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生長發(fā)育全過程
發(fā)布時間:2022-02-13 幼兒園說課稿過程 寶寶入園 教育筆記新生1周嬰兒生長發(fā)育
當醫(yī)生為你的寶寶剪斷臍帶,處理妥當,抱他(她)趴伏在你赤裸、溫暖的胸前,和你肌膚相親時,你是不是已經(jīng)暫時淡忘了剛剛經(jīng)歷的那漫長而痛苦的分娩過程。那種奇妙的感覺是否讓你終生難忘:歡喜、驚異、疼愛、恍如夢中等種種感情交織,還有幾分陌生、幾分不知所措。那種做了媽媽的體驗變得真實而立體,因為與你血脈相連的寶寶就在你的眼前、你的懷中,觸手可及。
2周嬰兒生長發(fā)育
這周寶寶正在繼續(xù)努力適應這個新的環(huán)境,對他來說,外面的世界與媽媽的子宮相比,又喧鬧又明亮,有些不習慣。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每天都在進步,他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強的。
出生第一周時寶寶體重大多數(shù)會暫時下降,這是因為寶寶這時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以及皮膚出汗和呼吸使一部份身體水分損失,在出生后2至4天會出現(xiàn)暫時性體重下降的現(xiàn)象,醫(y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過300克。隨著吃奶量的增加,寶寶的體重從第4、5天開始回升,這一周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四肢運動是不自主的、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比如受到較大聲音的驚嚇時,四肢會下意識地向胸前抱攏,這就是新生兒特有的擁抱反射。到這個月的月末,你將會發(fā)現(xiàn)隨著寶寶肌肉控制能力的發(fā)展,他(她)的動作逐漸變成有意識的行為。從出生到56天,寶寶還具有一種神奇的本領——行走反射,從寶寶出生第8天開始,可以利用這一先天能力加以訓練,不僅能使寶寶提前學會走路,還能促進大腦發(fā)育成熟和智力發(fā)展。
有的寶寶呼吸時會發(fā)出呼哧呼哧的聲音,這是因為寶寶蓋的毯子、穿的衣物上脫落的棉絨,及更多的空氣中的灰塵,阻塞了寶寶的鼻腔和上呼吸道,但是你不用擔心,寶寶不是感冒了,這個時候的寶寶傷風感冒的可能性還不大,寶寶只是在努力地呼吸。你可以試著用小棉簽沾點兒嬰兒油,幫寶寶把鼻腔中的污物清除,但動作一定要輕柔,小心扶住寶寶的頭,不要讓他晃動。(Ys575.COm 述職報告之家)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多與新生兒交流有益寶寶大腦發(fā)育
多與新生兒交流有益其大腦發(fā)育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日本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新近進行的研究顯示,可能一些剛當上媽媽的女性感覺整日對著新生兒呀呀說著一些誰也聽不懂的話很好笑,但實際上這樣的語言交流對嬰兒非常有好處,嬰兒很需要與母親進行類似的溝通來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fā)育以及與母親建立更密切的關系。
研究人員試圖了解新生兒對母親說的話有何反應,這些話包括母親日常生活中與其他成人的對話以及專門針對嬰兒的呀呀學語,結果發(fā)現(xiàn)新生兒聽到母親的呀呀聲時其大腦前部區(qū)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得更加活躍。
研究人員表示:“當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嬰兒聽到針對他們的呀呀聲時,他們大腦前部區(qū)域里的供氧量更大,神經(jīng)細胞也更有活力。這一結果顯示,母親用飽含情感的聲音與嬰兒交流可以讓嬰兒的大腦變得更活躍,哪怕嬰兒在睡覺時母親也可以對他們呀呀說話,因為這時嬰兒的大腦仍然可以對呀呀聲作出反應?!?/p>
研究人員對20名剛剛出生2到9天的嬰兒進行了研究,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4天,平均妊娠時間為38.9周,所有的嬰兒看起來都很正常而且健康,聽力也屬正常。研究人員在每個嬰兒的大腦前額兩側均貼上了紅外光譜傳感器,來測量流向嬰兒大腦前部的血液供氧量。
在嬰兒睡覺時,母親被告之對著嬰兒用適合嬰兒理解的聲音來朗讀故事,研究人員將母親的聲音錄下來,然后反復播放,之所以選擇嬰兒睡覺的時間是為了避免嬰兒看到母親的形象后在一定程度上本來就會引起大腦變得更加活躍。結果發(fā)現(xiàn),母親的聲音能夠讓嬰兒大腦前部的供氧量明顯增加,研究人員表示,嬰兒對于母親的呀呀聲如此有反應,這也是他們能夠識別親人的一種途徑,同時這樣做還能夠促進嬰兒的語言發(fā)育。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yī)學院的小兒科專家瑪瑞琳·奧古斯汀表示,盡管上述研究規(guī)模不大,而且僅僅是初步的研究,但卻為研究新生兒的大腦發(fā)育提供了很好的線索。她說,這項研究表明,父母應該知道“與新生兒講話是很重要的,因為新生兒的確是在傾聽,重要的是他們聽到父母的聲音,而不是父母到底在講些什么”。
奧古斯汀說,父母可以只是向新生兒描述自己一天當中做了什么事情,例如“我正在給你換尿片”等等,這樣的語言交流會讓嬰兒的大腦做出反應,幫助他們開始發(fā)育語言能力。
新生寶寶都長得更像母親
研究表明,新生兒無論男女都長得更像母親一些。如果母親堅持認為孩子長得更像父親的話,潛意識里是對父親的鼓勵以及對父親地位的肯定。
新生寶寶都長得更像母親
新生兒更像母親
有多少母親看到孩子出世時會叫道:“看啊,親愛的,他(她)長得真像你!”又有多少父親會懷疑地撇撇嘴。年輕的父母們總會為孩子長得像誰而津津樂道。最新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無論男女都長得更像母親一些。
嬰兒“像父親”只是想象
法國蒙彼利埃發(fā)展科學研究會研究員亞歷山得拉·阿勒凡涅的研究表明,新生兒無論男女都長得更像母親一些。如果母親堅持認為孩子長得更像父親的話,潛意識里是對父親的鼓勵以及對父親地位的肯定。
在所有的動物社會里,家庭是被視作擁有共同利益的團體,同時也存在分歧和沖突。對于男人而言,他們永遠無法完全肯定自己是否真的是父親,這一點與母親不同。同時,這也是家庭沖突的根源之一。
為了讓父親們確信自己的角色,母親們往往求助于社會化的操縱方式,即通過肯定父子之間生理上的相似來增強父親的信心。因此,這種所謂的“長得像”事實上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至少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這樣。
男性面部特征與女性迥異
為了更好地研究,研究人員對0至6周歲的兒童以及他們各自父母的長相進行比較分析,同時,讓不認識這些家庭人員的裁判對此進行確定。結果顯示,一歲以后,女孩依舊長得更像她們的母親,男孩則開始長得像他們的父親。
怎樣理解孩子在童年初期這種奇特的現(xiàn)象呢?家庭生態(tài)研究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適應性的表現(xiàn)。如母親和孩子彼此強烈愛戀。另一種觀點認為是約束性發(fā)展的結果。由于男性面部特征與女性迥異,因此男孩在面部形態(tài)上逐漸遠離他們剛出生時的樣子。
目前,蒙彼利埃的研究人員正通過研究亞非族群一些類似的生活經(jīng)驗,來確定文化背景是怎樣影響父母和子女之間在長相相似性上的發(fā)展。
新生兒的聽力發(fā)育全歷程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她能心滿意足地躺著聽和弦音,同時看著抱著她的人的臉,似乎把這個人的臉跟這聲音聯(lián)系了起來。幾天之后,她一個月大了,有人跟她說話或為她低聲吟唱時,她獲得了更大的愉悅。盡管她此時還沒有注意到聲音,但很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她開始把聲音跟人的面孔聯(lián)系了起來,也許這種聲音還增加了這面孔的魅力。
此時,同時有跡象顯示,嘴唇成了她主要的觸覺快樂的來源。我可以確定的第一次微笑出現(xiàn)在寶寶滿月前的那天,有人用手指逗弄她的嘴唇的時候。一兩天后,輕觸她的嘴,她就會不斷地笑。同樣也是在滿月前的那天,當大人把她的嘴唇送到乳頭旁時,她用手抓住了乳頭,這是她第一次出現(xiàn)類似于抓握的動作,因為她的雙手仍然處于原先那種無助狀態(tài),在神經(jīng)沖動的作用下不確定地胡亂揮舞?!粋€月的寶寶感官的發(fā)育。
顯然,眼睛在心理生命的發(fā)展中起了個帶頭的作用。但寶寶此刻的行為還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看”。普萊爾教授認為,在這個階段,眼睛還沒有適應遠近,盡管它們現(xiàn)在能夠注視左右了,也就是說,兩只眼睛的黃點可以一致地凝聚在一個物體上了,但晶狀體還沒有適應距離。盡管寶寶可能感覺到了方向,但還無法感受空間的深度。只有當一個物體碰巧出現(xiàn)在她眼睛天生的清晰距離上時,她才能看清它。
適合新生寶寶的體操
最好是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做操,他可能會睡的更香。吃飽了之后不要動他,在兩頓餐之間,可以讓他活動一下……
嬰兒操不同于嬰兒撫觸。嬰兒撫觸是局部的皮膚撫摸、按摩。它需要手有一定的力度,進行全身皮膚的撫摸。新生兒被動操,是全身運動,包括骨骼和肌肉。撫觸孩子剛生出來就可以做,而嬰兒被動操是在10天左右才開始做。室內(nèi)溫度最好在21--22度之間。月子里每節(jié)操做6--8次。一天一次,甚至兩天一次也可以。
1、上肢運動: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媽媽的兩只手握著寶寶的兩只小手,伸展他的上肢,上、下、左、右。
2、下肢運動:媽媽的兩只手握著寶寶的兩只小腿,往上彎,使他的膝關節(jié)彎曲,然后拉著他的小腳往上提一提,伸直。
3、胸部運動:媽媽把右手放在寶寶的腰下邊,把他的腰部托起來,手向上輕輕抬一下,寶寶的胸部就會跟著動一下。
4、腰部運動:把寶寶的左腿抬起來,放在右腿上,讓寶寶扭一扭,腰部就會跟著運動。然后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做同樣的運動。
5、頸部運動:讓寶寶正趴下,孩子就會抬起頭來。這樣頸部就可以得到鍛煉。
6、臀部運動:讓寶寶趴下,媽媽用手抬孩子的小腳丫,小屁股就會隨著一動一動的。
給寶寶做操時不要有大幅度的動作,一定要輕柔。
新生寶寶的省力抱姿
抱寶寶時間越早,次數(shù)越多,越能更好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和智力發(fā)育,還能增進親子情感,促進寶寶的個性發(fā)展??墒?,面對新生寶寶那柔軟的身體,新爸新媽們還真是有些緊張,不是方法不當讓寶寶不舒服,就是把爸媽累得夠嗆!現(xiàn)在,讓我們來學習幾種讓寶寶舒服又讓爸媽省力的抱姿吧!
新生寶寶的省力抱姿
〖寶寶的生理特征〗
出生不久的寶寶,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發(fā)育不成熟,不足以支撐起頭部的重量。如果豎著抱寶寶,他的腦袋就會搖搖晃晃;而且寶寶的臂膀很短小,無法扶在媽媽的肩上,無法取得平衡。
試試這樣抱
在抱寶寶之前,最好用包被將他的身體裹起來,只露出頭面部;
將寶寶斜抱在你的左(右)肘部,你的一側手掌展開放在寶寶的腰臀部,護住寶寶下半身,讓寶寶的頭和肩部位于你的手臂和前胸之間,另一手自然協(xié)助。
這樣寶寶會感覺比較舒服,你也省力,還便于與進行寶寶面對面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
1.抱寶寶時,媽媽不要與寶寶靠得太緊密,因為你的臉上、頭發(fā)中及口腔內(nèi)的病菌很容易給寶寶嬌嫩的皮膚構成威脅。>>>新生兒皮膚護理7要點(圖)
2.如果想豎著抱寶寶,最好用手托住他的頸部,抱緊他,以防寶寶從包被中滑出。
育兒心得:寶貝的成長歷程
育兒心得:寶貝的成長歷程
寶貝周歲已經(jīng)四歲半了,我一直在按照我的教育和培養(yǎng)方式來做,偶爾也會看一些關于與寶貝同年齡段孩子特點及相關的教育方法,發(fā)現(xiàn)都會大同小異,不謀而合!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沒有浪費,潛移默化的運用在教育兒子。大學時學的是教育心理學,在當時覺得這個專業(yè)既冷門又不好找工作,況且自己也不愿意當老師,便做了與專業(yè)無關的工作!有了兒子以后便全職在家,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大學好像是讀的有點浪費!何況在這個迅速發(fā)展的社會,無論是現(xiàn)實生活還是網(wǎng)絡電視,到處充斥著女人經(jīng)濟獨立才是真正獨立,不然早晚會被社會或家庭所拋棄!全職在家的這段時間里,到現(xiàn)在已4年有余且還在繼續(xù),不知何時結束!我也經(jīng)歷過憂郁,迷茫,無助,無力,煩躁,暴怒……可自己現(xiàn)在回頭看看,有點兒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自己好像不光是身體強壯好多,脾氣心智,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事物的看法,對兒子的教育和撫養(yǎng),自己在和兒子一同成長!覺得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全部用在了家庭和教育兒子上,也覺得是學有所用吧!不想為未來不知道的事情擔憂,但是知道在家庭中做為人妻人女人母的內(nèi)心要更強大,家庭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分工,每一個時間段都做好最堅強獨立自信的自己,善待自己!
在這里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成長歷程和育兒經(jīng)驗!寶貝今天和小伙伴一起玩兒,卻因為幾張小紙條和小伙伴爭搶,他們都想要大的紙條,當時我走到兒子身邊問兒子,你覺得小紙條和小伙伴哪個更重要,如果你覺得小紙條更重要那么你就要了小紙條然后回家,如果你覺得小伙伴更重要友誼更重要,那么你就不要計較小紙條,給小朋友!你自己考慮一下看哪個更重要,自己選擇取舍一下!兒子當時猶豫了,我就又耐心的給他講了一遍,最終兒子選擇了友誼,我很高興,也很欣慰!我經(jīng)常會給兒子分析一下情況,給他自己做選擇取舍的機會,這樣他長大了才會權衡利弊冷靜分析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男孩子,要懂得自己做決定,知輕重,有胸懷,這都是要從小從小事著眼處理分析!
新生兒寶寶的身體“暗語”
新生兒的身體“暗語”
父母在面對出生的寶寶,總是喜滋滋地看,他長的象爸爸或媽媽?體重多少?身高多少?哭了或笑了?您可曾進一步去觀察,他想告訴您什么嗎?若您有機會從現(xiàn)在開始接觸您的寶寶,您即可發(fā)現(xiàn)您的小寶寶有他自己的肢體語言,透過表情、動作來與您“說話”。您將從中得到相當高的樂趣,也可幫助寶寶智能、情緒的發(fā)展,增進親子的互動,減低照顧寶寶的挫折感。
新生兒寶寶的身體“暗語”
寧靜睡眠期:
雙眼閉著,呼吸平穩(wěn)、規(guī)則,沒有自發(fā)性運動,外觀一看便知在睡覺。該階段不易叫醒寶寶。
活動型睡眠期:
雙眼閉著,呼吸快、不規(guī)則,偶爾手腳會動或眼睛微睜開、笑或作出表情,照顧者常以為寶寶并未睡著,該階段不易叫醒寶寶。
昏昏欲睡期:
想睡的樣子,眼睛半睜、目光遲滯,呈迷糊狀態(tài),通常有反應,給予刺激時,容易改變動態(tài),此時期可叫醒寶寶。
寧靜警覺狀態(tài):
嬰兒清醒、目光炯炯有神、沒有自發(fā)性活動、注意力提高,最容易有反應的狀態(tài),是為喂食、說話、互動最佳時機。
活動型警覺期:
睜開眼,有自發(fā)運動,臉部及身體活動多,對刺激敏感,較易哭吵、情緒激昂不安,需先安撫情緒,才易喂食及互動。
哭泣:
大聲哭叫、情緒不安。不宜進行任何活動,照顧者需先安撫。
以上六個狀態(tài),在任何時候,將交互出現(xiàn),您可以依寶寶的情況需要,而給予適當?shù)恼疹櫋?/p>
要怎樣依寶寶的需要,而給予照顧呢?根據(jù)美國華盛頓大學護理系教授KathrynBarrnard所倡導的理論,寶寶肢體語言將可透露信息。
*我餓了要吃奶了:
寶寶饑餓時會以表情或動作來告訴您。如臉轉向照顧者,嘴巴有吸吮動作,手緊抓住不放,輕觸嘴角會勛章食物或吮吸手。
若喂奶時間到,但寶寶仍在睡覺,表示他不會餓,請勿打擾。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喂食母乳的寶寶其睡眠時間比喂食嬰兒奶粉者長,睡醒的時間短,比較少哭。
*我吃飽了:
寶寶的表情及肢體動作,讓您覺得“我很滿足了”,將母親奶頭或是奶瓶推開、把頭轉開,四肢呈現(xiàn)松弛、舒服的樣子,此時應讓寶寶休息,不宜再強迫喂食。
*我要您跟我說話、玩耍:
表情微笑,頭轉向照顧者,眼睛睜開,臉部及身體活動多。照顧者可與寶寶面對面,予以視覺刺激、聽覺刺激,如將包裹的毛巾打開、將嬰兒直立起來、和嬰兒說話、給嬰兒一些東西吸吮。
*我要休息了
累了、想睡覺,頭轉向他側,不注視照顧者,打哈欠、打呃......在此狀態(tài),請將寶寶安置于舒適的位置讓他休息,請勿打擾,將會長得更快些。
*哭泣時如何使其停止
將寶寶改變一個舒適的位置,一只手放在寶寶腹部,輕輕搖一搖他、拍一拍他,用很輕柔、平穩(wěn)的聲音和他說話;這些活動需很慢有韻律,且不具變化,則嬰兒就可以停止哭泣。此安撫寶寶的情緒調節(jié)狀態(tài),將可使嬰兒與周遭的關系更和諧,使親子關系更美滿。
當您掌握了寶寶情緒、表情與動作,相信您定能在照顧上獲得樂趣及回饋,增進您和寶寶親密感覺,寶寶可得到較多的安全感及滿足感,對其日后的情緒和智能發(fā)展將有莫大的幫助。
5分鐘安撫新生鬧寶寶
5分鐘安撫新生鬧寶寶
沒生寶寶前,幾乎所有的爸媽都在腦袋中勾畫這樣一幅情景:小家伙安靜地躺在搖籃里,吃飽肚子就呼呼大睡,爸媽在一旁享受著寶寶可愛的小臉蛋。然而,等寶寶千呼萬喚始出來后,才發(fā)現(xiàn)新生寶寶很多時候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安靜,發(fā)起脾氣來可真夠爸媽受的。
小寶寶的大脾氣總是有原因的,爸媽只要找對原因,就能在短時間內(nèi)安撫我們的小心靈。通常,新生寶寶的“發(fā)火”表現(xiàn)為“三不”:不喝、不睡、不安靜。
不喝
原因1:吸不出來。癥狀:喝著喝著就累得睡著了。
原因2:不喜歡這個味道。癥狀:昨天母乳喝得好好的,今天含了一會就吐出來了。
原因3:沒有喝的必要。癥狀:奶喝得肚子飽飽的而不肯喝水。
原因4:不喜歡容器的口感。癥狀:換新奶瓶后,寶寶不肯喝牛奶了。
原因5:喜歡甜味。癥狀:白開水淡而無味,寶寶喝了一口就吐出來。
攻略:
1.檢查奶嘴的出水孔。當出現(xiàn)小寶寶喝奶累得睡著的情況,爸爸媽媽就要檢查一下奶嘴的出水口是否太小了。檢查時,爸媽可以將奶瓶倒過來,讓水自然滴下,一般以每秒鐘流出2~3滴為宜。
2.媽媽飲食保持規(guī)律。媽媽的飲食對母乳的味道有很大影響,所以哺乳期的媽媽要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保證均衡而有規(guī)律的飲食,暫時告別高脂肪以及蛋糕等高熱量的食物。
3.計算寶寶一日進食量。有的媽媽看到寶寶不愛喝水,難免有些擔心,怕寶寶的飲水量不夠。其實,母乳中含有足夠的水分,只要媽媽細心計算一下寶寶的喝奶量,喝得足夠多的話,就沒有必要再讓寶寶喝很多水了。
4.更換容器。3個月以后可以給寶寶喝各種新鮮果汁,但是有的寶寶就是不肯喝,此時可以試試更換容器,讓寶寶試著用調羹或杯子喝果汁,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5.逐漸改變口味。有的寶寶只愛喝甜甜的果汁,不愛喝白開水,此時爸媽可以將果汁混入白開水中,隨后果汁的比例逐漸減少,讓寶寶漸漸適應水的味道,最后寶寶也會愛上喝水的。
不睡
寶寶睡不著的理由:媽媽讓孩子睡覺的時候,不是寶寶困的時候,兩者總不能吻合;周圍的環(huán)境太吵,不利于寶寶入睡;媽媽沒有讓寶寶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攻略:
1.白天多逗逗寶寶。小寶寶如果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就不容易睡著,形成日夜顛倒的作息。因此,白天爸爸媽媽要多逗逗寶寶,將他的精力適當發(fā)泄一下,晚上小家伙自然就會睡得很香甜了。
2.給予安全感。小寶寶從媽媽子宮這個被包圍的環(huán)境出來,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有的寶寶會睡不安穩(wěn)。媽媽可以用毛毯將寶寶全身裹起來,但是注意不要裹得太緊,也可以用毛毯將寶寶圍住,這樣小寶寶又能找回安全感了。
3.媽媽的催眠曲。媽媽選擇一些輕柔的古典音樂讓寶寶聽,讓他的情緒安定下來,小家伙很快就會睡著的?;蛘邒寢屪约撼呙咔o寶寶聽,寶寶對媽媽的聲音很敏感,效果可能會更好哦。
不安靜
寶寶哭鬧不休的原因: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想睡覺了?冷了或熱了?哪里有疼痛了?有發(fā)熱等疾病癥狀了?如果排除了這些原因,寶寶還哭吵不休那大多是無理取鬧,爸爸媽媽可以采取下面的辦法:
1.看看風景。新生寶寶被悶在屋子里很無聊,每天看到的幾乎都是同一個景象。媽媽可以抱著孩子到窗戶口或者陽臺上,看看外面的風景,新鮮的東西能夠吸引孩子,說不定就能減少他們的哭吵。
2.媽媽檢討自己的抱姿。有時候媽媽的抱姿錯誤會引起寶寶的不適,他們就會用哭聲抗議,正確的抱姿應該是讓寶寶的頸肩部、背部、臀部都受力。
3.奇怪的聲響。新生寶寶對聲音很敏感,當他們哭鬧時,一些奇怪的聲音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適合小寶寶的發(fā)聲玩具必不可少。沒有發(fā)聲玩具時,塑料袋的揉搓聲、易拉罐的輕輕敲擊聲也能拿來應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