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教育孩子筆記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幼兒園孔融讓梨說課稿 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每個人都喜歡小孩有一個好習慣,我也不列外,說句實在話,其實xx現(xiàn)在是讓我越來越滿意了,也許是我不夠知足吧,xx還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不喜歡收拾自己的東西,每次要的東西都找不到,而且完了玩具后也不收拾,哪里玩就扔哪里,經(jīng)常把屋子都弄的一團糟,我非常的不滿意。不滿意就來改造吧,我給xx弄了兩個框來裝玩具,讓她玩了后就把玩具收起來,下次玩的時候再到這里面來找,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可是過了兩天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了。每次玩了玩具后又開始亂扔了。我真的很生氣,可是也沒辦法,只能是自己又收拾了。
可是每次這樣去收拾,我覺得很煩躁,因為每次都一樣,剛剛收拾好的屋子等一會又是一團糟,實在不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唉!但是不能總是這樣下去啊,這可不是個好習慣,我決定要好好的給她改造一下,免得她一天到晚的亂放亂扔。yJs21.Com
一天,有小朋友來家里玩,她們把家都給翻過來了,杯子,碗,碟,連花瓶里額花都給放進房間去了,然后兩個人跑到衣柜里去躲了起來,玩具撒的一地都是,紙巾,洗衣粉、面霜等等也是滿地都是,連下腳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等小朋友走了后,xx跟往常一樣就開始坐到床上去看書什么的,我讓她收拾,然后她就慢慢的摸,一直到要睡覺的時間了,我爬到床上去睡覺,她又跟著上來睡覺,這次我發(fā)脾氣了,今天你不把東西收拾好你就別睡覺,或者,你要是上來了我今天就把你所有的東西都扔掉,不要每次說了都不聽,總是亂扔東西,用過后也不放回原處去。
沒辦法,xx小朋友再不情愿也得要去一一收拾,每收拾一樣又說收拾玩了,我又讓她把其它東西歸位,一直等到屋子里面完全干凈為止我才讓她睡覺。
要再讓她繼續(xù)下去,估計以后永遠都會是這樣了。為了孩子,我得讓她學會自己收拾。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教”自己
一個晴朗的上午,幼兒園迎來了新一批上親子園的孩子,他們都是提前來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體驗生活的。運動活動開始了,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玩拋球的游戲,場上有兩位媽媽引起了我的注意。
菲菲媽媽在很認真地教菲菲往上拋球,可菲菲就是不理她,始終在自己玩球,媽媽邊往上拋球,邊著急地喊著:“寶寶,照著媽媽這樣往上拋?!薄皩殞?,你看媽媽拋得多高呀,寶寶照著媽媽這樣往上……”“寶寶,別玩了,快學媽媽這樣用力往上拋?!彪m然媽媽著急地邊喊邊做著動作,可孩子始終沒有跟著媽媽做過一次往上拋球的動作,依然照著自己的想法在玩球。
佟佟媽媽也在認真地教著孩子,佟佟同樣專注于自己的踢球動作。媽媽見孩子沒有和自己一樣做動作,就走過去看著孩子踢球,并在旁邊表揚:“佟佟真棒,竟然會用腳踢球了?!辟≠∫宦爧寢屧诒頁P自己,馬上抬起頭對著媽媽開心地笑了一下。媽媽馬上抓住時機:“佟佟這么棒,一定還會用手玩球吧?”聽媽媽這么一說,佟佟馬上把球用手撿起來,并開始往前扔球。佟佟媽媽并沒有馬上示范今天想要“教”的玩法,而是陪著孩子一起往前扔球,扔了幾下,孩子開始和媽媽對扔球,這時媽媽故意將球往上一拋,大聲喊道:“佟佟,快接住哦?!辟≠÷犚妺寢尩囊螅R上跑過去接拋上去的球,雖然沒接住,但孩子特別高興。這時,媽媽說:“佟佟往上拋,媽媽來接?!辟≠「吲d地往上拋球,媽媽故意沒有接到球,并豎起大拇指表揚佟?。骸百≠≌鎱柡?,竟然能往上拋球了,而且比媽媽拋得還高呢!”佟佟高興地又開始繼續(xù)往上拋球,而且一次比一次拋得好。
同樣是“教”,為何相差甚遠?問題就出在這個“教”字上。
從古至今,我們常會把施教者看作主導方,受教者則是被動學習方。雖然受西方理念的影響,我們也在嘗試逐步改變施教者與受教者的關(guān)系,將受教者看作平等一方,但真正付諸行動時,我們的示范、要求都很明確地規(guī)定著孩子需要做什么、要怎樣完成,一旦不按照施教者的想法去做,就會被認為是孺子不可教也。
那么,如何在教育中保持成人與孩子之間互動的平衡呢?《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忽視幼兒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
菲菲媽媽扮演著施教者一方,不停地教孩子應該完成的動作,忽視了菲菲本身對皮球的好奇心,最終孩子不但沒完成今天的任務,反而扼殺了繼續(xù)探索的積極性。
佟佟媽媽則截然相反,從尊重孩子開始,循循善誘逐步遞進,既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很好地完成了學習內(nèi)容。從她的做法中可以歸納出三點。
1.尊重孩子的興趣、
佟佟對踢皮球很好奇,這時媽媽并沒有否定孩子的行為,而是給他時間去探索,自己只是在旁邊安靜地觀察。這不僅給了孩子探索時間,也給了媽媽思考用何種策略去引導孩子學習的時間。
2.肯定孩子的行為。
整個活動中佟佟媽媽始終運用的是鼓勵、表揚的話語,且表揚和鼓勵并不空洞,后面總會附上具體內(nèi)容。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是對他行為的一種肯定,也促使他想要做得更好,以博得媽媽的進一步肯定。從而出現(xiàn)了孩子愿意主動跟著媽媽玩球的行為。
3.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佟佟媽媽從孩子用腳踢球開始,利用他對球的好奇心,逐步從用腳玩球引導到用手玩球,再從用手扔球引導到向上拋球,孩子始終是活動主體,是一個主動學習者,這也給孩子很大的探索空間,而不是生硬地完成當天向上拋球的動作技能。從當天的活動來看,我們只是看到孩子玩得很開心,也很好地完成了當天的任務;從長遠來看,正是因為媽媽很好地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肯定孩子的探索行為,才會促使孩子對更多的事物有好奇心,從而進一步發(fā)展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品質(zhì)。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養(yǎng)方式的逐步改進,兒童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信息來源越來越廣泛,他們喜歡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找到答案,讓學習活動變得不再枯燥。但這不是否定施教者的影響力,而是我們從直接的“教”,逐步變成引導性的“教”,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孩子一步步尋找所要的答案,讓孩子學會“教”自己,這種主動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
讓你的孩子學會收拾玩具
我們總是說要自食其力,要獨立堅強,可是應該如何讓生活中的小寶寶學會這些呢?“記得收拾房間!”哪位父母沒有這樣對孩子喊過?但是我們依然會一不小心踩到他扔在地上的餅干,想在沙發(fā)上坐坐,才發(fā)現(xiàn)亂得根本無處可坐……難以忍受的臟亂讓人心煩意亂,更別提那種重復了不知多少次,但是“說了也等于白說”的不爽的感覺。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不同年齡孩子的“整理”邏輯。
2~3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大概是最合作的孩子。他有“像媽媽那樣”收拾的愿望,鏟子和掃帚對他來說具有奇特的吸引力!如果他上了幼兒園,他會很快接受玩完一件玩具要收拾起來,再玩另一個玩具的做法。
4~5歲
當孩子到了4~5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模仿期,事情就開始復雜了。雖然,這時候的他能夠理解,如果玩具亂放會影響開門;放在地上的小東西,下次想玩的時候會找不著。但是,收拾對他來說,還是意味著苦役以及被迫服從。當父母要求他收拾自己的玩具時,他會感到干擾了他。
6歲以后
只有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時,他才終于開始明白收拾的意義了。你可以和他講道理,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明白,如果積木被分散地放在不同的抽屜里,找到其中一塊將沒有什么用處。我們也可以讓他定期參與某些整理任務。比如,收拾自己的書包和鉛筆盒,甚至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收拾餐桌和他散落在房間里的玩具。但是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過分地高要求他,因為他對整齊的理解和我們大人并不相同。
讓孩子學會自己理財
讓孩子學會自己理財轉(zhuǎn)眼間,xx小朋友已經(jīng)六歲了,變成了大姑娘,當孩子漸漸長大的時候,很多事情也開始接觸起來。以前年齡小,所以每次出去玩或者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出去買。因為慧爸特別喜歡寵著xx,所以,基本上只要我們條件允許范圍內(nèi)的,都會給xx去買。而xx也養(yǎng)成了,想要什么東西都會讓我們買的習慣。
13年對我們家來說是動蕩的,一年搬了兩三次家,所以接觸的人也不一樣。因為住在一樓,所以來往的人很多,旁邊很多的小朋友也會到家里來玩,小孩的交際能力真強,很多我們都不認識的人她都認識了,然后都一起玩。而且很多小孩都是沒有人管的,父母做生意或者上班忙,直接就把孩子放家里自立或者吃飯的時候就叫上。平時手上也會給些錢。然后孩子們都自己去商店買東西。所以看見別的小朋友手上有錢,xx也經(jīng)常說:媽媽,你給我點錢吧。我想買xxxx,我一直都覺得孩子這么大了,也是應該要接觸錢了,要不等到自己想放手的時候,她連錢怎么用也不知道,現(xiàn)在少給一點慢慢的教反而還好點。于是每天也會給個一兩塊錢給她,然后她會跟著旁邊的小朋友一起去買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她會自己跑過來跟我說:媽媽,你看我買了xxxx,是多少錢的東西,她連角和元都分不清楚,五毛錢總是說五塊錢,一塊錢還是一塊錢,不過都有小朋友帶著,回來后跟她一起玩的哥哥會告訴我多少錢一樣,然后找了多少錢。我想,這樣起碼讓孩子把圓角分能分清楚了。不過慢慢的去的次數(shù)多了,看見好玩的東西多了,xx每天都要花四五塊錢去買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可能她覺得好玩,但是買回來一小會就不能玩了。而且,經(jīng)常去買了,家里亂七八糟的東西多了,看著也不懂得珍惜了,于是就會說:這個不好玩,這個已經(jīng)有點爛了,這個不喜歡,于是都給扔了。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覺得她這種行為已經(jīng)造成浪費了,而且現(xiàn)在還那么小,她的錢全部都用來買一下海綿寶寶啊,色素糖果,口哨一類的,這樣可能會讓她大手大腳的習慣以外對身體也不好。于是決定跟她約法三章。我跟xx說:我現(xiàn)在可以給你錢,但是每天只能給你一塊錢,你想要什么東西你可以自己買,而且,你花了這一塊錢,不可以再跟我說想要買這個或者那個,除了平時媽媽自己要買的水果干果,還有衣服之類的東西,其它的東西你都得自己買。她問我:“那我想買QQ糖可以嗎?”我說可以,“那我還想買星球杯呢?”“也可以,只要是用你自己的錢就可以,媽媽是不會出一分錢的”“那如果我買了星球杯還想吃奶片呢?”“那你就等明天或者后天了,反正你如果自己手上有錢就可以買,沒錢你就不能買”剛開始的時候不懂,覺得每天有錢就好。可是后來發(fā)現(xiàn)一塊錢實在是買不了什么,用完了就沒有了,于是又跟我要,我當然不同意了。堅持了幾天下來,她也知道我不可能給她錢了,于是也不跟我要了。但是家里如果爸爸有零散的硬幣或者一元的紙幣都會讓爸爸給她?;郯钟袝r候也同意,有時候不同意,反正xx是只要能給她的都要。
有一天,xx看見了一個米奇的大娃娃,非常喜歡,嚷著讓我給她買,我說:媽媽沒有錢,而且媽媽的錢都是用來做生活費的,你如果想買的話,你就把錢自己存起來,這樣每天一塊,兩天就兩塊,很多天以后你就有很多錢了,到時候你想買的話你就可以自己買了。孩子總是記不住,但是說多了,她就知道了,也不再看見什么東西就要買了。而且每次都會說,媽媽我好喜歡XXXX呢,是不是等我把錢自己攢夠了就可以自己買了啊?我說對啊,到時候你可以自己買。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都是一時喜歡,并不是什么東西都要買回來,但是如果經(jīng)常買習慣了,她就會覺得什么東西都要。自從現(xiàn)在給了孩子這個觀念后,xx很少說要買這個那個了,當然,我們也會看她平時的表現(xiàn)而給她適當?shù)莫剟?,偶爾也會滿足一下她或者趁著節(jié)假日送她一些她喜歡的小零食。讓孩子學會自己理財,以后她才會自己做的更好。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家里有個女兒其實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女兒的貼心,撒嬌都讓媽媽滿心歡喜,我很興慶自己有個女兒,當然,我也有煩惱。
如今的社會給人處處充滿了危險的感覺,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到處都有著不良的風氣,當然指的是小部分,大部分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就算是很小的范圍,作為母親還是很擔心,孩子會不會收到傷害???
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呢?特別是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我是個比較傳統(tǒng)的人,很多事情知道,但是去不知道該怎么說出口,上次從xx上申請到一本書叫做《母女過招》里面就有一個小故事是跟孩子說這方面的事情
里面有幅圖片是說一個壞人見到小女孩漂亮想調(diào)戲小女孩,而想方設(shè)法要把小女孩帶離人多的地方。
小女孩畢竟小,不懂得人間險惡,被騙到一個僻靜的地方,當騙子快要的手的時候,幸好媽媽趕過來了,她把騙子趕跑了,然后告訴小女孩不能讓男性碰她的胸部,也不能跟著陌生人到偏僻的地方去,如果陌生人一直纏著她的話可以向人求助。
看到這篇文以后我非常的開心,因為以前覺得難以啟齒的事情竟然就那么的輕而易舉的就告訴了xx,雖然她現(xiàn)在還不懂,只要慢慢的給她灌輸這樣的思想就可以了,也可以以防萬一。
媽媽,在身邊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我們給她最好的東西就是教會他們學會各種能力,讓孩子在以后生活中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問題能夠輕松的解決。
育兒心得: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
育兒心得: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
光陰如梭,一轉(zhuǎn)眼女兒已經(jīng)快5周歲了,在這5年里我一天也沒離開過她,怎樣樣養(yǎng)育孩子也是從一無所知開始,一點點的摸索,一點點積累經(jīng)驗,學習和實踐同時進行,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下面概括了幾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體會
一、飲食習慣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就從小孩的“吃”說起,孩子的吃飯就應定時定量,盡量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小朋友一般都很喜歡吃膨化食品,巧克力,糖以及各種碳酸飲料,一旦吃了這些食品,小孩對飯菜就會吃得很少或者就是不喜歡吃,影響了食欲,所以在飯前對這些零食不能給孩子吃,孩子平時也要養(yǎng)成喝白開水的習慣。給小孩的食物要多樣化,要善于變化菜品的做法,讓孩子持續(xù)新鮮感。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從女兒吃飯習慣中總結(jié)而來,吃飯要固定在餐桌旁吃,不能讓她邊吃邊玩,要讓她明白吃飯不是完成媽媽的任務,而是自己給身體的能量補充,“身體里沒能量就沒有力氣玩了”,此刻女兒經(jīng)常拿這句話來鼓勵自己好好吃飯。事實證明,不挑食能夠好好吃飯的小朋友身體抵抗力就比較強一些,不容易生病。但我女兒在這方面還有些欠缺,所以還需繼續(xù)努力。
二、表揚與批評的結(jié)合
表揚是對孩子所做事情的肯定和鼓勵,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稱贊,決不能給她一種被敷衍的感覺,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孩子也得到了滿足。但也不能光是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比較脆弱,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必須要給予批評,批評不代表是打罵,而是就事論事,語氣要平和,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里,才會去改正。
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行為的一面鏡子,從孩子漸漸懂事起,我就跟孩子爸爸統(tǒng)一意見,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即使覺得對方的做法可能不對也要避開孩子溝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起爭執(zhí),否則孩子會利用家長意見的不一致而“投機取巧”,和諧的家庭氣氛能讓孩子心靈健康成長。另外,父母也要尊重孩子,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她有了自己的主見,不能讓她盲目服從,要善于跟孩子溝通,在溝通中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成長。要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我們父母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要讓她有自己的獨立想法,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她自己學會刷牙、洗臉,穿衣服等,不要什么事情都是我們父母包辦,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
四、參與必要的親子閱讀教育
睡前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或者一齊陪孩子看部動畫片,在生活中看起來似乎是微不足道,但這種親子教育會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有時女兒會讓我講個故事給她聽,聽完了她再講個故事給我聽,陪在邊上的親子閱讀教育,隨時能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適時的教育孩子,能讓孩子立刻明白故事的寓意,同時也增加了她的詞匯量,逐漸能讓她愛上閱讀。
以上就是我對孩子成長教育的一些心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細節(jié),做好孩子的榜樣,也要不斷的學習,向老師和其他家長多進行孩子教育問題的溝通,不斷積累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兒觀念:讓孩子自己長大
育兒觀念:讓孩子自己長大
人們都說,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無瑕的。世上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眼光來看,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那么世界該是多美好??!
這幾天天氣很冷,還下著雨,可能是天氣的緣故,孩子們來得比較少,也來得比往常晚,最后一個來得是韓雨兵,只是這么冷的天氣這孩子卻戴一頂太陽帽來幼兒園了,我不禁有點好笑,還沒來得及問,雨兵的媽媽跟著過來了說:這孩子大冷的天非要戴太陽帽,我說什么也不聽,氣死我了,你好好批評批評他。“哦,沒事的,你忙去吧。
家長走后,我問雨兵:天氣這么冷你為什么要帶太陽帽呢?雨兵說:我這個太陽帽上有護者神龜,戴上他就能變的很厲害。那你不怕冷嗎?我反問到,他搖了搖頭,我想孩子并沒有因為冷而不高興,反而覺得自己很厲害,于是我也沒再說什么,作為老師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訴他:冷了就摘下來。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時固執(zhí)的一面大人要是強行解決的話,難免會讓孩子產(chǎn)生叛逆,讓孩子自己承受自己決定的后果,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