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眼鏡公主》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

大班教案《眼鏡公主》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了解近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體會眼睛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眼鏡公主》含反思X教案吧。

【教學目標】

1、了解近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體會眼睛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學習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教學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初步了解眼睛的作用。

物質準備:白板課件《眼鏡公主》、自制圖書《護眼好習慣》幼兒用書、紙筆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近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

1、看不清的煩惱

師: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公主,她在做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教師播放課件,幼兒觀察。

師小結:原來公主得了近視眼。

2、戴上眼鏡的煩惱。

師:公主戴上眼鏡之后看東西是清晰了,可是也增添了很多新的煩惱。

a、幼兒猜測公主遇到的煩惱。如,吃飯時的熱氣會把眼鏡變得模糊……

b、師播放課件,公主自述戴眼鏡的煩惱。

二、學習保護眼睛的正確方法。

1、判斷正誤(了解哪些習慣對眼睛有利,哪些習慣對眼睛不利)

師:公主戴著眼鏡這么麻煩,她想早日摘掉眼鏡,那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吧!

a、出示各種用眼習慣圖片,幼兒討論,判斷正誤。

b、請幼兒根據(jù)錯誤的習慣講出正確的做法。

師小結:經(jīng)過你們的幫助,公主有了這么多保護眼睛的好方法,現(xiàn)在,她要開始做眼球操了,你們愿意跟著公主學一學嗎?

三、學做眼球操。

1、播放flash動畫“眼球操”

2、根據(jù)圖譜學做眼球操(個別、集體練習)

3、跟著動畫做“眼球操”

4、猜測眼鏡公主能成功摘掉眼鏡嗎?(講述故事結尾,揭曉答案)

四、活動延伸。

出示自制“護眼好習慣”圖書,幫助幼兒進一步養(yǎng)成保護眼睛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教學能夠運用繪本的方式,給孩子以情節(jié)為依托,了解近視帶來的不便和預防近視的方法,適合中班幼兒,給他們生動的啟迪,活動也能運用小實驗的方法,讓孩子親身感受帶著眼鏡有時候太不方便了,有趣不說教,動靜結合。

但是活動的小結可以更加明確,特別是最后孩子說一點出示一張圖的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維發(fā)散,可以采取讓孩子盡情說的方式,然后邊出示圖邊小結,讓孩子清楚梳理說過的內(nèi)容,印象深刻。

互動中也可以更大膽一些,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戴眼鏡的感受,然后采訪一下,說說自己的感覺。教師再小結起來就更深刻。

還有一個問題可以去掉,本意是想問問孩子們有沒有看不清楚的狀況,但是孩子沒有這樣的體驗,所以讓這個問題很多余。

幼兒百科: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nèi)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弱視等。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戴眼鏡的小貓》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投影儀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題目叫《戴眼睛的小貓》,小貓怎么會戴眼鏡呢?小朋友們聽仔細了:

1、講述故事《戴眼鏡的小貓》(投影幼兒用書)

故事內(nèi)容:在一座紅房子里,住著一位老奶奶和一只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做戴眼鏡看報紙狀)

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于有機會了,它戴著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么變高啦!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

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

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做肚餓狀、大老鼠狀)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

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故事講完了,好聽嗎?(好聽)我們現(xiàn)在來回憶一下故事講了什么。(根據(jù)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提問題)

——在一座房子里住著誰?(老奶奶和一只小貓)

——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什么?為什么?(眼鏡因為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鏡高興地跑到大門邊,發(fā)生了什么?(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小貓肚子餓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發(fā)生了什么?(看見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2、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現(xiàn)在我們來摸摸我們的好朋友眼睛長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們摸,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說“上邊毛,下邊毛,中間黑葡萄”)

——好朋友眼睛每天都要做一個動作,是什么動作?(眨眼,如小朋友們有困難,老師可做動作,閉眼幾秒鐘再睜開)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一次眨眼動作。

——小朋友們看,老師戴著什么?。浚ㄑ坨R)小朋友們齊聲說。為什么要戴呢?大家想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shù)一、二、三、三、五)眼睛不好。(小朋友們可能說不出,這時老師可摘下眼鏡作摸的動作)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后來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眼睛就不好啦!小結: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眼睛。

——小朋友們,你們的眼睛什么時候不舒服啊?(讓小朋友們思考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shù)一、二、三、四、五)

眼睛飛進蟲子不舒服、戴爸爸(媽媽等)的眼鏡不舒服、戳到不舒服————

——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如小朋友們說不出,老師可引導)

老師站在電視機前,問這樣看電視好不好?不好,眼睛會壞的。(小朋友們想不到其他方法時,老師可將其他方法當作秘密告訴他們)

小結: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

3、學做眼球操

小朋友們,我們的眼睛要休息一下了。我們一起來做做眼睛運動吧!

揉一揉,捏一捏,刮一刮,我們的眼睛真舒服?。ǖ谝槐楸犞圩?,第二遍閉著眼做)

4、找不同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小朋友們找出兩幅圖的不同的地方。

活動反思:

這一節(jié)課真的讓我獲益匪淺。同時也學到了很多。作為一個年輕老師,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指導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來的問題,我都會虛心接受的。這回給我的教訓最大的就是教案問題了,沒有徹底地研究好教案,不知道按著活動的目標來上課。單是把網(wǎng)上的教案下下來,加上自己的想法,從未考虛教案本身的質量好壞,實在不該。早知道就好好的上一節(jié)語言活動,不要搞七搞八的這么多的想法了。為了把課上得新穎,反而適得其反。先沒學會走,已經(jīng)要想飛了。以后上課的時候,我一定會好好研究教案,不單是復制教案,還會加上自己的想法。在教案上下足功夫。教具方面,我也會采納老師的意見,如果是有圖片的,先把圖片好好壓平,在黑板上排版排好,找到最佳的位置。如果是其他教具,我事先都會演習好,做到萬無一失。

幼兒百科: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nèi)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弱視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兩面鏡》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果。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一面大的兩面鏡;每人一面單面鏡、兩面鏡、各種立體小玩具。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了解單面鏡的成像現(xiàn)象。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地照小鏡子。

師:“小朋友們長得真可愛!老師今天特意為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面小鏡子,讓朋友照一照自己可愛的樣子。看一看,你在小鏡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兒同伴間相互交流。

師:“你發(fā)現(xiàn)鏡子里有幾個自己?”

2、探索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xiàn)象。

(1)認識兩面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今天老師除了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面小鏡子外,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另一種鏡子,你們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樣做成的?”(出示特大的兩面鏡)

(2)師:“這種鏡子就叫兩面鏡。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開,還可以。慢慢地合起來?!?老師邊講邊演示)接著老師邊看邊作驚訝狀說:“咦!這兩面鏡真好玩!還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我在兩面鏡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呢?”

(3)師:“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小朋友把你們桌子上的兩面鏡拿起來玩一玩,看一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呢?”

3、幼兒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兩面鏡成像的有趣現(xiàn)象。

(1)幼兒照兩面鏡,老師觀察指導。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在兩面鏡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和一面鏡子里照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4、幼兒第二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xiàn)象。

(1)幼兒用各種立方體小玩具和兩面鏡玩一玩,進行探索,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并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在現(xiàn)象。其實,兩面鏡還會變更多的戲法呢!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玩具,請小朋友用這些小玩具和你的兩面鏡一起玩一玩,看看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更有趣的現(xiàn)象?”

(2)組織幼兒交流探索的結果。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兩面鏡一起玩了玩,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更有趣的現(xiàn)象呢?”

5、幼兒第三次探索,感知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并記錄結果。

(1)教師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并記錄,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

師:“我們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的現(xiàn)象?,F(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把這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給記錄下來。那么,該怎么記,記在哪呢?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這張記錄表。”

(2)教師介紹記錄表格:“第一行是兩面鏡的標記。第一個圖是兩面鏡完全打開時的標記(邊講邊演示);第二個圖是兩面鏡合攏時,張口大一點兒的標記;第三個圖是兩面鏡再慢慢合攏,張口小一點兒的標記。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給小朋友記錄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魚跟兩面鏡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個空格里面畫上小魚的標記,然后根據(jù)上面的標記,看看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指第一標記)小魚像的數(shù)量是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指第二、第三標記)小魚像的數(shù)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也可以用畫圖來表示。下面,請小朋友去試一試,邊玩邊記錄吧?!?/p>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單,組織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師:“你是用什么跟兩面鏡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6、將幼兒作業(yè)記錄裝訂成冊,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玩兩面鏡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探索出當兩面鏡完全打開的時候,物體像的數(shù)量最少,只有一個,當兩面鏡慢慢合攏的時候,物體像的數(shù)量就越來越多,并把它記錄下來?,F(xiàn)在,老師把小朋友的記錄裝訂成一本書,取名叫“我們的發(fā)現(xiàn)”,在教室掛起來,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問題有著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兩面鏡》就是因幼兒的興趣生發(fā)出來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誘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和猜想。幼兒有了猜想和問題,并產(chǎn)生想尋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才會進入真正的準備狀態(tài)。接著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我指導他們通過自身的探索,對兩面鏡進行感知、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答案。其間,我尊重接納每個幼兒的觀點,積極正確評價每一個幼兒的探究行為,對認真探索、積極動腦的幼兒加以肯定和表揚;對能力差的、依賴性較強的幼兒總是給予鼓勵的支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從而進一步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探究活動真正做到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發(fā)揮,目標大成度高。

幼兒百科: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并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有平面鏡、曲面鏡兩類,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曲面鏡又有凹面鏡、凸面鏡之分,主要用作衣妝鏡、家具配件、建筑裝飾件、光學儀器部件以及太陽灶、車燈與探照燈的反射鏡、反射望遠鏡、汽車后視鏡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望遠鏡》及教學反思


目標:

1、感知望遠鏡的基本構造,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影像變化。

2、感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應用。

3、通過制作望遠鏡,鍛煉幼兒的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4、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6、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采用的科學方法:

提問法、探索發(fā)現(xiàn)法、討論法。

材料:

望遠鏡展開圖、凸透鏡、凹透鏡

實驗步驟:

1、如圖將卡片摳下

2、如圖將有線處折疊

3、如圖將凸透鏡凹透鏡粘貼

4、如圖將卡片粘貼,觀察現(xiàn)象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于水的游戲,好嗎?

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么變化?

(2)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幼兒進行玩水游戲。

4、幼兒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及問題。(凸透鏡看物體,物體變大。凹透鏡看物體,物體變小。)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認識凸透鏡

(1)首先請幼兒觀察感受凸透鏡的特點,摸一摸,說一說,凸透鏡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3)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體,請幼兒觀察現(xiàn)象,并說一說凸透鏡的特點:凸透鏡可以形成放大的像。認識凹透鏡

(1)首先請幼兒觀察感受凸透鏡的特點,摸一摸,說一說,凹透鏡是什么樣子的?跟凸透鏡有什么不同?

(2)提問:你們知道凹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3)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體,請幼兒觀察現(xiàn)象,并說一說凸透鏡的特點:凹透鏡可以形成縮小的像。

(4)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用望遠鏡展開圖制作望遠鏡的鏡筒。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3、總結:聯(lián)系生活,認識望遠鏡的用途,

(三)互動課堂

水滴和放大鏡可以把萊克放大。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望遠鏡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做成的。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比比誰的望遠鏡看的最清楚。

(五)總結延伸

談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望遠鏡呢?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家。

活動反思:

聯(lián)系幼兒生活實際。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關注幼兒的需求、興趣、經(jīng)驗,引導幼兒科學探究,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使科學教育生活化,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有效的、重要的,也是科學的途徑和方法。

幼兒百科:望遠鏡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并會聚成像,再經(jīng)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又稱“千里鏡”。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放大鏡》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想象常見物體在放大鏡下奇妙的視覺效果。

2.嘗試使用放大鏡進行細致的觀察。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有正確使用放大鏡的經(jīng)驗。

2.每人一份觀察用的圖片。

3.欣賞用的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和猜想

關鍵提問:

1.看,想象一下,這像什么?

它是一種動物所擁有的,猜想一下,可能是誰擁有的呢?

【設計意圖:先觀察然后想象,想象不僅能夠促進幼兒再次觀察,而且能夠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放大鏡下物體的奇妙視覺效果。】

總結要素:

*教師肯定幼兒的想象,如:這像某某,某某很漂亮,它是蝴蝶的翅膀。

*引出產(chǎn)生奇妙視覺效果的工具:放大鏡。如:這是高倍放大鏡,它能放大蝴蝶美麗的翅膀,讓人看得更清晰。

關鍵提問:

2.聽,這是誰的聲音?(先放一段鳥鳴聲)

想象一下,小鳥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鏡下會是怎樣的呢?

【設計意圖:設計先聽后想象有兩個作用:其一,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多種感官的運用;其二,幼兒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視覺效果,幼兒會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對放大鏡放大物體后的現(xiàn)象有更深的印象?!?/p>

總結要素:

*再次引出放大鏡。如:小鳥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鏡下看上去輕輕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較

關鍵提問:

1.再看看,這像什么?

【設計意圖:比較,讓觀察更具有目的性。隨著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幼兒的觀察從無意觀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觀察前行,當然,比較也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了放大鏡帶來的奇妙感受?!?/p>

輔助猜謎語:不是冰塊,不是寶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螞蟻愛吃,我也喜歡。

2.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白砂糖,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總結要素:

*肯定并歸納幼兒在比較中的發(fā)現(xiàn)。

*出示放大鏡,簡單介紹:這就是能讓物品看起來變得清晰的放大鏡。使用放大鏡的時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對準物品,調整最佳距離就行了。

【設計意圖:在前面奇妙視覺感受的鋪墊下,出示放大鏡,讓幼兒對使用放大鏡產(chǎn)生期待,并且通過語言幫助幼兒再現(xiàn)正確使用放大鏡的方法。為后續(xù)使用做準備?!?/p>

3.接下去展示的圖片和我們的身體有關,仔細觀察,再認真找找,它放大了我們身上的哪一部分?(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個放大鏡,同時出示兩張圖片)

【設計意圖:這個部分承上啟下。既延續(xù)了上個環(huán)節(jié)的想象、猜想和比較,又讓幼兒在期待中拿著放大鏡觀察。】

輔助提問:

*找到了嗎?觀察一下,再比比圖片。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使用放大鏡的方法是否正確,及時指導。

總結要素:

*(出示照片)出示舌頭的全貌,總結幼兒的發(fā)現(xiàn)。如:舌頭上的小泡泡能幫我們分辨酸甜苦辣。

*了解和肯定幼兒使用放大鏡后的發(fā)現(xiàn):用了放大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幼兒:看得暈暈的,放得好大等)

三、使用放大鏡

關鍵提問:

1.請你用放大鏡看一看,圖片上是誰?能學做一下1號的動作嗎?2號的方向是怎么樣的?4號手里拿著什么?(讓幼兒的觀察有非常具體明確的目的,讓幼兒傾聽,嘗試帶著目的去觀察。)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從無目的觀察到借助放大鏡,通過傾聽,嘗試帶著目的去觀察,進一步積累有意觀察的經(jīng)驗。】

2.操作

觀察要素:

*幼兒使用放大鏡的方法。

*鼓勵專注觀察的幼兒。

3.討論

*誰愿意回答第一個問題?請上臺。

*2號的方向是怎么樣的?大家用手勢回答!

*4號手里拿著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鏡。

【設計意圖:通過點擊電腦上的放大功能,驗證幼兒的觀察,這也是對幼兒的觀察行為的一種肯定和鼓勵?!?/p>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們,請看——放大鏡放大東西后,也會有丑丑的感覺。這是一個引起世界轟動的科學實驗,日本的江本勝博士做了這樣的實驗,當人們對著水,說難聽和兇狠的粗話,在比放大鏡更清晰的顯微鏡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結晶。請看——

【設計意圖:嘗試把科學探究和真善美鏈接,并且拓展放大鏡的另一個種類——顯微鏡?!?/p>

當對著水表達不同的愛和感謝時,水結晶就會顯得美麗異常。

五、結束

孩子們,我們也來做放大鏡,把微笑和友好傳給一個人、兩個人、傳給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愛就會越放越大,世界也會越來越美好。(播放圖片的同時插入音樂)

活動反思:

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放大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結合生活經(jīng)驗,感受人們是如何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鏡來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的,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關注生活中各種小工具的欲望。

幼兒百科:放大鏡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jié)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戴眼鏡的小貓》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投影儀 活...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兩面鏡》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果。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
    2020-10-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望遠鏡》及教學反思 目標: 1、感知望遠鏡的基本構造,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影像變化。 2、感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應用。 3、通過制作望遠鏡,鍛煉幼兒的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4、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yǎng)...
    2020-09-05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放大鏡》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想象常見物體在放大鏡下奇妙的視覺效果。 2.嘗試使用放大鏡進行細致的觀察。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比眼力》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會區(qū)分物體的高矮、粗細,并會排序。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實物高矮不...
    2020-09-1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投影儀 活...

2020-12-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果。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

2020-10-03 閱讀全文

目標: 1、感知望遠鏡的基本構造,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影像變化。 2、感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應用。 3、通過制作望遠鏡,鍛煉幼兒的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4、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yǎng)...

2020-09-0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想象常見物體在放大鏡下奇妙的視覺效果。 2.嘗試使用放大鏡進行細致的觀察。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

2020-09-2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會區(qū)分物體的高矮、粗細,并會排序。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實物高矮不...

2020-09-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