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確定兒童數(shù)學觀念
發(fā)布時間:2022-03-03 小學數(shù)學教案跳繩 兒童歌謠 兒童成長跳繩,是一種很方便的運動方式。它對于兒童潛能開發(fā)上有非常好的作用。
跳繩能促進兒童健康發(fā)育。跳繩是一種全身性活動,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huán),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又能使心情興奮起來。
跳繩能確定兒童數(shù)學觀念。不少兒童會數(shù)數(shù),但往往是背書式或機械式的,他們并不明白數(shù)的真正含義。而跳繩活動能使他們把抽象的數(shù)與實際事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兒童能初步理解數(shù)的實際含義和形成數(shù)的概念。跳繩能提高兒童記憶能力由于在跳繩過程中不斷數(shù)數(shù)和跳繩次數(shù)所建立的“對應關(guān)系”,從而使抽象枯燥的數(shù)字變成了具體形象的事物。這樣,使兒童的大腦皮層產(chǎn)生興奮并提高兒童的興趣,因而將抽象記憶轉(zhuǎn)變?yōu)樾蜗笥洃洝?/p>
跳繩能促進兒童心靈手巧。人的機體在運動時會把信息反饋給大腦,從而刺激大腦的積極思維,而跳繩時的自跳自數(shù)正是這樣,通過信息的來回往返,促進大腦思維加快,判斷更準確,肢體活動靈活有力而達到心靈手巧。
同時,能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從而促進兒童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跳繩能培養(yǎng)兒童節(jié)奏平衡跳繩活動是左右兩只手和左右兩只腳都同時操作且有一定節(jié)奏的活動。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左半腦和右半腦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還可培養(yǎng)孩子具有規(guī)律性節(jié)奏感,使兒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跳繩能形成兒童的方位知覺在跳繩活動中,有時是單人跳,有時是雙人跳或是多人跳,有時還會簡繁結(jié)合跳出許多新花樣。這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準確地形成時間概念和方位知覺。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幼兒說謊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幼兒說謊
父母對幼兒的說謊是非常敏感的,一般會把說謊看作是一種最壞的、令人不能容忍的品行。經(jīng)常聽到一些父母在議論,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說謊,瞎編假話騙人,真令人擔心。確實,孩子說謊是一種應該引起家長和老師高度重視的問題行為,因為經(jīng)常性的說謊行為對孩子的品德心理的發(fā)展是有嚴重損害的。
要矯治孩子的說謊,首先要了解孩子說謊的具體原因。一般來說,孩子常常在下列情況下說謊。
(1)引人關(guān)注。有的孩子為了得到朋友和大人的關(guān)心而說謊,在他們的謊話中摻雜著一些逗人的話或創(chuàng)造出一些古怪的詞句,以期引人注意;也有的活靈活現(xiàn)地說些自己好像真的親身體驗過的事情,這類情況多見于沒有朋友,或父母不夠關(guān)心,在集體中又不被注意,缺乏現(xiàn)實感的孩子。
(2)怕受懲罰。有些家長對孩子的管束十分嚴厲,只要發(fā)現(xiàn)做錯事就會狠狠打他,即使孩子承認錯誤,依然不能原諒錯誤本身。因而,當孩子下次做錯事時,就會非常害怕,只得胡編亂造或加以隱瞞,企圖蒙騙過關(guān)。當然,犯了錯誤的孩子往往也知道,如果謊言被戳穿,因說謊本身而遭受的懲罰就會大于說實話的情形,但是許多人依然禁不住要說謊,因為說實話將招致必然的、立即發(fā)生的懲罰,而說謊則有可能逃避懲罰。由于小孩子總是希望逃避即發(fā)的懲罰,而且他們往往低估了說謊失敗的可能性,所以說謊的誘惑力有時是很強的。
(3)出于虛榮。孩子也很愛面子,因而時常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編造謊言欺騙他人。例如,有位男孩,一次在幼兒園運動會上參加跑步比賽,回家后媽媽問跑得怎么樣,他說“得第一”,實際上他名落孫山。盡管謊報成績與存心欺騙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用謊言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并不是真正的自尊心,而是虛榮心,是要不得的.
(4)出于報復。孩子有時說謊并不是存心欺騙,而是出于一種報復心理。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兩個小孩吵嘴打架,往往是吃了虧的孩子跑到家長或老師那里去告狀,本來是他先動手打了人,他卻謊說別的小朋友先打了他。這種不誠實,是孩子吃了虧后的報復心理所造成的。他指望能得到家長或老師的同情與支持,去懲治他的對手,精神上得到補償。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偏聽偏信,更不要急于去斥責那個被告的孩子,而要弄清楚情況以后,再去教育孩子。
(5)出于“自衛(wèi)”。經(jīng)驗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做了錯事,害怕挨打而不敢承認,家長要明白,體罰不能教育孩子誠實,更不是糾正孩子說謊的辦法。相反,越是怕受皮肉之苦,孩子就越要說謊,越要編瞎話欺騙你。因為,在恐嚇、責罵、棍棒的威脅下,孩子感到說了實話也要遭到處罰,他就只好用謊言這個武器來“自衛(wèi)”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說謊是大人“逼”出來的。
育兒觀念:從小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育兒觀念:從小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放學時,一一爺爺拉著我的手說“須老師,快點幫幫我們,我家一一最近放學后天天要到校門口的小店里去買玩具,而且買的玩具又不好,也我們怎么教育他都不聽,一說不買,他就發(fā)脾氣,還理直氣壯地說他花的是自己的錢(過年時的壓歲錢),不關(guān)我們的事”。聽了一一爺爺?shù)脑挘乙矅樍艘惶?,這孩子怎么亂花錢,竟然還說出那么不靠譜的話,看來孩子還沒有正確的消費意識,只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定要買,也不管它數(shù)量的多少,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更不知道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是一種不正確的消費觀念。雖然孩子還小,還不太懂得花錢的意義,也不能理解正確消費的觀念,但是最為一個社會人,為了將來他能更好的適應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必須幫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消費意識,學會合理消費,這對他們今后的人生發(fā)展是大有幫助的,也能更好的適應并融入經(jīng)濟社會這個大家庭。
為此針對一一的情況,我采取了相應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家長一起幫助一一,改變他的不正確想法,從小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首先請家長配合教育,從正面告訴孩子玩具是孩子的好幫手,可以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也應該買,但是現(xiàn)在從一一買來的玩具看,它并不是符合這個要求,因此要適當調(diào)整玩具的種類。其次,現(xiàn)在一一天天要買,這樣會花很多的錢,這些錢爸爸媽媽都是勤苦工作賺來的,我們要學會節(jié)約,不能每天都買,這樣是一種浪費。如果你想玩很多不同的玩具,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和同伴交換著玩,這樣不僅能玩到各式各樣的玩具,又節(jié)約了用錢。再次,當家長做了這些教育外,孩子依然還是沒有進步,會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發(fā)脾氣時,家長一定要堅定立場,絕對不能隨意聽從孩子,說不買就不買,讓孩子感覺到即使哭鬧也沒用。幾次下來孩子知道了你的結(jié)果,他也就自然而然的妥協(xié)了。另外針對孩子說這是花自己的錢這一情況,家長也要及時的做好相應的教育。告訴孩子雖然這是大人給你的壓歲錢,但是也不能隨自己的性子亂花,我們要根據(jù)自己合理的需要來花,比如買一些圖書,買一些文具用品,或是存起來等將來讀書的時候再用。另外家長也可以結(jié)合一些社會情況帶領(lǐng)孩子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如為災區(qū)獻愛心、為貧困地區(qū)的孩子送上自己的關(guān)愛等,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該如何去幫助哪些需要關(guān)愛和幫助的人,會貢獻出自己的一點心意,從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節(jié)約和積攢,把自己積攢下來的錢捐給需要它們的人。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正確的“爭”與“讓”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正確的“爭”與“讓”
最近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班上一個小女孩的玩具被一個小男孩搶走了,她的反應是揮起巴掌打了這個小男孩,我趕緊上前詢問小女孩為什么打小朋友,小女孩振振有詞的說:“我媽媽說了,誰要欺負我,就讓我打他,不能吃虧!”
還有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小朋友在玩插塑玩具,他插出了一個非常棒的手槍造型,喜歡的不得了,高興地玩著。這時過來一個小男孩要搶這個玩具,這個小朋友立刻讓開了,不和小男孩爭,哪怕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他都會讓給別人。
到底應該如何處理“爭”與“讓”呢?
首先,要讓孩子自然表達、流露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當他和小朋友發(fā)生爭搶時,先不告訴他該怎么做,要看看他自己會怎么做。在他自己做的過程中,他的個性,他的內(nèi)心世界,都會簡單的傾瀉出來,此時,玩具本身對他來說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內(nèi)心的表達。
其次,鼓勵孩子在環(huán)境中尋找規(guī)則。比如在肯德基玩滑梯,可以鼓勵他們排隊,輪到自己玩時就沒有必要謙讓;在小便喝水時,教育幼兒排好隊等待;想玩別人的玩具要有禮貌的和別人說……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與規(guī)則,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和謙讓,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第三,要充分的相信孩子。家長有太多的擔心,害怕孩子吃虧,害怕孩子犯錯,所以忍不住要在一邊不停地幫孩子做決定,給孩子過多的指點。實際上,我們應該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好一些事情,而不應該把大人的擔心投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只有在不斷地受挫與成功的循環(huán)過程中,孩子的內(nèi)心才能得到歷練,性格才能得到塑造,態(tài)度才能變得堅強豁達、寬容大度。
育兒觀念: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育兒觀念: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今天中午取飯時有個孩子犯了錯誤他不但不向小朋友賠禮道歉還倔強的認為只要自己在多磨一會老師總會讓我吃飯的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看到所有的孩子開始吃飯他還在無所謂的玩著我看著都有些著急了,心想他要是在不承認錯誤飯一會就涼了。于是坐到他旁邊跟他說“老師管你是為了你好,你這樣對小朋友對嗎?要是你覺得自己對了,希望老師以后再也不管你了,那老師以后就真的不管了。但是你看看那些長大變成壞人的人,他們小的時候也是經(jīng)常的做錯事還不承認,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長大以后才變成壞人的,難道你以后也想變成壞孩子嗎?如果你以后不想變壞孩子那就去和小朋友道歉?!翱此桓边€在猶豫的樣子我等了幾秒鐘又問他“那就是你覺得對了,那老師以后就真的不用管你了”,并假裝起來要走,孩子急了他趕緊說“老師我錯了”,“那你覺得你哪錯了”他想了想說以后再也不打小朋友了,這時我也放心的笑了并讓他趕緊和那位小朋友道歉并吃飯。其實孩子就是這樣,雖然幼兒時期的孩子的理解力還有限,但是印象能力和接受能力卻是比較強的,很容易就能接受大人的正確教育,同時也很容易接受一些不好的影響,無法真確的自我判斷事情的正誤。因此家長和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經(jīng)常教育幼兒分辨事物的好與壞,對于他們做的對的事情我們要及時的給予贊揚與獎勵,當他們做了不該做的事時則可以用眼神或手勢示意,還可以用講故事和打比方的辦法讓他們意識到事情的后果。這樣孩子在平時的教育中就會形成影響他們一生的好品質(zhì)和正確的是非觀。這點在幼兒園里我們每位教師就做的很好在每次活動后都會有一個幼兒自評和教師評價的環(huán)節(jié),而且多是以正面的方式進行教育,這在無形中其實為您將來培養(yǎng)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也打下了一個好基礎(chǔ)為您省下了許多心。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不是一味的包庇與溺愛,您的正確教育反而是對于孩子正確的愛。
育兒觀念:指導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失敗
育兒觀念:指導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失敗
學習內(nèi)容:指導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失敗。(參考《不輸在家庭教育上》P135)
第一次翻開《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仔細閱讀了一遍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講的太好了,使我不由自主對自己之前家庭教育方法產(chǎn)生了巨大的懷疑。只有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才能扮演好家長的角色。
通過135頁的學習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疼愛孩子但不溺愛,現(xiàn)存的家庭生活條件,物質(zhì)條件都比較好,做父母的要時常提醒自己,對孩子的合理要求盡量滿足,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應積極引導,講道理,而不是一味遷就。
讓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失敗,學會在逆境中尋找積極的力量,以前我們家黃雅淇發(fā)生錯誤時,我一般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一通,通過這次閱讀,我們以后應該更多地幫助她、鼓勵她、引導她,與她多溝通,教她以后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如何避免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雖然孩子較小,但她也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總之不管我們處于社會什么樣的角色,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反思、不斷接受新觀念,才能指引孩子更健康地成長,與孩子共同進步。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做決定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做決定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服這件事,很多家長都欠反應,早上本來就
忙,時間又緊,可卻在床上指揮要穿這穿那,他們也不管天氣的冷熱,講道理也不聽,眼看時間到了,
孩子的臉還沒洗,頭也沒梳,大人只好伸手,硬把孩子衣服穿好,抱著就走。
其實,這充分體現(xiàn)孩子已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他也擁有和我們一樣的選擇權(quán)和自主權(quán)
,不能因為他小,就替他做主。
我覺得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不同的選擇,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里來選擇,這樣既體現(xiàn)了他的民主,
也達到了大的要求。
應該多和孩子交流、談判,讓孩子自己心甘情愿的來接受并去做,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一切都是自
己爭取的,不是大人的規(guī)定、限制,所以他會很樂意的接受。
所以,我們大人應放下成人的威嚴,聽聽孩子的心聲,遠離強迫,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孩子的謊言
育兒觀念:正確對待孩子的謊言
一天下午放學時,小宇媽媽來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她感到驚訝不可思議的事情。早晨,小宇爸爸送孩子入園,孩子下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夾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爸爸見沒有什么事,于是就直接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了,沒有與老師交流孩子受傷的事,反打電話給孩子的媽媽了,告訴她孩子的手被車門夾了,沒什么大礙。放學時,小宇媽媽來園接孩子,小宇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涵涵小朋友打我了,還將我的手指打了一個大皰,老師批評了涵涵,涵涵跟我說:對不起”,小宇的媽媽聽了很生氣,認為這孩子怎么能說謊呢?便及時與我進行了溝通。我聽了當時也感到震驚!但我又一想,不能簡單地、武斷地認為孩子在說謊,便和小宇的媽媽進行了分析:
一是:孩子可以將想象當作現(xiàn)實了,涵涵小朋友經(jīng)常會與同伴發(fā)生沖突,與人交往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小宇手指被夾的時候可能受到了爸爸的責怪,便把自己的“不小心”想象成了涵涵的攻擊性行為,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掩蓋自己的過失,成人應該原諒孩子的過失行為,教給孩子避免發(fā)生過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責怪。
二是:孩子受了傷可能很希望得到別人(特別是家長和老師)的同情和關(guān)心,可是家長和老師都忽略了,或是反而有責怪的現(xiàn)象,于是孩子便找個對象跟自己說:“對不起”,進行自我安慰。對于感情細膩、敏感的孩子,成人在給予孩子同情和關(guān)心的同時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鼓勵孩子勇敢起來。另外,老師對某個孩子攻擊性行為的過多批評,可能造成了孩子心中的負面影響,是老師教育過程出現(xiàn)的失誤,發(fā)現(xiàn)問題后老師就忘引起足夠的重視。經(jīng)過我的分析,小宇的媽媽一下子豁然開朗了,知道如何去做了。
要教孩子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家長或老師應善待他們的謊言,根據(jù)不同情況客觀分析,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即使孩子有了錯誤,只要說了真話,就應肯定他們的做人之道,并引導他們不斷完善自己,不用打罵、懲罰、斥責等消極的方法對待孩子,或避免他們以謊言應付家長或老師,要與孩子成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如果是因為家長或老師的原因造成孩子說謊,家長或老師應檢討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并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思維和認知的發(fā)展水平,對他們做出合理的解釋。孩子說謊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成人應該細致了解從細微處入手,從而保護孩子脆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