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媽媽教養(yǎng)心得:放手+信任+欣賞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教育教養(yǎng)筆記 幼兒故事欣賞 幼師讀書心得養(yǎng)兒育女10年,家有兄妹倆相差兩歲,回頭想一下,和很多媽媽相比,我這個懶人媽媽都太輕松太不累了,哈哈!大俠@德國小兄妹
一、首先讓自己放心+放手(自己輕松,他人也不累)態(tài)度上很多媽媽都做不到“放心”,對老公不放心,對老人阿姨不放心,對孩子更是不放心,心一只吊著,您當然會很累!我個人從心理上是個超級懶人,例如如果老公開車,我可以做到100次都不上眼不上心不知道行車路線,直到有一天你自己開車,一遍你就記住行車路線了!這如果是個特異功能的話,我個人覺得發(fā)揮得很酣暢!孩子的事情也一樣,媽媽只有先放心,然后自己才會輕松,媽媽輕松,孩子才會不累!是的,您可以自己找累,但是真的很多余,因為您自個兒找累,還拖累孩子也不輕松!聽到過很多次“我一點也不放心我老公帶孩子,他打游戲,把孩子扔在腳邊自己爬!”“我老公根本不懂帶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給孩子穿衣服!”等等,抱怨的結果就是媽媽永遠在嘮叨,老公也永遠不會帶孩子……但是您別忘了,孩子剛生下來您也是啥也不懂,您原來也是十指不沾人間煙火的好吧,是您剝奪了老公和您一起進步成長的機會,也是您粗魯的干擾了孩子和爸爸的親密關系!怎樣做到讓自己放心:1,孩子生下來就會堅強的活著,他不會讓自己餓死渴死凍死或者無聊死。。。。2,老公是個成年人,兒子是他親兒子,他當然能帶好自己的孩子3,出差1天沒事3天也無大恙,偶爾1星期,也不在話下!4,您可以是家里的皇后甚至太上皇,但是老公和孩子如果沒有媽媽的指揮和嘮叨,他們會生活得更開心隨意,更能享受日子里的小甜蜜。。。。5,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這個世界離開誰都照樣轉,您的孩子和老公也是!6,干嘛不給自己找點樂子,和閨蜜出去旅行,和父母出去度假,干點啥不好呢!
二,把精養(yǎng)豆芽改成散養(yǎng)的土娃孩子生下來您就緊張不安的盯著他24小時,知道么,被人緊盯的感覺超級不好,最負面的問題就是讓他緊張,長期緊張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睡得不好,吃的不好,各種感冒發(fā)燒,甚至發(fā)育遲緩或某種疾病,都和他長期緊張有關!愛孩子太多和愛孩子太少一樣,都不恰當!我們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從主觀上都應該是有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壯大的正面需求的,沒有誰甘愿當一個病殃殃的小豆芽或溫室的小花朵!媽媽,您的態(tài)度很關鍵,孩子不愿意當豆芽,那么您就得給孩子提供優(yōu)質健康的生長大環(huán)境,否則您剝奪的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權利!散養(yǎng)的土娃是什么樣子?是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健康,是胃口好得可以吃三碗飯,是性格開朗眼界開闊幽默風趣的小學生,是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幸福的小朋友……!怎樣散養(yǎng)自己的土娃:1,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的性格,相信孩子的智慧,給孩子足夠的放手,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給孩子足夠的自我成長機會!2,相信老公,家人,保姆,他們都不僅是孩子成長路上的貴人,也是幫您獲得更多生活幸福的幫手。3,孩子可以在地上爬,孩子可以玩一身泥,孩子可以接觸人家的寵物,孩子可以自由的交朋友,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要求并得到應有的重視。4,給孩子心靈和物質上的足夠陽光,也不要刻意給孩子鋪設太多紅地毯,這個世界很美好,有時也很殘酷,讓孩子腳踏實地身心健康是他最好的福祉!5,別人的看法建議,包括別人的孩子都是浮云,你最應該善待和信任的是自己的孩子!
三、一定得當懶媽,閉上一只眼睛不夠的話,請把兩只耳朵捂上,尤其把自己嘴巴閉上“很多媽媽說我做不到懶媽啊,我一輩子都是勤快的要命,孩子的事情我就是得管”,好吧,從今天開始,嘗試讓自己從一件事開始,例如讓孩子自己吃飯,讓他自己整理書包,您試試看,您不插手,天會不會塌下來,孩子會不是捅大簍子或者犯多大的錯誤!當懶媽,是個技術活兒,分享下我自己的經驗吧,小時候如果喂孩子吃飯,輕松快捷干凈不是么?但是孩子自己吃飯呢,臉和衣服就不說了,餐椅,地板也還得收拾,貌似多干幾倍的工作??!但是我們自從孩子開始自己要求拿勺子開始就做到了放手也每次去多做那些附加工作,事實上,結果是很快孩子們就學會了自己吃飯而且還培養(yǎng)了他的成就感!大家知道大俠是個會畫畫的媽媽,看孩子們畫畫,例如線條怎么能那樣呢?顏色那樣搭配不好啊,還有那個狗狗的頭畫的好小啊,這個對媽媽也是很大的心理挑戰(zhàn),每次都想去動嘴巴指導甚至動手加強,但是的但是,我也告誡自己:如果想讓孩子享受更多畫畫涂鴉的樂趣,媽媽就得自己閉嘴靠邊兒!我很慶幸,98%的我做到了,實在憋不住看到孩子的畫實在是喜歡,會和他商量能否幫忙,哈哈!怎樣讓自己當懶媽:只要記得你比孩子年長30歲就行了,所以看到孩子的笨慢拙,就都請心平氣和,給孩子一點時間就萬事大吉!一定要記得,您插手孩子的越多,孩子就成長得越慢,或者孩子成長得就越差,所以說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會長偏,媽媽不放心不放手的孩子會很弱:)1,吃飯穿衣穿鞋子,孩子都會自己做好,媽媽請不要著急2,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小學1年級理順后媽媽就得放手,讓孩子明白他的時間他的成績包括他的成長,都得自己負責,需要時媽媽可以幫忙,但是不會永遠幫忙!3,媽媽多忙點自己的事情,如果實在閑得慌,給自己培養(yǎng)個新愛好,畫畫,寫字,攝影,都很好,自己越忙,自己就會越開心,也就越有機會成為孩子的好榜樣!4,一定得閉嘴,少嘮叨,嘮叨不僅顯得自己無能,也壞孩子的心情甚至家庭的氛圍!5,對老公也是,記得男人都是孩子,所以也得給老公時機成長,別老盯著他,不然婚姻關系也會累!現在4年級2年級兄妹倆都不需要檢查作業(yè)了,如果哥哥學習遇到小問題,鼓勵他給同學或爸爸打電話,妹妹有問題,直接問哥哥!睡前故事媽媽曾經想過讓哥哥代勞給妹妹讀書,結果兩個人都反對,哈哈,好吧, 媽媽繼續(xù)讀書!從暑假開始,給兄妹倆正式安排了家務活兒,就是每日的吸地板,一開始兩人分工一半一半,后來變成一人一天輪流值日,包括傍晚給jax喂食喂水也是輪流做,哥哥還負責給魚喂食,兩人各自的房間整理阿姨也不再插手,烘干的衣服媽媽只負責折好放在各自門口他們需要自己放到柜子里去?。ㄇ们媚绢^,兩人現在都做得還不賴)
四、一定得讓老公開心快樂心甘情愿的幫媽媽帶孩子,對孩子對老公,要有足夠信任不管男孩女孩,長到三歲,爸爸的角色就必須要加重力度,原來孩子小媽媽事無巨細參與的比較多,孩子到了三歲,對周圍對自己都有了足夠的認知,這時他需要精神上的標桿和領袖,總體來講,孩子都會選擇爸爸當這個模范。媽媽不用傷心,您前面每日沒夜的忙三年,現在可以放個小假了。孩子有需要,爸爸對新角色其實也要學習,所以說媽媽得幫助老公和孩子完成他們的角色轉變,最偷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媽媽放心放手即可,例如晚上讀故事,早上送學校,給孩子輔導作業(yè),周末帶孩子去踢球,偶爾帶孩子外出旅行幾天,都可以放手給爸爸,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鏈接加強并互相有更多了解和親近!怎樣讓老公開心帶孩子:
1,對老公和孩子,除了表揚,還是表揚,表揚,再表揚!2,媽媽自己甩手掌柜當起來!3,開心的給老公孩子定機票4,周末媽媽玩失蹤5,媽媽外出度假,不帶孩子也不帶老公家里翻了天會怎樣?翻了天您回來就讓他繼續(xù)翻著,翻了天的日子會更好玩兒!五、最后一條,對孩子要有無盡的羨慕,無尚的欣賞,無窮的愛戀當您喜歡一個人,其實還不夠,最高級別的應該是從心底欣賞他,才會是真愛!對孩子的真愛也是,得從心底由衷的羨慕和欣賞!“小不點孩子有啥可欣賞的,每天吃喝拉睡我都快累死了”!不管多小的孩子,不管多費勁的孩子,您如果換個心情換個角度就能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阿迪哥哥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記得他剛生下來,盯著他熟睡的樣子媽媽都可以半天不動搖!后來妹妹出生了,一點點大就很愛笑,每次看到她笑瞇瞇的樣子,媽媽就特別羨慕,羨慕她的笑贏得了自己溫暖的世界,羨慕她人見人愛,羨慕她幾乎從來不哭。現在依然很羨慕我的孩子,10歲的阿迪有超級好人緣兒,有領導能力,有專注力,學習好,同學老師家長都喜歡他!8歲的妹妹也是到哪里都很受歡迎,她特別小女生,每次看她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梳頭發(fā)自己找合適的發(fā)箍,媽媽都覺得很羨慕,她那么篤定那么自信那么的有計劃,還有的還有,媽媽在試新口紅,她會很有心得的指點:“媽媽你應該再化化妝才配這個口紅,我覺得你的眼影可以用金色”。關于哥哥妹妹的人緣都很好,媽媽也獲益良多,媽媽這個外國人也因為他們倆被學校和其他父母喜歡和接納,每次孩子們互訪包括偶爾互相到對方家里過夜,接觸的父母都友好而熱情,對兄妹倆也都有很多表揚和贊美,讓客居異鄉(xiāng)的媽媽覺得溫暖而安心!兄妹倆都有很多優(yōu)點,所以媽媽一直很感恩,覺得這是上帝給自己的最大的最肥厚的最值得驕傲的人生大獎品。羨慕孩子比你強,欣賞孩子很多優(yōu)點,愛戀孩子的一點一滴,對一個媽媽來講,您怎么還有機會對孩子橫眉冷對或者指手劃腳甚至吹毛求疵呢?愛不夠的孩子,不僅讓媽媽心情愉悅,更多是讓媽媽感受更深心理層面的幸福感和滿足感!要欣賞自己的孩子1,先多欣賞自己的老公,記得在孩子們面前多表揚老公2,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多擁抱孩子,偶爾孩子犯錯,也以寬容對待!3,和孩子一起欣賞別人,例如孩子的同學,或者某個父母,抑或餐廳的服務員!4,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多表揚孩子正確,正面,正方向的林林總總,負面的稍加提醒即可5,讓孩子也學會欣賞別人,例如贊美媽媽飯做得好吃,或者妹妹的順口溜真的很好笑。ps:我記得那時剛登上人民的講臺當了人民的教師,我就給我的學生們分享過這個“態(tài)度和命運”的關系,學生們畢業(yè)多年大家也多年不見,上次在班級的微信群里,還有個學生特意感謝老師當年給她說過態(tài)度很重要,她說她一直都記得: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態(tài)度和命運,中間只有短短的三步!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媽媽生,姥姥養(yǎng),爺爺奶奶來欣賞?
據調查,有95%以上的家庭女兒結婚后生下孩子都由自己的父母來幫助撫養(yǎng)或照看。形成這一社會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解讀“姥姥養(yǎng)”現象
傳統(tǒng)的看法是爺爺奶奶來撫養(yǎng)或照看,但在近年卻被顛覆了,為什么呢?
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被稱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我國廣泛存在。有調查顯示,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這里的“祖輩”更多地是指姥姥姥爺而不是爺爺奶奶。
在十多年前,爺爺奶奶照看孫輩還比較多見。因為按照傳統(tǒng)觀念來說,孫輩是爺爺奶奶家的人,爺爺奶奶照看孫輩理所應當。但最近幾年,情況卻出現了變化,照看孫輩更多的成了姥姥姥爺。這兩年我曾經在自己居住的小區(qū)里問過一些照看孫輩的老人,確實以姥姥居多。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大概有三點:
第一,現在的年輕父母基本是“獨一代”,他們的孩子是“獨二代”,雙方四位老人都有條件去照看一個孫輩。在當今社會,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是“平等”的。在姥姥姥爺看來,女兒女婿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孫輩,“外孫”“外孫女”的概念變得淡了,有的孫輩還跟了姥爺的姓,甚至有的孫輩稱姥爺姥姥為“爺爺”“奶奶”,所以在照看“孫子”“孫女”這件事的愿望強烈程度上,姥姥姥爺不比爺爺奶奶差。
第二,年輕媽媽都有自己的事業(yè),所以產假結束后,很多年輕媽媽就會再回歸職場,孩子交給誰來照顧?當然首選雙方四位老人。但對于年輕媽媽來說,把孩子交給自己的媽媽似乎會更舒心一些,畢竟跟婆婆不如跟媽媽相處得輕松自在、無拘無束。另外,岳父母住在女婿家,跟在自家基本沒有兩樣,而公婆住在兒媳家卻有些不同,在他們看來,自己有點“在親戚家做客”的感覺。所以,姥姥養(yǎng)順理成章。
第三,老人也心疼自己的女兒,再加上已經退休,有大把的清閑時間,可以專心致志地幫女兒照看孩子。另外,老人也有足夠的育兒方法,所以在處理各種細節(jié)問題上,總比女兒有辦法。再有,自己的人生已經走過了大半,經歷過了許多事,而且還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在處理起事情來會比年輕人更輕松,更老練。正因為有了這些原因,幫著女兒帶孩子也就顯得更為自然。
一個孩子,既然被媽媽生了,既然被姥姥養(yǎng)了,那爺爺奶奶也只有欣賞的份了。
隔代教養(yǎng)有利有弊
前面提到了隔代教育的一些優(yōu)勢。但凡事都有兩面,有優(yōu)勢就會有劣勢,隔代教育也同樣存在劣勢。
第一,因補償心理而產生“隔代慣”?!案舸鷳T”行為緣起于一種補償心理,也許之前由于種種原因無法給子女更好的生活,現在有了孫輩,就想將之前對子女未表達出來的愛都補償到他身上。但這種補償卻會將孩子寵壞。
第二,思想觀念陳舊。比如,有的老人會給孩子講鬼怪故事,這很可能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還可能給孩子傳遞一些諸如“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樣的老觀念,不僅影響他的身心健康,也使他很難與新時代的思想建立聯系;等等。
第三,重養(yǎng)育而不重教育。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不注意對孩子的教育;一味地嬌慣、溺愛孩子,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小皇帝”“小公主”;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不舍得讓孩子去做事,忽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避難所”;只想讓孩子自由玩樂,忽視規(guī)矩、禮儀方面的教育;等等。
雖然老人幫忙照看孩子,但做子女的卻不可以把關于孩子的一切責任都推給老人去承擔,比如,教育的問題。其實,無論是誰在主導帶孩子,全家人都應該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達成一致,并且要密切配合。很多時候,在教育這件事上,老人和子女之間存在著觀念上的差異。舉例來說,有的老人可能比較注重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培養(yǎng)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而子女可能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和個性發(fā)展。這時候,雙方要多溝通,統(tǒng)一教育認識,然后擇善施教。
帶孩子,其實是父母的職責
作為年輕的父母,不要認為自己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是一種輕松,是一種讓自己解脫的方式。事實上,育兒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替代。隔代教育終究離不開一個“隔”字,很多教育內容,由我們來做與由老人來做,其效果會大不相同。畢竟親子教育中的“親”,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親近,父母的親自教育要更為深刻。所以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并不能等同視之,親子教育必不可少。
但隔代教育終歸是祖輩對第三代的跨界教育,諸如父母親情一類的情感是隔代老人所無法給予的。而且無論是做榜樣還是講道理,父母起到的作用都要勝過老人。相比而言,父母的教誨對孩子會更有威力。孩子也更喜歡父母都在身邊的感覺,這樣他的情感發(fā)育才會健康,情感世界也才會完整。而孩子與父母形成的強烈的親子感情紐帶,也是維系一個家庭完整和諧的重要所在。
所以,年輕的父母不要小瞧親子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要用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待親子教育,要理智地將隔代教育擺到正確的位置上。
在“媽媽生,姥姥養(yǎng),爺爺奶奶來欣賞”的今天,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做呢?第一,面對孩子,要做負責任的父母,讓他感覺到親子之愛,要教他愛父母,愛姥姥姥爺,也要愛爺爺奶奶;第二,面對雙方的老人,要有一顆感恩心,懂得去感恩老人一生的辛勞,養(yǎng)兒育女,有苦勞,更有功勞;第三,面對自己,要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并銘記一點:做父母是我們一生最偉大的事業(yè)。
(文/魯鵬程,本文刊登于《時尚育兒》雜志2014年10月刊)
新手媽媽育兒心得
新手媽媽育兒心得
最近在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面的教育理念真的很貼近生活,很實用。很多生活中常見或典型的問題,在書里都能找到應對的辦法,真的很喜歡這本書,也希望有機會能讓更多身邊的媽媽能也有所收獲。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我在不斷摸索著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教育孩子,讓她不僅擁有健康的身體,也要擁有健康的心理。
真的,說到健康,我內心非常感恩,也許身邊看到各種問題的孩子,覺得那樣對一個家庭是多大的不幸,尤其是對母親!所以,我真的很欣慰孩子至少目前在身體方面都很給力,沒有讓我有什么很多煩惱。我不知道是否跟我懷孕時候身體很好有關系,而且我沒有像傳統(tǒng)說法有那么多飲食上的忌諱,只是書上說的那幾樣容易滑胎的食物堅決沒吃,其它真的很隨性,而且還給自己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孩子想吃?,F在想想如果孩子不是那么健康的話,罪過可大了!也不知道這么做到底對錯……孩子快2歲了,期間也發(fā)熱了兩次,我們都是物理降溫的方式幫助她平安度過。有同事說我們太不緊張孩子了,這個問題我和孩子爸爸很統(tǒng)一認為孩子本身沒啥問題,偶爾發(fā)熱不至于那么緊張,而且我們也在積極應對,也有讓醫(yī)生確定沒有其它什么毛病,所以每次都沒讓孩子用啥藥就好了。我是從懷孕起就盡量不用藥,即使有小病也用其它方式來解決,對孩子的用藥問題我們更是慎重!
現在孩子馬上就2周歲了,教育問題開始越來越重要了!可是說真的,我在這方面比起身體來說更沒有把握,所以我訂了相關雜志,買了幾本育兒書,很想提前做好準備,在需要的時候不會不知所措,更怕是用錯了方式對孩子造成什么負面影響。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天然的好玉吧,就像書里說的,看家長有沒有用對工具了,用對了工具就會是一塊美玉,而用錯了就破壞了她!我一直相信,沒有壞孩子,只有教育不當的父母。身邊親戚朋友的教育方式,我也一直再留意,遇到問題我也總在想是怎樣的教育方式導致這樣的后果?;蛘咭恍┖⒆佑幸恍┖芎玫牧晳T,我就在想這是父母怎樣教育出來的。這本書也著實驗證了我的想法,確實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學會放松,做個高EQ媽媽
面對一個又小又軟的生命,您是否不知如何是好?面對哭鬧不停的寶寶,您是否手足無措?由于寶寶無法用語言明白表示身體的不舒服,所以,新手媽媽需要學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便在面對哭鬧不休的寶寶時,做出最佳處理。擁有高EQ,其實不難。
新生命降臨
懷胎十月的過程是很艱辛的,但準媽媽從懷孕伊始,就期待著新生命的降臨,這種喜悅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不過,當新生兒出生后,新手媽媽將面臨種種困難,包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適應新生命的降臨、如何照顧新生兒等等一系列問題。腹中的胎兒和出生后的新生兒完全不同,在腹中,胎兒跟著媽媽成長,媽媽照顧好自己就可以照顧好胎兒;而剛出生的新生兒,是一個很小很軟的生命,面對他們,大多數的新手媽媽會感到手足無措,加上這些小小的生命個體只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更讓新手媽媽們不曉得該如何照顧他們才好。
認識新生兒的表達方式
小新生兒無法用語言來告訴媽媽肚子餓、想便便或是身體不舒服,最簡單的反應就是哭鬧。實際上,新生兒的哭聲可以告訴媽媽很多不同的信息,媽媽應該逐漸掌握新生兒哭聲的不同含義,以便做到最佳的溝通和互動。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大哭而慌了手腳,應該先了解他們?yōu)槭裁纯摁[,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還是身體不舒服?然后針對不同情況作不同的處理。如果是尿布濕了,馬上幫他換上新尿布;肚子餓了,盡快幫他沖奶粉或喂母乳,并且用語言輕輕地告訴他,媽媽要去幫你沖奶奶——母親的柔聲細語可以穩(wěn)定寶寶的不安情緒;如果是身體不舒服,當然是馬上帶寶寶去就醫(yī),做第一時間的診療。
保持心情平靜
大部分新手媽媽對寶寶都有足夠的愛心,但也許會缺乏一定的耐心。比如碰到孩子睡顛倒的情況時,很多媽媽往往心力交瘁從而失去了好脾氣。其實寶寶一直在努力適應不同于媽媽腹中的世界,不能跟大人的作息時間合拍并非他們的本意,媽媽應該用耐心帶領著他們一起度過這段時光。當寶寶的哭鬧讓媽媽的心情起伏不定,甚至要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時,媽媽不妨先到陽臺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等情緒穩(wěn)定之后,再去處理寶寶的哭鬧,相信情況會好很多。
寶寶有個體差別
大部分媽媽都會非常在意寶寶的成長發(fā)育情況。一旦寶寶和兒童手冊上的各項平均指數有什么不一樣,媽媽們就會非常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不正常?為什么會比別人長得慢?其實,這些數據是所有寶寶的平均值,僅供參考,并非絕對的標準。有些寶寶長得慢點,有些寶寶長得快點,只要媽媽隨時注意寶寶的發(fā)育情況,排除生理心理的不正常發(fā)展后,不必太在意寶寶是否長得比別人高壯,讓他們自由發(fā)展是最好的辦法。不過,如果他們的發(fā)育比起同齡兒超前或滯后太多的話,要及時請教專業(yè)醫(yī)師,進行相關治療才好。
適當放松身心
照顧寶寶是非常辛苦的,隨時隨地會向你的極限挑戰(zhàn),尤其是剛生產完的新手媽媽,很可能因為不懂得如何照顧寶寶,而喪失了原本培養(yǎng)已久的愛心和耐心。在此提醒新手媽媽,在盡力照顧寶寶之余,別忘了每星期給自己放一天假。把寶寶托付給朋友、親戚或保姆照顧,享受一天純粹屬于自己的時間,逛逛街、看看電影,去想去的地方,讓自己放松心情,相信以后照顧寶寶的日子會更輕松、更能掌握秘訣。
育兒心得:信怡媽媽的育兒心得
育兒心得:信怡媽媽的育兒心得
說起育兒心得,想想時間過的真快,都上幼兒園中班了。經過這兩年的幼園生活,我的宗旨就是: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能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迎合她的一些興趣愛好就夠了,至于學到多少文化知識不是主要,那是上學后的事。以下總結了一些我的個人心得:
一.善于表揚和鼓勵
比如在家吃飯總有依賴和偷懶的習慣,這學期開始我和爺爺奶奶說好了,不要喂飯達成一致,當吃飯的時候每吃一口就給于一句鼓勵,鼓勵就是動力,這樣也增加她的自信心,高興了自然自己吃,雖然慢點可沒有讓人再喂了。
二.讓孩子幫忙做些小事
現在只要我在家就會和她一起收拾玩具擺放餐具什么的,做的時候會已一些比賽形式和獎勵,久而久之現在玩的玩具,吃的飯碗都會送回原地,包括一些我倒垃圾她把垃圾桶套上袋子,遞個剪刀會剪把對外什么的,是的這些小事在我們成人眼里那是太微不足道了,可對于小孩她每做完一件會覺得自己很能干,這些小事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會讓他們受益一生的。
三.學會聆聽孩子自己的事
在我們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猜謎語的同時,不僅用眼去看,還要用耳去聽,聽她說幼兒園今天誰誰過生日,她很開心,今天的手工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她會開心,今天畫畫不是最后一個畫完,她也會很開心,不過也會聽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正因為聽到了她們這些心聲,從而可以正確的引導孩子。
以上的一些心得也是在這學期我剛學會的,其它的寶媽們其實在很早就有這些領悟了,同樣有更好的要說出來我好學習哦!同時望老師們給予更好的教育和指教,(因為老師心會比我細)讓我的孩子能更進一步。
媽媽手記——兒子入園前心得
媽媽手記——兒子入園前心得
兒子入園前心得
時光如梭,轉眼兒子已滿三周歲,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作為幼兒教師的我,看著活潑可愛的兒子,心想兒子肯定會很好送的上幼兒園,雖說歸說,但心里總會有些糾結的情緒……
2011年9月1日,這一天對于上小班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孩子們懷著父母的期望,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重要的一步;每一個父母都希望那是一個美麗的開始……
暑期的這兩個月,我和全家人也是一樣的心情,并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做著準備工作。孩子上幼兒園哭鬧這似乎是一個毋庸置疑的開始,而且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從這個階段渡過他的初入園期的,然而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原因無非是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帶來的不安全感、離開親人的焦慮等。我覺得首先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讓他覺得幼兒園是安全的、是充滿樂趣的,才不會對這個地方產生抵觸的情緒。作為幼兒教師的我,經常會和兒子聊聊幼兒園里發(fā)生的新鮮事情,講講其他小朋友在幼兒園是怎么吃飯?怎么睡覺?爸爸媽媽會什么時間接送?等等問題。讓孩子入園后能盡快熟悉,對孩子來說只有熟悉的才是安全的、才不會焦慮。我覺得孩子之所以哭鬧,很大的原因是擔心父母把自己扔到這里是不是不管了?那種恐懼會讓他焦慮不安。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重點強調一點,“爸爸媽媽下了班就很快來接你”,簡單的一句話一定會讓孩子有種安全的感覺。
有一次,我和兒子談話,談到上幼兒園的問題時,我隨機問他:“你如果上幼兒園,你會哭鼻子嗎?”兒子說:‘媽媽,你是老師,我上幼兒園跟著你上,我就不會哭鬧了,看著兒子清澈的眼眸,聽著他那稚嫩的話語,我沒有說話,心里卻在隱隱做痛。兒子你不懂媽媽的苦心,正因為你對媽媽過于依戀,媽媽才不教你,媽媽是為你好呀!我非常清楚,作為教師,我要跟我的同行一樣,要嚴格遵守紀律;作為母親,我要跟別的母親一樣,決不能搞特殊化。
我們家寶貝在家時可是很粘人的那種,甚至于自己都不敢在客廳里看電視或插積木,總要有人陪著才安心。因此,一想到他這種情況上幼兒園,心里難免會犯愁些?我想孩子的成長歷程就是這樣的:那就必須要服從管教,得到約束,經歷挫折。這樣你才能成長。因為踏入幼兒園也算是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在這里對于你的性格,行為習慣,處事,外交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有幫助的。
親愛的寶貝,你缺乏鍛煉,你需要這樣的鍛煉。媽媽期待著你的成長。希望你在幼兒園里得到最大的一個收獲就是學會獨立,學會規(guī)則,學會與小朋友的溝通和交往。雖然我們平時也在盡力給你這樣一個環(huán)境,但有一個大前提是解決不了的,就是所有的場合都有家長的陪伴,那樣的獨立和溝通,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和溝通。寶貝你長大了,不知你是否真的能學會忍耐。真的能受得了那份約束。媽媽的觀點是你在幼兒園或許會吃苦,但你也許會收獲更大的快樂,因為不同年齡需要不同年齡的同伴。從此以后,你不再孤單,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好朋友,有了同學,玩伴,相信你會變得更充實和快樂!
聽人說,“每個孩子都是飛進媽媽懷中的天使,在他弱小而無助的時候需要媽媽全身心的呵護和寵愛,可總有一日,當他的羽翼豐滿,他就要飛了,去找尋屬于自己的天空,用自己稚嫩的腳步去探索世界?!睂氊惿嫌變簣@就是你要邁出的人生第一步,那么我的孩子請勇敢面對吧!
育兒心得:欣賞教育
育兒心得:欣賞教育
當上周五收到學校發(fā)到我們手機上關于家長要寫“育兒心得”時,我在想每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及心得,我該往哪些方面去寫?孩子們上幼兒園后,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們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yōu)槿烁改刚呱罡序湴梁妥院?。關于對我家孩子沈思銳的教育方面,我們思量再三,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談談這一個話題。
一、順勢而為教育
我們孩子很小的時候,全家每天都會抽時間讀故事給他聽。雖然他那時并不見得能聽懂,也不認識那些字,但我們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給他聽故事,給他創(chuàng)造學習的氛圍,讓他能感受到故事中的樂趣。事實證明,這樣做對孩子是有益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四歲不到已經認識了100多個字,會背兩首古詩,還自己編了一首充滿孩子稚氣的詩,這一切教育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就完成了。孩子不僅愛聽故事,而且他對數學興趣也很大,經常拿著計算器按數字,也經常纏著我們問一些數學題目,比如2+3等于幾?我們在回答他的同時也經常反問他3+2等于幾?在大家互答的同時,我們也常常有意識的引導他,不會的題目伸出手指數一數,當他的手指不夠用的時候,我們也經常把自己的手指借給他數。諸如此類寶寶感興趣輕松教育的事情,只要我們有空都不會放過,漸漸的,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越來越濃,現在十以內的加減法已經很順手了。
二、欣賞教育
欣賞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個孩子,其最可人之處不在于他的聰明活潑,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現在和將來能勇敢地面對來自學業(yè)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贊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fā)孩子的勇氣。記得小班第一學期當孩子有時額頭上貼著小貼紙回家時、我們都要主動問他今天在幼兒園哪里表現的好,是飯吃得快還是很聽老師的話。當思銳主動幫我們做家務,撒尿時沒有尿濕褲子時,我們都會適時的說一聲“寶貝你真棒”并傳遞一個贊賞的眼神。
我們的孩子就在這樣一種輕松愉快及贊揚的氛圍中成長著。對于家長來說,愛孩子是一種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樣正確地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
三、感恩教育
平時我們教育孩子感恩老師、感恩家長、感恩社會。
1.感恩老師:平時我們在家里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感恩自己的老師,感恩孩子的老師,教育孩子感恩自己的老師。凡是老師要求我們支持配合的事情,我們都會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和孩子的感恩之心。
2.感恩家長:教育孩子感恩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信和讓孩子知道父母養(yǎng)育他們的辛苦。在守信方面我們只要承諾孩子正確的事情一定會風雨無阻的去兌現,給孩子一個遵守諾言的榜樣,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什么是“一諾千金”。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優(yōu)良的品德,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從小知道父母養(yǎng)育他的艱辛,懂得什么是付出,有利于樹立孩子的感恩之心。
3.感恩社會:平時我們教育孩子要對身邊每一個人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要感激身邊每一個人對他的關愛和付出。比如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看到父母和爺爺奶奶都要問早安,出門時要與爺爺奶奶道再見;要求孩子去幼兒園時見了老師要問好,離園時要主動和老師說再見;坐公交車時我們讓孩子自己去刷卡,同時對司機說一句謝謝叔叔;去超市購物買單時,讓孩子遞出信用卡和超市卡的同時說一句謝謝阿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從小培養(yǎng)他愛社會,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感恩身邊每一個人為他的付出。
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家長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四、融入社會教育
沈思銳作為獨生子女,平時我們父母忙于工作,每天可以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基本上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大的。因為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觸比較少,思銳的性格中不免有內向的一面,比如喜歡一個人玩積木,不大敢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為了讓他盡快的融會社會,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平時我們在天氣好的時候經常帶他出去玩,鼓勵他和碰到的小朋友打招呼: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們交個好朋友一起玩吧。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一開始孩子還不敢講,說的不是很好,慢慢的說的次數多了,漸漸的成為了一種習慣,性格逐漸變得開朗起來了,也敢在外面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平時我們送孩子去幼兒園時,碰到其他的孩子家長主動打招呼、互留手機號,節(jié)假日我們經常約小朋友和他的父母一起出來玩,之前孩子在幼兒園和很多小朋友還不是很熟悉,時間久了,和孟巾堯,張澄睿,楊心怡,黃露茜,錢敏慧,韓子豪,胡珂英,吳佳,陸芝誼,喻俊宇,薜佳蕾等小朋友成為了很好的小伙伴。經常在家里提他們的名字,晚上在家經常說,媽媽給我手機我要打電話給誰誰,我要約他周六、周日一起玩。我們一直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讓他多和同齡人接觸,彼此間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共同成長。
五、失敗教育
同時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有失敗的一面,在他一歲多的時候,為了啟蒙他的早期教育,為他買IPAD,小孩子玩起來沒有節(jié)制,雖然早早的就熟悉了觸摸屏的操作,對于很多游戲、音樂進行了早期開發(fā)。但是由于用眼過度,出現了散光和近視,成為了小二班第一個近視眼。入園體檢時我們發(fā)現后,積極帶他去診斷、配鏡治療?,F在盡量不讓他接觸電子產品,杜絕他在晚上光線不好時看書的習慣。希望可以通過科學的用眼習慣,逐步減輕痊愈近視。
孩子在蓬欣幼兒園半年多的生活,培養(yǎng)了很多好的生活習慣,和入園之前相比,我們感覺明顯變化了很多。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離不開蓬欣幼兒園小二班周老師、張老師、阿姨、幼兒園其他工作人員、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的關心、照顧、潛移默化。在這里說一句,謝謝你們,辛苦了。
孩子在社會上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我們作為監(jiān)護人,會在社會各方面資源的支持下,盡自己的全力配合學校把孩子教育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成為正能量去影響社會。
宬澄媽媽:教育心得
我始終認為教育不是老師、幼兒園、學校的專屬責任,對孩子來說,父母、家庭才是第一任也是終生的老師,從胎教開始,她們聽到、看到的一切,都源于父母。
我不要求我的孩子樣樣都表現的很優(yōu)秀,我也不強迫她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興趣是學習的根源,我們會去嘗試她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而后決定怎樣來培養(yǎng)她,引導她。
在王宬澄兩歲半左右的時候,我們家人發(fā)現她對漢字特別感興趣,而且記憶力特別好,基本上一個字念上幾遍后就記住了,接著我們發(fā)現她之所以對漢字感興趣是因為喜歡看書。最初看的是圖畫書,有點像繪圖,但也不完全是,就是那種畫多字少的。因為喜歡所以求知欲特別強
,家人就著重培養(yǎng)她認字的能力。她看的書很雜,雖然是以少兒讀物為主,但涉及的內容很廣,從天文地理到人體生理,從神話歷史到現代科學,讀不到太深的層次,卻也能知道個大概。后來在她四歲多的時候,我?guī)ヂ犃艘惶锰觳艑氊惖墓_課,她說很好很開心,但問她想不想上的時候,她又有些猶豫,因此我們也沒給她報名。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帶他女兒從美國回來,他女兒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當時7歲左右,基本上不會說漢語,因此她們在一起玩耍交流就不是很好。因為玩一個游戲語言不通就僵在那了,我看了后和那個小女孩溝通了一下,告訴女兒怎么玩,很快她們就熟悉了?;丶业穆飞蠈k澄主動說:媽媽你真厲害!我就問怎么厲害了?她說你可以和小姐姐說英文??!于是我就抓住時機問她,難道你不想和媽媽一樣也能說英文嗎?那樣你不就能和她玩了嗎?她說:對??!媽媽,我也要學英文,長大以后我到美國去就可以和那里的小朋友交流了!就這樣,我們給她報了天才寶貝。因為她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目的,學習的動力。當然,天才寶貝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教育機構,那里的老師會關注每一個孩子,會有所選擇的引導每一個孩子怎樣去學習。我也相信在眾多幼兒機構中,金鑰匙幼兒園是出類拔萃的,董老師和李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沒有抹殺她們的天性,和其他班級的孩子比起來也許有的方面不如人家,但是有一點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中四班的小朋友很活潑,這說明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很輕松,我很感謝她的老師們!
對孩子的培養(yǎng)我們沒有刻意去做些什么,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童年對孩子開說應該是個無憂無慮的年代,在玩中學是上上策,如果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有興趣學點漢語知識的話,那么在上學以后,家長和孩子都會比較輕松。孩子在3-6歲的時候,對語言的認知力是最強的,在這個時候學習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前提是孩子喜歡去學。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質極度豐裕的時代,同樣將來面臨的壓力也很大,給他們一個完整的童年和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比什么都重要。家長如果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看事情,那我們的孩子會更有前途!
媽媽育兒心得
媽媽育兒心得
都說“兒子是母親前世的小情人?!鼻槿酥g相處有時是歡心的,但有時是矛盾重重的,尤其是談到學習的時候,更是烽煙四起,甚至劍拔弩張。兒子今年九歲了,今天我就來談談和兒子相處的點滴。
一、重身教輕言傳
都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說得一點也不錯。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行為的縮影,我們言行得體,孩子就會彬彬有禮;我們潑辣張揚,孩子就會為所欲為;我們樂觀害達,孩子就會積極向上。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的,我們總是先從自身著手,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引路人。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上,我也是先從自身做起去影響孩子的。剛開始孩子不喜歡看書,也不知道怎么看書,我就和孩子比賽看,同本書我抽空就拿起來看,還時不時向孩子炫耀一下我看到幾頁幾頁了,為了好勝心,他也會拿起書來緊追猛趕,漸漸地,他的看書興趣上來了,于是,我不僅在速度上和他比,還時不時地問他書中的情節(jié),和他交談讀書后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的閱讀興趣、習慣、能力就都有所提高了。
二、寵愛但不溺愛
如今我們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受幾輩人的呵護照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不能形容他們幸福的生活,“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生活讓他們漸漸喪失了一些能力,使得他們不會自己穿衣,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與同齡人交流等,都成了顯性的問題,但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更沒有能力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所以寵愛他,但不溺愛他,是我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從小便跟我一起在學校生活,規(guī)律的生活,緊張的節(jié)奏,讓孩子從上小班開始便養(yǎng)成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幼兒園,一個人回家,再一個人去吃飯的習慣,說到這兒我很心酸,但也正是這樣的生活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學習上也是,我們會給他買任何他喜歡的玩具、食物,但作業(yè)上一點也不能馬虎,更不能偷懶,因為他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如果連基本的學習都是應付差事,以后還有什么事是能認真對待的。
三、順其自然靜待花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在學習上優(yōu)秀,在才藝上優(yōu)秀,在體育上優(yōu)秀,恨不得把所有的本領都讓他們掌握,但真的可能嗎?試問我們又有多優(yōu)秀,為什么非要讓孩子樣樣都優(yōu)秀?難道真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嗎?答案肯定不全是肯定。所以,在優(yōu)秀這個問題上,我只是順其自然,一年級的時候孩子什么也沒學,因為小學生活孩子需要適應,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挑戰(zhàn),當孩子適應這一生活后,我才開始和孩子討論興趣的問題,并且只學一樣,會就行,不要求精,重點還放學習上,這樣孩子既能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也有一樣特長,這就足夠了。小學生活這三年,是孩子成長進步最明顯的三年,在這里,首先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其次感謝我們學校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對讀書感興趣。現在,孩子的心態(tài)積極向上,能觀注身邊的事物并對之感興趣,能和同學能主動問好,能興趣盎然地談論學校的生活,這一切正是我們所希望的。
和孩子相處的方法還有很多,故事也還有很多,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對策,但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身為父母的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才能陪孩子走好這人生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