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關于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模板集合7篇

發(fā)布時間:2022-11-15 小班顏色對對碰教案 小班對對碰教案 小班對對碰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在上課之前必現(xiàn)會準備好上課教案,教案可以教案可以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教師教學,那么,寫教案真的較難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花時間專門編輯了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請繼續(xù)閱讀本文相關內容!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三原色中兩種顏色相混合都會產(chǎn)生一種新的顏色。

2.激發(fā)幼兒樂于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樂于表達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小藍和小黃》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與小朋友們打招呼,播放課件《小藍和小黃》第一部分

2.提出問題:小藍和小黃是好朋友,小綠是誰?從哪里來的?

3.播放課件第二部分(小藍和小黃融合變成綠)

二、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老師進行配色活動。

2.操作后,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播放課件第三部分:藍色和黃色融合變成綠)教師示范用記錄卡記錄。

4.綠色真漂亮,讓你們想到什么東西是綠色的?

三、配色游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

1.探索紅和藍會變出什么顏色?

(1)出示課件第四部分:小紅出現(xiàn),

(2)幼兒分組,進行配色活動。

(3)投放記錄卡,請幼兒把配色結果記錄下來。

(4)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5)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課件第五部分:紅色和藍色融合變成紫色)。

(6)紫色真漂亮,還有什么物品是這個顏色的?

2.探索紅和黃會變出什么顏色?并記錄。

(1)幼兒分組,進行配色活動。

(2)投放記錄卡,請幼兒把配色結果記錄下來。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教師小結: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課件第六部分:紅色和黃色融合變成橙色)。橙色真漂亮,還有什么東西是這個顏色的?

四、你還知道什么漂亮的顏色?播放課件第七部分。

五、到室外找顏色我們去找找還有什么漂亮的顏色。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紅、黃、藍三種顏色其中兩種配色后的變化。

2、對色彩有探究欲望,愿意大膽動手操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顏色寶寶,你們看!它們都是誰?

師:你們知道嗎?顏色寶寶不但漂亮,還會變魔術呢!你們想不想看呀?

二、教師示范,引導幼兒觀察紅色和藍色抱在一起后的變化。

三、引導幼兒自己探索黃色和藍色、黃色和紅色混合后都會變成什么顏色。

師:每個小朋友到這里拿一個托盤,老師這里有兩種顏色,你們的托盤里有幾種顏色?。浚▋煞N)都有什么顏色?(幼兒回答自己托盤中的顏色)

小朋友的托盤中都有兩種不同的顏色,那它們抱一抱、變一變、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變化?小魔術師們?準備好了嗎?現(xiàn)在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一起變一變吧!

活動反思

通過表演魔術引導幼兒觀察紅色和藍色抱在一起之后的神奇變化,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黃色和藍色、黃色和紅色混合后會變成什么顏色。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操作觀察法,讓幼兒分成兩組,為幼兒提供了滴管和紅黃藍三種基本色,通過幼兒操作,把兩個顏色朋友“抱一抱”讓兩組幼兒分別探索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的變化,既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故事講到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綠色時,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會跟爸爸媽媽怎么說這個好消息?

二、分組驗證(一)投放藍色、黃色顏料瓶,請小朋友動手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guī)要求)2、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讓我想到了氣球是綠色的,你們想到什么是綠色的?

(二)再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游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guī)要求)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么物品是這個顏色的?你還知道什么漂亮的顏色?

四、尋找顏色是啊,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顏色,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會這么美麗。我們到外面去找還有什么漂亮的顏色,好嗎?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的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的變化。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染料若干瓶,粉刷工具(塑料桶、刷子)12套,紙箱房子3座,罩衣12件。

2、音樂《我是一個粉刷匠》。

3、 PPT。

活動過程:

1、隨音樂《我是一個粉刷匠》,激發(fā)孩子當粉刷匠的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當粉刷匠,一起來刷房子嘍,準備好了嗎!”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變化,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實現(xiàn)目標一、目標二)

(一)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

(二)分類三種顏料,幼兒分組按照標記粉刷房頂;

(三)調換顏料,分別給房頂再刷上一種不同的顏色初步感知兩種顏色碰到一起會變成一種新的顏色,并引導幼兒說說在哪里見過這樣的顏色(橙色、綠色、紫色)。

3、出示PPT,鞏固顏色配對(紅色+黃色、黃色+藍色、藍色+紅色)

“奧,原來紅色和黃色抱一抱是橙色;藍色和黃色抱一抱是綠色;藍色和紅色抱一抱是紫色”

4、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顏色進行調配。

(1)請幼兒自由調色,進一步發(fā)現(xiàn)顏色對碰后的奇妙變化,并嘗試運用語言表達在哪里見過這些顏色;

(2)通過“粉刷墻面”,享受玩色彩的樂趣;

(3)分享勞動成果,鼓勵幼兒繼續(xù)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各種不同的顏色。

5、律動《我是一個粉刷匠》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著粉刷匠的音樂,一起來舞蹈吧。”

“好了,小朋友們,我們再看看外面有沒有需要裝扮的,拿起我們的小桶一起去吧。”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嘗試替換歌詞,感受替換歌詞演唱的樂趣。

鞏固對幾種常見色的認識。

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認識幾種常見色,如:紅、黃、藍、黑等。

課件準備:《顏色歌》歌曲視頻;《顏色朋友在哪里》歌曲音頻及伴奏;“顏色朋友在哪里”圖片。

材料準備:各種常見色的綢帶人手一條。(可用其他有顏色的玩具或氣球替代)

活動過程

播放歌曲視頻《顏色歌》,復習幾種顏色的名字并讓幼兒在班級中找一找這些顏色。

——你從視頻中聽到了哪些顏色?

——你能在班級中找到這些顏色嗎?

播放歌曲音頻、伴奏及圖片《顏色朋友在哪里》,以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今天,就有其中一位顏色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看是哪位顏色朋友。

1、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第一遍,了解歌詞內容。

——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數(shù)字?

——顏色朋友是誰?

2、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第二遍,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音頻及伴奏,出示圖片,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播放歌曲伴奏《顏色朋友在哪里》,鼓勵幼兒嘗試替換歌詞進行演唱。

1、嘗試替換歌詞。

——紅色朋友可以替換成哪些顏色朋友?(黃色、藍色、綠色等)

2、播放歌曲伴奏,帶領幼兒用替換的歌詞唱一唱。

播放歌曲伴奏《顏色朋友在哪里》,發(fā)放材料“各色綢帶”,組織幼兒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幼兒對歌曲以及幾種常見色的掌握。

1、教師講述玩法。

1)游戲前,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顏色的綢帶,握在手中。

2)教師跟隨伴奏演唱歌曲,幼兒在班級自由走動。

3)當教師唱到“紅色朋友在哪里”時,手持紅色綢帶的幼兒便圍在一起同唱“在這里,在這里,紅色朋友在這里”。唱完之后便四散開。

4)教師可以不斷變化歌詞中綢帶的顏色,當已有綢帶的顏色都唱完時,可讓幼兒互換綢帶,繼續(xù)游戲。

2、播放歌曲伴奏,幼兒愉快游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關注身邊的顏色,如班級中有哪些顏色或者操場上有哪些顏色等,加強幼兒對顏色的認識。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對對碰中得到親切愉快的情感交流。

2、增進幼兒肢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能力。

3、幫助幼兒將常見的物品按照顏色歸類。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輕音樂、音樂磁帶《碰一碰》。

2、紅、黃、綠、紫氣球若干、小錘子三個。

3、有關紅、黃、綠、紫的蔬菜、水果圖片、實物若干。

4、透明星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氣球,復習顏色,引起興趣。

分別出示紅、黃、綠、紫氣球,引導幼兒想象有哪些蔬菜、水果及物品與這4種氣球顏色相同。

二、展開:

1、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復習蔬菜、水果的外形及顏色。如幼兒答不出,可以準備實物幫助幼兒說出答案。

2、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與這四種顏色相同顏色的物品,并請幼兒自愿用小錘敲擊周圍環(huán)境中四種顏色的蔬果或物品。

3、幼兒自由選擇以上四種顏色的蔬果和物品,教師出示一種顏色的氣球,如紅色,拿紅色物品的幼兒就按照老師指定的肢體部位(如手、腳、頭、屁股、膝蓋、耳朵——)來碰氣球。

4、游戲:碰一碰

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場地內自由按節(jié)奏邊唱邊跑找朋友,在音樂休止的地方,教師說碰什么地方,拿同色物品的幼兒就一起來相互碰一碰什么地方。

5、“奇妙的星寶寶”,探索顏色的變化。

每人一個透明星星,試試兩個星星碰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

三、結束

顏色的變化真有趣,下一次讓老師帶大家去探索發(fā)現(xiàn)室,去看看顏色還有什么變化。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7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對對碰中得到親切愉快的情感交流。

2、增進幼兒肢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能力。

3、幫助幼兒將常見的物品按照顏色歸類。

[活動準備]1、幻燈片、輕音樂、音樂磁帶《碰一碰》。

2、紅、黃、綠、紫氣球若干、小錘子三個。

3、有關紅、黃、綠、紫的蔬菜、水果圖片、實物若干。

4、透明星星若干。

[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氣球,復習顏色,引起興趣。

分別出示紅、黃、綠、紫氣球,引導幼兒想象有哪些蔬菜、水果及物品與這4種氣球顏色相同。

二、展開:

1、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復習蔬菜、水果的外形及顏色。如幼兒答不出,可以準備實物幫助幼兒說出答案。

2、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與這四種顏色相同顏色的物品,并請幼兒自愿用小錘敲擊周圍環(huán)境中四種顏色的蔬果或物品。

3、幼兒自由選擇以上四種顏色的蔬果和物品,教師出示一種顏色的氣球,如紅色,拿紅色物品的幼兒就按照老師指定的肢體部位(如手、腳、頭、屁股、膝蓋、耳朵)來碰氣球。

4、游戲:碰一碰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場地內自由按節(jié)奏邊唱邊跑找朋友,在音樂休止的地方,教師說碰什么地方,拿同色物品的幼兒就一起來相互碰一碰什么地方。

5、奇妙的星寶寶,探索顏色的變化。

每人一個透明星星,試試兩個星星碰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

三、結束顏色的變化真有趣,下一次讓老師帶大家去探索,去看看顏色還有什么變化。

4寶寶出生時的樣子。

有的寶寶自己爬出來,有的需要醫(yī)生幫忙。

寶寶出生了,大家叫他嬰兒或新生兒。

三、感受媽媽的辛苦,表達對媽媽的愛。對媽媽說一句感謝的話。

媽媽我愛你!

媽媽真辛苦!

我要幫媽媽做事。

我要聽媽媽的話。

課后小結:

成功之處:上好一節(jié)科學活動,特別是有關寶寶出生方面的課,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把握不好,會變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課件將深奧的知識簡單化,使孩子明白一個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體驗到母親的艱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寶寶明白自己是媽媽生出來的。相信這節(jié)課后,他們明白,一個生命創(chuàng)造是爸爸媽媽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處:如果能請一位懷孕的媽媽或醫(yī)生阿姨講述媽媽懷孕時的艱辛,講講寶寶出生時的故事,幼兒會更感興趣,記憶會更深刻。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ppt。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小藍和小黃》導入 故事講到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綠色時,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會跟爸爸媽媽怎么說這個好消息? 二、投放藍色、黃色顏料瓶,請小朋友動手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guī)要求) 2、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讓我想到了氣球是綠色的,你們想到什么是綠色的? 三、再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游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guī)要求) 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么物品是這個顏色的?你還知道什么漂亮的顏色? 四、到室外找顏色 是啊,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顏色,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會這么美麗。我們到外面去找還有什么漂亮的顏色,好嗎?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范文集錦5篇


在一定意義上,學生是老師的影子。每個教師都會經(jīng)歷寫教案的過程,教案可以減輕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wǎng)站!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1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對對碰中得到親切愉快的情感交流。

2、增進幼兒肢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能力。

3、幫助幼兒將常見的物品按照顏色歸類。

[活動準備]1、幻燈片、輕音樂、音樂磁帶《碰一碰》。

2、紅、黃、綠、紫氣球若干、小錘子三個。

3、有關紅、黃、綠、紫的蔬菜、水果圖片、實物若干。

4、透明星星若干。

[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氣球,復習顏色,引起興趣。

分別出示紅、黃、綠、紫氣球,引導幼兒想象有哪些蔬菜、水果及物品與這4種氣球顏色相同。

二、展開:

1、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復習蔬菜、水果的外形及顏色。如幼兒答不出,可以準備實物幫助幼兒說出答案。

2、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與這四種顏色相同顏色的物品,并請幼兒自愿用小錘敲擊周圍環(huán)境中四種顏色的蔬果或物品。

3、幼兒自由選擇以上四種顏色的蔬果和物品,教師出示一種顏色的氣球,如紅色,拿紅色物品的幼兒就按照老師指定的肢體部位(如手、腳、頭、屁股、膝蓋、耳朵)來碰氣球。

4、游戲:碰一碰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場地內自由按節(jié)奏邊唱邊跑找朋友,在音樂休止的地方,教師說碰什么地方,拿同色物品的幼兒就一起來相互碰一碰什么地方。

5、奇妙的星寶寶,探索顏色的變化。

每人一個透明星星,試試兩個星星碰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

三、結束顏色的變化真有趣,下一次讓老師帶大家去探索,去看看顏色還有什么變化。

4寶寶出生時的樣子。

有的寶寶自己爬出來,有的需要醫(yī)生幫忙。

寶寶出生了,大家叫他嬰兒或新生兒。

三、感受媽媽的辛苦,表達對媽媽的愛。對媽媽說一句感謝的話。

媽媽我愛你!

媽媽真辛苦!

我要幫媽媽做事。

我要聽媽媽的話。

課后小結:

成功之處:上好一節(jié)科學活動,特別是有關寶寶出生方面的課,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把握不好,會變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課件將深奧的知識簡單化,使孩子明白一個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體驗到母親的艱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寶寶明白自己是媽媽生出來的。相信這節(jié)課后,他們明白,一個生命創(chuàng)造是爸爸媽媽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處:如果能請一位懷孕的媽媽或醫(yī)生阿姨講述媽媽懷孕時的艱辛,講講寶寶出生時的故事,幼兒會更感興趣,記憶會更深刻。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故事講到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綠色時,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會跟爸爸媽媽怎么說這個好消息?

二、分組驗證(一)投放藍色、黃色顏料瓶,請小朋友動手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guī)要求)2、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讓我想到了氣球是綠色的,你們想到什么是綠色的?

(二)再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游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guī)要求)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么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么物品是這個顏色的?你還知道什么漂亮的顏色?

四、尋找顏色是啊,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顏色,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會這么美麗。我們到外面去找還有什么漂亮的顏色,好嗎?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3

教學理論依據(jù)

幼兒生活在五彩斑斕的世界里,色彩鮮亮的物品總讓孩子們驚嘆不已,愛不釋手。心理學研究表明,3至4歲是兒童對色彩的敏感期?!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幼兒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比绾我l(fā)小班幼兒認知顏色的興趣,初步感知顏色中的小秘密?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詳細闡釋了“活教育”的原則,他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鼓勵兒童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世界”;為此,此次活動創(chuàng)設了生活氣息濃厚的情境,通過實際操作各種與顏色相關的材料,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去交流,去表現(xiàn)、去探索發(fā)現(xiàn),讓幼兒在主動操作中感知顏色變化,初步獲得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對自身的價值和意義,適宜的拓展、深化幼兒原有經(jīng)驗,引發(fā)其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情境創(chuàng)設:“糖果小屋”(投放各種顏色的糖、水果、蔬菜等)

2、操作用材料:紅、黃、藍三種稀顏色;紅、黃、藍三色面塑彩面;紅、黃、藍色透明玻璃紙若干;透明塑料杯13個;一次性透明手套1支、針管26支、塑料瓶13個;添畫用的藕、布團、積木等若干;毛筆、小刷子、圖畫紙、果盤若干;魔法箱、彩球、彩扇等

3、課件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是幼兒能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并能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2.活動難點是幼兒能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糖果小屋”導入活動,利用“魔法箱”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顏色,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創(chuàng)設去“糖果小屋”做客的情境,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自由參觀“糖果小屋”,并說出看到的物品的顏色。

(2)利用“魔法箱”中的彩球、彩扇“變”出的顏色,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與其顏色相同的物品。

請幼兒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顏色與“變”出的顏色一樣?

(“小朋友想一想,咱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區(qū),進行自主觀察、操作、探索,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操作區(qū)一:紅、黃、藍色透明玻璃紙

操作區(qū)二:紅、黃、藍色三種稀顏色、調色盤及各種調色工具

操作區(qū)三:紅、黃、藍三色面塑彩面

3、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感知藍色和黃色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會變成綠色)

(1)教師演示,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利用裝有藍色和黃色兩種顏色水的一次性透明手套,將水混合并慢慢搖動,請幼兒觀察: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成了什么顏色?)

(2)引導幼兒操作透明塑料杯,初步感知藍色和黃色兩種顏色配色會發(fā)生變化。(會變成綠色)

幼兒動手操作裝有藍色和黃色兩種顏色的透明塑料杯,感知藍色和黃色配色后會變成綠色。

4、進一步探索感知任意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并利用課件進行小結。

(1)出示裝有紅色、黃色、藍色任意兩種顏色水的“一次性針管和塑料瓶”,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感知任意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2)引導幼兒按變化了的顏色,找到“糖果小屋”中相應顏色的物品,分類擺放塑料瓶。

(3)教師利用課件和紅、黃、藍三色稀顏料,演示任意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播放課件)

5、引導幼兒通過印畫和品嘗各色食品,幫助幼兒鞏固感知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顏色。

(1)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長頸鹿的長圍巾》,引導幼兒用配出的顏色及紅、黃、藍色,用藕、布團、積木等在白色的圍巾上裝飾。

(2)請幼兒品嘗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做成的拼盤,教育幼兒多吃各色食品,不挑食。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紅、黃、藍的顏色比較鮮明是幼兒非常喜歡的顏色,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顏色對對碰”。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開始以變魔術的方式吸引幼兒,之后通過幼兒的親自動手實驗,讓幼兒知道了兩種顏色配合后能發(fā)生變化,之后又以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加以鞏固。在給幼兒更多愉悅、童趣的感受的同時,我希望幼兒能夠有一種探索的精神,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操作得出結論,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合后能發(fā)生變化。

2.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顏料、多媒體課件、橡皮泥、牙刷、畫有裙子的畫、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共同玩魔術,激發(fā)幼兒對本節(jié)課的興趣。

(1)老師要變魔術了,幼兒與教師一起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變紅色)

(2)請幾名幼兒一起來試一試這個魔術(分別變紅、黃、藍色)

(3)出示各種顏色物品的幻燈片,讓幼兒說出物品的顏色,以便加深幼兒對紅、黃、藍色的認識。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兩種顏色配合后的效果。

(1)教師為幼兒出示記錄紙、橡皮泥,教師講清楚使用的方法:根據(jù)記錄紙上提供的兩種顏色,將這兩種顏色的橡皮泥捏到一起,看看會變成什么顏色,然后將相應的顏色記錄在記錄紙上。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幼兒自由操作進行記錄。

(3)教師為幼兒展示幼兒的操作記錄表,并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3.游戲:看誰說的對又快

(1)教師說紅加黃,引導幼兒說變橙色,依次類推。

(2)游戲:教師邊說邊出示卡片,配上音樂與幼兒玩游戲:教師說紅加黃,幼兒說變橙色,看誰說的對又快。

4.動手為裙子涂顏色,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

(1)教師為幼兒出示沒有顏色的三件裙子的畫,請第一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橙色的裙子,請第二組小朋友為我設計一件紫色的裙子,請第三組小朋友設計一件綠色的裙子,但是老師這里只有紅、黃、藍色的顏料和牙刷,怎么辦呢?

(2)教師為幼兒師范操作的方法,之后請各組小朋友共同完成。

(3)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

5.請小朋友回家跟你的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看看別的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變成其他的顏色。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嘗試替換歌詞,感受替換歌詞演唱的樂趣。

鞏固對幾種常見色的認識。

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認識幾種常見色,如:紅、黃、藍、黑等。

課件準備:《顏色歌》歌曲視頻;《顏色朋友在哪里》歌曲音頻及伴奏;“顏色朋友在哪里”圖片。

材料準備:各種常見色的綢帶人手一條。(可用其他有顏色的玩具或氣球替代)

活動過程

播放歌曲視頻《顏色歌》,復習幾種顏色的名字并讓幼兒在班級中找一找這些顏色。

——你從視頻中聽到了哪些顏色?

——你能在班級中找到這些顏色嗎?

播放歌曲音頻、伴奏及圖片《顏色朋友在哪里》,以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今天,就有其中一位顏色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看是哪位顏色朋友。

1、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第一遍,了解歌詞內容。

——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數(shù)字?

——顏色朋友是誰?

2、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第二遍,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音頻及伴奏,出示圖片,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播放歌曲伴奏《顏色朋友在哪里》,鼓勵幼兒嘗試替換歌詞進行演唱。

1、嘗試替換歌詞。

——紅色朋友可以替換成哪些顏色朋友?(黃色、藍色、綠色等)

2、播放歌曲伴奏,帶領幼兒用替換的歌詞唱一唱。

播放歌曲伴奏《顏色朋友在哪里》,發(fā)放材料“各色綢帶”,組織幼兒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幼兒對歌曲以及幾種常見色的掌握。

1、教師講述玩法。

1)游戲前,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顏色的綢帶,握在手中。

2)教師跟隨伴奏演唱歌曲,幼兒在班級自由走動。

3)當教師唱到“紅色朋友在哪里”時,手持紅色綢帶的幼兒便圍在一起同唱“在這里,在這里,紅色朋友在這里”。唱完之后便四散開。

4)教師可以不斷變化歌詞中綢帶的顏色,當已有綢帶的顏色都唱完時,可讓幼兒互換綢帶,繼續(xù)游戲。

2、播放歌曲伴奏,幼兒愉快游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關注身邊的顏色,如班級中有哪些顏色或者操場上有哪些顏色等,加強幼兒對顏色的認識。

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4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幼兒園的老師都想教學工作能使小朋友們學到知識,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我們精心為你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襪子的顏色、長短、花紋、厚薄等進行碰對。

2、體驗相互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襪子的圖片音樂《風的聲音》《找朋友》《barbarbar》(舞蹈音樂)桌子兩張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鞋子里藏了什么呀?

2.小朋友們真聰明,鞋子里藏的是小腳,小腳上穿著漂亮的襪子。

3.介紹一下自己的襪子。(請個別小朋友脫下一只鞋,觀察自己腳上的襪子)

二、各種各樣的襪子

1.出示襪子圖片,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里也有很多好看的襪子。

2.認識各種款式的襪子,觀察襪子的顏色、圖案、長短、厚薄等特點。(兒童襪、成人襪、長筒襪、絲襪等)

三、講述故事

1.天氣真好,外面陽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這天,熊媽媽洗了好多襪子,洗完了將襪子一雙雙晾了出去。(出示圖片)晾好之后熊媽媽就出去買菜了。(教案出自:教案網(wǎng))可是,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刮風聲)噢!刮來一陣大風,把熊媽媽的襪子都吹掉了。(出示空的晾衣繩圖片)

2.老師之前幫熊媽媽把襪子收回來了,就是有點亂,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幫助熊媽媽把襪子一雙一雙整理好。(幼兒自由整理、配對)

3.小朋友們真棒,老師替熊媽媽感謝你們哦!

四、襪子找朋友

1.現(xiàn)在老師想看一看小朋友自己腳上的襪子,請小朋友們都脫下鞋子,給老師看看你們漂亮的小襪子吧。(幼兒坐墊子上脫鞋)

2.咦!你們看看,自己腳上的襪子穿的合適嗎?有小朋友的襪子怎么跑到別人腳上去了?這樣吧,用你們明亮的小眼睛去找一找你的另一個襪子朋友吧,然后和小伙伴換回來。(播放找朋友音樂)

五、跳跳舞

1.小朋友們終于找回了自己的襪子朋友,現(xiàn)在我們一起在墊子上跳跳舞吧!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小腳要跳舞了哦。(播放音樂,師幼共同舞蹈)

2.穿上我們的鞋子,一起到戶外去跳舞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2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特別是午睡起床后,常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錯、穿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鞋子對對碰》的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在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上關注鞋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游戲中自然滲透數(shù)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初步嘗試按鞋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等特點進行配對。

2、培養(yǎng)動手能力、養(yǎng)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1、按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等特點進行配對

2、尋找鞋底的秘密,特別是形狀:兩頭大、中間凹。但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近的大小、顏色、款式各異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遮起來

2、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奇怪的鞋子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寶寶呀,特別愛漂亮,每天都要換一雙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別多,最后,連她自己都分不清哪兩只是一雙了。有一天,她穿了一雙很特別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紅鞋子,一只是小一點的花鞋子(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兩只鞋子)可是這一天,她非常不開心,你們知道她為什么不開心嗎?(幼兒猜測,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只鞋子的不同)教師小結:兩只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也不一樣的鞋子不是一雙,所以穿的人當然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師:那你們穿的鞋子是怎樣的呢?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腳上的鞋子,并說出自己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初步要求幼兒說完整話。

教師小結:兩只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一樣,形狀也相同,這樣的鞋才是一雙鞋。

(三)鞋子配對師:小朋友們今天懂得了這么多的知識,知道了什么叫做一雙鞋,而且都穿對了,那么你們幫老師看一看,我今天穿的對不對(教師穿的鞋子不一樣)?

(幼:不對,顏色不一樣,款式也不一樣…….)師:哎呦!老師今天早上起的急,把鞋都穿錯了,沒關系,我可以把鞋子換回來。(教師一次次的換鞋子,要求每次換的鞋子都跟原來的不一樣,并讓幼兒說出哪里不同,最后挑一只與原來的鞋子一樣的,但是朝向相同 的鞋子,請幼兒說出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一步發(fā)現(xiàn)鞋的朝向是相反的教師小結:兩只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一樣,形狀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們就叫它一雙鞋。

師"那么誰能幫我把正確的鞋子找出來呢?

出示幾只不同樣式的鞋子,請一名幼兒挑選。

(出示鞋架和隨處亂放的鞋子)師:娃娃家的寶寶經(jīng)常把鞋子亂丟亂放,害得媽媽找也找不到,還常常把鞋子穿錯。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能夠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整理好,他們家的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整理一下,好嗎?

幼兒分散 收拾,將找到的兩只鞋子擺放在身邊,并說出為什么要將這兩只鞋子放在一起。

幼兒互相檢查、驗證,并把找對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四)養(yǎng)成整理鞋子的好習慣

1、師:我們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雙一雙的擺放整齊,這下娃娃的爸爸、媽媽和寶寶穿鞋就很方便了,也不會穿錯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游戲:對對樂。

幼兒一人手中拿一只鞋,聽音樂自由走動,尋找與自己鞋子一樣的另一只,配對后,兩人將鞋底相互有節(jié)奏地碰擊,并念兒歌:"對對碰、對對碰,一對鞋子對對碰。"與其他小朋友交換鞋子,再次游戲。

3、依據(jù)配對的方法,幼兒再次收拾鞋子。

教師提醒幼兒一雙一雙地收拾,并整齊地擺放在鞋柜中。

活動反思:

1、根據(jù)幼兒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動的設計以"為了孩子的發(fā)展"的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教育價值取向強調的是讓孩子們在活動中獲取經(jīng)驗,獲得學會學習的能力,當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配錯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對對碰》這一活動。通過幼兒的實踐,來解決幼兒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把"數(shù)學"的概念滲透于生活,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2、讓幼兒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進行學習。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讓他們共同交流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互相啟發(fā)、修正。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會使幼兒學會接納他人的觀點,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臺"。

活動的目標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在原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又適當?shù)脑黾恿穗y度。活動內容的選擇既是幼兒感興趣的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觀點。在活動中,教師更多是以一個觀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支持、推動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錯、穿錯,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鞋子對對碰》的活動,引導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游戲中自然滲透數(shù)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目的。

活動目標:

1、感受在活動中有趣和快樂。

2、能按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成雙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涼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間。

2、鞋架兩個。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口吻,請幼兒幫助貓媽媽(教師)一起收拾零亂的鞋子。

1、請幼兒初步按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2、幼兒分散收拾。

評析: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有情節(jié)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積極參與,能自然而然的導入活動。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有很多小朋友對一些外型特別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確配對,而對一些顏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錯了。

二、幼兒討論

1、你是怎么收拾的?這兩只鞋子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結: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的鞋子叫一雙,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評析:討論是非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能使幼兒相互吸取經(jīng)驗,這種相互的學習

方式會使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讓他們共同交流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互相啟發(fā)、修正。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會使幼兒學會接納他人的觀點,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臺”。

活動的目標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在原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又適當?shù)脑黾恿穗y度?;顒觾热莸倪x擇既是幼兒感興趣的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觀點。在活動中,教師更多是以一個觀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支持、推動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 篇4

給家長的話:

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水果,每當提起水果,幼兒就會有聊不完的話題,會引起他們無限的遐想,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當成人細心觀察幼兒的這個話題時,你會發(fā)現(xiàn)水果里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

于是主題《水果對對碰》誕生了,我們希望幼兒在這個主題中,通過生活化,游戲化,情景化的教學獲取與水果密切相關的知識和經(jīng)驗。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知道水果在哪里賣,水果的生長過程以及品嘗許多的水果制品,玩有關水果的創(chuàng)意游戲,不斷豐富幼兒的知識,積累經(jīng)驗,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主題目標:

1.樂于參加探索性活動,能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探索水果的主要特征。

2.能說出常見水果的名稱,并簡單講述其典型特征。

3.能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水果。

4.喜歡參加團體活動,能主動與人打招呼,與同伴友好相處。

5.喜歡吃水果,能自己動手嘗試做不同的水果制品,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6.能愛惜水果,不浪費,愿意與他人分享并能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家長配合的材料注意事項:

1、在這個主題中家長要配合幼兒園帶水果。

2、還需要帶幼兒做課前的經(jīng)驗儲備,逛超市,買水果,吃水果制品等(水果干,水果罐頭)

3、和孩子一起完成水果尋寶記錄表4注意平時的物品搜集,如紙盒瓶子及其它廢舊物品等讓家長配合的,教師要在活動前就要通知到家長,這樣可以使教學活動有個銜接和連貫性。

中班科學活動顏色對對碰


中班科學活動顏色對對碰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通過活動,對色彩變化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化另一種顏色,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顏色對對碰教案吧。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對色彩變化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化另一種顏色。

3、能用簡單的表格記錄顏色的變化。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色卡,水粉顏料紅黃藍,繪畫紙,記錄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猜猜會有什么變化。

1、出示三種色板。 教師:"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是漂亮的顏色寶寶。它們三個是好朋友,喜歡在一起做游戲。"

2、說一說它們是什么顏色。

3、猜一猜把其中兩個顏色合在一起會有什么新變化?  

二、操作活動:顏色對對碰。

1、幼兒第一次操作請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放在一起,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醒幼兒倒入的兩種顏色一樣多。)

2、教師出示滴管,介紹滴管的使用方法。

3、幼兒操作,請幼兒講講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原來把兩種顏色放在一起會變出另外一種不同顏色。

5、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其他的顏色放在一起試一試,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把變化記錄在紙上。

6、出示記錄紙,教師介紹記錄方法。

反饋結果紅色+黃色=橙色紅色+藍色=紫色藍色+黃色=綠色原來我們用紅色、黃色、藍色其中的兩種顏色放在一起會變成另外的顏色。所以,我們把 紅、黃、藍這三種顏色叫"三原色"。

7、教師再次出示色卡,兩種顏色的色卡合在一起時什么顏色。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

1、出示西瓜、葡萄、橘子等三個沒有顏色的水果,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今天,顏料寶寶到我們班來做客了,你看來了誰呀?

聽說顏料寶寶來了,西瓜、葡萄、橘子想來染一下顏色沒,穿件漂亮的衣裳,你說西瓜應該穿什么顏色?葡萄呢,橘 子呢?

那他們想要的顏色有這里有嗎?

沒有該怎么辦呢?(調顏色)

2、幼兒操作調色,涂色,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中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

活動使幼兒大膽的去動手、動腦,發(fā)揮自己的天性。讓幼兒在實踐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節(jié)課后都有及時總結經(jīng)驗,認真反思,為今后的科學活動奠定堅實科學的基礎。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業(yè)務素質更上一層樓。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 【活動目標】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變化。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净顒訙蕚洹?、繪本《小藍和小黃》ppt。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净顒舆^...
    2019-12-25 閱讀全文
  • 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范文集錦5篇 在一定意義上,學生是老師的影子。每個教師都會經(jīng)歷寫教案的過程,教案可以減輕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wǎng)站!...
    2022-11-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4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幼兒園的老師都想教學工作能使小朋友們學到知識,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我們精心為你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2022-11-15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活動顏色對對碰 中班科學活動顏色對對碰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通過活動,對色彩變化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化另一種顏色,適合幼兒園老師們...
    2021-05-03 閱讀全文
  • 案例:中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學反思 星期二,進修學校的老師聽了我的一節(jié)科學《顏色對對碰》,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中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 通過我自己的教學及進修學校老師給...
    2021-06-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發(fā)生變化。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活動準備】1、繪本《小藍和小黃》ppt。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活動過...

2019-12-25 閱讀全文

在一定意義上,學生是老師的影子。每個教師都會經(jīng)歷寫教案的過程,教案可以減輕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領域顏色對對碰教案,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wǎng)站!...

2022-11-13 閱讀全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幼兒園的老師都想教學工作能使小朋友們學到知識,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我們精心為你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顏色對對碰教案”,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2022-11-15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活動顏色對對碰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通過活動,對色彩變化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化另一種顏色,適合幼兒園老師們...

2021-05-03 閱讀全文

星期二,進修學校的老師聽了我的一節(jié)科學《顏色對對碰》,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中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 通過我自己的教學及進修學校老師給...

2021-06-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