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案例:案例分析《救生圈扔給誰》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幼兒園案例分析 幼兒園中班案例分析 幼兒園游戲案例分析

在一次觀摩活動中,我有幸看了一節(jié)語言活動《救生圈扔給誰》,從老師的教態(tài)到指導方法,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幫我在如何更好地開展語言活動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開闊了思路,下面談談對本次活動的想法。

(一)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營造了創(chuàng)造性的氛圍

1、教師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在愉快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中展示自我。

《綱要》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教師更多是以真誠的態(tài)度去接納孩子,鼓勵孩子,對孩子的回答不時以啟發(fā)性、鼓勵性的語言給與評價。使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敢于表達。

2、教師注重開放式的提問。

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可見想象是思維創(chuàng)造的火花?;顒又薪處煹脑S多啟發(fā)性問題,能很好的引導孩子去想象、去思考。如:活動的開始,教師讓孩子從錄音機的呼救聲中猜猜‘是誰的聲音?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使孩子從聽入手,不斷地去想象,為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發(fā)散性思維。

(二)從孩子的興趣入手,為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注意到了動靜交替的原則

教師以聽故事——出示圖片和孩子們一起講故事——孩子表演的形式開展活動,注意到了動靜交替,不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而且?guī)椭⒆觽兏M一步的理解故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情緒高漲,教學氣氛活躍。n4507.cn

雖然這次活動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但也有需要探討的問題:(一)生生互動不夠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對幼兒語言發(fā)展具有特殊意義。在活動中教師沒有讓孩子充分的去說去交流,沒有讓全體幼兒都有說的機會。如果在活動中增加一些小組討論,那么給孩子說得機會是否會更大更多一些呢?

(二)教師的隨機教育不夠

在孩子們集體表演完后,教師請個別幼兒表演,其他幼兒觀看時,有個別幼兒不能認真的看別人的表演,這時教師沒有運用很好的教育機智進行隨機教育,致使最后活動草草收場。

總之,我獲得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不斷地學習——實踐——再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案例:日常案例分析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他們總是默默坐在一邊看著別人快樂地游戲、玩耍,自己卻一個人呆呆做著看別人玩,別人欺負他他也不敢告訴老師,更不敢還手;明明自己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自己卻不敢舉手。他們沉默寡言常常成為被老師忽視的兒童。其實,這些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我們班文文就是這樣的孩子。課后活動安排小朋友背誦《三字經》,大部分人都在念,但他不開口,讓他上來也不肯。

教師策略:

1、對于這類孩子,老師應更多的關注他,讓他信任老師,和老師成為朋友。然后逐漸的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的機會,記住,對于他的每一點小進步,一定要及時的在全體幼兒面前給予表揚,增強他的自信心。在課余時間多和他們親近,和他們講講話,聊聊天。

2、教師在活動中應面向全體孩子,促進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諧的反展,積極關愛膽小、內向、的幼兒,使他們漸漸膽大、活潑、開朗起來。并喜歡和老師做朋友。

分析及反思:

對于這些膽小的幼兒我應該給他們多點關心,用熱情的目光、親切的話語,愛撫的動作主動和他們交談,消除他們與老師之間的隔閡,細心觀察他們的舉動,了解他們的需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滿足,激起他們愉快的情緒,并積極鼓勵他們學會與人交流、溝通。鼓勵他們與同伴交往,體驗和同伴間一起游戲的快樂。

案例:小班案例分析


實錄:

剛開學的一天,焦點小朋友站在那大聲的哭了起來,我們連忙跑過去,問焦點怎么了,邊哭邊指著手說:““鄺憶冰咬我”,只見焦點手上一個深深的齒痕,別的小朋友見焦點哭了,也都跑來看樂鬧。這時李家齊也跑來告訴我“鄺憶冰打我,還搶積木”。但見鄺憶冰小朋友卻若無其事,正在玩剛搶來的積木。

分析:

鄺憶冰小朋友是個她聰明伶俐,長相可愛。但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她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歸為己有,人家要玩,她就打,就咬,嚇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經常與家長溝通,才發(fā)現原來該幼兒她要什么總是事事依著她,使她養(yǎng)成了自私,好攻擊的心理。這樣的孩子我們該采取怎樣的教育呢?

首先,我們通過家長學校講座、家長會、家園聯系欄地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幼教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其次,我們通過填寫“家完聯系冊”、家訪,半日開放活動,以及入園、離園時與家長交流等方式幫助家長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有正確的認識。第三,我們指導家長用恰當的語言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鼓勵,找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給予指導幫助,使孩子全面發(fā)展。

反思: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在幼兒園里應該多培養(yǎng)該幼兒的自控能力,比如說在體育活動中為達到游戲目的,幼兒必須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團結互助,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他們感興趣的體育游戲,來促進自控能力的發(fā)展,如設計游戲“木頭人”,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的反應能力,發(fā)展自控能力,方法為:教師背對幼兒念兒歌邊向前走,幼兒跟隨其后,念完兒歌后教師回頭,幼兒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動作,并保持身體姿態(tài)不變,游戲中教師鼓勵幼兒要盡量把堅持不動的時間拉大一些,對于自控較好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肯定。再加“過小橋”,讓幼兒走過高25厘米的平衡木,剛開始時,幼兒走得很慢,有1/3的幼兒不敢過,我們鼓勵“勇敢點”,并牽頭他們的手,經過多次練習,幼兒基本都能獨立、快速、順利的走過平衡木,變得更能力,不怕困難了。通過游戲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了。

希望通過我們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認識到自我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家長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孩子,給孩子以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在模仿父母過程中,學會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識。

案例:案例分析我難過


事件:袁軼倫是個內向,愛動腦筋、聰明的孩子。這幾天,搭班老師要求大家收集自己旅游的經歷、照片。她找不到那么多照片卻把自己去過的地方用圖畫的方式畫在了紙上。第二天一早,她揣著這幅得意的杰作,高高興興地進了班級,給我看,我說:等會兒空了,請你為大家介紹你的圖畫??擅β档奈野堰@件事忘得一干二凈。家長向我反映她很難過,因為“我動腦筋畫的畫,老師為什么不讓我介紹”?

思考:由于我的疏忽、粗心造成了孩子心理的難過甚至是受損。內向的孩子不善于用言語表達自己,好不容易畫了圖鼓起勇氣請老師給自己一個表達的機會,老師卻留給她了一個失望。

平時一直說老師要尊重幼兒探索、表現周圍世界的獨特方式,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造成果,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造熱情,并在活動中給幼兒一定的表現機會以催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性。也許因為她的查找資料是搭班老師主題活動的需要我就沒有加以重視?良好的教育機會從我的手中溜走更給孩子心靈蒙上陰影,也許內向的她下次不會再有自己站出來說要介紹自己作品的勇氣了。課程的整合不止是個人活動內容的有機結合更需要把眼光著眼于與搭班老師、更或是與平行班老師、不同年齡的孩子們之間的互動

措施:1、誠心地在集體面前向袁軼倫致歉,利用午餐前的自由活動時間請她介紹自己的作品、與大家共享她旅游的趣事。

案例:案例分析彩光燈


事件:這幾次的講評中孩子們對搭建宏苑小區(qū)的孩子們提出了建議:“這個小區(qū)房子很高、很漂亮但是沒有鍛煉身體的地方給爺爺奶奶玩”有的說:“沒有草地,小朋友沒有玩的地方”……

◆增加各種插塑積木、自制的樹等

幼兒在搭建樓房后,用積木圍起了一個噴水池,噴水池的里面種滿花。中央是一個高高的許多花疊起來的物體

講評時幼兒介紹:我們的噴水池里面有花、可以噴水、到了晚上還能有燈光(他指的就是那高起的花堆)、另一個幼兒補充:“這燈光是七彩的,還會旋轉,燈光一打花壇會更美”(花堆是彩色的)

分析:1、從替代物的出現、替代物的造型、色彩等外形來看,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想象能力都有所發(fā)展。

2、幼兒游戲中的以物代物現象也是由于替代物的低結構提供了幼兒較大的想象空間

思考:積木材料沒有固定的形象特征,孩子們根據自己對物體的感知、分析,利用它在色彩、高度上的特征,以符合自己游戲的需要。

在大班時期幼兒的想象不斷發(fā)展、豐富、獨特,他們可以使用的替代物越來越多,一物可以多種替代、一件替代物也能表示許多不同的事物(這往往取決于幼兒游戲的需要、情感的滿足等因素)。因此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更適合多種材料、自然、低結構的材料

相關推薦

  • 案例:案例分析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正在“美發(fā)廳”旁忙著收拾東西?!靶〗?,你要美發(fā)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我沒在意。“XX小姐,你要美發(fā)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
    2021-05-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救生圈扔給誰》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救生圈扔給誰 教師: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熟悉小熊處理"救生圈扔給誰"這一問題,發(fā)展幼兒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批判性。教育幼兒乘船時不能吵鬧,加強幼兒安全意識教育...
    2021-06-18 閱讀全文
  • 幼兒案例分析:誰先動的手? 觀察記錄 中午大家排隊下樓散步,在排隊的過程中元寶跟橙橙兩個人忽然發(fā)生了矛盾,元寶動手打了橙橙,橙橙又還手抓了他的臉,兩人看到我走過去的時候紛紛停了手,但橙橙還是忍不住爆發(fā)了委屈的哭聲??吹匠瘸惹榫w那...
    2021-06-18 閱讀全文
  • 案例:小班案例分析 實錄: 剛開學的一天,焦點小朋友站在那大聲的哭了起來,我們連忙跑過去,問焦點怎么了,邊哭邊指著手說:““鄺憶冰咬我”,只見焦點手上一個深深的齒痕,別的小朋友見焦點哭了,也都跑來看樂鬧。這時李家齊也跑來...
    2021-05-25 閱讀全文
  • 案例:日常案例分析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他們總是默默坐在一邊看著別人快樂地游戲、玩耍,自己卻一個人呆呆做著看別人玩,別人欺負他他也不敢告訴老師,更不敢還手;明明自己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自己卻...
    2021-05-22 閱讀全文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正在“美發(fā)廳”旁忙著收拾東西?!靶〗悖阋腊l(fā)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我沒在意?!癤X小姐,你要美發(fā)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

2021-05-17 閱讀全文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救生圈扔給誰 教師: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熟悉小熊處理"救生圈扔給誰"這一問題,發(fā)展幼兒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批判性。教育幼兒乘船時不能吵鬧,加強幼兒安全意識教育...

2021-06-18 閱讀全文

觀察記錄 中午大家排隊下樓散步,在排隊的過程中元寶跟橙橙兩個人忽然發(fā)生了矛盾,元寶動手打了橙橙,橙橙又還手抓了他的臉,兩人看到我走過去的時候紛紛停了手,但橙橙還是忍不住爆發(fā)了委屈的哭聲??吹匠瘸惹榫w那...

2021-06-18 閱讀全文

實錄: 剛開學的一天,焦點小朋友站在那大聲的哭了起來,我們連忙跑過去,問焦點怎么了,邊哭邊指著手說:““鄺憶冰咬我”,只見焦點手上一個深深的齒痕,別的小朋友見焦點哭了,也都跑來看樂鬧。這時李家齊也跑來...

2021-05-25 閱讀全文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他們總是默默坐在一邊看著別人快樂地游戲、玩耍,自己卻一個人呆呆做著看別人玩,別人欺負他他也不敢告訴老師,更不敢還手;明明自己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自己卻...

2021-05-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