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毛毛蟲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戶外活動時候,孩子們都在草地上自由地玩?!?/p>
突然,孩子圍在了一起,“你們在做什么?”“老師,一個毛毛蟲?!敝灰娨恢缓诤稚拿x在草地上不斷地蠕動著?!鞍パ?,惡心死了,快踩死它?!痹贫浼饴暯腥缕饋??!皠e,別,別……”子峰趕快攔住了其他小朋友,“你們看,毛毛蟲已經(jīng)‘死’了?!敝灰娒x在孩子們手中青草的推動下,蜷縮著身體,一動也不動,好像真的死了一樣?!八鼪]有死,它在裝死……”萬子豪大聲說道。“它為什么要裝死?”看孩子們的興趣那樣高,我順勢問道。“它怕我們弄死它,所以要裝死,等我們走了,它就又活過來趕快逃走?!薄澳呛茫覀冋l也不碰它,看看它到底會怎樣?”孩子們圍在毛毛蟲周圍,一聲也不吭,靜靜地看著毛毛蟲。果然,過了一會兒,毛毛可能感覺到?jīng)]有了危險,慢慢地把身體伸直,又繼續(xù)向前蠕動?!盎盍耍盍??!焙⒆觽兇舐暁g呼起來,像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隨著一個孩子手中青草的撥動,毛毛蟲又蜷起身體,不動了。在我的引導(dǎo)下,子峰找了一個礦泉水瓶,在上面扎上氣孔,把毛毛蟲帶回了教室。在幼兒的注視下,毛毛蟲上演了、從不斷蠕動到假死,又從假死到不斷蠕動的過程。在演示過程中,我又告訴幼兒,像西瓜蟲、小刺猬、壁虎等都是用假死、斷尾巴等方法來進行逃生的。YJS21.Com
小小的毛毛蟲,讓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別開生動的活動,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梢?,只要有心,教育無處不在。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飛舞的小毛毛
飛舞的小毛毛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什么東西我看看。"孩子們像發(fā)現(xiàn)了奇寶,都爭搶著看。我走到孩子們中間,麗潔把攥緊的小手松開了,原先是一顆蒲公英種子。
我問小朋友:"這是什么?""羽絨服里的小毛毛。""迎春花""棉花""小鳥身上的羽毛"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我告訴他們這是蒲公英的種子。同時引導(dǎo)孩子仔細觀察它的形狀與顏色,孩子們認真地看著。麗潔說:"它像小傘。""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說的很好,它是由傘形的絨毛組成的,每一縷絨毛下都有一粒種子,容易被風(fēng)吹散,隨風(fēng)飄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發(fā)芽,長成新的蒲公英。"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將這顆蒲公英種子放回空中,孩子們望著飛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興了。
借著戶外活動的機會,孩子們認識了蒲公英,增長了知識。作為幼兒教師應(yīng)多留心觀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機會,豐富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
教育隨筆《空中飛舞的小毛毛》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突然我聽到有人喊:“魏老師快來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彪S著喊聲,孩子們都一窩蜂地擠過來。“什么東西呀,讓我看看。”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開始猜測它是什么東西?!斑@是什么呀?”還沒有等我開口說話,孩子們:“這是柳樹上毛毛”“這是棉花”“這可能是小鳥的羽毛吧”。聽著孩子們大膽的猜測我的內(nèi)心是高興的,同時又覺得這是一個很好地教育契機,隨即我問孩子們,這是從哪里來的?剛才有人說這是柳樹的毛毛,柳樹的毛毛到底長什么樣?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這是從天上飄下來的,因為墻外面有柳樹,所以我覺得它是柳樹的毛毛。聽孩子這樣說,我內(nèi)心很震驚它的觀察和推理能力,但是同時我又問,還有什么植物也是這種白白的絨毛?孩子們議論了半天,在這種吵鬧的氛圍中我沒有制止孩子們的討論,我只是耐心等待,等他們像我求助,最后他們實在想不出來就問我:“魏老師,這到底是什么呀?”“其實呀這是蒲公英的種子,柳樹上的絨毛和它長的很像,但是又不一樣,它們都是隨風(fēng)飄蕩,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你們仔細觀察觀察它的形狀與顏色。”孩子們一個個認真的看著。有人說“它像小傘。”有人說“它是白色的”,我及時的鼓勵孩子們:“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其實它是由傘形的絨毛組成的,每一縷絨毛下都有一粒種子,容易被風(fēng)吹散,隨風(fēng)飄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發(fā)芽,長成新的蒲公英?!焙⒆觽兟犃宋业脑捯恢痹谧h論,老師那我們能不能把這顆蒲公英的種子放回空中去呢?讓它在另外的地方長成新的蒲公英,我聽到孩子們這樣問我,我急忙回應(yīng)它們:當(dāng)然可以呀,你們的想法簡直太棒了,隨即我將手里的這顆種子放回空中,孩子們望著飛舞的種子特別高興,此刻我的心里也高興極了。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yīng)該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我很慶幸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白色的絨毛到底是什么,而是讓孩子們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我才能挖掘孩子內(nèi)在的觀察力、表達力和推理能力,對于孩子的表述我們應(yīng)及時進行回應(yīng),并通過不斷提問和引導(dǎo),讓孩子通過討論研究找到答案,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增強自信心。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yīng)成為幼兒學(xué)習(xí)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dǎo)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求教師靈活運用這些策略,能建構(gòu)有效的師幼互動,教師根據(jù)幼兒在生活中所提出的問題,做到有效的回答和幼兒形成互動,運用語言、肢體、表情等激發(fā)幼兒互動關(guān)注幼兒作為學(xué)習(xí)者的需要,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幼兒主動發(fā)起互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在寬松的環(huán)境成長。
幼兒園里的“毛毛蟲”
伴隨著春天的到來,幼兒園里戶外活動的時間逐漸多了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而且還會有很多“意外收獲”。一日戶外活動時間,一陣春風(fēng)吹過,幼兒園里幾棵高大的毛白楊樹上棕色的長長的花果紛紛落下,草地上和操場上也落了許多?;勖襞苓^來拉著我的手說:“老師,老師,你看這兒有好多毛毛蟲!”,我心里暗自發(fā)笑:“孩子們把它當(dāng)做了毛毛蟲!”
我說:“是毛毛蟲嗎?”王允謙小朋友說:“都是那臺挖掘機惹的禍!”(前幾天幼兒園里水管改道有臺挖掘機則在此施工,他肯定以為是挖掘機把“毛毛蟲”從地里挖出來了。)看著他那一臉認真和自以為是的樣子,且有一絲挖掘機干了壞事的表情,我覺得他好可愛!為了給挖掘機正名,我又問:“你們再看一下,是毛毛蟲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是”“你們看一下看他會動嗎?”慧敏說:“老師,我不敢拿!我順手撿起一個,讓孩子們觀察,告訴他們這只是毛白楊的花果,里面還有它的種子呢!當(dāng)幾個男孩把它放在地上,發(fā)現(xiàn)它確實不會動時,慧敏才敢拿起它。孩子們抬頭看看近10米高的毛白楊,再看看地上的“毛毛蟲”,心中大概還是有些將信將疑吧!
此時,一陣微風(fēng)吹過,又有些許花果從樹上飄落下來。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身高和成人相差太多了,視角也有所不同,他們并不能像我一樣將毛白楊的花果下落的情景一覽無余,將過程看得那么仔細,可是孩子們的心底已埋下了一顆探索的種子,這比什么都珍貴啊!
孩子們,等你長大了,而老師步履蹣跚時,你還會將你美妙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讓我和你一起分享嗎!
樹上有許多毛毛蟲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有的跳繩,有的拍球;有的踩高蹺;還有的在樹下做游戲。玩得正起勁時,建宇突然叫起來:老師快看,樹上有許多毛毛蟲。隨著喊聲,孩子們一下子圍過來,像看寶貝似得,昂著頭踮起腳,爭著搶著往樹上看。我走過來抬頭一看,原來是滿樹的柳絮毛茸茸的。乍一看真有點像毛毛蟲。
我問孩子們:樹上是什么呀毛茸茸的。有的說是羽絨服里的毛毛,有的說是棉花;有的說是小鳥身上的羽毛;還有的說就是毛毛蟲;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著。我撫摸著孩子們的頭說:你們很有想象力,但這不是羽毛,也不是棉花,更不是毛毛蟲,這是“柳絮”。說著我隨手摘下許多柳絮分給孩子們,同時引導(dǎo)孩子們仔細觀察柳絮的形狀與顏色。孩子們一邊觀察,一邊議論著。陳晨說:“柳絮的樣子呈絮狀,像棉花散開的樣子”。琪琪說:“它身上有白色的毛?!蔽易叩胶⒆觽冎虚g說:你們說的非常好,柳絮是柳的種子,它身上長滿了茸毛,被風(fēng)一吹,就會漫天飛舞。
孩子們望著我,眼里充滿疑惑。于是,我把柳絮放在嘴邊使勁一吹,柳絮上的茸毛立刻飛起來。有的落在孩子們的頭上,有的落在他們的身上。孩子們高興的跳著,叫著。他們的笑聲隨柳絮飄得很遠。
借著戶外活動的機會,孩子們認識了柳絮,并知道了柳絮是柳的種子。在今后的教學(xué)活動中,我一定多留心觀察,抓住每一次機會豐富孩子們的知識經(jīng)驗。
游戲隨筆:剪羊毛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玩了一個游戲,名字叫做《剪羊毛》,大家玩的好開心。在游戲開始前,嘗試讓孩子們猜一猜是誰在叫呢?在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孩子們對于羊的知識還是都有一些的,因此,很順利的理解了游戲內(nèi)容。接著,我講述了游戲的規(guī)則,孩子們都是充滿興趣的看著我,當(dāng)我的身上夾滿夾子后,孩子們都笑了,覺得很有趣。
在我示范了一遍游戲以后,孩子們都是躍躍欲試的舉著手“我來!我來!”為了維持課堂紀(jì)律,也為了讓幼兒更好的了解游戲內(nèi)容和游戲過程,因此,先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在看到孩子們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就讓孩子們進行了游戲,游戲反復(fù)進行。
這個游戲過程都很順利,孩子們興趣很高,通過此次的《剪羊毛》孩子們學(xué)會了如何使用夾子夾物體,如何將夾子取下來。有趣的游戲使孩子們的興致高昂,在游戲中學(xué)習(xí)如何使用夾子,既有趣,又好玩,學(xué)得也開心呢?在快樂的氣氛中,游戲要結(jié)束了,可是有些孩子還想玩呢!
教育隨筆:我的故事
教育隨筆:我的故事
我和孩子的故事,當(dāng)我在寫下這個題目時,我的心頭不禁涌動著一股溫情,我和孩子共同度過的每一天,此時此刻都是鮮活的跳躍著。記得剛迎接你們的時候我質(zhì)疑過自己,我沒有帶過小班我會帶嗎?他們哭怎么辦?他們不肯吃飯怎么辦?他們不肯睡覺怎么辦?我能幫助孩子們成功度過開學(xué)的分離焦慮嗎?每天睡覺都會問一遍自己。但其實到真正見到他們以后自然而然的疑惑都消失了。每個孩子幾乎都是自己親手抱進來的,他們對你的情感,就像是自己媽媽一樣,你對他們的情感就像他們都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再苦再鬧都擁入自己的懷抱,抱著他們告訴他們爸爸媽媽睡覺起床吃完點心就來了。從開始的陌生也漸漸地消失了?,F(xiàn)在總是覺得孩子們都可愛的很,貼心的很,用陳老師的話通俗的講就是:“賴?yán)^的兒子總是自己的好。”
雖然已經(jīng)是下學(xué)期,總覺得他們什么都不懂,每次受傷跌倒,總是想我像媽媽一樣抱抱他們,哄哄他們,才會安靜下來。今天正好中午講到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升到中班咯!以后就是中班哥哥姐姐了,以后要給小班弟弟妹妹做榜樣!孩子們眼睛里滿眼的期待。睿睿問:“老師,中班以后是不是就是大班。那大班以后呢?”我說大班以后你們就要離開楊老師虞老師了,你們就要去小學(xué)上一年級了。說著孩子們都開始擦眼淚了,豆豆沖上來就對我說:“楊老師我不要離開你們?!闭f完一把把我抱住開始哭,孩子們見豆豆沖上來抱著我都沖上來了,好幾個寶貝在偷偷抹眼淚。帶著我也留眼淚了,雖然離畢業(yè)還遠呢,但是孩子們的重感情把我觸動到了。原來孩子們這么愛我!
班里我印象最深刻的的是墨墨,她對我就像對媽媽一樣,喜歡和我鬧。喜歡和我做游戲,總喜歡和我談話,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有時候護送孩子們上廁所的時候,她總是牽著我的手,并和其他小朋友說:“我要和楊老師牽手”記得有一次,下課后我們一起排隊去小便,這時她的小手早就牽好了我的手一起去,當(dāng)我從廁所里出來,她和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后的搶著牽我的手,于是我牽著她的手問:‘‘你們都小便了么?’’你說:“沒有”“那么你到廁所里干什么了”,她害羞的笑了笑說;“我要是不快點,其他小朋友就和我搶牽你的手”我看了不禁一愣。只是想牽老師的手,就陪老師走一趟,這是多么天真的孩子呀!所以我才像自己孩子一樣愛他們,呵護他們。他們的想法是那樣的單純,做法又是那么的幼稚,只是想和親近一下。
我再和他們一起回想了剛剛進幼兒園的樣子,好多寶貝都是躲在我的懷里哭泣的樣子,是呀,你們離開媽媽的懷抱多么需要溫暖呀,哪怕只是牽你們的手,摸摸頭,親親你們的小臉蛋,都會讓你們無比滿足和快樂,由此我覺得作為老師,不能總是以老師的身份去教育孩子,而是根據(jù)他們的心理情緒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從心里愛老師,愛上幼兒園,在此之后的一段時間,她每天都會開開心心的來到幼兒園。
教育隨筆:我的教育故事
教育隨筆:我的教育故事
人生在世,匆匆?guī)资?幸福最重要.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有時候幸福感源于幼兒真誠的愛與關(guān)心的師幼交往中。當(dāng)教師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以一份真誠的愛來回報老師。對于老師的付出來說,孩子的愛是最大的安慰和補償,也是她們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有一位老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春天的中午,孩子們正沉睡在夢鄉(xiāng)里,我在辦公桌前寫活動計劃。因為吃了感冒藥,頭沉得抬不起來,不知不覺趴著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聽見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在議論:“劉老師休息了?!薄皠⒗蠋熆人院脜柡??!薄澳銈儎e吵了,把劉老師吵醒了?!薄拔覌寢屨f,感冒要多穿衣服,劉老師趴著睡覺,不冷嗎?”“我去給她披件衣服。”這時,幾個幼兒來給我蓋衣服了,我沒打算“醒”來,我不想讓這種被關(guān)愛的感覺這么快跑掉。我靜靜地趴著,默默地享受著這份由孩子向我詮釋的幸福。孩子們帶著體溫的衣服包圍著我,我在這份呵護中被深深感動了,我的內(nèi)心得到了愛的滿足。世上其他的一切在那一刻對我來說都不重要了……孩子的愛是滿足教師愛的需要的重要途徑。與成人之愛相比,孩子的愛更顯得真摯和純潔,更接近愛的本質(zhì)。這就是為什么孩子的愛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過,得到孩子愛的前提是教師對孩子的愛和喜歡,因為“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些本來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幸福的人”。還是看看下面兩位老師的感受吧:
“慢慢地給孩子的愛多一些,孩子的回報也多一些?!薄白詮奶と胗變航逃@一行,整日與孩子為伴,心中時常為孩子而感動,為他們的純真、為他們的熱情。和孩子相處,不需要偽裝,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會有回報;你愛孩子,他們自然也會愛你;你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尊重你?!?/p>
有時候幸福感源于幼兒的天真無邪。
天真無邪是兒童身上最寶貴的品質(zhì),是拯救異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劑良藥。幼兒的天真無邪使教師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體驗到一種幸福。許多老師談到了源于幼兒天真無邪的幸福感。
一位老師說:“工作中還有幸福,因為我們工作時面對小朋友,不存在勾心斗角,對象比較單純,心情比較放松。而且小朋友也很有趣,特別是他們身上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我覺得特別有趣。比如說,我班上有個小朋友不怎么來上幼兒園,家里人非常寵愛他,有一天他來到幼兒園,玩積木時不小心把積木弄掉到地上了,他穿的衣服很多,彎不下腰,這時他喊我們班性格較犟的一個幼兒幫他撿,那位幼兒就幫他撿了,他對幫他的那名幼兒說‘謝謝’,對方說‘不用謝’。當(dāng)時我看了覺得特別有趣,因為我以為那個幼兒不會幫他撿的,誰知他幫他撿了,并發(fā)生了這樣的一幕很有趣?!?/p>
另一位老師說:“工作中也有快樂,小孩蠻可愛的、蠻天真的;自己也挺喜歡小孩的,覺得小孩好玩。跟我媽一起上街時,看到小孩,我就不自覺地走過去摸摸她的頭,我媽還說:‘你在幼兒園還沒煩夠呀!’上課時,小孩也蠻好玩的,他們的有些行為讓我覺得好意外?!?/p>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面對同樣的教育對象,有的老師能從幼兒身上獲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師獲得的卻是苦惱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師如何看待幼兒、如何與幼兒交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內(nèi)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lǐng)域內(nèi),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diào)。善于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比绻惆押⒆涌闯墒橇钭约盒臒┑娜耍敲茨憔蜁械叫臒蝗绻惆押⒆涌闯墒强蓯鄣奶焓?,那么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
如何獲得幸福感呢,如何才能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呢?
我認為要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長時間和幼兒在一起,教師有時會不自覺地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幼兒或者把幼兒僅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對象。以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就是要看出幼兒身上的優(yōu)點,把幼兒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地接納他,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完全地接納幼兒意味著教師所持的是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意味著教師對兒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這種尊重和理解本身也會給教師帶來幸福。在訪談中,許多老師談到了隨著自己對待孩子方式的變化而體驗到的幸福感,如一位老師說:“做了母親之后,對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嚴(yán)厲,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對幼兒更加寬容了,不易發(fā)火,所以孩子給自己的愛多了,工作也感到更幸福了;在做母親之前,只是以老師的身份自居,對孩子較嚴(yán)厲,但也得不到孩子的愛,感覺并不幸福。”
我們要以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老師們常習(xí)慣于帶領(lǐng)幼兒做這做那,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較多。也就是說這種師幼交往更多的時候是建立在工作關(guān)系上的,這種交往的特征是不平等、沒有感情,有著明確的功利目的——完成預(yù)定的教育任務(wù)。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對老師產(chǎn)生幾分畏懼,對老師敬而遠之,并封閉自己的心靈,不敢言說自己的所思所想。這就等于是教師親手剝奪了讓自己感受另一個心靈的機會。因為缺少與幼兒心與心的交流,教師自己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最終也會變得干涸,當(dāng)然也就沒有什么幸??裳粤?。因此,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fā)現(xiàn)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在訪談中也發(fā)現(xiàn),凡是能以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往的老師,都能體驗這種交往帶給她的幸福。
螞蟻與毛毛蟲的戰(zhàn)爭(小班)
小班的孩子正處于好奇心非常強的階段,什么東西到了他們的眼中都成了被觀察的對象,由于近期溫度過高,下午我?guī)Ш⒆尤淞殖藳觥R坏綐淞趾⒆觽兙拖穹懦龌\的小鳥四散飛奔的到處都是。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樹下找著什么東西,有的在圍著樹爬上爬下,不一會就有幾個調(diào)皮的男孩過來,什么也沒說清楚就拉著我走,我問什么事呀,孩子就說:“到了你就知道了?!卑盐医o蒙住了!到了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原來是一堆螞蟻在圍攻一只毛毛蟲。孩子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都在討論著螞蟻在和毛毛蟲發(fā)生戰(zhàn)爭,我們看看說能獲勝。碩碩是個非常細心的小男孩他蹲在那一動也不動,不一會就把他看到的情景講述給其他小朋友。只聽到他在說:“別吵你們看最前面那個螞蟻在指揮那
,其他螞蟻在與毛毛蟲打架。過了好一會毛毛蟲終于不動了,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跟我說螞蟻勝了。我問為什么小小的螞蟻能戰(zhàn)勝這么大的毛毛蟲,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說話的,突然月軒說:”我知道為什么“?達達也搶著說:”我也知道了“,因為他們?nèi)硕喟?。我糾正說不是人多是同伴多,孩子都噢噢的!像個智者似的。孩子們通過觀察懂得了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