在范文借鑒中用心體會其寫作思路。那么我們如何動筆寫一篇范文呢?欄目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孔融讓梨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12-30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的小故事”。想必大家都很希望能從容撰寫文檔和文案吧,我們第一時間會想要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范文可以在我們不知在何處動筆時,提供寫作構思。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并收藏!...

2023-0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