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愛吃手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2-03-29 改變孩子咬手指的壞習慣教育筆記 愛吃手的孩子教育隨筆 讓孩子不再咬手指教育心得春季來臨,一定要做好預防衛(wèi)生疾病的工作,這對于幼兒園抵抗力低的小朋友來說,十分重要。此外還需要關(guān)注幼兒自身的衛(wèi)生習慣,例如經(jīng)常咬手指是不好的習慣,還會給自己帶來細菌,引起身體的不舒服。那么關(guān)于幼兒園愛吃手的孩子教育筆記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愛吃手的孩子”,歡迎閱讀。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愛吃手的孩子(一)
在剛?cè)雸@的孩子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有少數(shù)幼兒時不時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指,咬手指,這種不良習慣有礙身心健康,必須糾正。
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差,空洞地說教和消極地訓斥不會奏效的,想讓孩子不吮手指,最重要的一條是別讓他的小手閑著,因為幼兒吮手,是在孤獨和不愉快時更愛吮手指,為了減少幼兒吮手指的機會,老師要嚴格注意和關(guān)心吮手指習慣的幼兒,讓他們有事可做,有玩具可玩,像這樣的孩子,老師要多引導他們,關(guān)注他們,在可能的條件下,選擇玩具時應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玩具,當他們對這些玩具表現(xiàn)出厭倦情緒時,要根據(jù)他的興趣、愛好及時更換,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玩具和游戲活動上,也就無暇吮手指了。
在采取這些措施的同時,可以多與孩子接觸,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這時再適當?shù)赜渺`活的方式,給他們講一些淺顯的衛(wèi)生常識,孩子更容易接受。
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必須和家長密切配合,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則,教師的努力也會前功盡棄。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愛吃手的孩子(二)
小班的孩子可能是年齡段的原因,總是喜歡吃手。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好幾位小朋友都有這個習慣,沒事總是把小手放到嘴里,我們老師總是一遍遍不厭其煩的說不可以吃手,不可以吃手。但我覺得效果好像是適得其反,在老師的一遍遍重復下,孩子吃手的現(xiàn)象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嚴重了,這讓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可怎么辦呢?YJs21.coM
我仔細想了想,我們只是告訴孩子們不可以吃手,但從沒告訴他們?yōu)槭裁床豢梢浴榇?,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特殊的課,我舉起雙手問孩子:“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小手”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的回答。我接著說:“是啊,我們小朋友都有兩只小手,它是我們的好朋友,那我們吃它對不對???”“不對”我接著說:“我們的小手可以拿很多東西,但是,我們拿過東西以后,小手就會沾到好多細菌,如果我們再把小手放到嘴里就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我們小朋友就會生病的。所以,吃手是很不好的習慣。”。
慢慢的吃手的現(xiàn)象還真的變少了。有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一味的強調(diào)孩子不能做什么,我們更要告訴孩子不能做的原因,這樣我相信效果會事半功倍的。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愛吃手的孩子(三)
幼兒園的寶寶做錯事,或者是緊張時,多數(shù)會咬手指。這種行為一是逃避責備,另一種是給自己尋找安全感。那么如果幼教發(fā)現(xiàn)幼兒有咬手指的壞習慣時,你要怎么幫助糾正呢?
按理說,這種小事本不是幼教所管的,應該是家長管教的。但是幼兒園即使是打掃的再干凈,也會有細菌和灰塵,孩子在幼兒園里玩耍,再咬手指,對孩子的健康不利,會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進入到孩子的口腔,導致生病。
幼教們必須清楚,孩子咬手指,多數(shù)是一種心理反應,包括了緊張,抑郁,沮喪,或者是感覺到自卑,對你有敵對情緒等等。其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孩子缺乏了被關(guān)愛,被疼愛,缺乏起碼的安全感造成的。有些幼教發(fā)現(xiàn)孩子咬手指,給予的不是關(guān)心和溫柔言語,而是批評,訓斥,這樣做反而讓孩子更緊張,更焦慮,根本無法改掉咬手指的壞毛病。
幼教發(fā)現(xiàn)孩子有咬手指的習慣,一定要耐下心來,圍在孩子的身邊,讓孩子靠在你的懷里,然后以耐心的說服和鼓勵為主,用最溫柔的道理讓孩子明白,咬手指是不對的。而且平時也要注意給孩子足夠的心理關(guān)注,消除孩子在幼兒園里的緊張心理感?;蛘呤且龑Ш⒆觽儏⒓右恍┗顒樱嘟慌笥训?。
當然,也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經(jīng)常幫助孩子剪手指甲,對于大點兒的孩子來講,給孩子講道理,就更是很有必要了。
對于糾正孩子咬手指的習慣來講,幼教也要記得,用行為來進行約束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幼兒教師隨筆:不愛舉手的孩子
在集體活動時,每到提問環(huán)節(jié),我發(fā)現(xiàn)總有一些幼兒躍躍欲試,積極舉手發(fā)言。而另一些孩子與他們正相反,很少舉手回答問題。今天,濤濤沒舉手,我試著讓他回答,他答得挺好。 再看媛媛,最近上課時常常舉手,神情很是專注。因為她平時不怎么發(fā)言,所以見到她舉手我會先請她回答,可一喊到她的名字,她立刻局促地將手放下了,并漲紅了臉搖搖頭。這樣的狀況不止發(fā)生過一次了。 其實,在幼兒園中我們常??梢砸姷剑斃蠋熖岢鰡栴}時,平時伶牙俐齒、活潑好動的幼兒會把手舉得高高的,甚至著急地站起來等你發(fā)現(xiàn)他;而平時言語不多、性格較內(nèi)向的孩子總是縮在一邊,充當旁觀者。老師認為不舉手的孩子鍛煉的機會少,為了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偶樂也會請他們發(fā)言,而結(jié)果往往是:被叫的幼兒神情茫然,一聲不響。老師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反而使不舉手的幼兒產(chǎn)生被提問的緊張心理。像濤濤這樣不舉手但知道答案的也占有極少的比例。我們要根據(jù)情況區(qū)別對待。 而媛媛這種現(xiàn)象則與家長有關(guān)。媛媛的媽媽常常這樣告誡媛媛:“上課時要認真聽,要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庇袝r,她也會對老師說:“老師,你要經(jīng)常喊我們家媛媛,就是她不舉手,你也可以讓她發(fā)言,多鍛煉鍛煉她。”媛媛是知道舉手了,可她對于總是問題的答案卻不甚明了。
教育措施:對于常見的不舉手的幼兒,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不愛舉手的幼兒多為膽子小、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鍛煉他們,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例如,我們班的聰聰十分靦腆害羞,平時話很少,總是用一雙大眼睛悄悄地看老師,而當老師注意到他,他會迅速將目光移開。有一次,我?guī)Ш⒆觽兺娲笮屯婢邥r,聰聰一個人站在旁邊唱歌。我悄悄走到他的身邊,發(fā)現(xiàn)他在唱一首很長的兒童歌曲,我感到非常吃驚,不由得夸獎他說:“你唱得真棒,能把這首歌唱給小朋友們聽嗎?” 聰聰聽了有點害羞,但還是輕輕地點了點頭。此后,聰聰不再怕羞,教室里時常傳出他快樂的歌聲,他的媽媽也說:“孩子膽子變大了,比以前活潑了?!?
2.鼓勵每個孩子都舉手。當提出問題時,不要急于找某個幼兒回答,而是留給幼兒充足的思考時間,并用老師最富影響力的語言鼓勵幼兒勇敢地把手舉起來。而此時,如果從不舉手的孩子舉起了手,一定馬上把機會給他,不管他回答得是好是壞,老師都應對他這種勇敢的嘗試給予肯定。相信有了這良好的開始,不愛舉手的孩子會慢慢勇敢、大方起來。
3.在集體活動中,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輕松的發(fā)言氣氛。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玩“開火車”的游戲,每個幼兒按坐位順序依次回答,不必舉手,只需站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為了保證“火車”連貫下去,每個幼兒都努力思考,認真回答,平時不愛舉手發(fā)言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站起來,有的甚至回答得十分精彩。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幼兒也是不盡相同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使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調(diào)動起不愛舉手、不善于表現(xiàn)的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變得活潑、開朗起來,這樣的教育才算真正收到了效果。
教育隨筆:老師,我不吃手了
“老師,然然在家又吃手指了,真拿他沒辦法。”今天早上入園時,然然媽媽愁眉苦臉的對我說。
在班里然然比較乖巧,大家也都非常喜歡他,但是他有一個含手指的壞習慣很讓人頭疼。在家然然的父母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還是一不留神就吃手。含手指的習慣再不改掉,對他以后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一定要幫然然改掉這個壞習慣。然然從小班開始就有吸允手指的行為,但是后來經(jīng)過我們的開導,已經(jīng)改善很多。
最近,然然吃手的行為越來越頻繁,讓我也很費解。直到有一天,然然早上哭著來幼兒園,說不愿意來幼兒園,要在家陪媽媽。后來,我給然然媽媽打電話,才得知,原來然然媽媽近期懷孕了。我詢問了一些然然在家時的表現(xiàn),以及家長的言行舉止。最后,終于找出原因。原來然然是得知媽媽肚子里有寶寶,情緒焦慮,害怕媽媽不再愛自己,尋找心理安慰,才會又吃手。
找出原因后,我有針對性的開展了一節(jié)主題活動——《認識小手》。我給每個孩子的手指上畫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讓他們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愛護它們,不能咬或者含他們,這樣手指娃娃會不舒服的。接著,我又啟發(fā)孩子們說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領(lǐng)?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當然,然然也很積極回答。借此機會我接著問:“手指娃娃做了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臟嗎?現(xiàn)在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下就知道了。”孩子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指甲里藏了許多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我告訴大家這些細菌如果吃到嘴里,就會生病。因此我們一定要及時給手指娃娃洗澡,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后來,我又跟然然聊天,打消她心理的顧慮。告訴她,盡管媽媽肚子里有小寶寶,但是媽媽同樣還是愛你的。同時,聯(lián)系家長,告知然然吃手的原因。然然媽媽也很重視,每天都陪然然。從那以后,我細心的觀察著然然的一些變化,并及時的鼓勵他,一段時間下來,然然吃手指的習慣慢慢改掉了。然然有一天悄悄告訴我:老師,我長大了,我不再吃手了。說完,笑的很開心。
教育隨筆:不愛吃飯的孩子
又到了中午進餐時間,和往常一樣我都會提醒幼兒進餐的習慣,吃飯時不要說話,自己吃,并且有時候還會說:“看看哪個小朋友的本領(lǐng)最大了,誰的本領(lǐng)最大?”說完就聽到大家很有士氣回答:“我!”當我聽了正高興時,一個小朋友突然喊道:“老師,張涵琪小朋友哭了?!蔽乙豢丛瓉硎撬弥谂蔚难凵窨粗蠋?。從開學到現(xiàn)在只要到吃飯的時候,她就會哭,就象按了生物鐘似的。
其實,老師們都知道她為什么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哭,是因為她不愿意吃飯??蓿杏脝??——回答是沒有。但是在孩子們的想法中,他們認為是可以的。因為每次他們有什么不樂意或是不愿做什么事時,只要一哭問題全都能解決。因此就造成了他們認為哭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
于是,我要裝著不在意她哭,走到她的面前告訴她:“你不要哭了,你應該像大老虎一樣吃飯。”說完后,她哭得更兇了,感覺知道自己沒有指望似的。我知道這時候,絕不能心軟。否則他她遠不想吃飯,而且會認為哭就是解決方法,可以不用吃。這時候,小朋友都在大口大口的吃飯,我就在那說著:“某某小朋友吃得真好,還有你也吃得很好,像大老虎一樣,全吃掉了,真能干!”不停的夸著其他小朋友,希望能夠激勵他自己試試。過了一會,我發(fā)覺到教室里突然安靜了,原來她不哭了,正拿著勺子準備挖飯了。見到此狀,我高興極了,“我說得吧,你是可以得,你真能干啊,像大老虎一樣……”鼓勵她,肯定她。她一聽到我在表揚她,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很快就將一碗飯全吃完了。之后的幾天,她吃得都很好,沒有再哭,自己吃飯了。
教育隨筆:吃手指
教育隨筆:吃手指
瑤瑤小朋友活潑、可愛,老師們很喜歡她,可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沒事的時候總愛把手指放進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還是原來就有呢?
經(jīng)過與其家長的一番談話得知,孩子從小就有了這個習慣,家長多次說教都沒有用,什么辦法都嘗試過了,不但沒有用而且越說越厲害。看到家長急切的目光,我心里想,我一定想辦法讓她改掉這個壞習慣。
接下來幾天,我特意觀察了幾次,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她會不自覺地把手指放到嘴巴里,而只要有活動,她立刻會拿出來。在今天的故事環(huán)節(jié)中,她又把小手放在嘴巴里了。于是我就趁機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小小手》的故事。講完故事后,我與孩子們展開了談話。讓孩子們互相觀察一下自己的小手,討論一下小手還能干些什么,讓孩子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小手,再就是小手上有很多細菌,如果放在嘴巴里會生病的!
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也都積極的發(fā)言:“我可不吃手指頭?!蔽姨匾獬蛄顺蜮暚帲坪趺靼琢艘恍┦裁?。我走到她的身邊,給了她一個鼓勵的微笑。她沖著我笑了,小手不經(jīng)意間往身后挪了挪,我知道她已經(jīng)明白了我的用意。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提醒越鍛煉,鈺瑤的壞習慣改了許多,效果還不錯。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應該多方面了解孩子,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愛吃這個
午飯時間到了,今天的飯菜是西紅柿炒蛋,炒茄子和土豆燉排骨,還有米飯。輪到孩子們自助取餐的時間了,孩子們有的說老師我不吃茄子,有的說老師我不吃西紅柿,還有的說老師我吃肉不吃土豆,各種的挑食不是不吃這個就是不吃那個,真是頭疼,于是我就鼓勵孩子,每種菜都有它的營養(yǎng),只有什么都吃才能長得高高的,才不容易生病,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孩子在我說完以后,就開始大口的吃起來,但是有的孩子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幾口,就放在那里了,吃幾口也總比不吃強。
我們大人不也是這樣嗎?說實話,我不挑食,但也不喜歡吃西紅柿蛋湯。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在午餐中的表現(xiàn)也不一樣,雖然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孩子不挑食的好習慣,但也應尊重孩子的生活習慣,像個別的孩子,他們已經(jīng)很努力的將不喜歡的菜吃了幾口,對于他們是一個進步,以后再鼓勵他們多吃一點,也許他們不會很快的愛上這個食物,但我相信,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孩子不會很討厭的,這不是一樣能養(yǎng)成好習慣,如果一味讓他們吃下去,不但孩子不會對這個實物增加好感,相反更厭惡,所以,不同的主觀或客觀原因同樣也會影響我們的食欲,那么,我們何不也寬容一下孩子呢?多理解一下孩子,讓孩子慢慢的接受,逐漸改掉挑食的毛病。
教育隨筆:我們攜手愛孩子
子嫣小朋友是在奶奶的萬般呵護下長大的,由于媽媽不在身邊,爸爸又工作忙,所有的事情都由奶奶一人操辦。為了不讓子嫣感到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特殊,奶奶像其他孩子的家長一樣幫她買漂亮的衣服,將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所以現(xiàn)在的子嫣特別“臭美”。放學后也總是沖在第一個來接子嫣。
一天早上來園時,子嫣的奶奶告訴我,昨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子嫣褲子上有大便沒擦干凈,請老師以后幫助她擦一下屁股。到了中午午餐過后,子嫣告訴我:“朱老師,我要大便,等下你來幫我擦擦屁股吧!”“好的,等下你叫我,我來幫你擦?!边^了一會,聽到廁所里子嫣的叫聲,我連忙趕去幫她擦屁股,并告訴她“子嫣長大了,做姐姐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師今天教你怎么擦屁股,以后就要你自己干了,好嗎?”子嫣告訴我,是奶奶讓她擦屁股時叫老師的。
過了幾天,早上來園子嫣奶奶又向我反映子嫣昨天回家說小屁股疼,屁股沒擦干凈。我在子嫣奶奶說完后,蹲下身摸著子嫣的小腦袋告訴她:子嫣真是個好孩子,我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了,對吧!以后我們多加練習,一定能做好的,對嗎?子嫣很驕傲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奶奶,自信地說:“嗯!”聽到我這么說其他家長也紛紛對子嫣奶奶說小朋友不在家長的身邊,讓他們在幼兒園鍛煉鍛煉,這樣孩子才能長大。子嫣的奶奶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她告訴我,子嫣的媽媽不在身邊,所以自己特別寵愛她,她要什么給什么,在家經(jīng)常叫她“囡囡”,所以子嫣剛來幼兒園好長時間都叫自己“囡囡”。奶奶對我說,以后在家也要試著讓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對于子嫣這樣的孩子,其實班上還有好幾個,由于家長的萬般寵愛,造成了他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請別人幫忙的習慣。作為老師的我們需要對孩子像媽媽那般關(guān)愛,但不是寵愛,我們也要引導家長去真正的愛孩子,不是包辦就是愛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在鍛煉中得到成長,得到快樂,才是真正的愛。
幼兒園教育隨筆:放手讓孩子去做
明天,就要組織孩子進行美工制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翻了下教案,看了看活動過程,在想如何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美麗的大花園……
合上教案本,一個念頭突然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為什么我總是想著如何讓幼兒按我的意愿去做?為什么不充分發(fā)揮孩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可馬上我又否定了自己,“不可能,我不教,孩子們怎么會做呢!”就在我矛盾之時,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又促使我,“試一試,也許孩子能行!”
第二天,在組織活動時,我為幼兒精心布置了一個美麗的花卉世界,如美工角中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花朵,認知區(qū)中各種各樣的花卉標本、語言角中各種花卉的圖案等等。先讓孩子們自由地、充分地觀察、討論、交流,隨后,我拿出制作材料,引導幼兒想像“用什么辦法把這些好看的彩紙變成一朵朵美麗的花?”話音剛落,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他們運用以往的經(jīng)驗,有的說:“我把它撕成花朵的樣子”、有的說:“我把紙對折成三角形,然后把相同的兩個角向上折就成了小花”,還有的說:“可以用剪刀剪出美麗的花,把皺紋紙團圓壓平也像花……”我對孩子們不同的想法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你們的想法很棒,下面就按自己想的去做吧!”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地動手做起來。在近20分鐘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特別的專注力,這是我以往曾經(jīng)費盡心思、想盡各種方法都難以達到的效果,現(xiàn)在卻順其自然地達到了,而且,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樣完成任務似的,直接交給教師說:“老師,我做完了”。現(xiàn)在,他們拿著自己制作的大花園到處向同伴展示、介紹,神態(tài)、眼神和話語中流露出的竟然是那么的自信和自豪!
此時,我思緒萬千。如果采取的是“我教孩子學”的方法,我將永遠無法發(fā)現(xiàn)也無法相信孩子內(nèi)在的潛能,永遠無法看到孩子們那成功的喜悅與自信的眼神,我將失去了解孩子的機會。此刻,讓我深刻領(lǐng)會到了“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去做”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義。
老師們,請大膽地把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給孩子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獲!
教育隨筆:孩子的愛
一天在上課時,我忽然感到肚子疼的厲害,汗水從我的臉上留了下來,實在疼的厲害,我蹲了下去,并用手摁著肚子,這時聽到幾個小朋友說老師怎么了,他們跑到我跟前,軒軒小朋友用她的小手給我擦掉汗水,并說:“老師,不要哭,我給你捶一捶?!彼男∪^在我的背上無力的敲打了起來,還有幾個小朋友也在用小拳頭給我捶背。
看到孩子們這些舉動時,我的心很感動,因為他們的年齡畢竟太小了,他們只是些四五歲的孩子,此刻,我心中的委屈沒有了,跟孩子們在一起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用愛心打開了孩子心靈的七弦琴,用愛心感染了孩子們純凈的心,使他們在被愛中學會了關(guān)愛他人。
現(xiàn)在,有的人將世態(tài)看的有些炎涼,認為現(xiàn)在的人,關(guān)心自己的多,關(guān)愛他人的少了,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受傷,或需要幫助時,也很少有人敢伸出援助的手,因為怕被人訛著。我想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因為世上還是好人多。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當好孩子的啟蒙老師,讓他們邁好人生的第一步,教他們?nèi)绾巫鰝€好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這樣他們長大后才會有愛心,才能知道關(guān)心、愛護他人,就會像歌曲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