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兩歲妞撒潑的壞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兩歲半讀幼兒園合適嗎 幼兒故事7歲 幼兒故事2歲 對付兩歲妞撒潑的壞習慣**的撒撥是越來越頻繁,這不星期天帶著她去店里,這家伙突然想起要吃海苔,我說少等一下媽媽去給你買,就這都不愿意了,當場就躺到了店門口的地上,拉也拉不起來,嘴里啊拉啊拉的鬧著,卻不見一滴眼淚,當時那叫一個氣人,說好話,嚇唬都不成。其實**奶就早反映**后來的脾氣越來越倔,愛上了撒潑,讓我好好管管,可是不到兩歲講道理又不通氣,以前嚇唬過兩次,后來聽有經(jīng)驗的媽媽說孩子不能嚇唬,會把孩子嚇掉魂,也會拉開孩子和大人的距離,嚇唬孩子來教訓他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而打她更是行不通,打孩子還會在孩子的心理發(fā)育上造成不良影響。
那孩子撒潑要不要管呢,頭都大了,以前呢只會裝裝哭,即使偶爾撒一下說一下就自己起來了,現(xiàn)在呢,遇到什么事她不順心就開始往地不躺,去地上抱她,抱著抱著就往下墜,身體使勁向下,怎么也拉不起來。更過份的就是現(xiàn)在愈演愈烈,竟然在我面前還撒起潑來,躺在地上不起來,這真是讓我頭痛。
管吧,不過有的專家提醒說兩歲左右的小孩前腦沒有發(fā)育成熟,前腦是控制情緒和行為的,因此他有時候會無端的發(fā)脾氣,正常的,等大腦發(fā)育完全了,就不會這樣了。因此大人最重要的是耐心,你可以不理他,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但千萬不要責罵他。
但有經(jīng)驗的媽媽則說寶寶的這種行為是為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讓爸爸、媽媽去扶他起來,而不是自己起來。他以為自己鬧得越兇,爸爸、媽媽就會越容易心軟。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去好言相哄還是批評,對他來說都是一種鼓勵,同時也是一種慫恿,不加以制止會愈演愈烈。
找了好多媽媽給支招,媽媽說最有用的辦法是:不要理睬他。也不要流露出遷就或憐憫之情,更不必生氣,甚至怒吼。很平靜地告訴他:“孩子,站起來?!比绻龥]有反應,就從他身邊走開,讓他自己在那兒。他看見你不理他,肯定會跟在屁股后跑來的,可以再告訴他一遍:自己站起來?;蛟S經(jīng)過幾輪的反復,她就會明白自己的行為不會讓自己達到目的,不會讓大人妥協(xié),就會自己站在起來了。
而在撒潑的氣氛淡化后,孩子也不再打滾時,可以給孩子講好孩子不應該這么做而應該怎么做之類的道理。使孩子感到父母并不是不喜歡自己,而是不喜歡自己撒潑。這樣就可以防止孩子產(chǎn)生情感錯覺,把父母看成兇狠的人。久而久之,只要堅持這方法去做,使孩子感到那一套辦法既費力又不管用時,就會把這壞習慣改正過來??磥碛齼郝飞衔乙埥桃獙W習的東西還會更多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正確對待孩子的壞習慣
正確對待孩子的壞習慣轉眼間,孩子們又開學了,寶寶也上幼兒園嘞,她上幼兒園可開心了,不像別的孩子一直哭,而是對這么多小朋友感到新奇,對新環(huán)境有很多的期待,愛上了幼兒園。這讓我非常的欣慰,孩子一天天長大了。
可是沒上幼兒園幾天,許多壞習慣都帶回來了,比如說地上隨便座,咬手指甲等。最讓我擔心的就是在想事的時候喜歡咬手指甲,開始只是偶爾咬,可時間一長,不僅是想事情的時候,就是看電視的時候也咬指甲。雖然我經(jīng)常提醒寶寶,但是寶寶每次都記不住。
我知道想要寶寶改掉壞習慣,就必須用一種方法,讓她知道咬指甲是不好的。
周末,我準備了一下資料,打算給寶寶“上課"。
“寶寶,你看看這個"。
我吧圖片遞給寶寶,上面的東西讓寶寶嚇了一跳。
“這是什么呀,看著真惡心。"
“這是媽媽從醫(yī)生阿姨那里拿的",我指著圖片上的東西說,“你看這些東西就是放大的細菌,是不是很嚇人。"
寶寶點點頭。
"你知道嗎,這些細菌都是你指甲里面的。"
寶寶看著自己的指甲:"是嗎,我怎么看不到呀。"
"細菌是一種很微小的生物,眼睛是當然看不到的,不過你看,"我指著寶寶的指甲,"你看這里面是不是有黑色的東西?"
"這就是細菌?"
"這些是臟東西,里面就有這樣很多的細菌,你想想看,你咬指甲的時候,這些細菌都跑到你的嘴里,然后跑到你的肚子里,是不是很可怕。"
"真的好嚇人哦",寶寶看著自己的指甲。
"是呀,所以你以后不能在咬手指甲了"。
經(jīng)過我這樣一講,寶寶開始注意不在咬指甲啦,慢慢的改掉這個壞毛病。
孩子難免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這時,一味地指責或者打罵都只能起到反作用,因為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他覺得是無所謂的行為,強行阻止只會讓他產(chǎn)生抵觸心理。所以做為父母,面對孩子的壞習慣,應該耐心的解說和引導,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習慣是錯誤的,才能讓孩子從根本上改正錯誤。
孩子的壞習慣是慣出來的?
孩子的壞習慣是慣出來的?昨天下班回家,正好趕上吃飯,于是大家吃過晚飯后,我去收拾廚房洗碗,**奶奶給她洗澡,可不知一洗完就睡覺了,當時19:30分,我覺得挺奇怪的,怎么這早就睡覺了呀,一問才知道,中午是11點就睡午覺了,睡到12點多就起來了,下午沒再睡,按理說這個時候睡午覺挺正常的,也難怪這么困呢?睡就睡吧,睡早點也好點,結果這個小家伙睡到晚上8點多就起來了,一起來就哭鬧,正好我要出門,就帶她下樓了,一想到要出去就開心起來了。
晚上11點了時,我正準備帶**去睡覺,可進了房間,她就是不肯,還要跑到客廳來玩,被我制止了,可**奶奶不忍心了,又過來抱一下,這會更耍賴了,怎么都不肯去睡,結果婆婆竟然跟**說,你在床上睡吧,奶奶坐在邊上看著你,**就更來勁了,更覺得要想玩了,后來我跟婆婆說,你先出去吧,她在床上聽會故事就睡了,可昨晚小布叮故事機又壞了,婆婆出去后,**開始大哭,我當時想著,哭就哭一下吧,她本來就已經(jīng)困了的,只是看到奶奶這么在意她,就要撒嬌一下,一會就會睡的,大哭了好一陣,這時婆婆聽到哭聲又進來了,說要再抱出去玩會,她還不想睡的,不管我的制止,還是抱出去了,在沙發(fā)上對**又是哄又是搖的,還幫著抓頭發(fā),這樣讓她好睡些。不一會的功夫睡著了。
話說到這里,真的是不得不說,孩子很多時候是慣出來的,睡前哭一下又有什么呢?讓她哭一下就是要讓她明白,不是你所有不合理的要求,我們大人都要順著你,對吧,可當你在教育孩子時,有人在旁邊幫著孩子的話,孩子是不會聽的,很簡單的睡覺問題就搞得這么麻煩,經(jīng)常都是睡覺沒個固定時間的,我真想說,我下次再教育孩子時,你能不能不插一手呀!我知道大家都是為孩子好,可是孩子更需要從小就培養(yǎng)好的生活習慣!
育兒知識:父母會慣壞孩子的壞習慣
1。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后長大成人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臟”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時,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到他20歲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我們不難想象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準反應會是措手不及。
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后嚴重的罪惡感,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
5。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后面,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臟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yǎng)成他日后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6。毫不限制他的讀物
小心啊,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凈,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7。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日后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8。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nèi)绾文芰私狻板X歹賺”,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9。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
10。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象這種心態(tài)“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問題嗎?永遠站在孩子這邊,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11。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臺階下,孩子們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既然沒辦法那就干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行為習慣:如何對付愛打人的寶寶
整理了行為習慣:如何對付愛打人的寶寶,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的行為問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關注孩子這方面的問題,只有從小培養(yǎng)地好,才能夠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品格。有時候稍不注意,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問題的話就會造成孩子的性格方面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于孩子以后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兩三歲的孩子慢慢地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在會控制自己的身體以后,逐漸明白自己的小拳頭是一件非常厲害的法寶,慢慢地就會開始學會“打人”這種攻擊人的行為。
如果在寶寶出現(xiàn)打人行為以后,爸爸媽媽能采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他的話,過了一段時間后,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會逐漸明白用自己的小拳頭打人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不會打人了。
可是有的爸爸媽媽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對于孩子打人的行為,爸爸媽媽束手無策,那么,爸爸媽媽要怎么樣應對孩子打人呢?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講講。
1.分析打人的原因
小孩打人一般有三種情況:打大人、打小朋友和打自己。小孩子動手打大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自己不開心,就想著打爸爸媽媽。第二個原因是想讓爸爸媽媽注意到自己。
打小朋友是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小朋友之間沒有溝通好,對于別人的話產(chǎn)生了誤會?;蛘邉e的小朋友沒有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打自己的行為是通過自虐達到目的,要是爸爸媽媽沒有及時處理,讓孩子形成了習慣,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
2.爸爸媽媽首要鎮(zhèn)定
要是孩子一打人爸爸媽媽就很緊張,就像遇到了大事,不管不顧,全盤答應孩子全部要求的話,那么孩子會覺得,我打人的時候大家都會怕我,打人是很有用的,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孩子的這個行為愈演愈烈。
有的爸爸媽媽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會很生氣,可能會直接打孩子,這些都是不對的。如此一來,孩子可能會覺得打人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爸爸媽媽處理打人行為的模式,孩子也會無意識地開始模仿。
當孩子打人之后,爸爸媽媽最好是能夠溫和堅定地否認這種行為:打人是不可取的,打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首先要控制住孩子的小拳頭,然后用堅定的眼神看著他,一次,兩次,每當孩子要打人的時候都這樣,反復的多次的具體講解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明白這個行為是錯誤的,然后不再犯。
3.說出自己的打人動機
除去表面的這些原因,可能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還會存在著其它一些原因,比方說是孩子做某件事受到了挫折,有時候孩子會因為不會畫畫,不會壘積木而動手打人,或是別人沒有聽自己的話,或者是別人闖進了自己的私人領域之類的。
爸爸媽媽在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要讓孩子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還能夠鍛煉了孩子的語言。
4.發(fā)泄了剩余的精力
爸爸媽媽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和能力,要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情的成功不僅僅是依靠打人,還可以有其它的解決辦法,孩子明白了之后便會尋找另外的方法而放棄打人。但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在慢慢的成長,爸爸媽媽要細心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孩子打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如果看到孩子打人一定要及時制止,同時耐心勸導,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