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 幼兒家庭教育第一、榜樣和示范
家長可針對孩子的實際,講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為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同時,要多為孩子提供具有樂觀、愉快、活潑的性格,勞動積極,辦事認真,對人熱情,善于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榜樣,包括以自己的上述行為為孩子作出榜樣。
第二、解釋和說理
要對孩子講解每一項行為準則,使他知道怎樣做,還要結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給孩子講道理,要讓他聽懂。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在太興奮激動時,往往是聽不進道理的,應等他冷靜下來后,再用親切的口吻說道理。
第三、練習和實踐
習慣的養(yǎng)成,有賴于反復實踐。所以,在要求孩子達到某一項行為準則時,一定要讓他反復練習、鞏固,并經(jīng)常采取表揚的方法,促進孩子自覺地鞏固。
第四、表揚鼓勵和批評責備。
1.啟蒙性
教給幼兒的東西,必須是周圍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具體的、形象的、初步的、淺顯的東西。
2.復雜性
首先是指家長對孩子不僅有撫養(yǎng)的任務,還要通過教育,使幼兒在體育、智育、德育、美育諸方面得到和諧的發(fā)展。其次是指幼兒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們在成長變化中,而家庭內(nèi)外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要教育他們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親切性
因為父母與子女是血緣關系,加之孩子年幼,活潑可愛,家長對幼兒有著天然的溫存、體貼之心,親切、輕柔的話語和動作?!綝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4.生活性
孩子是隨著父母和家人在家庭生活中受教育的,家庭教育的過程是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過程。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是其特點之一。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家庭教育的特點
l.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學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學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會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須完成,社會教育觸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責無旁貸。例如生孩子等??傊彝ソ逃婕暗膬?nèi)容比學校教育要廣泛得多。三是指參與人員的全員性。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須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完成家庭教育的義務。
家庭教育的極終目的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公民。一個合格社會成員,必須接受全面教育。無論是德育還是智育、體育、美育、勞動,家庭教育都有責任使其向社會所需要的方向發(fā)展。這一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2.廣泛性
家庭教育的廣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長對學生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隨時可見
,隨著家長素質的提高,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趨向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即使不太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家長對子女擇業(yè)。待人處世、社交、戀愛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3.復雜性
家庭教育的復雜性是相對于學校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沒有規(guī)定的教育內(nèi)容和學制。家庭只有自然的條件,難有人為的選擇。特別是家庭關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
家庭教育復雜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求不一致,經(jīng)常陷于“教而無效,放而不忍”的困境。左鄰右舍對孩子的影響有好有壞。從目前我國的居住條件來看,很難做到象孟母三遷的事實。這就構成了家庭教育的復雜性。
4.滲透性
滲透性也可稱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滲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家庭教育與日常生活的統(tǒng)一性決定了家庭經(jīng)濟狀況。成員之間的關系、文化氛圍、生活習俗。家長的愛好等都會耳儒目染地滲透到孩子的心靈中去。特別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深刻。
5.靈活性
家庭教育不象學校教育那樣有課堂、有教材、有系統(tǒng)。家庭教育不受時間、地點、場合、條件的限制,可以隨時進行。
“遇物則誨”,相機而教,通過生活實踐或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向孩子進行教育,方法十分靈活,易為孩子所接受。
6.權威性
這里的權威性主要指血緣倫理的權威性。是一種特殊的權威性。家長有一般教育者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這是因為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存在著經(jīng)濟與生活的信賴關系。建立在這種關系上的權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帶有親情色彩。權威有著強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
7.針對性和及時性
由于父母對子女的特殊關系,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子女有什么想法都愿向父母傾吐。孩子在自然狀態(tài)下,少有戒心,因而思想作風、行為習慣表現(xiàn)得最真實、最充分。所以,一般來說,父母對孩子的秉性、脾氣摸得十分透徹。“知子莫過父,知女莫過母”,就說明了這一點。這為家長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提供了條件。
8.長期性
家庭教育的長期性,是相伴人生的,與學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連續(xù)性和持久性。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受家庭教育。雖然不同階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小不一樣,但始終伴隨著人生。如果家庭是一種民主類型,已成為父母的人,還會經(jīng)常從孩子的言行中受到教育。
9.繼承性
繼承性也可稱為延續(xù)性。人們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輩對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長大成家立業(yè)后,也用同樣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從父祖輩那里接受影響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觀點、行為習慣,去影響教育自己的后代?!凹绎L”、“家業(yè)”就是繼承性的一個說明。
家庭教育的繼承性對于培養(yǎng)兒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造就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幼兒家庭教育的方法
第一、榜樣和示范 家長可針對孩子的實際,講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為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同時,要多為孩子提供具有樂觀、愉快、活潑的性格,勞動積極,辦事認真,對人熱情,善于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榜樣,包括以自己的上述行為為孩子作出榜樣。
第二、解釋和說理 要對孩子講解每一項行為準則,使他知道怎樣做,還要結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給孩子講道理,要讓他聽懂。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在太興奮激動時,往往是聽不進道理的,應等他冷靜下來后,再用親切的口吻說道理。
第三、練習和實踐 習慣的養(yǎng)成,有賴于反復實踐。所以,在要求孩子達到某一項行為準則時,一定要讓他反復練習、鞏固,并經(jīng)常采取表揚的方法,促進孩子自覺地鞏固。
第四、表揚鼓勵和批評責備 表揚和鼓勵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表現(xiàn)的方法。表揚鼓勵時最好能同時提出進一步要求,使孩子有更上一層樓的目標。批評指責是一種否定的“強化”,可以用搖頭、不高興的態(tài)度、否定的口吻、斥責的眼光等表示對某種行為的反對,使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并迅速改正。批評時態(tài)度要嚴肅,要使孩子感到羞愧、不安。
談幼兒家庭教育的幾點做法
談幼兒家庭教育的幾點做法
家庭教育是幼兒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談、舉止將時時刻刻影響著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就是對孩子啟蒙教育的過程。從時間上來看,家庭教育是開始最早、持續(xù)最長的;從空間上來看,家庭教育對幼兒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也是其它教育所達不到的。血緣關系和經(jīng)濟關系,使家庭成為幼兒最直接、最親切、最可信賴的教育力量。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愿,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許多年輕家長的重視。然而,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使幼兒身體的發(fā)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強弱行為的好壞得到良好效應,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試析如下: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質量怎樣對孩子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有幫助。尤其是幼兒父母能夠互敬互愛、生活協(xié)調(diào),不僅有利于個性的陶冶,而且由于父母能夠相互支持配合,對幼兒教育會事半功倍。反之,緊張的家庭關系,經(jīng)常吵鬧的父母,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心心理健康,更會對子女教育造成不良后果。心理健康,更會對子女教育造成不良后果。
二.理解和尊重孩子
理解和尊重,是溝通家長與子女情感的橋梁,也是實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許多家長常常以為孩子是自己的,當然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實不然,比如:魯迅先生在教子時,曾經(jīng)說到:“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能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fā)展?!币虼?,家長應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遇事要多商量,要和孩子一起討論,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盡可能吸收他們的意見。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引導,需要教育。
三.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幼兒期的孩子還沒有形成一種內(nèi)在的力量來推動他們堅持一些需要克服困難的活動。這時的家庭教育應為孩子設立一些外在的因素,如鼓勵和表揚,得到鼓勵的孩子往往在做事的時候會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幼兒期的孩子本來就是自信心不足,當他的行為得到父母的表揚時,自信心就會得到增強,而當?shù)玫礁改概u時,自信心就會下降。比如:看孩子畫畫,即使孩子畫得不太好,也不要說“呀!你畫得真丑,真難看”,這樣,對孩子就是一個打擊,孩子也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所做的事沒有興趣,而應該對他說:“你畫得很漂亮,很不錯,如果把這里再改一下,那就更好看了?!边@樣,既樹立了孩子的信心,又幫孩子改進了不足,也讓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因材施教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人們常說: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可是,在教育孩子上,卻很少考慮到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樣的。當家長一味地強調(diào)自己的孩子跟上別的孩子的腳步,并且向最好的孩子看齊時,并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樣的。為了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要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幼兒家長在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情緒特點、興趣愛好等的基礎上,結合孩子自身優(yōu)勢在教育方法上要有特色。孩子在哪方面有興趣愛好與特長,就讓孩子在哪方面好好發(fā)展。
五.父母應成為孩子的好楷模
幼兒喜歡模仿別人的動作行為,幼兒很多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性格的發(fā)展其實幾乎都來源于模仿學習。大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弊鳛楹⒆拥牡谝蝗谓處煛改?,不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從一定意義上講,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到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對孩子的人格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果家長思想修養(yǎng)高,作風民主,孩子就容易養(yǎng)成獨立、直爽、開朗、協(xié)作、善于交際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家長專制嚴厲,思想陳舊,趣味低級,孩子就容易養(yǎng)成順從、消極、依賴、固執(zhí)、冷酷、殘忍等不良性格特征。
總之,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系統(tǒng)、全面的教育過程。結合兒童家庭教育的特點,從以上幾方面做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培養(yǎng)其全面素質。并且,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對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更加和諧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
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豐富多彩,就如樹多枝、路多歧,各家有各家的方法。盡管如此,一些基本的方法是大家要遵守或必須掌握的。例如,榜樣法、說教、實際鍛煉就是最常用的方法。
所謂榜樣法就是家長在家里要樹立孩子模仿的榜樣,讓孩子從小模仿的方法。這就要求家長的言談舉止要恰當,否則,耳濡目染,孩子就會模仿不恰當?shù)难哉勁e止。
所謂說教就是通過言語教育的方法。這也是家庭教育使用最普遍的方法,話不說不明,人不教不知。孩子的很多知識、行為習慣等都是通過不斷說教培養(yǎng)的。
所謂實際鍛煉就是把孩子放入實際情景進行鍛煉、實踐,從而成長的教育方法。這也是家庭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例如,各種生活能力的養(yǎng)成,社交能力的養(yǎng)成等,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如果你是一個家庭主婦或主夫,你去買菜時不是經(jīng)常買到被蟲咬的蔬菜嗎?這些菜的味道變了沒有?我們也見過許多花是被蟲咬過的,但它們同樣開得燦爛。殘疾兒童實際上可以比做這些蟲咬的花朵,只要護理得當,他們同樣會開出鮮艷的花,同樣會成為有用之材。
只要父母認識對了頭、方法對了頭,孩子自己又努力,就一定會有美好的前程。
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
與孩子溝通時,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選擇不同表達方式和詞語對孩子影響區(qū)別也很大,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么。
避開家庭教育中的四大不當方法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極大,教育得當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教育不當會阻礙孩子的發(fā)展,影響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應避免以下四種不當?shù)姆椒ā?/p>
1.威脅。
成人用威脅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你再……我就……”盡管這類威脅在大人心目中認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卻不一定有效果。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zhàn),只要孩子有點自尊的話,他必定會故意與大人對著干,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
2.收買。
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愿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
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就意味著懷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導致孩子討價還價,以“你不給我獎賞,我就不規(guī)規(guī)矩矩”來要挾大人,從而提出更無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歡迎的不是以收買形式出現(xiàn)的獎賞,而是事先沒有許諾過的、出乎意料的,體現(xiàn)了父母對孩子的賞識而得到的獎賞。
3.保證。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應向孩子保證什么,也不應要求孩子作保證。如果父母必須依靠保證來強調(diào)自己說的是真話,那么變相地承認自己沒有保證過的話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證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不切實際的期望。父母也不應誘導或要求孩子保證今后循規(guī)蹈矩或絕不再犯某個錯誤。當孩子作了一個并非出于自愿的保證后,他等于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應鼓勵這種欺騙行為。
4.諷刺。
父母諷刺孩子,極大地阻礙了他的進步。
它往往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交談設下了牢固的障礙。挖苦的語言會招來孩子的反擊,會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筑起一層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應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不應該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五句無心話傷害孩子心
與孩子溝通時,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選擇不同表達方式和詞語對孩子影響區(qū)別也很大,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么。
可能對孩子傷害很大的五句話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總無法在座椅上保持安靜,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總要經(jīng)歷固執(zhí),淘氣,自我中心等階段,這是成長的必需。
但父母很容易因此對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聽話?!?/p>
建議:在你忍不住要責備孩子時,請用一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來開頭,如“我知道你不高興,但這樣的事情總是難免要發(fā)生的?!?/p>
2.“別跑,會摔跤的”諸如此類的警告
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肯定他一定會摔跤的。對于一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打擊。而且,當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沒有變成現(xiàn)實,孩子也會慢慢對你的建議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
建議:更好的說法,如“出去玩之前一定記得把鞋帶系好”這樣具體的指導。
3.“我只是逗你玩兒”
你或許認為,跟孩子開個玩笑可以培養(yǎng)他的幽默感,但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的話。
建議:對孩子,不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表現(xiàn)有趣,有些話你不是認真的,最好別說。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樣呢”
諸如此類的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像個二等公民,同時還可能導致對其他孩子的仇視。你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
建議: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然后鼓勵他向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5.“我剛才是怎么跟你說的”
這種帶著一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指責。
建議:如果你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責他,不如明白地說:“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都跟你說過三次了。但我再告訴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p>
三種教育方法孩子樂于接受
第一種: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yè)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yè)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yè)!”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愿意聽你的話。
第二種:多引導少訓斥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第三種:多交朋友 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系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此外,家長教育孩子時,還須重視反面教育
大多數(shù)家長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實際上,讓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觸“墨”是不可能的。家長最多只能營造一個“赤”的家庭小環(huán)境,但孩子最終還是要走向社會,難免不接觸反面現(xiàn)象。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視反面教育,顯然難以使孩子適應復雜的社會另一半。家長應該像重視正面教育一樣重視反面教育。具體講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過反面教育,孩子會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風順的,人們正當?shù)暮侠淼囊笠膊皇强偰軐崿F(xiàn)的。這能使孩子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現(xiàn)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這往往能使孩子產(chǎn)生同情心和責任感。
3.反面現(xiàn)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該發(fā)生事情發(fā)生了,從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憤怒和同時產(chǎn)生一種克服反面現(xiàn)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終生活在單純的環(huán)境里,孩子就很難“長大”。這樣的孩子將來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難提高辨別能力。讓孩子知道社會還有反面現(xiàn)象以及體驗一些逆境的滋味,對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化生存能力大有好處。
育兒知識:日本家庭教育的四大特點
育兒知識:日本家庭教育的四大特點
一、重視禮儀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禮儀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guī)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母親、父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二、重視對孩子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后的幫忙、燒飯;讓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及身邊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等等。
三、重視孩子抗挫折的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時摔跤,父母不是主動扶他起來,而是鼓勵孩子自己起來。大一點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勵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在日本,小學生在冬天都穿短褲,有的孩子腿凍得都發(fā)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勵孩子那樣做。
四、重視創(chuàng)新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從小重視對孩子創(chuàng)新人格的培養(yǎng),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父母都盡量解答,并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想法、看法。家長經(jīng)常帶孩子到科技館去看書,借閱圖書,玩各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發(fā)展孩子的想象力。日本父母很重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孩子買來組裝玩具,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組裝各種各樣的模型,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