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需要家長的尊重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嗎?是吃、穿、用、玩,還是知識、技術?其實,這些都不是。沒錯,孩子需要這些,但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孩子雖小,但也應具有和父母平等的人格。在傳統(tǒng)觀念中,孩子是父母血脈的傳承人,理所當然要從屬于父母,理所當然地要唯父母之命是從。生活中,我們就常常能看看父母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強加給孩子。

在這一點上,美國的父母比我們做的更好。在他們看來,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誰,都沒有權利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更不能替他做選擇。甚至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要考慮是否尊重和理解了孩子的心理。拿挑食來說,中國父母大多會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多吃點蔬菜?!倍绹改复蠖鄷f:“親愛的,你知道為什么你的皮膚會這么差嗎?這都是因為蔬菜吃少了?!蹦姆N方式更能讓人接受呢,相信你心中應已有了分曉。

尊重孩子,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尊重孩子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傷害孩子敏感的自尊。如,用不耐煩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無故打斷孩子的談話,代替孩子回答問題……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你沒有建立要尊重孩子的思維,就可能隨時逾越“雷池”。

要在中國父母的大腦里,建立尊重孩子的思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度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部分家長思想中還殘殘留著封建家長制的余毒,信奉“子從父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古訓,另一方面,部分家長容易感情用事,常常是情感沖淡理智,不是嬌柔寵溺愛無度,就是施教言行無度。所以,要談尊重孩子,父母應該首先“洗腦”。

1.清除頭腦中的封建家長制余毒,摒棄“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等對孩子完全支使、指揮的錯誤觀念。必須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家庭中平等的成員,而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更不是可以任意擺弄的“玩意”。當然,父母有管教孩子的義務,但這種管教應該重教輕管。在施教的過程中,應該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想法作為標準,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

2.對孩子的期望要從實際出發(fā)。如果孩子背負著那些沉甸甸的人生理想,那么他必將失去快樂的童年。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杰作”,也不是你的“翻版”,他應該有自己的道路。所以,在給孩子規(guī)劃未來時,應順其天性,不要逼著他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你有了這種思想做指導,就會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而不強迫他一定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只要孩子具備良好的素質基礎和基本能力,即使沒有達到你的目標,也能開創(chuàng)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3.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緒。父母愛孩子,天經(jīng)地義,但決不可走向極端。尊重孩子,一味地打罵不行,百依百順也不行。任何事情,一旦過了度,就肯物極必反。所以,面對孩子,父母應有自控意識,保持理智和清醒的頭腦。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孩子更需要尊重


我班李**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

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來回答我的問題,上課也變得不積極了,一開始我沒大在意??蛇@天早上,她媽媽給我打來電話說,李**在家不起床了,哭著說不上幼兒園了。這時我才意識到李**這幾天的變化沒那么簡單,于是我就回想,到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呢?突然我記得有天中午,我在整理衛(wèi)生時,李**和另一個小朋友幫我做值日,她高興的跑到我跟前興致勃勃的和我說了很多事情,由于我當時心情不是很好,只是“嗯”“啊”的應付她,沒和以前一樣和她聊天,從那以后,她就變得沉默了,想到這里我有點內(nèi)疚,真不應該敷衍她,決定向她道歉。等她到園后第一時間把她叫到辦公室,跟她溝通并說老師做的不好,請原諒等之類的話,我發(fā)現(xiàn)她的心結慢慢打開了,又露出了甜甜的笑臉。

經(jīng)過這件事我進行了自我檢討,其實孩子更需要尊重,作為老師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然不知不覺就會傷了孩子的自尊。

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


寒橋社區(qū)幼兒園王梅最近,去一個幼兒園進行雙向交流,正巧遇到他們園在搞防震演練,這次只是每個班小范圍演練。我到了一個小班,正巧聽到老師喊:“孩子們,地震了,快跑。”這時,孩子們抱頭鉆到了桌子,這時有個孩子動作較慢,遲遲沒有蹲下去,這時班主任教師大概覺得有人在參觀,所以非常惱火,大步走到那個孩子身邊,大聲吼道:“人家都躲起來了,你怎么不蹲下,真是笨,反應遲鈍,缺心眼兒?!敝灰姾⒆铀坪趸腥淮笪颍@恐萬分,低下頭鉆到了桌子下面,這時老師回頭又刻意向我解釋:“這個孩子有點傻

,缺心眼兒?!?/p>

聽完后,我無奈地苦笑,心里很不是滋味??吹贸鰜?,那個孩子只是害怕,一個小班的孩子,在發(fā)生地震這樣的危險時刻,難免會害怕得呆呆地站在那兒,不知道怎么做了,難道反應稍慢一點,這樣就是傻?缺心眼兒?老師在泄憤之余,是否曾想過,自己的這樣一句話,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樣的傷害?

真心希望我們的老師在出言之前三思再三思,不要隨意給孩子“下結論”,“笨”、“傻”、“缺心眼兒”這樣的詞語用在孩子的身上,是對孩子的極不尊重,即使孩子真的智障,我們也不能當著所有孩子的面對他進行嘲笑、諷刺,這樣做也會對其他孩子造成消極的影響。老師們,請尊重孩子好嗎?

孩子的成長需要風雨,需要挫折


近期聽聞一位13歲的初中女生因為一點矛盾和委屈就想不開跳樓自殺的消息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也為孩子這么不珍惜生命而感到痛惜。一個花季少女就這樣靜靜地離開了,這是什么原因?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經(jīng)不起一點批評和挫折,為什么他們的心里承受能力會這么差,以致于走入極端?我覺得究其原因,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F(xiàn)在的孩子家庭條件太好了,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只要孩子需要的,父母就會竭盡所能。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最棒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班中的一個小女孩。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是由大人抱著進教室,哭著不肯自己進來。問父母什么原因,父母說,是老師批評了她,她不高興了,所以不肯上幼兒園。在家中,父母也從來沒有批評過她,總是表揚、鼓勵,不舍得對孩子說一聲不,也不舍得批評孩子的過失??粗改感奶鄣臉幼?,聽著他們的話語,引起了我的深思:這樣的教育方法就是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嗎?孩子在園表現(xiàn)好了,有進步了,我們固然會表揚、肯定,但是當孩子出現(xiàn)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我們老師是不是要指出來?適當?shù)嘏u是不是需要?難道我們只能說:“你真好!你真棒嗎?”

幼兒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走好第一步,才可能走好下面的路。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社會中經(jīng)受不起一點點的批評和挫折,將來怎么在社會上生存和立足?生活在社會中,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也會有一些委屈和磨難,當遇到這些挫折和困難時,我們選擇的是迎接還是逃避?

曾經(jīng)看到過一篇文章,里面寫到:“由于一些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給孩子過多過細的照顧保護,造成幼兒依賴性強,自覺性和獨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長在教育觀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幼兒的應付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所有這些都是造成幼兒應付挫折能力普遍較差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讓孩子全面成長,挫折教育應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闭f的真好!沒有挫折的人生不能算是美好的人生。

俄國科學家列別捷夫也說過:“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边@些都說明挫折是磨煉一個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內(nèi)容和途徑。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集體、社會,能消除孩子驕傲自滿的情緒,謙虛謹慎,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以下這幾種方法也是我在網(wǎng)上看到別人介紹的,我覺得比較好,我們家長和老師不妨都來試一試:

⒈“等待”訓練,練出寶寶好耐力。

⒉“理解”訓練,教出善解人意好寶寶。

⒊“嘗試”訓練,培養(yǎng)膽大心細的孩子。

⒋“分析”訓練,讓寶寶“勝不驕、敗不餒”。

⒌“目標”訓練,練出寶寶好意志力。

有一首歌這樣唱到:“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是啊!不經(jīng)歷風雨的磨練,怎么能見到雨后彩虹的美麗呢!希望我們的寶寶能多經(jīng)受一點挫折,做一棵迎風挺立的小草。也希望我們的家長能放下你們的保護傘,多讓孩子經(jīng)歷挫折和磨難,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茁壯地成長。

要尊重每個孩子的作品


一次美術課上,我讓孩子們繪畫《美麗的春天》,經(jīng)過構思以后,孩子們興致勃勃的畫起來。我來回的巡視著,及時指導和幫助繪畫能力差的幼兒。繪畫結束后,我表揚了繪畫好的幼兒,并把它們的作品貼在了墻上。這時,李華拿著他的畫跑到我的面前說:“老師,老師,你看我畫的好嗎?給我貼上吧?!崩钊A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我接過他的畫,看到他畫地有些亂,便隨口說了一句:“你畫的太亂了,不能貼?!敝灰娝拖铝祟^,嘴里嘟囔著什么,不像剛才那樣高興了。我立刻意識到,這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急忙對李華說:“老師再看一看你畫的畫,好嗎?”我接過畫,對其他孩子說:“李華畫的非常認真,老師非常喜歡,老師相信他下次會畫的更好,老師給他粘貼在墻上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我把李華的畫貼在了墻上,李華高興的笑了。隨后,我把每個孩子的作品都粘貼在了墻上。孩子們欣賞著自己的作品,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從這件事上,使我意識到了,作為老師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作品,不管孩子畫地什么樣,在他們的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作品,他們付出了,就應該有收獲。不管他們的作品是否優(yōu)秀,老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才不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孩子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

老師同樣要尊重孩子


一天下午,王碩的父親來接孩子。孩子邊往外走邊把手中的紙團像投籃似的拋向墻角的垃圾筐里,紙團進了垃圾筐又彈了出來,落在了地上。王碩沒有去管它,徑直地往前走。這時他的父親皺著眉頭說:“怎么能這樣隨地亂扔東西?”王碩的父親彎下腰把紙團撿起來輕輕地放到垃圾筐里。這時,王碩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把垃圾筐周圍的廢紙撿起來,放進了垃圾筐里。這是我從未留心過也從未意識到的教育契機。

又一天,瑩瑩的媽媽送女兒來幼兒園?,摤撛诨顒邮彝饷孢呑哌叴舐暤叵蛭覇柡?。孩子的話音剛落,便傳來了母親對女兒的斥責:“離老師這么遠喊話多不禮貌呀!”聽到這句話我馬上想到早晨接孩子的時候,我常常是忙著手頭的事大聲地漫不經(jīng)心地應付著孩子:“你好!”而我從未留心也從未留意過這樣做是否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這兩件看似細微的生活小事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僅僅是垃圾筐旁邊的小紙團,卻體現(xiàn)了幼兒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不良,同時教師的言行是幼兒模仿的榜樣,大聲地對幼兒說話、不經(jīng)意地將垃圾扔在垃圾筐外面等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做孩子表率,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及衛(wèi)生習慣。

我要感謝這兩位家長,是他們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以至于再不會讓這樣的錯誤繼續(xù)蔓延,我今后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家長教育了我,他們是我的良師。

尊重孩子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非常調(diào)皮。

日常平凡,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

“老師,他打我了。

”“老師,他搶我的皮球。

”……為此,我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圖書。

開始時,他邊看本身的書,還邊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把旁邊孩子的圖書搶了過去。

不知道他要干啥子。

我剛想大聲斥責他,可轉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啥子。

于是,我沒有大聲詰問詰責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隨意地問:“你在干啥子呢?”他說:“她的圖書壞了,我想幫她修修。

”聽了這話,我才名頓開。

我鼓勵了他的做法,并幫助他找到了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事后,我暗自慶幸,其時要是按以前主觀的判斷去批評他,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那必然會危險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

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設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詰問詰責幼兒,而是了解真實情況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


春光明媚,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真是一個好天氣。吃完午餐,我喊道:“孩子們,要去散步了,快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可別掉隊了?!鄙⒉街?,男孩女孩各排一隊,我兩只手各牽著一排頭孩子的手來到了塑膠場地上。

塑膠場地上的每一道線,在孩子們眼里,成了獨木橋。我邊走邊說:“小心啊,要過小橋了,可不要掉下去哦!”一開始,小朋友會小心地走上“小橋”,慢慢地移動步子,對走橋游戲還算喜歡。可是,他們走了兩圈后,就失去了興趣。孩子們漸漸開始,歪歪扭扭地走著,其中隊伍中間還有幾個孩子走著走著就故意停下來,等到前面的小朋友已經(jīng)離開一段距離,這才沖跑過去,有的孩子跑得急,把同伴推倒了。

愛跑愛跳是孩子的天性

,同時小班幼兒自我控制差,一開始我們用語言提示他們不要這樣,剛開始老師的提示有點作用,孩子可以注意自己的行為,但一會兒又會跑起來??戳撕⒆拥男袨?,我不禁想道:怎么樣才讓他們自覺地跟著慢慢散步?何不帶領他們玩安靜地游戲!

我對孩子們提議道:“我們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好嗎?”孩子們連呼:“好!”我對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做了調(diào)整,把老狼追趕小兔子這一部分,變成了小兔子模仿各種靜止物體的動作,這樣他們玩起來就不用跑了,能避免飯后激烈運動。游戲中,我扮演大灰狼,讓孩子們悄悄地跟在后面走,當我一喊:“天黑了”,孩子們就快速地變成靜止物體,如石頭、花、樹等。然后,我則圍著他們轉,一邊走,一邊嘴里夸張地說著:“誒呀!小兔子們都在哪兒呢?”“奧!這里有一塊石頭,不是小兔子!”孩子們聽到我的話,會偷偷地笑,保持不動很長時間。此時我們老師夸張地語言既增加了游戲情節(jié)的趣味性,也激發(fā)了孩子的耐心、挑戰(zhàn)了孩子的好勝心。孩子們沉浸在小心翼翼的游戲中,玩得不亦樂乎。

由于是剛剛吃過飯,從孩子的身體健康角度出發(fā),不能帶領孩子玩緊張刺激、尤其是需要奔跑追逐的激烈游戲。選擇具有輕微運動量的游戲不會導致孩子由于過度奔跑而帶來胃、腹的不適,又為枯燥呆板的飯后散步過程注入了趣味性、生動性。飯后散步的組織看似簡單,卻隨處可見教育契機,蘊含著教育的大智慧。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而在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會獲得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如何尊重孩子,讓家長滿意,讓孩子快樂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因為一個家庭只生養(yǎng)一個孩子的原因,對孩子很是寵愛,要什么給什么,提出什么要求,家長也會盡量滿足,也許很多家長以為,現(xiàn)代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愛就應該體會在注重尊重幼兒,認為這是幫助幼兒建立自信、自尊的好方法。的確,尊重幼兒是培養(yǎng)幼兒獨立人格、獨立行使權力的有效途徑。但是,有些家長片面地理解“尊重”,認為尊重兒童僅僅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姑息遷就,百依百順。久而久之,將會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惟我獨尊”的壞毛病。由此,這些孩子在幼兒園中,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生活學習的集體中,也時常會把在家里的這種優(yōu)越感帶來班中,有些甚至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聽我的”、“只有我才是第一的”這種唯我說了算,優(yōu)越十足的超人,不利于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同時,對于我們幼兒教師的教學教育,也增加了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這往往成為班中紀律的頭號大敵。那么在現(xiàn)在的這個社會中,面對這些現(xiàn)代孩子,我們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型的教師呢?我想首先我們自己要樹立正確的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要知道“人”是獨立的人,更是社會的人。獨立的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社會的人又要遵守社會公德,遵守人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作為老師我們要充分了解孩子,尊重他的選擇,滿足他的要求,幫助他慢慢體驗獨立,學會獨立;又要使孩子懂得人還要遵守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成人之后才能夠遵紀守法。尊重涉及的問題是一個交往的問題。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有獨立行使自己權利的權利。但并不是只有孩子才有這個權利,強調(diào)尊重兒童是告訴成人不要因為孩子小而忽視他們的獨立人格,侵犯他們的權利,不要只把兒童當作小孩,凡是都得聽大人的。同樣,一味的姑息遷就孩子,把尊重兒童變成凡事都得聽孩子的也不正確。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自主、自尊、獨立是每個人共有的權利,即便今天我們都來“遷就”她,你能保證讓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嗎?

相關推薦

  • 孩子更需要尊重 我班李鑫瑤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來回答...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教育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家長們關心的是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再就是孩子的智力.興趣,而孩子們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家長們認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化的。錯了,家長們大錯特錯了,幼兒時期的孩子...
    2020-10-21 閱讀全文
  • 小小孩也需要被尊重 普遍現(xiàn)象|家長半引導、半強迫 “小孩子不可以這么沒有禮貌,趕快說阿姨好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地要他們手中或懷里的幼兒跟熟人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
    2021-02-24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孩子更需要尊重 我班李**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 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
    2021-05-05 閱讀全文
  • 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 寒橋社區(qū)幼兒園王梅最近,去一個幼兒園進行雙向交流,正巧遇到他們園在搞防震演練,這次只是每個班小范圍演練。我到了一個小班,正巧聽到老師喊:“孩子們,地震了,快跑?!边@時,孩子們抱頭鉆到了桌子,這時有個孩...
    2021-03-29 閱讀全文

我班李鑫瑤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來回答...

2020-12-07 閱讀全文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幼兒教育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家長們關心的是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再就是孩子的智力.興趣,而孩子們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家長們認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化的。錯了,家長們大錯特錯了,幼兒時期的孩子...

2020-10-21 閱讀全文

普遍現(xiàn)象|家長半引導、半強迫 “小孩子不可以這么沒有禮貌,趕快說阿姨好呀!”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地要他們手中或懷里的幼兒跟熟人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

2021-02-24 閱讀全文

我班李**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 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

2021-05-05 閱讀全文

寒橋社區(qū)幼兒園王梅最近,去一個幼兒園進行雙向交流,正巧遇到他們園在搞防震演練,這次只是每個班小范圍演練。我到了一個小班,正巧聽到老師喊:“孩子們,地震了,快跑?!边@時,孩子們抱頭鉆到了桌子,這時有個孩...

2021-03-2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