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嬰兒吃“手指”家長別打攪

發(fā)布時間:2022-02-22 嬰兒早期教育 大班手指游戲 手指幼兒故事

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yī)師李義民說,通常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其大腦尚不能指揮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到2-3個月時,隨著大腦的發(fā)育,嬰兒逐步學會兩個動作: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另一個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對于他們來說,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里,接著是吮吸兩三個手指,最后發(fā)展到只吮吸1個手指,從笨拙地吮吸整只手,發(fā)展到靈巧地吮吸某一個手指,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有提高。吮吸手指動作,促使嬰兒手、眼協(xié)調行動,為5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這一時期的嬰兒主要是通過嘴來了解外界,嬰兒認為手也是外界的東西,所以總愛將它塞進嘴里吮吸感知。

對于嬰兒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慮煩惱,更不用強行制止。如果孩子的行為實在過于頻繁,父母可以經常對孩子的小手進行撫摩、擺動,以轉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會拿玩具時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搖動、擺弄玩具,把嬰兒的雙手占住,使他無暇去吮吸手指。yjs21.COM

專家提醒,家長需要做的是保持嬰兒小手干凈,保持嬰兒口唇周圍清潔干燥,以免發(fā)生濕疹。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仍然經常吮吸手指,就可視為一種不良行為,需細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糾正。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愛吃手指心理有問題


近日,江門市民王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來江門市婦幼保健醫(yī)院看病,她反映自己的小孩3歲了還不會說話。

據(jù)介紹,小孩兩歲還不會說話時,王女士已經注意到兒子的這個問題,但聽家里的老人說,小孩說話說得晚才聰明,王女士因此也沒在意。但轉眼間,小孩滿了3歲,還是一樣不能說話,這下王女士可著急了,連忙帶孩子到

醫(yī)院檢查。

一檢查,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小孩的智力發(fā)育方面有問題,急需治療。王女士十分后悔,稱應該早點把兒子帶來看病。

嬰幼兒心理疾病發(fā)病率為8.7%

據(jù)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主任醫(yī)師彭曉珊介紹:“兒童坐不住特別愛動,愛發(fā)脾氣,不愛講話,來回重復地做一個固定動作……這都是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p>

很多小孩從小喜歡吮手指,習慣性的拿起手指開始吮,這其實是小孩焦慮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還有小孩很大了還有遺尿的問題,這也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p>

據(jù)調查,江門嬰幼兒心理疾病的發(fā)病率為8.7%,雖略低于全國12.97%的平均水平,但仍需要引起重視,兒童多動癥、孤獨癥、抽動癥、睡眠障礙、情緒障礙、語言障礙等問題,都是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家長易忽視嬰幼兒心理疾病

記者了解到,嬰幼兒出現(xiàn)心理問題,家長容易忽視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家長不容易察覺到,由于小孩還不會說話,無法與大人正常交談,只能靠家長細心觀察小孩的一舉一動,有些粗心和沒有經驗的家長很容易忽視這些問題。

其次,就算有些家長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由于是心理問題,不是生理問題,家長往往也不知道該把小孩送到哪里去治療。

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指出,除了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兒童外,高危兒童也應引起家長的注意,一些早出生、低體重、缺血缺氧的兒童都屬于高危兒童,其體格發(fā)育智力發(fā)育和智力發(fā)育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故在兒童管理中加強對高危的管理和監(jiān)測很有必要,應該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和早訓練,盡量減少智能缺陷和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

育兒知識:如何糾正幼兒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班內個別幼兒有吃手指的現(xiàn)象,不停地提醒他們,有時還訓斥他們??伤麄円廊辉诔允种?,有的幼兒還咬指甲,咬得手指很難看,指甲很少。如何糾正幼兒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呢?

一、吃手指、咬指甲的根源

吮吸是人類最初的一個本能的行為,當嬰兒出生后,當嘴唇接觸母親的乳頭時就會本能進行吸吮,而在吮吸母親奶頭的過程中,嬰兒得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滿足感,即可以滿足他機體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心理上的滿足。在整個嬰兒時期,嬰兒吸吮自己的手指很常見,一般持續(xù)到兩三歲后會逐漸減少乃至消失。其間,嬰兒會因饑餓而吸吮手指,以期得到如吸吮母親乳頭般的滿足;會因寂寞無聊、焦慮不安、身體疼痛等吸吮手指,以期自慰、減輕焦慮、轉移注意力等。如果偶然出現(xiàn)這些行為或持續(xù)時間不長,應該是一種嬰幼兒的正常表現(xiàn)。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及與外界接觸的增多,這一不良嗜好大多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不過,若饑餓、疾病、孤獨、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反復出現(xiàn)經常存在,則吸吮手指的行為就可能轉化成咬指甲。并形成一種癖好,以致難以革除。成為一種較具頑固性的不良習慣。這一不良習慣形成的相關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父母無法及時滿足幼兒愛的需求。繁忙的工作令年輕的父母們無暇顧及幼兒,對幼兒關懷照顧不夠。幼兒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特別是缺少母愛。

2、獨生子女缺少同齡伙伴?!靶√枴奔彝ツJ较?,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和放學回家之后,常常是一個人在家里獨自玩耍,內心孤獨、寂寞、乏味,以吸吮手指、咬指甲來排遣寂寞和孤獨是最簡捷的方法,久而久之便成為習慣。

3、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家庭中同齡人的缺乏既有益養(yǎng)成幼兒的獨立性格但同時也極易造成孤僻,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不會也不可能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懂的溝通,交流。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困難只有逃避或自虐。而咬指甲就成為一種逃避的方式。

4、緊張焦慮情緒也是一個成因,如受到父母的責罵或懲罰等。有些家庭中,父母當著幼兒的面發(fā)生爭吵甚至家庭暴力,這些具有一定暴力性質的事情超乎了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另幼兒產生恐懼感。這種恐懼感會讓幼兒無所適從,而采取逃避的方式,進行吃手指、咬指甲來緩解心中的緊張情緒。

5、回避困難、問題。幼兒的各種能力還處于一個初創(chuàng)并不斷健全的關鍵期,當幼兒遇到自己無能為力事情或者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又不能夠及時從監(jiān)護人那里得到必要的支持,幫助心理壓力無法緩解時就只有用咬指甲,吃手指來轉移注意力,逃避面臨的一切,成為不作為的擋箭牌。

二、如何幫助幼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1、發(fā)揮幼兒的能動性。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衛(wèi)生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要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衛(wèi)生觀念,知道什么是好的衛(wèi)生習慣,什么是不好的衛(wèi)生習慣,讓幼兒明白吃手指、咬指甲是一個不衛(wèi)生的習慣,自己能夠積極主動地改掉這個不良的習慣。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作用。創(chuàng)造一個祥和、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滿足幼兒足夠的愛的需求。溫馨幸福的家庭會給幼兒一種安全感、滿足感,從而讓幼兒遠離焦慮、遠離恐懼,良好的習性會讓幼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三、具體措施

1、我們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將開展一系列的分年齡段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吃手指、咬手指的嚴重后果,如小班組織活動《手指好吃嗎?》,中班組織活動《指甲長長了》和大班組織活動《長指甲,我不要》。

2、我們將推薦相關文章文章,請家長了解孩子愛吃手的原因,請家長在家注意觀察,家園共育,在家要注意提醒幼兒保護手指,并經常洗手,保護手的干凈,做一個愛清潔的好孩子。

0-1歲嬰兒運動智能指標


郭建國老師基于多年的兒童運動研究和兒童減肥實踐,建立了一套衡量1歲以前的寶貝是否肥胖的運動智能指標,從前庭器官、自控能力和本體感覺、四肢腰腹力量、頸背及身體協(xié)調等五個方面來衡量寶貝運動機能的正常,僅供參考。

如果達到以下各年齡段要求達到的運動機能,說明寶貝身體發(fā)展正常。如果寶貝身體過于肥胖,則完成其中的某些動作應該是有難度的。

前庭器官

0-15天橫托抱擺有緊張感

16-30天豎托抱擺四個方向有緊張感

31-45天豎托抱擺四個方向緊張感減少

46-60天仰臥,眼追視,頭有明顯轉動

3個月托腋左右擺無緊張感,

4個月仰臥上下左右追視,快速

5個月獨坐,能左右轉頭

6個月托腋前擺無緊張感

7個月拉腕擺動下肢放松

8個月不同方向的擺動不緊張

9個月

10個月懸垂360°轉,左右交換做

11個月托腋上拋離手不緊張

12個月提雙腳頭向下懸垂10秒

寶寶吃手指時 你是如何應對的


很多寶寶在3-4個月的時候,總是喜歡把手指放在嘴里吧唧吸個不停,真那么好吃?顯然不是。看起來還讓人擔心會不會是什么毛病,很多家長就粗暴制止了,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

寶寶為什么吃手指?

寶寶吸吮手指,是正常的生理需求,跟你用安撫奶嘴是一個道理,爸爸媽媽們真的不要太介懷,更不要粗暴的打斷他。這個習慣會在寶寶周歲之后漸漸丟掉。

吃手指還有好處不成?

①寶寶心里苦:如果媽媽沒有更多的母乳喂養(yǎng),寶寶得不到吸吮帶來的快感,心里就有空虛感,而長在自己身上又能夠得到的手指,就是最好的安慰劑。

②寶寶緊張害怕:很多媽媽會發(fā)現(xiàn),寶寶不分白天晚上,剛吃完奶也會莫名其妙啃手指,不必過分緊張。他就是在消除自己內心的焦慮感,尤其是晚上,黑暗是讓人恐懼的,沒有媽媽在的時候,吃手指就是最好的排遣方式。

該不該制止他?

如果寶寶在半歲以內經常吃,大可不必太上心,這不僅不是壞習慣,恰恰證明了寶寶手、眼、口已經能夠很協(xié)調的工作了,是智力發(fā)育走向更成熟化的表現(xiàn),媽媽應該高興才是。如果你粗暴打斷,會傷害寶寶的心智!平時注意經常給他修理指甲和洗手就好。

如果寶寶1歲以上這個習慣不僅不丟掉,還變本加厲,甚至有的寶寶3-4歲還一直吃個不停,就要注意了:寶寶很可能長期焦慮,最明顯的就是影響他語言功能不正常。應該及時糾正。

再者,寶寶越來越大,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外界的細菌,吃手指會引起跑肚拉稀,同時呢,長期的吮吸動作,會讓寶寶牙齒發(fā)育參差不齊,形成豁牙、齙牙。糾正牙齒事小,被人長期嘲笑傷了自尊就不好了。

如何正確有效的糾正寶寶?

①獎勵有度,限制他吸吮:具體就是,跟寶寶協(xié)商好,每天吸吮手指的次數(shù)不得高于N次(低于平時的一半),如果吃一次就給他用畫板畫個紅圈,達標就獎勵好吃的或者玩具。

②玩點其他的,轉移注意力:比如趁機培養(yǎng)1歲寶寶閱讀繪本的習慣,既有好玩的色彩,還能講故事,在用手來回翻閱的同時,既學了知識又轉移了注意力,一舉兩得。

③指尖游戲,讓手指不閑著:媽媽需要給寶寶更多的關愛,讓他知道不需要吃手指來排遣,比如帶寶寶一起玩積木,學繪畫,甚至做簡單的數(shù)數(shù)(寶寶1歲左右已經有了數(shù)學的概念了),時間一久,吃手指他自己就會覺得無聊。

相關推薦

  • 手指游戲: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 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 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 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你敲鼓我敲鑼(械手上下運動食指,右手上下運動小指...
    2019-12-1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手指游戲: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2019-12-19 閱讀全文
  • 手指游戲:手指一家親 手指一家親 爸爸是司機,開汽車,嘀嘀嘀 (雙手大拇指單伸出來,向下按) 爸爸旁邊是媽媽,媽媽洗衣服,刷刷刷 (雙手食指單伸出來,做搓衣服的動作) 個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籃球,砰砰砰 (雙手中指單伸出來...
    2019-12-3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吃手指 教育隨筆:吃手指 瑤瑤小朋友活潑、可愛,老師們很喜歡她,可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沒事的時候總愛把手指放進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還是原來就有呢? 經過與其家長的一番談話得知,孩子從小就有了這個習慣,家長多次說教...
    2021-05-10 閱讀全文
  • 再也不吃手指了 我班里桂孝威小朋友論個頭數(shù)一數(shù)二,論年齡偏大一點,在各個方面還比較好,但有一個壞習慣上課時總是把手指含在嘴里,每次上課組織活動時看到他那個樣子,心里總有些不耐煩,因此,我下定決心幫助他改掉這個吃手的壞...
    2020-11-20 閱讀全文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 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 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 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你敲鼓我敲鑼(械手上下運動食指,右手上下運動小指...

2019-12-19 閱讀全文

上敲咚咚鼓(雙手運動食指)下敲鼓咚咚(雙手運動小指)。上下一齊敲(食指小指同時運動)。中間開了縫(食指、中指向上運動,無名指、小指向下運動)。...

2019-12-19 閱讀全文

手指一家親 爸爸是司機,開汽車,嘀嘀嘀 (雙手大拇指單伸出來,向下按) 爸爸旁邊是媽媽,媽媽洗衣服,刷刷刷 (雙手食指單伸出來,做搓衣服的動作) 個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籃球,砰砰砰 (雙手中指單伸出來...

2019-12-30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吃手指 瑤瑤小朋友活潑、可愛,老師們很喜歡她,可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沒事的時候總愛把手指放進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還是原來就有呢? 經過與其家長的一番談話得知,孩子從小就有了這個習慣,家長多次說教...

2021-05-10 閱讀全文

我班里桂孝威小朋友論個頭數(shù)一數(shù)二,論年齡偏大一點,在各個方面還比較好,但有一個壞習慣上課時總是把手指含在嘴里,每次上課組織活動時看到他那個樣子,心里總有些不耐煩,因此,我下定決心幫助他改掉這個吃手的壞...

2020-11-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