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會飛的紙屑》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摩擦起電的興趣,了解關于靜電的簡單知識。

2、啟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產(chǎn)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教學準備:

碎紙屑、塑料尺、鋼尺、水彩筆、鉛筆、毛皮、棉布等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引出探究問題。

1、回顧會飛的東西。

教師: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談論會飛的東西,你知道有哪些熊熊哦會飛嗎?

這里有許多小紙屑他們也想飛,你有什么辦法讓它們飛起來?

2、引導幼兒想辦法讓小紙屑也能飛起來。

3、介紹操作材料。

教師:我們看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請你們想辦法,試著用這些材料讓小紙屑飛起來。

二、分組探究

分小組,探究如何使紙屑飛舞起來。

試著用這些材料讓小紙屑飛起來。

三、教師演示,幼兒實驗與討論。

1、教師演示

教師:剛才老師用了塑料尺和毛皮讓紙屑飛起來,其他材料行不行?你們試一試?

2、幼兒進行實驗,嘗試用本組的材料或其他替代品使紙屑飛舞起來。

這次實驗,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你來說一說,并給大家演示一下。

3、幼兒演示自己的實驗結果,交流其他可以使紙屑飛舞起來的材料。

4、討論紙屑飛起來的原因,了解摩擦生電的現(xiàn)象。

教師小結:因為我們的塑料尺經(jīng)過摩擦,產(chǎn)生了電,電能把很輕巧的紙屑吸過來,紙屑就是被塑料尺上的電吸過去的。這種現(xiàn)象叫摩擦生電。

四、請小朋友仔細聽錄音:靜電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靜電,大自然里到處都有我的存在。從一?;覊m在空中飄蕩,到震天動地的電閃雷鳴,都有我靜電的作用,平時我很安靜,人們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當兩個物體摩擦的時候,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了,科學家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摩擦起電"。除了塑料小棒摩擦綢布可以吸起紙屑、手套摩擦有機玻璃板可以讓蝴蝶飛舞,平時小朋友梳頭的時候有時會感到頭發(fā)跟著梳子飄了起來,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開玩笑,另外,我最喜歡干燥的環(huán)境。在空氣干燥的冬天,有時小朋友的手和別人猛的一碰,會感到被電了一下,還有小朋友晚上脫毛衣的時候會聽到"滋拉滋拉"的聲音,關了燈還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F(xiàn)在你們認識我了吧。

活動總結:

原來是這樣。今天我們小朋友認識了神奇的靜電,知道了靜電是怎么產(chǎn)生的、哪些東西容易產(chǎn)生靜電,還懂得了有關靜電的許多知識,大自然里蘊藏著無窮的奧秘,等著小朋友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老師在科學區(qū)里還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小朋友可以在活動時繼續(xù)玩產(chǎn)生靜電的游戲。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里為幼兒準備大量有關玩靜電游戲的材料,除教學活動中所用過的以外,還添置如毛皮、絲絨、鐵梳、木梳等各種不同材質(zhì)的物品,供幼兒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們認識了靜電現(xiàn)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電的原理。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探索欲望很強烈。在探索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只要將塑料物品在衣服或頭發(fā)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與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將彩片吸起來。課間活動時,他們興致勃勃地拿起手中的塑料物品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彩片,他們認為任何東西磨擦后都能將彩片吸起來。對此,我沒有給予否定,而是在活動區(qū)中投放了一些不銹鋼杯子、積木、玻璃杯等材料,讓孩子們通過實驗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東西磨擦后都有吸力時,我又及時向孩子們講解了有關靜電的知識,解開了孩子們心中的疑團。在科學實驗教育活動中,我們應提供各種觀察、操作、實驗的機會,引導孩子去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從而熱愛生活,為孩子獨立進行科學探究打下基礎。

幼兒百科:紙,用植物纖維制造,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wèi)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復寫紙、衛(wèi)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guī)則交叉排列的紙發(fā)明源于中國。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紙飛機》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紙飛機》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均勻的將上下兩張紙向同一方向折疊,掌握基本折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紙飛機》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折法。

2.發(fā)展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均勻的將上下兩張紙向同一方向折疊。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手工活動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教師示范,幼兒動手操作及游戲完成教學任務。

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

1.發(fā)展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審美觀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兩翼對稱的折法。

活動準備

飛機玩具、飛機圖片、大范例一個、紙若干,關于飛機的一首兒歌。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引導幼兒總結飛機的外形特點。

2.出示大范例,引導幼兒觀察大范例中飛機兩翼的折法。

3.師分步示范折疊方法,重點講解兩翼對稱的折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重點,體驗成功感,并以小禮物作為獎勵。

4.游戲《飛機飛呀飛》。

5.引導幼兒拿折好的飛機在教室中飛來飛去,到目的地了,停在飛機場休息,檢查各部分配置,小朋友們也要像飛機一樣該休息了,該加油了,那我們也喝點水,休息一下吧,

6.喝水過程中,師口頭幫助幼兒復習折紙飛機的折法,再引導幼兒進行講評,看誰的飛機最漂亮,飛的最高。

7.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

8.課后活動,回家后請小朋友教父母折飛機進行游戲,一方面復習,一方面可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在活動中,幼兒之間互相合作,培養(yǎng)了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3.在教學活動中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我做的還行,但就是一些講解不夠清楚,部分小朋友未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以后的活動課中,我在示范講解時,會請個別小朋友上來試一試,這樣就可以及時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就可以“對癥下藥”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通過這節(jié)活動課,我們可以看到幼兒的動手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而且他們也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他們對手工課充滿興趣和好奇,以后要多做一些類似的手工課,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幼兒百科: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fā)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fā)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于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xù)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chuàng)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幼兒園中班教案《會飛的圓》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圖形、色彩將圓圈添畫成“會飛的東西”。

2、大膽想象并表達,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體驗想象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藍天大背景圖一幅,圓圈添畫:氣球、蜜蜂、小鳥等。

2、幼兒每人一份畫有圓圈的畫紙、繪畫材料、膠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打入,激發(fā)興趣。

1、想象天空中會飛翔的東西。

——教師(出示藍天背景圖):好美的天空啊,誰會在這兒飛翔呢?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將實現(xiàn)準備好的用圓圈添畫出來的東西貼在背景圖上。

2、設想讓圓圈飛起來的方法。

——教師:看大家在天空上自由的飛來飛去,有一個小圓圈可羨慕了,他使勁的扭動身體像飛起來,可怎么努力也做不到,圓圈可著急了。你們說,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飛起來呢?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學習運用線條、圖案將圓圈添畫成“會飛的東西”。

1、圓圈變變變

——教師: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老師也有個好辦法。圓圈變變變,他變成什么了?(教師邊說,邊將畫有圓圈的紙片翻轉(zhuǎn)轉(zhuǎn)至畫有小鳥的一面)現(xiàn)在他能飛上天了嗎?

2、引導幼兒觀察圓圈與小鳥的不同。

——教師:老師是怎樣將圓圈變成小鳥的?在圓圈上添畫了什么?

——教師(邊小結邊示范添畫):在圓圈上畫上眼睛和嘴巴,在圓圈后面添上半圓形的身體,身體后面添上三角形的尾巴,在身體上面和下面分別畫上三角形的翅膀,圓圈就變成了一只可愛的小鳥。想飛多高就飛多高,想飛多遠就飛多遠。

3、大膽想象,將圓圈變成“會飛的東西”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圓圈):想飛上天的圓圈可多了,他們還可以變成什么呢?你是怎么變的?在圓圈上添畫什么呢?(引導幼兒說出不同的想法)。

——教師:原來在圓圈的身上添上一些線條或者圖形,在涂上漂亮的顏色,圓圈就變成了會飛的東西,就可以在天空自由飛翔了。

三、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圓圈變變變”。

——教師:請你們也來當小小魔法師,將圓圈變成各種各樣會飛的東西??凑l變得又多又好。

——幼兒嘗試為圓圈添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你們變成了什么?怎么變得?讓他們飛上天吧。

——教師邊評價邊指導幼兒將畫好的圖畫剪下來,張貼在藍天背景圖上。

活動延伸:

將作品放在美術角,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繼續(xù)想象,添畫出更多“會飛的東西”。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基本是按照教案進行的:這個活動的任務主要是讓小朋友把圓變成會飛的東西。

在上課過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我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示用圓添畫出來的東西的時候,只出示了小鳥。教師在上這類的美術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幫小朋友搭建支架讓小朋友達到老師的要求。我可以出示圖片幫助小朋友歸類:動物類、昆蟲類(蜜蜂、蒼蠅、蝴蝶、蜻蜓……)、飛行器類(飛碟、火箭、飛機)氣球類(氣球。熱氣球、降落傘、滑翔機…….)我只出示了小鳥,小朋友的思維被局限了。

2、當我請小朋友回答讓圓飛起來的方法的時候,可以先詢問小朋友飛起來需要什么東西?發(fā)散孩子的思維。另外,當小朋友回答:“飛碟。畫一個小圓,再在它外面?zhèn)€大圓,再把兩個圓連接起來?!钡臅r候我可以請小朋友上臺畫一下,或者是我示范,來告訴小朋友畫畫的技巧。這樣,小朋友可以更加理解任務。整個過程中,有小朋友回答出了——天使、飛碟、氣球、蝴蝶???但是,我沒有幫助他們梳理,使得提問的效果大大降低。

正因為有上面的兩個不足的地方,最終小朋友畫出來的大多是課上提到過的東西,只有一個小朋友畫出了熱氣球。

3、在老師示范的時候也沒有講清楚要求,小朋友沒有理解真正的任務——給圓添上線條或者圖形,使它飛。有很多小朋友是在圓里面畫蝴蝶。這樣,就沒有達到這個活動的要求。

幼兒百科:在一個平面內(nèi),一動點以一定點為中心,以一定長度為距離旋轉(zhuǎn)一周所形成的封閉曲線叫做圓。

幼兒園中班教案《飛呀飛》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動物不認輸?shù)木窈统晒蟮南矏偂?/p>

2、大膽想象,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小動物上天的辦法,并為小動物設計同時上天的最佳方案。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故事,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圖片:小鳥、小螞蟻、小青蛙、小白兔、胖小豬、大河馬、蒲公英、氣球、風箏、熱氣球、飛機。

2、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了解背景,激發(fā)想象。

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小客人它是誰呢?(小鳥)

2、教師:小鳥客人的本領是什么呢?(教師用身體動作表示:飛)

3、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背景。

教師:小動物們看見小鳥在天上飛,都很羨慕,他們也想飛上天。

4、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想辦法。

教師:他們都是沒有翅膀的動物,要想飛上天必須想一些特別的辦法,用什么辦法能讓小螞蟻飛上天呢?還有小青蛙、小兔、小豬、河馬?他們能飛上天嗎?小朋友能不能來想想辦法幫助小動物們飛上天去?(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辦法。)

二、討論工具,匹配圖卡。

1、教師出示卡片上的工具,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小動物飛上天的辦法。

教師:小朋友的辦法也很不錯,現(xiàn)在袁老師也想出了一些工具,看看它們能不能幫助小動物一起飛上天。(出示大教具匹配卡。)

教師:小螞蟻可以用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師:小青蛙可以用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師:小白兔可以用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師:小肥豬可以用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師:大河馬可以用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師小結:動物越小,適合它們的工具就越多。

2、幼兒思考讓小動物們同時飛上天的辦法。

教師:每個小動物都想飛上天,怎樣利用這些工具,幫助小動物們同時飛上天呢?(引導幼兒為每一種動物匹配適合的工具。)

3、引導幼兒理解較輕的動物用較小的工具,較重的動物用較大的工具的道理。

三、欣賞故事,驗證探究結果。

1、教師邊講述故事邊用掛圖卡片演示。

教師:小朋友們都為動物們分配好工具了,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聽故事,小動物們到底是不是用這些工具上天的呢?(教師講故事)。

教師:小朋友們:小動物是不是這么分配工具的呢?

2、教師:原來小動物們跟我們小朋友想的辦法是一樣的,你們真聰明,真能干!我們把這個小動物飛上天的故事講給班里其他的小朋友聽吧,我們走。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堂課有三方面值得總結。首先是教材的合理性,因為在大班幼兒的發(fā)展階段上,想像,探索,動腦解決困難,體驗成功樂趣是他們心理突出的需要?!讹w呀飛》這篇作品向孩子展示了一群小動物樂于動腦,動手解決困難的成功畫面這篇作品雖然短小,但內(nèi)容清新,留給孩子很大的想像范圍

幼兒百科:飛是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開的雙翼,上面象鳥首。本義:鳥飛。

幼兒園中班教案《不會飛的鳥》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一些不會飛的鳥的形態(tài)和習性。

2、教育幼兒在外出游玩時,愛護鳥類。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鳥類世界的照片、錄象

2、收集鴕鳥、企鵝圖片。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讓幼兒欣賞歌曲《大鴕鳥》

2、配合圖片和背景圖引導幼兒再欣賞一遍。

3、結合圖片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nèi)容

提問:世界上最大的鳥是什么鳥?它會飛嗎?為什么不會?

讓幼兒知道鴕鳥是鳥類中最大的,它生活在沙漠地帶,為了適應經(jīng)常奔跑的生活,翅膀退化便于平衡身體。

4、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引導幼兒討論還有哪些不會飛的鳥?(企鵝)了解企鵝的生活習性。

5、教師小結:知道一些鳥是因為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翅膀才逐漸的退化,所以不會飛。

活動反思: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小朋友們所喜歡的,在課上,孩子們開心的交談著:我家養(yǎng)過小兔子,可是,它后來自己跑掉了;我家養(yǎng)過貓,它會捉老鼠;在課上,我和孩子們討論了什么是瀕危動物,為什么會成為瀕危動物這個嚴峻的話題。孩子們從中知道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幼兒開始并不知道鴕鳥和企鵝是屬于鳥類,活動中才了解,但幼兒對它們的生活習性還是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相信通過這次的“愛鳥周”活動,幼兒在關于“鳥”的知識方面有比較大的收獲,對于護鳥、愛鳥、愛護環(huán)境等方面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幼兒百科:非洲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shù)片角質(zhì)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點是龍骨突不發(fā)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后肢粗壯有力,適于奔走。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紙飛機》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紙飛機》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均勻的將上下兩張紙向同一方向折疊,掌握基本折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快來看看幼...
    2021-04-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會飛的圓》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圖形、色彩將圓圈添畫成“會飛的東西”。 2、大膽想象并表達,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體驗想象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飛呀飛》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動物不認輸?shù)木窈统晒蟮南矏偂?2、大膽想象,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小動物上天的辦法,并為小動物設計同時上天的最佳方案。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
    2021-01-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不會飛的鳥》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一些不會飛的鳥的形態(tài)和習性。 2、教育幼兒在外出游玩時,愛護鳥類。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鳥類世界的照片、錄...
    2020-11-0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會飛的抱抱》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明白愛是可以傳遞的。 體會擁抱的溫暖,并大膽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PPT、頭飾、音樂...
    2020-12-10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紙飛機》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均勻的將上下兩張紙向同一方向折疊,掌握基本折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快來看看幼...

2021-04-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圖形、色彩將圓圈添畫成“會飛的東西”。 2、大膽想象并表達,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體驗想象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

2020-12-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動物不認輸?shù)木窈统晒蟮南矏偂?2、大膽想象,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小動物上天的辦法,并為小動物設計同時上天的最佳方案。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

2021-01-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一些不會飛的鳥的形態(tài)和習性。 2、教育幼兒在外出游玩時,愛護鳥類。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鳥類世界的照片、錄...

2020-11-0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明白愛是可以傳遞的。 體會擁抱的溫暖,并大膽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PPT、頭飾、音樂...

2020-12-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