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鍛煉孩子科學的思考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如何開展幼兒園的游戲最近熱播的《爸爸去哪兒》,我也知道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但是很多事情做起來確實壓力很大。借口也好,客觀條件也罷,總之很多時候做不到,所以我也特別理解聽完成功學講座之后熱血沸騰回家之后不知道從哪里開始的家長?,F(xiàn)在的這種機械分類和做題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逐漸喪失思考能力,這是非??膳碌摹?/p>
什么是“不思考”?不僅僅是說我們平時看到的孩子看到一道題就有畏難情緒,不怎么做就說“不會”,或者是我們覺得一個很簡單的東西他想不到,我所看到的很多孩子“不思考”,是他們已經(jīng)被訓練成對一件事情沒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和判斷標準,缺乏用“常識”思考的思維方式。一個典型行為是做完題目之后,立即“提交”,上課的時候就問老師“我做對了么”?老師說“你覺得呢?”學生說“我覺得對了”。題目啥樣呢?說兩個人共同完成一項工作需要9天,再加一些其他條件,最后問一個人完成一項工作需要幾天,孩子的答案上赫然寫著8天。然后你問他你覺得做的對么?孩子面對答案毫無反應,要么就是一口咬定說肯定沒錯,要么就是立刻就糾結(jié)說“我再算算”。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典型的“不思考”,但是我們怎么和孩子說這件事情?有的老師會說:你難道沒有注意到XXX么?這種批評是毫無作用的,事實上,孩子就是沒有注意到。這種“沒有注意”,不是他不懂兩個人合作工作會快一點,而是在做這道題的時候,他的思維核心點不是在解題,而是在回憶——回憶類似的題目應該怎么做,回憶老師上課是怎么講的。還是和昨天說的一樣,首先判斷“這道題學過”,然后開始檢索。這道題的所有情境和條件,其實都沒有能夠刺激到他的思維。有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簡單題中會“看漏條件”,也可能是類似的原因造成。
這種問題如何解決?不僅僅要從學習上解決。我在給孩子上課的時候,每次孩子做完題目給我答案,我都會問一個問題:“這科學嗎?”一開始,所有孩子都不明白這個問題的含義,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大家?guī)缀醵紩罢覀€理由”來說明這個答案或許是科學的。注意,這種提問不是對答案的檢查,也不是要求孩子證明這個答案正確,而是讓孩子學會分析一個題目的解答是否有明顯矛盾。這個問題是一個開放式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在這個時候,我和孩子一起,用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去分析這個答案是否靠譜。其實很多時候,一些“不靠譜”的答案就是通過這樣的思考就可以排除掉,更重要的是,這種習慣促進我們?nèi)ニ伎?,讓我們能夠找到更多思維的樂趣。
初中一上來數(shù)學學的就是有理數(shù)和代數(shù)式,很多孩子思維沒轉(zhuǎn)變過來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比如正負號。很多計算問題,不用算都知道正負號,但是真的很多孩子做答案的時候,做出啥就寫上去,檢查也查不出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問問他們:你的答案科學嗎?可以引導孩子在定量分析一個問題的時候先做一個定性分析。對思維這是一種啟發(fā),即使對考試,這也是一種方法。再比如說,有的孩子津津樂道于所謂的“特殊值法”,比如說,問對于任意的a,某條直線是否過定點。很多孩子就令a=0,a=1,然后就算出了定點。這個時候我就會問他們:你覺得你算出來的點和我們要算的東西之間是什么關系?從邏輯上說,既然這個定點對于任意a都成立,那么如果我令a=0,a=1算出了一個點,那么說明要么定點就是這個點,要么根本不存在定點。也就是說,我們求出的這個定點,要么是答案,要么這道題沒答案。對于選擇填空且沒出錯題,這樣做肯定沒錯。如果一定要嚴格證明,我們可以把這個點代回直線,發(fā)現(xiàn)果然恒成立。這時候很多學生都會問:老師,這樣對么?我會非常堅定的告訴他們,這是對的方法,因為我們先說明了如果有答案,必然是這個,再說明了這個就是答案。在數(shù)學上,這叫充分必要——沒那么神秘,這是符合邏輯的,是科學的。
在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識的鍛煉孩子的這種“科學”的思考習慣。比如從家到學校大概多遠?有很多方法可以估算,比如說地鐵的站數(shù),公交車開的時間,走路的時間,路口個數(shù),或者是周圍的地標性建筑。我曾經(jīng)拿著一個房地產(chǎn)廣告“開車30分鐘直達國貿(mào)”問學生,你們覺得這個樓盤離國貿(mào)多遠?我會問學生:你覺得開發(fā)商會盡可能把距離說的近還是遠?如果假設沒說謊,他少說了什么?車速。在不堵車的時候,高速的限速是120公里,所以夸張點,這個樓盤可能離國貿(mào)60公里,而就算保守一點,估計40公里也是最近了。再結(jié)合這個廣告的價格,大概不到15000一平,所以我們的猜想是科學的。這種思維,不一定在學習中培養(yǎng),在生活中也可以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如何鍛煉孩子的情商
經(jīng)常會聽到有家長發(fā)出這樣的嘆息“這么聰明的孩子,可惜情商有點低啊!”其實在大家為此而搖頭嘆息的同時,兒童教育專家卻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其實只注重孩子智商發(fā)展的同時可否也會想過情商的教育,而事實上,情商技能的高低可是能決定著孩子的人生發(fā)展,那么孩子的高情商應該如何鍛煉而成呢?
為什么要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家長們也應該開始關注孩子的情商教育。不同于智商,情商主要是靠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家庭做為培養(yǎng)孩子情商的啟蒙學校,家長就是孩子們情商教練,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具有較高的情商呢?
從心理學家的分析所得,情商包括情緒認知、自我激勵,是把握和調(diào)節(jié)情感的一種能力。情商高的人往往外向而快樂,不易陷入恐懼或傷感,社會交往能力強,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高情商對孩子的一生都受益無窮。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的情商是完全靠遺傳的,很多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商要比其它智力因素更容易被環(huán)境影響和塑造,環(huán)境對孩子性格等基本因素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成年后變成什么樣是 “天生”與 “教育”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父母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引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情商。
培養(yǎng)孩子高情商的兩種方法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通常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就是由外即內(nèi),指的是鼓勵贊賞孩子。在西方家庭教育以鼓勵為主,家長通常鼓勵孩子五次,才會懲罰一次。鼓勵孩子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孩子玩玩具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與大家分享:你玩一次,我玩一次,并告訴孩子大家都喜歡這種行為。如果孩子表現(xiàn)很棒,家長可以向孩子表示出很欣賞孩子的這種行為,這也是爸爸媽媽所喜歡的。
而另一種方法就是由內(nèi)向外,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作為一個家長,如果她的孩子很好,不需要管那是最好,但實際往往不是這樣。如果我們能在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需要你管的地方會越來越少,因為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了。
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遠沒有成人好。如果我們想要他們未來更成功的話,就要幫孩子從小學會進行自我控制。由外即內(nèi)就是在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中,家長要施加什么樣的影響。由內(nèi)向外就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
如何鍛煉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呢?
曲別針有什么用途?
別胸卡、掛日歷、別文件、別徽章、掛窗簾、訂書本……睿媽如果認真的去思考,可能會想出幾十種用途吧,如果能夠在房間走一圈,或許能找到一百種用途。
各位家長試試可以想到多少種用途,想到的用途越多,說明你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越強。發(fā)散思維的特點就是不按常規(guī),讓大腦“飛”起來,通過多種角度、不同位置進行思考,向不同的方向進行分析。
上面的問題是在1987年我國的一次“創(chuàng)造學會”上提出的,提出問題的人是日本的村上幸雄先生。問題提出之后,會上的學者一片嘩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十種答案,這時,有人問村上幸雄先生:“你能說出多少種呢?”
他舉起右手,伸出了三個手指:“我能說出三千種用途?!?/p>
在場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完全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曲別針竟然有那么多種用途。這時,中國魔球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著名的許國泰先生站了出來說:“我可以想出三萬種用途?!?/p>
他接著說:“首先要分析曲別針的各種屬性,把曲別針分解成鐵質(zhì)、重量、長度、截面、彈性、韌性、硬度、顏色等十個要素,然后各種要素都能起到作用,要素之間兩兩相乘也都有用途,依次類推,曲別針的用途遠遠不止三萬種?!?/p>
這就是發(fā)散思維能力的作用。發(fā)散思維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從小培養(yǎng)的一種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強的孩子思維活躍,善于思考,喜歡閱讀,能夠自主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鍛煉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呢?
培養(yǎng)孩子的歸納能力
每個周末晚上,家里都會召開“家庭會議”,其實就是一家三口聚在一起,閑聊一下這一周發(fā)生的事情,講一下內(nèi)心的想法,發(fā)泄一下情緒。
每次會議開完,睿睿都自告奮勇的進行歸納總結(jié),把我們一周發(fā)生的事情都進行歸納,然后還認真的評價一番,每次讓我們捧腹大笑。
搞笑歸搞笑,每次家庭會議的總結(jié)對睿睿都很有幫助,睿睿的交流能力和歸納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培養(yǎng)孩子的歸納能力,可以在每周的休息時間,讓孩子把一周所學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歸納,既可以考察孩子本周的學習狀況,對孩子一周的學習有所了解,又可以鍛煉孩子的歸納能力。
讓孩子養(yǎng)成做完事情之后歸納總結(jié)的好習慣,會讓他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受益匪淺。
創(chuàng)造開放的家庭環(huán)境
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一個開放活躍的家庭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給孩子思維“飛翔”的空間。不要拘束孩子的思想,多給孩子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比如要做一桌豐盛的晚餐,可以讓孩子來參與制定菜譜,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參與度。
其次要多贊揚孩子,不要過度在意結(jié)果。不要因為孩子拆壞了玩具而去指責他,家長在意的應該是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可以讓孩子聊一聊他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共同分析一下過程,找到失敗的原因,去肯定他的想法,贊揚他的過程,而不是只看到結(jié)果,就去批評,這樣只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第三是多帶孩子參加實踐活動。毫無根據(jù)的想象只能是幻想,而由實踐所引發(fā)的想象才是有價值的。實踐活動是孩子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源泉,多參加實踐活動,能為孩子的思維找到依據(jù),更好的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并能夠與生活相結(jié)合。
培養(yǎng)孩子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具體行為:
讀故事和編故事:孩子都喜歡讀故事,因為故事里有比現(xiàn)實更加美好的世界,孩子會幻想自己就是白雪公主,自己在奇幻森林里探險,讀故事能給孩子帶來更多想象的空間。
而編故事則可以開發(fā)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讓孩子自己去創(chuàng)造故事,設計人物和情節(jié)。家長可以主動做孩子的傾聽者,如果孩子沒有能力編出完整的故事,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
創(chuàng)造游戲:孩子喜歡新奇的事物,已有的游戲早就玩的厭煩,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創(chuàng)造新游戲,比如紙牌的不同玩法,棋類的新奇玩法,改編過家家等傳統(tǒng)游戲。
孩子的想法也許幼稚可笑,提出的游戲或許不夠公平,家長一定不要嘲笑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去玩,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的去改進游戲,最終達到公平有趣,既鍛煉了孩子的發(fā)散思維,也鍛煉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生活當中很多事情都能夠鍛煉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拘束孩子的思想,打開孩子思想的牢籠,天空才是他們的極限。
國外孩子如何鍛煉體能
談起報班“重文藝,輕體育”,不少家長表示,讓孩子學文化和藝術,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競爭力,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將來無論參加集體活動,還是考級、升學都有利。但體育類的項目很難說得上是孩子的特長,頂多是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而已。“就是由于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時功利心太強,‘偏科’嚴重,才導致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在逐年下降。”在中學教體育的崔老師表示,以800米跑為例,20年前的及格率怎么也能到90%,現(xiàn)在連一半也到不了。
對孩子保護、呵護過當也是孩子難以“動”起來的原因之一?!昂芏嗉议L一看孩子流汗了,就心疼得不讓練了,這樣很難起到鍛煉效果?!鄙倌陮m乒乓球館的工作人員說。小海龜兒童感統(tǒng)訓練學校校長夏玉華表示,目前在5—12歲的濟南兒童中,出現(xiàn)感統(tǒng)失調(diào)(主要表現(xiàn)為好動、肢體不靈活、語言發(fā)育遲緩等)的占到37%,而10年前的數(shù)值卻不到10%?!斑@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對孩子保護過當,孩子缺乏大運動引發(fā)的?!?/p>
國外孩子這樣“練體能”
西班牙:愛孩子就讓他多運動
西班牙的孩子很少有不喜歡體育運動的。父母不僅要鼓勵孩子參加,還要積極參與孩子喜歡的運動項目,和孩子分享運動的快樂。比如說他們認為網(wǎng)球是一種文化,孩子打網(wǎng)球的過程也是學著做人的過程。在西班牙,教幼兒的網(wǎng)球教練水平要求很高,因為教練不僅在教孩子技能,更在教孩子一種精神和文化。
日本:赤足訓練風靡全國
日本許多幼兒園、中小學校里,經(jīng)常見到成群結(jié)隊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赤腳繞操場或沿著走廊有組織地進行慢跑活動。這就是風靡日本的“赤足訓練”。實踐證明,推行孩子赤足訓練一段時間,絕大多數(shù)兒童體質(zhì)增強了,身高、體重增加很快,連傷風感冒也很少發(fā)生。
行為習慣:鍛煉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整理了行為習慣:鍛煉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上學以后,每天都會有不少的家庭作業(yè),而中國式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總是會“監(jiān)視著”。然而這樣的行為會使孩子產(chǎn)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或者是產(chǎn)生依賴性,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所以爸爸媽媽要鍛煉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1.陪讀會降低學習能力
爸爸媽媽一直在旁邊看著孩子學習的話,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受到影響,孩子會覺得自己被監(jiān)管,會有很大的壓力,注意力也無法很好地集中。
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再指出錯誤的話,孩子會受到打擊,于是越發(fā)不能認真做完作業(yè),因為孩子的心智還不足以能夠自勉,自我打氣,所以爸爸媽媽需要掌握陪讀的力度,并且要知道如何陪讀才最好,以免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
2.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有的爸爸媽媽總是覺得孩子需要操心,需要關注他的學習情況,不盯著就不認真學習,其實這樣的孩子很少,十個里面可有一個,所以爸爸媽媽需要自己教育孩子,幫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爸爸媽媽要鍛煉孩子的書寫能力,不能拖拖拉拉,或者是非常注重工整正確率,稍微錯點就全部擦掉重寫,這樣的結(jié)果導致孩子做題非常的慢,注意力都集中在整潔度上而不是內(nèi)容上,反而不利于學習成績提高。
其次要讓孩子預習復習,每天要上的課本內(nèi)容,以及學過的內(nèi)容都要回顧,加深印象,這樣老師在課上講的時候就會輕松應對,不會跟不上。
最后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即使是他不會做的題目,也要孩子自己先思考,然后爸爸媽媽指導就行,不能自己直接教孩子,甚至幫他寫,那樣一點效果都沒有。
3.完成后檢查就好
給孩子獨立做作業(yè)的時間,然后爸爸媽媽在孩子寫好作業(yè)后檢查就行。爸爸媽媽可以規(guī)定孩子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然后自己去檢查,不要一直在旁邊監(jiān)督,那會影響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