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當老師不在的時候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幼兒園當老師游戲 幼兒園創(chuàng)建二級園工作計劃 幼兒園感冒的時候說課稿今天學校安排語文老師聽課,我去聽了一、二兩節(jié),在第三節(jié)課的課前兩分鐘時回到了教室,準備上第三節(jié)的語文課。當我站在教室門口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我不禁皺起了眉頭,你看:一貫認真的小想邊東張西望,邊和同桌說著什么,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平時做事就拖拉、隨意的小琛更是大聲地吆喝著,一臉的興奮;而素來膽小怕事的小豪也與周圍的同學激烈地爭論著……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隨著班值日的引領有氣無力地背著古詩,此起彼伏,整個教室看上去散漫、凌亂,一點都不像要上課的樣子。班值日堯堯呢?只見她緊皺著眉頭,漲紅了小臉,無奈地看著大家,喊著:“上課了!你們聽見了沒有?剛才那首《楓橋夜泊》再背一遍。”于是,零零落落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而我就靜靜地站在教室門口,用眼睛在逡巡著沒有說話。這時,有學生發(fā)現了我,馬上坐正了姿勢,專注地看著前面,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不一會兒,背古詩的聲音響亮了,也整齊了,但是眼保健操的音樂聲也響了起來。
課前的小小插曲可以影響人的情緒,學生在如此興奮的狀態(tài)下,能迅速地進入課堂的學習嗎?而我又在如此糟糕的心情下,還能心平氣和地進行教學嗎?雖然我沒有對他們大發(fā)雷霆,但卻與他們講了我們的心中應該有一根“弦”,一根隨時準備拉緊的“弦”,就像是小提琴或二胡,只有拉緊了弦才能演奏出美妙、動聽的樂曲一樣,我們心中的“弦”拉緊了,就會使你的人也變得美了。看著學生們似懂非懂的目光,我沒有再往下說,開始了今天的課……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當孩子向你嘟嘴的時候
孩子們的表情是千變萬化的,當他們向你嘟嘴的時候,你應該看見他們在嘟嘴后面的情緒。那其中或許包含這自己的委屈,又或者帶著對你的不滿。“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只是少了發(fā)現美的眼睛?!蓖瑯?,孩子們不是只有在自己傷心的時候才會嘟嘴,當他們有什么“難言之隱”的時候,這種表情也會現于顏面。
每一天的英語課上和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一同學習、游戲的時候,我總會看見一些孩子“不滿”的嘟起小嘴,起初我不沒有在意這樣的情景,只是把那種表情當作是孩子們應有的情緒顯露,并沒有深思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久而久之,我發(fā)現并不是每個孩子每天都會這樣。一天英語課快要結束的時候,奇奇嘟嘴小聲抗議:“Candy媽媽,你今天又沒有請我參加游戲!”看著他翹得老高的小嘴,再看看他欲哭的面容,我誠心的向他道歉。
自從那次之后,每次上課我都盡量選擇參與性較強的游戲,并針對各年齡班幼兒的特點進行小組游戲,漸漸的孩子們嘟嘴的表情少了,我心里也踏實多了。
和孩子們相處久了,日漸生情。每每看見他們因為委屈嘟嘴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孩子們是懂得和老師交流的。不管他的年齡是不是很小,他都會用自己的表現方式與你交流,有時候是語言,有時候是動作,有時候是他們的表情。無論他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和你交流,只要你用心去觀察、體會,你就會和孩子們成為知心朋友,他們不會因為你是自己的老師而產生恐懼,但是卻會因為你是他的老師產生敬意和愛意。
當孩子嘟嘴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指責,而是傾聽、交流。
當孩子開始頂嘴的時候
挑剔中成長學會苛刻;譏笑中成長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學會自疚;寬容中成長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學會自信;稱贊中成長學會欣賞;公平中成長學會正直;贊成中成長學會自愛;——在歐美很流行的《育兒歌》。
小時候,一出了什么錯,當我們試圖解釋時,我們最不喜歡大人很兇地呵斥:大人說話,不要頂嘴!長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情急或著急中,卻發(fā)現自己也成了嚴厲的大人。
面對頑皮、搗鬼、耍賴的孩子,簡直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有時,自己居然還說不過他們,惱羞成怒下,只有大喊“不準頂嘴”。
可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是真的為他們好嗎?當孩子開始頂嘴、爭辯時,難道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嗎?就意味著他們開始叛逆、不愛學習、不好教育嗎?事實并非如此。
通過正確的途徑,其實通過孩子與父母的爭辯,可以讓他們獲得一種成就感,能幫助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教育傳統(tǒng),中國人認為,教育小孩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德國人卻希望讓孩子與大人爭辯。
德國人以為兩代之間的爭辯,對于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因為挑戰(zhàn)父母,將大大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在爭辯過程,他們必須運用學到的語匯和表達方式,試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念。
而爭辯的結果,也會讓孩子找到自信、學會獨立思考。
有時父母并非總是正確的,這發(fā)現將促使孩子得到一種成就感。
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希望培養(yǎng)孩子的中國父母來說,是在挑戰(zhàn)固有的慣性思維。
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鼓勵聽話的孩子,從老師到家長,都喜歡聽話的孩子,懲罰調皮的孩子。
然而,經過科學測試,心理學家們卻發(fā)現:在反抗期中,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比較自信,也富有創(chuàng)造力。
當然,爭辯也需要有技巧,有方法,而在友好、寬容的氛圍里,和與父母爭辯的孩子,將在成長歷程中至少得到兩種幫助。
刺激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孩子和父母爭辯,需要語言能力的進步和參與意識的覺醒。
在爭論時,孩子必須獨立思考,根據自己對環(huán)境的認識和觀察,運用學到的語匯和表達方式,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表達將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同時,也可以學到爭論、辯論的邏輯技巧,對孩子思維的發(fā)展很有幫助。
幫助孩子形成個人意志同時,爭執(zhí)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觀點受到重視,確立自立和自信心。
他們開始學會如何正確的思考,并運用合適的表達,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表明出孩子自我意識的覺悟,開始嘗試著走自己的路。
因此,明智的父母要善于聆聽孩子,找到合適的機會,建立平等、寬容的氛圍,和孩子進行討論。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簡單地強加在孩子身上。
同時,在爭辯的過程中,父母應循循善誘,以理服人,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的爭辯看做是對長輩的不敬。
如果孩子是對的,要大方、坦誠的接納意見。
老師,我不當好孩子
今天戶外活動時,馬浩哲跑來告狀,說許益祥搶了他的玩具車(馬浩哲說的玩具滅火車只有一輛),我領著馬浩哲來到許益祥面前進行調解。
“許益祥,你怎么搶小朋友的玩具?”許益祥說:“他已經玩了很長時間了?!蔽艺f:“那也不能搶啊!”我對馬浩哲說:“浩哲,你是好孩子,就讓許益祥玩會兒吧!”聽到我這么說,益祥如同接到了圣旨,話也不說一句便拿著車跑到一邊玩了。我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可接下來,浩哲滿臉委屈的對我說:“老師,我不愿當好孩子!”他的話讓我大吃一驚。
很久以來,只要幼兒之間發(fā)生矛盾,特別是當某類玩具數量少而發(fā)生爭執(zhí)時,老師一般的處理方法都是進行調解,讓一名幼兒做出讓步,老師也會冠以“好孩子”的榮譽稱號,而且這種方法屢試不爽。盡管也發(fā)現做出讓步的孩子有時也不是很情愿,但像今天浩哲這樣說的幼兒還是第一次。
反思自己調節(jié)幼兒矛盾的方法和效果,似乎的確存在些問題?!毒V要》和《指南》都指出,“一日生活即教育”,日常生活中幼兒矛盾和糾紛出現時,正是讓幼兒學習社會技能的良好機會,老師應該讓幼兒學著自己解決問題。如果需要老師介入,那么協(xié)調的方法尤為重要。處理問題時應讓幼兒從別人的角度考慮,而不只是強迫幼兒接受老師調解的結果。而且,許益祥連一聲謝謝也沒對馬浩哲說,說明他心里認為浩哲小朋友把玩具讓給他是應該的,那么以后再出現類似問題時,他們還是會請老師解決或者強搶。想到這些,我便把許益祥叫回來,讓他和馬浩哲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最后終于兩個孩子協(xié)商輪流玩,看著他們兩個高興的離開,我也松了一口氣,現在又一次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真諦。
當孩子不愿離開自己班級時
本學期我們實行了自主戶外活動,讓小朋友可以不局限于自己班級的場地嗎,還可以到其他班級在玩的地方去玩。
上個月,我們班級的場地在后操場,臨近的班級有小二班、小七班、小五班。因為比較近,個別小朋友會到自己班級附近的地方去玩一下,也不敢走得太遠。這個月我們在前面的小山坡玩,相比以前,小二班、小六班和小五班的場地離我們就有點遠。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到其他班級去玩。盡管我鼓勵了又鼓勵,李昊羿和蔣靜波有點想去玩,但是沒一會兒就回來了,我問他為什么不玩,他告訴我說:“他們老師不讓玩(其實老師不可能不讓他玩的)?!庇谑俏揖蛶е麄兊叫×啵乙龑约焊蠋熣f:“老師,讓我們玩一下好嗎?”老師很快就同意了。于是李昊羿開始高興起來
,并且問這個玩具怎么玩。我告訴他們玩法后,就回到自己班級來了。但是沒過一會兒,我發(fā)現他們兩個已經回到自己班級里來了。問他為什么不玩,他也說不清楚。接著他好像有點想玩小二班的小自行車,但是一直都是猶猶豫豫的,不敢走過去,我一直在不斷地鼓勵他,他還是不肯大膽地走過去。好不容易走過去了,想玩玩別人的自行車,但是因為不會正確的商量,碰了一下自行車,見別人有拒絕的意思,馬上就嚇得回來了。我見了,就告訴他商量的方法,他還是不敢去,我一直鼓勵他,再次告訴他商量的方法,他終于去了,和蔣靜波一起。并且這時他們看到地上有躺著無人騎的小自行車,我告訴他們可以去騎,他們終于去了,并且成功地得到了自行車,這次好像騎了蠻多的時間。
孩子們要進行自主活動,要打亂班級的概念,可以自由地到其他班級的場地去玩,對于小班小朋友來說,好像還不是很大膽。他們習慣上依賴認識的成人,依賴自己班級的老師阿姨。到其他班級去玩,對他們來說,好像又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所以需要他們去重新適應這個新的環(huán)境,也許時間長了,認識了其他班級的老師,他們也會大膽有點,他們也會自然地走到其他班級去玩,這需要過程,也需要老師去引導,引導他們學會交往,學會敢于走入陌生環(huán)境,學會和其他小朋友相處。這當然也正是我們教育的價值所在。
當孩子的意見有分歧的時候
在今天的晨間活動中,一些早來的小朋友們認真的練習著拍網球,可是有些小朋友沒拍幾下就坐下來休息了,為了考驗孩子們近段時間拍網球的技能,于是我把他們集中起來,讓每個孩子在全班小朋友面前進行拍網球的展示,并規(guī)定連續(xù)拍上50個就為過關。這個規(guī)定也得到了孩子們一致認同,很快地孩子們投入了備戰(zhàn)的狀態(tài),一輪下來,有些小朋友連續(xù)拍了50多個,有些小朋友拍了幾個,當輪到陳羅欣昱的時候,她很賣力地拍起來,剛好拍到49、50個的時候,球沒彈起來,為了鼓勵她,我就說了一句:算你50個,過關!我剛一說完,賀春苗馬上站了起來,很不服氣的說:“林老師,她沒拍到50個~!”緊接著旁邊的王欣雨、羅藝鑫也隨聲附和著。
見到如此情景,反而我自己覺得很尷尬,為了控制局面,我對孩子們說:“你們同意陳羅欣昱過關嗎?”果然舉手的小朋友是一半一半,有些孩子同意,有些卻不同意,孩子們的意見明顯出現了分歧。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老師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來決定怎么評判。
于是我問孩子們:“你們的意見不一樣,那怎么辦?有些孩子說:讓陳羅欣昱再拍一次;有些孩子說:如果同意的小朋友的多那就算她通過……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樣的鍛煉可以讓孩子形成自主的個性品質。
當孩子對我說“不”時
上午活動時我跟孩子們談論著一些有趣的話題,我順手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幾片“會飛的樹葉”,我得意洋洋地問孩子:“老師畫的好看嗎?”“好看!”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好看!”在眾多肯定的聲音里,我還是聽到了一個持否定意見的聲音。我高興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誰說的不好看?”很快有孩子告訴我:“是天天說你畫的不好看?!边@時候我發(fā)現天天滿臉通紅低著頭不敢看我。我想也許孩子有自己觀點和想法,天天是一個比較聰明活潑的孩子,平時畫的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豐富。于是我說:“我知道天天的意思是他會比我畫的更好,是嗎?”只見天天使勁點了點頭,眼里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孩子們也紛紛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聽到別人肯定的評價,連孩子的評價也不例外。但是,我想我們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對孩子否定的評價也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我的一句“天天會比我畫的更好看”,不僅是對孩子持不同意見的尊重,而且這平心靜氣的一句話能讓更多的孩子不懾于老師的權威,敢說真話,感受平等。
教育隨筆:老師,你也有失敗的時候??!
今天早上來到幼兒園,劉老師在看班,我就去收拾孩子們玩過玩具。暖氣片上放著五六個空的易拉罐,是孩子們做游戲時用的道具,我準備把他們放在角色區(qū)里,沒想到一不小心碰倒了一個,其余的幾個也嘩啦啦的都掉在了地上。胡耀友看到了,連忙說:“老師,你也有失敗的時候啊,哈哈哈哈哈!”我邊撿邊和他說:“當然了,老師也有失敗的時候啊,難道你沒有嗎?”他告訴我:“我也有啊,我在家煎雞蛋的時候就失敗過,我放上油接著放雞蛋,沒想到油壞了,還不熟,這就是我失敗的時候啊。”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老師在孩子們心目中是偉大的,是萬能,是無所不會的,沒想到老師也有失敗的時候。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接受失敗。而不是去逃避失敗,夸大自己。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真實的自己,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這樣孩子才能接受一個真實的老師。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孩子也會用真實的自己面對未來的一切。
當孩子新入園哭鬧不止時
幾個媽媽坐在一起,話題自然就扯到這個月的焦點,孩子入園。小峰媽媽說“小峰真叫人頭疼,在家里好好的,一到幼兒園門口就大哭大鬧,沒有辦法,我就連哄帶騙,推給老師就走,真沒辦法”。
文杰媽媽接過話茬“我家文杰也是這樣,不過我有絕招,只要她哭鬧,我就打他,看誰厲害。他可怕我了”。
辛炎媽媽開口了“我家辛炎也是這樣,一聽到幼兒園就哭鬧不止,我一不哄,二不打,而是不理睬他,等他情緒穩(wěn)定以后,再慢慢講道理,這種方法很有效,辛炎現在很懂事了,說上幼兒園,也不哭鬧了”。
幾位媽媽碰到的問題和處理方法是很典型的,哄騙的方法是普遍的,日久天長,孩子會變得不講道理,對家長產生不信任,打的方法也是常見的,孩子一哭鬧
,家長就冒火,打一頓再說。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無自尊心,無自信心。
還是辛炎媽媽的方法值得借鑒,孩子的哭鬧只是一時的試探,在觀察大人的臉色和行動,當孩子的情緒平定后,再給他講一些道理,不哭不鬧不是好辦法。
我和字寶寶交朋友
我鎮(zhèn)幼兒園為創(chuàng)造孩子們認識漢字的良好環(huán)境,教師們把各室內的各種物品上寫上物品的名稱,在室內的玩具上、各種花草樹木上也都寫上名稱貼上了,幼兒園里處處有漢字,并且教師還創(chuàng)編了一個《我和字寶寶交朋友》的游戲?;顒尤嬲归_,更激發(fā)了孩子對認識漢字的濃厚興趣,在幼兒園的孩子一學期下來能認識一百多個漢字,得到了家長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