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母親節(jié)的禮物
發(fā)布時間:2021-05-03 幼兒園的母親節(jié)游戲 母親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 母親節(jié)活動方案幼兒園星期天是母親節(jié),我們想讓孩子記住這一節(jié)日,并利用這一節(jié)日增進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情感,決定讓孩子們?yōu)閶寢屩谱餍《Y物,當我把這事告訴孩子們,他們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高興的手舞足蹈,唧唧喳喳的說個不停,因為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動手制作,何況還是為自己的媽媽制作禮物,孩子們更是高興的不得了。
說干就干,我給孩子們講述了媽媽的辛苦和母親節(jié)的意義,把準備好的材料分給他們,給孩子們講述了制作方法,孩子們就開始動手制作起來,孩子們的認真勁是從來沒有過的。
孩子們的制作別具特色,花瓣有四個的、五個的、六個的、還有很多層的。花葉也各不相同,兩片、三片、五片等等不一,形狀有圓形、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菱形等。紅紅的花朵,綠綠的花葉,好像孩子們一張張笑臉,漂亮極了,老師們看了都高興的合不攏嘴。我們在紙的一角寫上了“母親節(jié)快樂”“獻給敬愛的母親”“親愛的媽媽”等字樣。還給他們布置了一個小小的任務,送給媽媽后,媽媽說些什么?星期一回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這時,李宇昊小朋友突然眼圈紅紅的走到我跟前,低低的聲音說“老師,我沒有媽媽,我拿回家給誰呀!”這時我才忽然想起,我們班還有兩個失去母愛的孩子,我想了想,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你媽媽不在,你可以把你的禮物送給奶奶、姑媽、阿姨、甚至爸爸都行,因為他們都是你的親人,都像媽媽一樣疼愛你”,李宇昊聽了默默的點點頭。離園時,孩子們小心翼翼的捧著心愛的禮物,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周一來到幼兒園,還沒等老師問,孩子們就一只只開心的小鳥,唧唧喳喳地說開了,這個說;“我送給媽媽,媽媽說我做的真漂亮”。那個說:“我送給媽媽,媽媽說我是好孩子”。還有的說:“我送給媽媽,媽媽說我的手真巧”。就連平時不太喜歡講話的焦鑫月也大聲地搶著說:“我送給媽媽,媽媽說我長大了,伸出大拇指夸我“真棒”,還說謝謝我呢!說完還有點自豪地扭了扭頭,這時的孩子們都洋溢在一片歡聲笑語中。
這次活動很有意義,不但增進了親人之間的感情,還發(fā)展了孩子們動手操作、動腦想象以及口語表達等各種能力。以后,我們要運用各種節(jié)日活動,抓住機會,不失時機的使孩子們的多種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母親節(jié)送給媽媽的禮物
每年的5月份第二個星期是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這就是母親節(jié)。我們都知道母親的愛是無私的、溫暖的、更是偉大的。為了開展這次活動,我們大一班展開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
在周五的早上,我們班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讓幼兒說說母親節(jié)你最想跟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及最想幫媽媽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展開了這兩個話題,當我提出問題時,頓時,小朋友們舉起自己一雙雙自信的小手,有的說:“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有的說:“祝媽媽母親節(jié)快樂,青春永駐,永遠健康!”還有的說:“祝媽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個個回答,雖然簡短、樸實,但卻是孩子的一番真誠話語,我表揚了這些可愛、懂事的孩子們。孩子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在下午的活動中,我開展了一個美術活動《我愛媽媽》,首先,讓孩子們說說媽媽為你做過的一件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并說說理由。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愛,每天都在為你付出,希望你快樂、健康。當然,媽媽有時也很辛苦,說說做哪些事情是比較累的,我們應該怎么來幫助媽媽,來減少他們的負擔,這樣才覺得開心。
為了感謝媽媽,我讓小朋友畫一幅覺得媽媽會喜歡的畫,送給自己最親的媽媽。剛開始,孩子不知道畫什么好,然后我就舉了一個例子,如可以畫你的媽媽,你送給她一束鮮花,媽媽應該會喜歡的。也可以畫你與媽媽一起手牽手出去玩等。這時,孩子們的思路也開闊起來,在畫的時候我看到吳詩婷畫了些漂亮的花;還有的大多都畫了人物或房子,但走到周思成旁邊我卻看到了他畫了一幅與眾不同的畫,是一個大的漢堡包,之前我覺得挺奇怪,后來看出了畫中的意思,輕輕地問他:“是不是媽媽平時工作累,你要送她喜歡吃的漢堡呢?”孩子看了看我,開心的朝我點了點頭。同時,我拿起他的畫在班里表揚了他,這位充滿想像、愛動腦筋的小男孩。
隨后,有些幼兒完成了他們的作品,但想在圖畫中為媽媽送上一句溫馨的祝福,然而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寫上了自己想說的話??粗约旱摹敖茏鳌?,孩子們既開心又興奮。一串串笑聲不禁回蕩在教室中。
教育隨筆:發(fā)禮物
孩子們對禮物都是非常喜歡和新奇的,在本次數(shù)學活動中,我通過分禮物的形式讓孩子來感知7以內(nèi)的數(shù)量,讓孩子們在開心、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會看禮物單的圖標并能按圖標拿取相應數(shù)量的物品。
活動開始,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各種各樣混合在一起的禮物,讓孩子們將禮物分類放好,孩子們都積極舉手參與,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請班級能力較弱的一名孩子來進行分類,分類的效果很好,全部都很正確。
我以“老師要請一名小朋友去玩具店買東西,但要買的東西太多,記不清楚怎么辦?”為情境導入,讓孩子們認識清單,了解清單的作用,我根據(jù)清單進行提問“每個人會拿到什么禮物?每樣禮物可以拿幾個?”孩子們也能根據(jù)清單進行觀察和回答,如:雪花片7個、積木5個、水彩筆4支等,孩子們能很好的理解清單的意義。
在分組活動中,我給孩子每人發(fā)一張清單,每個孩子的數(shù)量都是不一樣的,孩子能根據(jù)清單上的圖標進行操作,知道哪種玩具拿幾個,對7以內(nèi)的數(shù)量掌握得很好。在進行集體檢查和驗證時,每個孩子都能對照清單介紹自己拿的禮物,都很正確,活動開展很利。
教育隨筆:感恩母親節(jié)
自從知道有母親節(jié)以來,每逢五月我都會提醒自己,一定要跟母親一起過。一年只有一次,但每年都會留下遺憾,于是便將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學生們。每年進了五月,我都會有一個不變的話題,也許很俗,我卻每年都說:“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我們該做些什么呢?”往常學生們總是各抒己見:“給媽媽寫封信”“給媽媽買張賀卡”“給媽媽買個蛋糕吧”“幫媽媽干活,讓辛苦的媽媽休息一天”……
即使今年面對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同樣也讓我內(nèi)心充滿了感動。當我們討論媽媽非常辛苦,該怎樣幫助媽媽,讓她們快樂過節(jié)時,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有說幫著掃地的,有說幫著擦桌子的,還有說幫著刷碗的,甚至有幾個“小不點兒”說幫媽媽炒菜,連平時最調(diào)皮的欣兒這時也開了腔:“我媽媽沒在家,出去打工了,我要幫姥姥掃地、擦桌子?!蔽腋袆恿?,真的是被孩子們真誠的話語感動了,幫助媽媽,幫助媽媽的媽媽,孩子們年齡雖小,卻有一顆感恩的心。真城的感謝母親節(jié),感謝母親節(jié)給了天下所有的孩子們一次“感恩”的機會,愿這感恩的心永遠傳遞下去,祝愿天下所有的母親:節(jié)日快樂!
教育隨筆:有意義的圣誕禮物
有意義的圣誕禮物
今天是圣誕節(jié),一大早我來到教室就看見孩子們手上拿著送給老師的禮物,有的孩子手上拿著用紙盒包著漂漂亮亮的蘋果,有的孩子送來了一個包裝精美的棒棒糖,都嚷嚷著要送給我呢!我看著這些小禮物,我正陶醉在其中!這時,王佳研走進了班級,她的手上拿著三個精致的賀卡,還帶音樂呢!孩子們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王佳研說:“看我的,是我叫我媽媽買的,還帶著音樂呢!”聽完王佳研的話,緊接著許佳成就說到:“我送給老師的是蘋果,可貴了呢!”蘆琪接著說:“今天放學,我讓我媽媽也買個更漂亮的送給老師,比你們的都漂亮!”聽完孩子們說的,我突然覺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祝福很真誠,但是方式不對,禮物并不是用來攀比的,于是我盤算了起來。
上午上課的時候,我把孩子送的禮物放在了桌子上,給孩子們看了看。首先先謝謝孩子們的禮物,然后和他們說,今天老師很開心,并不是因為我收到這么多禮物,而是老師收到了一條短信,一條祝福老師節(jié)日快樂的短信。老師看到了很感動。接著我和他們分享了短信的內(nèi)容,之后和他們說了禮物真正的意義——不在于多貴重,多精美,而是心意,就算是一幅畫,意義也很重!孩子們聽完感覺懂了,都嚷著要畫一幅最美麗的畫,送給老師呢!于是一節(jié)有意義的繪畫課又開始了,看到孩子那認真的表情,我才覺得這次的圣誕節(jié)過得真正的有意義。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傳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學生傳授對待真理的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對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欽佩的情感,對于邪惡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態(tài)度。
幼教隨筆:最美的禮物
“楊老師好,這是我媽媽送給你的?!碧ь^一看,原來是懂事的天驕,她的手里拿著兩張紙。
今天是3月8日,雖然我們不能像其他單位的女性朋友一樣可以出去旅游,放松心情,度過自己的節(jié)日,不過,我還是滿懷美好的心情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因為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感覺到生活得很充實很快樂,我喜歡這種簡單而又忙碌的感覺。
“楊老師好!”隨著一聲聲清脆的問好聲,孩子們陸續(xù)入園,“祝老師節(jié)日快樂!”沒想到,一上班收到的第一個祝福竟是孩子們的,我感覺到自己的心被一種幸福感動著,我相信這種幸福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體會到的。
“楊老師好,這是我媽媽送給你的?!碧ь^一看,原來是懂事的天驕,她的手里拿著兩張紙。
安排好孩子的晨間活動,我打開了天驕送給我的兩張紙,原來是孩子的媽媽寫的,仔細閱讀,我不禁為天驕媽媽的文筆所打動。這是家長選取得日記中的一頁,題目便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當孩子用無辜的眼睛打量著媽媽,為媽媽竟然給她‘告狀’而感到傷心時,只見楊老師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用眼睛看著孩子,輕輕地說‘晚上休息太晚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長不高’時,我發(fā)現(xiàn)蹲下的老師正和孩子一般高,而孩子也對老師的話點點頭。那一瞬間,我明白了為什么老師的話孩子會聽在心里,原來老師正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感覺到?jīng)]有距離,所以那親切的話語更能進入孩子的心扉……”這是日記中家長記載的一段,最后家長祝我班三位老師節(jié)日快樂!
讀完這篇日記,我的心靈再一次被感動。沒想到,自己不經(jīng)意的一個動作,竟能被家長詮釋的這樣美好,這里面既有家長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也有一種激勵,它能讓我感到做一名幼教人的光榮和價值。回味一天的生活,我想,這應是我今天收到的最美好的禮物了,謝謝我的孩子和家長!
教育隨筆:孩子喜歡的禮物是表揚
教育隨筆:孩子喜歡的禮物是表揚
在幼兒園中,老師們總是喜歡安穩(wěn)一點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聽話、好管教,讓老師省心,也能討得老師們的喜愛,而對于那些“活潑愛動的孩子,則往往因為其“調(diào)皮惹事”,久而久之,則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但我覺得,對待那些“活潑愛動”的孩子,需要老師用心觀察,找出有別于一般孩子的教育和教導方法,找準切入點,通過意識引導而使其行為上產(chǎn)生循序漸進的轉化,逐步改變其過于“活潑好動”的習慣,使其融入班級整體活動中去。但對于我來說,我覺得活潑愛動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會表現(xiàn)出他的聰明的。
我們班其中就有這么一位——王XX,他不僅活潑愛動,而且常常給老師制造一些“小惡作劇”,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戲時,他往往會掉頭大竄,讓老師追來追去;教育活動中,他會鉆到桌子底下與你玩“捉迷藏”;玩玩具時,他又常常將玩具仍滿地,他簡直就是一個“自由人
面對這樣一位“自由人”,又該如何做呢?首先,我采用的方法是——找優(yōu)點,并使其發(fā)揚光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很聰明,記憶力很好,而且非常在意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我還發(fā)現(xiàn)平時老師講的常規(guī)他都能記住,于是我從這一點入手,平時多給予他表揚,在他表現(xiàn)好的時候多給他獎勵,而他也會為了老師的獎勵而做得更好,在這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他的進步非常大,再也不往外面亂跑了,不再在桌子底下“捉迷藏”了,也知道了用勺子吃飯了,雖然他做得并不是非常標準到位,但孩子有了很大的進步,就是老師最欣慰的事情了,我想經(jīng)長時間慢慢的培養(yǎng),他一定能改掉那些壞毛病的。
記得一位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以獨特發(fā)展”。
幼師母親節(jié)教育隨筆---“我從哪里來”—課后隨感
導讀:總體上幼兒都明白媽媽是怎樣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我接著有問:“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什么樣?他們吃不吃東西呀?”幼兒搖搖頭說:“不知道”。接著我出示媽媽懷孕的剖面圖,向孩子講了寶寶在媽媽肚里的情形。也講到了媽媽通過臍帶把有營養(yǎng)的物質輸送到寶寶的身體里,讓寶寶慢慢長大……
今天的主題活動是“我從哪里來”,而我覺得不僅應該讓幼兒明白自己是怎樣被媽媽孕育出來的,還應該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體會媽媽孕育生命的辛苦,從而促進幼兒關心親人的感情。
活動開始,我出示了有大貓與小貓、蝌蚪找媽媽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孩子們七嘴八舌說是大貓與小貓寶貝玩,也有說是蝌蚪玩,也有說蝌蚪與青蛙媽媽玩等??傊且隽恕皨寢尅边@個詞。
第二步,我說:“動物離不開媽媽,小朋友們能離開媽媽嗎?”“為什么?”孩子們大致說到了:我是媽媽的孩子;媽媽保護我;媽媽給我買好吃的……我接著又問:“那你們知不知道媽媽是怎樣把寶寶生出來的?”幼兒有的說:“是媽媽解開肚臍把我拿出來的。”有的說“是媽媽剪開肚子把我生出來的。”總體上幼兒都明白媽媽是怎樣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我接著有問:“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什么樣?他們吃不吃東西呀?”幼兒搖搖頭說:“不知道”。接著我出示媽媽懷孕的剖面圖,向孩子講了寶寶在媽媽肚里的情形。也講到了媽媽通過臍帶把有營養(yǎng)的物質輸送到寶寶的身體里,讓寶寶慢慢長大……
接下來,為了讓幼兒體會母親懷孕的辛苦。我準備了幾只吹起來的大氣球,分別裹在幼兒的肚子前,孩子們嘻嘻哈哈地笑著,我讓幼兒分別模仿媽媽日常生活表演給小朋友看,有的讓他學媽媽穿鞋、穿衣服;有的讓他到桌子下拿東西。孩子們笑成一團,可是所有的動作大都做地半途而廢,有的幼兒就怕氣球爆,動也不敢動。我借機說道:“是呀,媽媽在懷孕時,也時時會擔心寶貝,總怕碰壞了肚子,影響她的小寶貝,你們現(xiàn)在綁著氣球很輕,可媽媽懷孕時的肚子可沉啦,媽媽還要上班、做飯、洗衣服、做家務……她累不累呀?”孩子們剛才嘻嘻哈哈的樣子一下子變得肅靜了。齊聲說:“媽媽辛苦了!”我問幼兒:“你們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啊?”孩子們大聲說:“幫幫媽媽做家務”、“給媽媽捶背”、“給媽媽好吃的”……
其實,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會愛媽媽,讓媽媽愛。而怎樣讓幼兒在心中對母愛升騰出崇敬的情感,這樣孩子才會有回報的愛。
教育隨筆:植物的變化
孩子們的天性都喜歡探索和觀察,但缺乏持久性和堅持性。因此,連續(xù)性觀察往往半途而廢,沒有結果。如何引導孩子們做連續(xù)性觀察并獲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們一起做觀察記錄的方法試一試,因為孩子們在和老師一起做事情的時候興趣是最高的。
在班級的植物角,我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記錄表,記錄植物的變化。每天早晨來園早的孩子,還可以給大蒜修剪根苗。鼓勵孩子們看看它們有沒有變化,怎樣變化,誰發(fā)現(xiàn)它們的變化,就可以來做觀察記錄。
第一天一早,于皓軒來到幼兒園就直奔自然角,仔細地看起來。不一會兒,松松興奮地告訴我:“老師,蒜苗好像有變化!?!甭犓@么一說,其他小朋友趕緊圍過來仔細地觀察。這時,錢思涵問:“那個綠色的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嗎?”王諾嘉說:“不像,我見過的蒜苗可比它長?!薄澳鞘鞘裁囱剑俊薄拔乙膊恢?。哎,你看蒜頭怎么起了好多皺紋呀,真難看,嘻嘻……”孩子們捂著嘴笑了起來。為了鼓勵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特別是第一位發(fā)現(xiàn)者——于皓軒,我讓他把蒜苗的變化畫在記錄表中,然后,請他們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為了直接肯定他們的行為,鼓勵其堅持連續(xù)性觀察并激起大家的觀察興趣,我每天都帶著孩子們來到植物角,鼓勵他們給植物澆水等等。后來,蒜苗越長越高,孩子們又多了一個任務——給大蒜修剪葉子。從此,每天都會有幾個小朋友熱心地關注著大蒜發(fā)芽的變化過程,爭著做記錄,結果原定五天的觀察記錄表格已遠遠不夠使用。干是,我們又增加了一張表格,讓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連續(xù)性觀察活動當中。
后來,植物角還增加了小實驗——“比比誰發(fā)芽的快”,我們用綠豆和黃豆分別分盤裝好,同時泡在水中,看看誰發(fā)芽的快。每天,植物角都有很多孩子來觀察豆子。看著長得茂盛的豆苗,孩子們的臉上露出暖心的笑容。
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是最佳的鼓勵方式,要想培養(yǎng)孩子某種興趣并能夠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老師的參與必不可少。只有老師是位有心人,孩子才能成為有心人。而在過程中,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也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