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與孩子學校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幼兒與家庭教育活動方案 教育孩子筆記 家庭教育網(wǎng)上有人發(fā)了一個帖子,詢問“朋友小孩要上的小學里很多家長都是富人,會不會影響到小孩子的人生觀?”
chenhui0101問:身邊發(fā)生關于孩子上學的問題:朋友孩子該上小學了,孩子戶口所在的街道有好的小學(市級),但是這些小學里面的學生大多都是有錢人的孩子,平時接送孩子的不是寶馬就是奔馳,朋友家就是普通2箱車,學生間很容易出現(xiàn)攀比。對于老百姓家庭的孩子上所屬街道的小學和有錢人花錢上這所小學,2個階層的孩子產(chǎn)生了很多上學期間的"矛盾"請各位家長給點意見,是上是不上?謝謝!
網(wǎng)友評論:
xiaogezi1973:當然要上好學校,人家是花錢進這個名校,你是不花錢就“片”進名校的話,好歹也“公平”一次。至于孩子,小學期間攀比不太多,據(jù)說到初中才開始有這個意識,尤其是男孩。孩子有孩子的“心態(tài)平衡”機制,關鍵在于大人怎么引導吧。再者,碰到攀比就回避,將來你能讓他回避一輩子?【722331.COM 教師資源網(wǎng)】
睿睿0506媽媽 我初中轉學時忘帶衣服,前2個月全是穿的我姐的舊衣服。畢業(yè)時我一要好的朋友跟我說,我剛轉去時要多土有多土,但是這對我們的交往沒多大影響。前不久看冼星海傳記,他媽媽幫傭他還上大學呢。有好的條件一定不能放棄。至于攀比問題,就看父母的引導了。
那么你認為他朋友的孩子是該上還不不該上這個小學呢?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性格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
家庭環(huán)境在兒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俗稱“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養(yǎng)方式、家庭結構、家庭氣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1、教養(yǎng)方式:
(1)父母教養(yǎng)比較民主,則孩子獨立、大膽、機靈、善于與別人交往協(xié)作,有分析思考能力;(2)父母過于嚴厲,經(jīng)常打罵,孩子則頑固、冷酷無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3)父母過于溺愛,孩子就任性、缺乏獨立性,情緒不穩(wěn)定、驕傲;(4)父母過于保護孩子,則孩子被動、依賴、沉默、缺乏社交能力;(5)父母教養(yǎng)意見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兩面討好,易說謊,投機取巧;(6)父母支配型教養(yǎng)孩子,孩子就順從、依賴、缺乏獨立性。
2、家庭結構:有研究表明,來自兩代人家庭的兒童在好奇心、堅持性、伙伴威望、與人關系及對勞動態(tài)度上均優(yōu)于來自三代人家庭的兒童。這主要與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等因素有關。
3、家庭氣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業(yè)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相反,父母間的爭吵、隔閡、猜疑甚至關系破裂(父母離異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國獨生子女普遍的社會,如果不注重對獨生子女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教育,很容易使他們形成任性、不關心別人、自私等不良行為。如果對獨生子女進行正確教育,亦可形成如尊敬師長、關心同伴、不挑食、愛勞動等良好性格。此外,父母文化、職業(yè)、家庭經(jīng)濟狀況等對孩子性格亦有一定影響。
小編總結:家庭環(huán)境在兒童性格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家長們要從小給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了解兒童在不同時期的性格特征,采取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使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成長起來!
育兒觀念:家庭環(huán)境與孩子成長
育兒觀念:家庭環(huán)境與孩子成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健康美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人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jīng)濟浪潮沖擊的當今,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希望每個家長,一定要誘導孩子朝著正確的軌道健康地成長,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完美的良好教育體系。
家庭環(huán)境和孩子成長關系非常密切,家庭環(huán)境能夠影響人,塑造人和改變人。孩子成長和家庭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如下:
第一,在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畏首畏尾。
第三,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斗逞能。
第四,在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自怨自艾。
第五,在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第六,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滿懷信心。
第七,在贊揚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愛人愛己。
第八,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慷慨大方。
第九,在慈愛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充滿愛心。
第十,在知識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明白事理。
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我們每一個家庭就要特別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起碼也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知識,有情有愛,會做人做事的正常人。
現(xiàn)在有些家長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學校教育學雷鋒,做好事,給得重病的學生捐款,有的家長就是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做,不肯給孩子錢。我們班有65名學生,而捐款的學生卻只有22名,問其原因,都是爸爸媽媽不肯給。其實做家長的應該明白,這不是一點點錢的事情,這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孩子要有愛心,學會愛自己,學會愛他人,才能健康成長。如果人人都有愛心,我們這個世界就會更加美好,就會溫暖而和諧;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我們這個世界就會成為沒有情感的世界,就會變得冷冰冰。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想要孩子健康成長,請家長好好用心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道德的孩子。
家校合力,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能齊頭并進
為了進一步促進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家校合力,促進教育的共同發(fā)展。學校特意在第二屆科技節(jié)的項目中增加了一個親子互動的比賽——蘿卜搭塔。
在比賽中要求有一位家長和兩位學生組成一個合作小組,家長負責切蘿卜塊,學生負責搭塔,在單位時間內,哪組的塔搭的高為勝。
隨著裁判老師的一聲令下,只見家長們手起刀落,有的把蘿卜切成大塊,有的把蘿卜切成小塊;有的切成方形,有的切成條形;有的不管是什么形狀,先切成什么是什么……孩子們一個個一手拿切好的蘿卜,一手捏細小的牙簽,小心謹慎的用牙簽把一塊塊切好的蘿卜組合起來。有的兩人一起做,有的先各做各的。蘿卜塔的底座一會兒都出來了,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長方形的,有多邊形的,還有的不知道是什么形狀的,走過去一問,才知道是為了穩(wěn)固,自己擴充了底座的邊沿。
有的家長只管自己切蘿卜,有的家長一邊切,一邊還囑咐孩子注意怎么搭,有的干脆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幫著搭上一把……
有的孩子只管自己搭,不看周圍的,心無旁騖;有的孩子一邊搭,一邊還要和身邊的小伙伴商量一下,很細心的樣子;有的孩子搭了一會兒就走到別的地方看看,偵查一下其他小組的情況,回到小組就大聲報告,好像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到很自豪……
旁邊的工作人員也忙的不亦樂乎,一會兒計量高度,一會兒提醒時間,一會兒悄悄指點一下,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很多都舉著手機拍個不停,為家長和孩子們的作品不時發(fā)出一陣驚嘆!
隨著一聲結束的哨聲,24組親子合作的蘿卜塔都高高的展示在大家面前,有的塔亭亭玉立,像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有的塔高大威武,像個雄赳赳氣昂昂的武士;有的塔,哈哈,在搖搖欲墜呢,它的主人在旁邊不停地跳腳,叫著別碰啊,別碰啊……最高的蘿卜塔達到了一米五十幾呢!
在這次“蘿卜搭塔——親子互動”活動中,家長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和動手能力,并非像在家里表現(xiàn)出來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樣子;孩子們也感受到了家長對他們的理解和幫助,在合作中家長對他們的支持與尊重。學校希望在這樣的活動中,促進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有效溝通,指導家長與孩子的暢通交流;也希望在這樣的活動中,家校合力,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能齊頭并進,為孩子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做出有效的舉動。
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的重要聯(lián)系
現(xiàn)在,社會上關于成功學的教育太多了,我們幾乎把成功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但我始終認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成長是一個過程,成功是一個結論;成長是相關于生命的評價,成功是相關于社會的評價;成長是一個內在的系統(tǒng),成功是一個外在的體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靈、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標簽。
我非常喜歡“成長”這個詞。一個人的生命要成長,兩個人的愛情要成長,一個群體的建設、一個社會的發(fā)展,都要成長。從一個人到一個國家,“成長”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內心的一種狀態(tài)。儒家講“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斷成長。道家講的“道”是“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個人的生命,難道不應該保持這樣一種狀態(tài)嗎?一個人過分熱鬧了,就被社會的標準綁架了;一個人不獨立了,就放棄了自由;一個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滯了。
中國人說“人過三十不學藝,人過四十天過午”。但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人到六七十,難道就不要學習新的生活方式嗎?如果一位80歲的老奶奶,能夠跟孫子學著玩游戲,能夠試試孫女的新裙子,能夠跟孩子出去郊游,我相信這個老人一定是幸福、快樂的,因為她仍然保持著成長的力量。
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看重什么呢?我覺得有兩個特別重要的指標,就是尊嚴和自由。其實人這一輩子,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提升尊嚴、延展自由。無論多好的職業(yè)、多好的愛情,一旦侵犯到尊嚴和自由,就會產(chǎn)生沖突,甚至出現(xiàn)新的選擇。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用任何好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尊嚴和自由。
我相信尊嚴與生俱來,它不是被父母賦予的,也不是可以向任何人乞求的,一個人的尊嚴是他(她)自己的選擇。我記得女兒5個多月就在選擇玩具這件事上,表現(xiàn)出了一種強烈的個人取向。她的周圍堆著各種玩具,但是她愛玩的只有一樣——空藥瓶子,她喜歡“咔啦咔啦”起勁地擰瓶蓋。我們家的阿姨就從她小手里搶過瓶子說:“這個不好玩,你還是玩電動娃娃吧! ”可是我女兒把電動娃娃推到一邊,頑強地去抓那個瓶子,繼續(xù)癡迷地擰瓶蓋。我后來去咨詢兒童心理學專家,他說那個階段正是孩子的手指開始學習精細化動作的時候,擰瓶蓋這個動作對孩子小肌肉的發(fā)育大有益處,可比玩電動娃娃好多了。所以,我們認為昂貴的電動娃娃更好,這只是成年人的標準。孩子的尊嚴是與生俱來的,不該粗暴地剝奪它。
我們的社區(qū)經(jīng)常會舉辦孩子們的游藝比賽,有一次我女兒去玩,得了很多獎券,可以兌換玩具或是家庭衛(wèi)生用品。之前她都是換氣球的,但那一次她特別猶豫,一個人自言自語地說,“我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不要氣球了! ”那時候正鬧“甲流”,她就選了一塊洗衣皂?;丶乙院?,她一天十遍八遍地提醒我們:“你們洗洗手吧,那個肥皂是我?guī)Щ貋淼模?”家里的洗手液都不能用,洗手全用她拿回來的洗衣皂,那段時間我們全家人的手都特粗糙!但是我們覺得要充分肯定她的勞動,因為她犧牲了自己的氣球,她在為我們著想。 “尊嚴”關聯(lián)著“責任”,她有這種意識,覺得能為別人做事很光榮。
“山坡上開滿了鮮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飼料。 ”我們今天并不是鮮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除了尊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長指標是“自由”。很多人問我,你這么主張自由,那你教你的孩子背詩詞嗎?我說我當然教??晌也皇亲屗址旁诒澈笠槐菊?jīng)地背誦,而是她在踩著滑板車跑時,我們倆大聲地背誦;是她在浴缸里泡著、打著水花時,突然饒有興趣地提議說:“媽媽,我們背首詩吧! ”
她背詩,我從不限制她如何使用和想象。我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使用詩詞是在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我出差回來,問她:“你想媽媽嗎?”她冷不丁地說了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彼吃娋尤荒堋盎顚W活用”!她喜歡把我們的大床當蹦床,有一回她爸爸說:“你別蹦了,都把我們的床單蹦破四條了!”誰知她一邊蹦,一邊高聲說:“人生得意須盡歡! ”把她爸爸噎得瞠目結舌。
后來她竟然開始給人講詩了。杜甫的《春望》,我聽她給別人講過一個特別“雷人”的解釋。她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說的是杜甫他們那兒地震了。國還在,但是震破了;山河也在,但是走樣了。為什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呢?因為地震太厲害了,大家很傷心。 ”聽著她這個地震版《春望》,我想我沒有辦法糾正她。她3歲時在電視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慘景,4歲時看到玉樹地震,后來她又看到日本海嘯地震,她知道地震是一種苦難。所以我想,那就讓她這樣解讀吧,長大了老師會給她講“安史之亂”的。
女兒從小就在解構經(jīng)典。但是我沒有糾正過她一次,因為我覺得,她可以胡說八道的年華還有多少呢?我很留戀她可以胡說八道的自由。她不知道什么是權威,她認為她有闡釋的權利,而這種權利可能到她讀小學時就要被剝奪了。我認為小孩子在思想上的自由期持續(xù)得越長越好,這樣等他們長大了,還可以保留一些突破常規(guī)的思維能力。
有一次女兒坐在床上看唐詩,正好那個標題的字她都認識——《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她像見到老朋友似的點點頭說:“哦,這也是王維的。 ”我就教她念,“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講到一半,她說:“王維的詩,也不是都好。 ”我說:“怎么不好了? ”她說:“不押韻。 ”我一看,還真是不押韻。到了晚上,我正在漱口,她突然搖頭晃腦地感慨:“李白這個人,寫詩還是可以的。 ”我一口水差點噴出來!我問她為什么,她說:“起碼比王維押韻。 ”我后來一想,李白的詩不管多么清淺通俗,還真都押韻。我發(fā)現(xiàn)她能講出一些我沒想到的道理,因為我講詩詞講了那么多年,對大家難免心懷敬畏,卻也失去了一個小孩子對詩詞的遴選標準。所以,現(xiàn)在經(jīng)常是她給我講詩詞,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我愿意呵護她這種自由的權利。
讓一個人有尊嚴、自由地成長,是我們的一種期許。有時我看著女兒練琴、跳舞或者畫畫,我就很欣慰。我一點都不求她在專業(yè)上能有多大成績,她只要能在里面找到一種快樂的能力,就夠了。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缺少藝術方面的訓練,所以我們感到壓力很大、疲憊不堪的時候,總是找不到寄托。我女兒酷愛畫畫,碰上別人過生日、送禮物,她都說:“我給你畫幅畫吧!”口氣就跟齊白石似的。她現(xiàn)在還不會寫作文,但是外出旅游的時候,她可以用繪畫記錄旅游日記。我覺得這個挺好,因為她有自己的表達,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會因為沒錢而被剝奪,一個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本事讓自己快樂起來。
“山坡上開滿了鮮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飼料。 ”我們今天并不是鮮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們越來越失去了一種審美的眼光,而把這個世界看成是同一種功利標準的篩選。我們越來越成功了,但是我們失去了成長的力量,失去了那種在漫山遍野的鮮花中漫步時心靈上的愉悅。
“成功”,或許是一個評判人的標準,但只是成長中的一部分標準。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套綜合、多元的標準體系。一個人,只要生命能成長,就一定有未來。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對料事如神的老酋長很不服氣,有一天他捉了一只剛孵出來的小鳥放在身后,問老酋長:“我手里的小鳥是生還是死? ”他想,你要說它是活的,我手指一捻就掐死它;你要說是死的,我手心一張就讓它飛起來。憑什么你說的都是對的?我一定讓你錯一回!結果,那位睿智的老人只是寬容地一笑,他說:“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
這是一個好故事,它關乎生命的成長。所有時間中,最重要的就是當下;所有權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長。
男孩教育最好家庭學校對接
讀《兒子不再膽小了》一文時,我不禁想到了美國經(jīng)典的青春課外讀物《小男子漢》。這本讀物中有一個令我目瞪口呆又回味良久的情節(jié):梅園(學校)的孩子們可以在周六晚上洗完澡之后打15分鐘的枕頭仗。在這一刻鐘的時間里,孩子們盡情胡鬧,如戰(zhàn)士般沖鋒陷陣,教職工則置之不理。如果超過時間,處罰是失去下次玩的機會;而充分享受這15分鐘的條件是孩子們必須在其余晚上乖乖地睡。這一情節(jié)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首先,男孩教育要遵從男孩的天性。
男孩子有心理上和氣質上的鮮明特征,如直爽開朗、大膽好斗等,有一首歌曲里的兩句歌詞很能說明問題,"男孩子下雨天他也不帶傘"、"男孩子遇事就愛打抱不平"。男孩行為上這些特征的形成,不僅受到遺傳基因、性激素水平的影響,還受到環(huán)境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響。如果教育者對孩子的關心大多放在對其學習成績、身高體重上,而對他們心理發(fā)育和氣質的形成卻較少關心,孩子容易變得性格內向、膽小怕事。
其次,男孩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及獨立性就開始萌芽,不喜歡大人把他當作什么都不會干的小孩子,喜歡有獨立做事的機會。唐朝柳宗元寫過一篇《種樹郭橐駝傳》,郭橐駝的種樹經(jīng)驗就是:種樹時要認真,種完后就不要再去管它。學他種樹而不成功的人,失敗之處就在于對種下的樹過分關心,"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適度放手甚至有時袖手旁觀,收到的效果往往比一手操辦要好得多。
此外,學校是男孩教育的重要陣地。
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是"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中考、高考是懸掛在每個教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成績雖然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卻仍是大家關注的主要標準。在這一杠桿衡量下,抓學習、抓成績占據(jù)了教師工作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乖巧勤快的女生相對受教師喜歡,棱角分明的男生相對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空間。近年很熱門的"西點軍校"的成功,折射出的恰恰是普通教育中男孩教育的弱勢。在大環(huán)境沒有辦法及時改善的情況下,教育者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坐標內追求完善,比如讓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對男孩給予更多的包容等等。
另外,要重視培養(yǎng)男孩的規(guī)則意識。
比較好的辦法是和孩子一起制訂規(guī)則,共同遵守,保持相對穩(wěn)定,逐步提高要求。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和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這將使孩子受益終身。
路易莎筆下的梅園、黑柳徹子筆下的巴學園之所以受到這么多孩子和成人的喜愛,與學校和教師重視教孩子們要誠實、忠于職責、做好人、鼓勵他們相互幫助、親近自然界等有莫大的關系。在那里,孩子學到了知識,更培養(yǎng)了自學、自立、自制等好品質。
在男孩教育方面,如能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成功對接是最好的,在無法對接甚至可能錯位的情況之下,有一方必須堅守。陽光男孩的成長并非畢其功于一役的事,它需要通過各種教育手段長時間地栽培或者矯正,這就要求教育者有長遠的目光和持久的耐心。
育兒觀念:家庭教育與孩子的成長
育兒觀念:家庭教育與孩子的成長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我家貝貝幼兒園已經(jīng)上了2年半了,作為父母,我們感謝老師的辛勤培養(yǎng),是幼兒園給了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舞臺,在集體中,他們開始學會尊重和紀律,知道如何與人相處??萍加變簣@的教學理念能夠讓孩子自由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釋放自己的活力,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作為父母,自從孩子出生一刻我們就明確了教育孩子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孩子的
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以下幾點想法與大家分享:
1)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孩子性格養(yǎng)成至關重要。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孩子會感到安全。平時我們和小朋友的交流比較多,多和他說話,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就形成了類似朋友之間的關系,既可以說說悄悄話,也可以互相之間開開玩笑,嬉戲打鬧。多交流不僅有利于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他敞開心扉,更容易與他人交流和溝通。
2)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作為男生,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科學,加之科技幼兒園又是全國唯一以科技為特色的幼兒園,因此極大的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就加以引導,給他講各類科學知識,比如生物,物理,天文,軍事等百科知識。孩子看過不少科技方面的書,對恐龍、鱷魚之類爬行動物特別有興趣,我們就帶孩子上博物館,加深他的感性認識??萍加變簣@作為一個平臺,為孩子們提供了不少科技活動信息,我們積極參與,樂在其中,并小有收獲,小朋友對玩科學更有興趣了。
3)理科男的文科修養(yǎng),由于我們都是工科出身,因此孩子也一個標準的理科男(老師語),培養(yǎng)一些人文方面的興趣有助于使孩子更為全面一些。我們?yōu)樾∨笥堰x修了一門樂器,這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過程,一個不斷堅持的過程,有歡笑也有淚水。我會半開玩笑的對孩子說:“如果你今后失業(yè)了,至少還可以去教彈鋼琴掙錢換你想要的玩具啊,爸爸就沒這個本事了”,他聽后呵呵一笑。每次學習認真時,還可以獲得幾顆小星星,集滿那些小星星就可以換等值的玩具,這算作孩子的勞動所得,這樣他對學習就會更容易接受,也使他了解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有收獲。每晚睡覺前,爸爸都會講故事給孩子聽,從早期的各類繪本到古典名著(西游記、三國、水滸)到最近在講的東周列國志,這些書本中豐富的詞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對培養(yǎng)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理解力,想象力都幫助頗大。
說完了經(jīng)驗,也說說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希望獲得各位爸爸媽媽好的經(jīng)驗分享?,F(xiàn)在的小朋友家庭條件普遍優(yōu)越,很自然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要讓他知道感恩,懂得關愛家人,關心身邊的人,學會珍惜。這也是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教育中加強的,必要的時候也要讓孩子吃吃苦。
家長要與孩子分享入園的美好
在孩子入園前,家長可帶著寶寶到所要就讀的幼兒園附近散步,如果幼兒園允許,還可以到園中的活動場地玩耍,暗示孩子“這里有許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兒園的好寶寶”等,這樣孩子正式入園時,就會減少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和不適應感。家長應有意識地描繪幼兒園的美麗,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向往。
根據(jù)一些剛入園就特別能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哭不鬧的孩子家長的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家長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入園之前都曾經(jīng)說過鼓勵性質的話,比如有的家長告訴孩子:“寶寶這幾天真乖,我們過兩天到幼兒園去?!被蛘吒嬖V孩子“幼兒園里也有許多跟你一樣乖的好寶寶,我們去找他們玩好不好啊”。
孩子回到家后,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例如:你認識哪個小伙伴了?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游戲了?……成人以平靜并略帶羨慕的態(tài)度與孩子分享快樂,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切忌不要對孩子刨根問底,造成孩子的情緒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