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雨從哪里來》含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食物從哪里來 小學英語教案 雨教案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教案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雨從哪里來》含反思》

大班教案《雨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水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了解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雨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雨從哪里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對雨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透明杯子1個、玻璃板1個、玻璃紙1張、50-60℃熱水(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吸水布、溫度計1個、A3紙及展示板1個、油性筆1支、籃子1個、實驗方桌1個。

2、故事《小雨點旅行記》動畫片。

3、雨點、浪花、冰雹、雪花、霧、雷、露珠、太陽和風等圖片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談論:雨中出門的感受(5’)

1、說一說:各自喜歡或不喜歡下雨天的理由。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下雨天嗎?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是什么?(3-4位幼兒回答)

(喜歡:天氣變得涼爽、空氣清新;不喜歡:出行不方便、空氣潮濕陰冷。)

追問:雨天可以做哪些事情?(1-2位幼兒回答)(室內活動、觀賞雨景、陣雨后看彩虹。)

2、思考:雨水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3-4位幼兒回答)

追問:為什么人們會說春雨貴如油(就是春天下的雨就像油一樣寶貴)?(1-2位幼兒回答)

(春天種子要發(fā)芽需要雨水,小樹長大、開花也需要雨水。另外,春雨下得少。)

小結:雨天雖然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不便,但小樹在雨水中長大,種子在雨水中發(fā)芽,小動物要靠著雨水來解渴;雨水使空氣清新,連馬路也會被雨水沖洗得干干凈凈…自然界萬物都不能缺少了雨水。

二、實驗:雨從哪里來(15’)

1、猜測(2’)(1-2位幼兒回答)

師:既然雨水是這么重要,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雨水是從哪里來的嗎?(幼:水蒸氣升到空中后變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氣后會變成雨點掉下來。)

2、實驗驗證(10’)

師: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來發(fā)現(xiàn)雨水形成的奧秘吧!

教師操作:(考慮到實驗的安全性,全部過程由教師操作。)

第一步:教師將熱水倒進杯子里,讓幼兒觀察上升的水蒸氣。并拿出玻璃紙和玻璃板,讓幼兒先看,再觸摸,感受兩個都是透明的,并且玻璃板比玻璃紙的溫度低。

第二步:先用玻璃紙蓋住杯口1分鐘,讓幼兒觀察玻璃紙上發(fā)生的現(xiàn)象(水霧,實際是很多微小的水珠形成的,在顯微鏡下就看得清楚)。

師:你們看這一塊不透明的地方是不是很像云彩?。?/p>

第三步:再改用玻璃板蓋住杯口2分鐘,讓幼兒觀察玻璃板上發(fā)生的現(xiàn)象(小水珠,并且慢慢變大,如果時間夠長會看到水珠最后會掉下去)。

提問:為什么玻璃紙上只形成一層很微小的水珠,而玻璃板上會形成大水珠?

(水蒸氣在玻璃紙和玻璃板上都凝結成小水珠。但由于玻璃紙上的溫度高,玻璃板上的溫度低,小水珠只有遇到冷的東西時才會凝結成大水珠。)

3、解釋實驗,思考雨的形成過程(3’)

實驗記錄:教師邊解釋邊在展示板上畫圖。我們開始把熱水倒進杯子就是模擬太陽光照射海水,使海水經過太陽光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會往上升,碰到玻璃紙后就變成很小的水珠,這些水珠就像云朵一樣。因為玻璃紙的溫度也是比較高的,杯子里面的水珠就不會再變大了。只有當我們換成玻璃板后,玻璃板的溫度很低,小水珠就會變成大水珠,最后就變成雨點落下來了。

小結:雨水形成的過程是地面上的水經過陽光照射變成水蒸氣,升入天空溫度降低就變成云朵,云朵遇到冷空氣又凝結成雨點落下來。

三、欣賞故事《小雨點旅行記》(10’)

1、欣賞多媒體故亊《小雨點旅行記》(7’)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在看的過程中要注意,小雨點在旅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親戚”?

2、從投影片“小雨點的親戚”里,為小雨點找“親戚”。(3’)

提問:請你們去圖片中找找誰是小雨點的“親戚”?(集體回答)

追問:說說你們的理由。為什么浪花(表哥)、冰雹(表弟)、雪花(表姐)和小雨點是“親戚”?(因為它們都是水變的)

小結:水有不同的形態(tài):氣體、液體和固體,還有不同的樣子:水珠、雪花、冰雹。

思考:小雨點的其他“親戚”(云、霧、霜、露珠等)(1-2位幼兒回答)

(結束前可以把玻璃板拿起來,讓幼兒觀看上面的水珠掉下來的過程,就像下雨一樣。)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跟爸爸媽媽一起尋找小雨點的其他“親戚”。然后寫在記錄本上明天帶給老師看。

活動反思:

活動上下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整個內容偏多,在第三部分倉促結束的情況下仍然超時5分鐘左右。

2、幼兒還是缺乏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體驗。而其科學原理相當部分幼兒是已經知道的。

3、實驗用的水杯有點小,由于天氣冷,水溫也降得快,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建議換大的能夠裝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紙要加邊框進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邊,避免劃傷手指。

4、“春雨貴如油”這句屬于幼兒基本都不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刪掉的。

附故事:小雨點旅行記

在藍藍的天空中,有一座漂亮的云房子,她呀,又潔白又輕盈,里面住著可愛的小雨點。小雨點每天從云房子的窗戶里看著地面,心里想:一個人住在云房子里面多沒勁呀,要是能到地面上去看看,那該多好?。?/p>

寒風大哥雖然總是板著臉,其實,他的心腸可好了,最愛幫助人。一天,當他從小雨點的窗前經過時,聽到小雨點自言自語。就敲敲小雨點的窗戶,大聲說:“小雨點,你不是想去地面上嗎?那就打開窗戶吧,我來幫你!不過,你要記住,你在地面上只能呆三天,三天后必須回來,好嗎?”

下雨點聽了寒風大哥的話,高興極了,別說三天,就是三個小時也不錯呀!于是,他急忙打開窗戶。哇,小雨點只覺得渾身一涼,好象被什么東西托著,慢慢瓢出了云房子。眼看著離地面越來越近,小雨點想:不知我會落在哪里呢?沒等他想好,只聽下面?zhèn)鱽怼皣W嘩“的聲音,小雨點落在一條寬寬的大河里。

小雨點睜大眼睛,正好奇的東張西望,一個粗粗的嗓門響了起來:“小雨點,歡迎你來做客?!薄澳闶钦l呀?”小雨點歪著腦袋問?!拔沂悄愕谋砀纾纸欣嘶?,我會帶你去看許多好玩的東西?!毙∮挈c跟著浪花表哥,蹦蹦跳跳地來到了一座山腳下;浪花表哥指著山頂白皚皚的地方說:“瞧,那兒住著你的雪花表姐,她又文靜又美麗?!薄巴?,雪花表姐!”小雨點早就從媽媽那兒聽說過她的名字了。他用力向上揮揮手,大聲喊道:“雪花表姐,你好?。∥沂切∮挈c,你聽見我的聲音了嗎?”

浪花表哥要趕路了,小雨點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雪花表姐住的大山。

小雨點一邊走,一邊欣賞河邊五顏六色的花朵,突然,腦袋上被重重地砸了一下?!鞍ミ?,是誰這么壞,打我的頭!”小雨點生氣地叫道。浪花表哥搖搖頭,苦笑著說:“準是那調皮的冰雹表弟溜出來了,他呀,總是喜歡搗亂。”

就這樣,小雨點跟著浪花大哥去了好多地方。這天,小雨點瞇起了眼睛,他猛地記起了寒風大哥的話。哎呀,不知不覺,三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準是太陽公公來接自己了。小雨點覺得身上越來越熱,渾身變的輕飄飄的,眼看就要升到空中了,他趕忙向浪花表哥告別:“浪花表哥,我要走了,再見!”“再見,小雨點,歡迎你在來做客?!崩嘶ū砀缇o緊地拉著小雨點,還真有點舍不得呢!

現(xiàn)在,小雨點又回到了自己的云房子了,不過,他相信,自己一定有機會再見到浪花表哥、雪花表姐。不過,最好別碰到那個調皮的冰雹弟弟。

小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xiàn)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fā)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

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大膽說出制造紙張的重要原料和生產過程,知道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了解制造紙張的生產過程,萌發(fā)幼兒對紙的制造過程產生興趣和做中國人的自豪感,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紙從哪里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了解制造紙張的生產過程。

2.能大膽說出制造紙張的重要原料和生產過程。

3.萌發(fā)幼兒對紙的制造過程產生興趣和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對紙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不同紙張。

2.故事《蔡倫造紙》。

3.造紙過程的。掛圖。

活動過程:

一、交流關于紙的發(fā)現(xiàn).

1.活動導入

師:你們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紙),紙是從哪里來的呢?

幼:紙從……來的。

2.教師講故事《蔡倫造紙》,引導幼兒了解蔡倫發(fā)明紙的故事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激發(fā)幼兒的自豪感。

師:紙是誰造出來的呀?

幼:蔡倫

師:紙的原材料主要是什么呢?

幼:樹木和破布。

3.分組討論:

教師總結:還可以用竹子、漁網、、、等造出紙來。

二、木頭怎樣變成紙

1.出示掛圖,讓幼兒了解樹木是生產紙張的主要原料。

2.教師講解掛圖,引導幼兒了解紙的生產過程。

先把木頭送到機器上剝皮,機器把粗大的木頭磨成細細的木屑,再送到高壓容器里加熱,提取纖維,纖維在水槽里被攪成糊狀,形成紙漿;加入化學漂白劑;最后用滾筒擠壓出里面的水分后,紙漿就變成一張白紙了。

3.幼兒互相交流,講一講紙的生產過程進一步加深對紙的制造過程的認識。了解造紙需要砍伐大量樹木。

師:如果我們的大樹都背砍完了,會有什么后果呢?

幼:地震、沒有氧氣、泥石流、沙塵暴等。

三、請幼兒分組討論:

在繪畫、用餐巾紙或使用衛(wèi)生紙時,應該怎樣正確使用紙張,不浪費每張紙張。

活動反思

中班孩子對紙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各種活動,孩子們在玩紙中體驗到了樂趣,也懂得了紙張的作用和好處,為了延續(xù)孩子們對紙的探索,繼而開展了相關的活動,常識《紙從哪里來》。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合理,能從幼兒的能力特點出發(fā),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活動效果來看,目標基本能達成,孩子們都能從視頻和掛圖中了解到紙的由來?;顒又薪處煖蕚涞慕叹哓S富,而且形象生動,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視頻和清晰的造紙掛圖,能較好的幫助幼兒達成活動目標。整個活動中教師能把幼兒放在主體地位,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主的現(xiàn)代教學。

不足之處:

1、活動中,教師的語言用語過于成人化和書面化,導致幼兒對其中的一些較為抽象的詞語和句子產生疑問,如果能改為幼兒較好理解的語言會更好。

2、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把問題先提出來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這樣導致幼兒觀看視頻時沒有針對性。

3、在情感教育上,教師可以再進行提升,由于時間關系,這點的目標達成上還有點欠缺,下次活動中要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

通過這樣的活動,相信一定能讓幼兒對紙張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教師的能力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得到提升,本次活動中的不足,在下一次活動中要加以改進,以促進活動效果更好的提升。

小百科:紙,用植物纖維制造,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wèi)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復寫紙、衛(wèi)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guī)則交叉排列的紙發(fā)明源于中國。

幼兒園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

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非分類,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記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菜從哪里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非分類。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記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蔬菜圖片若干、疏菜整株與部分的課件、蔬菜分類統(tǒng)計表每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蔬菜從哪里來?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吃的蔬菜是從哪里來的?”

——幼兒討論:(從超市買來的,從菜市場買來的,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從地里種出來的)

分析與反思:從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的表現(xiàn)來看,幼兒對于“蔬菜從哪里來”這個問題,只是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有一些模糊的認識,即便是能說出“從地里長出來的”也只是從大人那里聽說,很少有人親眼見過蔬菜的生長,這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增加了難度,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探知興趣。

二、蔬菜是怎樣長出來的?

——教師出示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蔬菜如:西紅柿、白菜、土豆、藕請小朋友辨別一下是哪種蔬菜,并找出我們吃的部分。

——教師出示蔬菜的整體余局部的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有的長在土里;有的長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莖葉;有的吃底下的莖)

分析與反思:看到整棵蔬菜的圖片,孩子們發(fā)出陣陣驚嘆:“原來西紅柿是長在樹上的”“土豆原來長在土里,土豆樹還開白色的花呢”“原來荷花的根就是藕呀”隨著孩子們的陣陣驚嘆聲,他們的好奇心被充分的激發(fā)出來,學習興趣也被充分的調動起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圖片呈現(xiàn)”的方式總感覺遙遠不真實,如果活動當時能帶孩子參過一下菜園,相信孩子們的印象會更深刻,理解也會更透徹。

三、蔬菜分類。

——出示多種整株蔬菜,請幼兒根據我們吃的部分進行分類。大體分為(葉菜類、瓜果類、根莖類)

——幼兒分組討論確定記錄的方法,完成常見蔬菜分類統(tǒng)計表。

活動反思:

在幼兒分組完成蔬菜種類統(tǒng)計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給孩子們留下了充分發(fā)揮自主性的空間,每組幼兒可以共同討論并確定本組的記錄方法(有的繪畫、有的用符號代表)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并且培養(yǎng)了他們相互合作的能力。

小百科:菜,名詞,我們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經過烹調供下飯下酒的蔬菜、蛋品、魚、肉等。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里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對雨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透明杯子1個、玻璃板1個、玻璃紙1張、50-60℃熱水(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吸水布、溫度計1個、A3紙及展示板1個、油性筆1支、籃子1個、實驗方桌1個。

2、故事《小雨點旅行記》動畫片。

3、雨點、浪花、冰雹、雪花、霧、雷、露珠、太陽和風等圖片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談論:雨中出門的感受(5’)

1、說一說:各自喜歡或不喜歡下雨天的理由。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下雨天嗎?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是什么?(3-4位幼兒回答)

(喜歡:天氣變得涼爽、空氣清新;不喜歡:出行不方便、空氣潮濕陰冷。)

追問:雨天可以做哪些事情?(1-2位幼兒回答)(室內活動、觀賞雨景、陣雨后看彩虹。)

2、思考:雨水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3-4位幼兒回答)

追問:為什么人們會說春雨貴如油(就是春天下的雨就像油一樣寶貴)?(1-2位幼兒回答)

(春天種子要發(fā)芽需要雨水,小樹長大、開花也需要雨水。另外,春雨下得少。)

小結:雨天雖然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不便,但小樹在雨水中長大,種子在雨水中發(fā)芽,小動物要靠著雨水來解渴;雨水使空氣清新,連馬路也會被雨水沖洗得干干凈凈…自然界萬物都不能缺少了雨水。

二、實驗:雨從哪里來(15’)

1、猜測(2’)(1-2位幼兒回答)

師:既然雨水是這么重要,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雨水是從哪里來的嗎?(幼:水蒸氣升到空中后變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氣后會變成雨點掉下來。)

2、實驗驗證(10’)

師: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來發(fā)現(xiàn)雨水形成的奧秘吧!

教師操作:(考慮到實驗的安全性,全部過程由教師操作。)

第一步:教師將熱水倒進杯子里,讓幼兒觀察上升的水蒸氣。并拿出玻璃紙和玻璃板,讓幼兒先看,再觸摸,感受兩個都是透明的,并且玻璃板比玻璃紙的溫度低。

第二步:先用玻璃紙蓋住杯口1分鐘,讓幼兒觀察玻璃紙上發(fā)生的現(xiàn)象(水霧,實際是很多微小的水珠形成的,在顯微鏡下就看得清楚)。

師:你們看這一塊不透明的地方是不是很像云彩啊!

第三步:再改用玻璃板蓋住杯口2分鐘,讓幼兒觀察玻璃板上發(fā)生的現(xiàn)象(小水珠,并且慢慢變大,如果時間夠長會看到水珠最后會掉下去)。

提問:為什么玻璃紙上只形成一層很微小的水珠,而玻璃板上會形成大水珠?

(水蒸氣在玻璃紙和玻璃板上都凝結成小水珠。但由于玻璃紙上的溫度高,玻璃板上的溫度低,小水珠只有遇到冷的東西時才會凝結成大水珠。)

3、解釋實驗,思考雨的形成過程(3’)

實驗記錄:教師邊解釋邊在展示板上畫圖。我們開始把熱水倒進杯子就是模擬太陽光照射海水,使海水經過太陽光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會往上升,碰到玻璃紙后就變成很小的水珠,這些水珠就像云朵一樣。因為玻璃紙的溫度也是比較高的,杯子里面的水珠就不會再變大了。只有當我們換成玻璃板后,玻璃板的溫度很低,小水珠就會變成大水珠,最后就變成雨點落下來了。

小結:雨水形成的過程是地面上的水經過陽光照射變成水蒸氣,升入天空溫度降低就變成云朵,云朵遇到冷空氣又凝結成雨點落下來。

三、欣賞故事《小雨點旅行記》(10’)

1、欣賞多媒體故亊《小雨點旅行記》(7’)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在看的過程中要注意,小雨點在旅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親戚”?

2、從投影片“小雨點的親戚”里,為小雨點找“親戚”。(3’)

提問:請你們去圖片中找找誰是小雨點的“親戚”?(集體回答)

追問:說說你們的理由。為什么浪花(表哥)、冰雹(表弟)、雪花(表姐)和小雨點是“親戚”?(因為它們都是水變的)

小結:水有不同的形態(tài):氣體、液體和固體,還有不同的樣子:水珠、雪花、冰雹。

思考:小雨點的其他“親戚”(云、霧、霜、露珠等)(1-2位幼兒回答)

(結束前可以把玻璃板拿起來,讓幼兒觀看上面的水珠掉下來的過程,就像下雨一樣。)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跟爸爸媽媽一起尋找小雨點的其他“親戚”。然后寫在記錄本上明天帶給老師看。

活動反思:

活動上下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整個內容偏多,在第三部分倉促結束的情況下仍然超時5分鐘左右。

2、幼兒還是缺乏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體驗。而其科學原理相當部分幼兒是已經知道的。

3、實驗用的水杯有點小,由于天氣冷,水溫也降得快,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建議換大的能夠裝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紙要加邊框進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邊,避免劃傷手指。

4、“春雨貴如油”這句屬于幼兒基本都不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刪掉的。

附故事:小雨點旅行記

在藍藍的天空中,有一座漂亮的云房子,她呀,又潔白又輕盈,里面住著可愛的小雨點。小雨點每天從云房子的窗戶里看著地面,心里想:一個人住在云房子里面多沒勁呀,要是能到地面上去看看,那該多好啊!

寒風大哥雖然總是板著臉,其實,他的心腸可好了,最愛幫助人。一天,當他從小雨點的窗前經過時,聽到小雨點自言自語。就敲敲小雨點的窗戶,大聲說:“小雨點,你不是想去地面上嗎?那就打開窗戶吧,我來幫你!不過,你要記住,你在地面上只能呆三天,三天后必須回來,好嗎?”

下雨點聽了寒風大哥的話,高興極了,別說三天,就是三個小時也不錯呀!于是,他急忙打開窗戶。哇,小雨點只覺得渾身一涼,好象被什么東西托著,慢慢瓢出了云房子。眼看著離地面越來越近,小雨點想:不知我會落在哪里呢?沒等他想好,只聽下面?zhèn)鱽怼皣W嘩“的聲音,小雨點落在一條寬寬的大河里。

小雨點睜大眼睛,正好奇的東張西望,一個粗粗的嗓門響了起來:“小雨點,歡迎你來做客。”“你是誰呀?”小雨點歪著腦袋問?!拔沂悄愕谋砀?,名字叫浪花,我會帶你去看許多好玩的東西?!毙∮挈c跟著浪花表哥,蹦蹦跳跳地來到了一座山腳下;浪花表哥指著山頂白皚皚的地方說:“瞧,那兒住著你的雪花表姐,她又文靜又美麗。”“哇,雪花表姐!”小雨點早就從媽媽那兒聽說過她的名字了。他用力向上揮揮手,大聲喊道:“雪花表姐,你好??!我是小雨點,你聽見我的聲音了嗎?”

浪花表哥要趕路了,小雨點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雪花表姐住的大山。

小雨點一邊走,一邊欣賞河邊五顏六色的花朵,突然,腦袋上被重重地砸了一下?!鞍ミ?,是誰這么壞,打我的頭!”小雨點生氣地叫道。浪花表哥搖搖頭,苦笑著說:“準是那調皮的冰雹表弟溜出來了,他呀,總是喜歡搗亂?!?/p>

就這樣,小雨點跟著浪花大哥去了好多地方。這天,小雨點瞇起了眼睛,他猛地記起了寒風大哥的話。哎呀,不知不覺,三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準是太陽公公來接自己了。小雨點覺得身上越來越熱,渾身變的輕飄飄的,眼看就要升到空中了,他趕忙向浪花表哥告別:“浪花表哥,我要走了,再見!”“再見,小雨點,歡迎你在來做客?!崩嘶ū砀缇o緊地拉著小雨點,還真有點舍不得呢!

現(xiàn)在,小雨點又回到了自己的云房子了,不過,他相信,自己一定有機會再見到浪花表哥、雪花表姐。不過,最好別碰到那個調皮的冰雹弟弟。

幼兒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xiàn)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fā)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

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引導幼兒了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進一步了解自身與媽媽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我從哪里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

3、進一步了解自身與媽媽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光盤,磁帶,錄音機,皮球每人一個,結婚照一張,紅皺紙、繩子、剪刀、彩紙、橡皮泥、蠟筆白紙、破舊圖書等幼兒手工操作資料。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題、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聽錄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啊?到底是誰的生日啊?

(幼兒任意猜想,引起興趣)

2、(聽錄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又唱歌又跳舞,氣氛可熱烈啦。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過生日那該多好??!"唐唐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一年中只在今天過生日?"媽媽說:"因為你是六年前的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呀!""那我是從哪兒來的呢?"

3、小朋友,你們能告訴唐唐嗎?他是從哪兒來的呢?

4、媽媽是怎么把你生出來的?你們想不想知道?。?/p>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自然、有趣。)

(二)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了解自身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1、(出示結婚照)我們先來看看這是誰?他們表情怎么樣?

(他們結婚了,他們緊緊的靠在一起,接下來會怎么樣呢?)你們瞧!

2、(放錄像)精子象什么?說說他的樣子?猜猜他在媽媽的肚子里游來游去干什么?(他和媽媽肚子里的卵做了好朋友他們合在了一起)猜猜他們會變成什么?到底變成了什么呢?我們來看看。

3、(放錄象)你看到了什么?(這就是我們呀)說說臍帶兩頭的連接,并與我們現(xiàn)在的樣子進行比較,突出頭特別大。我們住在媽媽的肚子里媽媽會怎么樣呢?

4、(放錄象)媽媽怎么了?吐的時候感覺怎么樣?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接下來會怎么樣?

5、(放錄像)變成了什么?他在哪?與剛成型時相比較,并找找他的五官、四肢。

6、(放錄像)媽媽肚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幼兒把皮球當娃娃體驗大肚子活動的不方便)說說感覺怎么樣?

7、(放錄像)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我們也一天天長大,看看媽媽怎么了?(了解小朋友生出來的過程,體驗媽媽的辛苦)

8、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辛苦?

9、媽媽那么辛苦,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生病了,在家怎么關心,洗被子了該怎樣拿下來,有好吃的等等)

(在教師的牽引下,幼兒從錄象中的外表現(xiàn)象逐漸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感受到媽媽生育自身的痛苦,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禮物

三八婦女節(jié)快到了,你們想不想做份禮物送給媽媽呀?回家去想一想

反思:

本活動的設計思想是比較新穎的,能夠在幼兒園中大膽地進行性教育的嘗試,選擇適宜的鏡頭給幼兒真實的體驗,由此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活動后一幼兒的話可能是對本活動最好的評價:"原來我不知道媽媽生我這么痛,有時發(fā)脾氣還打媽媽,現(xiàn)在回家要對媽媽好一點。"小朋友的話是發(fā)自內心的,也恰恰說明設想和預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xiàn)。

小百科:懷孕指妊娠全過程共分為3個時期:妊娠12周末以前稱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稱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稱晚期妊娠。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供您參考,希望能夠...
    2022-06-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希望能對您...
    2022-05-3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從哪里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對雨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透明杯子1個、玻璃板1個、玻璃紙...
    2020-10-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引導幼兒了解自身在...
    2022-03-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屁從哪里來》及教學反思 大班教案《屁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閱讀畫面,了解放屁的原因,知道屁產生的氣體同吃進體內的食物有關,知道放屁是人和動物的一種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知道放屁不必害羞,也不要...
    2021-02-05 閱讀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紙從哪里來》含反思”,供您參考,希望能夠...

2022-06-24 閱讀全文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菜從哪里來》含反思,希望能對您...

2022-05-3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萬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對雨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透明杯子1個、玻璃板1個、玻璃紙...

2020-10-03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大班社會公開課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引導幼兒了解自身在...

2022-03-25 閱讀全文

大班教案《屁從哪里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閱讀畫面,了解放屁的原因,知道屁產生的氣體同吃進體內的食物有關,知道放屁是人和動物的一種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知道放屁不必害羞,也不要...

2021-02-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