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先準備份自我介紹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2020幼兒園開學準備有哪些 入學準備 幼兒園游戲介紹快開學了 寶寶自我介紹準備好了嗎
2011幼升小的寶寶們即將入學,自我介紹是讓老師和同學認識自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想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孩子們必須先要進行自我介紹的練習。以下是小編總結的幾點方法及男女生版自我介紹范本,家長們快來幫助寶寶們進行自我介紹吧!
自我介紹“五步走”
第一步——打招呼:10個字以內(nèi)(尊敬的)各位XXX….早上/中午/下午好
第二步——自我介紹:30~40個字叫什么幾歲幾年級幾班擔任什么職務(沒有掠過)
第三步——介紹事跡:150~200字主要是本學期的成績啊得到的獎勵啊參加了什么活動特長什么的
第四步——總結:30~40字就是一些展望未來我會更加努力什么的話
第五步——注意事項:在自我介紹時,語速不要太快,口齒清晰,否則會讓人聽不清。要講究禮貌,根本不需要為了介紹滿一分鐘而努力收集詞匯,因為你就算講的再久,最主要的只不過是自我介紹而已。
例:大家好!我叫金慕,金光閃閃的金,羨慕的慕,今年X歲,來自于XX,現(xiàn)在讀X年級X班,我是一個性格XX的男(女)生,希望和大家成為朋友,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幫助,謝謝!
自我介紹范本參考
男生版
范本一:詳細版
老師、同學好:
我是一個比較文靜聽話的男孩子,不愛搗亂,不過偶爾也會淘氣。
我是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在那里我度過了愉快的三年。老師喜歡我,小朋友也喜歡我,當然我也喜歡他們,我們在一起非常開心。我在那里有很多好朋友,我希望在學校里也能這樣。
我認識了很多字,但是寫得還不太好。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我很喜歡看,現(xiàn)在最喜歡的是英雄故事、軍事和科學等方面的。我還喜歡問問題,有時候難住了媽媽,她只好去電腦里查。
為了鍛煉身體,我在幼兒園里學了半年武術,老師教了一套拳,可是現(xiàn)在差不多都忘了。我還在少年宮學了半年兒童畫,雖然現(xiàn)在畫得還不是很好,但是比以前有進步了,我最喜歡畫奧特曼。
媽媽從小要求我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中午睡午覺,要講衛(wèi)生,勤洗手。我努力去做,但是有時候也犯點小錯誤,特別是這個假期玩得多了,開學了,又換了新環(huán)境,還需要適應。
我的優(yōu)點是記憶力比較好,認字多,加減法也會一些;性格比較溫和、開朗,可以和同伴和睦相處;敢于發(fā)言,上課時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幼兒園里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缺點嘛也有,有時候會犯倔,偶爾有點小氣。我的體育方面不是太好,在幼兒園排練舞蹈時老師說我動作不太協(xié)調(diào),登高爬低的時候有點膽小,不過我會加強鍛煉的。媽媽還說我寫作業(yè)的時候有點粗心。
媽媽對我的希望是:健康、善良、正直、向上,努力學習,做一個自信、自強、自立的人。
希望老師能對我嚴格要求、幫助我進步。媽媽爸爸希望我能保持好的視力,不要過早的戴上眼鏡,所以保持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很重要,希望您能督促和提醒我,謝謝。
范本二:簡略版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荊子涵。今年6歲了。我喜歡的運動是滑板?;蹇珊猛媪?我還喜歡畫畫。我畫的畫獲過大獎。我的家里還有爸爸、媽媽、姥姥和姥爺。我很愛他們。
女生版
范本一:故事版
大家好!我叫常茹,今年6歲,今天我已經(jīng)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瞧我,圓圓的臉白白凈凈的,像十五的月亮。眼睛圓溜溜、亮晶晶的,像兩個黑葡萄。一個小巧的鼻子長在臉的最中間。紅紅的嘴唇,一笑兩個嘴角就向上翹,像一只小船,好看嗎!
我喜歡畫畫,喜歡制作,喜歡想象。有一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在陽臺上玩。把兩個大泡沫板掏了兩個洞,套在了胳膊上。不停地扇動著,一邊扇一邊喊: “媽媽,快來看鴿子!”媽媽跑來左看看,右看看,奇怪地問:“鴿子在哪兒?”我說:“媽媽,你看我像不像鴿子?!眿寢屢豢?,哈哈大笑!大家覺得我有趣嗎?喜歡跟我做朋友嗎!
范本二:陳述版
我是一個活潑爽朗的小女孩。我長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有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長著一張櫻桃般的小嘴。中等身體,高高的個子。
我喜歡荷花,由于它在湖水里亭亭玉立,如同一位位漂亮的小姑娘。我喜歡畫畫、唱歌、跳舞……我非常聰明,字也寫得很好,不過,我還要向邊玥香學習,更上一層樓!
我的優(yōu)點有很多,比如說我寫字又有速度,又有質量,作業(yè)能及時寫。我回家吃飯時,我能幫父母盛飯??墒?,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我的缺點也有很多,比如說我愛看電視,平時愛玩電腦。不過,為了學習成績,我應當盡力,努力,在努力!我來上學時,書包還是要媽媽幫我拎。今天我成了一名小學生,我長大了,會懂事了,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做。我的體育方面很差,尤其是乒乓球。掂球我最多掂得連70個都不到,而且還是少有的!哎,看來我的體育方面是跟不上了!
這就是我,一個可愛的我!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從“閱讀”開始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與別人交流的必要條件,分為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主要包括閱讀、朗讀、書寫。口頭表達能力則主要是指口頭描述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是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多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對于今后孩子的書面表達會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現(xiàn)在就讀幼兒園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側重指口語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并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我認為“閱讀”很重要。我所說的“閱讀”,是指家長領著孩子一起讀、共同欣賞、相互交流。而要達到較好的“閱讀”效果,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要小孩子喜歡閱讀,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必定要先有閱讀的環(huán)境。在這里提到的閱讀環(huán)境包括社會閱讀環(huán)境和家庭閱讀環(huán)境兩方面。
何為社會閱讀環(huán)境?就拿我們家來說,住在圖書館旁邊,雖然孩子還沒到給辦借書證的年齡,但因為我常帶他去那里,他總會問:“媽媽,我什么時候可以到里面借書了?”于是,我就會偶爾帶本書,與他一起到那里看一看,讓他感受一下那兒良好的閱讀氛圍。再比如說,多和愛看書的小朋友一起,他也會受到熏陶。其實,這和“孟母三遷”的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易看樣學樣、善于模仿。父母應該算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所以更要以身作則,在家里,自己一天之間一定要看看報,看看書,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對于小孩子,我們也應當買給他各種相當?shù)膬和x物,給他準備一個自己的私人空間,專門擺放他的書籍,讓他做它們的小主人:愛護它們、管理它們、使用它們,充分感受書帶給他的快樂!二、教給一定的閱讀方法
做父母的還應當好好指導孩子,引起他的興趣,使他喜歡“閱讀”。我覺得孩子還小,最好是進行“親子共讀”?!坝H子共讀”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
看書講故事、看書聽朗讀、聽指令找圖、聽故事找圖、扮演書中的角色等。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孩子的思維、情感、想象及理解能力都得以發(fā)展;詞匯量也越來越豐富;在耳濡目染下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在潛移默化中孩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后,家長要抓住機會,為孩子搭建鍛煉展示的平臺。例如:與孩子做游戲,鼓勵孩子介紹游戲角色或者情節(jié)等,在游戲中發(fā)展孩子的口語;多向孩子提問,可以父母和孩子互換角色的方法來進行;多參加些集體活動、比賽或表演(講故事、朗誦等)
,有益于鍛煉孩子的膽量,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在孩子說話時,注意傾聽孩子的話,做到有問必答。家長更要以身作則,用兒童化的語言去影響孩子。記得有一天,我的鞋子前面脫膠了,我看了后翹了翹這只腳,隨口對兒子說:“你看,媽媽的鞋張開了大嘴巴,多有趣??!”兒子聽了,也很感興趣地邊說邊看。一個星期后,兒子的鞋后面也脫膠了,他忙跑過來著急地對我說:“媽媽,我的鞋子也張開了大嘴巴,怎么辦?”聽了兒子的話,我摸著他的頭高興地笑了。
實踐證明,孩子在進行了較好的“閱讀”,通過“閱讀”有了一定量的積累沉淀,而后引導他以不同渠道多種方式“輸出”,慢慢地,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得以提高。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強的表現(xiàn)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強的表現(xiàn)
1、創(chuàng)造性強
相信在我們身邊,都有一些總是讓人欽佩的人,他們對于一個問題、一件事常常都有獨特的見解,這也就是所謂的創(chuàng)造性了。他們常常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
2、全面性
一個人看問題時不能只看片面,要從不同角度整體地看待事物,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思維強。
3、表達的邏輯性
邏輯性強的人,想問題嚴密而且科學,不穿鑿附會,不支離破碎,得出的結論有充足的理由、證據(jù),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4、獨立性
獨立性強的孩子,思維能力也必定強。無論他們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夠獨立完成,從中找到答案。即使他請教別人,查閱資料,也是以獨立思考為前提。
5、靈活性與敏捷性
靈活性與敏捷性強的人,在生活中總能反應迅速而且靈活,不墨守成規(guī),能比較快地認識、解決問題。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好處
1、判斷力很強,非常有主見
有的孩子總是在家長的影子下,什么事情都是家長決定,自己從來不拿主意,這是非常不好的現(xiàn)象。邏輯思維訓練就會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做選擇,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2、處事靈活,不死板
在學習生活中靈活的運用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會舉一反三不會死腦筋就是邏輯思維強的表現(xiàn)。要知道處事不靈活可是現(xiàn)在很多人的通病,這點非常讓人厭煩。
3、對事物認識更加客觀
孩子成人了,在工作中思考問題很片面是很容易犯大錯的。思維能力訓練會讓孩子從多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只會主觀的思考問題。會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4、性格活潑開朗
如果你的孩子受過邏輯思維的訓練,那你絕對不用擔心他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說話躲到你身后,受過邏輯思維訓練的孩子一定是大方開朗的。
5、做事嚴謹不丟三落四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犯丟三落四的毛病。這還是因為邏輯思維不強的緣故。邏輯思維訓練會讓你的孩子有個嚴謹?shù)奶幨嘛L格。
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階段
1、動作思維階段
桌上放著一個蘋果,寶寶矮小夠不著,怎么辦呢?這時候寶寶發(fā)現(xiàn)他旁邊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過來,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蘋果拿到手。孩子學會借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從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理解的。 不到三歲的孩子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后在不斷的操作過程中了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2、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三到六歲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他們?nèi)鄙倭Ⅲw感和空間感。這也是為什么用數(shù)字加減,孩子反應不過來,但是用實物舉例子,就容易理解。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jīng)驗,豐富孩子的詞匯,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在孩子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系,和孩子玩圖片分類和比較游戲,讓孩子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經(jīng)常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們?nèi)ビ^察事物和現(xiàn)象等。有些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識字、寫字、計算等,對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并沒有好處。
3、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六到十一歲是培養(yǎng)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一只狗有4條腿,兩只狗有8條腿,三只狗有多少條腿?像這些問題,就是屬于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題。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孩子現(xiàn)成的答案。
8種方法促進孩子表達能力
學會表達自己能夠給小孩子自信心,幫助他們交到朋友,讓他們在學校里表現(xiàn)出色;接下來看得更遠些,則可能會在未來,在他們的工作、婚姻中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幼升小面試迫在眉睫,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表達能力一直憂心忡忡,如果老師詢問基本情況,孩子如何清晰流暢作答?現(xiàn)在總結出8條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發(fā)展溝通與交流能力,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辛苦的家長朋友!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拷貝。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溝通與交流老師。相比較來說,交流的技能也更容易被孩子從父母那里自行吸收。從父母嘴里說出什么樣的話,如何運手勢、表情、聲調(diào),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與習慣。
1.講述你自己的生活
孩子會學著模仿說任何他們聽到的東西。所以,即使當你的寶寶還根本聽不懂你說什么的時候,就應該抓住各種機會跟他說話。舉個例子,你可以一邊給他穿衣服,一邊講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媽媽(或者爸爸)現(xiàn)在要把小尿褲脫下來了,要把屁屁擦干凈,要給你換一條干凈舒服的紙尿褲?!碑攲殞氶L大一些后,這樣的解說詞可以更豐富一些。比如,你告訴他關于今天的計劃,你打算去超市買點什么,你今天在回家的路上都看見了什么等。你說得越多,效果越好。要知道,你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如何說話,更重要的是:你做出的這個榜樣告訴了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有多重要。
2.仔細傾聽
作為父母,在你努力向孩子表達的同時,你也一定得努力、全力地去聽孩子的各種話語。這樣做,你將讓孩子明白:當你或者其他人說話的時候,他也應該仔細聽才對。仔細傾聽包括以下三層含義:“積極地參與”,“帶著感情傾聽”,“不要輕易打斷”。
積極地參與
除了仔細聆聽外,還應該及時表達出你的反應——當你同意他說的什么事情時,就點點頭,或者微笑;當孩子說出某件讓他傷心的事情時,就應該表達出難過的樣子。這樣做,會讓孩子知道你不只在聽他說話,還在琢磨他的話。
帶著感情聽
如果你在聽孩子說話的同時,還表達一些這樣的評論:“我明白”,“你一定很不開心”,“真棒”,那么你會讓孩子感受到,他的話對你真的很重要。
不要輕易打斷
一些孩子可能生來就是個小話簍子。有些時候,他們話多得可能會讓你忍無可忍,但是如果你經(jīng)常打斷他們,他們可能就會感到與你分享想法和感受是很不安全的一件事。所以,如果你實在有別的事要做的話,那么試著在談話的間歇,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他就不會再無休止地說下去,讓你抓狂了。舉個例子,你可以告訴他你打算晚飯做點什么,或者問他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
3.保持語句簡短
如果你想讓小家伙迅速集中注意力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簡短。簡短的話通常更有影響力,孩子越小,你的句子就應該越短。
當我的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妻子就開始練習“一句話原則”了:用第一句話就把你的主要意思說出來。因為,這可能是孩子唯一能聽見的話。比如,先說“把玩具放到一邊去”,然后再解釋為什么。如果你先說“媽媽不喜歡臟亂”,或者“把玩具放在房間中間很危險”這樣的話,那么當你再要求他收拾玩具的時候,他可能早就對你的話沒興趣了。
同時,在你說完你的要求后,讓孩子重復說一遍。如果他做不到的話,那么很可能是因為你的話對于他來說太長了,他理解和接受不了。
4.尊重你自己的話
與其在餐廳大聲嚷嚷“開飯了”,不如走到孩子身邊,不管他在做什么,花一兩分鐘的時間加入進去,然后再要求他放下手中的事,或者關上電視,去吃飯。你的在場可以傳達這樣的信息:你非常嚴肅地對待你的要求,尊重你說出來的話。這樣,在孩子講話的時候,他也會學習尊重自己說每句話。
5.保持身體語言
聳聳肩膀,交叉雙臂,皺皺眉頭——很多時候,這些肢體語言要比說話有效果得多。你的樣子,會讓孩子也學著用肢體語言傳達信息:
看著他的眼睛
在與寶寶說話之前,先蹲下來或者坐下來,和他處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會讓他明白你將要說的事情非常重要。教他也學著看著你的眼睛說話。你可以在談話中時不時地提醒他:“看著媽媽。”但是,你也要注意:不能緊緊盯著孩子,要偶爾將目光移開,這樣給孩子的感覺是你在試著傳達意思,而不是強迫他,或者控制他。
把手伸出去
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或者用一支胳膊摟住他的腰——這些都是很好的信號,來表達你在關注他說的話,同時也能讓孩子產(chǎn)生很強烈的被愛和被關心的感覺。不要羞于與孩子做肢體接觸;尤其是當孩子長大一些的時候,更不要因為覺得他們大了,而不再撫摸他們的頭發(fā),拍拍他們的后背,或者在沙發(fā)上摟著他們坐。
6.留心不好語言的樣板
盡管你自己可能是個交流的好樣板,但是你的努力很可能被外在的因素破壞。孩子們在外面總是能聽到些不好的語句,憤怒的聲音,然后他們可能就會去模仿,并認為這是真實世界中大人們說話的方式。
試著觀察你的孩子從外面吸收到了些什么——小朋友、鄰居、電視、臨時保姆等。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聽到有人使用攻擊性或者不禮貌的語言,你一定要記得回頭和孩子討論這件事。等你和孩子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你可以問孩子“你喜歡聽那個人那么說話嗎?他那么說話,你覺得舒服嗎?”等等。
不管什么時候,一定要注意這條關于溝通的黃金準則:用你希望孩子對別人說話的方式對孩子說話。
7.記住名字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我的爺爺教會談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技巧:利用人的名字傳達你的興趣和尊重。這是與人溝通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不管你是在電話里,還是與鄰居談話,讓孩子聽到你說出對方的名字。而當你要表揚孩子的時候,也一定要時不時地提到他自己的名字;但是,當你生氣要批評他的時候,就不要再著重提他的名字,只要在談話最開始的時候提一下就行。
8.忽略言語小錯誤
為了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孩子們需要毫無心理負擔地多多練習才行。所以,不能讓他們對自己如何說話有任何的擔心。我總是告訴每一位父母:“讓孩子們在學習如何正確的表達之前,先學習如何舒服自在的表達,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比绻憧偸窃囍尯⒆佑猛昝勒_的語法表達,他們很可能會發(fā)展成語言障礙,或者盡可能地拒絕說話。
但是,無論你的孩子說出多么無章法的話來,你都必須保證自己用“成人正確的語法”來回應孩子。比如,當孩子說“果汁不要”時,你就應該說:“噢,你不要果汁啊?!倍皇窍裨S多媽媽習慣的那樣順著孩子來說:“噢,好好,果汁不要?!?/p>
讓我們發(fā)動一場談話吧:
不管什么年齡的孩子,都喜歡給問題以一個詞的回答。比如,當你問他們:“今天過得如何”時,通常的回答就是:“還行”、“不好”。
所以,你如何問問題就成了關鍵,孩子是說個簡單答案,還是長篇闡述就看你的提問水平了。
問更具體的問題:比如你可以問“為什么”、“誰”、“在什么地方”、“說了什么”等等。這樣的問題需要孩子回答比“是”,或者“不是”更多的內(nèi)容。
問特別的問題:不要問“幼兒園好不好???”而是應該問“今天在幼兒園,最高興的事是什么?”
問細節(jié)問題:問一些孩子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比如,“你今天有沒有在做值日的時候,把老師的桌子也擦干凈啊”——這樣的問題,將開啟孩子的話匣子。當他進入角色的時候,他就會愿意再多說些別的事情了。
留心交流的障礙:
以下這些舉動將會扼殺孩子說話的主動性,或者讓他覺得表達自己是件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做父母的一定要避免:
負面的表達:“你不應該說這話”
絕對化的表達:“你總是這么說”
沒有重點的問題:
“你到底想讓我說多少次才聽話?”
威脅的語氣:
“如果你要再說這樣的話……”
嘲笑的語氣:
“你還能說得更有趣些嗎?”
父親應幫助孩子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情緒是孩子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觀事物能否符合自我需要的心理體驗。良好的情緒能成為事業(yè),學習,生活的內(nèi)驅力,不良情緒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人際交往產(chǎn)生破壞。自我控制能力,能讓情緒處于理智,健康的范疇。
情緒是匹野馬,只有智者能駕馭它。爸爸的任務,就是從小把孩子培養(yǎng)成駕馭情緒的智者。孩子年紀尚幼,對情緒的掌控技能很生疏。爸爸要把孩子心理聚積的情緒山洪,疏導成涓涓的細流,讓孩子懂得排解不良情緒。
建議一:讓孩子知道,什么是“情商”
情商就是情緒商數(shù),情緒智力,是一種心理素質,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亦指情緒覺知:
二是妥善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不要讓情緒像脫韁野馬,控制不住,
三是自我激勵能力,在困境,挫折面前,在不良情緒纏繞時,能夠自我激勵獲取信心,走出重圍:
四是認知他人情緒的能力,知己知彼才能調(diào)控好自身情緒,讓人不輕易對自己發(fā)脾氣,也能夠幫人疏導情緒,
五是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與人交往,就摻雜著各種情緒,一個人際交往能力高超的人,必是一個情商高的人。
建議二: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睡眠和情緒有關系嗎?答案是:有,關系密切。羅拉德·達爾教授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對人的情緒影響極大。睡眠充足的人心情最舒暢,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樂觀。許多時候,人的心情煩悶、暴躁,都是睡眠不足惹的禍。
充足的睡眠,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也影響身體健康。爸爸想讓孩子有一個健康,愉悅的心情,就要使孩子的作息時間變得規(guī)律,讓他能夠按時休息、起床,保證體內(nèi)的生物節(jié)奏規(guī)律、正常。
建議三:讓孩子經(jīng)常運動
運動是驅逐不良情緒、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有效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健身運動能讓身體產(chǎn)生一系列的變化,產(chǎn)生一種提神醒腦的物質.人在情緒不佳時,運動能緩解不良情緒。
爸爸讓孩子愛上運動,就是在幫孩子管理情緒。孩子一旦情緒失控,就要找一件事來發(fā)泄,運動無疑是個好辦法。如果孩子不喜歡運動,那么再多的情緒,也不會想通過運動發(fā)泄。運動是最佳方式之一,爸爸要讓孩:嚴經(jīng)常運動,喜歡上運動。
孩子在情緒不好時,哪怕是散步10分鐘,情緒也會有緩解。多數(shù)人是寧愿呆著不動,也不愿意去運動一下,緩解一下情緒。讓孩子多做有氧運動,能夠塑造開朗、樂觀的性格,能夠更好地管理情緒。
建議四:讓孩子親近自然,合理飲食
著名歌手弗·拉卡斯特說:“每當我心情沮喪、抑郁時,我便從事園林勞作,在花草樹木中,我的不快也慢慢嫻消云散了?!焙⒆忧榫w不佳時,不妨走出戶外,投入自然的懷抱,讓大自然平復他們靈魂的躁動不安。孩子能夠親近自然,接受自然的熏陶,就多廠一個控制情緒的場所。
合理的飲食習慣,也能夠確保孩子心情愉快。研究顯示,各種水果,稻米,雜糧類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夠使人心境平和,感覺舒暢。情緒是孩子內(nèi)部的變化,爸爸除了提高孩子的情商外,能夠做的就是外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了。
培養(yǎng)孩子表達能力的實例分享
語言是生活中人們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每當看到少兒頻道的小主持人們那么的口齒伶俐,做父母的看到也都是羨慕得不行吧,我想家長們肯定也會想出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培養(yǎng)寶寶的表達能力,其實啊我們不必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聰明伶俐,只要平時多注意和寶寶的溝通方式以及培養(yǎng),正確地引導,每個孩子都可以和少兒頻道的小主持人們一樣的能說會道。燕子以自己的經(jīng)驗給姐妹們推薦,和寶寶一起講故事。
和寶寶一起講故事,不但可以提高他的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寶寶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應該算是一種最簡單卻綜合性非常全面的一種方法吧。
不知道姐妹們是不是也經(jīng)常給寶寶買故事書?丫頭他爸爸經(jīng)常會買一些不同的故事書,而且是帶著丫頭去挑,有精美插圖的那種,也有圖文并茂的連環(huán)畫,當然也少不了生動形象的漫畫。
當一本書買回來后,不要先急著給寶寶講故事,因為你一開始就給寶寶講了故事情節(jié),那寶寶的心思就在記住故事情節(jié)上,很多寶寶聽兩三遍就能復述出故事,這對寶寶的記憶培養(yǎng)是很好,但限制了寶寶的想象力。也因為有故事情節(jié)的限制,寶寶會變得對故事書里的插圖也會不在意起來。會忽略插圖,使得顏色、形象都不重要了,雖然同一幅插圖可以看出很多不同的意思,可是因為你先給寶寶講了故事情節(jié),寶寶能夠得到的只是一個情節(jié),,寶寶無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編出屬于她自己的故事。
實例一:就講這兩天的事情吧,丫頭的作業(yè)本。
丫頭:媽媽,這個小企鵝喜歡吃金魚,
燕子:那這個呢?(我指著那個大的企鵝)。
丫頭:這大的企鵝也抓了到了大魚,它好開心。
丫頭:這兩個小魚好笨的,等一下就游到企鵝那里,又被他們兩個吃掉….
由一個作業(yè)本封面引發(fā)的想象。
當一本書買回來后,燕子和老公一般都只是和丫頭一起看故事里的插圖,然后一邊問她插圖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因為寶寶們看的書都是顏色亮麗,人物形象簡單的,既培養(yǎng)了寶寶的觀察能力,也同時在培養(yǎng)寶寶的審美能力。每個故事插圖都可以是另外一個故事,可以完全由著寶寶的想象去紡故事,不要求情節(jié),也不要管合不合邏輯。然后再按書上的故事給寶寶講一遍,可以讓他自己比較下她的故事好聽還是書上的故事好聽?
實例二:插圖是一個小鳥孵了幾只小鳥。
丫頭說:媽媽,你看那個小鳥肚子那么大,肚子里肯定還有好多的小寶寶吧。
燕子:那有好多小寶寶怎么辦呀?反問,并不加以糾正
丫頭:生好多好多的小寶寶,就是快樂的小鳥
燕子:鳥爸爸呢?
丫頭:鳥爸爸賺錢去了呀,不然鳥寶寶們會沒有東西吃的....
由此展開丫頭的想象,任她天馬行空的想,不加以限制。
實例三:丫頭在學校聽了老師講的白雪公主,回來復述給我聽。
丫頭:………..(故事情節(jié)省略)
燕子:寶貝,你把媽媽也加到故事里去好不好???
丫頭:不好
燕子:為什么???
丫頭:把媽媽加進去了不沒有媽媽陪小寶貝了
燕子:那把小寶貝也加進去啊
丫頭:那爸爸就沒有人陪啊,他好可憐的
燕子:那我們把爸爸也加進去啊,我們都去陪白雪公主好不好
丫頭:媽媽,還是不要吧,小矮人那里沒有床睡,也沒有水喝,還沒有我們的家,也沒有超市,也沒有KFC……..
由此去引導孩子的想象,培養(yǎng)孩子的跳躍思維。
丫頭現(xiàn)在可會編故事了呢,看到什么圖片或者是身邊的事。
實例四:
故事的原版: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和媽媽去超市走丟了,小朋友很聰明,就自己找到路邊值崗的警察說: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媽媽了,你幫我找媽媽好不好,我是明升幼兒園的。
于是,警察就把小朋友送到幼兒園,并且等待園長聯(lián)系上家長,家長來接了小朋友,警察才離開。(祝福下這位好警察)
丫頭的版本:媽媽,媽媽,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好笨的,昨天和他媽媽去大新,然后走丟了,找不到媽媽了,然后小朋友碰到了一個壞的警察,壞的警察還打了他一槍….
然后又來了一個好的警察,用槍:“啪啪啪”把壞的警察打跑了,然后把小朋友送到幼兒園了。
可以看出丫頭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而且還學會了用模擬聲詞了(這是丫頭爸爸的功勞,他給丫頭講故事是布置任務、設疑問、提問題,表演法、復述法、接續(xù)法、配音法、可謂是把故事訓練七大法全給用上了,每次他給丫頭講故事都是表情動作一起來,很多時候故事被父女兩講得早就遠離了故事的本身,哈哈)
另外也可以給寶寶看一些沒有臺詞的動畫片,讓寶寶完全看畫面去想象,充分發(fā)揮寶寶的想象能力,這對寶寶的思維邏輯是非常有幫忙的。例如:原版的,《貓和老鼠》,所有英文版的動畫。當然,如果你時間夠多的話可以陪寶寶一起看,偶爾給她講解。
聰明的、用心的父母們,創(chuàng)造出屬于你培養(yǎng)方法,只要用心,一定可以用講故事開戶孩子智慧的大門。
孩子為何語言發(fā)展能力不良
孩子為何語言發(fā)展能力不良現(xiàn)在越來越多小孩語言不清、發(fā)音不準,一部分原因是本體感發(fā)展不良,大腦對口腔小肌肉的控制不到位,另一部分就是家庭喂養(yǎng)的因素。現(xiàn)在的小孩三四歲了還在吃軟皮肉類或者含著飯粒久久都不吞下去,不喜歡吃硬的東西,飯菜都偏向于軟的,什么水蛋啊,豆腐啊,即使是肉類的都把肉切得碎得不得了。所以小孩壓根不需要咀嚼就吞下去了,自然鍛煉不到他們的口腔小肌肉。另外溺愛也是其中一個因素,有些家長根本就看不得小孩哭,他們還沒怎么哭就去哄,其實哭對小孩的心肺功能的發(fā)展非常有幫助,而且也能鍛煉口腔肌肉和氣流。要知道,呼吸氣流的量和呼吸氣流的控制是正確發(fā)音的基礎,呼吸是構音的動力。
呼吸訓練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呼吸引導氣流法,即引導氣流通過口腔,減少鼻漏氣,如吹乒乓球、吸管、喇叭、哨子、樂器、蠟燭、氣球、紙張等都可以用來集中和引導氣流,也可以訓練小孩延長呼氣。另外還要訓練口腔的肌肉,做構音器官運動操和按摩操,生活上多吃質硬的食物,多咀嚼,口香糖也是不錯的選擇!
語言能力發(fā)展不良的小孩都偏向于內(nèi)向安靜,自信心不足,人際交往被動型。交流主要是以言語為主,姿勢為輔,要知道,自信心來源于外界的鼓勵和自身能力的提高,自身言語能力不足,肯定影響以后的生活,日積月累會讓其有心理壓力,越想說得好就越說不好,越說不好就越不想說,最后演變成社交能力的退化。
如何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表達的語言環(huán)境,使幼兒有話敢說
寬松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是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基本前提,是調(diào)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nèi)部動機和必要條件。它體現(xiàn)了成人與幼兒關系上的平等,體現(xiàn)了成人對幼兒人格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愿說。對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支持和引發(fā)幼兒表達的愿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同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提倡敢說先于正確。因為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有差異的,成人應尊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抓住時機,選擇適宜的談話內(nèi)容、方式和場合,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引發(fā)話題,鼓勵幼兒的每一次表達,并讓孩子通過語言表達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成功和快樂。當幼兒詞不達意或語句不太完整時,成人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糾正,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給幼兒以挫折感或壓抑感,從而失去說話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鼓勵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比幼兒說得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使幼兒有話可說
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與經(jīng)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nèi)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成人應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內(nèi)容,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jīng)驗,如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花香鳥語、春夏秋冬……教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體驗的內(nèi)容,因此這就需要做個有心人。成人把自己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地表述出來,或讓成人把幼兒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使幼兒在語言與文字之間建立聯(lián)系,或者讓幼兒先畫下來再講出來等等。
成人還可以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與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講述可以培養(yǎng)
孩子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復述故事或背誦詩歌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這樣還可以讓幼兒在邊讀邊看中培養(yǎng)對文字的興趣。
三、抓住生活中的各種表達機會,使幼兒有話愿說
一日生活中,幼兒隨時有表達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成人應關注幼兒的想法,滿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種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兒有話愿說。如讓幼兒在講座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在爭執(zhí)中學習圍繞話題進行辯論,在聊天中學會相互交流,讓幼兒在與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說的樂趣,而這種快樂的情感體驗又會促使幼兒樂于交流與表達。
四、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兩個幼兒為一件玩具發(fā)生了矛盾,一方想從對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則千方百計不讓對方拿走。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jù)對方的態(tài)度和行為選擇交往的策略,調(diào)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成人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
成人與幼兒之間的交往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成人的語言可為幼兒語言的學習起到示范作用,讓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和學習,積累交流與表達的經(jīng)驗,理解語言的意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事實上,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正是幼兒與他人交往和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讓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者
怎樣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怎樣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很強,而有的孩子則動作發(fā)展很好,這都是正?,F(xiàn)象,請不要著急。孩子雖然不能準確無誤地背誦兒歌和連貫地敘述故事,但已經(jīng)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已經(jīng)很不錯了。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看一些簡單的、感興趣的圖畫,要求他記住畫面內(nèi)容,然后遮蓋部分畫面,讓幼兒回憶遮蓋的是什么,以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中小班的兒歌一般內(nèi)容都不是很多,家長為了幫助幼兒記憶,可以進行問答式游戲,家長說一句,幼兒答一句,這樣的一問一答,幼兒感興趣。
在故事講述過程中,家長與孩子可以共同進行表演。一開始,要求孩子復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當孩子掌握以后可以分角色表演。在孩子表演時,家長應是忠實的觀眾和聽眾。在孩子遇到困難需要家長幫助時,家長應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幫助孩子完成表演。這樣既消除了孩子緊張的心理和壓力,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為了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還可以用錄音錄下孩子念的兒歌和復述的故事,孩子聽到自己的聲音會格外地激動,這可激發(fā)起孩子進一步講述的興趣和欲望。
2.幫助孩子積累一些素材。如:好聽的故事磁帶,好看的動畫片等。故事磁帶可以規(guī)范孩子講述故事的語言,對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時,動畫片是孩子最喜歡,最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這一心理,對孩子提出要求:每次看完以后要講給大家聽。
3.家長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孩子看圖講故事。開始,家長讓孩子一邊看圖,一邊指著圖畫中的人和景,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講,然后讓孩子合上畫冊,一邊回憶,一邊講。然后再大聲地在大人面前講述。這時,家長要給以熱情的鼓勵,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講述。慢慢地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話,連貫通順地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了。
4.結合散步、郊游,要求孩子回來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家長可以事先給孩子提出要求,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也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