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需要充當專業(yè)老師
發(fā)布時間:2020-10-31 幼兒園老師給家長道歉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道歉 幼兒老師故事我雖然是一名小學教師,但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問題上教師這個職業(yè)對我?guī)椭膊皇呛艽?,因為我用來對付學生的那一套不一定會適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為我不是學前班的專業(yè)老師,所以我要在這里想廣大的學生家長說一句話:知識傳授的任務教給她們的老師,我們要做的事是鼓勵、支持、監(jiān)督,還有給他們愛。
一般的家長會認為,有時候學校里教的不夠,或者自己的孩子成績比別人差,自己要幫他一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傳授是不是符合老師的傳授思路,你的傳授是不是能夠被孩子承受,你的傳授的知識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一味的追求孩子的知識積累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因為孩子的知識積累是一個徐徐漸進的過程,沒有其它方面的成長只有孩子知識積累的快速增長無疑會快速消耗孩子的學習潛力,原有的天才就可能被你扼殺在搖籃里。因此,我一般不會直接介入孩子的學習,直接去代替老師的傳授,哪怕你是一個名師也是不恰當?shù)摹?/p>
家長雖然不需要去充當專業(yè)教師的角色,但是家長作為孩子的父母需要為孩子的成長做出巨大的貢獻。首先去鼓勵孩子的學習和運動,當孩子想做一件事情時,不要因為有危險直接否決掉它,因為孩子并不會懂得你為什么不讓她做,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有很大的逆反心里,你對孩子的幫助就會失去作用,甚至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孩子也會拒絕你的幫助。在這個時候,我往往會很耐心,讓孩子感受到危險,再跟她說怎么樣去避免危險,這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不可能一輩子在孩子身邊,你的責任是鼓勵孩子學會獨立,而不是干擾阻礙孩子的獨立。孩子上學前班了,可能孩子在學校里學習需要的東西特別多,有的家長可能不是很在意,其實這些東西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你一次馬虎的準備可能就會讓孩子失去一次學習的機會。因此,一般學校里孩子需要什么東西我會盡量去準備,有時候還會讓孩子參與到這個準備的工作中來,讓孩子去感受這些東西,因為感受也是幼兒階段的一種學習方式。n4507.cn
還有家長有一個很重要的責任是監(jiān)督,監(jiān)督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這個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的時間和耐心,因為孩子不是成年人,她不知道對錯,她有的只有喜歡和不喜歡。因此,家長需要在她的日常活動引導孩子玩,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孩子玩耍。只有適當?shù)囊龑Ш⒆?,才能有效的監(jiān)督孩子,讓孩子不至于養(yǎng)成不良習慣。當孩子有不良習慣的苗頭時,不能直接封殺,那樣會讓孩子更加對這件事感興趣,甚至會加速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我一般會用一些好玩的活動吸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用快樂來扼殺這種不良苗頭,等孩子不感興趣的時候才用一些事實讓她明白這種不良習慣的壞處。
其實
,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成功的經驗也不是很多,我只是抱著愛孩子的想法,讓孩子過的快樂一些。但是也不過度寵孩子,只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讓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出現(xiàn)偏差,至于知識的積累是孩子的天賦和自身決定的,你的幫助是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家園共育,家長需要配合老師的17件事
1、對待我們應該像朋友一樣
因為,當你的孩子看到我們的關系很親密,他也會感到很愉快。比如:父母是否可以和我們幼兒園里的老師一起與孩子照張合影,然后把照片掛在家里的墻上。
2、要把握好時間
如果你每天總是擔心上班遲到,結果匆匆忙忙地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會使孩子感到緊張,要騰出一些時間來幫助孩子安頓下來。如果某天下午你很忙,你可以提前給我們打電話,這樣等你來接孩子的時候我們會提前幫他準備好。
3、不要把玩具帶到幼兒園里來小孩子通常是不喜歡與別人分享他自己的玩具的,而且幼兒園里已經準備了玩具讓小朋友們分享。
4、要帶足孩子的用品
如果你的孩子的物品用完了,要我們從別的孩子那里借用,這是不公平的,而且只有自己帶的才是最適合孩子的尺寸。
5、家里帶來的私人用品寫上孩子的名字
把你從家里帶到幼兒園的東西寫上孩子的名字。有時,我們并不能把每個孩子的東西都分得一清二楚。
6、給我們留一些你的小物品
當孩子想你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你留下的這些東西給他,比如:你和孩子的照片,你自己的錄音視頻,或者一條小手帕,上面灑上你平時使用的香水等,這些通常會使你的孩子感覺舒服一些。
7、離開幼兒園時要微笑著跟孩子說再見
送孩子到幼兒園時,要微笑著和孩子說再見。想到要一整天見不到孩子,所以當與孩子說再見的時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復雜,但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些,好嗎?如果當你要離開的時候,表現(xiàn)得很難過,那么孩子也會表現(xiàn)得更難過。這種情形下,他們更不愿與你分開。
8、請對我們放心
把孩子放在幼兒園里請你放心,我們希望你的孩子過得愉快,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使你的孩子感覺這里就象他的家里一樣。
9、對孩子的小情緒不要反應過度
你要知道,你的孩子并不總是興高采烈、情緒良好。他既然在家里有情緒不好的時候,那么他在幼兒園里也是。既然他在幼兒園里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很高興的,那么對他的小脾氣就請不要反應過度了。
10、接孩子盡量守時
如果我們幼兒園是在下午5點放學,請不要在5點30分才趕到幼兒園接孩子,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有家長接而他沒人接會很難過,次數(shù)多了孩子會很失望。
11、及時看留言
看看我們給你的通知留言,上面通常有重要的信息。比如幼兒園的各種通知,你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活動。
12、和我們保持統(tǒng)一要求
在家里要和在幼兒園的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你在家里允許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而這在幼兒園里是不允許的,那么孩子就會覺得無所適從。
13、你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如果你的孩子穿反了褲子,不會系鞋帶,請不要急著責怪我們,因為你平時在家里就需要教孩子自立。
14、告訴我們關于孩子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
告訴我們關于孩子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如果你離婚了,或者你的家里有病人,甚至你的丈夫出去旅游了,要讓我們知道,這樣我們就會了解孩子一些特殊的舉動。如果你家中發(fā)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不要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要保守秘密。孩子要在幼兒園里呆很長時間,和幼兒園里的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他也需要覺得自己很誠實。
15、請了解我們的發(fā)燒規(guī)定
你的孩子如果發(fā)燒了,當他要重新回到幼兒園時,必須是已經退燒了,而且是已經停藥超過24小時后。
16、及時交納生活費等
如果你的財務狀況發(fā)生問題,或者你需要做特殊的安排,提前讓我們知道,我們也可以照顧你的孩子。
17、說謝謝
一定要讓我們知道:我們?yōu)槟愕暮⒆铀龅氖碌玫搅四愕恼J可。如果你有不滿意的地方請告訴我們,我們會及時改進,盡量不要在別的父母面前抱怨,因為孩子好的成長環(huán)境是家庭和校園共同創(chuàng)造的。
家長管教孩子不需要大喊大叫
家長管教孩子不需要大喊大叫
孩子們頑皮是很正常的,你一定也不希望孩子過早地成熟,像個成年人一樣彬彬有禮。但有時他們把握不了分寸,比如他揪小朋友的頭發(fā)取樂或將你急需的東西藏起來看你火燒火燎而暗自得意。再理智的媽媽也難免有怒火上沖的時候,一味地懲罰不是辦法,管教需要恰當?shù)姆绞?,想想看,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
像大多數(shù)的父母一樣,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管教,可以使孩子下次再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會覺得這樣做不對因而不去做。甚至更奢望,他因為知道拽人家的頭發(fā)是不對的而乖乖聽話,而并不是因為他心里懼怕再惹媽媽發(fā)怒而不去做。但大多數(shù)時候,今天我們制止了他的不好行為,似乎對明天還要阻止他做出更壞的舉動沒有什么幫助。孩子到底何時才能學乖一點兒?
育兒專家指出:孩子可以學會聽話、懂事,但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我們要教給他們。這需要我們做到未雨綢繆、堅持不懈,并隨時都保持頭腦冷靜。下面所講的這六個秘訣非常有效。雖然,它不能防止一個淘氣的孩子偶爾犯錯,但它可以幫助你運用愛心和耐心,將那個調皮搗蛋、惹事生非的小孩從這樣的麻煩角色中轉換過來。
1、說到做到
育兒專家指出:如果從1到10代表正確管教兒童的原則的重要程度,(數(shù)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來表示了!
為什么要這樣做?
說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會把孩子變成投機主義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能逃避懲罰,他們試圖竭盡所能的做到這一點。但當他們知道你會怎樣做,或犯了錯會發(fā)生什么時,他們就可以預測他們選擇那種行為的后果,這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這一點?
“說到做到”中最關鍵的部分是不要心軟,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讓步??偨Y出你認為最重要的規(guī)矩和無論何時他們破壞這些規(guī)矩都會出現(xiàn)的后果。然后,將這些統(tǒng)統(tǒng)告訴你的孩子。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之前請三思,你運用的語氣和措詞的不同,效果差別會很大。像說:“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边@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硬,但過會兒,孩子就很自然地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另一些情況下,把你所期望的作為要求他們必須做到的解釋給他們聽。假如,你要帶他們逛超市,告訴他們不要亂動和拿商品,并警告如果違反了的后果是什么。
說到做到要求你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須大聲威脅。
2、不要小看孩子
大聲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個定論(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兩個最無效的方法。這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盡量吝嗇你對孩子行為的批評。
為什么要這樣做?
育兒專家指出:孩子并不因為你懲罰了他,他就會從對自己不好的感覺中解脫出來。這樣的感覺也許會過去,但反復的批語(“為什么你總對別人這樣不友好”)也許會產生消極的感覺使其揮之不去。
如何做到這一點?
這暗示著你相信你的孩子,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終,也就促進了孩子做出更好的行為。自尊來源于正確的行為。孩子的潛意識里會這樣想:“如果我做了正確的事,我會自我感覺很好。如果通過做這種正確的事我就能得到很好的感覺的話,下次我還想再這樣做。”
3、帶著贊賞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確含義是“教”(讀一聲)。如果你只是通過懲罰來管教孩子的話,你會失去大量的給予孩子正確引導的機會。例如當孩子拿起玩具,你通過像獎勵她一小塊點心這種具體的方式提醒她,你希望她怎樣做,效果反而會更好。
為什么要這樣做?
也許你很難相信,但卻要反復這樣想:他想做個好孩子。但他也渴望受到別人的注意,如只有當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的時候,才能引起你的注意……,我想你是可以明白我的意思。當他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時,多給些鼓勵和贊許,這會激勵孩子下次做的更出色。
如果有其他人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大加贊賞,建議父母應將這些表揚轉達給孩子們,這會讓他感到驕傲,并且這些表揚會比父母對他們的贊許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如何做到這一點?
你不必因為孩子說個“請”字就大加贊許,但是表揚他的時候應該更具體些,不要只是泛泛地說:“做得好?!倍鴳撜f:“今天你的衣服很整潔、干凈,非常好?!边@樣,孩子就會知道什么樣的行為你會表揚他,以及原因是什么。
表揚就是表揚,避免在表揚中添加任何附加的話,說出類似:“你把房間收拾得很整潔,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做到呢?”這種貌似表揚實為批語的話沒有什么好處。
做個好家長需要技巧
家長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精神供氧者,將“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主動進取的精神,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的習慣”六大精神軟件,植入孩子的生命中。
近日,吉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親子關系第一人董進宇將這個秘訣透露給鄭州300多位學生家長。
做個好家長需要技巧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時讓我獨自邁出一步?!薄叭绻苡媚膼鄹惺芪业娜松?,而不破壞我自由呼吸的空間”、“如果您能理解,我觀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董進宇博士深情演繹馬迪·金《如果您能記住》,從一個孩子的角度道出對父母的深切期盼,令現(xiàn)場不少父母眼角濕潤,悔恨愧疚。
一位母親說,過去責罵孩子,恨鐵不成鋼,孩子看到自己就躲閃,母子關系很僵。董博士的一句話點醒自己,“愛,毫無疑問,還要講究一個表達方式?!泵鎸⒆映砷L中的錯誤,家長是用責罵將他推出去還是用愛和責任將他拉回來,需細斟酌,講技巧。
董博士指出,面對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是推一把還是拉一把考驗的是做家長的實力,包括教育、人際關系、心理學等方方面面的儲備。
家長要成為孩子“精神供氧者”
董博士認為,當家長最需要技巧卻普遍缺乏訓練,教育孩子是個長期活兒,人人都渴望立竿見影。
很多家長非常重視教育,逼孩子考重點上名校,卻忽視了自己在孩子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董博士指出,真正的好家長,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六個角色。
除了供孩子吃喝拉撒,還要成為孩子的拉拉隊隊長,人生教練,生命導師,知心朋友,最重要的是,成為孩子的精神供氧者。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優(yōu)秀的教育方法和優(yōu)秀的家長,家長首先要讓自己成長為一棵大樹,才能給孩子遮陰蔽日。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給予他愛,陪伴,確認,鼓勵和表揚,一句話,孩子的心智、人格成長都需要心靈的養(yǎng)料,這些都需要父母來供應。
在“塑造子女成功未來”的講座上,董博士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到場的300多名家長,讓家長學習,做孩子精神的供氧者。
育兒觀:有一種需要叫“不需要”
育兒觀:有一種需要叫“不需要”
培訓中聽到一個故事,題為《有一種需要叫“不需要”》,還真深有感觸。
故事是這樣的:
美國紐約唐人街有一家酒店,剛開張的時候生意好了一段時間,但不久后就開始下滑,酒店老板為此傷透了腦筋:各種硬件設施是一流的,酒店菜肴質量也是一流的,可是,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
一天,一位富豪邀請了幾位朋友在這家酒店里小聚,酒店老板頓時受寵若驚,為表示敬意,頻頻上前敬酒,使出渾身解數(shù)與富豪套近乎,他認為這是個不可多得的客源,無論如何一定要拉牢他。而在餐廳的另一邊,則靠墻站著一位小伙子,是新來酒店上班的服務員,他在一邊暗暗觀察著老板的一舉一動。當那位富豪離開的時候,老板又親自將他送到了門口,返回酒店的時候,小伙子叫住了老板:“我們酒店的生意不怎么好!”
“是的!可是你也應該看見了,我們正在努力改變現(xiàn)狀!”老板說。
“假如您這樣下去的話,我們的生意將會更差!”小伙子說。
老板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有點不高興地說:“那你認為應該怎樣做呢?”
“請我做一個月的主管!并且我做主管的一個月里,你要聽我的安排!”小伙子從容地說。
“可以!但是你用什么來證明你有讓我聽你安排的實力呢?”
“我敢肯定,剛才你送到門口的那個人不會再來我們這里吃飯了!”小伙子說。
老板聽他這樣說,以為他是個故作神秘沒事愛亂講話的人,就開玩笑地答應了下來:“如果今后一個月里他真的一次不來,我立刻請你做主管!”
時間一晃過了一個月,本來老板以為那個富豪一定會被他拉成“固定客源”的,可是還真像那小伙子所說的,富豪再也沒來過,而且酒店的生意越來越差。這時他想起了那個小伙子,老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想法對小伙子兌現(xiàn)了承諾,讓小伙子做一個月的主管,并答應不過問任何事,一切由小伙子一人負責。
時間一天天過去,這些天里老板只是暗中觀察,他發(fā)現(xiàn)那小伙子對任何客人都只是微微一笑一點頭,更要命的是他從不知道向客人敬酒、套近乎,但是讓他不敢相信的是自從小伙子上任以來,生意卻一天比一天好,老客戶也一天比一天地多了起來,他又驚訝又好奇又感激,恨不得立刻要知道那小伙子究竟用了什么回天之術。
終于,一個月時間到了,老板把心里的想法說了出來,小伙子問他:“你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簡直是小兒科的問題!當然是盡量滿足客人的需要??!”老板說。
“說得很對!但是你有沒有去想過,客人們的‘需要’當中,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而你們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卻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
“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老板懵住了,說實話,他真的還沒去想過客人不需要什么,“難道我們盡量去滿足客人的所需還不夠?”
“當然!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與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樣重要!”小伙子說,“你們一見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斷去敬酒,但是他們來這里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來吃飯,是參加他們自己的聚會,而不是來接受你的敬酒,你的敬酒實際上是在打擾他們做自己的事情,這絕不是他們所需要的!還有,同一宴席上,有主次之賓,在不斷向主賓敬酒的同時,其實你也在向同一桌上的其他賓客做暗示:我不在乎你們。這也絕不是他們所需要的!還有,在你對某一桌上的賓客敬酒的同時,更是對其他桌子上的賓客的一種不平等的對待,他們會想:難道他們是客人,我們就不是客人了?這樣的感覺同樣是別人所不需要的!你在無意識當中給了顧客這些他們根本不需要的感覺,足以讓他們對你的酒店產生反感,這就是導致你的生意每況愈下的原因!”
老板聽后茅塞頓開,從此,他除了揣摩顧客需要什么的同時,更下大力研究顧客“不需要”什么。20年以后,他的酒店在全美國都開設了分店。而當年那位小伙子,就是如今被譽為華人中最頂尖的成功學專家、全亞洲最頂尖的演說家、國際上繼卡耐基、拿破侖·希爾、安東尼·羅賓之后的第四代勵志成功學大師,也是世界華人中唯一一位國際級勵志成功學大師——陳安之。
陳安之最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言是:“成功一定有方法!”
同理,我們的教育也要關注孩子的“不需要”,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常常不夠從容,不相信孩子,在孩子不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就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得孩子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發(fā)展受阻。
舉幾個例子:
1.生活自理能力。保育員為了不讓家長有怨言,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每一個孩子的冷暖,幫他們穿衣、穿鞋等。剝奪了孩子學習自理的機會。大班孩子應當有了比較強的自理能力,教師要給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比較好的做法,先教會孩子們基本的方法,然后就每天讓孩子自己穿脫衣服,尤其穿衣服。天不太冷時,午睡起床了,讓孩子自己穿衣,相互看衣服穿得反不反,然后老師在午睡室門口進行最后一道把關,發(fā)現(xiàn)不對的讓其糾正,這樣既不會因為孩子不會自理,穿衣不當而影響其身體,又不會因為老師過多幫助而讓其失去學習的機會。
組織保育老師開展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yǎng)專題活動,讓保育員更新觀念,不再包辦,而是要伸一只手幫助,給更多的機會給孩子自己做,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給孩子適當?shù)膸椭?,并非不需要幫助時去幫助,當孩子通過自己努力不能解決問題,他十分需要你幫助時要給予幫助。
比如孩子拉拉鏈,他想自己嘗試著拉上來,可是一次又一次拉鏈頭對不準,拉不上來,孩子仍然耐心地拉著,此時,就不必去幫助,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自己克服困難獲得成功,這樣孩子的成就感才會更強。
2.思維能力。孩子提出問題或成人給孩子一個問題之后,要允許孩子有一定的時候思考,在其實在不能解答時用啟發(fā)式進行引導。和同事一起去“豪享來”西餐店用餐,點了牛排之后,同事7歲的女兒對西餐比較好奇,就指點服務員送上來的菜問這問那。“這個絲是什么呀?”我正想說:“你猜猜看?!眿寢岏R上回答:“是包芯菜吧?!焙⒆俞屓唬骸芭丁!币慌杷忱蜕蟻砹耍以囍伎己⒆樱骸版ゆ?,你看這個水果里有一種白白的小方塊是什么水果???”同事馬上拿起叉,叉了一塊送進嘴里,品嘗之后說:“這是香瓜?!迸畠杭绷恕拔抑赖?,我嘗了就知道的,不要你說。”是啊,媽媽這樣做其實就是一種不尊重孩子思維需要的做法,孩子不需要你這么快給出答案,也不需要你搶在她之前給出答案,她不但沒有了成就感,而且慢慢長久下去就會習慣于聽媽媽說了,因為媽媽總是為她解惑,她不需要自己努力解了,長此下去,思維的惰性就形成了。事后我悄悄跟同事說:“你這個媽媽呀,好在是搞幼兒教育的,一點機會也不給孩子,你為什么不讓孩子自己嘗試,探索,自己判斷呢?她并不需要你這樣的幫助啊?!彼牶髴M愧極了。
3.哭了馬上去安慰。給其發(fā)泄的時空,孩子需要一個自由的空間,不需要你的安慰,越安慰她反而越不舒服,應該讓其通過言語、行動發(fā)泄心中的不快?!拔矣憛挵职帧?,把對爸爸的不滿先全都發(fā)泄出來,然后再談自己的感受,這時顯得更暢快,效果更好。
4.摔了馬上去扶起。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高爾基曾說:“單單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養(yǎng)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yè)?!?/p>
而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有把教育孩子當做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yè)呢?
現(xiàn)在的中國,什么都提倡與世界發(fā)達國家接軌,但最需要與世界發(fā)達國家接軌的父母教育卻被我們遺忘了。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年輕戀人如果想領取結婚證,必須參加政府舉辦的父母學校,培訓合格,才能領到結婚證。
可是,中國的父母普遍堅持隨意而輕松的心態(tài):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認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中國父母什么時候開始承認教育的艱難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成為“問題學生”,父母們才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驚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才有好未來。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無論父母事業(yè)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把天才培養(yǎng)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的機會也沒有,連補償?shù)臋C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二、別錯過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
發(fā)展的關鍵期
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fā)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fā)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1.你了解多少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guī)范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p>
★語言發(fā)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fā)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2.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guī)律: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
小學低年級: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
小學中年級: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
小學高年級: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
初中階段: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三、給家長的“8條建議”
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讀初中之后,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合掳嗟穆窇撌腔丶业穆?。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yōu)秀。據(jù)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yǎng),較高的學業(yè)成績,很少出現(xiàn)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
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后,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guī)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yǎng)“正常的人”?!耙恢皇帧?、“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涂,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不要培養(yǎng)“超級嬰兒”。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后果非常嚴重。對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應該在私下進行的,表揚可以公開,批評做到秘處,即使你的出發(fā)點是對的,但方式如果不當,不但沒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我們要意識到無論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都是一種情感互動,父母太強勢,往往導致孩子沒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樣狂躁。有智慧的教師不需對學生嚴辭斥責,有智慧的父母,時刻能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獲得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愛,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既有愛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為只有愛而沒有安全感,要么因為只有安全感而沒有愛。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沒有愛又沒有安全感的人。
對孩子來說,他極度地渴望愛,又極度地渴求安全感。在愛與安全感兩個要素之間,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將對孩子的成長構成不可修復的傷害。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伏爾泰:“對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shù)暮笠岫裕沂撬麄兊奶焯?。?/p>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結語
愛是理解接受和成全,愛孩子就別讓他為難;愛不是束縛,愛孩子就讓孩子自然的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是一個快樂的生靈,教育孩子成長更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而我們每個家長則是一位匠師,怎么把孩子雕琢成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品,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成長,我們才能把它雕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