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幼兒園說課稿中的學法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讀書筆記育兒觀念: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
今天我與大家共同討論的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問題。就我的孩子來說也談不上有什么方法,只是就這個問題我在生活中有幾點體會:
1、說說說,不停地說。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孩子。當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時候,你可以不停地對孩子講:“小肚皮上是不是覺得溫溫的?”“你聽,洗澡水濺在澡盆上‘噗——噗——’的聲音……”“好了現(xiàn)在該出水了??纯葱∈种傅闹付?泡在水里的時間長了,都起了小皺褶?!比缓笏蜁枮槭裁矗靠傊?運用你的經驗和所有感官,幫助孩子增加體驗,并且學會如何描述。
2、迎合孩子的興趣,讀適合的書籍。從很小的時候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會在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他也很感興趣,讀了一個還要再讀一個!經典的兒童故事,不單能夠教給孩子勇敢、誠實、勤勞和愛,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語言學習課堂。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興趣點,抓住要害,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如果孩子這段時間對恐龍感興趣,可以給他提供更多、更詳細的有關恐龍的圖片和知識。同樣是看書,如果孩子對于故事情節(jié)沒有興趣,而是糾纏于畫面上的七星瓢蟲的話,你不妨就把話題轉到這種小昆蟲上??傊?有興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見機行事,靈活處理。
3、有節(jié)制地使用電視和教育軟件。父母不要因為孩子能夠重復某個電視廣告詞而心花怒放,其實這是對孩子強大的語言模仿能力的一種浪費。因為電視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規(guī)范語言,無論是電視節(jié)目還是電腦學習軟件,都很難做到與孩子之間的交互表達,對于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說到看電視我的孩子比較喜歡看《動物世界》,我覺得這個節(jié)目既可以看到真實的大自然、動物,而且還有些看圖說話的意思,有知識性和語言的生動性!
4、多帶孩子出去玩。動物園、海洋館、科技館不僅僅是幫助孩子多認識些動物、植物和星星那么簡單,它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面,進而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能夠讓孩子從心底里好學的關鍵,就是激發(fā)出孩子的求知潛能,所以多帶孩子接觸外界,多見世面,絕對是有好處的。上周末我們帶孩子去爬大蜀山時孩子就對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在后面走我在前面走,我說為什么?他就說大蜀山是個死火山,如果聞到有臭雞蛋的問道就是火山要噴發(fā)了,你們在前面聞不到,我能聞到!我很高興,他既像小男子漢一樣勇敢,讓我覺得他長大了,又能把書里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次我很好的把他夸獎了一番,他就更喜歡說了,思維也更加活躍,說了好多好多!
5、利用各種聚會,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能力。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會帶孩子去吃飯去參加婚禮之類的聚會。人多的場合也不會限制他不要說話,不要亂跑,只是遠遠的看著他,保證他的安全。還有就是一次在小區(qū)玩,他說要紙來疊東西,我說沒帶,我就對他說:你去問保安叔叔,看他有沒有。于是,他就自己去和別人交流,得到他要的東西!
6、別有壓力,喜歡說就大力支持他。在上學期的故事大王比賽中徐子博獲得了園一等獎,這是老師的關心和鼓勵的結果。再有就是他講的故事是“小狗旺旺”,在許老師的建議下我給他買了小狗的衣服,這是他這次故事比賽過程中他最感興趣最開心的環(huán)節(jié)。整個過程不是視為比賽而是當成游戲!沒有了壓力有了動力!
以上就是我的幾點體會,希望能和大家產生一些共鳴,有說是不好的地方敬請見諒,并對我進行指正以達到孩子的共同進步!最后,再次感謝我們的老師對孩子們的細心關懷、教育和照顧!你們辛苦了!衷心祝愿我們的幼兒園越辦越好,祝所有的小朋友在這里學有所獲,開心快樂的成長!祝所有的家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觀念:如何在家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育兒觀念:如何在家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生活自理,從事簡單的自我服務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獨立入廁、獨立進餐、自己整理衣物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不僅會滿足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更是孩子們在以后社會中賴以生存及發(fā)展的根本。如果我們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自理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有益于我們的孩子更好地適應周圍環(huán)境,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給孩子一個機會
平常在家時當發(fā)現(xiàn)孩子對做某件事很有興趣時,我們家長要及時引導,給他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抓住學習的敏感期。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生活自理。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他一個動手的機會。
二、給孩子一段時間
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動手,開始時孩子的動手效果也許會不太理想,甚至會出現(xiàn)幫到忙的現(xiàn)象,要容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只要我們有心給他時間鍛煉練習,總會有解決的辦法,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慢慢的孩子吃飯不會掉飯又會吃得快了。
三、給孩子一個適合鍛煉的環(huán)境
平常在家里也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的空間,比如騰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擺放孩子的衣物、食品等,讓他可以自己取放物品。在家庭空間的一部分要以孩子為本,為孩子所需,為孩子所用,讓孩子在適合的空間中充分發(fā)揮他們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
以前我覺得孩子還小,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沒想到讓孩子做家務事了。我讀了《特別狠心特別愛》,沙拉女士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實施有償生活機制,鍛煉他們的家務能力,培養(yǎng)給他們的財商、生存能力、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我心里觸動很大,沙拉女士成功教育孩子的秘訣,為天下父母樹立了好的榜樣。并指出了一條有效的家教道路。我決心嘗試一下。
吃晚飯時,我就邊吃飯邊討論這個問題。沙拉女士的三個孩子在家里怎么幫助媽媽做家務活的。長大以后成為世界富豪。
當我宣布,我們家從現(xiàn)在開始,也要實施有償生活機制時,誰幫媽媽干家務活就可以得到零花錢,女兒和兒子都躍躍欲試,首先是兒子搶者說;“今晚我來洗碗?!?/p>
吃過晚飯我和老公就坐在沙發(fā)上觀看,兒子戴上小套袖,開始收拾碗筷,到廚房開始洗起來,別看兒子才九歲,干起活來,很認真,先用洗潔精把碗盤擦干凈,在清水洗,很仔細,沒想到竟然把鍋也刷的干干凈凈,灶臺、水池也清洗的非常光亮。第一次就干的這么漂亮,我及時表揚了他,并付給他5角錢的報酬,他高興的說,既然干的這么好,能不能在獎勵我一下。我想:“這小家伙知道討價還價了?!蔽乙菜斓拇饝怂?,又獎了他5角錢。兒子高興的說:“謝謝媽媽?!钡谝淮渭覄諆鹤泳瓦@么能干,看來真的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第二天早上是女兒洗碗了,吃過早飯,我照例來到沙發(fā)坐下,看著女兒收拾碗筷、洗刷,洗完后,我到廚房檢查,碗盤洗干凈了,灶臺、水池沒有收拾。女兒比兒子大,收拾的還不如她弟弟干凈、整潔。我也給予適當?shù)脑u價,也給她5角錢的報酬,她沒有講價錢,心里也很高興。
我們全家商量,以后星期天、節(jié)假日,就由他們兩個來洗碗、掃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從小培養(yǎng)生存能力。孩子們欣然同意。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自理能力
導讀: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為習慣一般都在學齡前,也就是說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已經養(yǎng)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適當把握了時間和機會,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擁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四歲的孩子可以自端碗吃飯,五歲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脫衣服一樣,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孩子就能做好。
1、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
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個人對童年的記憶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會一生都記得父親幫助他把一個大箱子抬進自己的房間,他有了屬于自己的書柜。孩子學著收拾房間,并且整理衣服和書籍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現(xiàn),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幫助他鼓勵他,而不是嘲笑他或是阻止他這么做。最聰明的父母永遠都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最愚蠢的父母總是用懷疑的目光看孩子。因此,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了很糟糕的處理能力時,請問問自己有沒有責任。
2、為孩子創(chuàng)造自理機會
聰明的父母總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機會,因此,聰明的父母也就給了孩子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的經驗。比如,父母告訴孩子他們要出差,可能有幾天不在家,這幾天需要孩子自己來處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告訴孩子冰箱里有食物,常用物品都放在哪里,給孩子一個獨自在家自理生活的機會。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朋友家或是干脆請一個臨時保姆來照顧孩子。更多的時候,父母只要給孩子提供機會就行了,而不需要你來怎么教會他做。
3、讓孩子樹立自我服務的意識
自己處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號,也不是讓孩子掌握幾種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天天堅持。因此,爸爸媽媽除了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快樂,愿意堅持以外,更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不是幫爸爸媽媽做。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間,不妨說:“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了”,而盡量少說:“真棒,能幫媽媽做家務了”。如果孩子撒嬌,不愿意自己做的時候,也要堅持到底,讓他明白他長大了,以前爸爸媽媽幫他做的事情現(xiàn)在他可以自己做了。
4、營造寬松的氛圍,學會耐心等待
成長需要時間。孩子們可能拿著筷子卻夾不起飯菜;可能想穿衣服卻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親近某個伙伴,卻被別人討厭;再或者想下棋,卻亂走一氣。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做得好,他們需要的時間。當他嘗試的時候,等著他,鼓勵他。如果遇到早上趕著上班,那么請早點叫孩子起床,給他充足的時間。當他苦惱的時候安慰他,幫助他。當他進步的時候,表揚他,激勵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會成長得很好。
5、要求積少成多,讓孩子逐步獨立
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難度也不一樣。爸爸媽媽可以幫他們安排一個進度表,一樣一樣地學,逐漸增多。比如可以先學自己用勺吃飯,做到不灑出來;再學自己端飯、添飯,讓孩子知道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添合適的量;接著是端湯、使用筷子……這樣,孩子就漸漸能獨立完成進餐的所有活動。
6、教給孩子必要的方法
個人事務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褲子就需要先看褲子的前后,坐下來,把腿伸進褲腿里;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就需要和別人協(xié)商,想辦法征得同意,而不能搶;玩玩具就得知道玩具的特性和相應的規(guī)則。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shù)姆椒ㄒ龑潜匾摹?/p>
淺談家庭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家庭是孩子學習語言的主要環(huán)境,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主要的語言模仿對象。作為家長,我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重視自身言語的示范作用,提高與孩子言語交流的質量,做到以下幾點:
1、教給孩子規(guī)范的語言。孩子學習語言,最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現(xiàn)象。只有通過正確的、足夠的語言訓練,才能較早、較好、較快地掌握口語。我常和孩子用普通話交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老師上課都用普通話,而且標準的普通話在意思表達上更準確清楚,也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平時我和孩子用普通話交流的時候,當發(fā)現(xiàn)她說得不夠正確,比如她說:“這里很悶,te不過氣來?!边@是普通話里夾著方言,我就會及時糾正她,說應該是“喘不過氣”來。當孩子在發(fā)音方面存在缺陷時,我會一遍遍糾正她,教會她正確的讀音。如今,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諾諾的普通話越來越標準了,連平翹舌音也能分清楚。
2、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有意識的讓她的語言變得豐富起來。當然平時交流不可能時時注意,但有時我會提一些問題,比如給他講故事或者看她在畫畫時,我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回答,回答問題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她的思維和語言都得到一定的訓練。當然開始問問題不要太多、太難,要循序漸進,否則她回答不上來會產生抵觸情緒。在她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會指導她盡量說得具體完整。比如假期結束了,我和她玩扮演老師和小朋友的游戲,我當老師,我說,小朋友,你們假期里都在干什么呀?沈一諾就舉手回答:在公園里玩。我說:回答老師的問題,說話要完整。她就改成了: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我又說:那你能不能說說公園里有些什么,你玩得怎么樣呢?經過我的一步步提示,她能這樣說了: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公園里人很多很多,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玩得很開心。常用這種方法會讓孩子的語言變得具體完整起來。3、讓孩子接觸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讓孩子模仿,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就給女兒買了一些國學經典和詩詞讀本,有空就讀給她聽,讓她受一些熏陶。還買了一些好的繪本,無論畫面還是語言都是優(yōu)美的。當孩子很認真的問我問題時,我也讓自己的語言生動起來。比如她問我:媽媽,樹葉為什么都掉了?我說:秋天到了,樹葉寶寶長大了,她就要離開大樹媽媽,去遠方旅行呢。孩子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她接著說:樹葉寶寶會對媽媽說:“媽媽,再見,我要去遠方旅行啦!”她能模仿著我的語言講下去了。
4、鼓勵她與別人交往
,消除畏懼感,出去當別人問她話時,我不會替她回答,而讓她自己說,去買東西,讓她去付錢,讓她去跟服務員交流?,F(xiàn)在,諾諾她不畏懼主動與人說話,她和初次見面的人也能大大方方地交流,講話的機會多了許多,語言能力也在提高。
語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是接受知識的工具。培養(yǎng)語言能力要循序漸進,也不在一朝一夕。在此過程中,我會多給她鼓勵、稱贊,增加她的自信心,使孩子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育兒觀念:家長如何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注意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的這扇窗戶,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注意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發(fā)展及其入學后學業(yè)成績的高低。幼兒注意力的形成雖然與先天的遺傳有一定關系,但后天的環(huán)境與教育的影響更為重要。
第一、家長學會了解孩子的興趣。幼兒的注意受其自身興趣的制約,也可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誰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會很投入、很專心,孩子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條件下家長主動地多參與孩子的游戲,加強親子交往,以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便于發(fā)現(xiàn)、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以便有針對性地教育。
第二、依據(jù)孩子的興趣為孩子創(chuàng)設適宜的家庭環(huán)境。我國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我們做父母的一面事事要以身作則,一面處處要留心小孩所處的環(huán)境,使他所聽到的、所看到的都是好的事物,這樣他自然地也受了好的影響?!狈▏鴮W者科恩也認為:“家庭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可以提供給兒童的最全面、最有效的環(huán)境之一?!?/p>
第三、用靜態(tài)的游戲延續(xù)孩子的注意力。除了下棋以外,還可以用拼圖、聽口令傳信、替孩子準備成套的故事錄音和畫冊等,幫助孩子學會有目的的玩,提高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孩子安靜、集中注意力的活動的好習慣。
第四、為孩子營造安靜、簡單的氛圍;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適時的對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螅c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
第五、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作息,讓孩子有規(guī)律的生活。
第六、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約束力;培養(yǎng)孩子注意事物的廣度;讓孩子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讓我們帶著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一起去努力吧!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兒童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數(shù)學能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運算能力,一個是思維能力。
運算能力是一種低級能力。強調記憶、熟練度(復雜運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維能力是一種高級能力,強調借助抽象的數(shù)字符號、概念進行思考與推理。
數(shù)學思維的基本功是數(shù)數(shù)。每個數(shù)的音、形、義要弄清楚,不是從1數(shù)到9就可以了,還要知道每個數(shù)字對應的具體數(shù)量。
數(shù)數(shù)這關過后,就可以進入加法的學習。
對成人來說,我們看到“3+5=8”這個等式,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很容易把這個抽象的等式具體化為:三個XX加上五個XX是八個XX,而進一步具體化則會得到:
?三個香蕉加上五個香蕉是八個香蕉
?三匹馬加上五匹馬是八匹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數(shù)字進行替換,如:5+6=11。便可以生成無數(shù)的具體表達。
數(shù)學符號的意義就是把無限的具體事物進行高度概括。雖然看起來抽象,來源卻是具體的。而數(shù)學思維,就是把各種具體事物及其關系,用抽象的數(shù)字符號表達出來。
鍛煉孩子的思維其實并不難。孩子們平時做的數(shù)學應用題本質就是一種數(shù)學思維訓練。
家長可根據(jù)上述原理,有意識的自編應用題,來訓練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兩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籠里有三只猴,又來兩只,共幾只?(雖沒提到“加”這個詞,但暗含了這個思維)
我有兩支筆,張阿姨又給了我三只,我現(xiàn)在有幾只?
蜘蛛有八條腿,蜈蚣有100條腿,一共有多少條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鐘,晚上走了二十分鐘,一共走了多長時間?
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可以讓孩子借助一些實物來數(shù)。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列出3+2這樣的數(shù)學表達式來,孩子如果能夠列出3+2這樣的表達式,而不是3-2,說明他會用數(shù)學思維進行思考了。至于3+2等于5還是等于8,這就是運算要解決的了。列算式的過程,類似于工程師畫圖紙,是高級思維活動,而算出3+2的答案,是一種低級思維,近似于一種體力勞動。這就是數(shù)學思維與運算的區(qū)別。
如果順利完成這一步,可以反過來讓孩子自己編題目。比如給孩子一個等式:2+3=5,讓孩子自己編類似上面的題目。這個過程就是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人的思維無論怎樣多變,都離不開這個基本過程。
孩子編題目的時候,不僅鍛煉了數(shù)學思維,還鍛煉了語言能力,鍛煉了語言的邏輯性,發(fā)散性。孩子能夠編的題目越多,說明孩子腦子里的“存貨”越多。如果孩子編不出幾個題目,你也不用著急,可能是你給孩子的“輸入”不夠,你還是要不斷的,大量的給孩子編各種題目,同時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說完加法再來說說減法。
減法比加法訓練的思維更加豐富,以“5-3=2”這個等式為例,我們可以設計如下思維訓練題目:
?我有五個蘋果,吃了三個,還剩幾個?
?他有三只筆,我有五只筆,他比我少幾只筆?
?我有三只筆,他有五只筆,他比我多幾只筆?
?車上有五個座位,已經坐了三個人,還能坐幾個人?
?我家離車站五里路,我走了三里路,還要走幾里路?
你出過題后,接著讓孩子自己出題,就很容易看出孩子是不是能夠理解這個數(shù)學表達式的真正含義。注意紅色的這些詞語。這些詞語背后體現(xiàn)的就是一種數(shù)學思維。
如果你覺得自己出題能力不佳。那么,你可以找到孩子的課本、習題集和簡單奧數(shù)題,搜羅里面現(xiàn)成的題目。歸納到一起。然后舉一反三,并結合孩子的實際生活隨機應變。比如到了超市里編相應的題目,到了動物園里編相應的題目,在家里編相應的題目。如果能夠靈活機動,見縫插針的給孩子出題,實際上這就成了一種好玩的智力游戲。如果學習變成了游戲,孩子還會叫苦不迭嗎?
如果孩子的思維能力不足,覺得不夠好玩,沒關系,可以拿來一些實物,比如玩具,棋子,撲克,還有各種教具等等,用過家家的方式給孩子講??纯瓷厦孢@些圖。這些教具可不僅僅是玩,要結合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進行。
結語:許多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數(shù)學呱呱叫,到了中高年級就不行了。原因很可能是重運算,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由于低年級輕視思維訓練,到了高年級應用題一多,思維不足的弱點就暴露了。所以從小進行思維訓練很有必要。
另外,語文能力與數(shù)學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越強,那么,他對題目的理解也會更強。類似地,如果你能堅持給孩子進行數(shù)學思維訓練,孩子的語文理解能力也會提升。每個學科其實都有相通之處,沒有絕對的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