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上學期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大班上學期班務計劃 大班上學期班級計劃 大班語言教案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像與推測。

2.理解相關表示情緒的詞匯:喜歡、驚奇、傷心、難為情。

3.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會有變化,這些變化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學習用適宜的方式面對。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本故事書,故事中角色的頭飾,輕松愉快的音樂。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每位幼兒都能夠看到圖畫書。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我見過的房子……”的話題,激發(fā)幼兒閱讀故事的興趣。

提問:

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房子?

你們見過的房子都在什么地方?

有只小松鼠要造房子,你們覺得它會把房子造在哪里? (封面猜想與推測)

2.閱讀故事第一部分(從故事開始到“天黑的時候,他在新房子里睡著了”),講述小松鼠找地方蓋房子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小松鼠尋找到地方蓋房子的開心心情。

提問:

當小松鼠發(fā)現一塊石頭是蓋房子的好地方,它是什么心情?為什么? (高興,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當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會像小松鼠一樣高興?(想做的事做到了,想得到的得到了……)

3.繼續(xù)閱讀第二部分(11~21頁),引導幼兒通過情節(jié)發(fā)展,感受驚奇、傷心、難為情的心理感受,用故事中的詞匯準確地表達。

指導語:【Www.JT56w.cOM 檢討書大全】

(1)當小松鼠第二天醒來,發(fā)現自己的房子去哪里了?有什么感受?說了些什么?為什么?(喜歡,很好?;貧w圖畫及故事語言,對照11頁畫面觀察畫面情景。)

(2)當小松鼠第二次醒過來發(fā)現房子在哪里了?小松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也喜歡?;貧w圖畫及書面語言,對照15頁畫面觀察畫面情景。)

(3)小松鼠第三次醒來,房子走到哪里了?他為什么會嚇一跳?(大海邊,小兔不會游泳怕淹死?;貧w故事語言,對照20、21頁畫面,觀察小兔子的表情。)

(4)看到書上的小兔子,你怎么能知道他嚇一跳?(對照19頁畫面觀察小松鼠的表情,瞪眼、蹺腳、撅尾巴,知道心情可以用動作表現出來。)

(5)小松鼠發(fā)現房子被水打濕了,他的心情怎樣?為什么?(害怕、驚慌,因為不會游泳。回歸圖畫20、21頁,用故事語言表達。)

(6)我們小朋友害怕過嗎?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知道,當遇到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改變時,會害怕,這是正常的事。)

(7)當我們遇到讓我們心里害怕的事時,怎么做心里會感到好一些?(引導幼兒了解調整緊張情緒的方法)

(8)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小松鼠的心情又會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進行推測并大膽表達。)

4.閱讀結束部分: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意想不到的結果,體會烏龜的出現給小松鼠帶來的心理感受,再次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指導語:

(1)當小松鼠發(fā)現自己的房子蓋在了小烏龜的背上時,心情有什么變化?(難為情、高興、放心了?;貧w圖畫及書面語言。)

(2)什么時候你會感到難為情?(做錯的時候。引導幼兒體會小松鼠前后不同的心情。)

5.繼續(xù)將圖畫書結尾部分讀完,引導幼兒適宜地猜想與推測。

指導語:小松鼠和小烏龜后來怎樣了?為什么?(引導幼兒依據畫面線索,進行猜想與推測后,繼續(xù)將故事讀完。)

6.簡單小結,引導幼兒加深對有趣的故事結尾的喜愛。

指導語:原來小松鼠把房子蓋在了烏龜的背上,才會有驚喜、害怕這樣的感受,但這個結果的確有些意外,也非常有意思。

7.完整講述繪本故事《會動的房子》,引導幼兒感受小松鼠心情的變化以及它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指導語:

(1)剛才,我們一起看了一遍這個故事,知道了小松鼠意外而有趣的旅行,現在我們再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再體會一下小松鼠在面對改變時的不同心情。

(2)現在大家想一想故事中小松鼠的家都安在了什么地方?每一次他發(fā)現自己的家換了地方時是怎么說的?(“我喜歡!”)

8.表達與交流,引導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緊張、害怕的情緒,我們只要用適當的方法就能使自己開心些。

指導語:

(1)小組交流,集體分享:我們小朋友都遇到過讓我們害怕、緊張的事嗎?是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因為什么事情使自己緊張,心情是什么樣的。)

(2)當我們感到心里緊張、害怕時,怎么做會使自己的心情好一些?(引導幼兒交流、分享調整情緒的方法。)

9.角色扮演游戲。

(1)出示頭飾,向幼兒介紹角色扮演的要求。

(2)請幼兒扮演角色。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扮演。

引導全班小朋友一起學說小松鼠發(fā)現自己的家換了地方后的語言,強化面對變化的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大班上學期語言教案《分房子》


目的:

1、學習故事,了解情節(jié),明確動物分房子的要求,通過給動物分房。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思維力。

2、通過學習,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

木偶表演、幻燈片、人手一套分房圖片、固體膠、一幼兒表演虎王

推薦課件:大班語言公開課課件《分房子》

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由虎王入場,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喲,誰到我們班上來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們班上來有什么事嗎?

虎王:嗨,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里造了二棟樓房,一棟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棟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它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只好請你們小朋友來幫忙,想請你們幫我想出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想辦法嗎?

師:小朋友都愿意幫虎王想辦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它們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后提問: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的?(個別回答)

師:它們向虎王提出了許多要求,老師聽清楚了,講給你們聽聽,看我講得對不對,不對的地方請小朋友幫助我,好嗎?

三、老師邊操作幻燈,邊講述動物提的要求,加深對主要內容的印象。

四、邊提問邊操作幻燈,進一步幫助幼兒明確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問:

1、首先是誰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么要求?

從老鼠年輕、靈活,上下樓梯很方便這句放你認為老鼠適合住幾樓?

從老鼠提的另一個要求不愿和貓住在一起,貓聽了怎樣罵老鼠的?貓和老鼠都不愿住在一起,現在老鼠住在紅顏色的房子里了,那貓應該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

2、老鼠和貓?zhí)嵬旰?,是誰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么要求?從大象很重會把樓房壓垮的這句話中,你認為大象住幾樓合適?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們想想大象住什么樣的房子合適呢?(集體扮演大象,學大象的語言)學說句子。

3、公雞提了什么要求?

如果公雞住在紅房子里,那狐貍應該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呢?

4、最后一個是誰提出的要求?烏龜提了什么要求?

從烏龜說的話里你認為烏龜住在幾樓比較合適?

五、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想動物提的要求,使幼兒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兒動手分房子,向虎王匯報分房結果。

1、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動手分房

2、 互相交流分房結果

3、 講評分房結果

4、 向虎王匯報分房結果,鼓勵幼兒提出各種合理的分房方案

七、結束:小朋友幫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辦法,虎五高興得和幼兒一起跳舞,然后虎王去森林給動物們分房子。幼兒送虎王出活動室。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的內容一文。讓幼兒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

2、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

3、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一套,范例圖示圖一張。

2、幼兒每人一張畫有圖示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你見過會動的房子嗎?我們一起聽故事《會動的房子》,請小朋友聽聽,故事里有誰,會動的房子把它帶到了哪些地方?

二、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1、老師講述故事開始和中間部分

提問:(1)故事叫什么名字?

(2)小松鼠找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建造新房子?

(3)小松鼠的房子帶它到了哪些地方?

2、猜想: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

3、聽故事結尾部分

提問:故事里說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

三、看圖片完整聽故事

1、:指示語,我們再來聽故事,這次請小朋友仔細聽聽,烏龜爺爺把小松鼠帶到了什么地方?小松鼠看見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完整講述故事。

3、提問:

(1)第二天,小松鼠發(fā)現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見了什么?說了什么?老師將小朋友回答的內容用圖示表示出來,并引導幼兒連起來講一次。

(2)第三天,小松鼠發(fā)現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見了什么?說了些什么?同樣用圖示表示,并要求幼兒連起來講。

(如果小朋友聽得不清楚,教師可把第二、三段分別再講一遍)

四、仿編故事

1、提問:烏龜爺爺還會帶著小松鼠到哪些地方去旅游?小松鼠會看到或遇到些什么好看的,有趣的事?它會說些什么呢?

2、請個別幼兒嘗試仿編,并引導幼兒用符號,圖案表示出來,完整講述。

3、每人一份圖示,幼兒自由仿編,記錄,并完整講給同伴或老師聽。

指示語:下面我就給沒個小朋友發(fā)一張圖,你們就把自己編的烏龜爺爺帶小松鼠到了什么地方,看見了什么,說了什么,用圖示表示出來。如果遇到不會畫的東西,你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行了。編完后,還可以把你仿編的內容講給小朋友或老師聽。

活動反思:

《會動的房子》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房子怎么會動?怎會到山腳、到大海、到草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些帶給孩子許多懸念的情節(jié)線索能有效引發(fā)孩子們大膽聯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說說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在經過一番的討論商量后,今天我為大家展示了此活動,在執(zhí)教中由于多種因素,有得有失,下面就本次活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整個活動孩子們始終能保持情緒愉快、情感投入、思維活躍。這大大為整個活動帶來了一個亮點。分析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兩方面:一、從圖書本身來看,《會動的房子》在幼兒的經驗中,房子本身不會動,但是小松鼠蓋的房子卻可以從大樹下跑到山腳下,從山腳下跑到大海邊,又從大海邊跑到草原上。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這個疑團一直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激發(fā)著他們的好奇心,使幼兒始終保持著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二、抓住重點,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本故事共有7張圖片,利用課件形式展開引導孩子想象、猜測新房子為什么會動?并學說小松鼠來到每一個不同地方的話:“咦,新房子跑到山腳下了!呀,新房子跑到大海里來了!哇,新房子跑到草原上來了!”活動下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較好,了解了房子會動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體驗到閱讀的快樂。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效果好。

但在執(zhí)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繪本教學應讓孩子充分觀察、表達,但在執(zhí)教中,自己對于課件的處理還不夠完善,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呈現。那樣的話孩子想象、表達的空間一定會更大。對于“小松鼠會對烏龜說些什么呢?”這個問題,孩子說不出來,說的有點散,回答不到點上,我想如果這段對話由老師拋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間的友愛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導的還不夠升入。最后集體觀看課件完整閱讀這部分我和孩子的互動不夠,這也是我欠考慮的一個方面。

活動下來還有許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學中怎樣讓孩子更自由、生動的講述,更完善的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在享受中學習。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孩子會更棒。

一、處理教材,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

“會動的房子”情節(jié)很有趣但語言非常簡短,一張圖一句話,動物的心里活動基本沒有描述,對話也很少,要求偏低,對孩子來說挑戰(zhàn)性不夠,考慮到中班孩子已進入學年尾聲,已有一定的理解想象能力,所以,我將故事內容稍加補充,主要增加一些動物的心里活動,如:小松鼠為什么要在地上造房子?睡在自己造的房子里感覺怎樣?尤其是最后烏龜與小松鼠的對話,給孩子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思考想象的空間,也讓故事更完整,理解更透切。從執(zhí)教情況看,這樣處理較好,雖增加了難度,但經引導孩子們還是能夠想象、理解,有利于拓寬孩子的思維。

二、抓住重點,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

本故事共有7張圖片,在半小時內要讓孩子觀看、講述7張圖片內容,時間較緊張,預估需四、五十分鐘。為此,在執(zhí)教時,前面幾張內容簡單,也易觀察的圖片,只要孩子們能看會說,我就不詳細討論、展開,以便留有更多時間觀察第六張圖片,引導孩子想象、猜測小松鼠與烏龜的對話內容,并學說對話語。

活動下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較好,了解了房子會動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體驗到閱讀的快樂,也了解了烏龜的憨厚、小松鼠的誠實。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難點也順利突破。

幼兒百科:房子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fángzi,指供人類居住、從事社會活動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會動的房子》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

2、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

3、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一套,范例圖示圖一張

2、幼兒每人一張畫有圖示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你見過會動的房子嗎?我們一起聽故事《會動的房子》,請小朋友聽聽,故事里有誰,會動的房子把它帶到了哪些地方?

二、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1、老師講述故事開始和中間部分

提問:(1)故事叫什么名字?

(2)小松鼠找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建造新房子?

(3)小松鼠的房子帶它到了哪些地方?

2、猜想: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

3、聽故事結尾部分

提問:故事里說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

三、看圖片完整聽故事

1、:指示語,我們再來聽故事,這次請小朋友仔細聽聽,烏龜爺爺把小松鼠帶到了什么地方?小松鼠看見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完整講述故事。

3、提問:

(1)第二天,小松鼠發(fā)現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見了什么?說了什么?老師將小朋友回答的內容用圖示表示出來,并引導幼兒連起來講一次。

(2)第三天,小松鼠發(fā)現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見了什么?說了些什么?同樣用圖示表示,并要求幼兒連起來講。

(如果小朋友聽得不清楚,教師可把第二、三段分別再講一遍)

四、仿編故事

1、提問:烏龜爺爺還會帶著小松鼠到哪些地方去旅游?小松鼠會看到或遇到些什么好看的,有趣的事?它會說些什么呢?

2、請個別幼兒嘗試仿編,并引導幼兒用符號,圖案表示出來,完整講述。

3、每人一份圖示,幼兒自由仿編,記錄,并完整講給同伴或老師聽。

指示語:下面我就給沒個小朋友發(fā)一張圖,你們就把自己編的烏龜爺爺帶小松鼠到了什么地方,看見了什么,說了什么,用圖示表示出來。如果遇到不會畫的東西,你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只要你自己看得懂就行了。編完后,還可以把你仿編的內容講給小朋友或老師聽。

活動反思:

《會動的房子》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房子怎么會動?怎會到山腳、到大海、到草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些帶給孩子許多懸念的情節(jié)線索能有效引發(fā)孩子們大膽聯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說說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在經過一番的討論商量后,今天我為大家展示了此活動,在執(zhí)教中由于多種因素,有得有失,下面就本次活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整個活動孩子們始終能保持情緒愉快、情感投入、思維活躍。這大大為整個活動帶來了一個亮點。分析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兩方面:

一、從圖書本身來看,《會動的房子》在幼兒的經驗中,房子本身不會動,但是小松鼠蓋的房子卻可以從大樹下跑到山腳下,從山腳下跑到大海邊,又從大海邊跑到草原上。!..!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這個疑團一直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激發(fā)著他們的好奇心,使幼兒始終保持著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二、抓住重點,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本故事共有7張圖片,利用課件形式展開引導孩子想象、猜測新房子為什么會動?并學說小松鼠來到每一個不同地方的話:“咦,新房子跑到山腳下了!呀,新房子跑到大海里來了!哇,新房子跑到草原上來了!”活動下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較好,了解了房子會動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體驗到閱讀的快樂。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效果好。

但在執(zhí)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繪本教學應讓孩子充分觀察、表達,但在執(zhí)教中,自己對于課件的處理還不夠完善,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呈現。那樣的話孩子想象、表達的空間一定會更大。對于“小松鼠會對烏龜說些什么呢?”這個問題,孩子說不出來,說的有點散,回答不到點上,我想如果這段對話由老師拋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間的友愛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導的還不夠升入。最后集體觀看課件完整閱讀這部分我和孩子的互動不夠,這也是我欠考慮的一個方面。

活動下來還有許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學中怎樣讓孩子更自由、生動的講述,更完善的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在享受中學習。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孩子會更棒。

一、處理教材,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

“會動的房子”情節(jié)很有趣但語言非常簡短,一張圖一句話,動物的心里活動基本沒有描述,對話也很少,要求偏低,對孩子來說挑戰(zhàn)性不夠,考慮到中班孩子已進入學年尾聲,已有一定的理解想象能力,所以,我將故事內容稍加補充,主要增加一些動物的心里活動,如:小松鼠為什么要在地上造房子?睡在自己造的房子里感覺怎樣?尤其是最后烏龜與小松鼠的對話,給孩子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思考想象的空間,也讓故事更完整,理解更透切。從執(zhí)教情況看,這樣處理較好,雖增加了難度,但經引導孩子們還是能夠想象、理解,有利于拓寬孩子的思維。

二、抓住重點,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

本故事共有7張圖片,在半小時內要讓孩子觀看、講述7張圖片內容,時間較緊張,預估需四、五十分鐘。為此,在執(zhí)教時,前面幾張內容簡單,也易觀察的圖片,只要孩子們能看會說,我就不詳細討論、展開,以便留有更多時間觀察第六張圖片,引導孩子想象、猜測小松鼠與烏龜的對話內容,并學說對話語。

活動下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較好,了解了房子會動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體驗到閱讀的快樂,也了解了烏龜的憨厚、小松鼠的誠實。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難點也順利突破。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像與推測。

2.理解相關表示情緒的詞匯:喜歡、驚奇、傷心、難為情。

3.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會有變化,這些變化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學習用適宜的方式面對。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本故事書,故事中角色的頭飾,輕松愉快的音樂。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每位幼兒都能夠看到圖畫書。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我見過的房子……”的話題,激發(fā)幼兒閱讀故事的興趣。

提問:

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房子?

你們見過的房子都在什么地方?

有只小松鼠要造房子,你們覺得它會把房子造在哪里? (封面猜想與推測)

2.閱讀故事第一部分(從故事開始到“天黑的時候,他在新房子里睡著了”),講述小松鼠找地方蓋房子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小松鼠尋找到地方蓋房子的開心心情。

提問:

當小松鼠發(fā)現一塊石頭是蓋房子的好地方,它是什么心情?為什么? (高興,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當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會像小松鼠一樣高興?(想做的事做到了,想得到的得到了……)

3.繼續(xù)閱讀第二部分(11~21頁),引導幼兒通過情節(jié)發(fā)展,感受驚奇、傷心、難為情的心理感受,用故事中的詞匯準確地表達。

指導語:

(1)當小松鼠第二天醒來,發(fā)現自己的房子去哪里了?有什么感受?說了些什么?為什么?(喜歡,很好?;貧w圖畫及故事語言,對照11頁畫面觀察畫面情景。)

(2)當小松鼠第二次醒過來發(fā)現房子在哪里了?小松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也喜歡?;貧w圖畫及書面語言,對照15頁畫面觀察畫面情景。)

(3)小松鼠第三次醒來,房子走到哪里了?他為什么會嚇一跳?(大海邊,小兔不會游泳怕淹死。回歸故事語言,對照20、21頁畫面,觀察小兔子的表情。)

(4)看到書上的小兔子,你怎么能知道他嚇一跳?(對照19頁畫面觀察小松鼠的表情,瞪眼、蹺腳、撅尾巴,知道心情可以用動作表現出來。)

(5)小松鼠發(fā)現房子被水打濕了,他的心情怎樣?為什么?(害怕、驚慌,因為不會游泳。回歸圖畫20、21頁,用故事語言表達。)

(6)我們小朋友害怕過嗎?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知道,當遇到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改變時,會害怕,這是正常的事。)

(7)當我們遇到讓我們心里害怕的事時,怎么做心里會感到好一些?(引導幼兒了解調整緊張情緒的方法)

(8)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小松鼠的心情又會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進行推測并大膽表達。)

4.閱讀結束部分: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意想不到的結果,體會烏龜的出現給小松鼠帶來的心理感受,再次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指導語:

(1)當小松鼠發(fā)現自己的房子蓋在了小烏龜的背上時,心情有什么變化?(難為情、高興、放心了?;貧w圖畫及書面語言。)

(2)什么時候你會感到難為情?(做錯的時候。引導幼兒體會小松鼠前后不同的心情。)

5.繼續(xù)將圖畫書結尾部分讀完,引導幼兒適宜地猜想與推測。

指導語:小松鼠和小烏龜后來怎樣了?為什么?(引導幼兒依據畫面線索,進行猜想與推測后,繼續(xù)將故事讀完。)

6.簡單小結,引導幼兒加深對有趣的故事結尾的喜愛。

指導語:原來小松鼠把房子蓋在了烏龜的背上,才會有驚喜、害怕這樣的感受,但這個結果的確有些意外,也非常有意思。

7.完整講述繪本故事《會動的房子》,引導幼兒感受小松鼠心情的變化以及它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指導語:

(1)剛才,我們一起看了一遍這個故事,知道了小松鼠意外而有趣的旅行,現在我們再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再體會一下小松鼠在面對改變時的不同心情。

(2)現在大家想一想故事中小松鼠的家都安在了什么地方?每一次他發(fā)現自己的家換了地方時是怎么說的?(“我喜歡!”)

8.表達與交流,引導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緊張、害怕的情緒,我們只要用適當的方法就能使自己開心些。

指導語:

(1)小組交流,集體分享:我們小朋友都遇到過讓我們害怕、緊張的事嗎?是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因為什么事情使自己緊張,心情是什么樣的。)

(2)當我們感到心里緊張、害怕時,怎么做會使自己的心情好一些?(引導幼兒交流、分享調整情緒的方法。)

9.角色扮演游戲。

(1)出示頭飾,向幼兒介紹角色扮演的要求。

(2)請幼兒扮演角色。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扮演。

引導全班小朋友一起學說小松鼠發(fā)現自己的家換了地方后的語言,強化面對變化的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相關推薦

  • 大班上學期語言教案《分房子》 目的: 1、學習故事,了解情節(jié),明確動物分房子的要求,通過給動物分房。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思維力。 2、通過學習,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 木偶表演、幻燈片、人手一套分房圖片、固體膠、一幼兒表...
    2021-09-30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的內容一文。讓幼兒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2020-05-30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會動的房子》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 2、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 3、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
    2021-08-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像與推測。 2.理解相關表示情緒的詞匯:喜歡、驚奇、傷心、難為情。 3.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會有變化,這些變化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學習用適宜的方式面...
    2019-12-17 閱讀全文
  • 大班下學期語言教案《南瓜房子》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完整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2、樂于參與游戲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已有所了解。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其他蔬菜的圖片如青菜等、...
    2021-09-27 閱讀全文

目的: 1、學習故事,了解情節(jié),明確動物分房子的要求,通過給動物分房。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思維力。 2、通過學習,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 木偶表演、幻燈片、人手一套分房圖片、固體膠、一幼兒表...

2021-09-30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的內容一文。讓幼兒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2020-05-3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清潔的新奇有趣,體驗仿編故事的樂趣。 2、能根據故事清潔大膽想象進行仿編,嘗試與別人想得不同,編得不同。 3、能安靜傾聽別人講述,并能大膽與人交流。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

2021-08-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像與推測。 2.理解相關表示情緒的詞匯:喜歡、驚奇、傷心、難為情。 3.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會有變化,這些變化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學習用適宜的方式面...

2019-12-1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完整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2、樂于參與游戲活動,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已有所了解。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其他蔬菜的圖片如青菜等、...

2021-09-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