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孩子書海遨游的導航者
發(fā)布時間:2020-10-31 開學季如何做好幼兒園入學準備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做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女兒典典現(xiàn)在很愛看書,每天早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看書,每天晚上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看書。看到她對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我很欣慰。但同時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閱讀,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內容關
走進書店,幼兒書籍林林種種,直沖眼球。孩子會對每種書都呈現(xiàn)出短暫的熱情,但最后她還是沒有能力找出自己真的最愛,此時就需要家長來幫孩子挑選了。挑選時要堤防兩種錯誤心理。
一是超前心理。做父母的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應該讓她看一些大孩子書,才能使她更聰明,結果呢!看是看了,但消化吸收的并不好,另外還會使孩子有種恐懼心理,比如說現(xiàn)在我女兒可是就由于看了難度較大的迷宮圖,而對走迷宮失去了興趣。
二是名著心理。在幫助孩子選書的過程中,往往有些父母為了盡早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而偏愛名著,我認為名著的可讀性固然很強,但并不全適合幼兒,只有幼兒對名著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并對其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直觀印象,那她才能興致勃勃的聽你的引讀,而不致于把它當聽是催眠曲,現(xiàn)在我正在給我女兒讀《西游記》,她對此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并經(jīng)常會提出問題和模仿其中的人物,我想這次閱讀為孩子走向童話世界開啟了一扇門。有時看著孩子這么入迷的聽《西游記》,自己就會情不自禁的想是不是接下來該讓她走入三國的世界了呢!可是理性的思考之后覺得并不妥,一是孩子對三國演義的人物并沒有直觀的認識,讓她憑空去體味劉備的深厚、諸葛的睿智、張飛的魯莽肯定有一定的難度,另外,三國里的權勢之爭以及打打殺殺的情節(jié),到底適不適合幼兒,還需進一步考證。
因此我建議,在引導孩子讀名著之前,應先讓孩子了解其中人物及其片斷,然后再引領孩子閱讀效果會更好。
二、時間關
孩子上學、父母上班、老人做家務,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的閱讀成為習慣呢!這就需要父母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時空環(huán)境,爭取讓孩子把閱讀當成生活中的很自然的一部分。通常我們在吃完晚飯后,孩子就會說:“外婆看電視時間到,我和媽媽學習時間到”。于是我就帶孩子來到房間,放上學習桌,一起畫畫、涂顏色、看書、看報紙、超市海報、玩撲克、棋子等等。孩子這段時間很開心,我看著她成長也感覺到很快樂。然后8點多一點,開始睡覺,同時送個一個小故事。如果我晚上不加班,我就會雷打不動地在那個時間段時和孩子一起學習。幾年下來,我覺得這段時間學習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但作為家長我覺得還有一些遺憾,就是自己從來沒有為這段時間認真?zhèn)溥^課,隨意性太大,我想只我們母女倆共同努力,我們的學習質量是可以再提高的。
三、識字關
隨著孩子的成長
,閱讀肯定要由他人導讀起向自主閱讀,在這過程中,識字是關鍵?,F(xiàn)在我沒有特意的教孩子識字,只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一些常用字我會帶著她一起讀音組詞。比如讀到“孫悟空大戰(zhàn)紅孩”兒時,我會帶著她讀空kong,天空的空,空間的空、紅hong,紅色的紅,紅領巾的紅、五星紅旗的紅?,F(xiàn)在她也能認幾個字了,如人、馬、面、大、小等。我想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她的識字量和詞匯量也會隨之增加的,終有一天她會自主閱讀的。
孩子成長的路還很長,書將是她終身的朋友,閱讀也將伴她一生。于之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她找到好朋友,養(yǎng)成好習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yè)
一、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yè)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yè),一量發(fā)現(xiàn)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薄罢f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 其實,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打開。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建議做法時: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yè),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檢查:
1、孩子低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 做完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你再看看”或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一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及時稱贊和鼓勵。
2、孩子讀高年級時,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 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負責、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二、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專心寫作業(yè)的習慣 有許多家長擇時,孩子寫作業(yè)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也做半天,怎么辦?
1、“限時鼓勵法”糾正 舉個例子: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yè)量,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然后征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shù)學30分鐘能做完嗎?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就獎勵一個你喜歡的東西可帶你到xxx玩。”通常情況下孩子會樂意接受的。 若發(fā)現(xiàn)孩子寫作業(yè)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xiàn),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就好,畢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為,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jīng)做了15分鐘了,加油!”
2、“中途安撫法”糾正 舉例說明:發(fā)現(xiàn)孩子做作業(yè)拖拉,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撫摸他的頭,問“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道沒有難題,這時父母要表現(xiàn)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爸爸/媽媽等著你好嗎?”這咱方法,實際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為,然后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yè)。 越是責罵、數(shù)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3、“直接要求法”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換這種方法試試:事先了解孩子的作業(yè)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yè)不多,用20分鐘可以做完,數(shù)學稍多點兒,用35分鐘時間可以做完。 那么,父母要說到做到,在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fā)火。讓孩子明白:父母說話是算數(shù)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帶有強迫性,事先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請老師做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yè),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三、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點撥那些“爬坡”難題,父母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1、讓孩子反復讀題 許多題目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立即告訴他如果做,甚至將版式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yǎng)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是,你會做出來的?!碑敽⒆幼龀鰜硪院?,父母要高興地稱贊:“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讀題,就會做了?!边@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孩子不會做的題,父母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2、用例題作輔導 對于孩子經(jīng)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jù)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是,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么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jīng)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3、只講關鍵點 對于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么,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里,找到什么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jù)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高科技孩子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么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后,許多爬坡題父母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么還是建議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么列算式,怎么做題,如果這樣看似難題解決了,其實孩子思路沒有打開。
如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科學的啟蒙應該怎么進行?如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讓他們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關于科學啟蒙的書籍有哪些?作為蒙氏教育及奧爾夫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師,耶魯大學人類學博士,當當媽為大家解惑。
1、您好!我兒子今年幼兒園大班,這半年幼兒園教了一些小學的內容,如學拼音、練聽算、學珠心算等,這應該算提前教育,而不是早期教育吧?這樣做好嗎?
當當媽:孩子生來就有一種學習和探究的欲望,他的好奇心驅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每一件事直到掌握為止。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幼兒階段孩子的主要活動是探索周圍的世界,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幫助孩子發(fā)展對科學的興趣。我經(jīng)常和一些媽媽交流,她們說有了孩子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如此貧乏,天文地理都想知道,但是要工作,要帶孩子,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掌握各種知識。其實,幼兒的科學學習最重要的不是從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知識,而是培養(yǎng)一種探索的熱情和探索的精神。有位科學家回憶童年對他影響最大的事情,是發(fā)現(xiàn)自己放在小瓶子里的蠶竟然結了繭,后來變成了飛蛾。這一事件,給他帶來的沖擊,使他終生對自然充滿濃厚的興趣。童年的經(jīng)歷造就了一個科學家。反觀我們現(xiàn)在早教中,老師帶著孩子養(yǎng)蠶,迫不及待地告訴孩子全過程,而不是等到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
2、那什么時候進行知識的灌輸最合適?我的孩子喜歡玩土、玩石頭,不喜歡看畫報怎么辦?
當當媽:活的知識任何時候都不是灌輸?shù)摹:⒆有枰谝皇值年P于世界的體驗,而不僅僅是通過書報得到的二手資料。在蒙氏教育中,關于自然的部分,我們盡可能帶孩子去見實物,去摸實物,然后孩子才能形成概念,進而對書報中的知識感興趣。玩土玩石頭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呀!孩子接觸不同材質,對重量、形狀等等有了真實的感覺,就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這也是蒙氏教育的最根本。
3、貝貝媽:當媽好!我兒子快6歲了,喜歡看科學類的電視節(jié)目,比如《藍貓?zhí)詺?000問》和《比克曼的世界》。一個是傳統(tǒng)的演示說教,一個是鬧哄哄的有趣實驗,你覺得哪類更好?你有什么好節(jié)目推薦嗎?
當當媽:坦率地說,我不是很喜歡藍貓,太灌輸了。比克曼可能六歲以上的孩子比較喜歡,對小的孩子來說有點太鬧了。其實,對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有機會和自然接觸,和動植物接觸,對它們感興趣,了解一些概念,就可以了。只在五六歲之后,才會對其中的邏輯關系感興趣。我推薦一套圖書,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親親自然叢書》,很適合親子共讀。但孩子的第一手經(jīng)驗是最主要的。
我覺得不少媽媽還是想給孩子一個唯一的、最正確的答案。但實際上,首先幼兒需要得到的不是這種答案,而是你對他的探索的鼓勵和允許。而且,許多事情科學上并沒有最后的答案。
給大家講個故事: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美國的費曼,講過父親是如何給他做科學啟蒙的。他父親經(jīng)常帶他在樹林里散步,在別的孩子的父親忙著告訴孩子這是一只什么鳥,那是一只什么鳥的時候,他的父親鼓勵他去觀察小鳥為什么有某種舉動。然后提出假設,再去驗證。這是費曼在科學研究中終生使用的方法,他沒上學時,父親就在樹林里教會了他。所以只有費曼成了科學家,而滿腦子都是標準答案的孩子卻沒有。
如何有效的輔導孩子做作業(yè)
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依賴教師,作為家長,應當主動承擔起孩子在家庭時間段的教育責任,不僅是文化上的,從某種程度上講,生活習慣、行為舉止等養(yǎng)成教育,更不可忽視。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竭力避免輔導誤區(qū),應重視有效方法的運用。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放學后,家長要以身作則,主動關閉電視、電腦、手機等,以免對孩子的學習有干擾。家長最好與孩子一起進入學習狀態(tài),孩子安靜的寫作業(yè),家長可以看書報,或習字,做孩子學習的表率。
二、給孩子立規(guī)矩。不立規(guī)矩,不成方圓。校有校紀,家有家規(guī),要給孩子講清楚,作業(yè)完不成,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以及要受到什么樣的懲罰。要逐步培養(yǎng)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適時輔導。遇到孩子不會的問題,不能直接告訴其答案,家長要循循善誘,幫助孩子想出答案來,更不能放縱孩子動輒上網(wǎng)搜的毛病。
四、心理疏導。如果孩子對作業(yè)有畏難思想,或厭惡情緒,家長切忌態(tài)度粗暴,應與孩子一道找出問題癥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讓孩子明白不能知難而退,而應知難而進的道理,這對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長、意志的磨練也大有裨益。
孩子的教育,關乎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振興;它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一道為孩子的教育加油!
如何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遺傳因素、成長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模式,這些決定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與人不同的個體。如果我們給孩子一個目標是成為最好,那就注定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不盡的孩子注定在我們眼中是“失敗”的,因為最好在一個群體中只能有一個,而且這個最好很多時候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我們可以引導每個孩子通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憑借自己的聰慧、就是在自己遺傳因素確定的發(fā)展空間里面努力發(fā)展到一個較高的程度。
1、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作為具有群體性生存屬性的個體,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他人的接納和與他人的和諧相處對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所在群體接納的人,在情緒上往往是消極的,在狀態(tài)上往往是缺乏活力的,在行為上往往是主動性不強或者是叛逆的。作為高中生而言,他在身心方面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完全區(qū)分和正確對待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時,作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在一個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起過巨大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作用的人物)
長對孩子的接納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無條件的接納孩子,不去討厭他,不去打罵他,不去用言語或體態(tài)表達自己厭惡的情緒,接納他的好,也接納他的不足,把他整體接納下來。
不是說對孩子的不足和問題聽之任之、視而不見,無條件接納的目的是為了在建立良好親子關系、讓孩子在家庭中找到歸屬感的基礎上引導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正視問題并最終克服不足、超越自我。
2、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勢,引導孩子學會接納自我。
作為一個有智慧的家長,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勢,并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了并且欣賞他的長處。這一點很重要,對孩子而言,父母是自己的重要他人,父母對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對孩子的自我認識以及親子關系的培養(yǎng)都重要意義。作為父母我們要從孩子健康成長和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而不是僅僅從孩子的學業(yè)發(fā)展出發(fā)來看待和評價孩子。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接納自我,無論自己是優(yōu)秀還是在橫向比較中處于劣勢,首先應當接納自己,對孩子而言這實際也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并正視自己的不足。
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誘因,家長要引導引導孩子放棄一些絕對化的觀念,比如,我一定要考第一,我一定會成為最好的等等……
3、讓孩子學會體驗成功,引導孩子認識到經(jīng)過努力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成功。
心理學家威廉姆·杰爾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弊鳛楦咧猩侨绱耍麄兏M玫郊议L、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肯定和贊賞,需要通過他人的引導和自身參與,獲得最強烈的、成功的內心體驗!這不僅僅有利于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樹立和強化。作為父母我們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導孩子體驗成功,在孩子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也要讓孩子認識到成功不是難事,成功不一定要人人皆知,成功未必是驚天動地,當我們?yōu)橐患赂冻隽伺Σ⒆罱K有所收獲,這就是一種成功。我們經(jīng)過努力學會了修理汽車是成功,經(jīng)過努力學會折紙飛機也一樣是成功;我們升入了理想的大學是成功,我們經(jīng)過鍛煉克服了面對眾人發(fā)言膽怯的問題也是成功。我們要讓孩子認識到: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并堅持下去,每個人都可以有屬于自己的成功。
4、困境中給孩子以信心和勇氣,引導孩子看到希望和光明。
作為父母,我們往往希望孩子一帆風順,不遭遇任何困難和挫折,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誰也不可能真的一帆風順,誰也免不了遭遇困難和不順。作為身心發(fā)展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高中生,遭遇挫折時更容易看不到希望,失去信心和勇氣。這時,作為家長就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找到自己遇到的問題是什么以及該如何去解決和應對,讓孩子看到希望和光明,在此基礎上付出努力、超越自我,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5、別把學業(yè)成就作為孩子唯一的目標。
作為現(xiàn)代人,學校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環(huán)境之一,學業(yè)發(fā)展的好壞對人的發(fā)展、成長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就人生而言,學業(yè)發(fā)展只是人生成長中很少的一部分,學業(yè)輝煌者人生未必成功,學業(yè)平平者人生發(fā)展也未必平平。作為父母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什么樣的成績,而是要考慮如何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在學業(yè)上達到自己能力所及的較高水平。
如何輔導孩子學好數(shù)學
【1】不會的題目涉及到哪些課本上的知識必須搞清楚
這個方法非常關鍵,如果只是一味的輔導孩子做題孩子不會做了,你給他講講如何做,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基本上沒有什么幫助,因為孩子不會的題目通常是課本上的知識點沒有掌握,所以,只要把題目不會的地方追溯到用到課本上的哪些知識,就可以知道孩子哪些必會的知識點還沒有掌握,這樣一下子就能解決類似的問題,不然的話,再是到同樣的問題孩子還是不會,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大人解題的思路與方法通過會有一些孩子并沒有學習過的,比如前天我女兒做的一分數(shù)問題,我給女講的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的題,女兒怎么也聽不懂,我就按照上在的這個方法,利用他們課本上的知識與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女兒遇到類似的問題也都差不多會了。
【2】一定要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
數(shù)學和語言英語的學習方法完全不一樣,數(shù)學的原理性和思維邏輯性非常強,所以,必須讓孩子懂得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那就是把公式的來源和用途掌握了,把原理理解透了,把課本上的例搞明白了,這樣孩子才會舉一反三,只要孩子懂得了原理和方法,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就一定不會差,不會題目怎么變,孩子都能用這些原理和方法來應對。
【3】讓孩子學會找不會的題目而不是天天做都會的題目
很多家長按照老師的要求寫了大量的重復性的作業(yè),我在和孩子的老師溝通之后,那些孩子確定會的題目,直接不讓孩子再做了,而是讓孩子從一張卷當中,或者一個輔導資料當中,把不會的題目快速的找出來,這樣能有個三張卷找下來,把找出來的那些不會的題目一個個的攻破了,再回過頭來完整的做完一張卷,這樣孩子的成績上升就非常的快。
【4】一定要教會孩子做預習
從某種程度上講,不做預習的孩子想有好成績難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讓孩子上預科班的目的所在,一定要讓孩子利用假期的時間,把下個學習,下個星期,下個月的課程進行全面的預習,當孩子去學校上課的時候,應當掌握的知識,基本上孩子都已經(jīng)掌握了,再聽老師講,只是對孩子知識的一個鞏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你再看看成績如何?
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英語
《典范英語》專家委員會成員霍慶文先生
如今,英語已經(jīng)成為高考三門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很多家長而言,英語依然是個老大難問題,不知該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英語。為此,《北京晨報·教育周刊》采訪了知名英語教育專家、《典范英語》專家委員會成員霍慶文先生。
北京晨報:現(xiàn)在很多孩子都在學拼讀,為什么要學拼讀?
霍慶文:拼讀(phonics)也叫自然拼讀法或拼讀教學法,是英美等英語國家為培養(yǎng)兒童閱讀能力和拼寫能力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通過讓孩子掌握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律,做到“見詞能讀,聽詞能寫”。英語是拼音文字,單詞的拼寫與讀音之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如hop、mop、pop、top等。研究表明,大約84%的英語單詞發(fā)音有規(guī)律。因此,掌握拼讀規(guī)律非常重要,“是英語學習的突破口”。
英國孩子一般從學前班(4歲)開始系統(tǒng)學習拼讀規(guī)律,一兩個學期下來,很多孩子就能讀簡單的英文故事了;兩三個學期下來,有些孩子能讀相當于《典范英語》四五級的英文故事了?!兜浞队⒄Z》在國內較早提出了拼讀的理念,并于2011年推出了《少兒英語拼讀教程》。自然拼讀法符合英語文字的特點和規(guī)律,比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標教學法更直觀、更科學、更有趣、更有效,我國小學應大力推廣。
北京晨報:您曾多次強調語感的重要性,那么應如何培養(yǎng)語感?
霍慶文:無論學語文還是學外語,都需要培養(yǎng)語感。呂叔湘先生曾說:“語文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培養(yǎng)語感。”外語教學也不例外。許國璋先生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年英語大考只有一道作文題,題目是“重述該撒本事”,他“答得很詳細,句子也比較順,句法也有變化,只覺得無心造句,句子自成”??梢娝挠⒄Z語感到了高中已經(jīng)如此之好。有了語感,不僅交流不會有障礙,考試也不會有問題。
從英語學習的角度講,需要大量閱讀原版故事或文學作品,圍繞著原版故事或文學作品“多聽、多讀、多說、多寫”,這是學好英語的最佳途徑和方法。語感是“聽”出來的,“讀”出來的,“說”出來的,“寫”出來的。幾年前,不少省市取消了高考英語聽力考試,很多學校隨后取消了英語聽力訓練,這違背了外語教育的規(guī)律。學外語不練聽力怎么能行?聽力不行怎么能跟外國人面對面地交流?語感需要大量的語言積累,包括聽的積累、讀的積累、說的積累和寫的積累。有了大量的語言積累自然會有語感,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北京晨報: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怎么辦?背單詞有沒有用?
霍慶文:首先,選擇的故事不宜太難,生詞要有,但不宜過多,否則孩子讀不下去,會失去興趣。其次,遇到生詞要先根據(jù)上下文來猜意思,實在猜不出再去查查詞典。為了給孩子掃清閱讀的障礙,《典范英語》專門提供了注釋,這些注釋很有特點,完全是從幫助順利閱讀和理解的角度來設計的,準確、方便,孩子可“無師自通”。
第二個問題,建議把故事讀熟,故事讀熟了,不僅語感出來了,單詞也自然記住了。不建議孤立地背單詞,這種方法機械重復,費時費力,解決不了語感的問題。再說,一個單詞往往不止一個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往往取決于上下文,脫離了上下文沒有具體的意思。很多孩子在單詞上花了大量時間,卻依然沒能學好英語。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遵循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時間沒用對地方。
北京晨報:學英語過程中要不要給孩子講語法?
霍慶文:不建議講語法,一是孩子對語法不會感興趣,二是通過語法來學語言根本學不好語言。語言學習需要從整體出發(fā),“整體輸入,整體感悟,整體輸出”。
有不少老師和家長問,說《典范英語》一開始就有很多過去式,要不要給孩子講?不講?!兜浞队⒄Z》語言真實、自然、地道,反映了英語的本來面目,只要引導孩子“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就可以了,孩子積累多了自然能掌握時態(tài)的用法。學外語要多模仿,一要模仿人家的語音語調,學會一口“洋腔洋調”;二要模仿人家的用法,人家怎么用你就怎么用。
北京晨報:平時該如何檢測孩子的學習效果?要不要做題?
霍慶文:不需要做題,可以通過朗讀、復述、仿寫、寫作等方式來檢測,這些方式簡單科學,符合語言的實際運用。朗讀不僅能檢測孩子的朗讀能力,而且能檢測孩子的理解能力。當然,也可以通過提問來檢測孩子對故事的理解。至于表達能力,則可以通過復述故事、仿寫、改寫或續(xù)寫故事等方式來檢測。
如何做個孩子喜歡的好父親
導讀: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也是兒童積極情感的滿足者。父愛有助于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父愛更易促進兒童智力的發(fā)展。
月月爸:我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但總覺得孩子小時候更需要媽媽。
孫寧(早教專家):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家曾經(jīng)說過:“從生物角度講,父親是必不可少的,但從社會角度看,父親卻被描繪成養(yǎng)兒育女的局外人?!备赣H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也是兒童積極情感的滿足者。父愛有助于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父愛更易促進兒童智力的發(fā)展。
小溪爸:有的時候跟孩子玩把握不好度,玩一會兒小家伙就哭了,具體該怎么做?
孫寧:許多人認為,陪幼兒玩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幼兒們不諳世事,又好哄又不經(jīng)唬,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其實不然,幼兒自有幼兒的性格特點,有其自身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反抗性。和孩子玩,除去好的游戲和方法之外,還要注意一些原則:
形成規(guī)律———這是擺脫孩子黏人的最好方式,只要你能及時兌現(xiàn)承諾,并逐步使你和孩子之間形成一種默契,玩得既有章法又有規(guī)律,什么時候玩,什么時候不玩,時間久了,孩子也會相應的遵守你們之間的約定,不再老黏著你。
要有耐心———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時間一長,爸爸難免產(chǎn)生一種逃避的想法。但是你應該明白,你敷衍了事的時候多了,幼兒也會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他們會用一些小聰明使勁地黏著你,甚至不惜采用苦肉計迫你就范。
豐富知識———成人的思維方式和幼兒不同,唯一的辦法是做父親的進行一次再學習,學習用幼兒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當你學會了用幼兒的眼光來看眼前的事物時,你就知道該如何和孩子玩得更好了。
樹立形象———即使是和孩子玩,也要讓孩子認識到父親所具有的寬容、大度、剛強、勇敢等優(yōu)秀品質,在幼兒面前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簡單地說,要讓兒女們做到的,你首先必須做到,要讓兒女們不做的,你就不能做,而且你要學會接受來自孩子的批評,并保證不再重犯。比如你說臟話了,不幸被孩子指出,你就得虛心接受孩子的批評。
橙子爸:遇到我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怎樣跟孩子說?
孫老師:遇到爸爸也不會的問題,或者即使爸爸會也可以裝作“不懂”,并和孩子一起去探究根源,去嘗試,給孩子一個探索,克服困難的正面引導。這樣爸爸再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一個遇事不退縮、充滿好奇、喜歡研究的游戲伙伴。
家長該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yè)
讀者王女士:看到自己孩子每天都很辛苦,自己想幫忙輔導孩子做作業(yè),雖然自己很辛苦但往往適得其反,現(xiàn)在卻又不知該如何去輔導孩子。
編輯小閻:就此我們咨詢了太原市迎澤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郭宏。郭主任認為,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yè)首先要明白兩條:一、輔導不是監(jiān)督,不要一直坐在 旁邊盯著孩子做;二、輔導不是代替,不要一看見孩子不會,馬上就想講。家長輔導孩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抄作業(yè)題到規(guī)劃作業(yè)再到完成作業(yè)等,都應該是孩子 自己的事,家長要若隱若現(xiàn),但須始終關注著。具體來說,家長的輔導應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觀察,就是在孩子基本能獨立完成的情況下,家長只觀察孩子在習 慣和知識兩方面的弱點就可以了;二是分析,輔導作業(yè)過程中的一個內容就是檢查,但避諱家長檢查、孩子若無其事,應該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檢查,是共同進行時。 檢查作業(yè)就是要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原因,家長要弄清楚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到底是習慣上的還是知識上的,因為做作業(yè)有兩個目的,一是查遺補漏,二是復習鞏固。如果是 知識上的,就要進行階段性復習鞏固;如果是習慣上的,則需制定計劃,確定日程表,一點一滴改進。
此外,郭宏告誡家長,不管孩子實際情況如何,都一定不能包辦代替。要發(fā)現(xiàn)孩子遇到問題的“攔路虎”、障礙的實質所在,是概念上的、計算上的,還 是審題能力上的?先給孩子適當點撥,然后讓孩子自己完成。另外,她建議家長給孩子安排一項家庭作業(yè):課前預習?!凹彝ブ姓n前預習,課堂上當堂消化,作業(yè)中 復習鞏固,再進行階段性復習鞏固,這個孩子的知識和能力上就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了?!?/p>
總的來說,“家長輔導孩子作業(yè)時要扮演好‘三種角色’:一是思想的引領者,二是學習的幫助者,三是習慣的培養(yǎng)者。但其中一個主導思想就是:要與孩子一起完成作業(yè)。”郭宏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