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理解災難?
發(fā)布時間:2020-11-30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教師引導語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如何引導孩子理解災難?希望孩子們永遠都能擁有開心的笑容昨天晚上,我安頓好女兒,讓她自己睡覺,就去衛(wèi)生間給她洗衣服。
正在洗,就聽見女兒在房間里喊媽媽。我趕緊出去看,發(fā)現(xiàn)丫頭正把頭埋在枕頭里,輕聲地抽泣。我一驚,忙問:“乖寶貝兒,怎么啦?”
“媽媽,我害怕?!?/p>
“怕什么?最近不都是你自己睡覺的嗎?而且爸爸、媽媽就在外面,有什么好怕的?”我安慰女兒。
“媽媽,我害怕,我長大了還會這么可愛嗎?”
我忽然感到可笑,難道是怕將來不可愛了,我不喜歡她了嗎?真是的,操心的事兒還挺多,這一天到晚得都在想什么呀。我摟著閨女告訴她:“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你永遠是媽媽的可愛小胖雞(最近閨女非要讓我叫她小胖雞,叫樂樂或者叫其他的都不行),好不好?”
女兒撇著小嘴點了點頭。
“媽媽,我還是害怕?!边^了一會兒,女兒又委屈地對我說。
“媽媽摟著你好不好?寶貝兒,你究竟為什么害怕呀?”
“我害怕做噩夢?!?/p>
“沒事兒,做噩夢也沒事兒,做了噩夢,你一睜眼,就什么事兒都沒有了,而且媽媽就在你身邊,你害怕可以叫媽媽呀。”我安慰她。
“媽媽,我害怕夜里地震。”
“地震?”我有點兒困惑,丫頭怎么會想起這個問題,難道是因為玉樹的地震嗎?
“我害怕北京地震?!?/p>
“誰說北京要地震了?”
“你不是說要地震嗎?”
嗨,原來是丫頭誤解了我的意思,我和家里人說,我們周五要組織一次安全演習,主要是應對地震和火災的。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辦公環(huán)境人員密度比較大,所以單位組織我們進行一次安全演習。丫頭就認為北京也要地震。主要是這幾天我們經(jīng)常會關(guān)心一下玉樹的救災情況,可能對閨女的心理產(chǎn)生的了一定的影響。
我緊緊地摟著閨女,告訴她:“首先,北京不會地震。即使真的有情況,我們也不要害怕,一定要用自己所具備的逃生自救知識來幫助自己、幫助別人。關(guān)鍵時刻一定要鎮(zhèn)靜,不能慌亂。在家有父母,在幼兒園有老師,你不是一個人,知道嗎?”女兒緊緊地抱著我的胳膊,仿佛一松手我就會跑了一樣。
“媽媽,我想讓爸爸、媽媽永遠都陪著我!”望著一直無法止住眼淚的淚水,我忽然很心痛,我把女兒緊緊地抱在懷里,告訴她:“媽媽答應你,永遠陪著你!”女兒害怕的時候有媽媽溫暖的懷抱,可是地震中的孤兒呢,他們又要到哪里去尋找溫暖呢?我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能早日擺脫地震的陰影,能夠在祖國人民的關(guān)心下健康地成長!
女兒在我的安撫下終于睡著了,可是我卻感到很困惑,我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就讓孩子了解世事無常,災難來臨的時候誰都無法逃避,我們能選擇的只能堅強地面對嗎?可是我真的不忍心看閨女那擔驚受怕的小臉?;蛘叩人笠稽c兒再告訴她這些?我真的不知道。
我只是希望我們?nèi)祟惗寄軌蛞庾R到我們已經(jīng)犯下的錯誤,從現(xiàn)在開始盡可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而不是再肆意的砍伐、破壞、大興土木,那樣,我們所要面臨的災難可能就會少些。再一次為災區(qū)人民祈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如何引導孩子學習英語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選擇符合孩子認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適當,太簡單會停滯孩子的學習,太難會讓他們有挫折感。
選擇貼近生活的主題
要選擇貼近生活主題的教材,觀察孩子的興趣,投其所好。假設(shè)他喜歡車子,就選擇有車子的教材;假設(shè)喜歡水果,就選擇有水果的教材,以此類推,讓孩子將生活與英語結(jié)合在一起。
選擇好玩的教材
要選擇好玩的教材,讓他能夠操作的、幽默的、能夠游戲的、壓力小及趣味高的,而且記住不要一直把學習當作前提,只要孩子覺得好玩就會學習,沒有興趣當然不想接觸。
避免雷同
不要買太大套的書,孩子會很難消化,因為孩子是很善變的,錯過了有興趣的時間,就不想去碰了,家長一下子買很多的書,內(nèi)容、形式又很相似,孩子容易反感,況且家長錢都花了,一定會急于讓孩子看完,小孩一有壓力反而就不看了。專家建議家長,盡量買單本的、變化性多,且要配合孩子的興趣,少量多餐,慢慢的孩子的英語程度就會提高。
主題要鮮明
如果是有聲音的話,不要選擇背景音樂太復雜的,CD的背景畫面也不要太花,這樣會搶走了原本要讓孩子聽或看的重點。
選擇適合孩子的英語教材,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很重要,以下幾點是專家給我們的建議:
除了學校之外,父母在家也可以自己教導孩子英語,但重點是要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單單只是拿個英語字卡貼在沙發(fā)或電視等地方卻一點也不吸引他也是枉然。不如自制字卡、圖卡,但要用鮮艷的顏色及活潑的方式才能引導他。還有,可以先選擇他喜歡聽的兒歌,因為中文和英語的語音差別很大,要讓他先不排斥、先聽得進去,再讓他學別的。而且唱歌很快就學會了,容易讓孩子得到成就感,覺得英語很簡單。
專家強調(diào),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發(fā)展,如果家長不了解,一直強迫孩子接受,孩子反而會排斥。親子關(guān)系不像師生間的關(guān)系,如果教學的成分太高,非但學不好,還會破壞親子關(guān)系。而且家長也不懂教學方法,與其貿(mào)然教學,不如跟他玩,例如翻撲克牌、一起玩刊物上的小游戲等。
況且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英語天分,有些人就是對語文沒興趣,不能因為覺得這科很重要,就強迫孩子一定要很厲害。家長所能做的,就是盡量提供很多的機會與教材,孩子能不能成功,還需要許多條件的配合,而且要多試幾種方法,不是別人說有效,你的孩子不喜歡就責怪孩子,也很可能這套教材現(xiàn)在不適合他,過些時候反而興趣盎然了。
如何引導孩子快樂交友?
人的一生之中,友誼是必不可少的。從幼年到童年,再到成年、老年,每一個年齡階段,人都離不開友誼。因此,友誼是人生中一道華麗和溫馨的風景,失去了它們?nèi)松蜁ド?。那父母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快樂交友呢?
1、給予孩子友誼的空間
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像以前五六十年代那樣,孩子之間可以自由自在地溝通和玩耍。就算是同住一個小區(qū)單元,對面鄰居是誰都可能不認識,這也就導致了孩子的友誼空間狹窄,父母應該想辦法擴充孩子的友誼空間,他們才能有機會找到友誼。
2、告訴孩子要學會分享
現(xiàn)在孩子的成長的有著空間受限,因為孩子生長在一個單一的家庭環(huán)境,家人以他們?yōu)橹行模麄円簿鸵宰晕覟橹行?,不知道分享,更不會說謝謝和感恩。這就導致他們到集體環(huán)境之中也以自我為中心,友誼自然也就會離他們遠去。要想孩子快樂交友,父母們就要從小教會孩子學會分享,把自己喜歡的食物、書本、玩具、快樂等分享給大家,友誼也就在不知不覺中牢牢建立起來。
3、助人為樂搭建好橋梁
孩子如果是一個自私自立的孩子,那么友誼離他們很遠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是一個文明有禮,助人為樂的好孩子的話,他們一定不會缺少友誼。因此,家長們要從小引導孩子學會講文明、有禮貌,懂得助人為樂。這有助于他們收獲更多的友誼和幫助。
4、良好行為習慣有幫助
對于一個一身壞習慣的孩子,不止是同齡的孩子不喜歡他們,連大人也不會歡迎他們。有些孩子不講衛(wèi)生,做事拖拉,沒有禮貌,亂拿他們物品等等,都是不受友誼歡迎的。因此,父母們從小幫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重要,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一樣也不能少。
如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科學的啟蒙應該怎么進行?如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讓他們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關(guān)于科學啟蒙的書籍有哪些?作為蒙氏教育及奧爾夫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師,耶魯大學人類學博士,當當媽為大家解惑。
1、您好!我兒子今年幼兒園大班,這半年幼兒園教了一些小學的內(nèi)容,如學拼音、練聽算、學珠心算等,這應該算提前教育,而不是早期教育吧?這樣做好嗎?
當當媽:孩子生來就有一種學習和探究的欲望,他的好奇心驅(qū)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每一件事直到掌握為止。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幼兒階段孩子的主要活動是探索周圍的世界,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幫助孩子發(fā)展對科學的興趣。我經(jīng)常和一些媽媽交流,她們說有了孩子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如此貧乏,天文地理都想知道,但是要工作,要帶孩子,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掌握各種知識。其實,幼兒的科學學習最重要的不是從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知識,而是培養(yǎng)一種探索的熱情和探索的精神。有位科學家回憶童年對他影響最大的事情,是發(fā)現(xiàn)自己放在小瓶子里的蠶竟然結(jié)了繭,后來變成了飛蛾。這一事件,給他帶來的沖擊,使他終生對自然充滿濃厚的興趣。童年的經(jīng)歷造就了一個科學家。反觀我們現(xiàn)在早教中,老師帶著孩子養(yǎng)蠶,迫不及待地告訴孩子全過程,而不是等到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
2、那什么時候進行知識的灌輸最合適?我的孩子喜歡玩土、玩石頭,不喜歡看畫報怎么辦?
當當媽:活的知識任何時候都不是灌輸?shù)?。孩子需要第一手的關(guān)于世界的體驗,而不僅僅是通過書報得到的二手資料。在蒙氏教育中,關(guān)于自然的部分,我們盡可能帶孩子去見實物,去摸實物,然后孩子才能形成概念,進而對書報中的知識感興趣。玩土玩石頭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呀!孩子接觸不同材質(zhì),對重量、形狀等等有了真實的感覺,就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這也是蒙氏教育的最根本。
3、貝貝媽:當媽好!我兒子快6歲了,喜歡看科學類的電視節(jié)目,比如《藍貓?zhí)詺?000問》和《比克曼的世界》。一個是傳統(tǒng)的演示說教,一個是鬧哄哄的有趣實驗,你覺得哪類更好?你有什么好節(jié)目推薦嗎?
當當媽:坦率地說,我不是很喜歡藍貓,太灌輸了。比克曼可能六歲以上的孩子比較喜歡,對小的孩子來說有點太鬧了。其實,對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有機會和自然接觸,和動植物接觸,對它們感興趣,了解一些概念,就可以了。只在五六歲之后,才會對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感興趣。我推薦一套圖書,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親親自然叢書》,很適合親子共讀。但孩子的第一手經(jīng)驗是最主要的。
我覺得不少媽媽還是想給孩子一個唯一的、最正確的答案。但實際上,首先幼兒需要得到的不是這種答案,而是你對他的探索的鼓勵和允許。而且,許多事情科學上并沒有最后的答案。
給大家講個故事: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美國的費曼,講過父親是如何給他做科學啟蒙的。他父親經(jīng)常帶他在樹林里散步,在別的孩子的父親忙著告訴孩子這是一只什么鳥,那是一只什么鳥的時候,他的父親鼓勵他去觀察小鳥為什么有某種舉動。然后提出假設(shè),再去驗證。這是費曼在科學研究中終生使用的方法,他沒上學時,父親就在樹林里教會了他。所以只有費曼成了科學家,而滿腦子都是標準答案的孩子卻沒有。
如何引導孩子的求知欲?
社會中,充滿欲望的人才有充足的動力,欲望催人前進。許多的研究證明“智力”并非影響學習的唯一因素,兒童的學習仍有一大部分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其中以學習動機最為重要。學習動機強的兒童,學習結(jié)果要比缺乏動機的孩子優(yōu)越。學習動機可以無限制的從后天引發(fā),下面提供給您一些參考:
1、提供幼兒機會去探索他興趣和好奇的領(lǐng)域。
2、給孩子信任和溫暖的學習情境,在沒有懼怕與焦慮的情境,孩子的學習動機較易被激發(fā)。
3、對年紀小的幼兒,你可以借物質(zhì)的酬賞建立他的外在動機,年齡稍長再引發(fā)他的內(nèi)在動機。
4、允許孩子嘗試錯誤的學習,尤其當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的錯誤或過失時,千萬別加以責備。
5、不要以大人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的所作所為。當你把子女的好動當浮躁、把純真當無知、把好奇當幼稚、把自我意識的成長當成冥頑不靈時,孩子的學習動機很容易被抑制。
6、教孩子替自己的行為結(jié)果負責任。因此,別把孩子的功課當成你的功課,寸步不離緊迫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