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安全教育隨筆《水好玩也危險》
發(fā)布時間:2021-05-01 五月教育筆記 小班五月教育筆記 幼兒園安全教育隨筆每次一到天氣炎熱的夏季,我就十分揪心,新聞上總會有一些溺水事件的發(fā)生讓人惋惜,于是我覺得與其在事后惋惜,不如在事先教育孩子一些正確的自救方式方法。
于是,在班級我開展了一節(jié)《水好玩也危險的》安全防溺水課程,課前我問了幾個小朋友:你們覺得哪些地方可以玩水?很欣慰,大部分幼兒說不能隨便到有水的地方去玩,必須有大人陪伴才可以,有一個小朋友大大咧咧的說:我不怕,我一個人就可以到我奶奶家的河里去玩水。聽到他的回答,我心里明白了,他就是我的重點教育對象,于是我趕緊問他,如果你一個人去,發(fā)生危險了怎么辦?“不會的,我會游泳。”他很驕傲的告訴我,生活條件變好,家長對孩子技能也逐漸的看重,給孩子報了游泳班,然而正是這種想法,卻害了他們,家長只交給他們技能,卻沒有對他們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導致了一些孩子盲目的自信,從而悲劇降臨!于是我特意選了一些案例放給孩子們看,看到視頻中的孩子因為不會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二溺水,一些孩子與同伴出去玩水,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獨自下河游泳,一個發(fā)生危險,另一個去救他,結果,兩個都被水沖走了等等一些溺水視頻,我看她們對著視頻一個個發(fā)出嘖嘖的惋惜聲,我覺得我該說些什么?于是我乘機對她們提出了要求,休息時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不能游泳,不能獨自去救落水的人,要及時的像周圍的大人呼救,做到先保證自己的安全。n4507.cn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安安全全玩玩具
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意識薄弱。我們班的有些孩子在戶外活動時,對一些大型玩具(滑梯、蹺蹺板、秋千)沒有正確的使用方法,自我保護的能力也很差,為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戶外活動課《安安全全玩玩具》,來教給幼兒正確的游戲方法,變教師被動的預防事故的發(fā)生為幼兒主動地去認識危險、避開危險。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大型玩具。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的方法玩滑梯等玩具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過程:
教師組織幼兒來到活動場地
請幾位小朋友玩蹺蹺板,其他幼兒討論:
(1)他這樣玩對不對?為什么?
(2)應該怎樣玩?
教師小結:蹺蹺板很好玩,但玩的時候要小心,兩只手要抓緊把手,上、下、上、下,有規(guī)律地搖擺。
滑梯:
滑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可是玩法也不盡相同,還有的孩子喜歡你推我,我擠你,安全隱患很大,為此我請幾個大班的小朋友示范正確的玩法,排好隊輪流上,下的時候等前面的小朋友到底了再下,并且教育幼兒要掌握正確的姿勢:腳朝下,雙手抓住兩邊的欄桿,不能臉朝下腳朝上,避免發(fā)生危險。
秋千:
小班的孩子對秋千相當?shù)暮闷?,想玩但不大敢,做到上面原地晃,教育幼兒一定要雙手抓緊鏈子坐牢,蕩來蕩去的時候要注意其他小朋友,別把人家撞著。
總之,保護幼兒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教師要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隨機教育是自護教育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為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有較深的理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隨筆三篇:遇危險,不要慌
幼兒園里,孩子們在游戲和活動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事情,由于孩子們年齡小,所以孩子們往往意識不到他的危害性有多大。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們關注身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呢?
剛入園不久的佳穎小朋友,一次由于坐椅子的姿勢不正確摔倒在地,頭上起了個小泡,孩子哭了起來,這是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佳穎的身上去了。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進行了隨機教育,在全班展開了找“危險”的活動。
我讓孩子們想一想、找一找、說一說哪些地方有危險,孩子們變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老師,上廁所時,有的小朋友互相擁擠,會摔倒,很危險?!薄袄蠋?,有的小朋友搬椅子時抬得很高,會碰到別人?!薄袄蠋?,上下樓梯時,有的小朋友,跳,會摔倒。很危險?!薄⒆觽兊脑捳Z讓我觸目驚心,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孩子們身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還真不少呀!
隨后,我又就孩子們找出的“危險”對他們進行教育,讓他們說一說以后怎樣在活動和游戲時應該怎樣去做才能避免“危險”。教育孩子們對突如其來的“危險”,不要慌,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但增強了,而且班級紀律也好多了,孩子們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對癥下藥”
我班的嘉惠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平時很少與老師小朋友交流,我從沒有看到她笑的樣子。直到有一天,她的媽媽給我打電話,說有小朋友欺負她,我才知道她原來在家媽媽不讓她和小朋友玩。
因為這天我讓嘉惠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并沒有小朋友欺負她,只是孩子們在活動時需要共同合作,他不讓其他小朋友動她的玩具,便和媽媽說小朋友欺負她。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便“對癥下藥”。接著我便約嘉惠的媽媽第二天到幼兒園,以朋友的身份和她談心:“昨天并沒有小朋友欺負嘉惠,她只是和小朋友們合作玩玩具,你不讓孩子和小朋友玩,可能擔心孩子被欺負,如果您讓孩子一個人在家玩,既安全又衛(wèi)生,但您的做法會導致孩子性格內向,不會和小朋友交往,您不知道,集體游戲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家長聽完我的話,感激的對我說:“老師,謝謝您,以后我知道該怎樣做啦!”從此以后,嘉惠變得開朗起來了,活動中也主動與同伴交往了,她的媽媽也再沒有來找我說有小朋友欺負她。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做有心人,注意觀察孩子甚至家長的舉止
,了解他們的需要,即時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3、樹寶寶流淚了
我們幼兒園里,樹木成行,花草眾多,大多數(shù)孩子都知道愛護他們,可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有時不聽話。
一次戶外活動,浩鑫小朋友順手從一棵小樹上折下了一條樹枝在玩,我剛要發(fā)火,看見小樹的折斷處流出了許多綠汁,于是我靈機改變了主意。我把浩鑫叫過來,讓他看一看小樹流淚了,其他的小朋友也跟著過來了,我趁機指著小樹給他們講起了故事:小數(shù)的名字叫樹寶寶,樹干是他的身體,數(shù)值是他的頭發(fā),樹寶寶靠頭發(fā)吸收陽光,制造水分,你們看浩鑫小朋友采了樹寶寶的頭發(fā),樹寶寶流淚了……
講著講著,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臉上的表情變了,忽然都埋怨起浩鑫來,你一言我一語,這時只見浩鑫低著頭走到小樹前,難過的說:“對不起,樹寶寶,你別哭了,以后我再也不揪你了。”以后也再沒有小朋友們揪樹枝了。
通過這件事
教育隨筆:玩泡泡水
教育隨筆:玩泡泡水
小班的孩子對洗手、洗頭、洗澡時的泡泡充滿了興趣,他們去公園玩也最喜歡吹泡泡。我們怎樣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生成為有價值的教育活動呢?在“下雨的日子”這個主題中,我們設計了關于水的幾個活動,試圖通過幼兒自己的動手嘗試和操作,培養(yǎng)他們探索的興趣,體驗科學活動的帶來的樂趣。“吹泡泡”這個活動貼近孩子的生活,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百玩不膩。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讓他們發(fā)揮聰明才智猜一猜“泡泡水是怎么來的”。“買來的,我見過!”幾乎是異口同聲。“今天我們不用買,能不能自己做呢?”聽了我說的話,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我一一將活動材料介紹給孩子們,現(xiàn)場展示制作泡泡水,然后讓幼兒分組用事先準備的洗滌用品自己調制泡泡水,并嘗試著吹泡泡,孩子們吹著自己調制的泡泡水非常開心,同時我還準備了大吸管和小吸管,一些用廢舊的電線絲做成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示范用它們來吹泡泡,讓幼兒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雖然形狀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自主探索操作中獲得經(jīng)驗。
在玩泡泡水的活動中,孩子們自己動手探索嘗試、觀察、比較,激發(fā)起強烈的好奇心,而在活動過程中我注重了孩子的相互交流,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交流氛圍,把問題留給孩子自己解決。以往我們總是認為,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經(jīng)驗少,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開展探究活動會比較困難。但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選取孩子感興趣的對象,創(chuàng)設有效的材料環(huán)境,又遵循他們探究事物的特點,同樣能在小班很好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教育隨筆:這樣玩好不好
那天午餐后,孩子們和往常一樣在小操場上玩,我在教室里寫東西,有時候不經(jīng)意地往外瞧了瞧,看見蹦蹦床那兒思宇和耀文兩個人正搬著小椅子往蹦蹦床的出口處的階梯上放。因為階梯是一層一層的,椅子放不牢,而他們倆人一次一次的往上放,而小椅子一次一次的放下去,不時的發(fā)出掉下來的聲音。瞧見他倆那個樣子,我真是又氣又急:要是被掉下來的椅子碰傷了怎么辦?我當時真想把他倆狠狠訓一頓。
我把全班幼兒叫進來了活動室,若在往常我會當眾來一番訓話。這時有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里一閃:何不換個方法試試?于是我說:“剛才思宇和耀文兩位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出了一個新的游戲的玩法,老師請小朋友討論一下,這樣玩好不好呢?”小朋友分頭討論一下,家怡舉手了:“這樣玩不好,要是小椅子摔下來,砸在身上會很危險的!”張政說:“這樣玩會把小椅子弄壞的?!逼渌∨笥岩舱f這樣玩不好。我把目光轉向思宇和耀文問:“你們這樣玩好嗎?”他倆異口同聲地說:“這樣玩不好,我們以后再也不這樣玩了?!蔽页脽岽蜩F:“老師喜歡動腦筋的小朋友,可是在玩之前,小朋友應先想一想,這樣玩好不好?!蓖ㄟ^這件事,我認為幼兒好動,辨別是非的能力差,簡單的訓斥對制止幼兒的出格行為未必能奏效,而如果采用討論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發(fā)表意見,更能接近幼兒的思維水平,幫助他們明辨是非,以形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隨筆:老師,你也多喝水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刺耳的鬧鈴聲把我從美夢中拉回現(xiàn)實,眼睛半睜開的看著剛蒙蒙亮的天,再想想外面的寒冷,真心不想離開這溫暖的被窩!想起自己班里的一群可愛的孩子后,還是堅定的起來了。起來洗漱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嘴角處不知道什么時候上火起了個大泡。
周一的上班路上車真多,一陣冷風吹在我身上,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于是我又加快了步伐去趕班車。如往常一樣,來到幼兒園到達教室后,開門開窗通風,簡單收拾整理了一下教室,開始等待孩子的到來,不一會兒入園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的到來了。
上完一節(jié)活動課之后,按照一日流程,接下來就是喝水時間了。孩子們有序的排隊接水喝,自己則在一旁觀察著。這時,我們班的調皮大王——軒軒,他端著水杯向我走過來,我想,這小子又要告誰的狀?“老師,你讓我們喝水,你也多喝水?。∧憧茨阕彀蜕隙计鹋萘?。”聽到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里咯噔一下,一股暖流涌進我心窩。“軒軒,謝謝你的關心,我現(xiàn)在就去喝水!”他聽到我的話語后,似乎有些害羞又有些興奮的躲閃到其他小朋友后面去喝水了。他的這一舉動讓我重新了解了他,他在調皮之中還隱藏了一種仔細和體貼的心,不僅是一個調皮的小子,還是一個時代性的小暖男。聽上去,這是一句很簡單的話,可是在我看來,這句話里包含了孩子對老師的愛與關懷。
小小的言語,卻感動了我,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的宗旨就是“一切為了孩子”,太多的時間都是去關心孩子,照顧孩子,而常常忘記照顧自己,所以我們常常被稱之為是燃燒的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心中的感慨有很多,在這個收獲的季節(jié)里,記下自己身邊平凡中的感動,哪怕是一句很簡單的話語,一個很平凡的動作,或許都會觸動你的心,讓你感動。
我愛我班,更愛這一群可愛天真的孩子,很慶幸自己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享受過程,奔向幸福。
教育隨筆:點名也可以這樣玩
如果說幼兒園的點名只是為了核對人數(shù),或打發(fā)時間,那真是放棄了一個大好的教育機會。點名的學問深不可測。點名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常規(guī)。點名前必須讓幼兒明確,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小朋友必須安靜,該是誰就是誰,像那種老師只管叫著名字,不管孩子亂喊一氣的點名不要也罷。點名有助于促進孩子間的友愛情感。點名時不妨跳過請假幼兒的名字(誰來誰沒來,不需要依靠點名來確定,老師應該時刻做到心中有數(shù)),點完后,問幼兒:“誰沒來?”培養(yǎng)幼兒對他人的關注情感,同時還可通過點名鼓勵堅持入園的幼兒。
點名可以滲透數(shù)的概念。小班幼兒可以要求他們點數(shù)自己組多少人,練習5以內點數(shù)。中班可要求多數(shù)幾個,大班則可要求全數(shù),還可練習默數(shù),自己報數(shù),進行偶數(shù),奇數(shù),相鄰數(shù)等概念的滲透,并且也可以適當?shù)臐B透乘法概念。
點名可以幫助幼兒形成時間概念。年月日,星期,以及昨天,今天,明天等。每次點名前告訴幼兒日期,有沒有特殊性,借以進行人文教育。點名可以促進師生感情。采用豐富多彩的點名方式,如被點到名的小朋友模仿小動物叫,或是用特別的方式與小朋友老師打招呼等。
教育隨筆:好玩的冰塊
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我?guī)ьI孩子們在戶外跑步,圍著活動場地跑了三圈,孩子們意猶未盡:“辛老師,我們在外面玩一會吧?”“好啊!”雖然天氣有些寒冷,我也不想掃孩子的興?!艾F(xiàn)在我們自由活動?!痹捯魟偮洌⒆觽兏吲d地像出籠的小鳥,飛向自己喜歡的玩具。
“快來看啊,這里有好多冰塊”活潑的馮立偉揮手呼喚著同伴,我也快步走了過去。只見滑梯上、輪胎里有好多的冰塊。劉競陽好奇地問:“辛老師,哪里來的冰塊呀?”我故作神秘地重復了一遍“是呀,哪里來的冰塊呀?”聰明的張健說:“老師,我知道,昨天晚上太冷了,雨水存在里面結成了冰塊。”“張健,你真棒?!焙⒆觽兒苌儆袡C會接觸到冰塊,所以非常開心,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老師,這塊冰塊是三角形?!?/p>
“老師這塊是正方形的。”
“這塊是梯形的?!?/p>
“這塊是長方形的?!?/p>
看著奇形怪狀的冰,善于觀察的荊荷清說:“冰塊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蔽壹皶r地鼓勵孩子:“你們觀察得真仔細!”
“老師,冰塊亮晶晶的”。
“老師,冰塊在我手里化成水了。”
“老師,我知道,是因為小朋友的手熱乎乎的,所以冰塊會化成水?!毖劬Υ蟠蟮膹垊P告訴我?!澳銈冋f得非常好,盡情地玩吧!”聽我這么一說,孩子們玩得更起勁了,有的在塑膠地上用冰塊拼出了漂亮的花、可愛的小兔、高山、大樹,還有的小朋友推著輪胎玩,聽到里面冰塊隨著輪胎轉動的聲音說:“老師,還有好聽的音樂呢!”幾個孩子還跟在后邊唱起了歡快的歌——好一道美麗的風景。
看到孩子們玩得這么開心,我真的打心底里高興,雖然冷了些,但我們玩得熱火朝天。我抓住孩子善于觀察這一特點,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并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豐富了知識,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教育隨筆:磁鐵真好玩
活動背景:
今天整理材料的活動時像往常一樣,孩子們都在整理著自己的游戲材料,只聽傳出“啪”的一聲,我黑板上一塊磁鐵摔在地上成兩瓣了。一山趕緊去幫我找出來,我也就沒有管了,不一會兒,教室熱鬧了起來,只見閆正博手里拿著一個紙盒,紙盒里外各放一塊磁鐵,原來,摔碎的磁鐵正隔著紙盒“賽跑呢”,這一奇妙現(xiàn)象引起孩子們的濃厚興趣,我被他們專注而激動的深情所感染。于是,我也加入其中,玩了起來,:“所有的東西都能被磁鐵吸起來么?”“老師,為什么這兩塊磁鐵一會能吸在一起,一會又像吵了架一樣,誰也不理誰呢?”于是利用這樣一個好的契機,我開始了一個《好玩的磁鐵》的活動。首先,我用了一張紙演示了磁鐵小人的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其次,提供幼兒自我探究的空間。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各自進行的小實驗,讓孩子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一些東西”并將能吸住的東西分類,調動其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通過經(jīng)驗分享環(huán)節(jié),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習活動的熱情。在孩子們知道“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后,我又創(chuàng)設情境讓磁鐵一下變成“好朋友”和“討厭鬼”的游戲,這讓孩子們對“磁鐵”的興趣更上了一個臺階,他們發(fā)現(xiàn)我只要給磁鐵換一個面就能控制他們的行動,知道磁鐵分成兩極,也讓孩子們對“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有探尋的欲望。在邊玩兒邊學中動手有了操作的欲望,沒過多一會兒,孩子們就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了,有“小貓釣魚”“小磁鐵走迷宮”“看誰爬的高”等游戲材料。
活動反思:
在孩子們的成功喜悅中,我感悟很多,假如“磁鐵”摔碎后我對他們的“發(fā)現(xiàn)”置之不理、假如我沒有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么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寶貴的教育時機從孩子們的身邊悄悄滑過。“生活中處處有教育”需要教師在說每一句話時、做每一件事時認真考慮斟酌,在一點一滴中捕捉能夠開啟孩子探索的每一束亮光,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就會充滿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