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推薦】科學教案4篇

發(fā)布時間:2022-03-29 認識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范文 春節(jié)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感知冬天自然界中的天氣、氣溫的變化。

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處于變化之中的。

3、體驗在感知發(fā)現(xiàn)中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組織幼兒觀察玻璃上的冰花。

2、知識準備:幼兒對冰花的變化已有一定的感知。

活動重點:

了解大自然中天氣、氣溫的變化。

活動難點:

理解事物都是處于變化發(fā)展中的。

一、師幼談話,導(dǎo)入課題:

1、哪個小朋友知道我們現(xiàn)在處在什么季節(jié)?(冬季)

2、在這個季節(jié)天氣很冷,冷天會出現(xiàn)什么景象?(結(jié)冰)

3、玻璃上會出現(xiàn)什么?(冰花)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洗手間,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請幼兒有序的排好隊觀察玻璃上的冰花。

2、觀察玻璃上冰花有什么變化。

三、教師提問,啟發(fā)引導(dǎo)幼兒了解冰花。

1、提問:"你們知道冰花是從哪里來的嗎?"幼兒議論:"因為冬天天氣冷,所以有冰花。""冬天到了就有冰花,還下雪呢?"

2、師:"你們還在哪里見過冰花?"幼:"電視上有許多好看的冰花。""我家的玻璃上也有冰。""我家沒有冰花。"

3、師:"為什么有的玻璃上有冰花,有的玻璃上沒有冰花呢?"幼:"因為我家有空調(diào),暖和,所以沒有冰花。""有太陽的地方?jīng)]有冰花,沒有太陽的地方有冰花。"師總結(jié):由于氣溫的變化,導(dǎo)致了冰花也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變化的,比如:天氣的變化、動物的變化、植物的變化等等。

四、結(jié)束活動

小朋友們都已了解了冰花,并知道冰花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發(fā)生變化,回去的時候,可以向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介紹一下冰花。

科學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指導(dǎo)思想

本節(jié)課屬于“綜合?探索”領(lǐng)域。通過資料搜集、觀察欣賞、分析討論,了解科學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shù)綜合探索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啟發(fā)學生善于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dǎo)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美。認識感受科學給藝術(shù)帶來的方便快捷,及科學對藝術(shù)的影響力。使學生了解藝術(shù)與科學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藝術(shù)、熱愛科學的情感。yjS21.Com

(二)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

1.顯性內(nèi)容與目標

應(yīng)知:初步了解藝術(shù)與科學的關(guān)系,認識感受科學給藝術(shù)帶來的方便快捷,及科學對藝術(shù)的影響力。

應(yīng)會:能夠從生活中汲取美,認識感受科學、藝術(shù)對生活的影響。使學生了解藝術(shù)與科學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2.隱性內(nèi)容與目標

通過觀察與分析,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及科學藝術(shù)考察的能力。(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啟發(fā)學生善于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激發(fā)學生興趣。難點:感受科學對藝術(shù)產(chǎn)生的影響。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通過欣賞了解科學與藝術(shù)作品間的關(guān)系,在分析討論中感受科學對藝術(shù)產(chǎn)生的影響。在觀察中了解藝術(shù)作品的科學構(gòu)思。培養(yǎng)學生熱愛藝術(shù)、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學習材料

教師:教學PPT課件,美術(shù)書。

學生:美術(shù)書及課前網(wǎng)絡(luò)搜索的科學藝術(shù)資料。(三)教學評價1、教學評價方法

自評、討論、總結(jié)相結(jié)合。

2、教學評價點

欣賞感受的效果,分析評價的活動情況。

三、教學過程

(探究式學習)

科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氣體也容易溶解于水。

過程與方法: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進行氣體溶解于水的實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溶解實驗中認識到細致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意識到溶解在生活中應(yīng)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學難點】

研究氣體在水中的溶解。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裝30毫升水的燒杯2、筷子1、小勺2、食鹽20克、蘇打20克、汽水1、開瓶器1、注射器1。

【教學過程】

一、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學生觀察:打開桌上的紙包,說說知道里面是什么嗎?

2.教師提問:給20克的食鹽和20克的小蘇打同時放在同樣多的水中做溶解實驗,猜一猜,食鹽和小蘇打誰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

3.引導(dǎo)實驗設(shè)計:怎樣進行這個對比實驗比較公平?

4.組織學生實驗: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5.匯報交流:

二、觀察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師出示汽水一瓶,搖一搖請學生觀察液體中出現(xiàn)的氣泡。

2.教師解釋:我們在搖瓶子時從液體里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知道是些什么氣體嗎?

3.學生實驗:觀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紹操作步驟: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觀察注射器里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5.提問:怎樣解釋注射器里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6.整理本節(jié)課的認識記錄到科學筆記本上。(參考P10)

拓展:怎樣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板書設(shè)計:

科學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觀察、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

2、知道有些物質(zhì)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質(zhì)不能在水中溶解。

重點難點

重點: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觀察、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

難點:知道有些物質(zhì)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質(zhì)不能在水中溶解。

活動準備

溫水、水杯、小勺、攪拌棒、托盤、小碗、方糖、橘子粉、咖啡、扣子、石子、手工亮片、記錄表、筆、大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冰山一角”游戲?qū)?,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神秘禮物,請你們睜大眼睛,認真看,猜猜是什么!

師:對,是一杯水!不過,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喲!那是什么水呢?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嘗一嘗。(請幼兒嘗一嘗)

師:請你告訴大家是什么味道的啊?

師:有小朋友說,是糖化了,和水做朋友了,所以我們看不見它。是這樣的嗎?那我們把糖和水請出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2、實際操作,觀察、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

(1)教師示范操作過程,幼兒進行觀察溶解的現(xiàn)象。教師邊說邊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注意看,有什么變化呀?

師:對,方糖放在水里不見了,去和水做朋友了,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溶解。

(2)幼兒實驗操作,完成記錄表。

師:剛才,方糖和水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那么,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想不想自己去試一試,看看它們能不能在水里溶解?

師:實驗之前你們要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首先,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記錄表上面一行是我們要實驗的物品,下面空格需要你們來完成。請你們按照記錄表上的物品進行實驗,看一看哪些物品能在水里溶解,在物品下面的空格里畫√,哪些物品不能在水里溶解,在物品下面的空格里畫×。實驗完一樣物品后記錄一次,再去實驗下一樣物品。

那邊是我們的操作區(qū),每張桌子只能站4位小朋友,每一桌的實驗物品都不一樣。在實驗的時候,每一個杯子里只能放一樣物品。老師為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魔法棒,但是要記得實驗完成后,要把魔法棒放回到托盤上,帶著你的記錄表回到你的位置。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是在做實驗,所以實驗的物品是不可以放在嘴里品嘗的。

(3)師幼共同驗證實驗結(jié)果。

請小朋友說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老師進行實驗驗證結(jié)果,并在大記錄表上做記錄。

師幼共同總結(jié)哪些物品能在水里溶解,哪些物品不能在水里溶解。

3、瓶子娃娃變魔術(shù)

師:剛才我們用魔法棒做了實驗,那想不想跟老師一起變魔術(shù)?現(xiàn)在老師要用魔法棒把你們?nèi)孔兂尚⌒∧g(shù)師,跟著老師來變魔術(shù)吧。

師:老師這里有許多瓶子娃娃,可是他們都沒有漂亮的衣服,很傷心,你們想不想給他變出漂亮的衣服呀?那你們要先像老師這樣穩(wěn)穩(wěn)地拿好瓶子,跟著老師念咒語一起做。

師:原來顏料也能在水里溶解。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東西能在水里溶解,你們可以到科學區(qū)里去試一試。現(xiàn)在帶著你漂亮的瓶子娃娃,我們一起去玩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shè)計完整,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生活中常見的實驗材料以及充分的時間,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始終以游戲貫穿,調(diào)動每一位幼兒的積極性。

本次活動還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活動中孩子們一直都在說口語上的“溶化”,我沒有刻意的強調(diào),而是帶著孩子們說“...溶解了”,感覺容易跟“融化”混淆。對孩子鼓勵的話有點單一,不夠具體。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yīng)該注意以上問題。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推薦]科學教案之五


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能量。

●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

●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fā)新能源。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yīng),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jié):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chǎn)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了解能源

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guī)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jié):我們生活或生產(chǎn)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fā)?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師小結(jié):人們在生活生產(chǎn)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fā)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dǎo)。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推薦】 科學教案范本


活動目標:

1. 能用打結(jié)的方法將線進行連接,感知將幾根線兩端任意兩兩打結(jié)后出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

2. 大膽猜測游戲結(jié)果,能用符號記錄并清除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 體驗在科學游戲中小組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大記錄紙1張,小組記錄用紙、筆和線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基本學會打結(jié)

活動過程:

一、兩根線的連接

師:誰有辦法把兩根線拼起來?

幼:打個結(jié)

要求:小組三人合作,試一試怎樣打結(jié)起來。

提問:兩根線連成功后是個什么情況?

情況1:變長了;情況2:變成了圓圈;

小結(jié):原來線連接起來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

承上啟下:

剛才我們用兩根線連接起來出現(xiàn)了不同的結(jié)果,如果有更多的線連接起來,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況呢?

二、六根線的連接

1. 提出游戲

師:老師這里有6根線,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實驗,這個實驗需要三個人合作,請兩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完成這個實驗。

實驗方法:一人抓住線的中間,兩邊兩人按兩根兩根的.方法連接。

師:實驗在進行中,請下面的孩子猜一猜會產(chǎn)生什么結(jié)果?

幼:可能會有不同的圈、可能變成很長的一根線。

2.猜想記錄

師:三人一小組記錄下自己的想法,并貼到大記錄單上。

3.交流討論

師:請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你們認為6根線兩邊兩兩打結(jié)后會出現(xiàn)怎樣的結(jié)果?

有哪個小組和他們想的不一樣?(相同的想法有不一樣的記錄)

4. 動手實驗

要求:三人合作;不會打結(jié)的可以拿線,但要握緊線、不松手;兩邊的小朋友兩根兩根打結(jié);全部打好后松開把結(jié)果記錄下來。

5.介紹交流

提問:哪個小組來介紹交流一下?有小組和他們一樣嗎?和你們猜的情況一樣嗎?

6. 揭示老師的6根線

師:原來,可*組是一樣的。

承上啟下:

我們用6根線兩邊兩兩打結(jié),出現(xiàn)了許多不一樣的結(jié)果,如果我們用更多的線打結(jié)會出現(xiàn)怎樣的結(jié)果呢?

三、多根線的連接

1. 分兩組游戲:

要求:每人占一個位置,每人打一個結(jié)

2. 兩組展示結(jié)果,幼兒入座。

結(jié)束語:

原來,很多線連接在一起,出現(xiàn)的不一樣的結(jié)果,還會有不同結(jié)果嗎?我們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編輯推薦:科學教案一篇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編輯推薦:科學教案一篇”,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氣體也容易溶解于水。

過程與方法: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進行氣體溶解于水的實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溶解實驗中認識到細致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意識到溶解在生活中應(yīng)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學難點】

研究氣體在水中的溶解。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裝30毫升水的燒杯2、筷子1、小勺2、食鹽20克、蘇打20克、汽水1、開瓶器1、注射器1。

【教學過程】

一、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學生觀察:打開桌上的紙包,說說知道里面是什么嗎?

2.教師提問:給20克的食鹽和20克的小蘇打同時放在同樣多的水中做溶解實驗,猜一猜,食鹽和小蘇打誰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

3.引導(dǎo)實驗設(shè)計:怎樣進行這個對比實驗比較公平?

4.組織學生實驗: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5.匯報交流:

二、觀察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師出示汽水一瓶,搖一搖請學生觀察液體中出現(xiàn)的氣泡。

2.教師解釋:我們在搖瓶子時從液體里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知道是些什么氣體嗎?

3.學生實驗:觀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紹操作步驟: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觀察注射器里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5.提問:怎樣解釋注射器里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6.整理本節(jié)課的認識記錄到科學筆記本上。(參考P10)

拓展:怎樣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板書設(shè)計:

2025課件推薦 小班科學教案怎么寫(4篇)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5課件推薦 小班科學教案怎么寫(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科學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 、了解橘子的外形特征,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橘子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2 、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愿意探索剝剝橘子的方法。

3 、體驗觀察、認識橘子和自己動手剝橘子、品嘗橘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每組一只筐,內(nèi)裝與本組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橘子。

2 、口袋1個,若干橘子。

3 、每組一個餐點盤。

活動過程:

一、教師攪動感官初步感知口袋里的橘子。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我們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是什么呢?”幼兒:摸一摸

2.師: “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請你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形狀呀?”幼:“圓圓的。 ”

師:“還能用什么辦法知道呢? ”幼兒:“聞一聞”教師:“我請一個小朋友聞一聞,請你告訴我你聞到了什么味道?”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剛剛摸到了圓圓的,味道橘子味的東西,我們猜猜是什么?(橘子)

二、通過看、聞、摸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 、教師:剛剛我們說橘子什么形狀的呀?(圓形)圓形會怎么樣(滾動)那現(xiàn)在老師沒人發(fā)一個,滾到你們面前。

2.教師:小朋友你們手里的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啊(黃色)?你們聞一聞什么味道的?我們拿到臉上親一親,有什么感覺(涼涼的、硬硬的)橘子的上面和下面有個什么(蒂、臍)?

3.教師小結(jié):原來橘子是黃色的、圓形的、摸起來涼涼的、硬硬的,上面有個硬硬的蒂,下面有個軟軟的肚臍。

三、通過感知了解橘子的內(nèi)部特征。

1 、師:“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呀?”(說什么的都有)

2 、師:“那我們把它剝開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樣的?”

3 、師:“我們先從有肚臍眼的這一面開始剝,還是從有按鈕的這邊開始剝呢?”

幼:“肚臍眼。 ”

4、師:“那老師來試一試看是不是從這面開始剝好剝些?!?一邊剝一邊說;橘子、橘子圓圓,橘子、橘子、扁扁,剝開黃黃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剝開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

幼:“花。 ”

師:“花兒花兒開開,哎,開出了什么呀?”

幼:“橘子。 ”師:“這像什么呀?一瓤一瓤的橘子又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5 、師:橘子、橘子圓圓,橘子、橘子扁扁,剝開黃黃的橘子皮,咋看像朵花,花兒、花兒開開,開出許多小船(月亮),小船開到哪?(月亮走到哪?),寶寶嘴里邊。

6 、教師小結(jié):師:“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點酸、有點甜;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一顆顆白色的珠子;吃的時候要吐出來,我們大家都喜歡吃橘子。 ”

四、游戲剝橘子。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橘子寶寶,它們有大、有小,我們來比一比看哪組先剝完。 ”(師:“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放在哪里呀?”幼:“垃圾桶里。 ”師:“今天我們不把它摔到垃圾桶里,我們就把它放在盤子里,它可是有用的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嘗一嘗看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想。 ”師:“那我們來嘗一嘗。 ”

師:“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

幼:“酸酸甜甜的。 ”

六、引導(dǎo)幼兒說一說,師:“小朋友你們還吃過哪些東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頭、橘子糖、果凍、橘子汁、棒冰等。 ”

師:“小朋友們真棒,說出了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張橘子做成的好吃的圖片。教師小結(jié):橘子可以做出這么多好吃的,我們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來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異味、預(yù)防暈車、治咳嗽、可以用來做菜、煲湯。我們把剩下的橘子帶給班級里的小朋友嘗一嘗吧!

小班科學教案(篇二)

[活動準備]

1、香蕉若干。

2、方紙盒一只,濕毛巾若干,垃圾桶兩個。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種水果,它的樣子長得長長的、彎彎的、皮是黃黃的,撥開以后才能吃,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哪一種水果?

二、想象活動:

1、(教師出示香蕉)這香蕉寶寶會變戲法,小朋友們信不信?

2、(輕輕地把香蕉擺成一個形狀):香蕉寶寶開始變戲法了,你們看它像什么?(如小橋、月亮、彩虹等)

3、(輕輕地把香蕉擺成一個狀):香蕉寶寶又變戲法了,你們看它象什么?(如小床、小船、滑梯、搖馬、挖土機、蟲子等)

4、(輕輕地把香蕉擺成一個狀):香蕉寶寶真會變戲法,瞧,這樣它像什么?(如大刀、電話等)

三、拼擺活動:

剛才是一個香蕉寶寶在變戲法,許多香蕉寶寶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請2-3名幼兒和教師一起示范,看許多香蕉會變成什么。(如,火車、花、太陽等)

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把自己想象的物品擺出來,并講述自己擺的是什么。

四、分享活動:

1、我們把香蕉剝開,看看剝開后的香蕉象什么?(蜘蛛、花、噴泉、海星、章魚等)

2、讓我們來聞聞,這香蕉可真香,吃起來一定很甜,我們把果皮放入垃圾桶里,把香蕉變沒有了吧。

3、今天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都很開心,回去以后還可以想一想,還有哪些水果也會變戲法,來告訴老師或是你的好朋友,好嗎?

五、活動結(jié)束。

小班科學教案(篇三)

設(shè)計思路:本教材來自于幼兒園建構(gòu)式課程,小班活動中的“石頭大家玩”一主題。石頭是一種十分容易獲取的教育資源,它隨處可得。由此,我利用了周邊的社區(qū)資源、以石頭為主要活動材料,讓幼兒傾聽了有關(guān)石頭的故事,并進行了幼兒對石頭的涂色,以引起幼兒對石頭的興趣。然后,利用孩子們玩的天性,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設(shè)計。

目標:1、體驗ABAB模式,鞏固對紅黃綠藍幾種顏色的認識。

2、觀察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能用語言表達。

準備:1、紅、黃、藍、綠顏色的石頭各若干。

2、大地毯一塊。

過程

一:分石頭(給石頭分家)

1.導(dǎo)題

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這些客人穿著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衣服,真漂亮。首先,我們按顏色給他們分分家。

2.分石頭。幼兒給石頭按顏色放入筐子。

二、石頭鋪路。

1.這么多的石頭太漂亮了,那么,可以拿來干什么呢?

2.幼兒舉手發(fā)言。

3.教師總結(jié):漂亮石頭可以用來造房子、用來玩,還可以用來鋪路。

4.那可以怎樣鋪更加漂亮呢?

5.請個別幼兒示范,教師講評。

6.給幼兒分組,教師提出要求:

(1)幼兒兩人一組在地毯上作業(yè)

(2)鋪路石頭采用ABAB顏色排列順序

三、走石頭路。

漂亮的石頭路鋪好了,我們一起來走走吧!

課后反思:本次活動幼兒興趣較濃,目標一已基本達到,目標二沒有深入,幼兒不能很好地運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在活動之前,收集生活中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的物品,如:花邊、手鏈、項鏈、畫布等,讓幼兒欣賞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然后再進行本次活動,可能效果會更佳,幼兒一點就通。

小班科學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圓形與生活的人密切關(guān)系。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輪子工程師的作品

1.(搜集各種帶輪子的圖片自行車、飛機、摩托車、輪椅、三輪車、小汽車、卡車、火車、旱冰鞋、寶寶車、輪船等)讓幼兒天觀察這些是什么?哪里有輪子,哪里沒有輪子。

2.討論:這里有很多東西都是輪子工程師的作品,輪子工程師就是造輪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輪子。

二、觀察并思考圓形輪子的作用

1.工程師設(shè)計的輪子都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是圓形的?

2.一個輪子的是什么車,兩個輪子的是什么,三個輪子的是什么?四個輪子的是什么?許多輪子的是什么?

三、比較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圖。有什么地方會用到它們呢?為什么它們不能做輪子?

2.如果把圓形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會發(fā)生什么事?

3.玩一玩試一試看哪些積木能滾動。

4.有一次,輪子工程師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他想用來干什么呢?原來啊,工程師把壞蛋的自行車和汽車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正方形的,這樣壞蛋騎上自行車就摔跤,想開車,汽車一動也不會動。壞蛋都跑不掉了。

活動延伸:

引導(dǎo)幼兒通過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進一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較認識圓形圓滾滾、無邊無角的特征,感知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通過輪子的自述,孩子們對輪子的作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讓孩子們到輪子的自豪,知道輪子給我們帶來了方便,輪子是如何來幫助我們的。

相關(guān)推薦

  • 各科學習計劃(推薦4篇) 處理文件速度和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標準,好的范文深受文檔編寫者的青睞。你是否曾經(jīng)使用過范文來完成你的文檔呢?通過探索“各科學習計劃”,你將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旅程。請加入我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2023-05-29 閱讀全文
  • [推薦]科學教案之五 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能量。 ●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 情感態(tài)度與...
    2022-04-18 閱讀全文
  • 【推薦】 科學教案范本 活動目標: 1.能用打結(jié)的方法將線進行連接,感知將幾根線兩端任意兩兩打結(jié)后出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 2.大膽猜測游戲結(jié)果,能用符號記錄并清除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在科學游戲中小組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產(chǎn)...
    2022-03-30 閱讀全文
  • 科學教研組工作計劃推薦4篇 時光如梭,新的學期新的開始,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師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科教學計劃應(yīng)該怎么制定呢?我們經(jīng)過搜索成功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內(nèi)容“科學教研組工作計劃”,希望本頁內(nèi)容能幫助到您!...
    2023-07-12 閱讀全文
  • 編輯推薦:科學教案一篇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編輯推薦:科學教案一篇”,歡迎大家...
    2022-04-07 閱讀全文

處理文件速度和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標準,好的范文深受文檔編寫者的青睞。你是否曾經(jīng)使用過范文來完成你的文檔呢?通過探索“各科學習計劃”,你將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旅程。請加入我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2023-05-29 閱讀全文

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能量。 ●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 情感態(tài)度與...

2022-04-1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用打結(jié)的方法將線進行連接,感知將幾根線兩端任意兩兩打結(jié)后出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 2.大膽猜測游戲結(jié)果,能用符號記錄并清除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在科學游戲中小組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產(chǎn)...

2022-03-30 閱讀全文

時光如梭,新的學期新的開始,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師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科教學計劃應(yīng)該怎么制定呢?我們經(jīng)過搜索成功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內(nèi)容“科學教研組工作計劃”,希望本頁內(nèi)容能幫助到您!...

2023-07-12 閱讀全文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編輯推薦:科學教案一篇”,歡迎大家...

2022-04-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