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羊過橋教案小班匯總(590字)

發(fā)布時間:2022-03-12 烏龜過橋教案 中班音樂小熊過橋教案 中班小熊過橋教案反思

小羊過橋教案小班(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聽這個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說故事的內容,大膽學說對話,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激發(fā)幼兒表演這個故事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爺爺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別是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課前理解“獨木橋”。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坐成“凹”字形,激發(fā)幼兒聽的欲望。

首先營造一種氣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這是誰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過一條獨木橋,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過橋的呢?他們過橋了沒有呢?請聽老師講個故事《小羊過橋》。”

2、老師邊操作木偶,邊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1)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別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說了什么?小黑羊說了什么?(提問前老師再次操縱木偶,邊講述邊表演過橋一段,并在幼兒回答時作輔助表演。)

(4)分組討論:兩只小羊過橋了沒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辦?

(5)引導幼兒對兩只“羊”說句話。

3、聽一遍故事錄音,老師表演指偶。

4、延伸活動:幼兒分散邊表演指偶,邊學講對話。

教學反思:

本次課件直觀的聲音、色彩、人物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孩子們愿意說、大膽說、連貫說,說出了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內容及角色的對話?;顒咏M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較緊湊、連貫,整合了健康領域、社會領域,幼兒得到綜合性的學習。但是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個別幼兒語言的連貫性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

小羊過橋教案小班(篇二)

活動目標:

1、德育目標:教育同伴之間不能爭吵、打鬧,要懂得相互謙讓。

2、知識目標:培養(yǎng)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詞:獨木橋。

3、能力目標:激發(fā)幼兒表演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活動課件,故事錄音,小黑羊、小白羊頭飾各一個,長凳一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課件,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是什么小動物在叫什么呀?它們在干什么?;本文今天,我們要學習故事《小羊過橋》。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聽故事錄音,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聽后,回答兩個問題: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兩只小羊過橋了嗎?結果怎樣?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我會請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培養(yǎng)他們學故事的興趣。

2、展示課件,讓幼兒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橋中間過不去的課件,讓幼兒理解獨木橋的窄,只能走一個人。學習詞:獨木橋。

4、展示對話課件,讓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這時,我會請口語表達力較強的兩名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其他幼兒小聲地學說。

5、展示兩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課件,讓幼兒懂得: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相互謙讓的道理。

(三)結束部分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我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小朋友,你們想對兩只小羊說些什么話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給同伴聽。我巡回指導,聽聽小朋友的討論結果。教師小結:小朋友,以后你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

活動反思:

對于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謙讓這個詞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在小班進行班級常規(guī)訓練的時候,教育小朋友們好玩的玩具要互相分享,喝水排水時互相讓一讓等等。謙讓的概念自孩子們入園以來,就一直融入在孩子們的實際生活中,并體現(xiàn)在平時的行為中。本次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鞏固對謙讓的理解,去體會同伴之間友愛的情感。這就給了我難題,如何在孩子們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并能出彩呢?在年級組老教師的幫助下,我們采用在實踐中感受謙讓的方式來展現(xiàn)本次的活動。我用操場上現(xiàn)有的平衡木作為獨木橋,不給孩子們任何的要求,隨便孩子們怎么玩,不限制他們的任何行動。孩子們的表現(xiàn)是出乎意料的,他們會排隊,一個跟一個顯得非常有秩序,這也體現(xiàn)了那我們平時的教育成果。在我沒有做出要求,沒有把哪一頭作為起點的這個情況下,我所期待的情況也就出現(xiàn)了,孩子們在橋上碰頭了。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并有想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這就達到了我所預設的效果??偨Y了孩子們在玩的過程遇到的問題,并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孩子們已經有這個過橋的經驗基礎上,再來觀看這個視屏,效果就要比一開始就觀看來的好得多。孩子們會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上給出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展開對黑羊,白羊行為的大討論,展開對兩只羊一起掉下河的原因探查,進而小朋友們自己想辦法,怎么樣才能讓兩只羊平安的度過獨木橋安全的到達對岸呢?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讓小朋友們以說的形式展現(xiàn)方法而是以實際行動展示你的方法,這樣就給了孩子們一個更直觀的體驗,也現(xiàn)場校驗了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認為是實踐出真知,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是要通過孩子們不斷的探索、失敗和嘗試,才會得出的結果,在這一方面我太心急了,趕了教學的進度,卻忽略了最為關鍵的部分。沒有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機會去展示他們辦法的可行性。導致在后面的集體行動中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同時在活動設計的時候缺乏對活動紀律性了考慮,導致在集體參與的過程中場面顯得有些混亂。但孩子們在體驗本次活動的要旨上還是到位的,并以在幼兒園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讓一讓呢?這個問題對幼兒進行延伸活動。社會活動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要讓孩子領會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個要領,雖然在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還需改進,但是我相信通過此次的活動下來我學習到的東西非常多,為今后的教學活動累積了經驗。

小羊過橋教案小班(篇三)

活動目標

1:教育同伴之間不能爭吵、打鬧,要懂得相互謙讓。

2:培養(yǎng)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詞:獨木橋。

3:激發(fā)幼兒表演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活動課件,故事錄音,小黑羊、小白羊頭飾各一個。獨木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走小橋橋”進入教室。(獨木橋)

師:你們剛才走小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啊?

(1)幼兒說感覺。

(2)老師總結。

2、出小羊頭飾,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伙伴,你們看它們是誰?今天,我們要學習關于它們兩個小伙伴過橋的故事。出示課題《小羊過橋》。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聽故事錄音,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聽后,回答兩個問題:

(1)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 兩只小羊過橋了嗎?結果怎樣?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我會請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培養(yǎng)他們學故事的興趣。

2、展示課件,讓幼兒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橋中間過不去的課件,讓幼兒理解獨木橋的窄,只能走一個人。學習詞:獨木橋。

4、展示對話課件,讓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這時,我會請口語表達力較強的兩名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其他幼兒小聲地學說。

5、展示兩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課件,讓幼兒懂得: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相互謙讓的道理。

(三)結束部分

1、玩獨木橋游戲,探索怎樣過獨木橋。

⑴ 兩人一組嘗試過橋。

⑵ 你過橋了嗎?怎樣過橋不掉進河里?

師:剛剛我們相互謙讓就過了獨木橋,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方法告訴小白羊和小黑羊吧。

2、讓幼兒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

3、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小朋友,你們想對兩只小羊說些什么話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給同伴聽。我巡回指導,聽聽小朋友的討論結果。教師小結:小朋友,以后你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

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小羊過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3、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羊過橋》,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幼兒觀看課件前半部分大羊過橋。

1)提問: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師:大白羊和大黑羊要過什么樣的橋啊?(獨木橋)

2)師:什么叫“獨木橋”?教師出示平衡木,介紹獨木橋。一條河的中間只有一根木頭,只能過一個人的橋叫獨木橋.師:它們過橋了嗎?為什么?沒有,它們誰也不讓誰.師:它們各不相讓,結果怎樣?都掉到了河里去了.教師小結:兩只大羊都想自己先過橋,誰也不謙讓誰,結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三、幼兒觀看課件后半部分小羊過橋。

1)教師過渡:過個橋就這么難嗎?今天又有小白羊和小黑羊要過橋了,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出出主意,如果你是小白羊或小黑羊你會怎樣過橋?請幼兒互相商量后回答問題。

2)師:小白羊和小黑羊究竟是怎樣過橋的呢?幼兒觀看課件后半部分小羊過橋。提問:小白羊和小黑羊有沒有成功過橋?它們是怎樣過橋的?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互相讓著對方,讓對方先過橋,自己再過橋就可以成功過這個獨木橋了。

四、完整播放課件。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把故事從頭到尾看一遍,看的過程中,我們來學著說一說故事里黑羊和白羊的對話,學會了的小朋友老師等會兒請他來表演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學說角色對話,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五、表演故事后半部分。

老師這兒有小白羊和小黑羊的胸飾,請你選自己喜歡的戴上,表演小羊過獨木橋。幼兒自選胸飾。

師:請做小白羊的小朋友站到獨木橋的這邊來,做小黑羊的有小朋友站到獨木橋的那邊去。其它小朋友一起來幫忙講故事。幼兒表演故事。

六、組織幼兒分組討論:師:小朋友,兩只大羊的表現(xiàn)好不好?你們想對大羊說什么?兩只小羊呢?它們的表現(xiàn)好不好,你想對小羊說什么?生活中,當我們小朋友之間有矛盾時,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你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大家一起玩,這樣才能多交朋友。

課后反思:

現(xiàn)在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過多的溺愛,形成了許多不良個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為中心,這些性格將影響孩子日后的發(fā)展。中班幼兒自我意識較強,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因此,教育幼兒禮貌待人、懂得謙讓,也是培養(yǎng)幼兒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方面。幼兒階段,由于年齡小,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有的幼兒常常因為爭奪一個玩具或是被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就得理不饒人,甚至動手打別人才完事。因此,經常有幼兒來告狀:"某某打我","某某搶我的玩具"這樣的行為和習慣勢必影響孩子日后的發(fā)展。《小羊過橋》是一個以相互謙讓為主題的故事,通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友愛和謙讓是一種值得歌頌的美麗行為,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模仿愿望,明白相互謙讓的道理?;顒娱_始,教師有感情的一邊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一邊演示圖片,讓幼兒邊看邊聽故事,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感知小羊的霸道。通過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聽故事的興趣。聽完故事后提問:你們覺得小羊的辦法好嗎?是什么辦法?小羊后來變的怎么樣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做個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好孩子。

小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tǒng)稱,哺乳綱、偶蹄目、???、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yǎng)山羊和綿羊。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

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詞:獨木橋,教育同伴之間不能爭吵、打鬧,要懂得相互謙讓,能激發(fā)幼兒表演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小羊過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教育同伴之間不能爭吵、打鬧,要懂得相互謙讓。

2、培養(yǎng)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詞:獨木橋。

3、能激發(fā)幼兒表演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知道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的道理。

活動準備

活動課件,故事錄音,小黑羊、小白羊頭飾各一個。長板凳一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走小橋橋”進入教室。(一條長板凳)

師:你們剛才走小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p>

(1)幼兒說感覺。

(2)老師總結。

2、出小羊頭飾,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伙伴,你們看它們是誰?今天,我們要學習關于它們兩個小伙伴過橋的故事。出示課題《小羊過橋》。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聽故事錄音,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聽后,回答兩個問題: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兩只小羊過橋了嗎?結果怎樣?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我會請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培養(yǎng)他們學故事的興趣。

2、展示課件,讓幼兒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橋中間過不去的課件,讓幼兒理解獨木橋的窄,只能走一個人。學習詞:獨木橋。

4、展示對話課件,讓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這時,我會請口語表達力較強的兩名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其他幼兒小聲地學說。

5、展示兩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課件,讓幼兒懂得: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相互謙讓的道理。

(三)結束部分

1、玩獨木橋游戲,探索怎樣過獨木橋。

⑴兩人一組嘗試過橋。

⑵你過橋了嗎?怎樣過橋不掉進河里?

師:剛剛我們相互謙讓就過了獨木橋,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方法告訴小白羊和小黑羊吧。

2、讓幼兒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

3、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小朋友,你們想對兩只小羊說些什么話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給同伴聽。我巡回指導,聽聽小朋友的討論結果。教師小結:小朋友,以后你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

教學反思:

本課是幼兒大班的語言活動課,故事內容是講兩只小羊在過獨木橋時,互不相讓,然后都掉進河中。這一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的培養(yǎng)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并讓幼兒懂得與同伴相處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在本堂課中,我先設講了過橋的游戲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關讓幼兒通過過橋理解獨木橋的“窄”后面埋下伏筆。

然后通過課件展示,了解兩只小羊的方位,和兩只小羊對話爭吵的場面,讓幼兒能夠直觀感受故事內容。在一堂課中,幼兒的興趣都比較濃,后面參加討論都比較積極。角色表演這些孩子也演得非常有興趣??偟膩碚f這堂課比較成功。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為孩了年齡較小,個別孩子還不能從根本上理解謙讓的含義,大多數(shù)的孩子還是做不到與同伴間玩而的時候相互謙讓。而且后面自由計論的時候很多幼兒都不知道說什么,我沒有更多的去引導,到結束的時候課堂紀律有點混亂。以后一定更加注意在引導方面多下功夫。爭取做到更好。由于我是剛從小學轉入幼兒行業(yè),所以其他聽課的老師說我在上課的時候,語速有點過快,語言也不夠親切,有點生硬,以后一定會多加注意改正。

小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tǒng)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yǎng)山羊和綿羊。

2020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羊過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理解兒歌主要內容,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羊過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理解兒歌,豐富相關詞匯。

重點難點

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活動準備

視頻動畫、情景創(chuàng)設(一條河、河面上有一座獨木橋)、(小白羊、小黑羊)頭飾、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走獨木橋”進入教室。

1.獨木橋什么樣的?剛才走獨木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發(fā)言,師總結并交代兒歌的名稱。

(二)聽錄音,把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1、兒歌叫什么?有誰?2、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欣賞動畫,理解兒歌內容

1、兩只羊走到獨木橋中間,小白養(yǎng)和小黑羊說了什么?

2、兩只羊越吵越兇,互不相讓,后來怎樣啦?為什么會這樣?

3、你想對兩只羊說什么?

4、小結:小白和小黑沒有互相謙讓結果掉進河里了。所以平時小朋友要做到互相謙讓。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戴頭飾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結合了新的輔助教具——課件,課件的聲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被激發(fā)了,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孩子們愿意說、大膽說、連貫說,說出了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內容及角色的對話?;顒咏M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較緊湊、動靜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領域、社會領域,幼兒得到綜合性的學習。但是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個別幼兒語言的連貫性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

幼兒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tǒng)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yǎng)山羊和綿羊。

【實用】手指游戲《小羊過橋》教案通用460字


狼來了教案小班【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理清脈絡。

2.講讀課文1、2自然段,理解“從前、大聲喊、常常、趕快”,教學“狼、常、喊”

3.有感情朗讀。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聽錄音,看圖象。問: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回答。

3、齊讀課題,教學“狼‘,注意后鼻音。

(二)、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對照田字格,圈出生字,劃出詞語。

2.檢查自學;

(1)說說你覺得哪個詞難讀,說清原因。學生認讀。

正音:狼慌后鼻音常既是后鼻音又是翹舌音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一人讀生字,一人讀詞語

3.開火車分段讀課文,學生評議:生字在課文中是否讀正確了,有沒有加字、漏字。

(三)、講讀第一段:

1.單擊出示第一段,指名讀,想:有幾句?

2.指名讀第一句,問:你為什么把常常讀得響一點?。

理解“常?!?,我們還能說什么?(專門、時常)

3.第一句話還告訴我們什么?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理解:從前(以前,古時候)

4.看圖,問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師總結:我們經常說的文章開頭要說情: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過渡:有一天,他在山上大聲喊,生接:“狼來了!狼來了!”

5.單擊,看圖說,從哪兒看出放羊的孩子是在大聲喊。

學生回答(放養(yǎng)的孩子張大了嘴巴,在叫。)

6.學著放養(yǎng)的孩子喊一喊。

7.朗讀第一段。想:我們是怎么把它讀好來的?

學習方法:抓重點詞,做動作。

(四)、講讀第二段

1.單擊,看圖說:上下的人聽了是怎么做的?找出重點的詞。

(趕快/忙)變紅。

2.想:上下的人要趕快跑上山?

3.劃出他們是怎么說的句子?(狼在哪里?狼在哪里?)

學生說,師單擊劃出。

4.指名讀人們的話,把急切的語氣讀出來。表演讀。

5.放羊的孩子見了是怎么樣的?單擊看圖。

6.抓重點詞:笑變紅。問:為什么要笑著說?

7.用開玩笑的語氣讀。

8.朗讀第二段。

山下的人看來會怎么想?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書寫“常喊”

1.常:重點上面是“”,生書空。

2.喊:右邊與成比較。

4.學生各書寫一個,師在展示臺上反饋。、[20xx年12月9日]

狼來了教案小班【篇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好孩子要誠實,不說謊。

2.能積極參與故事表演,遷移經驗。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動物頭飾、鋤頭、鐵鍬、歌曲《好孩子要誠實》。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知道要誠實,不說謊,不隨便騙人,不做惡作劇。

2.活動難點:能夠內化故事寓意,遷移經驗。

3.指導要點:通過傳統(tǒng)故事,通過表演,引導幼兒知道好孩子要誠實,不說謊。

活動過程

1.導入“狼來了”的頭飾,引起有的興趣。

(1)師:小朋友,看看誰來了?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名字就叫做“狼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師:小朋友,這個小朋友為什么哭了? 好吧,故事里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2.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提問:小男孩在放羊時做了什么事情? 大家相信他了嗎? 結果怎么樣了? 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請你和他說說道理。

3. 故事表演,理解故事寓意,經驗遷移。

(1)你說過謊嗎?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經常說謊會怎樣?我們要做個什么樣的孩子?

(2)小結:經常說謊的人說的話,人家不會相信。我們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不說謊話,不隨便騙人。

4.延伸:欣賞歌曲《好孩子要誠實》。

狼來了教案小班(篇三)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腿夾物跳的動作,發(fā)展腿部力量。

2、激發(fā)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可樂瓶若干,塑料圈人手一個,斜坡一個,雜物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運動:兔子舞師戴頭飾: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ㄒ魳菲穑?/p>

2、基本動作:游戲《狼來了》

師:這兒真美,我們在這兒安家吧!(取下圈,放在地上當家)我們還有很多糧食沒搬,得把它們搬到倉庫里。(指定一個地點為倉庫)示范:走到場地一側,取一件物品,用雙腿夾住,跳到倉庫處放下,再繼續(xù)。(請個別幼兒示范,強調動作要領:在搬時一定要用夾物跳的方法。)當大灰狼出現(xiàn)時,小兔要立即在塑料圈中蹲下,大灰狼走了,再繼續(xù)搬東西。

幼兒在音樂伴奏下練習兩次。

3、游戲:小兔搬家?guī)煟捍蠡依钦嬗憛?,經常欺負我們,我們還是搬家吧。

討論:怎樣把這么多的東西都搬走?引出夾物跳。

(1)造新家兔媽媽介紹路線,與幾只小兔示范夾物跳的搬家方法:背著圈跳過小樹林(可樂瓶搭成),褡個新家,將糧食放在指定位置,再沖上山坡,跳下,返回原地。

(2)搬家(音樂起)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沿路線搬家。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指導。為小兔鼓勵、加油。

4、整理活動:

師:哈,終于搬完了,這里很安全,大灰狼再也不會欺負我們了!(幼兒做高興狀:耶?。┱胬垩剑屛覀兎潘梢幌掳桑。ɑハ嗲们猛龋反繁?,揉揉肩)天快黑了,媽媽給你們講個《小兔搬家》的故事吧?。ㄓ變哼吢牴适逻呑餍菹罱Y束)

教學反思:

通過身臨其境的表演教學,提高了大部分孩子的表演欲望,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更深刻的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明白今后應該怎么做事,怎么做人。同時也提升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我們的教學不是枯燥的,而是豐富多彩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當多運用,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習變?yōu)橐患鞓返氖虑椤?/p>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
    2022-03-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022-03-25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羊過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理解兒歌主要內容,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羊過橋》含反思教案吧。 ...
    2020-10-30 閱讀全文
  • 【實用】手指游戲《小羊過橋》教案通用460字 一、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理清脈絡。2.講讀課文1、2自然段,理解“從前、大聲喊、常常、趕快”,教學“狼、常、喊”3.有感情朗讀。二、教學過程:(一)、揭題:1.聽錄音,看圖象。問: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2.學生回答。3、齊讀課題,教學“狼‘,注意后鼻音。(二)、讀課文,理清脈絡:1.學...
    2022-03-1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3、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老...
    2020-12-08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中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

2022-03-25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大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022-03-25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小羊過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理解兒歌主要內容,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羊過橋》含反思教案吧。 ...

2020-10-30 閱讀全文

一、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理清脈絡。2.講讀課文1、2自然段,理解“從前、大聲喊、常常、趕快”,教學“狼、常、喊”3.有感情朗讀。二、教學過程:(一)、揭題:1.聽錄音,看圖象。問: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2.學生回答。3、齊讀課題,教學“狼‘,注意后鼻音。(二)、讀課文,理清脈絡:1.學...

2022-03-1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3、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老...

2020-12-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