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科學實驗教案《游羊村》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11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科學沉浮說課稿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標志感興趣。

2.愿意大膽的講述自己對標志的理解。

3.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喜羊羊的邀請,激發(fā)活動興趣。

1.師:今天喜羊羊邀請我們一起去游羊村??春脴酥緞e走錯,現(xiàn)在我們向羊村出發(fā)。第一個標志出現(xiàn)。

2.提問:第一個出現(xiàn)的標志是什么?你認識嗎?(不能拐彎的標志)怎樣看出不能左轉彎的?

3.引導幼兒認識停車場的標志“P”,引入主題,準備進羊村。

二、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游羊村。

1.認標志:大屏幕中出示“肥羊村”的標志師:今天我們來到了羊村,可是喜羊羊說他們羊村有好多生活標志,有些生活標志連喜羊羊也不認識,他想請小朋友來幫助他。

提問:圖片上有幾個標志?你認識哪個標志?

(出示五個標志,請幼兒自由選擇認識并了解其作用。)(1)第一個是——無障礙通道小結:這是無障礙通道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是沒有臺階的,地面是平平的,有點像滑滑梯的通道。輪椅、自行車這些有輪子、又很重的東西我們可以從這個通道上去。

(2)第二個是——扔垃圾的標志小結:原來這是垃圾桶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個是垃圾桶,我們可以把垃圾扔在這里。(76范文網(wǎng) fw76.com)

(3)第三個是——餐廳小結:這是餐廳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附近有餐廳。

(4)第四個是——公共電話小結:這是公共電話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有電話。

(5)第五個是——公共廁所小結:這是公共廁所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附近有廁所。

2.讀圖,理解地圖:

師:地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喜羊羊說去它的家會經過一家醫(yī)院,它的家旁邊還有一個無障礙通道,我們該怎么走呢?

小結:標志的作用可真大!馬路上的標志,公共場所的標志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想要去的地方。

三、情境設置:喜羊羊送禮物答謝小朋友的幫助,尋找最后兩個標志。

1.找找食物包裝上的標志提問:看,喜羊羊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答謝的禮物,不過拆禮物之前,喜羊羊想請眼睛亮的小朋友再幫它一個忙,那就是找找在禮物的袋子上有沒有和圖片上一樣的標志?

2.延伸小結:原來禮物的包裝上還有標志??!標志真是無處不在,質量安全的標志告訴我們這些食物是安全的。垃圾桶的標志告訴我們吃完東西了,要把食物的包裝扔進垃圾桶里。

反思:

如在《游羊村》這個教學活動老師在設計上老師以孩子們喜歡的喜羊羊為主要人物,讓孩子們始終處于游戲的情境中,并且以游戲的形式引領幼兒進行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同時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老師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如在開始環(huán)節(jié)老師以開小汽車的游戲形式引出,讓孩子們在模擬開汽車的活動中感知馬路上的交通標志,后又以幫助喜羊羊的游戲方式,通過經驗再現(xiàn)和互動討論來認識生活中的日常標志,并在最后送禮物的方式來認識生活中的標志,整個活動非常的輕松、有趣,讓孩子們非常的開心愉悅,但不失對孩子的經驗提升,真是寓教于樂。

幼兒百科:標志是生活中人們用來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記號。它以單純、顯著、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符號為直觀語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還具有表達意義、情感和指令行動等作用。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游羊村》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不同的標志,學會看標志。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表達內容。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禮物--機智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看好標志別走錯,向羊村出發(fā),小汽車開開,小汽車開開,第一個標志出現(xiàn)。

提問:第一個出現(xiàn)的標志的什么?

幼兒:不能拐彎的標志師:有多種轉彎,不能左轉彎,不能右轉彎,這個標志是什么?

幼兒:不能左轉彎師:怎樣看出不能左轉彎的?

幼兒:有一個箭頭,還有一條紅線2、繼續(xù)走,出現(xiàn)停車場的標志"P",引入主題,準備進羊村。

二:基本部分

1、大屏幕中出示"肥羊村"的標志提問:我們去肥羊村找誰?

幼兒:沸羊羊、美羊羊、懶羊羊、喜洋洋

2、走進羊村大門,上面有一個喜羊羊在迎接大家,還有三個字"歡迎你",讓幼兒認一認。

3、喜羊羊是一只最愛動腦筋,最機智,最靈活的羊,它給小朋友們設置了一點點小難題,讓幼兒觀看大屏幕:

提問:大屏幕中有什么?有幾個標志?

幼兒:標志、五個標志

4、師:誰能認出、說出屏幕中的標志是什么標志,在哪見過?五個標志全部答對,就能進入羊村,依次了解圖片:

(1)第一排的第一個是--無障礙通道在哪見過?--路上、樓梯

(2)第一排的第二個是--扔垃圾的標志在哪見過?有什么形狀的垃圾桶?(圓形的、還有寫著"可回收、不可回收"環(huán)保垃圾箱……)

(3)第一排的第三個是--餐廳在哪見過?--公園里、公路上

(4)第二排的第一個是--公共電話幼兒:忘記帶手機或手機沒電的時候

(5)第二排的第二個是--公共廁所

三:順利過關,進入羊村,讓幼兒觀察

1、師:在羊村里看到了什么?

幼兒:好多標志

2、師:有什么標志?

幼兒:我看見了--不亂扔垃圾的標志、公共廁所的標志、公共電話標志、餐廳標志、無障礙通道的標志

3、師:除了標志,還看到了什么?

幼兒:看到了醫(yī)院、小樹、房子……

4、羊村的小羊們?yōu)樽约航撕苡刑厣募遥瑪?shù)數(shù)看,有幾幢?

幼兒:四幢

5、小羊們知道我們要來找他們,所以藏起來了

師:讓幼兒觀察一下四座房子有什么不一樣?

(1)紅色屋頂,紅黃相間,有煙囪的家去看一看是誰的家?先往上面走幼兒:咚咚咚,有人在嗎?--美羊羊的家?guī)煟好姥蜓虻募以谑裁礃酥镜呐赃?

幼兒:扔垃圾標志的旁邊

(2)紅色的屋頂,紅色的煙囪,紅色的門,紅白相間是誰的家?中途經過了哪里?

幼兒:經過了醫(yī)院、餐廳幼兒:咚咚咚,有人在嗎?--沸羊羊的家?guī)煟悍醒蜓虻募以谑裁礃酥镜呐赃?

幼兒:沸羊羊的家在餐廳的旁邊

(3)紅色的屋頂有氣球是誰的家?

幼兒:咚咚咚,有人嗎--懶羊羊的家?guī)煟簯醒蜓虻募以谑裁礃酥镜呐赃?

幼兒:懶羊羊的家在無障礙物通道的旁邊

(4)幼兒:咚咚咚,有人在嗎?--喜羊羊的家?guī)煟合惭蜓虻募以谑裁礃酥镜呐赃?

幼兒:喜羊羊的家在公共電話亭的旁邊四:羊羊們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機智豆,分給幼兒每人一包,讓幼兒觀察上面有什么標志?

幼兒:循環(huán)標志、質量安全(在大屏幕中出現(xiàn))師:循環(huán)標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兒:可以回收的師:質量安全標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兒:可以放心買來吃的五:活動延伸一起去草地上和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做游戲,下次還可以找村長、暖羊羊玩。

反思:

如在《游羊村》這個教學活動老師在設計上老師以孩子們喜歡的喜羊羊為主要人物,讓孩子們始終處于游戲的情境中,并且以游戲的形式引領幼兒進行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同時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老師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如在開始環(huán)節(jié)老師以開小汽車的游戲形式引出,讓孩子們在模擬開汽車的活動中感知馬路上的交通標志,后又以幫助喜羊羊的游戲方式,通過經驗再現(xiàn)和互動討論來認識生活中的日常標志,并在最后送禮物的方式來認識生活中的標志,整個活動非常的輕松、有趣,讓孩子們非常的開心愉悅,但不失對孩子的經驗提升,真是寓教于樂。

幼兒百科:標志是生活中人們用來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記號。它以單純、顯著、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符號為直觀語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還具有表達意義、情感和指令行動等作用。

幼兒園科學實驗教案《影子的游戲》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比較光影的相關作品,體驗自然界中的光影現(xiàn)象,感受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光影的關系。

2、對剪影藝術和攝影藝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不同形態(tài)的動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燈箱一個,即手電筒,卡通外形的硬紙箱,透光紙組成的"小精靈"。

3、自制幻燈片兩張,美術書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塊。

【活動過程】

導入:老師今天帶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靈",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好嗎?(出示燈箱)誰來說一說"小精靈"都有哪些特點?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靈"的肚子里有你們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們相信嗎?不過里面還有一個非??膳碌墓治铮l能勇敢的走上來看一看?(請一名幼兒參與)請你把小手放在"小精靈"的身上說:"我會遵守諾言,不會把所看到的東西告訴小朋友們"(請這名幼兒觀看)。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動物?你看到了什么物體?(邊提問邊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請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靈"的奧秘。

4、出示兒歌

你我的好兄弟有你就有我你來我就來你走我就走

提問:影子的兄弟是誰?(會出現(xiàn)多種答案)我們做完下面的小實驗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實驗

1、拿一塊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蓋住,用眼睛看一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會發(fā)現(xiàn)桌子上除了小橡皮還多了什么?

提問:(1)為什么會出現(xiàn)影子(2)影子的兄弟是誰?

科學家利用光影測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為我們的射影家和畫家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想像空間。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們是如何。

三、作品欣賞

打開書本找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進行欣賞。

要求:

1、觀察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

2、作品的特點?

3、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剪影是剪紙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以形態(tài)的外輪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雖然只是一個影子的輪廓,不見五官,卻能夠讓人意發(fā)聯(lián)想(出示圖片)《影子》

提問: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讓我們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國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嘗試把上節(jié)課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撕紙方法:

1、先把輪廓畫好。

2、把大體輪廓撕下來。

3、用指甲卡住把邊圓線細致的撕開。

注意事項:

1、左右手配合

2、剪或撕兩種方法嘗試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圖)

1、填畫

2、組合。

【教學反思】

這一課,目標要求畫自己的影子,課前,我躊躇滿志地告訴學生:老師要帶領同學們到教室外面作畫!每個孩子都很興奮,也很期盼,我也很期盼。終于,這一天的天氣不錯,陽光很好,適合到室外去畫影子。一年三趕上了好時候,這節(jié)課我便帶領學生來到了操場上。應該說,同學們的表現(xiàn)還不錯,在我課前一再的叮囑下,在操場上沒有混亂的局面,可也是問題百出:孩子們散在操場上在陽光下做著各種的動作,觀察著影子的、或者做起了踩影子的游戲,這下可好,就有幾個孩子跑的遠了,影響到正在上著的體育課了,一下子發(fā)現(xiàn):有部分的學生在樓房的陰影里作畫,又擔心孩子們冷,挨著個的告訴孩子:到有陽光的地方去,有個別的孩子跪在地上了,怕他們的膝蓋受不了,也有的孩子作畫時一邊討論著一邊畫著,雖然是討論著作畫的內容,但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同學等等的問題?;顒咏Y束后回到教室里,同學們的情緒仍然很激動,這一課的作業(yè)效果也很不錯的。

回到辦公室,我反思著,孩子們在陽光下做影子的游戲,觀察著影子,這些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了組織上,課前,我一再的強調學生要遵守紀律,萬不可出現(xiàn)讓老師扯著嗓子喊的現(xiàn)象,卻沒有對具體的細節(jié)做更多的思考。經過總結,后面的三個班要注意:除了繼續(xù)強調紀律之外還要做更細致的要求:1、指定好活動的位置和范圍;2、分成活動組,選出組長,由組長具體協(xié)助老師管理;3、畫畫時不能夠吵吵;4、畫畫時不可以跪在地上;5、不在陰涼處活動;6、千萬不可影響到正在進行的體育課等。

另外這節(jié)課對光線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是上午的時間比較好。原本許諾好每個班的孩子都到操場上畫影子的,可是受天氣的影響,另外的三個班到現(xiàn)在還沒能去,孩子們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我不能讓學生認為我是一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老師。

幼兒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qū)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分為本影,半影。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實驗》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實驗》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

活動意圖:

本活動是從蒙氏工作中紅棒的延伸——紅棒十字架引出的。蒙臺梭利教具目標單一的特點,使孩子們獲得的經驗是嚴謹有序的。利用這一契機來開展科學活動。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

活動目標:

1、嘗試改變兩端積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

2、發(fā)現(xiàn)操作規(guī)律,培養(yǎng)科學的精神和態(tài)度。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紅藍棒“3”四根、紅藍棒“1”四根、記錄紙、鉛筆、橡皮、大記錄板、黑色水筆、積木。

2、經驗準備:

進行三次活動:第一次活動引導幼兒在搭建紅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改變支點使紅藍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動引導幼兒感知在平衡的紅藍棒“4”兩端要添加同樣塊數(shù)的積木才能讓紅藍棒保持平衡。通過i次試驗,幼兒掌握了試驗的基本規(guī)則和記錄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動讓幼兒探索如何改變紅藍棒“3”兩側的重量,讓紅藍棒達到平衡。

活動重難點:

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的條件:短的一邊的積木數(shù)要多于長的一邊。

活動過程:

1、回憶并鞏固上次實驗結果與經驗。

教師:上次我們做的平衡實驗得到什么結果了呢?

幼兒:在紅藍棒“4”的兩邊,要放一樣的積木才能平衡。

老師出示紅藍棒“4”,一個小朋友往兩邊各放兩塊積木,紅藍棒平衡。

2、介紹本次實驗。

教師:今天我們換一根紅藍棒3,我們要將支點放在紅藍棒“3”的“2”和“3”之間,你們猜猜會怎么樣?(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放的位置)

幼兒:那肯定不平衡。

教師:我們來試試看啊。(把紅藍棒“3”擺在支點上)呀!不平衡!那怎樣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

幼兒:要在短的那邊多放積木。

幼兒:要在長的那邊多放。

幼兒:應該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吧?

教師:為什么你認為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呢?

幼兒: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兒:我覺得是要在長的那邊多放,因為那邊長。

幼兒:你沒看見那邊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師:你們想不想親自試一試呀?

3、介紹實驗規(guī)則和記錄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到底怎么才能讓這個不平衡的紅藍棒達到平衡呢?我們做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幼兒:積木的兩邊要對齊。

教師:你是說積木的邊要和紅藍棒的邊對齊嗎?

幼兒:對,要不就不準了。

幼兒:要放在支點的中間,要不就不穩(wěn)了。

幼兒:要把“2”和“3”的那個線和紅藍棒“1”那兒對齊。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的這些規(guī)則大家都同意嗎?積木兩端要與紅藍棒的兩邊對齊,支點(紅藍棒“1”)放在藍色段內,它右側的邊緣與紅藍棒“3”的“2”和“3”的分界線對齊,而且要放在支點的中間,還要記下真實結果。

幼兒:同意。

4、幼兒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邊實驗邊記錄結果。

第一組:幼兒①把三角積木對著2、3之間的線放好,幼兒②歪著頭看了看:“行了。”幼兒①拿一塊放在長邊,幼兒②拿一塊放在短邊,幼兒①又拿一塊放在短邊,紅藍棒的短邊翹起來了,兩邊基本平衡了,幼兒②在記錄表上記錄下結果。接著幼兒①就在長邊放兩塊積木,幼兒②往右邊放兩塊積木,還是長邊低,她們倆說:“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塊往長邊放,長邊更低了。幼兒②說:“不對,長邊太沉了,得往這邊放?!闭f著拿起長邊的一塊積木放在了短邊上,紅藍棒平衡了……

第二組:幼兒③和④都操作積木,不斷地在兩邊放積木,平衡了再添加積木,沒有記錄結果。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結果了?”幼兒⑧:“短邊總是比長邊放的多一塊?!庇變孩埽骸安皇嵌嘁粔K?!苯處煟骸暗降锥鄮讐K?”幼兒③:“就是多一塊?!庇變孩苷f:“不對?!苯處煟骸澳銈?yōu)槭裁磿洸蛔×?”幼兒③:“忘了記錄了?!苯處煟骸澳銈儼l(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也挺好的。不過還是要將結果記錄清楚,才能驗證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呀?!?/p>

5、分享實驗結果,總結規(guī)律。

老師請每一組幼兒把成功的積木的數(shù)量填寫在大的記錄表板子上。

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和你們最開始猜想的一樣嗎?

幼兒:和我猜想的一樣,長的那邊積木少。我猜想對了。

教師:那為什么長的那邊積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長的這邊多放會怎么看,本來長的這邊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師:可為什么長的這邊會沉下去呢?

幼兒:因為這邊木頭多,就重唄。

教師:今天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平衡的方法,誰來說一說?

幼兒:紅藍棒短的一邊放的積木多,長的一邊的積木少,紅藍棒“3”就平衡了。

活動反思:

活動的生成來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單一的目標特點,將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靈活運用,教師引導幼兒運用紅藍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平衡實驗”,使它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工具。這是一個沒有采用標準測量工具的平衡活動。雖然不是那么精確,但從幼兒不斷的探索和嚴肅認真的眼神里,我們看到了幼兒敢于實踐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通過實驗探索兩邊各放幾塊積木,可以使紅藍棒平衡,在操作、記錄和經驗整合中,他們獲得了關于平衡的相關經驗。

不足之處:

由于支點的受力面積比較大,積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結論不會完全精確,只能是模糊的描述總結:紅藍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多,長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少,才能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所以工具的嚴謹性稍微差了一些。

幼兒百科:實驗,指的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jù)科學研究的目的,盡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響,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專門的儀器設備,而人為地變革、控制或模擬研究對象,使某一些事物(或過程)發(fā)生或再現(xiàn),從而去認識自然現(xiàn)象、自然性質、自然規(guī)律。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實驗》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兒園中班教案《兩只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3、嘗試仿編兒歌,樂意說說兒歌意思。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幼兒能從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謙讓也是一種美德。

難點;理解兒歌主要內容,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活動準備

視頻動畫、情景創(chuàng)設(一條河、河面上有一座獨木橋)、(小白羊、小黑羊)頭飾、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走獨木橋”進入教室。

1、幼兒走獨木橋入室,提問:獨木橋什么樣的?剛才走獨木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發(fā)言,師總結并交代兒歌的名稱。

(二)聽錄音,把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1、兒歌叫什么?有誰?2、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欣賞動畫,理解兒歌內容。

1、引導幼兒觀看動畫,并提問:兩只羊走到獨木橋中間,小白養(yǎng)和小黑羊說了什么?

2、兩只羊越吵越兇,互不相讓,后來怎樣啦?為什么會這樣?

3、你想對兩只羊說些什么?

4、小結:小白羊和小黑羊沒有互相謙讓結果掉河里了,平時小朋友要怎樣做到互相謙讓呢?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帶頭飾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被激發(fā)了,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孩子們愿意說、大膽說、連貫說,說出了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內容及角色的對話?;顒咏M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較緊湊、動靜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領域、社會領域,幼兒得到綜合性的學習。

幼兒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tǒng)稱,哺乳綱、偶蹄目、??啤⒀騺喛?,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yǎng)山羊和綿羊。

相關推薦

  • 中班上學期科學教案《游羊村》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不同的標志,學會看標志。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表達內容。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禮物--...
    2020-11-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科學實驗教案《影子的游戲》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比較光影的相關作品,體驗自然界中的光影現(xiàn)象,感受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光影的關系。 2、對剪影藝術和攝影藝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
    2020-09-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實驗》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實驗》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活動意圖: 本活動是從蒙氏工作中紅棒的延伸——紅棒十字架引出的。蒙臺梭利教具目標單一的特點,使孩子們獲得...
    2020-08-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兩只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3、嘗試仿編兒歌,樂意說說兒歌意思。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幼兒能從中得到教育,明...
    2020-12-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角色對話 2、理解詞:惡狠狠、撞、頂、撲等。 3、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4、通過本次活動,實現(xiàn)表演的愿望,增長表演閱歷。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
    2020-12-0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不同的標志,學會看標志。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表達內容。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禮物--...

2020-11-1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比較光影的相關作品,體驗自然界中的光影現(xiàn)象,感受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光影的關系。 2、對剪影藝術和攝影藝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

2020-09-05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實驗》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活動意圖: 本活動是從蒙氏工作中紅棒的延伸——紅棒十字架引出的。蒙臺梭利教具目標單一的特點,使孩子們獲得...

2020-08-0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3、嘗試仿編兒歌,樂意說說兒歌意思。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幼兒能從中得到教育,明...

2020-12-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角色對話 2、理解詞:惡狠狠、撞、頂、撲等。 3、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4、通過本次活動,實現(xiàn)表演的愿望,增長表演閱歷。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

2020-12-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