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給我上了一課:當別人不相信你時該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給我上了一課:當別人不相信你時該怎么辦?昨晚xx的作業(yè)少,半小時就完成了,本來我想難得有時間,打算等沖了涼,與xx下幾盤圍棋。于是在xx寫完作業(yè)時,我說幫他放沖涼水。xx聽了卻說:“我跟同學(xué)約好了,去廣場玩陀螺。”我聽了有點不相信,因為他的幾位同學(xué)通常一到星期五都不會去廣場的。我心想是不是xx想去玩,編了個理由,于是我反問xx:“你剛才去給同學(xué)送教材錢幣時,他們都沒有寫完作業(yè),還會去廣場嗎?”xx聽我這一問,沒出聲了。我當時還以為xx可能是被我說服了。繼續(xù)在沖涼房幫他放水。突然聽到xx在客廳給同學(xué)媽媽打電話,我心想,難不成,他現(xiàn)在約同學(xué)出來?停下手中活,走到客廳,在一旁聽xx跟同學(xué)媽媽的對話。原來他在問同學(xué)媽媽,他同學(xué)有沒有去廣場,結(jié)果對方真的說已經(jīng)去廣場了。xx通完話后,向我揚揚手中的電話,對我說:“媽媽,這回你信了吧!”我對xx的舉動很好奇,問他,你怎么想到給同學(xué)媽媽打電話的?沒想到xx卻說:“我跟你說了,你不相信,還以為我在散謊,那同學(xué)媽媽的話你總該會信吧!”我聽了xx的話,心里為xx聰明的處事方法感到高興,小不點真的長大了,他現(xiàn)知道想讓我相信,就得搬出具能說服我的辦法。
我給xx一個大大地擁抱說:“xx真聰明,這件事上你做得非常棒,沒跟媽媽爭執(zhí),而是找了一個能說服媽媽的好辦法?!边@時xx像個大人般,拍拍我的背說:“媽媽,你以后做事也要這樣,當別人不相信你時,你就不要跟對方多說,因為從一開始別人就不相信你的話,你再多說也是沒用的,你就得找一個能說服別人的辦法。”聽了xx的這番話,讓我深受感觸,若拿自己同年與xx比,我真的是差遠了,并且這些東西,我從來沒教過他,他都能自己領(lǐng)悟出來,現(xiàn)拿來還教他的媽媽。今天xx給我上的這一課,會讓我牢記在心。n4507.cn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家園共育:當孩子發(fā)脾氣時,我們該怎么辦?
很多媽媽反應(yīng)說:其實我也知道孩子的要求有時是挺過分的,不能答應(yīng)??墒悄悴淮饝?yīng),他就耍脾氣,又哭又鬧的,一直停不下來,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第一,保持冷靜
相信全世界父母都一樣,在孩子發(fā)脾氣時都會非常煩惱和困惑。當孩子持續(xù)哭鬧不止時,自己的脾氣很可能會跟著點爆。有些父母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更加不能忍受孩子的無理取鬧,一般是先哄哄,哄不了就嚇唬,嚇唬不管用就罵,罵不行就打兩下。這種方式對于有些膽小的孩子,可能還有點作用,但對一些平時就很調(diào)皮的男孩子來說,往往適得其反。這時的父母通常是因為覺得沒有面子而惱羞成怒地打他幾下,但結(jié)果呢?他可能就地撒潑得更厲害。
因此,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做做深呼吸,或者在心里默念冷靜冷靜等,總之,不能讓自己跟著孩子的情緒走。否則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糟糕,從而無法收場。
第二,不要妥協(xié)讓自己保持冷靜的同時,父母之間或者說全家所有人都要堅定地達成一個共識:決不能向孩子的無理要求妥協(xié)。這是一場心理的拉鋸戰(zhàn),誰先屈服誰就永遠輸了,因為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孩子其實是非常聰明的,用朋友的一句話來說“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會看臉色的人”。孩子非常懂得觀察大人的動作、神色、語氣等,從而揣摩出大人的態(tài)度和意圖。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還有機會討價還價,因為一旦那樣,他就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逼迫家長妥協(xié)。
所有的堅持只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這是一個再怎么發(fā)脾氣也改變不了的原則。
第三,不妥協(xié)≠放任
不妥協(xié)并不等于熟視無睹,放任孩子哭鬧不去理睬。父母首先要意識到孩子在愿望得不到滿足時會鬧一些小情緒是很正常的反應(yīng)。即便是大人,在不能擁有某種東西或者不能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也會不開心,更何況是個孩子。如果父母能夠想到這一層,去充分體諒孩子的話,自然也會對孩子的哭鬧更加寬容一些,讓孩子能表達出自己心中的不滿。
這時的家長可以換個溫和的辦法,給孩子出選擇題或者讓孩子自己提出替代的解決方案。如果這時孩子自己已經(jīng)能夠平靜下來了,那他說不定自己就會妥協(xié),將要求變得更合理一些,比如,糖果留到明天再吃或者是等他做到每天刷牙后就可以得到那個汽車玩具。
第四,轉(zhuǎn)移注意力
當孩子正處于煩躁的階段,不如試試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讓他的情緒平復(fù)下來。父母可以先把爭議擱在一邊,在適當?shù)臅r候和孩子一起去做點別的事情,讓他跳出剛才給他帶來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問問他今晚想吃什么,或者邀請他一起去準備食材。
不過,父母也需要看孩子的狀態(tài),如果孩子非常抵觸做任何溝通或者他已經(jīng)鬧得筋疲力盡了的話,還是不要再折騰了。
第五,給他平靜下來的空間和時間
以上都做過了,孩子仍然長時間地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不停發(fā)脾氣而制止不了的話,父母不妨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和時間,讓他自己去調(diào)整。把孩子獨自留在自己的房間里,告訴他想喊就喊吧,等平靜之后再出來。通常,孩子一開始會大喊大叫地鬧騰一番,但當他發(fā)泄夠了或者累了,自己想明白就會安靜地出來,不再鬧騰。
這時,如果孩子能夠自己安靜地走出房間,父母一定要把剛才的不愉快忘掉,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孩子,做一些鼓勵,比如由衷的贊揚和溫柔地擁抱,陪孩子呆會兒再繼續(xù)干各自的事情。
不愛去幼兒園的孩子,我該拿你怎么辦?
對于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難免會遇到這樣的窘境:孩子哭鬧著不肯去幼兒園,或許這個問題出現(xiàn)在他剛剛?cè)雸@的時候,但也有可能變?yōu)橐粋€無法解決的長期問題。這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的該怎么做呢?
對于孩子而言,去幼兒園就意味著遠離熟悉的環(huán)境和親人,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老師和小伙伴,他們首先表現(xiàn)出的是情感上的不適應(yīng),讓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其次是生活方式的不適應(yīng),之前在家生活隨意性大,現(xiàn)在卻被幼兒園生活約束,本來家里幾個人照顧他,現(xiàn)在卻什么都要自己做,還要學(xué)會分享和等待,于是他們產(chǎn)生了“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因此,他們焦躁不安,并哭鬧不止,試圖向家長傳達不想去幼兒園的信號。即使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適應(yīng),看似已經(jīng)習(xí)慣了幼兒園的生活,可一旦孩子在幼兒園遇上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假期在家呆久了,又或者發(fā)現(xiàn)可以賴在家里的理由,就又會開始哭鬧,這讓家長頭痛不已,此時該怎么辦呢?
讓孩子對幼兒園產(chǎn)生向往
案例一:涵涵是個瘦弱又怕生的女孩,每天都是由家人抱著上幼兒園。原本只要她哭鬧,家人就會順從她的意愿不出門,或者中途接她回家,時間久了,她也沒完完整整地上過幾天學(xué)。今天媽媽剛抱著涵涵走到幼兒園門口,她就哭著對媽媽說:“我不上幼兒園了,我要回家。”媽媽說“幼兒園可好玩了,有很多玩具,還有很多小伙伴?!焙宦牽薜酶舐暳耍骸拔也煌嫱婢撸也灰』锇?,我要回家?!焙吙捱厭暝?,就是不想入園。
對策:家長在孩子入園前就應(yīng)該提前告訴他,你已經(jīng)長大了,要像爸爸媽媽上班和哥哥姐姐上學(xué)一樣,該上幼兒園了,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老師會彈琴、唱歌、跳舞、講故事,還領(lǐng)小朋友做游戲,老師喜歡每一個小朋友,上幼兒園的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能干,鼓勵的語氣會使孩子從心理上對幼兒園產(chǎn)生好感。此外,在入園前還可以帶孩子到即將就讀的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減少陌生感,參觀活動室、休息室等,使孩子正式入園時覺得有一種熟悉感,心理上會有一種安全感。
對于已經(jīng)入園的孩子,要確保送他去幼兒園時家長的情緒必須是愉快的,孩子從心理上也能感受到上幼兒園是一件愉快的事,從而產(chǎn)生愉悅感。而且一定要按時送園,準時接回。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則要積極引導(dǎo)孩子回憶幼兒園里發(fā)生的有趣事情,在言談笑語中家長要流露出對老師的喜愛和信任,表揚孩子的行為,讓他覺得上幼兒園是開心又光榮的事情,對此有期待感。在生活中,切記不要拿上幼兒園嚇唬孩子,比如當孩子調(diào)皮不聽話時,不可用“你再不聽話就送你到幼兒園”“你不聽我的,那我就告讓老師來教訓(xùn)你”,這樣容易讓孩子對老師產(chǎn)生恐懼心理,更不愿意上幼兒園了。此外,當孩子沒有特殊原因拒絕入園時,一定要有原則,不聽孩子的無理取鬧,堅持底線。
鍛煉孩子的能力
案例二:帥帥在幼兒園里總喜歡一個人坐在小椅子上,嘴里不停嘟囔。午飯時坐著不聲不響不肯吃飯,老師喂他也不吃,到了午睡時間,就是不到床上去,怎么哄都不肯,就愿意一直坐在椅子上。帥帥媽媽說:“孩子每天在家吃飯時都是爺爺奶奶追著喂,老人喜歡安靜,不陪他玩游戲,等我和孩子他爸回到家陪他玩,就會玩到很晚,于是每天早上都讓他睡到自然醒,他說幼兒園很多小朋友說話太吵了,不喜歡上幼兒園。”
對策:家長在人園前應(yīng)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技能,如:自己吃飯喝水、自己漱口洗手、自己大小便、自己擦屁股、自己穿脫鞋扣扣子等等,這樣等孩子離開父母上幼兒園,由于他具備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會覺得自己很能干,能很快地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和新要求,也不怕沒有家人的照顧,同時還會很自信地與他人交往,幫助他人等等。
此外,父母要減少寶寶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生活中要多讓孩子和別人交往,除了同齡的孩子外,也盡可能地讓他多接觸除了家人之外的其他成年人,學(xué)會接納陌生的環(huán)境。比如,周末約朋友孩子一家一起出去玩,或帶孩子到朋友家做客。其次,家長要幫孩子建立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xí)慣,要配合幼兒園老師改變原本家庭生活作息時間的隨意性,制定與幼兒園相仿的作息時間,尤其是在雙休日、節(jié)假日時,更要提醒孩子按時作息,包括早上起床時間和晚上入睡時間相對固定,這樣不僅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而且還有助于孩子規(guī)則意識的形成。
學(xué)會當放手
案例三:陽陽每天都去幼兒園,不哭也不鬧,但他就是不進教室,明明要上課了,他卻在操場上玩各種大型玩具和體育器械,樂不思蜀。爺爺奶奶叫他進教室,他當沒聽見。上課鈴聲響后,爺爺奶奶更是放不下心,總是在幼兒園門口徘徊,擔(dān)心他會跑出教室,找各種理由探望。后來,當家人數(shù)落陽陽的表現(xiàn)后,他就抱怨說在幼兒園上課一點也不好玩,他寧愿在家玩耍。
對策:很多家長舍不得離開孩子,當孩子入園后,一看班上孩子多,擔(dān)心老師照顧不到,怕孩子吃不上,喝不著,尿尿不知道說,是不是有孩子欺負他,于是總時不時地去探望。家長的這種心理很正常,畢竟孩子第一次遠離自己的視線。但是家長也要信任幼兒園的老師,不要舍不得孩子,更不要常去探望,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因為家長抱著一種憂愁擔(dān)心的態(tài)度去探望,會讓孩子認為上幼兒園是一件傷心的事情,甚至行為變得更加任性。而且一旦孩子發(fā)現(xiàn)家長放不下自己后,會時刻想著家長怎么還不來,這樣不利于老師組織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使孩子盡快克服焦慮和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guān)系。
在孩子最初入園時,家長應(yīng)盡可能把孩子的基本情況向老師介紹,如孩子性格是活潑的還是內(nèi)向的,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生活習(xí)慣有哪些,害怕什么,有沒有過敏史、疾病史等等,以便老師心中有數(shù),使教師盡快熟悉了解每一個孩子,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更好地開展工作。孩子入園后,則學(xué)會適當放手,如果放心不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同時也和老師保持聯(lián)系,做好家園配合。
孩子早戀了,該怎么辦?
在充分尊重的基礎(chǔ)上,加以引導(dǎo):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培養(yǎng)其與人的交往能力。
“初三下半學(xué)期孩子有喜歡的異性,而且有點單相思”——很正常,請不要因為中考在即而把問題復(fù)雜化。大禹治水的成功之處在于“導(dǎo)”而非“堵“,您的孩子正在成長,需要您的耐心和愛心。
像您說的孩子一說就脾氣很大,說明您可能是單純干涉的多了,一味橫蠻阻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推到對立面,與其這樣,還不如支持他,告訴她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并且告訴她要做到更好,否則那個男生會不喜歡你的~~
實際上,現(xiàn)在的孩子,什么都知道,其實根本不用說什么大道理,能保持他和家長之間沒有太大的隔閡是最重要的,家長如果只是一個勁兒的叨叨,孩子能不煩么?!所以,要和他聊天,而不是談話??!
青春期誰都有過,早戀?如果能利用它來增長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績,真的不算什么!甚至還是件好事呢~~您說呢?
育兒觀念:當孩子跟你說“我不會”,怎么辦?
我們和孩子一起玩,你讓他他畫畫,他說不會;讓他折飛機,他也說不會……
“我不會!”孩子經(jīng)常這樣說來解釋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務(wù),是孩子真的不會嗎?還是孩子懶惰?不愿意去做?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再做結(jié)論。
有些心急的媽媽聽到孩子這樣說就會大包大攬,把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全部承擔(dān)下來,直到有一天,她總結(jié)的說:這個孩子什么也不愿意自己做!
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么愛說:“我不會”呢?
一、真的是能力達不到,不會做
你已經(jīng)給3歲的童童講了許多遍小紅帽的故事了,今天童童還是纏著你講故事,你說:“那你給媽媽講一遍吧!我都給你講好幾遍了!”童童不同意的說:“我不會!媽媽講!”。怎么辦?
不要責(zé)怪孩子不會講,3歲孩子是語言發(fā)展的高峰期,雖然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簡單表達自己的語言能力,但是有些孩子還不能連貫得來講故事。尤其是有許多家長是讀書講的,語言會更流暢,他們還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孩子要反復(fù)聽家長講,然后他們再不斷積累。
建議家長在給孩子讀了五遍以上的故事時,有意的把故事中的名詞空出來,讓孩子填充,這樣孩子會覺得簡單,然后又有興趣。慢慢的家長再增加難度,直到幫助孩子復(fù)述故事,這樣孩子就覺得不難了。
二、缺乏自信
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讓愛唱歌的妞妞給大家唱個歌,妞妞卻躲在姥姥懷里不肯唱,最后紅著臉說:“我不會!”怎么辦?
首先在眾人面前表演是要有足夠的自信心,當孩子還有準備好,或是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在看著他,他們會感覺倍受注目,而變得緊張。
如果孩子喜歡表演,家長可以和孩子精心挑選一個小節(jié)目,在家里練習(xí)好。當有場合需要表演時,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并且不要強迫孩子,要多鼓勵他。即使是表演得不好或是沒有完全表演完我們都要肯定孩子的表演,因為孩子的自信心是靠大人的肯定得來的。
三、孩子不喜歡做這件事,以不會為借口
媽媽在擦地,地中間擺著牛牛玩的積木,媽媽喊:“牛牛,把你的玩具收了!媽媽要擦地!”牛牛這時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呢,敷衍的說了一句:“我不會!你幫我收吧!”怎么辦?
當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分析一下孩子是不是一定要做這件事情,比如上面例子就是需要牛牛自己做的,是習(xí)慣的養(yǎng)成,因為他自己玩的玩具一定要自己收拾才對。他說不會是不想現(xiàn)在放下電視而去收拾,不要讓孩子的借口成功!
但是如果換成家長希望孩子學(xué)習(xí)的某種知識,比如識字、英文等等,我還是建議尊重孩子的興趣,等孩子有興趣了再學(xué)也不遲。
分析過孩子是要自己做的事情后,我們再看看他在干什么?上面的例子是牛牛在看動畫片,我建議媽媽把積木給他留著,并通知牛牛:“請你自己收拾好玩具,如果現(xiàn)在你看電視,可以等動畫片演完再收拾好!”
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要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做,即使是我們可以很輕易幫他做也不要去做,因為孩子其實都是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只是他們需要有一個好的習(xí)慣,一個人要獨立面對社會就是從自己照顧自己開始的!
不要讓“我不會”成為孩子懶惰、推卸責(zé)任的借口!
不要自作主張認為你的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了,孩子能不能做我們都不知道,也許他可以,也許他還沒有能力。沒關(guān)系,我們一定要鼓勵孩子大膽的去嘗試,只要他去做了,就離成功近一步了,即使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孩子說的“我不會!”要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