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沒大沒小的寶寶?
發(fā)布時間:2021-11-25 幼兒如何教育 寶寶班教育筆記 幼兒教育小故事導讀:做孩子良好的模范。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導及示范,相信孩子會學習的更好。如遇到長輩師長及同學要問好、公共場所不大聲爭吵、把“請、謝謝、對不起”作為和他人對話中重要的元素……
當孩子出現沒大沒小時該如何教導他呢?
1、告訴孩子正確表達方式。當孩子表現不禮貌態(tài)度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何用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孩子也許因為不從而說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還想再看電視嘛。”這時家長可以先暫停孩子看電視的動作,并清楚告訴他原因。建議他可以換個方式說:“爸爸媽媽,現在這節(jié)目還沒結束耶,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婉轉的表達減少親子間情緒沖突。當然也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議,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先隔離冷靜一下。對于正在生氣而口不擇言的孩子,可以讓他獨處一下,等他的情緒平穩(wěn)時,再通過故事或角色扮演方式,讓他了解他說話的方式是不正確的,會讓對方感覺很不舒服。而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自己先發(fā)一頓脾氣,然后等大家都氣消了就不了了之,這樣孩子不清楚錯在哪里,也不知怎么樣才是正確的學習模范。
3、做孩子良好的模范。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導及示范,相信孩子會學習的更好。如遇到長輩師長及同學要問好、公共場所不大聲爭吵、把“請、謝謝、對不起”作為和他人對話中重要的元素……
4、耐心引導及學習。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知道:一顆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有禮貌、守規(guī)矩的孩子,會讓周圍的人覺得愉悅、舒服與溫暖,且受歡迎;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沒禮貌、沒規(guī)矩的孩子,就會得不到喜愛,朋友也會疏遠你。相信只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細心地教導及引導孩子學習陪伴,孩子就會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天使。n4507.cn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沒良心”的寶貝
案例:Honey寶貝是個焦慮比較嚴重的寶貝,在園已經兩個月了都還沒有完全的度過焦慮期。特別的粘A老師。每天入園除非這個老師接她,否則她必哭鬧;睡覺只要眼睛睜開沒見到那位老師,也肯定哭鬧;哭鬧、不高興的時候,A老師只要說“乖,不哭,老師愛Honey?!笨偰茏孒oney寶貝破涕為笑。A老師似乎就成了Honey學校里的媽媽,但是,honey升班沒過多久,Honey再看到A老師時,變得愛理不理,再也不是那個看到A老師就往前粘的孩子了??吹竭@情景,A老師心里總有不明的失落感。只能感嘆孩子的“沒良心”。
案例分析: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真的是因為他們沒良心嗎?
答案當然不是。其實這類所謂的“沒良心”的孩子,往往焦慮期比較嚴重,而這類型的孩子依賴性比較強,同時心理也比較敏感、細膩。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他們往往會找到一個心靈的寄托物,而第一個接待他們的老師往往就是被選擇的對象。特別是那些對有耐心、愛心的老師,更是他們的首選人員,他們會因老師而情緒波動。
但是一旦寶貝升班了,感情細膩的寶寶們很快就發(fā)現了自己所愛的老師,再也不能隨時到自己身邊了,見面的時間也變少了,老師懷中抱的也不再是自己,老師的眼光也很少落到自己的身上……慢慢地孩子產生了被遺棄的感覺。所以,連續(xù)幾次,在他們認為需要自己喜愛的老師時,卻無法得到老師,他們的情感就會逐漸轉移,慢慢的冷淡了自己原來所愛的老師,卻奔向另一個他們認為可依賴的老師。
專家建議:
面對這類型的寶貝,特別是在處理孩子升班、轉學等問題時,應該更多的考慮寶貝的感受。在寶貝升班的前一個月,可以多加強兩個班級間的交流,老師可以常常帶即將升班的寶貝去新班級活動,增進兩個寶貝間的交流,以及新老師與升班寶貝間的交流。
同時,別班的老師也應該在平日里多與其他班級寶貝的接觸,與別班寶貝培養(yǎng)基本的感情,這樣當寶貝升班時,就不會讓孩子感覺陌生。
另外,就是那些孩子所“粘”的老師,當孩子逐漸的適應校園生活時,該老師就要嘗試慢慢放手,逐漸引導寶貝,讓他們融入到同學中,融入到校園中,真正的愛上學校。同時,學校也可以在孩子升班后,適當的進行老師任課的調整,讓寶貝所粘的老師進入升班寶貝的新班級,陪伴升班寶貝一段時間,讓寶寶較快地度過升班焦慮期。
沒錢沒人,如何裸報幼兒園
我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這潛水,跟白癡一樣悄悄地看,什么都不懂,覺得別的家長懂得好多,好牛掰
因為上岸了,所以比較輕松,本著有所取有所予的心態(tài),說說感想,供其他家長參考
個人拙見,拍磚的時候手下留情,勿打嘴仗,拉低自己的品味
也許在這個論壇,學得越來越冷酷和冷靜,但是我覺得總比一直感性和幼稚下去要好,因為我不知道別的家長有多拼
擇園有感之一——為什么要上幼兒園,不上可不可以
擇園有感之二——不怨天不怨地,反思自己的努力
擇園有感之三——幼兒園基本常識
一、裸報的概念和界定
我覺得裸報是不找關系,完全憑自己的房產、戶口情況,去對幼兒園的招生范圍
所以那種房產戶口都不符合純粹撞大運的試試,我認為不算裸報,那就是重在摻和
二、我相信一定有裸報成功,但是我不相信全市每一個幼兒園都能夠裸報
總之,我是個很積極很充滿正能量的人,我相信一定是有這樣的希望的,而且我身邊就有,所以我不會信口雌黃地一竿子把什么事情都說死
但是,翻翻這些匯報的裸報,你必須能讀出兩個信息,第一是這都有哪些幼兒園,第二他們的條件如何,也就是“裸”的資本
如果一個幼兒園既往從來沒有裸報的先例(網絡,身邊人,小道消息等),慎重再慎重
如果裸報成功的的房戶、報出生、全家戶口情況、獨生子女證……這些條件,自己有偏差,請勿盲目樂觀
我是普通人,我多看看身邊普通人都去的什么幼兒園,那才是我最可能的路子
三、裸報前的大數據+裸報后的勤盯著
我曾經想裸報一個市級示范,我統(tǒng)計了前面N年的招生情況(什么,我怎么統(tǒng)計的,這些從哪看,鼻子下面一張嘴,見人就客客氣氣打聽,別把自己的臉面太當回事),只不過后來我先走一步,用不著這個了
現在流行說大數據,最近幾天給親戚孩子選高考志愿,我就樂,現在好些網站和教育機構大數據做的不錯哈,要什么有什么,看成績,看和一本線分差,看排位,連帶給你畫個圖,算個概率、相關性什么的,真體貼。
我們沒到那一步,能不能也上點心,假定關注一個園,招生很熱門,那一定一定得知道前面幾年怎么招的,招的都是哪里的,不說多精確,好歹打聽到幾個案例也成啊
裸報之后,也別太安穩(wěn)了,我當時的打算是,如果我還沒定,我裸報了那個,我看過壇子里那么多積極進取的父母,我LG說他每天都上幼兒園門口跟保安聊一會,我說那我做個簡歷給保安放那,他愛要不要,也許就轉給哪個老師了呢,我要不再做一份,讓鄰居帶進去給老師……真的,我想了很多特別狗血的辦法,你們可能已經把嘴里的飯,嘴里的水都噴的哪哪都是了。親還別笑我,這事真不是我第一個這么干的。
四、千萬別聽天由命地純裸,還不帶做保底準備的
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沒有誰給我們承諾一定給一個公立幼兒園的學位,京籍自己爭幼兒園學位都不夠,這就是現狀,所以裸報本身就是有風險的。
有的區(qū)域,比如幼兒園的位置,接受了地產開發(fā)商的照顧,有比較穩(wěn)定明確的接收范圍,而且幼兒園適齡兒童的數量在招生范圍內(這個肉眼自己看啊,我們小區(qū)某一年大概多少孩子,回頭這就是你入園、入學的“同年及第”),這些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可以比較早地觀察到,像有的人也說了,幼兒園就招那么點,今年房戶符合的遠遠超過,那就是我們說的另外一種情況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裸報的時候,勝算其實已經可以預測出來了:
自己條件的符合程度
與歷年成功案例的契合程度
今年潛在生源的規(guī)模
如果覺得勝算很大的(前提是你的預測是對的),那肯定得盯緊點,能怎么積極爭取就怎么努力
如果勝算不大的,明明知道是很火很熱,尤其是那種本身還是某某單位的保障的,裸報就好比買彩票,買彩票也沒說一定能中,中了高興高興是運氣好,不中也不能把人家彩票攤子砸了,一開始心態(tài)要對,而且還得做好保底,別把自己弄被動了。
所以說了這么多,如果是和我當年一樣,孩子還不會走路就潛水看帖的,這會能做點什么呢,先什么都不說,翻個幾十上百頁的帖子,看看別人都是怎么經歷,怎么抱怨,怎么后悔,怎么唏噓,然后好好琢磨怎么打聽打聽周圍幼兒園的歷年招生情況,好給自己一個交代。
如何教寶寶識字
導讀:當孩子有認字需要的時候,爸爸媽媽要盡量滿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見了環(huán)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這時,他需要認識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時,他心情舒暢,學習效果也比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識字的時機,“趁機而教”。
識字的最佳年齡
幾歲開始教孩子識字是最適合?相信這是每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從生理學上講,兒童時期是大腦發(fā)育最快的時期,也是記憶力特別強的時期。
一些教學研究和實踐證明,3歲是自然記憶能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認識其它物品一樣自然接觸和認識漢字;4~5歲的孩子普遍可以學認字,而且識字速度不比6~7歲的孩子慢。研究還表明,5歲多的孩子能學會漢字的大部分筆畫,并且能運用筆劃分析字形和書寫。
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從孩子有圖案識別能力開始,就可以教他們識字了。也就是說,識字教育,在寶寶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
識字方法有多少?
當孩子有認字需要的時候,爸爸媽媽要盡量滿足。孩子是好奇的。他看見了環(huán)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么意思。這時,他需要認識這些字。在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時,他心情舒暢,學習效果也比較好。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想要識字的時機,“趁機而教”。
教法多種多樣,以下一些辦法,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識字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于孩子認識字是第一重要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書面文字:電視里的廣告文字、食品包裝袋上的彩色文字、快餐店的店招、路邊的路牌……這些,都構成了孩子識字現成而良好的環(huán)境。
爸爸媽媽完全可以看到什么就讓孩子學什么,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學“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看到樹就學“樹”(楊樹、柳樹、松樹、大樹……)。這樣,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環(huán)境效應,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來加深對漢字的理解;一方面,還能培養(yǎng)孩子愛觀察、愛提問的好習慣。
此外,父母也可以自己在創(chuàng)造出適合孩子認字的環(huán)境,如在冰箱上、電視上貼上寫著“冰箱”、“電視”這些漢語和拼音的紙片等。這些有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產生字面的理解,從而加深了印象。
◎利用圖畫故事書來教寶寶識字
不放過每一個給孩子讀故事書、看圖畫書的機會。媽媽可以邊點著書邊給寶寶念;也可以把圖畫上、書本上的故事情節(jié)講給孩子聽,同時出示字卡,讓他們在理解情節(jié)的同時記住漢字。
有時,也可以采取先背書后認字的方法。先給孩子反復說他喜歡聽的故事,直到寶寶能夠獨立復述出來。這時再一起來看書,對號入座,找到字音所對應的字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文字的順序,手指指準那個字,眼睛就要看那個字,并且此時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后,爸爸媽媽也可以用提字的辦法。如,故事書中說到了小牛,就把“?!蹦贸鰜?,問寶寶牛吃什么呀?寶寶說:“吃草!”那就再讓寶寶認識“草”這個字。
◎識字卡片很重要
有心的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許多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識字的圖片。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通過卡片,以游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學得輕松,父母教得也輕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
◎“動作”法
父母可以通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動作,并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兒歌學漢字
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里的漢字教給寶寶。
◎“找朋友”法
這是個利用認識的字來認識字的辦法,適合于已經認識不少漢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認識了“青草”的“青”,再遇到“清水”的“清”,也許就能很容易讀出來了。在此基礎上,父母接著讓他理解"清"是什么意思,是用在哪里的等等,就比較容易了。
如何對1歲寶寶進行早期教育
1.運動
獨立行走
這個階段是嬰兒學走路進展迅速的時期,開始他(她)可能僅是蹣跚地走幾步,但他(她)很樂意一遍遍地走。父母要多給嬰兒一些鍛煉的機會,逐漸拉長練習的距離??膳c嬰兒一起玩扔球、撿球、找東西的游戲,訓練嬰兒獨自在地上玩,獨立蹲下撿東西,獨自站起,并獨自穩(wěn)定地行走。還可讓嬰兒拉著小拖車之類的玩具練習走路,并使嬰兒有機會學習拉著玩具側著走和倒著走。
牽著手上下樓梯
在嬰兒能夠獨立行走后,可拉著他(她)的手練習邁樓梯,開始嬰兒可能抬腳費力、身體不平衡,父母可用較多的助力幫他(她)邁樓梯,以后逐漸減少助力,鍛煉嬰兒用自己的力量邁樓梯。
2.認知
動手游戲
1歲的嬰兒開始有了主動性,可以自己動手進行一些操作。這時可以和嬰兒玩多種動手游戲,如搭積木、疊小套桶等,可先給嬰兒做示范,說:“我們來搭一座高樓”,然后讓嬰兒模仿做,以后讓他(她)自己搭著玩兒,從搭兩塊積木開始,逐漸增加。該年齡的嬰兒一般可搭起3~4塊積木。還可教嬰兒把鉛筆插入筆筒內,開始用大口的筆筒,慢慢地改用小口的筆筒,或者是僅可插一枝筆的筆座。也可教嬰兒玩插插片,把小的東西裝入小口徑的容器中等,這些都是訓練嬰兒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自發(fā)涂畫
繼續(xù)鼓勵嬰兒自己拿筆涂畫,此時可先教嬰兒學會拿筆:教他(她)掌握住筆,筆尖向下畫,同時教他(她)學畫,使嬰兒能夠自己主動地畫出筆劃。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大多是隨便亂畫,父母不要生硬地制止他(她),而應該鼓勵他(她)模仿著畫出一些筆劃,告訴他(她)這些像什么,那些像什么。鼓勵這個時期的嬰兒涂畫,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運用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
3.語言
命名物體
嬰兒已開口說話了,父母首先是要經常給嬰兒看些畫片、幼兒圖書等,教他(她)正確地認識各種物體的名稱及其簡單的用途。要經常帶嬰兒出去玩玩,使嬰兒認識外界更多的東西,在教嬰兒認識的過程中多引導和鼓勵他(她)自己說出這些物體的名稱、主動地稱呼周圍的人,對各種東西父母都要問:“這是什么?”以啟發(fā)寶寶說出名稱,嬰兒說不出來時,父母要清楚地告訴他(她),并反復地強化,使嬰兒能夠說出更多物體的名稱。
表達
語言是人類交往的工具,交往首先是自我表達,要教寶寶用正確的詞語表達自己的要求。開始嬰兒可能多用手勢、動作表達自己的意愿,這時父母要堅持教嬰兒用語言來表達,如“要”、“拿”、“喝”等。這時的嬰兒大多只說一個單字,但這個單字往往代表了一句話,而且可能是多種意義的表達。如“拿”可能是“把東西拿給自己”,也可能是“拿給你”等。父母要善于理解嬰兒的語言,正確滿足他(她)的要求,并教會嬰兒用更明確的詞語來進行表達。
4.生活與交往
用勺子和拿杯子父母要給嬰兒自己做事的機會,即教他(她)學著做事。首先是從吃飯開始,教嬰兒學會自己拿著勺子從碗中取飯往嘴里送。開始嬰兒可能用勺很不準確,會灑落很多飯菜,但父母仍要給他(她)機會嘗試,可單獨給他(她)一個碗和勺,里面放較少的食物供嬰兒練習。練習用杯子喝水也是如此,開始杯中可少放些水,教嬰兒自己端著往嘴里送,父母可適當給予幫助,以后逐漸由嬰兒自己來完成。父母不要因為怕寶寶把食物灑得滿地,或怕弄臟了衣服等而不允許嬰兒學習,這樣會挫傷嬰兒的積極性。因為做這些事情不僅是嬰兒最初生活自理能力的學習,而且也是對嬰兒主動性和獨立性的培養(yǎng)。
一起玩隨著嬰兒活動范圍的增大,他(她)和外界交往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要有意識地讓嬰兒和小伙伴一起玩,也可教他(她)將布娃娃當作小伙伴。此時嬰兒雖然不能你來我往地合作玩,但要使他(她)建立最初的伙伴概念,培養(yǎng)嬰兒與別人一起玩耍的愉快情緒。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期閱讀教育?
整理了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期閱讀教育?希望對父母了解孩子智力開發(fā)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引導寶寶學習閱讀、愛上閱讀,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學習都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有非常多的好處。那么怎樣來規(guī)劃小寶寶的早期閱讀教育呢,一起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兒童閱讀指導應分為2個階段
階段1:4歲以前
指導要點:在這個階段,閱讀的重點是提高對閱讀目的和本質的認識。
閱讀教學主要包括:擴大詞匯量,促進寶寶的語言發(fā)展。通過日常交流和閱讀的語言活動,幫助孩子擴大自己的口語詞匯,同時學習一些更復雜的詞匯,增加他們的口語表達機會。
媽媽可以通過對話、講故事、讀故事和故事情節(jié)描述、各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寶寶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語音的感知和識別,幫助寶寶的語音發(fā)展。孩子開始對聲音和語言的意思產生興趣,并開始注意到語言中的押韻情況,喜歡聽繞口令這樣的語言。
他們也開始注意到許多詞句發(fā)音的相似性。母親可以舉辦一些活動,引導寶寶自覺地學習語音識別,如進行一些要求語言押韻的游戲,讀童謠,隨機分配發(fā)音相同的詞,或讓寶寶學唱兒歌等等。這些活動將有效提高寶寶對語音的敏感性。
圍繞故事,發(fā)展寶寶的閱讀興趣。從幼兒階段到學齡時期,故事是幼兒閱讀的主要素材。
因此,讓寶寶逐步認識故事的風格特點和一些基本的知識是必要的,有助于寶寶建立一個基本的閱讀知識。母親應該一如既往的給寶寶講故事,使他們養(yǎng)成一個閱讀書籍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寶寶復述媽媽講的故事,或者讓寶寶來扮演童話中的角色。
階段2:4歲以后
指導要點:除了繼續(xù)進行相關活動之外,還應該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以下事項:
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在與寶寶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成人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這本書在書本上和口語之間的對應關系,并開始教孩子認識文字,慢慢學會自己閱讀故事。
教孩子組詞,教孩子組詞應該在寶寶對文字的組成結構方面,而且應該通過一些很有意思的方法來教孩子,可以買一些文字玩具給孩子來搬弄。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提升寶寶對文字組成規(guī)律的了解。
進行早期的“寫作”活動,讓寶寶成為一個“作家”。在這里所說的“寫”,不代表無休止的讓寶寶練字或者描紅,而是讓寶寶嘗試寫下自己心中所想的東西或者自己學習到的東西,例如可以讓寶寶寫簡單的便條,或者寫一個小故事。
由于寶寶很多字都不會寫,不如讓寶寶通過畫圖與文字結合的方式來寫故事。寶寶的早期寫作活動,重點是加深寶寶對書面表達的印象,讓他們體驗寫作中的快樂,增加寫作經驗。
讓電腦幫助寶寶學習書面語言,有條件的媽媽可以給寶寶用一臺電腦,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電腦學習閱讀,并嘗試用電腦來寫點東西。計算機輔助學習有助于兒童對各種閱讀途徑的了解。
最后,在對寶寶進行早期閱讀教育的時候要是發(fā)現孩子有閱讀方面的障礙,應早做預防和干預。家長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引導孩子,慢慢地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并循序漸進地建立起個人的教學計劃。
如何正確教寶寶說話?
正確教寶寶學說話
說話是寶寶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之一,怎樣能夠讓寶寶順順利利學說話呢?從家長的角度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父母對寶寶的要求不要反應太快,比如寶寶指著水瓶,家長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于是馬上把水瓶遞給他,這樣使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寶寶指著水瓶,你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來她想干什么,就算僅僅說一個“水”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其次,不要經常用兒語和寶寶說話,簡單地說就是不說不完整的話,例如,吃飯說成飯飯。長期用這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會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第三,不要老是重復寶寶的錯誤發(fā)音。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存在著發(fā)音不準的現象,如把“蘋果”說成“蘋朵”等等。成人可能會覺得好玩,可愛,在不經意間重復錯誤的發(fā)音,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fā)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fā)音就會逐漸正確。
第四,別讓寶寶置身于語言復雜的環(huán)境當中,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huán)境復雜,多種方言并存,這會使正處于模仿成人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寶寶說話晚。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最好都說普通話,避免語言環(huán)境過于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