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孩子19個特長學習的適齡期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幼兒學習故事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很多家長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但是孩子特長的培養(yǎng)是有年齡適應期的,你知道這些么?下面給大家分享小孩子的19個特長學習的適齡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學小提琴的適齡期

小提琴演奏是單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樂,對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的3~4歲幼兒來說,過于勉強。因此,建議學習小提琴的年紀為5~6歲較適當。

2、學鋼琴的適齡期

在音樂世界里,聲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寶寶是不宜學鋼琴的,因為要學習鋼琴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寶寶的認知能力發(fā)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qū)分音樂的高音、音色、單調等,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fā)展,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發(fā)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兒童學習鋼琴在2~3歲時,效果無法期待,6~10歲開始學,想成為鋼琴家又慢了一點,在3~5歲時最好讓孩子先聽好的音樂,欣賞好的音樂,一般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學鋼琴比較適宜。當然,可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提早或推遲些。

3、學繪畫的適齡期

由于孩子在1歲或1歲多已會“涂鴉”,2~3歲開始對形狀、顏色產生興趣,4~5歲開始對實際事物、經驗過的事物有了認識并畫出,5~6歲時,不是畫看到的東西,而是畫認識的東西,此時的孩子觀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現欲都很高。因此,從2歲半到3歲孩子最純潔的時候開始,最為適宜。

4、學戲劇的適齡期

所謂戲劇,就是使用自己身體所有的器官、機能來表現,從發(fā)聲、發(fā)音練習開始到音樂、古典、芭蕾等,要有廣泛的訓練才可。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年齡及身心發(fā)展情形分別進行,所以從3歲到成年,只要有志于演戲,任何時候都可以說是“適齡期”。

5、學書法的適齡期

書法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藝術,字要寫得漂亮且具有藝術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按照學習規(guī)律,一步一步地學習,練習、循序漸進,經過長期地練習,才能掌握書法的確要旨,學習書法,年齡不宜太小,學齡兒童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較為適當。

因為這個年齡已適應學校生活,對文字的理解也較深,可以開始學。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理解力較弱,但若有興趣,還能持續(xù)學習的話,在這個時期開始學了不會太早。按習慣書寫文字的意義而言,這個時期開始學習書法,也是適合的時期。

6、學英語的適齡期

幼兒期是口語發(fā)展的最佳年齡階段。正常兒童四歲時便能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而且也能學會其他民族的語言。如果想將來英語說得像國語一樣好的話,盡早學比較好,隨著年齡增大,過了5歲,母語習慣已形成,發(fā)音機制逐漸穩(wěn)定并限于母語,再學外語就可能有語音干擾。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孩子最好從小學點外語,1~2歲就開始親近英語,3歲以后跟著老師正規(guī)學習比較好。

7、學圍棋、象棋的適齡期

圍棋和象棋的開始適齡期是3~4歲,只要孩子能區(qū)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即可。這兩種棋都有很難的專業(yè)術語,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8、學游泳的適齡期

“游泳訓練班”一般是教授基礎的確良方,有各年齡都能學習的課程,0~2歲的“嬰兒游泳班”、“3歲幼兒”、“幼兒”、“學童”、“高級”、“選手培訓”等,因此,想要“讓孩子學游泳”或孩子“自己想要學游泳”時,就是游泳的開始適齡期。

9、學體操的適齡期

根據幼兒發(fā)育,1歲幼兒跟著節(jié)奏會手舞足蹈,搖動身體,2歲幼兒已經可以抓住東西,3歲幼兒可以跑到目的地,4歲幼兒會單腳跳、翻跟斗,兩腳交互輕跳。體操不論幾歲開始,都是越早開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來說,體操才藝從3歲開始較為適當。

10、學溜冰的適齡期

專家和教練一致認為:越早學越好。一些活躍的選手大約是在4歲到小學入學前后開始學溜冰的,4~6歲是溜冰的開始適齡期。早一點開始學,就像講母語一樣,可以在自由、無意識之中,掌握溜冰的竅門。

11、學棒球的適齡期

孩子到了4~5歲就可以把球往墻壁或屏障丟的,再把彈回來的球接住。把墻壁當作對手來投球、接球,是當捕手的基礎練習,可以培養(yǎng)正確的控球投球能力。會投球、接球之后,方能和小朋友一起游戲打棒球。一般來說6~7歲以后就可以加入棒球隊,8~9歲才會握硬球出不會太遲。

如果幼兒2~3歲已會踢海灘球那樣輕那樣大的球,則在4~5歲的時候可以往一定的方向正確踢球,可以讓孩子學會踢遠一點,或是踢到固定距離的基本踢法。因此,從2~3歲就開始接觸球、踢球,等到上小學參加踢球隊,就可以充分享受踢球的樂趣。

12、學乒乓球的適齡期

如果3歲的幼兒能學會玩丟球、接球的動作,能做到“接丟高球”動作能力的孩子,一般來說3歲就能打乒乓球了??梢哉姘亚虼蚧厝サ脑?,就可以用拍子打球。孩子如果有興趣,就沒有什么開始適齡期,也就是說隨時都可以開始學乒乓球。

13、學滑雪的適齡期

孩子從3歲開始可以自由使用身體,如跑步時突然很快地停住,或來個急轉彎,或馬上沖出去跑。站在指導者的立場,從理解力這點來看,學滑雪的適齡期在4歲左右比較適合。若穿上滑雪器具也能走路的話,2歲半的幼兒也可以滑雪。

14、學柔道的適齡期

孩子在2歲左右都喜歡被父母逗弄身體,玩成一團,3~4歲的孩子則喜歡抓大人的腳,也喜歡從前后面攻擊父親球,5歲時可以前后左右自由回轉。練習柔道基礎的運動能力,到小學一、二年級左右就可以學會了,但正規(guī)的柔道學習到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比較適當。

15、學劍道的適齡期

2~3歲的孩子賽跑不懂競賽,但4~5歲有了個性,懂得自我主張以后,會不服輸,自負心強,競爭力也強。6~7歲時由于創(chuàng)造的意欲精神開始萌芽發(fā)展,懊惱之氣會表現于全身。戴防護面具,穿上防護衣,是劍道開始練習的基本,從體力和精神的發(fā)展來看,小學三年級左右是學習劍道的最好時期。

16、學韻律的適齡期

為了調和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把韻律放入教育法的韻律創(chuàng)始者艾米爾·杰克·達古洛茲認為,在幼兒期、兒童期才需要的韻律教育,才會有效果。因為在幼兒期,頭腦和身體平行地成長,這是頭腦經常性地把印角和情感傳達給身體的時期,音樂及韻律導入身體,通過身體訓練的課程,一般在3歲左右開始比較好。

17、學西洋舞(芭蕾、現代舞)的適齡期

幼兒在2歲半到3歲左右就能踩出步伐。讓幼兒習慣團體活動,培養(yǎng)正確的音感是其目的,所以一周練習一次左右就夠了,讓孩子從事很難的動作對身體發(fā)展并不好。技巧的指導從肌肉尚柔軟的6-7歲開始比較理想、芭蕾舞要兩腳打開180度的動作,這個動作不趁早開始不行。

18、學古典舞蹈的適齡期

學古典舞蹈的適齡期是4~5歲,從這個年齡開始學才藝,是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很柔軟,符合日本舞蹈的體型,此時智能已發(fā)展、運動神經及感受性也開始運作,會自動自發(fā)努力,在仍是白紙的狀態(tài)下,對所教的事物也會毫無抵抗地加以吸收。

19、學珠算的適齡期

在孩子2~3歲時,開始對數字有興趣,提出關于數的疑問,在4~5歲時,手指的靈巧度增加,可以撥弄算盤,但這時由于基本的加、減、乘、除沒有概念,所以這時學珠算,效果不會很理想。在小學三年級學珠算比較合適,因為這時學校已學習乘法、除法,并加以理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學齡前孩子的情緒特點分析


3~6歲寶寶的情緒怎么樣?此時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fā)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fā)展起來了。并且,孩子調節(jié)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情緒,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知道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可以得到成人相應的反應。他們還會使用富于表達性的身體動作來辨別情緒,對情緒的外部原因和結果的理解進一步提高,知道發(fā)生的某個事件讓大人或同伴高興了或是不高興了。

3~6歲寶寶社會情感的發(fā)展還沒有完善,因此他們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不強,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場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才會有所增強。

3~6歲寶寶情緒的特點

易沖動

3~6歲寶寶的內抑制發(fā)展差,控制力弱,言語的調節(jié)功能不完善,因此當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兒童時,情緒就會出現爆發(fā)性,常從一端迅速發(fā)展到情緒的另一端。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情緒易波動,極不穩(wěn)定。所以,這個時期孩子的臉就象春天的天氣那樣多變,說哭就哭,說笑就笑。

易外露

這個時期的寶寶控制力發(fā)展差,他們的情緒變化毫不隱藏地表現出來,而且擅長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如,不高興就哭,高興、舒服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憤怒就瞪眼跺腳,有高興的事就要向親近的人訴說。

易感染

寶寶的情緒具有情境性,得到新玩具、媽媽離去、新朋友出現……都會使他們的情緒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緒隨著情境的改變而改變。很多時候情緒不是由寶寶自身發(fā)出來的,而是因周圍人的情緒波動而引起的。在幼兒園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小朋友哭起來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著哭起來,整個場面會變得混亂極了。以后隨著年齡增長,控制能力加強,這些情緒特征就會逐漸減少,情緒的控制力、穩(wěn)定性也隨之提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道德感、審美感和調控情緒策略逐漸發(fā)展,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慢慢加強,易沖動、易外露、易感染這些特征就會逐漸減少,情緒的控制力、穩(wěn)定性也會隨之提高。

3~6歲寶寶情緒的發(fā)展

道德感

三歲以后,兒童產生了簡單的道德感。在兒童與成人的交往中,初步接觸到社會人群對人和事物的好壞、美丑的體驗和評價。孩子的道德感就是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在成人的評價和語言強化下發(fā)展起來的。兒童了解了游戲規(guī)則,遵守游戲規(guī)則,成人夸獎了他,他得到了肯定,體驗到滿意愉快的體驗,又在成人的語言的指導下得到強化。他們逐漸知道哪個行為會引起滿意的體驗,哪些行為會引起不滿意的和不愉快的體驗。他們開始按照社會行為標準認識好壞、美丑,使道德感發(fā)展起來。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妨多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社會準則,同時要用夸獎來鞏固孩子的利他行為。如,孩子會主動地擦桌子,給奶奶洗蘋果,爸爸媽媽要給他多多的鼓勵和夸獎,讓孩子體會到自豪感,為自己而驕傲。

審美感

孩子在成人對周圍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和言語的直接影響下,能直接感知到與自己生活緊密相連的事物。如:美好的大自然、周圍和諧的事物、優(yōu)秀的美術、音樂、文學作品等。讓孩子在欣賞這些事物中,產生一種愉悅的體驗。審美感,就是從這些事物的鮮艷的顏色、新穎的形狀、勻稱的位置和圖案開始的。到5~6歲,由于兒童語言和思維的發(fā)展和成人的指導,兒童對事物的分析和辨別能力增強。兒童就能從生活中分辨美丑,知道什么圖畫美,什么音樂好聽,什么語言美,什么行為美。這樣就產生了對美的事物的舒服而愉悅的情緒體驗。

這時候,爸爸媽媽要多讓孩子注意使用自己聰明的眼睛、耳朵、鼻子……,充分地運用它們來觀察我們美麗的世界。有時間的時候帶他們走出家門,到博物館、公園、湖邊、草地……去暢游,去欣賞美麗的事物,孩子對事物的感覺會更加敏銳,藝術修養(yǎng)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爸媽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1、摸摸、拍拍

3~4歲的孩子仍然喜歡身體接觸。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很愿意老師牽他的手,喜歡摟著媽媽。喜歡熟悉的人,特別是老師摸摸他,親親他。有時拍拍他的肩膀,他就會感到極大的滿足。這是一個過渡階段,孩子需要得到這樣鼓勵和支持,所以媽媽也要盡量地利用各種機會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對孩子的懲罰

5歲以后的孩子,要求別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兒園中,如果小朋友們不和他玩,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嚴厲的處罰,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時成人如果對孩子不加理睬,孩子會覺得非常沮喪,很有挫敗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緒的發(fā)展。所以這樣的懲罰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3、合理的生活制度

豐富的生活內容、身體健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幼兒情緒的穩(wěn)定。豐富的生活內容會讓幼兒產生興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樂和滿足。所以爸爸媽媽盡量讓各項活動輕松、活潑和多樣化。多帶孩子走出去,進行各種的戶外活動,讓孩子接觸到較多的事物和情境。

4、和諧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緒示范、家庭和睦、家庭關系親密,都會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情緒示范。成人要顯示出積極熱情、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幼兒等良好的情緒。要公正地對待孩子,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適應變化的新環(huán)境。不能恐嚇威脅孩子,也不能溺愛或過分嚴厲地對待孩子,否則會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情緒和性格。

家教知識: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家教知識: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3歲—4歲)的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面,他們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面,由于身心發(fā)展迅速,他們又開始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因此,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十分突出。

(一)動作發(fā)展快

小班幼兒處于身體迅速發(fā)展的時期,而動作發(fā)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于動作發(fā)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別好動。由于骨骼肌肉的發(fā)展和大腦調節(jié)控制能力的不斷增強,在小班這一年中孩子動作的頸部非??臁?/p>

3歲幼兒在動作發(fā)展方面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我們發(fā)現,這些差異與他們的先天身體素質、性別、個性及早期教養(yǎng)環(huán)境有關。

對教育的啟示:為了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小班的一日生活必須由形式多樣的游戲貫穿,如通過運動游戲發(fā)展幼兒粗動作、在活動區(qū)提供各種工具和材料發(fā)展幼兒精細動作。對幼兒動作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我們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接納,并為每位幼兒提供有效的幫助。

(二)認識靠行動

幼兒動作的發(fā)展不僅對他們的身體發(fā)育,而且對他們的思維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價值。剛剛走過嬰兒期的3歲幼兒,正處于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識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行動。

同時,3歲幼兒口語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與中班、大班相比還較差,他們也常常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需求。

對教育的啟示:那種要求小班幼兒“坐好了”唱歌、聽故事的做法本身就沒有尊重和把握它們的年齡特征。教師應充分理解和接納幼兒“邊做邊說”或“先左后說”的行為,給他們用口頭和肢體語言一同來表達思想的機會,使他們生活的更愉快。

(三)情緒作用大

情緒對3歲幼兒的支配作用很大。他們容易激動,而且激動起來就難以控制。他們對成人表現出強烈的依戀,初次離開父母,會表現的極為不安。小班幼兒不僅依戀成人,而且伙伴之間的交往對他們的情緒也有很大影響。他們的認識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緒支配,他們的許多活動也都是“情緒化”的。

對教育的啟示:教師應該像媽媽一樣去體貼、關愛幼兒,同時利用同伴群體這一寶貴的教育資源,使幼兒逐漸減少分離焦慮,盡快適應集體生活。一日生活用有趣的游戲貫穿,益于引發(fā)幼兒的積極情緒。教師還應該理解和接納小班幼兒活動“情緒化”的特點,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四)愛模仿

愛模仿,三歲幼兒突出的年齡特征。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伙伴。小班幼兒正三在模仿中學習、成長的。模仿可以成為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成為他們學習他人經驗的過程。幼兒的模仿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他們在模仿中同樣一有創(chuàng)造,有自己個性與情感的表達。

對教育的啟示:從僅研究教師如何教,到重點關注幼兒如何學,放映了人們教育思想的深刻變革。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納幼兒不自覺的模仿行為,并挖掘其中的積極因素。教師、家長要以身作則,成為幼兒模仿學習的榜樣,同時充分利用幼兒同伴群體的資源,給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模仿向同伴學習的機會。

(五)常把假想當真實

幼兒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使他們想象夸張性的表現。成人不理解幼兒的這一特點,往往誤認為他們在“說謊”。幼兒喜歡游戲,就是因為他們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當成了游戲中的角色。這一特點在3、4歲的幼兒身上十分突出。

對教育的啟示:成人應該充分理解和接納幼兒的這一特點,同時可以因勢利導,引發(fā)幼兒等良好行為。根據這一年齡特點,小半幼兒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戲,這不僅可以使幼兒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也是我們的教育便的非常自然。

(六)常把動物或物體也當作人

幼兒常常把動物也當成人,甚至覺得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會說、會動、會想,是他們的同類。他們常和“娃娃”說話,跟小椅子“再見”,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特點體現。正因如此,3、4歲的幼兒喜愛童話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話世界之中。

對教育的啟示:教師要理解和接納幼兒的這一特點,并運用這一特點進行教育,如:用擬人化的口吻于幼兒做游戲,比空洞抽象的說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兒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時把教育的要求順利轉化成幼兒自身的需求。

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事


什么年齡開始可以自己獨自穿衣服?什么時候從嬰兒床改睡兒童床?什么時候開始學樂器?……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遲。

倒果汁或牛奶(2-3歲):

如果想讓孩子們自己倒果汁,首先他們應有足夠的腕部力量,并且能控制手的動作,不至于把水倒在外面,可以把飲料事先倒在塑料小涼杯里,這樣他們倒起來更容易些。

用手指蘸顏料畫畫(3歲):

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已經能幫助他“自由創(chuàng)作”了,雖然他不太可能把顏料吃進嘴里,但還是要給他提供無毒無害的顏料更安全。

自己穿衣服(3歲):

讓一個3歲的孩子自己系上扣子還有點為難,但這么大的孩子自己穿脫有松緊口的褲子或套上一件T恤應該不成問題。

從嬰兒床改睡兒童床(3歲):

太早給孩子換床可能讓他們睡不好,因為他在嬰兒床里已經習慣了中途醒來時可以再睡著,可如果改讓他睡在兒童床上,他可能還不懂得睡醒后不能下床走動,而應該接著睡覺。

上游泳課(4歲):

在這之前,他們喜歡又跑又跳,不知不覺間鍛煉了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此時,可以開始最基礎的游泳訓練了。

學習樂器(5歲):

一個很小的寶寶就能用他的小手敲響小鼓,但真要學習樂器,現在是比較合適的時間,因為孩子到了這么大,才能夠理解什么是重復,并且能讀懂簡單的樂譜。

一起做運動(5歲):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們已經知道,在團體中需要遵守規(guī)則和裁判,有了這樣的意識,他們才能進行團體運動,懂得合作。并且隨著協調能力和注意力的發(fā)展,他們能夠在一起玩得更好,更開心。

自己穿鞋(5-6歲):

此時他們小手的控制能力很好,能夠完成這種需要按順序一步一步做的事了。

獨自淋浴(6歲):

6歲的孩子平衡能力很強,站著淋浴也不會跌倒,但還是不應該把他一個人留在浴室里,因為他們可能不知道怎么調節(jié)冷熱開關,需要你幫助他調節(jié)水的溫度。

接聽電話(6歲):

長到這么大,你的孩子在接電話時詢問“誰呀?找誰?”已經很熟練,而且很有禮貌,不會一拿起電話就說“喂,我媽沒在家?!钡@么大的孩子要給大人傳個口信可能還不容易。

獨自在朋友或親戚家過夜(6-8歲):

上了小學后,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更強了,不但能與小伙伴友好相處,而且在與小伙伴的家長交談時也能很自如,如果他愿意,可以在假期去同學或親戚家住一兩天。

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的特點


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活動是一種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為培養(yǎng)幼兒雙語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幼兒國語言教育活動的一種特殊類型,幼兒園英語學習活動有其鮮明的特征,因此,在幼兒園實施雙語教育必須遵循幼兒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

一、通過動作、表情或直觀形象進行直覺學習

由于學前兒童直覺行動性思維和具體形象性思維的特點,因此他們的思維主要依賴于事物的具體形象、表象以及對表象的聯想,具有直觀形象性,幼兒的這種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使得幼兒學習語言無法脫離具體實物、動作和情境等。所以幼兒在多數情況下是通過直觀動作、豐富的表情或具體的情景來理解和表達語言的。同時,這種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也使得幼兒語言學習變得自然,他們并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一門語言。他們會主動去理解和表達言語的目的在于與他人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他們不去琢磨語言是什么,他們關心的是語言的作用,即如何使用語言達到交流的目的。

二、通過整合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擴展幼兒的英語經驗

學前教育是一個整合的系統(tǒng)工程,通過教育使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各領域獲得有益的發(fā)展,英語教育是語言領域的一個子工程,兒童英語學習的每一點進步,都將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和身心整體發(fā)展。因此,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活動中,要有機地結合其他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根據幼兒園課程的整體目標,統(tǒng)籌安排語言學習活動,使之有效地融人到幼兒園的整體課程中去,在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認知能力、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同時,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在學習時將英語和母語的慨念聯系對應起來,逐步擴展幼兒的英語經驗,從而獲得情感、認知和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協同發(fā)展。

三、親和動機是幼兒語言學習的主要動機

兒童學習第一語言關系著他們的生存和生活,屬于一種天然的動機。這種天然的動機是由人類的社會關系與社會實際的需要所產生的,是一種心理和情感的需要,這種天然的動機就是親和動機。所謂親和動機是指學習者處在某一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為了能夠適應這個語言環(huán)境,盡快成為該語言群體的一員而主動學習和掌握語言,最終達到提高自我在群體中的地位,實現自我。由此可見,親和動機具有方向的意義,它關系到語言學習的成功。由于幼兒的獨立性較差,在家他們要依戀父母,在幼兒園他們主要依戀老師和他們所在集體,他們從父母、老師、同伴那里獲得安全感。當兒童處在一個第二語言的環(huán)境中,為了不失去原有的安全感,他們會主動地“玩這種新的語言游戲”,并努力去掌握其中的“游戲規(guī)則”,他們并不一定把第二語言學習看作是一種學習任務,而是將它當作參與游戲活動以及獲得愛、安全感、滿足需要和得到獎賞的一種方式。

四、英語學習存在沉默期

母語的習得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最先學會的是“聽話“,然后才學會說話、閱讀和書寫。英國教學法專家Palmer認為:“幼兒只有經過一個醞釀階段以后才會說本族語?!痹谶@個沉默期內外界的話言輸入在兒童的頭腦中逐漸積累、形成潛意識,然后逐步喚醒大腦中的語言信息,這是兒童語言運用(理解和表達)的準備階段。當這種準備積累到一定程度,在外界交際環(huán)境的作用下,兒童才開始理解和說出大量的話語。由此可見,兒童聽話能力遠遠超過說話能力,說的能力來源于聽的能力,說的技能的高低受到聽力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幼兒語言學習沉默期主要表現在:從聽懂第一句話到會說第一句話有一個時間間隔;從聽懂一句話到會說這句話也有一個時間間隔,后者在幼兒學習第二語言時表現得尤其明顯。幼兒在學習母語時所表現出來的沉默期相對。較長,學習第二語言時的沉默期相對較短。

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能力的關鍵期是有所不同的。在關鍵期的培養(yǎng)當中要進行相應的刺激,家長和老師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從而讓每個孩子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

現有研究表明,掌握語言的最佳年齡段是2歲。這個時候是關鍵期。學習口語較快的時期是2到3歲。掌握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就是發(fā)展較快的時期是4到5歲。掌握數學或數的概念的最佳時期應該是5歲到5歲半。還有就是比如形象識別的發(fā)展,是在4歲,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如果這些能力在關鍵期得不到的話,對以后的發(fā)展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可能有些能力甚至得不到發(fā)展。

月齡關鍵期4~6個月吞咽咀嚼關鍵期8~9個月分辨大小、多少的關鍵期7~10個月爬的關鍵期10~12個月站走的關鍵期2~3歲口頭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2~3歲計數發(fā)展的關鍵期2.5歲~3歲立規(guī)矩的關鍵期3歲培養(yǎng)性格的關鍵期4歲以前形象視覺發(fā)展的關鍵期4~5歲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5歲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期5歲兒童口頭語言發(fā)展的第二個關鍵期5~6歲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關鍵期

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特點


一、通過動作、表情或直觀形象進行直覺學習

由于學前兒童直覺行動性思維和具體形象性思維的特點,因此他們的思維主要依賴于事物的具體形象、表象以及對表象的聯想,具有直觀形象性,幼兒的這種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使得幼兒學習語言無法脫離具體實物、動作和情境等。所以幼兒在多數情況下是通過直觀動作、豐富的表情或具體的情景來理解和表達語言的。同時,這種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也使得幼兒語言學習變得自然,他們并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一門語言。他們會主動去理解和表達言語的目的在于與他人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他們不去琢磨語言是什么,他們關心的是語言的作用,即如何使用語言達到交流的目的。

二、通過整合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擴展幼兒的英語經驗

學前教育是一個整合的系統(tǒng)工程,通過教育使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各領域獲得有益的發(fā)展,英語教育是語言領域的一個子工程,兒童英語學習的每一點進步,都將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和身心整體發(fā)展。因此,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活動中,要有機地結合其他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根據幼兒園課程的整體目標,統(tǒng)籌安排語言學習活動,使之有效地融人到幼兒園的整體課程中去,在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認知能力、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同時,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在學習時將英語和母語的慨念聯系對應起來,逐步擴展幼兒的英語經驗,從而獲得情感、認知和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協同發(fā)展。

三、英語學習存在沉默期

母語的習得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最先學會的是“聽話“,然后才學會說話、閱讀和書寫。英國教學法專家Palmer認為:“幼兒只有經過一個醞釀階段以后才會說本族語?!痹谶@個沉默期內外界的話言輸入在兒童的頭腦中逐漸積累、形成潛意識,然后逐步喚醒大腦中的語言信息,這是兒童語言運用(理解和表達)的準備階段。當這種準備積累到一定程度,在外界交際環(huán)境的作用下,兒童才開始理解和說出大量的話語。由此可見,兒童聽話能力遠遠超過說話能力,說的能力來源于聽的能力,說的技能的高低受到聽力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幼兒語言學習沉默期主要表現在:從聽懂第一句話到會說第一句話有一個時間間隔;從聽懂一句話到會說這句話也有一個時間間隔,后者在幼兒學習第二語言時表現得尤其明顯。幼兒在學習母語時所表現出來的沉默期相對。較長,學習第二語言時的沉默期相對較短。

四、親和動機是幼兒語言學習的主要動機

兒童學習第一語言關系著他們的生存和生活,屬于一種天然的動機。這種天然的動機是由人類的社會關系與社會實際的需要所產生的,是一種心理和情感的需要,這種天然的動機就是親和動機。所謂親和動機是指學習者處在某一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為了能夠適應這個語言環(huán)境,盡快成為該語言群體的一員而主動學習和掌握語言,最終達到提高自我在群體中的地位,實現自我。由此可見,親和動機具有方向的意義,它關系到語言學習的成功。由于幼兒的獨立性較差,在家他們要依戀父母,在幼兒園他們主要依戀老師和他們所在集體,他們從父母、老師、同伴那里獲得安全感。當兒童處在一個第二語言的環(huán)境中,為了不失去原有的安全感,他們會主動地“玩這種新的語言游戲”,并努力去掌握其中的“游戲規(guī)則”,他們并不一定把第二語言學習看作是一種學習任務,而是將它當作參與游戲活動以及獲得愛、安全感、滿足需要和得到獎賞的一種方式。

家長對孩子的特長教育3個誤區(qū)


家長對孩子的特長教育3個誤區(qū)

目前,有不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再接受一項或幾項特長教育,以便于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于是,以培養(yǎng)孩子某些特殊能力為目的的各種特長教育應運而生,諸如書法班、美術班、舞蹈班、音樂班等等,應有盡有不一而足。

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采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p>

由于某些家長在思想認識上的錯誤,致使特長教育進入了種種誤區(qū):

其一:一廂情愿。進特長班學習,對于許多孩子來說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家長一手包辦,不少孩子對究竟該學什么好、自己是否適合進行特長教育等問題都心中無數,報名參加特長班的學習完全是家長的一廂情愿。如此,若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這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倒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fā)展。

其二:貪多求全。一些家長盲目認為多學總比少學好,今天讓孩子學鋼琴,明天讓孩子學美術,過兩天又讓孩子改學書法。不堪重負的孩子,平時忙雙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外,還要忙寫字彈琴或繪畫,難怪有些孩子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放學后,我寧愿被老師留下來也不愿立即回家!

其三:方法不當。特長教育對孩子來說,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好耍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也許就不再喜歡了。因此,家長要注意因勢利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孩子對學習生厭時,家長不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而是采取強迫壓制的辦法逼著孩子去學,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正好應驗了那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

要走出上述誤區(qū),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需要家長們端正認識。

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對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讓孩子接受特長教育,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家長所期望的效果;同時,家長還應該明白:兒童教育的內容極為廣泛,包括知識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個部分,特長教育只不過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長不宜將其看得過重,只能將其看作對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以免喧賓奪主的不良后果。

其次,還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特長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對某些技能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過程中應有張有弛,松緊有度,并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孩子在玩中求學、在學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關推薦

  • 小孩子適宜混齡玩耍 導讀: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處過程中,大孩子會用語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會通過表情、手勢和簡單的音調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誦大孩子的話。 隨著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小皇帝”“小公主”也就成了日漸顯現...
    2021-10-30 閱讀全文
  • 為孩子選適齡書 科普、動漫、幼兒畫報……市面上的兒童讀物種類繁多,家長應該怎么為孩子挑選呢?“暢銷書不一定適合兒童閱讀,家長應該根據孩子年齡和興趣來選擇讀物?!睆V東省學前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深圳市第十一幼兒園園長宋宜...
    2020-12-23 閱讀全文
  • 學齡前孩子的情緒特點分析 3~6歲寶寶的情緒怎么樣?此時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fā)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fā)展起來了。并且,孩子調節(jié)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情緒,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
    2022-03-04 閱讀全文
  • 家教知識: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家教知識: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3歲—4歲)的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面,他們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面,由于身心發(fā)展迅速,他們又開始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因此,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十分...
    2020-08-14 閱讀全文
  • 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事 什么年齡開始可以自己獨自穿衣服?什么時候從嬰兒床改睡兒童床?什么時候開始學樂器?……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遲。 倒果汁或牛奶(2-3歲): 如果想讓孩子們自己倒果汁,首先他們...
    2021-04-13 閱讀全文

導讀: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處過程中,大孩子會用語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會通過表情、手勢和簡單的音調作答,并在心中默默地背誦大孩子的話。 隨著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小皇帝”“小公主”也就成了日漸顯現...

2021-10-30 閱讀全文

科普、動漫、幼兒畫報……市面上的兒童讀物種類繁多,家長應該怎么為孩子挑選呢?“暢銷書不一定適合兒童閱讀,家長應該根據孩子年齡和興趣來選擇讀物?!睆V東省學前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會員、深圳市第十一幼兒園園長宋宜...

2020-12-23 閱讀全文

3~6歲寶寶的情緒怎么樣?此時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fā)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fā)展起來了。并且,孩子調節(jié)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情緒,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

2022-03-04 閱讀全文

家教知識: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3歲—4歲)的孩子剛從嬰兒期步入幼兒期,一方面,他們不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另一方面,由于身心發(fā)展迅速,他們又開始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因此,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十分...

2020-08-14 閱讀全文

什么年齡開始可以自己獨自穿衣服?什么時候從嬰兒床改睡兒童床?什么時候開始學樂器?……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遲。 倒果汁或牛奶(2-3歲): 如果想讓孩子們自己倒果汁,首先他們...

2021-04-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