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 有關《溫度測量統(tǒng)計》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程教案 幼兒園科學課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程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初步感知溫度計熱脹冷縮的科學原理。

2.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記錄溫度的簡單技能。

3.培養(yǎng)測量的興趣。

活動準備

氣溫計、體溫計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請幼兒通過觀察、觸摸,比較兩杯水的溫度

1.第一次比較: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

看一看、摸一摸,從而發(fā)現(xiàn)熱水杯和冷水杯摸上去能明顯感覺到冷熱溫度不同,且熱水杯口冒有熱氣。

2.第二次比較:兩杯溫水。

發(fā)現(xiàn):兩杯溫水無法通過觀察和觸摸等直觀測量的方法比較溫度的不同。

(二)認識水溫計,觀察它的結構,并學習認讀、記錄溫度

1.思考:有沒有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測量出兩杯水的確切溫度?

出示水溫計,并知道它可以測量水的溫度。

2.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結構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shù)字。

學習認讀、記錄溫度。

提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shù)字有什么用?”

講解:玻璃管子上的數(shù)字是刻度,紅柱子叫液柱,液柱指示的數(shù)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溫度單位“℃”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教師出示標有℃的卡片)。

(三)幼兒操作活動:測量并記錄水溫

1.教師用水溫計示范測量,并記錄水溫。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把水溫表紅色的一端放進水中,觀察紅色液柱的變化,當液柱停止上升時,才可以讀出溫度數(shù)。(:)注意,讀數(shù)時眼睛的視線要與液柱持平,也不可以把水溫計從測量的液體中取出再讀數(shù),這會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2.指導幼兒第一次操作,測量泠水溫度并記錄。

(1)在測量前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了什么困難?是否想到解決辦法?

(3)組織幼兒交流: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3.指導幼兒第二次操作,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4.比較兩次測量結果,感知水溫計熱脹冷縮的工作原理。

提問:“剛才我們分別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fā)生變化。

進一步討論:液柱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

老師小結:這就是熱脹冷縮現(xiàn)象,溫度計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設計發(fā)明的。

(四)游戲——熱脹冷縮,進一步感知熱脹冷縮現(xiàn)象,體驗學習的快樂。

師:我們來玩?zhèn)€“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師幼一起設計“熱脹”“冷縮”的有趣動作,做一做、玩一玩。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練習測量室溫、體溫和記錄天氣溫度,開展“我是小醫(yī)生”等游戲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 有關《自然測量》課件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等。

2.記錄表:標明測量物體、測量工具與數(shù)據(jù)。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討論自己的身高、體重引出課題,知道測量要借助于工具。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自己多高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你們知道自己有多重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原來,要想知道身高、體重(要想測量)就得借助工具。

2.請幼兒以組為單位測量桌子長度,初步探索自然測量的基本方法。

(1)請幼兒討論,除了尺子還可以用哪些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說出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如;小棍、繩子、手掌、腳步、書本等。(可為幼兒提供幼兒學習資源開拓幼兒思路)

師: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長?咱們可以怎么辦?(尺子量)

師:除了用尺子,還可以用什么?

(2)幼兒自由選擇用繩、小棒、鉛筆等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

師:孩子們,我在每一組投放了一份測量工具,請你們商量一下,一名幼兒記錄,其他的孩子選擇工具進行測量桌子。

教師提醒幼兒將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都要記錄好,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3)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測量方法,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準確。

師:哪位小朋友想來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測量的?

師:你們覺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測量結果準確?

3.教師示范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引導幼兒掌握其中要領。

(1)重點請(運用首尾相接的)幼兒演示測量過程,討論: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個點,然后移動小棒從這個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2)教師講解、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強調(diào)幼兒在測量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如:用小棒測量時,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線測量,記住總數(shù)。

用繩子測量時,要將繩子拉直,做上標記。

4.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運用正確方法進行二次測量。

對運用不同測量工具得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分布測量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越小)分步測量的次數(shù)越多。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溫度計》課件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溫度計被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勞動和工作中。比如:測量體溫、測量氣溫等,幼兒雖然見過溫度計,但對它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缺乏具體的觀察、測量溫度計的技能。此活動就是讓幼兒來了解溫度計的基本知識,并學習使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對測量活動有興趣。

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是現(xiàn)代教育刻不容緩的任務。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在不斷地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獲得有關溫度計的粗淺知識,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觀察模型,認讀記錄溫度--幼兒操作,理解"熱脹冷縮"--游戲"熱脹冷縮"--認識其他溫度計--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并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shù)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shù)字有什么用?";來源;;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shù)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并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并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xiàn)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nèi)グ阉臏囟葴y量出來,并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后,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三、繼續(xù)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fā)生變化),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游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zhèn)€"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么來做?想出來后,師幼一起做游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發(fā)燒了呢?

(2)、我們怎么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么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并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見過?"請了解后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要在幼兒生活經(jīng)驗上,從身邊的事入手。本活動以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溫度計為載體,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和親手操作,在和溫度計互動的過程中,感知其用途并初步掌握使用溫度計、測量機記錄的正確方法。老師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重難點明確,活動中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目了然。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有關《變化的溫度》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識讀溫度計,并從記錄中發(fā)現(xiàn)溫度與天氣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對觀察、測量、記錄天氣變化的興趣。

環(huán)境與材料:

1、每人溫度計1支。

2、每桌涼水、熱水各1盆。

3、。

配套課件:大班科學課件《變化的溫度》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1、教師扮演天氣預報員,播報今天的天氣情況。

2、討論:怎樣能知道每天的氣溫?

3、教師了解每位幼兒有關天氣溫度的認識。

二、探究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展示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圖片PPT。

2、出示溫度計實物,請幼兒說一說它有什么用途,怎樣使用它測量溫度。

3、小實驗:請幼兒將溫度計分別放在熱水和涼水中,觀察溫度計內(nèi)水銀柱的變化。

4、實驗后幫助幼兒總結:氣溫變熱,溫度計的紅線上升;氣溫變冷,溫度計的紅線下降。

三、測量溫度。

1、請幼兒觀察和記錄室內(nèi)溫度,然后帶著溫度計到室內(nèi)測量,觀察溫度計上的紅線的變化,比較室內(nèi)、室外的溫度。

2、請幼兒選擇太陽照射到的地方測量并記錄下彎度,然后再到背光陰涼的地方測量,觀察溫度計內(nèi)水銀柱的變化。

3、請幼兒說一說變化的溫度告訴人們什么信息。

4、讓幼兒知道從天氣預報中了解溫度變化,并注意增減衣服。

四、請幼兒了解一天內(nèi)不同時間溫度的變化。

教師指導幼兒記錄一天內(nèi)不同時間室內(nèi)或室外的溫度變化,讓幼兒從中發(fā)現(xiàn)時間與溫度的變化。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小小測量員》課件


一、活動名稱:

小小測量員

二、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動手動腦、手腦并用的好習慣對數(shù)的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發(fā)展、比較、分析、觀察、判斷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火柴棒、測量用的長短不一的小棒、圖書、繩子、尺子、記錄紙

四、活動過程:

1、利用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叔叔阿姨帶著測量工具,比圖:尺子、測繪議等進行測量工作如測量馬路的長和寬,房屋的距離等,今天我們來做小小測量員,來測量桌面、書或其他東西的邊長;

2、學習測量的方法:

教師示范用鉛筆測量黑板的邊長重點講解測量的方法:開始測量時要對齊物體的邊角,測量一次用粉筆做記號,下次就從此為起點,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讓幼兒選擇火柴棒來測量一本書的邊長,并記錄下來,可以讓幼兒互相交流,因為各種書不一樣所以測量結果也不一樣。。本.文來源:;再讓每組幼兒選擇長短不一的小棒來測量桌子邊長,記錄結果有幾個小棒這么長。

4、拓展活動,幼兒自由選擇操作。

五、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個體差異,個別兒童性格孤立,不愿參加活動,測量工具及種類投入量如何把握,讓孩子帶著問題測量,并且在測量中發(fā)現(xiàn)問題。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 有關《自然測量》課件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
    2022-02-17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溫度計》課件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溫度計被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勞動和工作中。比如:測量體溫、測量氣溫等,幼兒雖然見過溫度計,但對它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缺乏具體的觀察、測量溫度計的技能。此活動就是讓幼兒來...
    2022-01-2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有關《變化的溫度》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識讀溫度計,并從記錄中發(fā)現(xiàn)溫度與天氣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對觀察、測量、記錄天氣變化的興趣。 環(huán)境與材料: 1、每人溫度計1支。 2、每桌涼水、熱水各1盆。 3、。 配套課件:大班...
    2022-03-01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小小測量員》課件 一、活動名稱: 小小測量員 二、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動手動腦、手腦并用的好習慣對數(shù)的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發(fā)展、比較、分析、觀察、判斷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火柴棒、測量用的長短不一的小棒、圖書、繩子...
    2022-01-05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 有關《觀察與測量活動》課件 一,設計思路 基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幼兒對沙石都特別的感興趣,一堆沙石足以讓幼兒興奮地玩上一整天。于是,我想以沙石為研究對象,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進行一次幼兒科學觀察與測量的活動...
    2022-01-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

2022-02-17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溫度計被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勞動和工作中。比如:測量體溫、測量氣溫等,幼兒雖然見過溫度計,但對它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缺乏具體的觀察、測量溫度計的技能。此活動就是讓幼兒來...

2022-01-20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學習識讀溫度計,并從記錄中發(fā)現(xiàn)溫度與天氣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對觀察、測量、記錄天氣變化的興趣。 環(huán)境與材料: 1、每人溫度計1支。 2、每桌涼水、熱水各1盆。 3、。 配套課件:大班...

2022-03-01 閱讀全文

一、活動名稱: 小小測量員 二、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動手動腦、手腦并用的好習慣對數(shù)的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發(fā)展、比較、分析、觀察、判斷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火柴棒、測量用的長短不一的小棒、圖書、繩子...

2022-01-05 閱讀全文

一,設計思路 基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幼兒對沙石都特別的感興趣,一堆沙石足以讓幼兒興奮地玩上一整天。于是,我想以沙石為研究對象,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問題,進行一次幼兒科學觀察與測量的活動...

2022-01-2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