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也是孩子們需要的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在幼兒智慧創(chuàng)新游戲中,有很多活動內(nèi)容是啟發(fā)孩子大膽的去想象,把想象的事物畫下來,也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很多孩子畫不出個什么形狀。當老師檢查的時候,他卻默然的很。對于這樣的孩子老師不要輕易就批評孩子,應該耐心的去指導,誠心的去鼓勵,把這次的失敗作為一種新的動力,孩子的最大特點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從古至今中外的發(fā)明家和科學家走上成功之路的經(jīng)驗看,都是面對失敗而能夠正確的對待它,何況是孩子。科學家們對待失敗的共同特點是:
不畏失敗。遭到失敗時,他們都能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從不氣餒。
把失敗作為一種新的動力。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都避免不了遭到失敗的挫折,陷入困境。但他們都把失敗作為創(chuàng)造的契機。
善于研究失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正是這樣,他們才從失敗走上成功。
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還往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在一種發(fā)明
創(chuàng)造的失敗中,往往包含著另一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萌芽。所以,面對那些繪畫創(chuàng)新失敗的孩子老師要正確對待,失敗也是他們的需要!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孩子不要畏懼失敗
今年迎六一活動我們幼兒園開展的活動內(nèi)容很豐富,其中一項活動是幼兒體能訓練比賽,中班的孩子比賽項目是拍皮球。平時孩子們也挺喜歡拍球的。為了讓孩子們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又能選出12個拍球能手,我們先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場拍球比賽。在活動開始前,為了激起孩子們比賽的士氣,我在班里孩子們面前說:“孩子們,你們愿不愿意參加這次拍球比賽,愿意的請舉手!”幾乎所有孩子都舉起手,惟獨豪豪沒有舉手。我便問:“豪豪,你不想?yún)⒓颖荣悊?”頓時,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說:“你快舉手呀。”“舉手呀?!笨珊篮酪廊粵]舉起手來。騰騰問他:“你干嗎不參加呀?”他深深地吸了口氣,說:“我…我不想?yún)⒓?,我肯定會輸?shù)摹!甭牭胶⒆拥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孩子對失敗看得挺重,沒勇氣去面對失敗,最好是不要面對。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有很多都畏懼失敗而選擇逃避,不管是我們老師還是家長都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教育孩子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在我和孩子的一次次鼓勵下,豪豪終于說了聲:“好吧,我也參加?!彼茉敢鈪⒓颖荣愂沟么蠹叶几械椒浅8吲d。其實在活動中,我們不僅要肯定那些成功的孩子,更要用心去傾聽失敗的心聲,讓每個孩子都能充分地肯定自己,找到自信。
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成功的、失敗的,我們都要敞開胸懷去接納,這樣我們才能更成功!
“乖孩子”也需要愛(小班)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教師的最大愿望就是:別哭鬧、聽話就行了,但這是不現(xiàn)實的,總有一部分幼兒大哭大鬧。怕影響其他幼兒的情緒,對哭鬧的幼兒,教師關注的的別多,經(jīng)常抱抱親親他們,帶他們出去玩一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她們玩,甚至還給他好吃的。此時,不知老師是否留意了那些“乖孩子”不哭的孩子,但是,他們的笑臉繃得緊緊地,臉上無笑容,一言不發(fā)。
這些幼兒,來園前,家長對他們進行了“熏陶”,教育他們上幼兒園不哭不鬧,要做個好孩子,并戴上了勇敢聽話的桂冠。但是,這些孩子同樣也有分離、焦慮
,他們離開父母、親人的懷抱,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的教師和同伴,他們也緊張、恐懼,也思念自己的親人。但是,他們千方百計的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因為自己是個“乖孩子”。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有的“乖孩子”離開老師的視線,會偷偷抹眼淚,見到老師時,又裝出如無其事的樣子。
對這些“乖孩子”,教師如果忽視了他們,不但他們的心理、情緒會受到壓抑,性格變得孤獨,學會看人臉色行事,而且時間長了這種壓抑的情緒還會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
因此,教師一定要多關心、愛護“乖孩子”,多親近他們,多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用父母般的愛心溫暖他們,引導他們參加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讓他們高興起來,真正感到幼兒園像我家,老是像媽媽,從而從心理上消除分離焦慮。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成為一名身心健康快樂、懂事的孩子。
了解孩子們的需要與渴望
一切好的教育,從了解懂得孩子的需要開始……我們班有一個脾氣特別古怪的孩子,吃飯了,他想吃就吃,他不想吃就堅決不吃;做操了,他不愿意做他就堅決不做;上課他不想聽就不要聽,自言自語,走來走去;他不想跟你講話,你跟他講他永遠也不會開口講一句話;午睡起床,他不愿意起床就不會爬起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我們老師弄的非常的頭痛。
自由活動時,他總是拿著自己的陀螺在角落里玩,我走過去問:“我們一起玩好嗎?”他朝我看了看回答到:“嗯?!蔽艺f:“怎么玩,你教我?!彼贿吺痉兑贿呎f,輪到我玩的時候我有意不會玩,再讓他教我,他也非常的高興。在玩的過程中,我便開始跟他聊起了天:“做操的時候是不是不會做操,就不做操?!彼嬖V我:“我會做,我不想做。”我追問他:“為什么不想做?!彼冀K沒有作答,我也沒有追問下去,就對他說:“你想做的時候就做?!彼c了點頭說:“嗯”。我覺得幼兒做操,老師盡可能的引導孩子要跟著音樂節(jié)奏做操節(jié),但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不做,也沒有錯,我們教師也要學會尊重孩子。
我們倆一邊玩陀螺一邊又開始聊另外一個話題:“那午睡起床你為什么不愿意起床?!彼麤]有做聲,我便開始猜:“讓我猜猜看,你為什么不起床,你不想吃點心?!彼匀蛔匝宰哉Z再說陀螺怎么玩。我一邊學習怎樣玩陀螺一邊猜:“你不會折被子?!彼R上“嗯”了一下。我就說:“沒事的,以后我?guī)湍阏?。”他就朝我點了點頭?,F(xiàn)在他午睡起床不再像以前一樣不起床了。我終于找到午睡不起床的原因了,我特別的高興,哪怕是每一次都給他折被子。
我覺得我會靜下心了,繼續(xù)傾聽他內(nèi)在的聲音,尋找探索他種種的稀奇古怪的事,總有一天,我會真正的了解他。
傾聽孩子內(nèi)在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要與渴望,走到今天我自己作為一個老師,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孩子們告訴了我許多,我感激我遇見的每一個孩子,他們讓我不斷地成長。
以后我要堅持培養(yǎng)孩子應該從聆聽自己內(nèi)在的聲音做起,堅持保有謙虛的心聆聽孩子內(nèi)在的聲音。如果你了解懂得了孩子,尊重了孩子,你不僅完成了對孩子最好的培養(yǎng),你也完成了自己最好的成長。
靠近需要我給他們溫暖的孩子們
小時候是聽著這樣的歌曲慢慢長大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長大后,切實感受到只要付出一點點愛,就能溫暖身邊的每個人,特別是我身邊這群可愛的小天使們!
今天是新學期的體檢活動,一大清早醫(yī)務人員就來到了幼兒園,準備為孩子們進行體檢。等到輪到我們班孩子檢測視力了,面對“E字檢查表”小朋友可來勁了,小手指在面前指來指去,有的指著左邊小嘴巴卻說是右邊,急得我趕緊提醒孩子們只要指示不要念出來。
檢測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我拿著筆坐在小朋友旁邊進行記錄。輪到洋洋小朋友檢測了,只見她小臉漲得通紅,小手一直不安的捏著衣角,我知道小女孩一定是緊張害怕了。我輕輕地靠近她,幫助她拿著遮擋眼睛的器具,溫柔的告訴她:洋洋,不怕,看著叔叔,小手看到什么方向就指向哪個方向……真棒,都指對了,小眼睛可真亮呀……盡管我什么也沒有做,但是我感覺到她的整個身體放輕松了,表情也不像剛才那樣凝結了,很順利的完成了這次檢測??粗颜趽跗骶呓唤o他后面的小朋友,微笑著轉身離開的時候,我好像如釋重負了,仿佛是完成了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
孩子的事,無小事,孩子的心理世界需要老師用心去洞悉,用心去鼓舞,用心去灌溉。很多事情,我們并不需要做很多,甚至僅僅是你靠近她一點,她就能感受到你的溫暖,就能信心倍增。被人需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洋溢幸福之中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享受,我愿意,我真的愿意,靠近,再靠近,那些需要我?guī)Ыo他們溫暖的孩子們!孩子,溫暖你我,我們快樂起航吧!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
春光明媚,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真是一個好天氣。吃完午餐,我喊道:“孩子們,要去散步了,快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可別掉隊了?!鄙⒉街校泻⑴⒏髋乓魂?,我兩只手各牽著一排頭孩子的手來到了塑膠場地上。
塑膠場地上的每一道線,在孩子們眼里,成了獨木橋。我邊走邊說:“小心啊,要過小橋了,可不要掉下去哦!”一開始,小朋友會小心地走上“小橋”,慢慢地移動步子,對走橋游戲還算喜歡??墒牵麄冏吡藘扇?,就失去了興趣。孩子們漸漸開始,歪歪扭扭地走著,其中隊伍中間還有幾個孩子走著走著就故意停下來,等到前面的小朋友已經(jīng)離開一段距離,這才沖跑過去,有的孩子跑得急,把同伴推倒了。
愛跑愛跳是孩子的天性
,同時小班幼兒自我控制差,一開始我們用語言提示他們不要這樣,剛開始老師的提示有點作用,孩子可以注意自己的行為,但一會兒又會跑起來。看了孩子的行為,我不禁想道:怎么樣才讓他們自覺地跟著慢慢散步?何不帶領他們玩安靜地游戲!
我對孩子們提議道:“我們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好嗎?”孩子們連呼:“好!”我對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做了調(diào)整,把老狼追趕小兔子這一部分,變成了小兔子模仿各種靜止物體的動作,這樣他們玩起來就不用跑了,能避免飯后激烈運動。游戲中,我扮演大灰狼,讓孩子們悄悄地跟在后面走,當我一喊:“天黑了”,孩子們就快速地變成靜止物體,如石頭、花、樹等。然后,我則圍著他們轉,一邊走,一邊嘴里夸張地說著:“誒呀!小兔子們都在哪兒呢?”“奧!這里有一塊石頭,不是小兔子!”孩子們聽到我的話,會偷偷地笑,保持不動很長時間。此時我們老師夸張地語言既增加了游戲情節(jié)的趣味性,也激發(fā)了孩子的耐心、挑戰(zhàn)了孩子的好勝心。孩子們沉浸在小心翼翼的游戲中,玩得不亦樂乎。
由于是剛剛吃過飯,從孩子的身體健康角度出發(fā),不能帶領孩子玩緊張刺激、尤其是需要奔跑追逐的激烈游戲。選擇具有輕微運動量的游戲不會導致孩子由于過度奔跑而帶來胃、腹的不適,又為枯燥呆板的飯后散步過程注入了趣味性、生動性。飯后散步的組織看似簡單,卻隨處可見教育契機,蘊含著教育的大智慧。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孩子,而在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會獲得更多、更好的教育靈感和教育智慧。
孩子的“童心”需要我們?nèi)ケWo
孩子的“童心”需要我們?nèi)ケWo在我們班的電腦桌的一角擺放著一塊小手帕,很長時間了也沒人認領。這一天,我在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順手將這塊手帕丟盡了垃圾桶,這時候有個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這塊手帕是我拾到的嗎?”聽到孩子這話,我一愣,突然意識到了什么??吹胶⒆幽樕系谋砬?,我不僅為我的行為后悔。。。。。。
面對孩子,我們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拾金不昧”,而實際上,孩子拾到的一個發(fā)卡、一塊橡皮、一粒紐扣等,卻經(jīng)常受到我們的冷落。僅從經(jīng)濟價值來看待這些東西,的確沒有多大意義,可是,生活當中的許多事情是不能單用這一價值來估量的。對孩子拾到的東西置之不理,這樣會冷落了多少孩子的心??!孩子做了一個不起眼的好事得不到肯定,表揚和鼓勵,還會繼續(xù)去做好事嗎?
教師是孩子的領路人,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我們要學會用敏銳的洞察力,透過小事看實質(zhì),千萬別冷落了孩子美好的童心。
涂鴉角的由來
一次自由活動時,班上發(fā)生了一起“破壞事件”:涵涵用蠟筆在雪白的墻壁上畫了一只蟲子!當我剛要發(fā)火批評他時,他卻叫了起來:“老師,你看七星瓢蟲。”我愣了一下,瞧他一臉欣喜的樣子,我明白涵涵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他正為自己的“杰作”自豪著呢。
確實,這幅畫比他平時畫的好多了。我心里一動,看來只有讓孩子們畫自己喜歡畫的東西,才能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畫出好作品。于是,我給每個孩子一支粉筆,讓他們在幼兒園里最大的一塊空地上自由的畫畫。孩子們專心致志的描繪著自己的世界,那細膩的線條和豐富的想象,其實是每一個不同個體的的內(nèi)心表白。
受此啟發(fā),我特地在活動時的墻角設立了一個“涂鴉角”。鼓勵孩子隨時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后來,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們?nèi)宄扇憾自趬乔懊娈?。有的話簡單的小草小花,有的畫有趣可愛的動物,有的畫一片樹林,也有的畫了許多我們成人看不懂卻的的確確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
我慶幸自己為孩子們開辟了這個涂鴉角。
蹲下來做孩子
如果設身處地的替孩子想一想,也就是能常"蹲下來做一做孩子",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出錯,有時是"錯的可以原諒",有時是"錯的有理",有時甚至是"錯的可愛"的.你會覺得,在孩子成長的歲月里,出錯其實是他們應有的權利.蹲下來做一做孩子,你就會更自覺的學會檢討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與失誤,而不至于動輒懷疑、責備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蹲下來做一做孩子,你還可以變成一個孩子,從而更多的發(fā)現(xiàn)這世界還有純凈、詩意和天真,這比你認識和想象的世界要美麗的多,也有趣的多。
吃行多注意遠離鉛危害
幼兒鉛中毒的原因主要有含鉛汽油的廢氣污染、工業(yè)污染、學習物品和玩具污染、食品污染等。幼兒鉛中毒可分為有癥狀性鉛中毒和無癥狀性鉛中毒。主要表現(xiàn)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腹痛、便秘、腹瀉、惡心、嘔吐、貧血等。無癥狀性鉛中毒主要影響幼兒的智能行為發(fā)育和體格生長。由于鉛中毒缺乏足以引起家長和兒科醫(yī)生主義的臨床表現(xiàn)。往往容易被忽視,待發(fā)現(xiàn)時,鉛毒性作用以難逆轉。
為了避免幼兒鉛中毒,讓幼兒遠離鉛危害,兒童保健中心的專家們建議:家長應盡量減少幼兒在馬路、汽車站、加油站的逗留時間,并遠離石油產(chǎn)品加工場所、印染廠、蓄電池廠等鉛含量超標地區(qū),要避免幼兒接觸廢舊電池、看書寫字后尤其在使用蠟筆和彩筆后一定要洗手.
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1.0歲起步原則
如果把胎教劃歸優(yōu)生范疇的話,早期教育則應從出生開始,重視全面培養(yǎng),充分利用好0~6歲這一人生發(fā)展最珍貴的黃金歲月。
因為到6歲大腦就基本成熟了,如果錯過了這個生長期,人的腦力、性格和心靈就永遠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去奠定精神健康成長的基礎了。
育幼苗是為了結碩果,抓早教是為了出“巨人”。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懷特博士認為,如果一個3歲的幼兒,在與學術上有關的各方面,如語言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上,遲開竅6個月或更多一些時間,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學業(yè)經(jīng)歷中獲得成功。
我們要從嬰兒開始“搶”人才,爭取不要讓他們泯滅。正如美國費城人類潛能開發(fā)研究所所長多曼醫(yī)生說的:“每個正常嬰兒在出生時都具有像莎士比亞、莫扎特、愛迪生、愛因斯坦等人那樣的天才潛能?!?/p>
千萬不要認為,抓早是為了提前幾年上學,提前幾年畢業(yè)和工作。如果僅此而已,那就太低估早期教育的意義了,你的認識還在門外。如果只是為了“提前一點畢業(yè)”,那么在目前我國就業(yè)尚有困難的情況下,何苦讓孩子早早進入社會呢?又何苦要實施早期教育呢?
總之,早,是為了奠定人才的素質(zhì)基礎,使他日后的發(fā)展有一個很高的起點、極強的優(yōu)勢。
2.激發(fā)興趣原則
興趣是嬰幼兒精神發(fā)育和主動學習的第一內(nèi)驅力,正確的、濃厚的興趣的形成(包括廣泛興趣和一定時期的中心興趣),本身也是他們心理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
對于一般人來說,興趣尚且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對于嬰幼兒來說,興趣則幾乎是他們“惟一的老師”。因為嬰幼兒會拒絕興趣以外的一切教育,對引不起興趣的事就關閉注意的門戶,封鎖記憶的倉庫,停止思維和想像的啟動,甚至還會哭鬧。相反,如果孩子對某些事產(chǎn)生了敏感,感受到趣味,有了新鮮感和好奇心,他就會不分是難是易,不管重要不重要,不管課內(nèi)還是課外,也不管理解或不理解,都能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逐步記憶,漸漸領悟和掌握。他無需“苦學”,就能像學好母語一樣,精確地獲得理想的發(fā)展。
嬰兒處于無選擇探求期,對一切新鮮事物幾乎都會發(fā)生興趣,所以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期進行灌輸才好。不給他灌輸好的,他就會接受壞的;人的灌輸使他成為人,狼的“灌輸”就使他成為“狼”;灌輸游游蕩蕩,他就成為“浪蕩公子”或“悠閑公主”。
3.積極暗示原則
嬰幼兒是世界的“生客”,他們?nèi)狈χR,沒有主見,毫無判斷能力,處處只是接受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行為和語言的影響。他們是環(huán)境的動物,環(huán)境塑造著他們的個性。因此,必須堅持利用環(huán)境、行為和語言積極暗示孩子,使他們產(chǎn)生認同,反對任何消極暗示和影響。
要堅持以正面鼓勵為基本教育方法,培養(yǎng)起他們的自尊心、上進心、自信心、同情心等,以保證他們得到全面和充分的發(fā)展。多一些鼓勵、表揚、信任和嚴格要求,少一些批評指責,禁止無可奈何地消極數(shù)落,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這是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
4.化難為易原則
在人才成長的路途上會有許多學習的難關,越是將來發(fā)展困難的方面越要早學,提前讓孩子接觸,以獲得對這個方面的初步印象,產(chǎn)生興趣的萌芽,為日后的學習鋪平道路。
這是化難為易的最佳辦法,是一條全面和充分發(fā)展的捷徑。
例如上小學以后,人人都覺得學習難,年齡越大越難,學得越高深越難。但是“初生牛犢不畏虎”,世界上惟有嬰兒最不怕難,他們的心中只有興趣和無興趣之別,只有喜歡和拒絕之分,而絲毫沒有困難和容易、怕和不怕的概念。所以任何將來學起來比較困難的東西,你只要變得法子逗孩子產(chǎn)生興趣,他就會像學說話、走路那樣容易接受。世界上還有比學聽話、說話更難的嗎?人生最初6年假如不學聽話、說話的話,以后再學恐怕就只能制造悲劇了;而每一個3歲的孩子卻能學得那么好!
所以我以為,“化難為易”原則是人才學、教育學發(fā)展的一個突破,是培養(yǎng)優(yōu)質(zhì)人才的秘訣。
5.生活課堂原則
豐富的生活和游戲活動是早期教育的最好課堂,是嬰兒的惟一課堂和幼兒的主要課堂。
這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
第一,他們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最迅速的階段,天生需要活動神經(jīng)、筋骨和肌肉,不能坐得時間太長。
第二,他們處在無意注意占極大優(yōu)勢的階段,總是隨時轉移注意力,不能用課堂上課的強制辦法來按教材章節(jié)學習。
第三,對于嬰幼兒來說,生活中的學習內(nèi)容已經(jīng)太豐富了,處處都有信息,處處都有樂趣,處處都能感受。他們以用五官感知世界為最大滿足,而有益的玩就是最有興趣的學,有趣的學就是最快樂的玩。
所以,在生活的課堂里,使“教者理智有意,學者快樂無心”,充分引導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學問,孩子的發(fā)展將是無可限量的。正因如此,國家教育部門要求幼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
6.家庭早教與托幼園所教育并重原則
這又是一個與中小學教育不同的原則,也是由嬰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所決定的。
孩子從來到世上第一天起,生理上便與父母斷開了,精神上卻與父母緊緊連結了。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千萬不可低估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父母不是個好老師,就是個壞老師;不是成為好的楷模,就可能成為壞的榜樣,甚至是“教唆犯”。教育孩子是任何父母都推不掉、擺不脫的事,即使你把孩子給了別人,也要背負“給別人”的后果和責任。
這樣,作為早期教育的專門機構———托兒所和幼兒園,就應當把指導家庭早期教育作為自身工作的另一半。國家教育部門也應對早期教育實施家庭和托幼園所“兩手抓”。
教育隨筆:失敗也快樂
我在一次閱讀《學前教育》雜志中,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她身上時時閃現(xiàn)著賞識教育的光芒。一天早上,她去參加“舞蹈才藝比賽”了,可是,還不到一小時她爸爸就把她送到幼兒園來了。他的老師似有所知,像往常一樣親切的迎進孩子,禮貌的送走家長。過了一段時間,帶隊的老師回來了,說:“不知道為什么?寶寶沒有表演就下來了。”帶著滿腹疑問,剛要問寶寶,可看著她一臉不悅的表情,老師所要提的問題又都咽回到了肚里,生怕問得多了,會給她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更怕這種壓力會變成她今后登臺的一絲陰影和負擔??吹竭@時我想:孩子年齡較小,鍛煉的機會也少,自尊心又特別強,不愿承認失敗,這在情理之中。可仔細想一想:害怕失敗、逃避失敗作為成人的我們不是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嗎!
像這樣的例子,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我身邊的孩子也有過類似的失敗。國慶節(jié)的前夕,為了配合部里的活動,幼兒園組織部分孩子跳舞,天天也被選其中。去了不大一會兒孩子就回來了,我關切的問她:“你怎么了?”她小聲地告訴我嗓子疼。是身體不舒服我也就沒多問。過了兩天,我從她媽媽那里了解到,原來她是怕累、怕跳不好而沒有參加舞蹈活動,不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天天的事我一直記在心理,過了一段時間,我在班中請?zhí)焯旖o大家表演,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她露出了成功的笑臉。我借機蹲下來,拉著她的小手,親切的告訴她:“你看,你不是跳得很好嗎!就因為你在學舞蹈時認真、刻苦練習、不怕累才能跳得這么好,小朋友都很羨慕你?!彼c了點頭。我摸摸她的頭說:“只要你努力了,就是失敗了也沒關系。重要的是天天今天表演得非常好,并且,以后會表演得更好?!甭犃宋业脑?,她自信的點點頭。
在幼兒園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教師經(jīng)常制定類似“讓孩子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這樣的活動目標,卻很少有老師制定并設計“培養(yǎng)孩子勇敢面對失敗”這樣的活動。許多教師也包括我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經(jīng)常注意抓住一些教育對象當中“成功的例子”加以肯定、表揚、鼓勵和宣揚,以此激勵孩子們的上進心和榮譽感。這種教育的成功感確實讓孩子們得到了前進的動力,可這種片面的引導,也把孩子引到“只求成功”的誤區(qū)中。
其實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失敗的經(jīng)驗往往要比成功的經(jīng)驗多,也正是許多失敗的經(jīng)驗給我們指出了成功的方向。而當你遇到失敗,卻得到別人的安慰與幫助,你不也快樂了嗎?其實在我們的教育中不光“成功”有教育價值,“失敗”也有許多的教育價值,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去尋找這些價值,去把握失敗也快樂的秘密,從而培養(yǎng)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