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培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jié)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培養(yǎng)
對于孩子來說,當事情沒有向著自己所希望的樣子發(fā)展時,他們就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穩(wěn)定的培養(yǎng)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前提。因此,情緒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一、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很多孩子在失敗后,情緒會顯得很低落。教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失敗,正視失敗的勇氣對孩子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和孩子做游戲的時候,家長不妨故意輸?shù)魩状?,讓孩子看看自己是如何面對輸贏的??梢赃@樣說,“雖然我輸了,但這個游戲還是非常有趣,也許下一次我能贏呢?!弊尯⒆诱J識到,所有的游戲都是有輸有贏的,只有這樣游戲才會有趣。
二、讓孩子懂得分享
小孩子往往不能忍受別人和自己分享每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這與自私不同,而是天性使然。父母必須正視孩子的這一特點,在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之前,幫孩子把最喜歡的幾樣玩具收起來。父母的做法告訴孩子,你尊重他所喜歡的東西,但分享也是游戲的一部分。同時告訴孩子,小朋友不會把寶寶的玩具帶回家。
三、做到公平裁決
如果您的小家伙為了玩具和小伙伴打起架來,您應(yīng)該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告訴兩個孩子:你們要輪換著玩。這種說法比“讓著弟弟”要好得多,因為對孩子來說,后一種說法并不公平也難以接受。你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以確保每隔一段時間兩個孩子便交換玩具。
四、事先打好“預防針”
被命令的感覺會讓孩子沮喪,因此家長在某件事情將要發(fā)生之前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這樣就能讓寶寶覺得掌握主動權(quán)的是自己而不是爸爸媽媽。比如,“我們再玩三次滑梯就該回家了”,或者“吃完雪糕我們到外面去玩?!?/p>
五、制定好規(guī)矩當孩子感到事情不在自己掌握的時候就容易大聲哭鬧、亂發(fā)脾氣。而規(guī)矩能給與他們必要的安全感。比如,當和小伙伴正在進行的某項游戲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可以規(guī)定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握握手;或在回家之前再讓他自由活動一會兒等等。
六、讓孩子休息一會兒n4507.cn
完成一種活動,準備開始另外一種活動之前,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平穩(wěn)一下心情。雖然這樣做有點耗費時間,但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過于興奮。
七、經(jīng)常給予表揚
如果孩子能夠不哭不鬧乖乖地跟著父母從小朋友家或者游樂園離開,我們就應(yīng)該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剛剛的表現(xiàn)是正確的。我們可以說,“寶寶那么聽話,真讓媽媽驕傲”,或者,“今天玩得真高興??!”小孩子都喜歡正面的評價,因此家長對于正確行為的關(guān)注和鼓勵能激勵孩子將優(yōu)點保持下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是成人教育的結(jié)果,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優(yōu)缺點,配合幼兒園和學校開展注意力培養(yǎng)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⒆幼⒁饬Φ陌l(fā)展是成人教育的結(jié)果,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優(yōu)缺點,配合幼兒園和學校開展注意力培養(yǎng)方面的工作,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
注意力,就是人們在一個時刻內(nèi)集中地反映某些事物的心理活動能力。發(fā)展孩子的注意力與發(fā)展智力有密切關(guān)系。如果孩子學習、觀察時精力不集中,不注意聽講,不注意思考,不注意記憶……就什么也學不會。所以說,“注意”是一座門,凡是外界進入心境的東西,都要通過它,父母必須重視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呢
平時生活中,要注意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對孩子教育起著很大作用。當孩子認真看圖書、繪畫、做事情的時候,成人們要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不宜把電視或音響的聲音放大,更不宜在孩子旁邊打麻將、大吵大鬧,或者發(fā)出其他噪音,以免分散其注意力。家長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提高孩子的注意能力,養(yǎng)成孩子生活的規(guī)律性,這對提高幼兒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是相當重要的。在家里,無論教孩子收拾、放置物件,或是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都要提出具體要求,并且給予具體指導,使他做事有始有終。例如開飯,家長教孩子搬好桌椅,再派碗筷,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分散精神而扣爛碗碟,倒掉飯菜,或者沒有做完就走開。
家長要結(jié)合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選擇一些教育孩子專心學習、做事的故事,促使孩子注意力的發(fā)展。例如故事《小熊進步了》,內(nèi)容講述的是一只小熊不專心上課,沒有掌握區(qū)別蜜蜂和蒼蠅的知識,錯把蜜蜂當蒼蠅拍,結(jié)果被蜜蜂刺腫了臉?!缎∝堘烎~》寫大貓、小貓一同去釣魚,大貓專心釣魚,不一會便釣了一條大魚。小貓不專心,見蝴蝶、蜻蜒飛來了,都去捉,結(jié)果連條小魚也沒有釣到。后來,小貓經(jīng)過大貓耐心地教育、幫助,專心釣魚,不一會兒就釣了一條大魚。把這些故事講給孩子聽,結(jié)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具體指出孩子要專心做事、學習,就可以使他逐漸養(yǎng)成專心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學習和其他活動,不可能完全符合他們的興趣,但是,又要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家長必須向孩子具體地講清學習、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明確的要求,并要做到循序漸進,由集中注意較短時間到較長時間,才有利于發(fā)展他們的有意注意,加強意志的控制力。
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
其實孩子的情緒學習常會受親子間相處模式影響,而大人卻很少用心和利用機會去陪孩子處理這些情緒,并從中來學習成長,因此,以下一些類型的父母需要特別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是以芝麻綠豆、過一會就好的的方式來處理,那么你將失去和孩子一起學習、體會情緒的機會。
2、放任型的父母:放任孩子自行處理情緒,當孩子有負面情緒反應(yīng)時,沒有想要更進一步去教導、引導他,做適當?shù)那榫w處理。
3、權(quán)威型的父母:對孩子絕對的權(quán)威和??,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及想法,這樣的父母到最后可能會遇到孩子在外使壞、作怪等情形發(fā)生,甚至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如果自己的小孩的情緒本質(zhì)較為負向,該如何去協(xié)助、引導他們,降低此天生氣質(zhì)對生活的影響呢?
(1)了解孩子情緒背后的意義,是什么原因和動機,讓他有如此的情緒反應(yīng)。
(2)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并花些時間溝通;而當他表現(xiàn)出正向情緒時給予贊揚,鼓勵他加強這種情緒的表達。
(3)提供并協(xié)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對生活造成的障礙。如臉臭臭的孩子在學??赡苁艿嚼蠋?、同學的排斥,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協(xié)助孩子和同學作朋友。
(4)以同理心和同年齡層,去接納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5)教導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降低被誤解的情形。
(6)良好的情緒示范,如家長需對自己的情緒有所掌控和了解,才能以身作則,并在處理孩子的情緒時,能保持正面積極的方式。
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
其實孩子年紀還小,實在無法要求他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問題,主要還是依賴父母親能有高度的,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能適時的接納和提供方法,尤其讓孩子能有安全感和信賴感,更是協(xié)助孩子在情緒處理上,一個相當重要的關(guān)鍵。
父母應(yīng)重視幼兒自尊的培養(yǎng)
“你很特別?!睂θ?、四歲的孩子來說,再沒有比這句話更重要的事了!當孩子問問題時,我們會用什么態(tài)度回答他?當孩子興高采烈的告訴我們,他遇到“好玩、有趣”的事時,我們會用什么樣的心情響應(yīng)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敏感,他會從與成人的互動中知道“我在這個人的眼里價值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會用我們看他的角度來看他自己。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他就會用同樣的心去看待周圍的世界。正向的自我概念與自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后天。對孩子來說,當我們用欣賞的角度看待孩子,就是最好的培育,當我們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就是鼓勵孩子的好方法,當我們用正向的態(tài)度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他的心就會受到我們的鼓舞。
建立孩子的自尊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在幼兒研究中指出“低自尊的幼兒將焦點放在失敗,而非成功上,問題而非挑戰(zhàn)上,困難而非可能性上。”低自尊的幼兒認為世界是黑暗且令人沮喪的,到處充滿了危險及脅迫。同時,在青少年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低自尊與兒童受虐、學業(yè)成就低、青少年懷孕、犯罪以及藥物和酒精使用過量有關(guān)?!蔽覀儠牒褪裁慈送鶃??有信心的還是沒自信的?積極樂觀的還是悲觀消極的?這些評判標準與一個人的自尊有著莫大的關(guān)聯(lián)。
【自動自發(fā),創(chuàng)造自我歸屬感】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主動又勤勞的。因為肢體比以前更令他有“隨心所欲”之感,對周遭事物總是表現(xiàn)出“躍躍欲試”的心情。父母應(yīng)當把握這樣的好時機,善用孩子的“自動自發(fā)”,鼓勵孩子“暢所欲為”,為孩子創(chuàng)造歸屬感。那是幫助孩子取得“自信”的好方法,讓孩子由“做中”培養(yǎng)對自己的體認與信任。
當孩子問問題時,我們?nèi)绾伪磉_對他的接納呢?安靜的聽他說,了解他的思考脈絡(luò),不對他的答案做任何評價,了解他的看法與觀點,重視他的問題,與他好好的對談。而這不正是我們希望他人與我們互動的方式嗎?所以,當孩子開始作一些肢體上的伸展時,我們成人該怎么做?我們其實不該說:“小心喔!這樣很危險。”而是應(yīng)該說:“我相信你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這對你是個挑戰(zhàn),你好想做到,是嗎?”因此,關(guān)鍵在于成人與孩子的互動與心態(tài)。
當我們與孩子交談時,所透露的語言訊息是什么?當我們傳遞的是信任,孩子就收到信任;當我們傳遞的是關(guān)懷,孩子就收到關(guān)懷。我們所說與所做之間有沒有一致?如果有,孩子就不會混淆,不用花精神來厘清父母的“意思”,而是將精神用在學習上。
【父母有哪些行為會損害孩子自尊?】
外在世界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父母所營造的環(huán)境很重要。如果父母很少贊美孩子,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如果父母老是批評孩子,孩子也會批評自己和身邊的人。當我們一味的強調(diào)沒有做到的、沒做好的,孩子的挫敗感就會很深。他會認為是自己沒有用、沒有能力的人;當我們預設(shè)孩子還太小、做不好時,我們給孩子的就是懷疑自己,因為連我的媽媽或爸爸都說我不會,我真的做得到嗎?
對三至四歲的孩子來說,由“做中學”是很重要的。只要他評估自己大概可以“試一試”,他就會有意愿嘗試,因為,學習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生命發(fā)展的重要任務(wù)。可惜的是,父母總是對“該學什么”充滿了評估與判斷。如果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意愿完全相反,孩子的生命能量就會卡在“自己想要”與“父母期待”之間。
臺灣父母總喜歡“比較”,在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比身高、體重、皮膚,比先掉牙、先說話;等孩子更高大時,比的項目又更多了。我們很少教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進步的地方在哪里”,我們也沒有教導孩子如何“向內(nèi)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實,跟別人比是很辛苦的,因為一樣米養(yǎng)百種人,怎么會比得完了?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別的,他可是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所獨有的價值!
還有,父母總是“愛子心切”,代勞各種雜事,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試想,如果我們自己被看成是一種“負擔”時,自己的感覺會是什么?我們會喜歡自己嗎?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嗎?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嗎?我們可能會“很想獨立”,同時也會有更深的焦慮。
親子關(guān)系是最忌諱的是成人口頭的揶揄與諷刺,孩子的心頭是很敏感的,他可是會記在心里。當我聽到四歲孩子罵:“你這個白癡!”“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這只豬!”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圍繞著這個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DavidElkind在《揠苗助長的危機》一書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與第五年,會開始利用語言將外在世界內(nèi)化。這時成人要認真的思考,孩子的腦子里該裝些什么語言?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父母的接納、尊重與關(guān)懷,無條件的愛,以及真誠的贊美與肯定,對孩子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孩子建構(gòu)自我形象的重要來源。當孩子能將這些養(yǎng)料都內(nèi)化時,就不用仰賴他人的肯定。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的是“有料的生活經(jīng)驗”。
提供孩子自主選擇權(quán),給孩子一些我們已經(jīng)過濾過的合宜選項,讓他從中選一。自主的選擇經(jīng)驗能讓孩子體驗信任自己及勝任感的愉悅。
1.提供孩子成功的經(jīng)驗,并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專長和能力。
2.提供孩子面對挑戰(zhàn)的經(jīng)驗,讓孩子勇于接受挑戰(zhàn),并學習接受挑戰(zhàn)的結(jié)果。
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教導。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內(nèi)在寶藏】
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自尊,孩子也會有良好的自尊??磥恚改高€是得從自己著手才成。為人父母者必須不斷的學習,也帶領(lǐng)孩子用同樣的心態(tài)來成長與學習。其實,孩子是很勤勉的,很熱愛學習的。如果我們愿意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我們只是在一旁的陪伴者、鼓舞者,就會對孩子的能力有更多的體會與領(lǐng)悟!當為人父母者能看到孩子內(nèi)在的寶藏時,孩子才會相信自己的珍貴與特別。
父母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
-->
情商高的孩子能強而有力地處理好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在人際交往方面往往得心應(yīng)手,情商對孩子的一生影響重大。為了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長要學會情商教育的方法,適時正確地給孩子進行情商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
1、要經(jīng)常表達愛意。
身體接觸和眼神交流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緒智力。在玩耍、吃飯和交談當中經(jīng)常表達出愛意,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情緒。
2、幫助孩子表達情感。
幫助孩子了解和認識各種情緒表達也很重要。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控制情感才表現(xiàn)為憤怒。
3、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wěn)以對,并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guān)系上也會得心應(yīng)手。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4、教會孩子自主決定。
獨立是情商中最重要的方面,只有讓他們從小學會自己拿主意,才能培養(yǎng)出獨立的性格。
5、肯定孩子的情緒。
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憤怒,而不是告誡他們不要生氣”。此外,詢問他們生氣的原因,對幫助他們控制情緒也很重要。切記不要在孩子憤怒時試圖壓抑他們的情緒。
6、承認他們?nèi)〉玫某煽儭?/p>
對孩子的智力永遠要予以肯定,避免貶低他們的作為,否則會讓孩子對失敗失去接受能力。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教會他們積極應(yīng)對和克服負面情緒。
7、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樂觀孩子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tài)度,那家長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8、不過分溺愛。
避免說“這事你干不了,我來替你吧”這樣的話,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失去對自身的安全感。
9、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爸媽應(yīng)該多安排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這時爸媽可以觀察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么反應(yīng)?而萬一與他人發(fā)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yīng)的?多觀察多記錄,幫助孩子更好地與人交往。此外,也要鼓勵孩子學會分享。
10、家長要作孩子的表率
幼兒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強,家長在孩子心中就是崇拜的對象,孩子每天用最細致的目光觀察著家長的一舉一動,默默地模仿和學習著。在您不知不覺中,孩子已學會了您那一套。所以,家長必須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
11、堅持一貫的家教作風
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愛不能是溺愛、偏愛,而應(yīng)該是理智的愛,有原則的愛。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允許做;什么不許做。對孩子的要求要始終堅持如一。如果只對孩子提出要求,而不督促孩子,時緊時松,朝令夕改,這樣就難以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孩子也會對家長的要求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家長從而失去威信。只有堅持始終如一的嚴格習慣才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
12、以積極肯定為主的正面教育
家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應(yīng)多作積極的肯定,從正面引導孩子向目標發(fā)展。孩子受到激勵和贊揚后,上進心就會得到強化。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實際,對孩子越信任,與孩子的感情越融洽,便更能激發(fā)孩子的進取精神。對孩子的優(yōu)點要及時表揚,用適當?shù)莫剟?,肢體舉動來表達贊揚和愿望。沒玩沒了的數(shù)落只會使孩子喪失信心,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