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爸爸請多分一些時間給你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幼兒園爸爸的教案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育兒觀念:爸爸請多分一些時間給你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的家庭都是媽媽擔當者主角。爸爸很少參與其中。爸爸的時間都給了工作。
在我們每天的接送中,爸爸總是帶著孩子直接就回家了,很少跟老師對孩子的表現(xiàn)進行溝通交流。對孩子的表現(xiàn)不管是好,還是不好。還有一些家長,甚至是孩子正在進行的一項操作還沒有完成,也不管了,直接和孩子說不要做了,我有點事情快回家吧!
在我們幼兒園舉行的家長開放日中,能夠來參加活動的大部分是媽媽,爸爸來參加的是極少數(shù)的。究其原因,大多的家庭認為是:”爸爸才是家中的重要支柱,教育這樣的事情交給媽媽或者是完全的交給爺爺奶奶了。爺爺奶奶的觀念中最最重要的是孩子吃得好,長的身體棒棒的就可以了。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缺失,使得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性格比較軟弱,依賴性強,男孩子缺乏陽剛之氣。
在孩子們的眼中,爸爸是很厲害的。是自己的榜樣。,一些研究也充分的顯示了爸爸經(jīng)常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孩子的智商會比較的高,而一些缺失父愛的家庭,孩子的行為會出現(xiàn)一些缺陷,成年后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各位為了家庭忙碌的孩子爸爸們。請你們?yōu)榱撕⒆拥慕】党砷L,多分一點時間給你的孩子,讓孩子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n4507.cn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多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育兒觀念:多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父母都希望寶貝能夠在自己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殊不知在某種情況下卻給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插上了更多的荊棘。
很多家長在自認為正確的情況下打擾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把孩子的一些行為看成是在胡鬧,如果不加以阻止就是對孩子的縱容。事實上,當孩子淘氣的時候,也是他最聚精會神的時刻,他把所有的注意都放在了自己渴望知道的東西上。孩子天生喜歡水,喜歡玩泥玩沙,雖然有些家長也會帶孩子去游泳去玩沙,但在平時孩子日常生活的環(huán)境里如果孩子要玩水,抓泥時卻橫加阻止。家長在這個時候干涉孩子,孩子專注的情緒會被打擾,這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是很不利的,孩子正是專注的行為里培養(yǎng)自己對事物的判斷能力?,F(xiàn)在一些孩子常見的“感統(tǒng)失調(diào)癥”,往往就是因為缺少行動的自由造成的。孩子大腦想到的,手腳卻做不到,所以就會出現(xiàn)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讓老師和家長頭疼不已。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好奇心,沒有思想的束縛、敢想敢做。作為家長或者老師只有積極鼓勵,從正面引導孩子,給他空間,讓孩子擁有自己的舞臺。一個肯定的微笑,一句贊美的話語,都會使孩子如沐春風。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使孩子真正感受成功,體驗快樂,促進孩子心里健康發(fā)展。
育兒觀念:爸爸媽媽們,請放開你的手!
育兒觀念:爸爸媽媽們,請放開你的手!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深受長輩的寵愛。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孩子要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能被滿足。在吃飯問題上也是如此,這個不要吃,好,那就不吃。那個我也不要吃,好,那就也不吃。在家里,想讓孩子吃飯,就跟求菩薩一樣的,一家人圍著一個人轉(zhuǎn),人跑哪里,飯碗就端到哪里。如今孩子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可沒有家里的這么優(yōu)厚的待遇,只能人人自己吃。一到家,就又“不會吃了”,為此家長們也經(jīng)常說:“哎,吃飯時要是有老師在那就好了!”
例如我們班的如如在幼兒園我們給的飯都能全部吃完,雖然吃得有點慢但至少可以獨立完成,但每天早上來園如如總是拿著早點到幼兒園來吃,一問其家長才知道原來如如在家是一點飯都不吃,中午在幼兒園吃好,晚上回家居然都不吃飯的,一家人都圍著他們轉(zhuǎn),用盡了各種辦法,軟磨硬泡,都無計可施。早上起來也是如此。為此家長很是頭痛,于是便有了這一情形。她媽媽就在想了如果吃飯時老師在就好了。
其實,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孩子在幼兒園、在老師面前吃飯很容易,也許家長會想這是因為孩子怕老師。其實不然,孩子在幼兒園里不能享受在家的優(yōu)越感,他所享受的是他在完成一件事以后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也正是因為這份肯定使他們樂此不疲。還有,幼兒在家吃飯,隨時會有打翻碗、掉米,吃得慢的情況發(fā)生,孩子迎來是家長的責罵,圖省事的家長就包辦代替,“喂”,既干凈又快,從此以后孩子養(yǎng)成了不愿動手的習慣。而在幼兒園,孩子們能充分發(fā)揮自己,老師給予他們的都是鼓勵和肯定。如果家長在家也能以贊賞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對孩子放手、放心,那么我相信孩子在家也能像在幼兒園一樣能自己獨立的完成。
所以希望爸爸媽媽們,請你們放開自己的手讓孩子自己去動手完成吧,要以一顆贊賞包容的心去對待,不要一味的包辦代替,好嗎?
育兒觀念:請給孩子一點空間,也給自己一點時間
育兒觀念:請給孩子一點空間,也給自己一點時間
背景:
我們家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家庭一樣,孩子是由老人一手帶大的,吃飯、睡覺、穿衣等基本都由奶奶包辦,甚至孩子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也順著奶奶的想法。奶奶總是為孩子準備好一切,說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會,吃飯吃的慢,看不下去就喂他。衣服不會穿,就幫他穿。孩子的鍛煉機會和獨立意識在無形中被剝奪了。
爸爸媽媽平時忙于工作,只有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陪孩子寫字、做算數(shù)、講故事,玩游戲等,但在孩子的生活習慣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時會跟奶奶溝通關(guān)于孩子教育的問題,但效果并不理想。上幼兒園后,在幼兒園老師的幫助指導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家的孩子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案例一:吃飯慢
在家時常會聽到“小寶,這個營養(yǎng)好,吃這個”、“小寶,這個比較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個多吃點,那個少吃點”。吃飯時,也時常會聽到奶奶的催促聲,讓孩子快點吃。一旦吃飯吃的慢了,奶奶就會喂他,特別是冬天,怕飯菜會涼掉,奶奶先把孩子喂好,然后自己再吃。
分析與對策:
美國著名兒科醫(yī)生、心理學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問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不少”。在家奶奶怕孩子吃不好,吃不多就長不大,拼命的給孩子喂。
發(fā)現(xiàn)問題后,我們家長進行了溝通和反思,決定用獎罰并用的方法,一是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絕不再喂。二是規(guī)定孩子在半小時內(nèi)吃完。孩子比較喜歡玩游戲,半小時內(nèi)吃完就讓他在周末玩半小時的游戲作為獎勵,吃不完“面壁思過”10分鐘。三是積極的鼓勵。只要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吃完,全家就會好好的表揚他,并送給他小星星。
案例二:獨立性較差
生活起居,完全由奶奶包辦。起床,奶奶會幫孩子穿衣服,而孩子就躺在床上看電視,連輔助穿衣的動作都沒有。刷牙時,奶奶幫著刷。洗臉時,一邊孩子專注的看電視、玩玩具,一邊奶奶幫著擦;奶奶去哪里,孩子也要去哪里,對奶奶的依賴性非常強。
分析與對策:
主要原因是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太少,沒有在適當?shù)臅r候放手,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替他做好。恰恰是這種想法扼殺了孩子獨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是孩子能做的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逼著孩子自己做。并且在孩子面前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思想,讓他懂得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收拾玩具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二是讓孩子學著做家務。有時周末孩子會與我們一起做家務,讓他明白他是家庭的重要成員,所以應該負起責任。孩子也會樂此不疲的幫忙,完成后他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三是自我時間的管理。晚上父母陪孩子的時間很寶貴,所以要求小寶在白天自己安排做一些小算數(shù)、寫字等。
案例三:膽子比較小
在外面碰到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他都會躲在爸爸媽媽的背后,不肯禮貌的叫人,有的叔叔阿姨想抱他一下他就哭。還有一些可供小孩玩樂的場所,他也不肯去體驗。甚至還害怕小狗。但在家里卻是生龍活虎,典型的“在家像條龍,在外像條蛇”。
分析與對策:
孩子在外面,奶奶總會擔心這個不要碰,那個不能玩,太過小心的呵護,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動,而孩子卻得不到鍛煉機會,導致他對外界事物感到陌生和恐懼,很多事物不敢接觸,小時候接觸的人也不多,缺乏自信。對于小動物也是,總是讓他離得遠遠的。
通過生活中多方面的鍛煉,讓他膽子變大。一是平時多帶著他到外面去玩,多接觸外面的人,讓他不再畏懼陌生人。我們還為他報了一個畫畫的興趣班,讓他多與其他的孩子和老師接觸交流,同時提高他畫畫的水平。二是時常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希望能在適當?shù)臅r候多給予他表現(xiàn)的機會。一有做的好的,就及時給予肯。三是領(lǐng)養(yǎng)小動物。不能讓他從小對小狗有恐懼心理,所以我們考慮給他養(yǎng)了一條狗,其實他內(nèi)心是喜歡的。
每個孩子的好奇心和能力都很強,請家長們不要剝奪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不要剝奪他們的獨立能力,要適當?shù)姆攀?。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適當?shù)囊龑?、肯定與贊美,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給他們一點空間,也給自己一點時間。
育兒觀念:多給孩子一點時間,聽一聽她的心聲
女兒兩歲半了,是個小淘氣,總愛做些“破壞性工作”,比如拆玩具,撕書…這不,她又開撕了。好好的圖畫書被她弄掉了一頁,于是,開始肆無忌憚得撕起來。看到她的“胡作非為”,我剛要大聲訓斥,卻聽到他嬌滴滴的說:“媽媽,我在做面條,好吃嗎?”聽到她稚嫩的聲音,看到她調(diào)皮的表情,我頓時煙消云散。當我仔細看時,發(fā)現(xiàn)她撕的紙真像是剛切好的面條,非常整齊。我品嘗著他做的面條,贊不絕口“真好吃,真棒!”我又找來了一些廢紙和她一起撕起來,并悄悄的把她撕的書紙藏起來。我們玩了好一會,女兒高興極了。
后來,我拿來了那本書,和被女兒撕壞的書紙對她說:“書被你撕壞了,怎么看?我們快把它修好吧!”我和女兒一起修書,并告訴她以后做“面條”要用沒用的廢紙。
通過這件事,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處理孩子所犯的“錯誤”,千萬不能簡單粗暴。應多給孩子一點時間,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再做妥善處理。我不知道自己處理得怎么樣,但我想一定有更好的處理辦法,請大家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吧。
育兒觀念:給孩子發(fā)泄的時間
育兒觀念:給孩子發(fā)泄的時間
早上,杰杰開開心心地走進教室,看到我就馬上熱情地和我打招呼,可是打完招呼
,他往建構(gòu)區(qū)一看,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坐滿了6個小朋友,這時,他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臉上開
心的表情消失了。我說:杰杰,怎么啦?媽媽馬上解釋:他在家就說要來玩積木。我說
:”哦,原來想玩積木,現(xiàn)在玩不到?jīng)]關(guān)系,等會區(qū)域游戲的時候再玩?!笨墒撬鷼?/p>
地對媽媽說:“你叫你,來晚了?!眿寢屨f:“我在家就催你了,你自己慢吞吞還責怪
我?!蔽艺f:“那你等會玩也一樣的?!彼R上生氣地說:“可我就是想現(xiàn)在玩?!蔽?/p>
見他站著不動,就走過去說:現(xiàn)在玩不到了,我們就等換一樣,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他看
了我一眼就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趴著一動也不動。我說:“我來和你一起玩。
”邊說邊把玩具塞到他的手中,可以是他手一甩。這時,媽媽說:“你用理他,讓他冷
靜一下,等會就會好了?!边^了一會兒,他還是沒有玩其他的游戲,但是他開始和旁邊
的小朋友聊天了。杰杰對建構(gòu)區(qū)很感興趣,早上一來園就想進入這個區(qū)域,為了每次都
能玩到這個區(qū)域他每天都要求媽媽送他早一點來園。在這次來園中,他因為沒有玩到心
目中的游戲而顯示出了不高興的心情。我想通過老師的安慰,讓他能夠釋懷,可是沒有
用,后來接受了媽媽的意見,讓孩子發(fā)泄一下自己的情緒,老師進行旁觀。不過,在接
下來,要和幼兒進行一次談話,讓幼兒明白參與各種區(qū)域游戲的好處。
育兒觀念: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
育兒觀念: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 心理學專家認為,由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個家庭,面對同一個孩子,兩個大人的家庭教育卻存在著許多看似細微的差異。這除了與父母文化、修養(yǎng)差異有關(guān)外,更多的應是性別差異造成的。那些寧愿在家里照顧孩子的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想要培養(yǎng)孩子哪些品質(zhì),發(fā)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親心中一般都是有計劃的,而母親在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數(shù)母親對孩子都是有較高期望的,但在實際教育中,母親往往顯得無計劃。
教育內(nèi)容上:父親的知識面一般廣于母親,而且在史、地、哲上父親往往精于母親。因此,父親給孩子講得更多的是歷史故事、各地民情風俗、英雄人物等。而母親則一般都給孩子講童話,涉及史、地、哲較少。這在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上就稍遜一籌了。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上:父親教育孩子要獨立、果斷,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險精神。他們讓孩子參與修理簡單家電,讓孩子大膽學騎自行車,帶他們爬山、賽跑……而母親總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她們不讓孩子參加有一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會不小心碰著了、摔著了、累著了,她們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一些。教育方式上: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tài)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父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多,零食吃得少;母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不多,零食卻吃得不少。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較高有些爸爸把教育寶寶的責任推給媽媽,自己則躲個清閑,其實這樣做不好。若寶寶心里感到爸爸對他不負責任,有事時也不向爸爸征詢意見,爸爸的威信就會越來越低。夫妻兩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問題上要一致,不能把責任推給對方。夫妻雙方都主動教育寶寶,寶寶才會感到爸爸對自己很上心,不敢鉆空子。爸爸是高山,媽媽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各有優(yōu)勢,必須做到陰陽互補、平衡,防止出現(xiàn)陰盛陽衰的現(xiàn)象。
育兒觀念:請家長對孩子多一些耐心
育兒觀念:請家長對孩子多一些耐心
很多孩子家長會來幼兒園當著小朋友的面問我們老師,說:“老師,我家寶寶在幼兒園是不是很笨啊?”“老師,我家寶寶在上課的時候是不是不聽課?”的確,家長基本都很重視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很重視幼兒的學習,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家長會做出努力,盡力去教育好孩子,但是當孩子沒有達到家長期望的要求時,有些家長便會漸漸失去耐心,便會發(fā)火,對孩子進行斥責,甚至會暴力相加。我們大人都有自尊心,同時孩子也一樣。
我們班的吳傲然是位聰明,但有點內(nèi)向的小男孩。在昨天上午做數(shù)學課堂練習題時,寶貝他有一題做錯了,于是我將題目給孩子講解了一遍,孩子先不說話,但在我耐心的講解,引導之下,孩子最終肯開口回答我的問題,最后找到題目的正確答案。同時在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發(fā)現(xiàn)當他遇到一點小困難時,他不會第一時間找老師或小朋友來幫助他,而是哭。老師也因此經(jīng)常和他溝通,鼓勵他,希望寶貝長大了可以堅強點。但還是無濟于事,直至有次看見寶貝他爸爸由于他沒有喊老師好,而對寶貝大聲斥責,我才恍然大悟,真正原因是出現(xiàn)在家長身上。我發(fā)現(xiàn)然然寶貝的家長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批評他,也正因為如此,時間長了,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也會漸漸喪失殆盡,從而導致寶貝平時在班級做事的時候經(jīng)常怕這怕那,做任何事都會有膽怯的心理。
當孩子經(jīng)常受到批評以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希望我們家長今后在教育孩子時,如果孩子失敗了,我們應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
家園共育:爸爸與孩子的親子時間
爸爸們實在太忙了,離開家門就是工作工作工作,東奔西跑不說,還得打著雞血去應酬......
爸爸回家剛坐到沙發(fā)上想休息一下,寶寶就過來了。有哪些輕松簡易的游戲,可以讓爸爸在沙發(fā)上就能和寶寶嬉戲呢?馬上來看看下面精選的6個游戲!
1)爬上爸爸山
玩法:爸爸在沙發(fā)上坐好,讓寶寶往你的身上爬??梢赃呁孢呥@樣說:從山腳(爸爸的腳)往上爬,爬到半山腰(爸爸的腰部)了,爬到山頂(爸爸的肩膀)了……然后爸爸將寶寶舉起來,在地上轉(zhuǎn)個圈,放下。如果寶寶喜歡,就繼續(xù)玩。
寶寶OS:這座山真陡啊,爬的時候還挺費力氣呢~!2)枕頭頂牛
玩法:爸爸拿一個枕頭(如果孩子力氣比較大,也可以用硬度高一點的沙發(fā)靠墊)頂在頭上或肚子上,孩子拿一個枕頭向爸爸沖過來,看看能不能將爸爸沖倒。如果沖不倒,孩子還會發(fā)出第二次、第三次進攻。感覺差不多的時候,爸爸就讓孩子沖倒一次吧,給他/她一種成就感。
3)爸爸專屬按摩
玩法:爸爸抱著寶寶,或者讓寶寶躺在床上。爸爸將臉湊近寶寶,用下巴或臉頰輕輕地蹭寶寶的臉頰、小手或者小腳丫等。一邊玩一邊和寶寶說話、逗笑。爸爸的胡子對寶寶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按摩,不過對新生的小寶寶,爸爸的胡子可要事先刮一下。
和爸爸的親密接觸感覺很不一般,皮膚這一全身最大的觸覺感受器也獲得了不一樣的觸覺體驗。
這個玩法可是爸爸的專利,媽媽是無法給予寶寶的!
4)打中爸爸
玩法:爸爸坐在地上或床上。寶寶可以將自己的手比劃成小手槍,從不同的地方對著爸爸瞄準。寶寶嘴里喊一聲:“叭——”爸爸假裝被子彈擊中,應聲倒下。然后坐起來接著當靶子。
5)和寶寶一起回憶
經(jīng)過上面3個游戲,爸爸都累了吧?現(xiàn)在可以與寶寶享受一個溫情的時刻~
玩法:爸爸坐在沙發(fā)上,一邊摟著寶寶,一邊向?qū)殞毎l(fā)起提問。比如,今天媽媽帶你去哪兒了?和哪個小朋友玩了?看到什么了?告訴爸爸吧。爸爸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新鮮有趣的事情講給寶寶聽。
6)干!瞪!眼!
如果你累得已經(jīng)什么都不想說,那這個游戲最適合你了!
玩法:爸爸和孩子對視,看看誰能忍住不笑。你們可以把臉湊得很近,也可以做出各種怪表情,直到把對方逗樂為止
以上這幾個超級簡單的小游戲,送給所有既要顧著妻兒,又要忙著事業(yè)的爸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