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的家長,“頭疼”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在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長都是將自己和孩子分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而沒有與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臺。而互相尊重才是合作的開始,也是我們走進孩子內心的基石。
那么,有更好一些的方法嗎?
第一、可以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是描述問題
比如說,你剛擦了地板,孩子就將一瓶牛奶打翻在地,弄得地上很臟。這個時候你可能頓生憤怒,進而采用謾罵、責備等各種方式去發(fā)泄你的情緒。然而,靜下來細想這件事情,孩子將牛奶打翻,是在他這個年紀和能力狀態(tài)下很容易發(fā)生的事情。父母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可以嘗試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是描述問題本身,“地上有一些打翻的牛奶”。只是描述你所看到的情況,孩子自己也會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會想辦法去解決。
第二、提示孩子要完成的事情
如果孩子將牛奶打翻在地,并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影響,家長可以提示孩子,比如說,”牛奶打翻在地上把地板弄臟了,你可以打掃一下嗎?”給孩子直接的提示和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蘋果核應該扔在垃圾桶里?!薄拔椰F(xiàn)在需要由人幫我收拾桌子”等等。父母需要了解和認可孩子的努力,孩子所完成的事情,在當前階段,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還是上面的那個例子,你可以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說“牛奶”,孩子便會自主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并努力去解決問題,鼓勵孩子自己處理,有助于孩子自立,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
第四、說出你的感受
并不是完全不能表達和宣泄情緒,而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說不說”和“怎么說”是兩個問題。在生活的瑣事中,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會讓家長感覺到抓狂,這個時候,你需要直接表達出你的感受,比如,“我剛把地板擦干凈,我不喜歡地上被牛奶弄得臟臟的,這讓我很惱火。”孩子會了解你的感受,也會從父母直接的表達感受里,認識自己內心的感受,并學會表達,而不是壓抑或隔離。
第五、寫便條
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寫在便條上,不帶抱怨和責備,孩子也會有收到爸爸媽媽來信的感覺,比如,孩子將臟衣服扔在地上,你可以寫一個便條貼在洗衣機上:請將我放到這里面洗干凈,謝謝!——臟衣服
看完以上內容,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感受呢?當然,不是每一個技巧對每個孩子都有用,但可以做一個嘗試和改變——當你在和孩子的溝通中,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語言模式,用一種沒有傷害的方式和孩子溝通,那就值得為你的孩子高興了。
當然,在我們嘗試調整和改變溝通方式的時候,會遇到情緒習慣的阻礙,習得的新模式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效,但不代表我們要回到老路上去。保持覺察就是在進步,最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的,是你真誠又智慧的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家長巧妙化解孩子任性的八大策略
家長巧妙化解孩子任性的八大策略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3-8歲的孩子大都學會使用以下的四種“手段”。
手段排行第一:哭鬧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要求,哭鬧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孩子這一招。一旦孩子哭鬧起來,父母馬上繳械投降,不但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俺~”完成“任務”。
手段排行第二:哀告
乞求孩子是可愛的,當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樣東西時,沒有幾個父母抵擋得住他的溫柔進攻。
手段排行第三:死纏爛打
“持久戰(zhàn)”的理論對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來讓父母答應他的要求,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手段排行最后:賭氣噘嘴、不說話、摔東西、不吃飯……
孩子賭氣的時間,一般持續(xù)得較長,因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戰(zhàn)的秘訣,沒耐心的父母只好舉手投降。
父母的五種行為導致孩子任性
1、孩子過分依賴別人的評價,源于父母的過度表揚或批評
適當?shù)谋頁P有利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論的影響,平時喜歡無原則的表揚孩子,結果導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識,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每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揚,否則就拒絕去做。同樣,過度的批評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錯時,家長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錯誤在哪里,從而幫助其吸收教訓,改正缺點。
2、孩子固執(zhí)、任性,源于父母過于民主
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學歷層次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曉之以理”,結果是理沒談成,孩子卻被慣壞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判斷力,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如果對其過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寵壞,使其變得固執(zhí)、任性、為所欲為。因此,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對于年紀尚小的孩子,帶有強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源于父母濫用獎勵、缺少懲罰
孩子缺乏是非判斷能力,為了幫助其明辨是非,父母應該在平時養(yǎng)成獎懲分明的習慣。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觀念,而另一些父母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只習慣于使用獎勵,從來不懲罰孩子,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孩子如果犯了錯誤,適度的懲罰是應該的。
當然,懲罰并不專指打罵、責懲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種多樣,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適當?shù)膱鏊驎r間濫用獎勵,也不會起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墻上亂畫畫,本來父母只要及時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獎勵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墻上畫,明天給你買個新玩具?!憋@然,這種方法會縱容孩子今后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從管教,源于父母間的教育意見不統(tǒng)一
由于各種原因,絕大多數(shù)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分歧。聰明的父母會避開孩子單獨商討,以求在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溝通而對教育子女的問題固執(zhí)己見,甚至在孩子面前公開吵架,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危害是讓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應注意保持意見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讓。因為如果孩子認同了父母某一方說了算,日后當這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將很可能無法說服、管教孩子,從而給正常的家庭教育帶來人為的障礙。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殺和過分保護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像老母雞護小雞似的整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范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這種過分的保護,嚴重干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fā)展,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缺少自信、優(yōu)柔寡斷,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責任心。
與此相反,有些父母則總是主觀地否定孩子的言與行,喜歡拿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甚至用過高的成人化標準要求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將孩子的積極性、上進心盲目扼殺,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無情的摧毀。
巧妙應對任性的孩子的8大戰(zhàn)術
1、安靜緩和法
這是對正在任性發(fā)脾氣的孩子使用的一種方法。孩子發(fā)脾氣時,情緒興奮、激動,有時甚至大哭大鬧、大嚷大叫。如果成人耐著性子采取親和、撫愛、哄勸的方法,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哭鬧不休;如果大人態(tài)度粗暴,急躁地打罵孩子,仍然難以阻止孩子的任性。安靜緩和法要求大人此時應持平靜的態(tài)度,要求孩子停止哭鬧,讓他安靜下來,此時沒有必要說服孩子立即承認自己的任性是不對的,待孩子平靜以后,再用平緩的口吻對他進行批評教育。比如,當遇到孩子發(fā)脾氣、哭鬧不休時,父母不必理他,讓他發(fā)泄一會,然后給他喝些開水,讓他喘口氣,幫助他平靜一些,條件允許的可讓孩子一人留在屋內,父母離開一會;如果屋里人多,可讓他在別的空屋,把門關上。但不要鎖上,告訴他等他平靜了可自己出來。注意語調要堅決,但不可用責備口吻。把孩子隔開,只是讓孩子明白發(fā)脾氣會影響別人的學習和休息,而不是懲罰他,待孩子平靜下來后給他冼臉,安靜睡—覺,過一會或明天和他再好好談談。
2、通俗講解法
對孩子講道理要深入淺出,可以舉一些孩子身邊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為他們理解和接受。每當孩子和家長出現(xiàn)“頂?!钡默F(xiàn)象時,家長可用講故事、講笑話的方法來緩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觸及孩子的心靈。童話是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并叫他們聽完后談談體會,“對號入座”,改正不良習慣。
3、不予理睬法
對孩子的嘀嘀咕咕、糾纏不休等行為,家長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暫時離去。這是一種避免孩子可能出現(xiàn)鬧事行為的有效方法。比如當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一時難以說服他,這時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時說的“冷處理”。采用這種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須一致,同時采用不予理睬法。當孩子平靜以后,對他也不能遷就讓步,應當像沒有發(fā)生事情那樣,不予理睬。
4、攻心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堅定的心理狀態(tài)。不要認為拒絕孩子會造成傷害,相反,這恰恰是對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養(yǎng)一個棒孩子,那么面對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
5、以退為進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xiàn)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比缓笠酝藶檫M——第二天提醒孩子:“寶寶,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后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
6、預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所以一定要給他定個規(guī)矩,一旦孩子破壞了規(guī)矩就要按規(guī)矩處理。比如和孩子約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須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才能準時送你去幼兒園。
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棄早餐,因為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一旦孩子賴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訴他:對不起,寶寶,我們有約在先,不能隨意破壞。
7、說一不二
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揚”。“先抑后揚”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產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從一而終。
8、“戰(zhàn)后”要善后
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絕孩子而不給他被拒絕的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
家長不應讓孩子幸福過了頭
相信這代孩子肯定是最幸福的,他們要什么就會有什么。但是這代孩子也是最不幸福的——他們似乎都患上“幸福綜合癥”了。因為什么東西都是唾手可得,不論得到什么,對他們而言,都沒有任何幸??裳粤?。
辦公室有一同事兒子,都上小學二年級了,依然過著奶不離嘴的生活,每月要喝三罐奶粉——是因為他從小吃膩了魚肉,現(xiàn)在聞到魚肉味就惡心,能吃的蔬菜也只有一二種。所以無奈之下只得用奶粉補充營養(yǎng)。
孩子得了食物飽和癥的大有人在,因為從沒嘗過挨餓的滋味。
最好的奶粉,最好的魚肉,最新鮮的蔬菜,每個家庭都竭盡全力為自己的寶貝創(chuàng)造自己經濟能力可及的至好食物??珊⒆右廊凰魅粺o味。
這使我想起了兩個異曲同工的故事。
先是猴子。專家拿兩群猴子做實驗。一群猴子吃的栗子唾手可得,它們卻食欲幾無,長得瘦不拉嘰。另一群猴子,則讓他們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他們得過河爬上懸崖才能弄到樹上的栗子。結果,后者明顯比前者有活力。
又在《讀者》上讀過一則養(yǎng)河馬的故事。有經驗的老飼養(yǎng)員總讓河馬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而年輕飼養(yǎng)員則精心照顧自己的河馬,每次都讓它撐飽為止。結果,吃太飽的遠沒有吃半飽的河馬長得壯。年輕的飼養(yǎng)員不相信,非要跟老飼養(yǎng)員交換養(yǎng)不可。結果,年輕飼養(yǎng)員精心照料的河馬又遠遠不如老飼養(yǎng)員那未曾吃飽的大河馬。
養(yǎng)育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日三餐,生活起居被精心伺候得如小皇帝小公主一般的獨生子女,個個任性自我,絲毫不懂感恩體諒。
一日上課,停電了。
“老師,小C哭了,他打電話叫媽媽接他回去呢。停電了,小C一直沒精神呢!”一個孩子急匆匆地向我報告。
那是個聰明的孩子,但習慣很差,怕動腦。我曾經看過他那坐在寶馬車里的戴墨鏡、十個指甲鮮紅的媽媽。孩子家境的殷實是不言而喻的,他在家里的受寵程度可想而知。我忽然想到了幾日前他寫的一篇日記,說是自己跟媽媽去醫(yī)院掛點滴,他嫌那里環(huán)境太吵,媽媽只好提著點滴趕回家掛了……
沒過多久,他媽媽果然火急火燎趕過來了……
停電了就如臨大敵,這僅僅是千千萬萬被寵壞的獨生子女中的一個。
因為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各高校新生報到“拖家?guī)Э凇保淮髮W期間由專人陪同照顧日常起居的為數(shù)不少;進了高等名校后縱樓身亡的亦有發(fā)生。
于是,又想到了日本的教育:為了鍛煉孩子的體魄,不少家長會鼓勵孩子光著腳丫走在冰天雪地中。
因此,別讓你的孩子幸福過了頭。
家長眼中的孩子
家長眼中的孩子孩子在每一個家長眼中都是唯一的,聰明的,完美的!可是,當隨著年月的增長孩子的在成長中,出現(xiàn)了許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家長就開始苦惱,如何才能培育孩子成才,眼見其他的家長,輕輕松松的就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了??墒亲约旱暮⒆訉W習不夠好,還有許多這樣那樣的學習壞習慣。因而如何做一個幸福的家長?想必是我們每個當家長的可望不可及的一個奢侈的想法吧?每天面對調皮的孩子,我們幸福嗎?從沒感覺得到。相反,每天有的只是痛苦,生氣,這是每天的感覺。
或許是平時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太完美了,我們對他們幼小的心靈太苛刻了,一心只望他們按照我的要求來做,要是有一點點的做不到,我們就會非常的生氣。而這種舉動孩子是否會受得了!與我們所期盼的結果是否相違背呢?找出了為什么孩子們不能按照我的要求來完成家長的期盼。我想原因就是因為“缺少愛”。
或許有人不解,我給了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為了給孩子補習功課,我不惜重金聘請名師一對一的進行輔導,我感覺我已經很愛孩子啦!可是,孩子還是沒有感覺得到我們的愛。
其實孩子不能感到您對他的愛是因為我們的關懷和關心有違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圍,在我看來教育孩子要“愛中有度”,所謂的“度”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讓孩子不僅可以感受愛還要會將愛付出給他人,其實,教育是愛的教育,如果我們的教育里充滿了斥責,毀掉的不僅是孩子對我們的敬愛更是孩子的自尊,試想這樣的孩子怎么能夠會自信的面對學習中的種種問題,自然也就會為題叢生了。
而這種愛需要家長對學生傾注相當?shù)臒崆椋俑鞣矫娼o予孩子關注。作為父母,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嚴導其行?!皭邸币岳斫狻⒆鹬?、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當孩子們遇到挫折時,我們要給予他們的安慰。
其次,要優(yōu)化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情緒尤其的重要。作為家長,抱怨孩子的情緒是非??膳碌?。我們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情緒。有什么樣的情緒就直接決定了你什么樣的態(tài)度,情緒不好就處處想發(fā)脾氣,就動不動想生氣。而要是有好的情緒呢,心胸就寬闊,該生氣也不生氣了。生氣不但傷身,還影響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每天都帶著好的情緒,去開心孩子的開心,傷心孩子的傷心。這樣也能感染學生,學生也就快快樂樂的成長。做到這點,那么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幸福的家長!
每個孩子對于家長來說都是唯一的。為了這獨特唯一的未來,我們應當更為用心、用愛細心灌溉他!
我是如何幫孩子啟蒙令人頭疼的數(shù)學概念?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
下面這則故事節(jié)選自一位媽媽的親身講述,如何在生活中啟蒙令人頭疼的數(shù)學概念——
誰都說我兒子長了個數(shù)學腦瓜,是遺傳了他爸爸的數(shù)學基因(他爸爸姓陳,在學校時的外號叫陳景潤),殊不知,我們對兒子的數(shù)學啟蒙,卻是從他剛出生開始的。
孩子剛出生還躺在醫(yī)院里,他爸爸給他換尿布時,就舉著一根手指在他眼前晃,裝得奶聲奶氣地說:“這是一,我惟一的兒子!”又變成兩根手指:“這是二,爸爸和你兩個人!”“這是三,爸爸、媽媽加上你,我們三個人。”雖然有些早,但我們的理念是:抓住一切機會,盡早開發(fā)兒子的數(shù)學潛能。
隨著兒子的月齡增大,床上方的氣球不停地變換數(shù)量、顏色、大小,雖然他理解不了數(shù)與大小的關系,但他對數(shù)有了最初步的“認識”;玩的識字卡片被我剪成各種各樣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圓形、扇形,玩時按形狀分類,按類別數(shù)數(shù),早期的幾何圖形在兒子的大腦中形成,并了解數(shù)的初步用途??ㄆ暇幧狭诵蛱枺J字時,同時認讀數(shù)字。家里買了水果,讓兒子分一分,每人分幾個,剛開始他是先一人分一個,有剩余的再一人分一個,后來我教他按人數(shù)分成幾份,分好以后再發(fā)給每個人,如果有剩余或不夠分,就教他把水果切成兩瓣,這時再教給他除數(shù)和小數(shù)的概念就容易得多。吃月餅時,把大月餅平均分成四份,給他其中一份,告訴他吃的是四分之一,如果再吃一塊,他就吃了四分之二了;吃生日蛋糕時,把蛋糕分成幾份,如果分得不均勻,就不能說是幾分之幾,讓他知道數(shù)學的嚴謹。
三歲以后,孩子該上幼兒園了,我每天用自行車接送他,自行車不用時要存入樓區(qū)的車棚里,每次去取和存放,我都大聲對管理員說:“382號!”幾遍以后,兒子記在心里,并讓他去拿牌子,告訴他382號的意義。有一天,兒子提出要數(shù)一數(shù)車棚里的自行車,我考慮到這是讓兒子學數(shù)學的最佳機會,我犧牲了回家做飯的時間,耐心地跟兒子在車棚里數(shù)自行車呢!五百多輛自行車,我們數(shù)了半小時才數(shù)清了。還有一次,兒子提出數(shù)從家到幼兒園的步數(shù),我們只好早起20分鐘,牽著孩子的手,一步,兩步……一直數(shù)到幼兒園大門口為止,接近一萬步呢。就這樣在生活的點滴之中,兒子輕松地掌握了一萬以內的數(shù),正數(shù)、倒數(shù)、區(qū)分大小,單數(shù)、雙數(shù)、簡單的加減乘除法計算。在兒子四歲多時,他又愛上了計算器和咪咪學習機,使他能熟練計算100以內的加、減、乘、除,并將乘法口訣背了下來。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對數(shù)學的興趣,我們決定和孩子玩計算二十四的游戲,做到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這時,他爸爸拿出一副撲克牌,一人一半,每人出兩張,四張牌的點數(shù),通過加、減、乘、除等任意組合,要結果等于24,不用紙和筆,只能心算,看誰先說出計算方法,要是算錯或沒有答上的就是輸家,四張牌就由輸家拿走,誰的手上牌先出完為勝利者。開始時,他爸爸將計算的速度故意放慢,以便孩子跟上運算的速度,有了自信才有再玩的興趣,等孩子計算方法熟練后,就開始真刀真槍地比拼,有時全家人一起上,一人出一張牌,四個腦袋擁擠在一起,在一組撲克里,有一人說出了計算方法,其他人就不能重復,必須尋找新的計算方法,一家人常常玩得不亦樂乎。后來,又在加、減、乘、除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地加入分數(shù)、平方、立方、n次方、開平方、開立方的運算,大大地增加了這種游戲的難度。通過這種游戲,強化了我的兩個孩子的數(shù)學計算速度和心算的能力。我女兒都上高中了,還和我們玩這個游戲。據(jù)說清華學子還玩算24呢,建議家長與孩子經常玩此游戲,對開發(fā)孩子的大腦潛能,提高記憶力、快速思維極有好處。我兒子有了這個基礎,我買菜時就帶上他,讓他給我算菜錢,算對了,我夸他,菜農也夸他,他自己也認識到數(shù)學很有用。收水電費的阿姨來了,我讓兒子去看數(shù)字,記錄下來,下次再來收費時,我就讓兒子算算該交多少錢(這個題居然是有一年的高考題呢?。?。冰箱上顯示了負數(shù),給他講解正負數(shù)的含義和用途;到公園去玩,把路程分成幾段,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我們常去遠足,參觀游覽,學會方位的表示,比例尺的用途和作用;坐火車講解相向而行、逆向而行等速度問題;做家務講解統(tǒng)籌問題。總之,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育兒處處有學問。
在兒子五歲多時,我到書店買到一本《幼兒數(shù)學訓練》,通過這本書的系統(tǒng)訓練,兒子的計算能力、心算能力、歸納總結概括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從此,兒子對數(shù)學就有了濃厚的興趣,常常一個人思考演算到深夜,對于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真是難能可貴。
家長在對孩子數(shù)學啟蒙時,立足從生活中學,在玩耍中學習,接觸到一個數(shù)學問題,也不要跟孩子說“這是小學知識。”“這是初中知識?!薄斑@是高中知識?!敝划斪魇巧钪械闹R即可。對幼兒來說,數(shù)學難于理解,但從生活中入手,孩子就會感覺數(shù)學非常有趣、也很有用。現(xiàn)在的小學課本、初中課本,基本上是貼近生活中的數(shù)學,如果家長對孩子從小這樣引導,孩子學起數(shù)學來還難嗎?
平時,家長在檢查孩子對一個數(shù)學問題的理解時,不妨當個“笨”媽媽,虛心向孩子拜師,讓孩子講給你聽。這一招我常常使用,十分管用。比如,我要做飯時,常常把孩子叫到廚房來,先讓他給我安排一下如何用最短時間做好飯、菜、湯,這不就是數(shù)學中的統(tǒng)籌嗎?要檢查孩子對數(shù)學課本的掌握程度,我也挑一些有點難度的題給我講講,末了,真誠地說聲“謝謝!”現(xiàn)在,我兒子每天給同學講題,條理清楚,深入淺出,十分耐心,可能就是從那時候給“笨”媽媽講題訓練出來的。
對于六七歲剛接觸和學習數(shù)學的小學階段孩子來說,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會有一定難度,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而數(shù)學不僅是一門學科,它從根本上更是一種思維和方法。數(shù)學能培養(yǎng)人了解未知事物的興趣和愿望,有效地開闊人的思維空間、豐富人的想象力,進而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數(shù)學如此重要,如何能使更多的孩子喜歡數(shù)學?那就要還原數(shù)學生動活潑的本來面目,讓孩子覺得數(shù)學原來是有趣的、好玩的……
雙職工家庭最頭疼的事——暑假去哪兒?
讓雙職工家庭最頭疼的事兒來了——
幼兒園、小學放假,讓雙職工家庭最頭疼的暑假來了。家里沒老人或老人不方便的,孩子去哪兒成了很多父母的煩心事。近日,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帶著孩子上班、送回老家、找暑期托管班成為暑期孩子們的主要去向。
“孩子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要上廁所,挺折騰人的,有時候還怕她打擾到其他同事工作,可我也實在沒有其他好辦法?!笔忻裢蹊髑甯嬖V記者,他們夫妻倆是雙職工,家里老人身體不好沒法帶孩子,孩子年紀太小又不適合報特長培訓班,所以就只能經常把女兒帶到辦公室,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
和王梓清有相同情況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市民趙先生準備把兒子偉偉送回老家,可又擔心爺爺奶奶對孩子過于溺愛,會把孩子慣壞?!懊看魏⒆訌睦霞一貋砗螅紩行牧晳T冒出來,如挑食、酷愛方便面火腿腸、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一看一上午,可我又實在沒時間照看他。”趙先生無奈地說。
此外,借輔導班看管孩子也成為不少父母的無奈之舉。市民邊婷告訴記者,女兒蕭蕭今年四歲半,在晉中市第一幼兒園上中班。為了給放假的蕭蕭找個合適的去處,邊婷確定了兩家暑期班?!澳懿荒軐W到東西無所謂,有人看著不要出安全問題就行?!边呮谜f。
假期來了,孩子到底應該去哪兒?從事幼師工作多年的李明君園長稱,孩子放暑假、家長不放假確實是一件矛盾的事。有的家長為圖方便,只是單純地給孩子找個安全的地方托管,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想做什么,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卻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昂⒆拥募倨诓粌H要安全地過,如何過得充實有意義也是家長需要考慮的事?!崩蠲骶Q,假期其實是家長與孩子多接觸、多交流的好時機,家長們雖平時多忙于工作,但業(yè)余時間也應抽空多陪陪孩子,多帶孩子出游或是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假期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guī)律,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
家長呵護過頭,孩子心理發(fā)育慢
家長對孩子的呵護過了頭,這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應及時調整教養(yǎng)方式。無微不至的關照,孩子的心理就很難迅速地成長起來,甚至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如果我們將孩子“心理發(fā)育慢”,看成一種自身成長的原因,這等于是找一種“客觀理由”,那么就會大大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從自然成長的角度而言,孩子生理與心理發(fā)育有或早或晚的情況。但這些情況,將孩子看成“心理發(fā)育慢”是不妥的。
1.小孩子氣——孩子如果上學的年齡較其他孩子早些,一直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照應,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小孩子氣”正是因為我們從沒有把他看成“大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我們要強化孩子“長大了!”的概念。這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在生活、學習管理上,也應這樣。如果我們的教養(yǎng)方式仍然停留在孩子五、六歲時的方式上,孩子在心理上就不會順利“進級”。
2.學習上一點也不著急——當有人幫助我們做事情、督促我們做事情時,我們自然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孩子也是如此,您一直盯著孩子的學習,我可以想象,甚至完成作業(yè)大體您都是陪著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么會知道著急呢!必須放手,讓孩子學著自己管理自己。不要怕孩子慢,不要怕孩子一時不知所措,像跟大人一樣,講清道理(如果遇到孩子生日時來講,就更好),你長大了,該自己管自己了。
3.學習管就好些,不管就差些——同上條分析的原因,孩子對您的依賴心太重了!這樣下去,您會有操不完的心的。
4.參加奧數(shù)培訓,促于應付狀態(tài),抱怨作業(yè)多——把孩子應對學習而吃些苦,看成正常的。如果我們這樣看待,并且體現(xiàn)在自己的言行上,孩子就不會抱怨。然而,激烈競爭的現(xiàn)實,一方面,我們給孩子加一些法碼,而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又抱怨現(xiàn)在的競爭,我們的矛盾心理在言行上表現(xiàn)出現(xiàn),孩子自然也會跟我們一起抱怨,而不能把心思和進步基于在自己的主觀努力和本領進步上。
5.不怯場,有禮貌。情緒不好時不管不顧——我說出來,您可能覺得有些冤枉孩子——孩子不怯場,是因為他要表現(xiàn)自己,有禮貌也是這樣,這樣他可以滿足自己的“被重視”心理需求。這沒有什么不好,但是,一定要及時引導,引導孩子將被重視、被夸獎放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學習上,體驗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xiàn)進步和成功,進而得到大家的贊揚和重視的這種感覺,而非停留在簡單的外在表現(xiàn)上。
6.老跟同學起磨擦——不怯場和與同學起磨擦,關鍵在于沒有適應集體生活,心理期望著自己跟在家一樣,說一不二,大家都得哄著順著。這是孩子在家中的“地位”在集體生活的延伸所造成的結果。在家庭生活中,不能事事都依著孩子、不能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這樣大人非常疲憊,孩子會被慣得“心理發(fā)育慢”的。
7.幫別人也能鬧出不愉快——幫別人的內在心理,一方面是幫助他人,出于關愛。另一方面,則是展示自己。如果是后者較強,就會使被幫助的人產生不快。孩子幫助別人也能鬧出不愉快,可能會出于這種原因。因為,心理內在的意愿,決定著幫助別人的態(tài)度,如果幫助別人時,沒有給人以足夠的尊重,別人是不愿意接受這種幫助的。
8.家長口氣重,孩子立馬就紅眼圈、掉淚——這是孩子對“不長大”、仍然得到家長在他小時給予的那般關照的一種表達方式,當然,也是無法承受家長要求的表現(xiàn)。這仍是我們對孩子的態(tài)度所造成的。
綜上所述,家長對孩子的呵護過了頭,這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應及時調整教養(yǎng)方式。愛孩子,更要給孩子成長的心理環(huán)境,而非事務上的無微不至的關照。從家庭生活、學習作業(yè)、自我管理、游戲、欣賞文學藝術作品等等各個方面,來點點滴滴地強化孩子的性格與心理“長大”的理念。而這些方法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把孩子交給他自己,如果我們總是把孩子當成“娃娃”來照料,孩子的心理就很難迅速地成長起來,甚至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女孩家訓,家有丫頭的必讀
女孩家訓,家有丫頭的家長一定要看看!言傳不如身教,女性朋友也要學習!1善良對于女人來說善良就是她的底線,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即使她再成功再漂亮,失去了善良。那她所有的一切都將黯淡失色。2自愛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應該享受同樣的目光和待遇,如果一個女人把自己弄成一個卑賤的地毯,什么人都可以踩并且不知羞恥,不自尊自愛。即使把自己打扮的再風光,也會遭人厭惡。3教養(yǎng)一個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少點氣質少點文化,但不能沒有教養(yǎng),教養(yǎng)是一種潛在的品質,它能直接吸引人們的目光,生活需要有教養(yǎng)的女人,家庭更需要有教養(yǎng)的女人來當好妻子、母親、媳婦的角色。4溫柔好女人不能缺少溫柔,溫柔是女人最美麗的衣裳,女人穿上它會給人一種舒心和諧美好的感覺。穿上它和家人共同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共享人生的幸福甜蜜。5耐心一個女人要扮演很多角色,女兒、妻子、媳婦、母親,充當好這些角色沒有耐心,事情就會很糟,會給家庭帶來很多麻煩,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因此耐心對一個女人是重要的。6寬容人活在世上必定會接觸到許多的人和事磕磕碰碰是避免不了的,有些人傷害過我們,包括我們最親近的人,這時候我們需要寬容,尤其在感情上,需要相互諒解、磨合。當然不能一味的寬容,失去起碼做人的底線。7熱情如果男人的熱情多半都用在事業(yè)上他會推進世界物質的進步,那么女人的熱情多半都用在家庭上她會推進人類的進步。一個沒有熱情的女人,會使家庭缺少朝氣感覺冷清讓家人難以承受。8干凈干凈這個詞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家庭環(huán)境和自身整潔干凈,不能雜亂無章邋里邋遢。另一層意思是指精神生活的干凈;相對而言比較有品味的愛好,喜歡美好高尚的東西。9主見如今是知識豐富多彩的年代,知識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知識不一定來自課本,是來自人生的積累,一個知識豐富的女人,遇事會有主見有分寸,處理問題會充分體現(xiàn)她的聰明智慧,使家人和諧幸福。10平衡好女人要學會平衡各種關系,包括人際關系、自身能力、經濟理財、心態(tài)的平衡。不能一味的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要說三道四制造矛盾,要量力而行、量體裁衣。知足者常樂。俗話說:漂亮女人養(yǎng)眼;聰明女人養(yǎng)腦;善良女人養(yǎng)心;溫柔女人養(yǎng)神;才氣的女人養(yǎng)性;健康女人養(yǎng)身。你的爸媽把你當公主一樣寵了十幾年,為的是讓你不在任何一個男人面前委屈求全。給丫頭的20條建議:1.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存錢買,不要奢望別人買。2.減肥說說就好,你要知道,你以后的路還有很長,健康的身體是你走下去的保證。3.每個人都會累,沒人能為你承擔所有傷悲,人總有一段時間要學會自己長大,你必須學會承擔難過,你必須知道難過它會過去。4.誰對你好,你就對誰好。人際交往永遠是禮尚往來的雙向法則,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5.明確自己的目標,為此奮斗。6.答應自己的事情就要做到,該對自己狠的時候就要狠,切忌優(yōu)柔寡斷,藕斷絲連。7.對不喜歡的人和事面帶笑容是我們必須學會的惡心。8.人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9.不要因為寂寞而戀愛,不要因為跟風而戀愛,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10.氣質是關鍵,如果時尚學不好,寧愿純樸。11.沒事的時候多讀讀書,書會使你心顏常駐和鏗鏘有力。12.如果條件允許常出去旅行,行萬里路。13.無論自己身處何種狀態(tài),都不要放棄和忘記學習。14.永遠保持一顆向上的心,不要沉溺于自己過去的記憶和成績。15.朋友不需要天天聯(lián)系,但如果她或他需要你的時候請把她或他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竭盡所能。16.請不要輕易說愛,許下的諾言就是欠下的債。17.背后夸獎你的人,知道了要珍藏在心里,這里面很少有水分。18多交朋友,交好的朋友,女人一定要有閨密。19.要用心對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20.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父母永遠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