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時常會有的幾種表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孩子厭學時常會有的幾種表現(xiàn)
學習知識是孩子成長階段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知識的學習其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孩子天性喜歡玩鬧,枯燥的學習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厭學。家長應該注意孩子日常的情緒變化,要及時就診孩子的這種情緒。下面小編就向家長朋友介紹幾種孩子厭學常會有的表現(xiàn),希望家長朋友能多加注意。
1、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這也是厭學的表現(xiàn)。
2、孩子會開始有些言語和行為上的“不想上學”征兆。他們好像感到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愿做作業(yè),不認真聽講,經(jīng)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有的干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
3、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會很不穩(wěn)定,孩子會迷戀上電子產(chǎn)品或者小說等。他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懶散,越來越自私,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等等。
家長朋友一定要多多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厭學的情緒,一定要及時的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引導孩子走出知識學習的誤區(qū)。
其實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別的問題,家長應當注意,不要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這樣只會讓孩子對于學習產(chǎn)生更大的厭惡,對于孩子今后的成長與學習都是不利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有這五種表現(xiàn),長大后會情商爆表
父母不要總是以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雖然在語言上他們還不能很明確的表達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是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肢體語言去表現(xiàn)自己。家長也不要覺得是不是自家孩子有多動癥,其實這是他情商高的表現(xiàn)。
一、喜歡模仿
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喜歡看著電視,模仿里面人物的表現(xiàn),甚至會學里面主人公的講話方式,這其實就是孩子表現(xiàn)自己的一種方式。還有的時候,他們也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語氣跟動作,這其實也是孩子高情商的表現(xiàn)。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煩,而是應該跟他們多多交流,試圖去了解他們的內心在想些什么。也不要遏制他們的好奇心,而是應該著重去培養(yǎng)他們的表演天分,這對孩子將來的發(fā)育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好奇心重
如果你家寶寶的好奇心非常重,小腦袋里總是會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點子,就說明他的想象力非常好,也特別善于思考。這樣的孩子多半很聰明,長大后的情商特別高。因為他們比一般人的發(fā)散性思維更強,而且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愿意自己去思考解決。正是因為他們在小的時候就養(yǎng)成了多問多聽多看的習慣,所以在長大后才會那么沉著冷靜,凌威不懼。
三、對待事情很樂觀
有的小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會哭,想著逃避。還有的孩子就比較樂觀,他們的心態(tài)比較好,遇到問題也不慌不忙。這樣的孩子情商一定是異于常人的,因為他們比較積極,覺得自己失敗了一次也沒有關系,更不會被挫折打敗。即使遇到不開心的事,也會自己調整心態(tài),讓自己慢慢的走出來,同時也給別人帶去正能量。這樣的孩子普遍長大后的情商都會比較高,成功的概率也會比別人大很多。
四、喜歡和陌生人交流
如果你的寶寶不怕生,喜歡和陌生人交流,說明他一定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比較的勇敢,也比較有擔當,遇到問題也不會逃避。不管在什么樣的場合都不會畏懼,總是神采飛揚的樣子。這樣的孩子不僅落落大方,情商也會非常高。
五、注意力集中
對小孩子來說想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如果你家寶寶的專注力非常好,無論做什么都不受外界的干擾,那說明他一定是一個自控力強的人。這樣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情商也會特別高。
這十種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你有嗎?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或多或少都會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xiàn)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合理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表現(xiàn)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于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表現(xiàn)2: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jié),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jié)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里人都要圍著他轉,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表現(xiàn)3: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yǎng)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表現(xiàn)4: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guī)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表現(xiàn)5: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tài),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yǎng)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表現(xiàn)6: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guī)退隽恕!彼匀臍q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表現(xiàn)7: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xù)玩。后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xiàn)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表現(xiàn)8: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yǎng)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里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表現(xiàn)9:害怕哭鬧
由于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表現(xiàn)10: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后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拓展閱讀:父母何時該放手?專家告訴你。
父母過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其實是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孩子3歲之前不能與父母分離,否則容易產(chǎn)生不安全感;7歲之后應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幫助其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15歲以后則要絕對放手,必要時給予啟發(fā)和建議。另外父母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當孩子合理頂撞自己時不必反應過激,而面對外人批評要適時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孩子在學校有這五種表現(xiàn)需當心
作為一個有20多年班主任經(jīng)驗的老教師來說,每年班上總會有那么幾個孩子屬于特殊類型,這里的特殊類型不帶有任何貶義,而是這些孩子還沒能夠養(yǎng)成很好的學習習慣,或者壓根他們就真的不想上學。
為什么說當孩子有一些特殊表現(xiàn)時,家長要當心,因為這么多年觀察下來,這些問題學生大部分都與家長有關,或者與他們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
一上課就要上廁所型的。這群孩子即使在課間剛上完廁所,但是只要上課鈴響起來,他就要上廁所,在廁所搖搖晃晃十分鐘,到班級坐下來安靜下來十分鐘,老師重點內容已經(jīng)過去了。
孩子在班級沒有一個好朋友,排除極少數(shù)優(yōu)秀到?jīng)]朋友的類型,此類孩子大部分性格孤僻、孤獨、封閉自我。
搖頭晃腦接話茬型的,有一類孩子在課堂上時刻處于搖頭晃腦接話茬型的,老師的任何話他都能接話茬,反正合適不合適,對不對,先喊出來再說,而不少家長我們如果建議他們帶著孩子去測試一下還是是否是注意力障礙(ADHD),家長就會說老師有問題,好吧!ADHD是注意力缺陷障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無法集中注意力,這真的需要家長耐心的用科學的方式幫助孩子矯正。
從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型的,現(xiàn)在老師留的作業(yè),特別是小學時期都會要求家長簽字,實質上也是希望家長在家對孩子有個督促,不少孩子就是堅決不能完成作業(yè),這大部分是家長不上心,不關心。
只注重學習從不上體育課型,有一群孩子以女孩居多,從來不喜歡上體育課,這類孩子大多數(shù)受到家長的影響,把考試和學習看的太重要,從來無暇顧及體育課,而越是這樣,孩子未來加速的能力越差。
這幾種我們眼里的問題孩子,或多或少都與父母的引導有關,或者父母干脆對孩子不管不問有關,把孩子完全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心態(tài),真的太可怕。
孩子的成長,從30多年前開始直到我退休,那些家長參與度高孩子,一般都有著不錯的發(fā)展。任其自生自滅的孩子也有很成功的,但是在現(xiàn)在這個年代,真的不多了。
表揚孩子的幾種場景分析
鼓勵孩子是教育的好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揚都會收到積極的效果。你知道該怎樣表揚寶寶嗎?以下幾個場景分析供家長們參考。
場景一:寶寶畫了一幅畫小哲喜歡畫畫,在家里,小哲每畫一幅畫,都會拿給媽媽看看,媽媽為了鼓勵小哲,總是表現(xiàn)得很驚訝,“寶寶,你畫得太好了!”“這是我看過最漂亮的畫!”小哲聽了媽媽的表揚后,總是很滿意地離開。但久而久之,小哲的畫藝并沒有增長,而且很不愿意聽到不同的意見,要是媽媽偶爾表現(xiàn)得平淡了點,小哲就又哭又鬧。媽媽很煩惱,育兒書一再推崇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她也這么做了,為什么卻并沒得到滿意的收效呢?分析:模糊而夸大事實的表揚,聽起來,有一種滿足感,卻經(jīng)不起推敲,容易讓寶寶變得自負,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慢慢地很不容易接受來自別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提出不足的意見,讓寶寶經(jīng)受不起打擊,卻變得更虛榮,喜歡聽好話。這樣表揚會更好:無論寶寶是做手工還是畫畫,當他呈現(xiàn)作品在媽媽面前時,有具體的東西,媽媽應該在仔細看過他的作品之后,再來尋找稱贊點。例如,寶寶的色彩用得很好,小鳥畫得很生動,如果能再提一些中肯的意見,例如“如果你下次注意把顏色涂得更均勻些,那就更棒了?!蹦托亩氈碌谋頁P,會讓寶寶覺得媽媽非常重視他的作品,因此,他會特別開心,也會加強他不足之處,這才是有效的表揚,促使他進步,而不是自負。場景二:寶寶得到獎勵了由于樂樂在班上的綜合表現(xiàn)很好,她在幼兒園獲得了季度優(yōu)秀寶寶的稱號,幼兒園不僅發(fā)了一本小證書,還有一份漂亮的小禮物,樂樂媽抱著樂樂直夸贊:“寶寶,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小朋友。”“你們班肯定沒有小朋友能表現(xiàn)有你好了。你一定要保持住,可不許再頑皮喲?!笨墒?,樂樂不高興地說,小瑩也是優(yōu)秀寶寶,她比我還棒嗎?樂樂的反問,讓媽媽一下答不上來,只得說,她跟你一樣棒。樂樂不肯放過,媽媽,你明明說我是最棒的。媽媽有點生氣了,不過是表揚你一下,你干嘛這么較勁呢。分析:當寶寶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得到肯定時,媽媽的表揚就更需要慎重,如果媽媽只沉浸在欣喜若狂里,隨意地說一些詞不搭意的贊美,則可能讓寶寶懷疑媽媽的誠實,在媽媽眼里,自己成了班上無人能敵的小朋友,實際上,跟她一樣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朋友仍然有很多,這點連寶寶自己都很清楚,糊涂的媽媽卻怎能視而不見呢?這樣表揚會更好:當寶寶的表現(xiàn)得到老師的表揚時,可以先和老師溝通,了解寶寶在哪些方面具體進步后,再來分享寶寶的成績,比如說,早到幼兒園,不搶小朋友的玩具等等細節(jié),會讓寶寶看到自己的進步,又能感受到不足,更能激發(fā)寶寶的好勝心,下次做得更好。注意:只分享孩子的具體的進步。如果孩子不說到其他小朋友,就不要去問,每個人只要和自己比較就行了;盡量不要提孩子的不足(除非比較嚴重的情況),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討論孩子的不足,對孩子來說常常是掃興。場景三:寶寶和媽媽分享成功時在幼兒園大班年段跳繩比賽時,COCO拿到了班上的第一名。媽媽下班后,COCO迫不及待地和媽媽分享她的勝利??墒牵瑡寢屆τ谧霾?,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早知道你能做得好?!笨吹紺OCO有點失望的表情,媽媽又加了一句:“你很棒。”可是,COCO還是沒精打采地抱著玩具自己去看電視去了。媽媽的表揚對她來說,只不過是叫她不要打擾媽媽做菜的代名詞。分析:及時、熱情、到位的表揚才會迸發(fā)出激勵寶寶的效果,或夸張,或淡漠,都會讓寶寶的喜悅減掉大半,因此,媽媽需要注意表揚寶寶的語氣與方式,否則會有反效果。這樣表揚會更好:當寶寶主動和媽媽分享時,媽媽在忙時,可以讓寶寶稍等,或能停下手上的工作,仔細地聽她說比賽過程,或是向她提問?!澳阋桶嗌?0多位同學比賽,你不緊張嗎?”了解她的比賽過程,會讓寶寶的驕傲感更真實。及時的表揚要比拖到熱情度消失后再實施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