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葉子小秘密》

發(fā)布時間:2021-09-16 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觀察葉子的特征和葉脈,知道葉子由葉脈、葉片、葉柄組成。

2、認識枯葉和綠葉,學習做科學小實驗。

活動準備:

1、綠葉和枯葉。

2、小石臼、塑料碟。

3、圖畫紙、漿糊。

4、錄音機、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會跳舞的葉子》,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1)合唱歌曲《會跳舞的葉子》

(2)多可愛的葉子呀!春天到了,你發(fā)現樹上的葉子有什么變化嗎?(有的發(fā)出了新芽,有的樹葉凋落了)

2、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發(fā)現葉子的不同之處

(1) 教師:“上次,我們外出散步時,收集到許多樹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葉子都一樣嗎?請你仔細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樣?把你地發(fā)現記錄到記錄卡上?!?/p>

(2)幼兒觀察、比較、記錄自己地發(fā)現。

(3)幼兒講述自己地記錄,分享經驗。(葉子的大小、形狀、顏色、邊緣不一樣)

3、仔細觀察,了解葉子的各組成部分

(1)我們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發(fā)現葉子有這么多地不同,那么,你最喜歡哪片葉子呢?這片葉子有哪幾部分組成?(葉脈、葉片、葉柄)

(2)你喜歡的葉子象什么?

4、實驗發(fā)現枯葉和綠葉的區(qū)別

(1)剛才我們小朋友發(fā)現,有的樹葉碧綠碧綠的,而有的樹葉卻是枯黃枯黃的,為什么呢?

(2)幼兒大膽想象,發(fā)表意見。

(3)實驗:枯葉不能舂出葉汁來,綠葉則能舂出綠色的汁液來。

(4)為什么大部分樹葉是綠色的?"屈,老師.教,案,網"(這是因為葉中的葉綠體可以產生葉綠素)

(5)我們散步時發(fā)現有的樹葉飄蕩到了地下,為什么呢?(因為葉子缺乏水分和營養(yǎng),所以變黃變干了就飄落了下來)飄落下來會有怎樣的變化呢?(葉子會慢慢枯死,因為水分都蒸發(fā)了)

5、了解葉子的用途

(1)這么多的葉子有什么用呢?

(2)幼兒自由談論,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3)小結:可以美化環(huán)境、擋風、遮雨、有的樹葉可以加工成茶葉、有的可以做菜吃、還可以做樹葉貼畫來布置環(huán)境。

活動結束請幼兒用葉子粘貼圖畫,在展覽區(qū)內進行展覽。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葉子的秘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葉子的主要特征(葉脈、葉片、葉柄等),初步了解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2、能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葉子產生探究的興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家長事先和幼兒找一找關于葉子的資料,豐富幼兒的經驗。

材料準備:制作《各種各樣的葉子》PPT;各種各樣的葉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兩盆一樣的植物、記錄表。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葉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難點:用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大樹的葉子。

1、觀察大樹的葉子

師:看!畫面上有棵大樹,這棵大樹上長滿了葉子,請你仔細的觀察一下這些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幼:綠綠的、葉子上面有一條一條的線。

2、師:這些葉子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葉脈、葉片、葉柄)這些樹葉都長在大樹的什么地方?

幼1:葉子上有像樹枝一樣的小棒。

幼2:有的葉子長在樹枝上,有的長在樹干上。

師:高高的大樹上長滿了葉子,這些葉子都長在大樹的樹枝樹干上,雖然它們長得大小不一樣,但它們都是由葉脈、葉片、葉柄組成的。

(評析:樹葉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幫助幼兒清晰的觀察到樹葉的樣子,從而打開了幼兒的思維,也為下一個模仿環(huán)節(jié)做較好的鋪墊。)

二、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用身體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1、師:那除了大樹有葉子,還有什么植物也有葉子呢?(幼兒交流討論)

幼1:花上面有葉子,小草上也有。

幼2:蘋果樹上有葉子。

幼3:芹菜上有葉子。

2、展示幼兒采集來的各種各樣葉子。

師:原來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植物都長著葉子,我們一起來觀察桌子上的的這些葉子,看看它們一樣嗎?它們長的什么樣?像什么?

幼1:它們不一樣,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

幼2:這個葉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這個葉子小小的,有一點圓圓的像小葡萄。

師:你還知道有哪些植物的葉子長得很特別?(出示楓葉、杏葉)它們的特別之處在哪里?

幼1:這個是楓葉,它的葉子分成好幾瓣,每個頭都是尖尖的。

幼2:這個杏葉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時候是紅色的,有的時候是黃色的,顏色會變的。

3、用身體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師:你們認識了這么多種葉子,那你知道這些葉子是怎么長大的嗎?(播放PPT中葉子生長的視頻)請你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它的生長過程。(幼兒分散均勻,用身體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評析:通過觀察實物葉子和PPT中的葉子,豐富了幼兒的相關經驗,在觀看葉子的生長視頻時了解了葉子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用身體動作表現葉子的生長過程,這給整個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過程中不僅用肢體動作表現了葉子的生長過程,更是表現了不同葉子的形態(tài)。)

三、多種形式了解葉子的多樣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師:葉子慢慢長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這里還有一些特殊的葉子請你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說說這些葉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這個是白菜的葉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這個是青菜的葉子。

2、師:原來葉子還可以讓我們人類食用,那它還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葉子制成的中藥藥材圖片)我們平日里生病了會用到一些中藥,這些給我們人類治病的藥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葉子做成的。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中發(fā)現葉子的多樣性,從而引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拓展幼兒的各種思維,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也為幼兒的自主發(fā)展開渠。)

四、集體實驗觀察討論葉子的作用。

1、師:葉子的用處可真多,那植物為什么要長葉子呢?葉子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用處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

幼1:它不長葉子就很難看。

2、出示兩盆一樣的植物和記錄表

師:這里有兩盆一樣的植物,我們把其中一盆植物的葉子剪除,放置一邊,然后過兩天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兩盆植物的變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葉子和以前有什么區(qū)別,最后把它們記錄下來。

五、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每天觀察植物的變化,并將變化記錄下來。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幼兒發(fā)現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重要性,激發(fā)了幼兒的繼續(xù)探究的興趣,從而也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學反思】

《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可見科學領域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索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

1、熟悉的材料

來自生活中常見的葉子成了孩子們探尋的主角,“葉子是由什么組成的?”“葉子可以吃嗎?”在活動中,通過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葉子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從而發(fā)現了葉子的秘密,因為它是孩子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然而然成為了孩子們最樂意探尋的目標,活動中多媒體的運用使科學活動增色不少,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拓展幼兒思維,通過圖片、視頻的展示,孩子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各種各樣的葉子,他們對整個活動充滿了興趣。

2、真實的體驗

實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圖片展示,給了孩子們更直接的經驗,在平日里孩子們都有食用過各種葉子,也都會有相關的經驗和體驗,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用手、胳膊等動作表現各種葉子,感受各種葉子的生長過程,在看、聞、摸中感知葉子的多樣性,在最后環(huán)節(jié)和延伸活動中,通過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輔助材料,讓幼兒在看一看、想一想中發(fā)現這些葉子的作用和變化,因為他們是直接參與者,所以能獲得了最真實的體驗。

幼兒百科:葉,是維管植物營養(yǎng)器官之一。其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并有蒸騰作用,提供根系從外界吸收水和礦質營養(yǎng)的動力。有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的稱“完全葉”,如缺葉柄或托葉的稱“不完全葉”;又分單葉和復葉。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水的秘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以及水的三態(tài)變化。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雪花片若干,大塑料盆,冰塊、酒精燈、燒杯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

師:今天有位神秘的小客人要來做客,我們猜猜它是誰?“一樣東西真稀奇,看得見,抓不起,洗衣做飯離不開,洗手洗臉需要它?!保ù蛞蛔匀晃铮核?/p>

師:小朋友們都玩過水,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夸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水的秘密,好不好?

二、探究水的特性

1、看

教師請幼兒出示裝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師:你們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請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只用眼睛看語氣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濃濃的;水是無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結:水是無色的。

2、嘗

教師請幼兒嘗一嘗牛奶、水有何不同?

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沒有味道。

小結:水是無味的。

啟發(fā)幼兒:水與牛奶比,還可以與什么比嘗是無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醬油是咸的,加深水是無味的。

3、觀察

教師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別放入一片雪花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己的感覺,例:你能看見嗎?為什么?

幼:水中的雪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結:水是透明的。

啟發(fā)幼兒想辦法: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水是透明的?

例如:把小手放入干凈水中,隔著盛滿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見等。

4、動

教師用飲料瓶制作一個水槽,下面接一個盆子,讓幼兒觀察水是怎么進了下面的盆里的,幼兒就會說出是流進去的,從而得出水是流動的。幾人一組將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讓幼兒親身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的流動性還從哪里看出來?啟發(fā)幼兒說出如擰開水管、小河流水等。

小結:水是流動的。

5、師幼共同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

三、認識水的三態(tài)

1、水變冰

師:水對小朋友說:“我還會變魔術?!保▔旱?、夸張狀)

幼:啊,變魔術。

師出示事先凍好的冰:“這就是水變得,水在什么情況下會變成冰?”

幼兒:天冷時?在冰箱里。

小結:當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水變成冰。

2、觀察體驗冰變水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說出感覺(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

(2)師:想一想冰在什么情況下變成水。

幼:天氣暖和了放在熱水壺上加熱

教師把冰放入燒杯里在酒精燈上加熱,驗證幼兒的猜測。

小結:冰在溫度變高時就會慢慢變成水,而且溫度越高化的越快。

3、操作實驗水變水蒸氣、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熱會怎么樣?

②爸媽燒開水時你發(fā)現了什么?

③熱水杯上蓋一張紙,你會發(fā)現什么?

(2)實驗觀察

①在酒精燈上給水加熱,引導幼兒觀察水的變化。

幼:“有熱氣出現”“有水氣”

小結:水變成了水蒸氣

②在熱水杯口蓋一紙片,請幼兒觀察紙片變濕了。

小結:水蒸氣隨溫度下降變成了水。

4、師幼共同總結水有三態(tài):固態(tài)----冰;液態(tài)----水;氣態(tài)----水蒸氣。

四、討論水的用處

師:小朋友們分小組討論“水有什么用處?你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如果沒有水,會怎樣?我們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討論得出:水對人類,對植物、動物用處特別大,水可以洗澡、洗臉、洗菜、澆花、澆莊稼,動物也離不開水。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播放多媒體,加深幼兒對水的認識及增強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總結:水對我們用處很大,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用水,不能浪費水。

【活動延伸】

教師同幼兒在手工區(qū)一起制作宣傳節(jié)約用水的圖片,增強幼兒節(jié)約用水意識。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沒有達到我預想的目標,由于我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弱,提出的問題禁錮了幼兒的思想,使之后面兩個環(huán)節(jié)有點亂。

幼兒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紙的秘密》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若干,如卡紙、宣紙、繪畫紙、皺紋紙、牛皮紙等。多媒體課件、即時貼、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欣賞手工制品,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這里舉辦了手工作品展,我們一塊去看看吧。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它們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們雖然都是紙,讓我們來找找什么地方不一樣?

2、幼兒自由玩紙,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引導幼兒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聽一聽,放到眼睛上看一看等方式來發(fā)現紙的不同。

3、和幼兒一起做實驗,了解紙的特性。(易撕碎、揉皺;怕水、吸水性強;怕火、易燃燒)

4、請幼兒說出生活中那些東西使用紙做成的,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紙。(不要把紙弄濕、不在火旁看書、)

5、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特殊功用的紙。

教師小結:紙在我們生活中用處特別大,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后發(fā)明出更多特殊作用的紙。

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利用小籃子里的紙進行手工制作。

在美工區(qū)投放各種類型的紙,供幼兒操作,進一步感受紙的特性。

請家長為幼兒講解紙的用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熟悉的事物入手,幼兒在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聽一聽、做實驗等過程,使幼兒發(fā)現了質的特性?;顒又薪處煹姆e極引導,幼兒的主動探索表現得非常明顯。幼兒明白紙的用途非常廣泛,接下來讓幼兒看錄像,激發(fā)了幼兒對科學家的崇敬,活動目標完成的很好。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風的秘密》


活動設計背景: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F在正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jié)。在幼兒園,會聽到孩子們在議論: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昨天我看見廣場有放風箏的,飛的可高了;今天風大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fā)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秘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風的存在,探索風產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嘗試制造風。

2、初步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萌發(fā)探索自然現象的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風產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嘗試制造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準備:風車、扇子、電風扇、吹風機、塑料瓶、塑料玩偶、針筒、視頻《風的危害》和《風能的利用》、風的音效、各種植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感受風的存在

1、設置情境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請小朋友猜一猜他會是誰呢?本.文來源:;。打開門歡迎我們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吧!門外什么也沒有,我們的朋友在哪里呢?

2、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猜出我們的朋友是誰嗎?

二、嘗試制造風探索風產生的原因

1、提問:我們今天請來的是我們的"風"朋友那風是哪里來的?

(幼兒自由回答)

2、投放各種材料,請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制造風"。

3、交流討論

(1)你是用什么方法"造"出風來的?(幼兒邊回答邊演示)

(2)幼兒互相嘗試同伴造風的方法,進一步感覺風的形成。(邊嘗試邊思考)

(3)為什么一扇、一捏、一擠、風葉一轉動就會有風呢?(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當我們一扇、一捏、一擠壓、一開開關風葉轉動時,空氣就流動了,空氣一流動就產生了風

三、風的基本特征請幼兒相互合作,兩人互相對著扇風,請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風是什么樣的?

小結:風是摸不到、嘗不到、聞不到、看不到的一種氣體。

四、游戲:大風和小風幼兒分別戴頭飾扮演各種植物,聽音效用肢體表現小風來時植物怎樣動,大風來時植物怎樣動。

五、通過短片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觀看短片《風的危害》后提問:風對人類有什么危害呢?怎樣減小風災?

2、觀看短片《風能的利用》后提問:風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好處?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風能?

六、教師總結,以游戲《風車和風兒共游戲》結束活動風車想請小朋友與風兒一起做游戲,大家快舉起你的風車一起歡迎我們的風朋友和我們一起游戲吧。(幼兒隨音樂玩)

活動延伸:

請家長帶幼兒去戶外放風箏或去參觀風能發(fā)電。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葉子的秘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葉子的主要特征(葉脈、葉片、葉柄等),初步了解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2、能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葉子產生探究的興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活動中體驗...
    2020-11-10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水的秘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以及水的三態(tài)變化。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風的秘密》 活動設計背景: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現在正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jié)。在幼兒園,會聽到孩...
    2021-09-10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紙的秘密》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若干,如卡紙、宣紙、繪畫紙、皺紋紙、牛皮紙等。多媒體課件、即時貼、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2021-09-10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聲音的秘密》 【活動目標】 1、能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物體振動可以產生聲音。 2、了解、分辨樂音和噪音,養(yǎng)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的圖片及聲音。 2、操作材料:金屬、塑料等...
    2021-09-0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葉子的主要特征(葉脈、葉片、葉柄等),初步了解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2、能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葉子產生探究的興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活動中體驗...

2020-11-1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以及水的三態(tài)變化。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

2020-09-29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F在正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jié)。在幼兒園,會聽到孩...

2021-09-1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若干,如卡紙、宣紙、繪畫紙、皺紋紙、牛皮紙等。多媒體課件、即時貼、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2021-09-1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物體振動可以產生聲音。 2、了解、分辨樂音和噪音,養(yǎng)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的圖片及聲音。 2、操作材料:金屬、塑料等...

2021-09-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