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幼兒園小貓釣魚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有感情的完整講述故事。

2、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xiàn)能力。

3、通過故事使幼兒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體驗表演的樂趣。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有感情的完整講述故事

難點:自制表演道具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貓釣魚》的圖片

2、CD、錄音機

3、皺紋紙、彩色紙、布、磁鐵、曲別針、膠水、蠟筆、剪刀、小木棍、桶、繩子、雪花片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小貓釣魚》的圖片讓幼兒看圖片有感情的講述故事。(wWw.dG15.com 工作總結之家)

教師:“之前的語言活動中我們學習了看圖講述《小貓釣魚》,小朋友非常喜歡這個故事講得非常精彩。現(xiàn)在我們將這個故事講給客人聽”要求幼兒有感情講述,注意表情語氣。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根據《小貓釣魚》故事情節(jié)自創(chuàng)表演道具及布置場景。

幼兒討論{1}故事《小貓釣魚》中需要準備那些道具?

教師小結:故事《小貓釣魚》中我們需要準備貓媽媽、貓弟弟的頭飾,花蝴蝶、蜻蜓、小魚、小河、魚竿、花、草、樹、太陽等道具。

幼兒討論{2}這些道具可以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到了這么多可利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只做道具,來布置故事《小貓釣魚》的場景。

2幼兒制止道具及布置場景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協(xié)助完成及布置場景。

3情景表演

幼兒分組表演故事《小貓釣魚》,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

一區(qū)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另一自由而當解說員,兩組幼兒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像小演員一樣表演了故事《小貓釣魚》,表演的非常生動。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導幼兒說出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今天留給小朋友一個任務,回家后用“一心一意”說一句完整話。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明天我們大家一同分享。

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形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是比較單一的。單純的集體語言教學活動,遠遠不能滿足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需要。《剛要》提倡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構建知識,實際上就是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幼兒所有感官的參與,將多種教育形式加以整合,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不單調,不枯燥,喚起學習的欲望,把學習變成是一種快樂的事。因此,教師應將語言活動與其他領域相互滲透,有機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言,從而獲得最佳發(fā)展。

這節(jié)語言活動充分的激發(fā)了幼兒對語言的興趣,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主動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分享快樂的能力。在活動中教師始終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并在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表演潛移默化的讓幼兒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運用適當?shù)谋砬椤幼?、神態(tài)、語言進行講述,給幼兒提供充分交流和分享的機會,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幼兒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認識磁鐵能吸引鐵的特性,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性。

2、在游戲過程中,鼓勵幼兒互相合作、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信心。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磁鐵能吸鐵的特性。

2、難點:怎樣將磁鐵能吸鐵,不能吸其它材質的物品的特性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小籃子若干,混有鉄粒的豆子一籃。

2、《小貓釣魚》掛圖一幅

3、各色紙制小魚若干、釣桿若干

4、游戲場地的布置:“河”里放有若干小魚,“岸邊”人手一根釣竿,一只籃子

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小貓喵喵叫》,引出課題

二、配圖講故事《小貓釣魚》,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提問:1、貓媽媽和小貓誰釣到了魚?為什么小貓沒有釣到魚?

2、現(xiàn)在我們要做個小貓釣魚的游戲,小朋友們想不想當個能干的小貓?

三、玩游戲:小貓釣魚

1、給幼兒戴上小貓頭飾,來到活動場地,教師示范釣魚。

2、幼兒玩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四、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特性

1、為什么有的魚兒不上鉤?

(1)想一想:為什么有的小魚被釣了起來了,有的小魚怎么也不上釣?

(2)找一找,說一說:上釣的魚兒身上有什么?不上釣的魚兒身上有什么?魚餌是用什么做的?

教師小結:上釣的魚兒嘴部貼有鐵制的回形針,不上釣的魚兒嘴部貼有鋁制片或者塑料片。釣竿上的魚餌是用磁鐵做的,磁鐵能吸鐵,不能吸鋁片、塑料片、紙等。

2、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1)想辦法幫老奶奶找到掉到地上的針

(2)用最快的速度從豆子里找出小鐵釘

(3)怎樣讓紙魚在畫面上的小河里游動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后,提供物品和情景,讓幼兒操作演示,教育幼兒遇事多觀察、多動腦筋。

五、游戲“網小魚”

兩個幼兒相對而立拱手搭網,其余幼兒魚貫從網下游過,同時念兒歌,在兒歌最后一個字時,收網網住經過的小魚,游戲重新開始。

延伸活動:讓幼兒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鐵能吸鐵的特性。

教學反思

1、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的發(fā)展反思:

孩子們通過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最終解決問題,實現(xiàn)了讓幼兒自主探索,并在持久、深入的探索過程中建構了磁鐵能吸鐵的這一科學經驗,老師為其提供了豐富的游戲活動材料,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幼兒通過與同伴的互助、互動,培養(yǎng)了幼兒交往、協(xié)作的能力,提高了幼兒社會性意識的發(fā)展。

(2)師幼互動的反思:

活動中通過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較大的操作平臺。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不斷的思考和探索:怎樣才能讓魚兒上鉤的原理,強調了幼兒與材料的相互作用,提升了幼兒去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也按照幼兒的需要適時的調整了教學,形成了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和諧關系。

2、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掌握了磁鐵能吸鐵的原理?;顒又凶⒅亓擞變禾剿髦械淖孕判摹ⅹ毩⑿院蛣?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之處:整個活動的節(jié)奏感還需再強一些,內容應緊湊些。

3、如果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

我會讓幼兒自己去創(chuàng)設裝扮小魚,并讓整個活動的節(jié)奏再加強一些,真正的實現(xiàn)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幼兒百科: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鐵能夠產生磁場,具有吸引鐵磁性物質如鐵、鎳、鈷等金屬的特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讓幼兒能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掌握語言與詞匯的表達,能夠相互交流,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能安靜、專心地傾聽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理解新詞: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發(fā)幼兒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識。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專心地傾聽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掌握語言與詞匯的表達,能夠相互交流,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

3、理解新詞:一心一意、三心二意。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發(fā)幼兒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識。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安靜、專心地傾聽故事,并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

難點: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意思,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著音樂將幼兒帶入多媒體教室。

二、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三、多媒體演示,學習故事《小貓釣魚》。

1、老師邊講故事,邊放動畫課件。

2、引導幼兒復述故事的大概內容:

師連續(xù)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三個問題,要求能力強的幼兒連續(xù)回答,能力稍差的幼兒可先回答其中1-2個問題,根據老師的再次提問進行補充。

3、再次看動畫課件,聽故事。

4、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故事情節(jié):

(1)、開始時,小貓為什么總是釣不到小魚?后來它是怎樣釣到魚的呢?(學習并理解詞語: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2)、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3)、我們做事時應該怎樣?

四、分組比賽看圖講述故事(讓幼兒盡量豐富語言,組內可交流)

五、小結。(表揚今天在活動中認真、專心學習的幼兒,提出在平時的各項活動中都應認真、專心的要求。)

六、延伸活動:

1、在以后的各項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認真、專心的態(tài)度。

2、在語言角提供《小貓釣魚》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和復述故事。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很好,能夠安靜的聽完故事,并能用較為豐富的語言看圖講故事,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激發(fā)了幼兒提高自控能力的意識。我還特意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出示了“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字樣,幫助幼兒在聽故事懂道理的同時,也進行了識字。由于幼兒本來就認識“一”、“二”、“三”的字樣,在聽了故事后,很快就掌握了這兩個新的成語。一些小朋友還馬上學以致用了起來,看見楊新洲因為分心沒聽見老師的問題,便指著楊新洲說道:“你三心二意了!”“你不一心一意!”……可見,孩子們已經清楚的理解了成語的含義。在以后的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通過這次的活動提醒幼兒養(yǎng)成做事專心的習慣,并鼓勵幼兒多將學到的詞語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幼兒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將5個物體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序,了解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系,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小貓釣魚》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系。

2、能將5個物體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序。

3、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5條泡沫紙做的魚;紙做的大盤子。

2、學具準備:“小熊的一家”。

3、《操作冊》第2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導入語。

教師:小朋友排好隊,看看老師的腳和你們的腳有什么不同呢?

幼兒:老師的腳大,我們的腳小。

幼兒:還有老師穿的是綠鞋子,我穿的不是綠鞋子。

教師:嗯,你看得很仔細,請你來說一說,我和你的鞋誰的大誰的小呢?

幼兒:你的大,我的小一些。

教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請小朋友們站到線上來,跟老師一起腳跟挨著腳尖走線吧。老師說“大腳大”,你們就說“小腳小”,然后我們一起說“小腳跟著大腳走。”

2、集體活動。

(1)學習3以內物品按從大到小排序。

教師:貓媽媽今天要帶領貓寶寶去河邊釣魚,看,貓媽媽真厲害,一會兒功夫就釣了這么多魚。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的3條魚,提問:貓媽媽想把這3條魚從大到小的順序放在盤子里,小朋友一起來想一想,應該怎樣放?

部分幼兒開始躍躍欲試,教師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試一試。

幼兒甲采用實驗的方法,第一次把最大的放在了前面,可是最小的放在了中間,看看發(fā)現(xiàn)不對,又調整為將最小的放在了后面。

教師:甲排得對不對?

幼兒:排對了。

教師: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一次就成功把它們排好隊?

幼兒開始在下面小聲議論,有幾個小朋友開始舉手。

幼兒乙:可以先找最大的,再找最小的,把不大不小的放在中間。

教師:好,請你也到前面來試一試。

教師請幼兒乙到黑板前來用剛才說的方法排了一下,果然比剛才那位小朋友更快。

教師:按大小排隊時,可以先找最大的和最小的,這樣排起來更快些。

(2)學習5以內物品按從大到小排序。

教師:這時,小花貓也釣到了2條魚,它也想把魚放在這個盤子里,要把魚放進去,魚兒還是要按從大到小排隊,這次要怎么排呢?我請小朋友來試一試。

幼兒丙到黑板前,分別把這兩條魚和前面的三條魚比大小,然后放在盤子里??墒前l(fā)現(xiàn)總是有一條魚她不知道放在什么位置好。

教師:誰能幫助她?

幼兒丁到黑板前,把所有的魚全放在一起,然后找出最大的,再找出最小的,但很快,剩下的三條他又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教師:再請一位小朋友幫幫忙吧。

幼兒戊把剩下的三條又按先找最大的,再找最小的,最后放中間的排好隊。這時幼兒丁把5條中最大的放在了最前面,最小的放在了最后面。

教師:小小魚兒終于排好隊了呢!你們看,這些魚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排隊的呢?

幼兒:從大到小。

教師:對,這5條魚是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前面的總比后面的大,后面的總比前面的魚兒小。

(3)學習5以內物品按從小到大排序。

教師:可這時候,那條最小的魚兒不干了,它說它也要排在前面。

教師:現(xiàn)在我還是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幫最小的魚排在最前面,我們來一起把它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再排排隊。

幼兒:好。

教師請幼兒到黑板前面來操作教具,這一次幼兒根據前面從大到小的經驗,順利地完成了排隊的任務。

教師;按大小排隊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再找出剩下中最大和最小的,這樣就能按順序把物品排好隊了。

教師:小熊看到小朋友幫貓媽媽排物品,他拿來了自己的手套、襪子還有鞋子,它也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把這些物品按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

3分組活動。

第一組:請將“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第二組:請將“小熊的一家”中的襪子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第三組:請將“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的順序排列。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貓媽媽夸我們小朋友真能干,幫助她和貓寶寶做了這么多事。不過我們也很有收獲,因為我們學會了兩種排列順序的方法:一種是從大到小,一種是從小到大。真棒!讓我們伸出大拇指鼓勵鼓勵自己!小朋友回家后,也趕緊將家里的物品按大小排排隊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按大小排序,按大小排序是要建立在比較大小和區(qū)別最大和最小的基礎上進行的。我班幼兒比較大小和區(qū)別最大和最小的經驗是可以的,但排序的活動尤其是5個物品的排序可能做起來還是會比較困難。所以我在設計本活動時,就在集體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先將3個以內的物品進行從大到小排序,然后再過渡到5以內的物品從大到小和從小到大排。

本次活動中我感覺做得較好的地方有:

1、情境能夠貫穿始終,情境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

2、教學過程脈絡清晰,教學效果較好。

3、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主動探索為中心,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自己找出大小排序的辦法和規(guī)律,雖然耗時較長,但我感覺是值得的。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1、集體活動中只有一套教具,雖然給了幼兒探索的機會,但只是個別幼兒參與了操作,大部分幼兒沒有機會操作,如果能在集體活動中給每一位幼兒準備相應的材料,如將上學期“彩色魚”的學具留下來,效果會更好。

2、分組活動沒有照顧到幼兒的個別差異,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沒有使其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幼兒百科:排列,一般地,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貓釣魚》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2、能簡單復述故事。

3、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難點:能簡單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小貓釣魚》、小貓頭飾若干、釣魚材料。

活動過程

(一)手指操

(二)談話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出示小花貓,(小花貓)你們養(yǎng)過小花貓嗎?誰能學學小花貓的叫聲?你們知道它愛吃什么食物嗎?(小魚)今天,小貓要跟著貓媽媽去釣魚,我們來聽聽故事《小貓釣魚》。”

(三)組織幼兒聽一聽故事、看一看課件《小貓釣魚》,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講述故事一遍,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要求幼兒能認真聽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誰在釣魚?

師: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下面呢,讓我們帶著問題再去聽一遍故事小貓釣魚、

2、組織幼兒觀看動畫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片段一:

提問:小貓為什么沒釣著魚?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么做呢?

片段二:

小貓釣著魚了沒有?為什么?

3、師小結:只要一心一意,認真仔細、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4、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四)游戲"小貓釣魚"(配樂)

讓小朋友們分角色扮演故事《小貓釣魚》

小結:有的小朋友做得很好,蜻蜓、蝴蝶飛來了,還是一心一意地專心的釣魚。我們以后在做事情時,就應該像貓媽媽說的那樣,要專心、有耐心、一心一意地做事情,那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活動延伸:

你們知道小貓都有哪些本領嗎?(捉老鼠等)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貓是農民伯伯的好朋友,它能幫助農民保護糧食,消滅老鼠。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我真的感到培養(yǎng)幼兒做事認真、有耐心、一心一意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故事內容。以“小貓釣魚”的游戲來幫助了解做事要認真、有耐心。在游戲還培養(yǎng)了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收到較好的效果。由于小班幼兒的能力有限,在剛開始進行游戲的時候,場面有點混亂,但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達到預期的效果!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做事認真、一心一意的習慣,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作了小貓釣魚的課件,充分調動孩子學習故事的積極性。

幼兒百科:一般的貓:頭圓、顏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夜行性。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游戲目標: 1、訓練幼兒點數(shù)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
    2020-09-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讓幼兒能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掌握語言與詞匯的表達,能夠相互交流,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能安靜、專心地傾聽故事,了...
    2020-06-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將5個物體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序,了解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系,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小貓釣魚》含反思教...
    2021-01-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貓釣魚》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
    2020-10-2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中班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xiàn)能力,要求幼兒有感情的完整講述...
    2022-04-08 閱讀全文

游戲目標: 1、訓練幼兒點數(shù)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

2020-09-03 閱讀全文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讓幼兒能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掌握語言與詞匯的表達,能夠相互交流,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能安靜、專心地傾聽故事,了...

2020-06-13 閱讀全文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將5個物體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序,了解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系,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小貓釣魚》含反思教...

2021-01-25 閱讀全文

小班語言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貓釣魚》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

2020-10-29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中班教案《小貓釣魚》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xiàn)能力,要求幼兒有感情的完整講述...

2022-04-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