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雞的生曰》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25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運用觀察、推理等方法,準確判斷物體數(shù)量。

2、體驗不同數(shù)數(shù)方法為生活帶來的方便。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雞的生日。

2、操作材料:與畫面綠豆糕數(shù)量相等的積木。

3、模擬超市:擺放與購物單匹配的商品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是小雞的生日,我們?yōu)樾‰u送上最熱烈的祝福吧。小雞,祝你生日快樂1

2、圖一:小雞要過生日了,他想邀請好朋友們來參加他的生日聚會,小雞對媽媽說出了自己的愿望,媽媽很高興地答應了,媽媽說:“邀請客人需要準備一些好吃的食品。我已經(jīng)為你準備好一張購物單了!”

二、解讀圖片

1、圖二:觀察媽媽的購物單:媽媽為小雞準備了哪些好吃的食品?需要多少呢?發(fā)現(xiàn)要買的東西還真不少呢,而且每個數(shù)量都不一樣,小雞揣著購物單來到了超市。

2、圖三:小雞買到東西了嗎?他怎么了?他看到超市里有那么多東西,他開始頭暈眼花了,暈頭轉向,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這該怎么辦?我們能為他做些什么呢?(鼓勵幼兒與小雞進行互動,產(chǎn)生幫助他的意愿)

三、購買食物

1、要求

(1)東西很多,兩個朋友一起去買。

(2)看清購物單需要買什么?買多少?數(shù)量不要搞錯哦1

2、幼兒結伴,共同選擇一張購物單,到模擬超市里購買對應的物品。

四、分享交流

小雞買好東西了嗎?一起來看看買對了嗎,是不是和購物單上一樣?

1、數(shù)棒棒糖——怎樣數(shù)圍成一圈的棒棒糖?

數(shù)圍起來的東西時,要記住從哪里開始,數(shù)過不要再數(shù)?,F(xiàn)在我們本領更大了,也可以兩個兩個數(shù),當然也要記住從哪里開始數(shù)的。這樣數(shù)起來還會更快。

2、數(shù)香蕉——找到正好是9根的香蕉了嗎?

交流:找不到正好9根一串的,要學會用巧妙方法,看看兩串行不行,可以把兩串合起來,用加法的辦法也能數(shù)出來,而且數(shù)起來很快。

3、數(shù)雞蛋——哪一盒雞蛋是你們需要的雞蛋呢?(看包裝紙上的數(shù)量)

交流:原來超市里盒裝的雞蛋包裝得很好,一排一排整整齊齊有規(guī)律地擺放,一個挨著一個,下面一排是幾個,上面也同樣會有幾個。一排一排數(shù),就能很快推算出商標下面看不到的雞蛋數(shù)量。(多媒體課件加以驗證)

4、數(shù)綠豆糕——疊起來的綠豆糕。

教師現(xiàn)場演示,共同邊看邊討論,再用多媒體課件加以證實:疊起來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困難,要想一個不落數(shù)清楚,我們要一層層數(shù)清楚,別忘記被遮住的綠豆糕也要數(shù)進去,這樣才能數(shù)正確。

5、數(shù)牛奶——牛奶已經(jīng)包裝好,不能拆開。

交流:在包裝盒外面就有數(shù)字表示數(shù)量,我們不必打開包裝一個個數(shù)就能直接知道到底有多少了,是不是很方便啊?

6、數(shù)巧克力。

交流:很多巧克力的包裝盒外面都有表示數(shù)量或重量等數(shù)字。

五、迎接客人

1、圖五:現(xiàn)在小雞推著滿滿一車好吃的食品心情怎樣?小雞真高興好吃的食品都購買到了,這都靠大家的幫助,真是感謝大家,他可以回家招待客人啦1

2、圖六:門鈴響了,從貓眼里看看,猜猜會是誰?一共來了幾位?

(1)圖七:看到4只雞腿,來了幾只小雞?看到6個鴨蹼,來了幾只小鴨?說對啦,快開門,“朋友快進來”。

(2)圖七:看見長頸鹿、斑馬、鴕鳥的局部,猜猜誰又來了,來了幾位?說對啦,快開門,“朋友快進來”。說說用什么辦法猜出來。

六、慶祝生日

1、圖八:朋友們一起為小雞慶祝生日——大家都把禮物送給了小雞,小雞也用剛才大家?guī)兔徺I的食物熱情地款待他們,熱鬧的生日聚會馬上要開始了。小雞說:“還有朋友呢!”會是誰呢?

2、圖九:原來是雞媽媽。生日的時候怎么能忘記媽媽呢,她可是小雞最親愛的朋友了!當然還有幫助他的小朋友,快點一起來參加聚會吧!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讓數(shù)學學習不枯燥、且更有生趣化。幼兒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已經(jīng)能準確點數(shù)、判斷物體的數(shù)量,這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多種方法的比較,來感知數(shù)量,并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不同的數(shù)數(shù)方式

幼兒百科:數(shù)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達方式。從遠古時代開始,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人們就需要創(chuàng)造出一些語言來表達事物(事件與物件)量的多少。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雞過河》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小雞過河》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雞過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干的孩子,了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愿意積極表現(xiàn)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雞過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干的孩子。

3、愿意積極表現(xiàn)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點:

發(fā)展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有禮貌、愛動腦。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小雞過河。

2、圖片:小雞兩個、長頸鹿、烏龜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看課件,欣賞小雞的歌:嘰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游。

2、幼兒唱小雞的歌。

二、進行部分:

1、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長頸鹿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么?長頸鹿怎么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烏龜有什么本領?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么?烏龜怎么說?(再次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為什么?小雞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么好辦法呢?(幼兒回答)

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了解故事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誰?為什么?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小動物做朋友,出去玩。

《小雞過河》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集體閱讀,主要在集體活動中,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學會仔細觀察閱讀的習慣,讓幼兒學習如何看圖說話,啟發(fā)幼兒開展討論,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進行角色對話、情景模擬、動作模仿等。

幫助幼兒學會抓住圖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變化,并請幼兒學會思考圖與圖之間的聯(lián)系,鍛煉幼兒看圖說話中對故事情節(jié)和寓意的理解,通過孩子主體學習的過程,發(fā)展幼兒自身能力,達到教育效果。

幼兒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chǎn)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教案《雞的一家》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雞的一家》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雞的一家》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雞的一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愿意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

3、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重點難點

重點: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nèi)容。

難點: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

活動準備

1、圖片:公雞、母雞、雞寶寶;故事桌面教具一套

2、幼兒用書《雞的一家》;故事《雞的一家》錄音帶

3、角色胸飾:公雞、母雞、雞寶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雞的一家》

1、教師模仿公雞、母雞的叫聲,分別引出公雞、母雞及公雞、母雞圖片,吸引幼兒并引出故事名稱。

2、教師利用桌面教具,播放故事錄音講述故事《雞的一家》。

3、提問:故事里有誰?

他們怎樣說話?請幼兒模仿大公雞、小母雞、雞寶寶的叫聲。

小雞從哪里來?

二、閱讀故事《雞的一家》

1、讓幼兒翻開書本《雞的一家》,用手指著圖片跟教師講述故事。

2、提問:大公雞對小母雞說了什么?

小母雞是怎么說的?

3、幼兒學說大公雞小母雞的對話。

三、角色扮演

1、出示角色胸飾,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掛上胸飾,讓幼兒向同伴說說自己選的是什么。

2、請出大公雞、小母雞、雞寶寶分別站好,和老師一起分角色表演故事。

3、請幼兒分別由大公雞、小母雞、雞寶寶組成一家,讓幼兒用動作表示溫馨的一家。(抱一抱、親一親等)

4、讓每個家庭到草地上找蟲子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選擇合適的教材內(nèi)容,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在這次活動中選擇的故事非常精煉,語言非常簡潔,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需要,因此,為幼兒所喜愛。在講故事時用上了幼兒的書,老師和幼兒一起看書、講故事,讓幼兒知道好聽的故事是可以記在書上的,培養(yǎng)了幼兒早期閱讀習慣?;顒又薪虒W的進程能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fā),設計用學角色的叫聲介紹故事中的角色,從而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接著,由淺入深地設計欣賞故事、閱讀故事、學說故事、表演故事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聽講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顒幼⒅亓饲楦斜磉_,強調(diào)幼兒的心理體驗,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與教師、同伴、材料的互動較好,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在角色扮演的環(huán)節(jié),有的幼兒被教具所吸引,所以沒有好好的表演,但大部分幼兒還是陶醉在角色中,表演的比較投入,在下次的活動組織中應注意材料的呈現(xiàn)時機,讓幼兒的注意力投入到表演中。

幼兒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chǎn)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教案《不聽話的小雞》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不聽話的小雞》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不聽話的小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畫面內(nèi)容,知道不要隨便離開集體,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nèi)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不聽話的小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nèi)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

2.通過畫面內(nèi)容,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師: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小朋友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師:那我們來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相機出示圖片1)

二.看圖講述

1.圖片1: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雞媽媽對小雞說了些什么?小雞們是怎樣做的?小黃雞又是怎樣做的?

2.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它會走到什么地方去呢?(相機出示圖片2)

3.圖片2: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xiàn)怎么樣?誰會來救它呢?(相機出示圖片3)

4.圖片3:誰趕來救小黃雞的?雞媽媽是怎樣來救小黃雞的?請幼

兒做動作。誰能把這幅圖的意思完整的講出來的?幼兒講述

師小結:雞媽媽趕來了,老貓?zhí)幼吡恕?/p>

5.圖片4:想一想,雞媽媽對小黃雞講了什么道理?小黃雞又懂得了什么呢?

6.看圖完整地把故事講述一遍。

個別講。集體講。(表揚講得好的幼兒)。

三.討論

1.平時我們外出活動時,可以離開集體嗎?為什么?

2.離開了集體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狀況?

3.幼兒討論并講述。

課后反思:

《不聽話的小雞》是講小黑雞不聽媽媽的話,離開集體自己獨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險,大花貓差點把小黑雞吃掉,最后雞媽媽把大花貓趕跑,救出小黑雞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兒不能獨自離開集體,否則會有危險。這次的選材我自己覺得太陳舊了,選材太注重教育意義,不新穎,孩子不是很感興趣。

4.幼兒用繪畫表示出來。

幼兒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chǎn)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教案《雞蛋哥哥》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雞蛋哥哥》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雞蛋哥哥》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畫封閉的圓,添加線條畫成小雞等形象,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雞蛋哥哥》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畫封閉的圓,添加線條畫成小雞等形象。

2、學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3、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能簡單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炫彩棒、《你好,雞蛋哥哥》和《加油,雞蛋哥哥》部分畫面、小草背景、山坡背景。

活動過程:

一、雞媽媽生蛋

1、觀察圖一。雞媽媽在青草地上生下了許多蛋寶寶,蛋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

2、雞媽媽說:“我生了好多蛋,還有些蛋生在草堆里?!贝蠹铱鞄碗u媽媽把雞蛋找出來吧。

(幼兒畫圓表示找到的雞蛋,共同分辨找到的是不是雞蛋。)

3、教師畫一個較大的封閉的圓,雞媽媽說:“這個蛋殼特別厚、特別硬的大雞蛋也是我的寶寶,就叫他雞蛋哥哥吧?!?/p>

4、幼兒用炫彩棒涂染雞蛋寶寶,教師涂染雞蛋哥哥。

二、小雞出殼了

1、觀察圖二。雞媽媽天天孵蛋,會孵出誰呢?過了好多天,“篤篤篤”,一只小雞啄破薄薄的蛋殼鉆出來了。

2、小雞長得什么樣?(長著什么樣的嘴巴、什么樣的眼睛?兩只小腿長得是長還是短?小腳上還有什么?)哦!可愛的小雞,黃黃的衣裳,尖尖的嘴巴,亮亮的眼睛,短短的腿,真漂亮1

3、聽!好多小雞都啄破薄薄的蛋殼鉆出來了,雞蛋哥哥的蛋殼特別厚,他還啄不破呢!

(幼兒參與畫以下的部位)

(1)尖尖的小嘴已經(jīng)啄破蛋殼了(動作互動:咱們一起幫小雞啄破蛋殼好嗎)。

(2)明亮的眼睛已經(jīng)看見雞媽媽了(語言互動:小雞圓圓的眼睛看見雞媽媽了。雞蛋哥哥還在蛋殼里努力)。

(3)短短的小腳站起來了(動作、語言互動:慢慢伸,輕輕踩,小腿小腿伸出來)。

4、雞蛋哥哥鉆出來。

(1)雞蛋哥哥的蛋殼又大又硬,他始終沒有把蛋殼打開。

(2)雞媽媽說:“寶寶,要我?guī)兔?”雞蛋哥哥說:“不,我自己鉆出來!”雞蛋哥哥“篤篤篤”地用尖尖的小嘴啄破了堅硬的蛋殼,睜開眼睛看看:“哇!媽媽你好!大家好!”(畫一畫嘴巴和眼睛)雞媽媽說:慢慢伸,輕輕踩,小腿小腿伸出來!好勇敢的雞蛋哥哥!”(畫一畫腿和爪子)

三、和雞蛋哥哥一起走

1、觀察圖三。雞寶寶一天天長大,雞媽媽說:“寶寶,該自己去捉蟲了?!彪u寶寶搖搖頭說:不要不要,我要媽媽抱,我要媽媽喂?!敝挥须u蛋哥哥說:“媽媽,我要自己捉蟲吃!”只見他挺起胸,勇敢地大步向前走。

2、我們都來做雞蛋哥哥,畫紙就是一片草地,雞蛋哥哥快步走到草地上(幼兒畫一只小雞表示雞蛋哥哥)。

3、其他雞寶寶也跟著雞蛋哥哥走(幼兒添畫幾只小雞)。

4、雞蛋哥哥走到草地上會看見什么?做些什么?(教師用情景性語言適時介入,及時給予幼兒鼓勵,例如:“雞蛋哥哥看見一塊大石頭,勇敢地跳過去。…‘雞蛋哥哥看見小花、大樹時說:“小花姐姐們,你們好漂亮!大樹哥哥,你長得真高!”“雞蛋哥哥遇見了好朋友小兔,和小兔一起曬太陽!”“小雞們說:‘雞蛋哥哥,我們跟你一起去曬太陽、捉小蟲。,雞蛋哥哥說:好呀!)

四、了不起的雞蛋哥哥

1、出示情景畫面。前面有一個小山坡,雞媽媽正在山坡上等著自己的寶寶呢!雞蛋哥哥大膽地登上了山坡(在山坡背景上貼作品,表示雞寶寶登上山坡)

2、在音樂聲中,幼兒欣賞畫面,按照畫面內(nèi)容模仿雞蛋哥哥進行情景表演。

3、瞧瞧!我們都是了不起的雞蛋哥哥!雞媽媽真高興:“我的雞寶寶真能干!

活動反思:

幼兒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這是一種引導幼兒整體把握所學內(nèi)容的提問。問題提的好,好象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面,能激起幼兒思維的浪花,并有意識地為他們發(fā)現(xiàn)疑難,解決疑難提供橋梁和階梯。在教學中對幼兒進行設計問題時,要以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為出發(fā)點,考慮他們學習的特點,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充分的去看、去想、去說、去創(chuàng)造。這樣,不但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而且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為其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百科: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chǎn)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nèi)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

相關推薦

小班教案《小雞過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干的孩子,了解故事《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愿意積極表現(xiàn)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快來看看幼...

2020-10-21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雞的一家》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喜歡聽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角色的扮演,并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家的溫暖,快來看看幼兒園小...

2020-10-1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不聽話的小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畫面內(nèi)容,知道不要隨便離開集體,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nèi)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

2020-10-1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雞蛋哥哥》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畫封閉的圓,添加線條畫成小雞等形象,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雞蛋哥哥》含反思教案吧。 活...

2020-11-0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2、掌握手形添畫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內(nèi)容添畫的聯(lián)系。 3、培養(yǎng)一定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

2020-06-2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