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秋娃娃寫信》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大班語言教案 幼兒語言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的句式結構,理解詩歌內容。
2、能模仿詩歌的句式結構,大膽仿編詩歌。
3、感受詩歌中秋娃娃對他人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秋娃娃寫信》。
2、教師自備信封實物4個。(每個信封分別裝一片紅或黃色樹葉,樹葉上分別貼有松鼠,大雁,田鼠,小朋友的圖片)
配套課件:大班語言詩歌課件《秋娃娃寫信》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今天我拿到了秋娃娃寫的幾封特別的信,你們猜猜秋娃娃是用什么做信紙的?給誰寫的信?又會說些什么呢?
(2)教師出示4個信封,并一一拆開,拿出每個信封里的樹葉信,引起幼兒的興趣。
2、欣賞樹葉信上的圖片,感受秋娃娃的關愛。
(1)教師分別出示貼有大雁,松鼠,田鼠圖片的信。
教師:這封信寫給誰的?你們覺得秋娃娃會在信中說什么?【dg15.CoM 工作總結之家】
(2)教師出示貼有小朋友圖片的信。
教師:這封信是寫給小朋友的,秋娃娃又會對小朋友說些什么?秋娃娃這么關心小朋友,你們喜歡她嗎?
3、觀看課件《秋娃娃寫信》,學習詩歌內容。
(1)教師播放《秋娃娃寫信》,同時講解詩歌內容。
教師:秋娃娃用樹葉做成了什么?她給誰寫信了?信中說了什么?
(2)幼兒跟著教師學念詩歌。
教師:秋娃娃為什么要給它們寫信?秋娃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4、學念詩歌,感受詩歌的韻律和結構特點。
(1)教師再次播放《秋娃娃寫信》,老師誦讀。
教師:聽完這首詩歌,你覺得詩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詩歌的句式有什么特點?
(2)師生共同小結詩歌句式結構。
a、詩歌開頭和結尾各有一句話,中間部分的每一句結構相同。
b、有問有答,問有三個字,答也有三個字。
c、每句話的最后一個字音都很押韻。
5、仿編詩歌,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結構特點。
(1)引導幼兒思考:想一想秋娃娃還會給誰寫信。
(2)請幼兒自由仿編詩歌中間部分的句子,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朗誦自己仿編的句子,教師幫助幼兒梳理語句。
(4)請幾名幼兒完整地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
(5)師生一起朗誦仿編完整的詩歌。
6、活動資源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小班語言教案:秋媽媽和果娃娃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發(fā)準“生”、“裝’等字音。
2.通過傾聽和參與表演,感知、理解和記憶兒歌內容。
3.能相互合作,積極有序地邊表演邊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1.金黃色的大披風一件。
2.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實物。
3.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頭飾。
4.幼兒已經(jīng)積累了關于秋天有哪些水果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秋天的水果”提問,導入活動。
1.教師提問,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盡量想得與別人不一樣。
教師:秋天到了,許多水果豐收了,有哪些水果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秋媽媽”,感知兒歌中的角色。
1.教師身披大披風,將水果娃娃都藏在腹部,裝扮成秋媽媽,坐在幼兒的面前。
教師:我是誰呀?我的肚子怎么樣?肚子里會有什么呢?
(三)教師邊做形體動作邊念兒歌,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1.“秋媽媽肚皮大”——手輕摸肚子。
2.“生下許多果娃娃”——手做球狀動作,表示多。
3.“蘋果、梨子和香蕉,還有石榴和葡萄”——逐一從披風里取出這些水果。
4.“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搖手。
(四)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并練習發(fā)準字音。
用說給秋媽媽聽的方式,鼓勵幼兒學發(fā)音,盡量每一個幼兒都練習。
(五)教師指導幼兒邊玩游戲邊朗讀兒歌。
1.教師以點兵點將的方式幫助幼兒分配好“水果”和“盤子”里的角色,扮演“水果”的幼兒分別戴上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頭飾,藏在老師的大披風里,扮演“盤子”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表示盤子。
2.幼兒交換角色表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相互交換角色的交往情況,特別是水果頭飾的傳遞,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玩“水果商店”的角色游戲。
小班語言教案:小娃娃
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在抱抱娃娃和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想中,體驗父母愛孩子的情感。
2.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重點:在操作中有念兒歌的興趣。
難點: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幼兒的操作、以及說說念念中體驗父母愛孩子的情感。
準備:人手一個娃娃、錄音磁帶
活動流程:興趣激發(fā)——感受理解——完整欣賞——體驗實踐
過程:
一.興趣激發(fā):
(創(chuàng)設娃娃家情境。敲門聲響起)誰在敲門呀?(教師開門)原來是娃娃來做客了。(娃娃與幼兒互相問候)
二.感受理解:
1.理解第一、二句
(1)小娃娃長的是怎樣的啊?(幼兒隨意說,教師用兒歌詞句小結幼兒的回答)
(2)小娃娃,真漂亮,大眼睛,小嘴巴,你們喜歡嗎?我們和小娃娃說說話好嗎?(和老師一起念第一、二句)
重點引導:誰會表揚娃娃,娃娃就來親親你。
2.理解學習第三、四句
(1)噓,聽!好象是小娃娃在說話。聽一聽,她在說什么。
(放錄音:誰來抱抱我,做我的好媽媽?)
(2)小娃娃說了什么呀?
(3)誰愿意做娃娃的媽媽,抱抱她還要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
重點引導:a.個別示范(娃娃說XXX像個好媽媽,一邊抱娃娃一邊會和娃娃說話)。
b.集體抱娃娃(鼓勵幼兒先自由地和娃娃說說話,再集體和娃娃說話)。
小班語言教案:瓜娃娃
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2.能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正確發(fā)音gua。
準備
1.娃娃木偶一個。
2.圖片。
過程
1.觀看木偶表演。
——娃娃去買瓜,想買什么瓜?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各種瓜的名稱。
——教師邊操作木偶,邊有節(jié)奏地朗誦。
2.學習兒歌。
——教師按兒歌韻律有節(jié)奏、有順序地與幼兒一起說出各種瓜的名稱。
——告訴幼兒兒歌的名稱,教師再次完整朗誦。
——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拍手(或用身體語言)表示兒歌的節(jié)奏,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朗誦這首兒歌,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有很多瓜)
——如果你是那個小娃娃,你買了那么多瓜后,會怎么做?
——鼓勵幼兒改編兒歌的最后一句,如“買回家,送給好媽媽”等。
附:瓜娃娃
小娃娃,去買瓜。
買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黃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買回家,裝滿一籮筐。
建議
1.可在會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用打擊樂器為兒歌配上節(jié)奏。
2.可請幼兒找一找,兒歌中哪些瓜不是水果。3.提供冬瓜、西瓜、甜瓜、菜瓜、哈密瓜、苦瓜、黃瓜的替代玩具和小籃子,鼓勵幼兒進行情境表演。
托班語言教案:蘋果娃娃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集體游戲,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學習句式:我是(紅、黃)蘋果娃娃。
3、在游戲中學習認識并正確區(qū)分紅、黃、兩種顏色。
二、活動準備:
1、紅、黃蘋果胸飾各20個
2、兩棵大蘋果樹。
三、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紅、黃兩種顏色蘋果的卡片
1、教師:寶貝們,我們家今天來了好多的水果客人,他們長得圓圓的,猜一猜是什么?
(幼兒發(fā)散思維,隨意猜)
究竟是什么呢?想不想來認識他們呀?(與寶寶一起變魔術念咒語后再出示)出示紅蘋果娃娃,“大家好,我是紅蘋果娃娃!”來吧,我們一起跟紅蘋果娃娃問好?!凹t蘋果娃娃你好!”(引出紅、黃蘋果)還有一位客人等著我們請他出來,我們一起來念奇妙的咒語吧!
2、看誰說得快:老師逐一變化蘋果顏色,幼兒說出蘋果名字。
教師:哦哦哦,歡迎歡迎/歡迎蘋果娃娃來到我們家!今天呀,蘋果娃娃有禮物要送給你們,但是呢他有個要求,誰能大聲的喊出他的名字,喊的又對又快!禮物就送給誰!
(二)游戲:學說一句話“我是*蘋果娃娃”
1、請幼兒從籃子里拿出蘋果胸飾掛在胸前
教師:哇,寶貝們真棒,來來來,給我們自己放個大禮花吧?。?**)好了,你們想不想來當蘋果娃娃呀?蘋果娃娃把禮物送來了,請寶貝們把禮物戴起來吧!現(xiàn)在你們都是蘋果娃娃了,誰能告訴我,你是什么顏色的蘋果娃娃?(要求能完整回答:我是*蘋果娃娃)
2、幼兒扮演蘋果娃娃,聽指令進行游戲。
老師說:“紅蘋果娃娃站起來!”顏色相同的蘋果娃娃站起來。
問:你是什么蘋果娃娃?(向個別幼兒提問)來來來,紅蘋果娃娃跳起來。好啦,紅蘋果娃娃請休息。(拍拍手、搖搖頭、笑一笑……)
黃蘋果娃娃同上
(三)歌舞《快樂的蘋果娃娃》
師:好啦,現(xiàn)在我們請所有的蘋果娃娃都來跳舞吧!
(四)結束:送蘋果娃娃回家
1、出示兩棵樹媽媽
師:好嘍,蘋果娃娃們該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好不好?咦?他們的家在哪里?我來念個咒語,把它變出來。紅色樹媽媽說:“紅色的蘋果娃娃請進來.?!秉S蘋果娃娃回哪里呢?哦,黃色樹媽媽說:“黃色蘋果娃娃請進來。”
2、教師示范送蘋果娃娃回家
師:哎呀,我這里有個蘋果娃娃,他該回哪里呢?他是什么顏色的?指一指它的家在哪?哦哦哦,寶寶們真聰明!
3、幼兒送蘋果娃娃回家
好嘍,你們的蘋果娃娃也該回家了,把它取下來,送到他的小床上去吧!好,跟蘋果娃娃們再見!再見!(鼓勵成功把蘋果娃娃送回家的幼兒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