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力的教案幼兒園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做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育兒觀念: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對孩子來說,所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非是自己吃飯、穿衣、獨自安靜入睡等??磥磉@是極其簡單的事情,然而很難做到,這首先表現(xiàn)在家長方面。家長一怕反復地教麻煩,不如替他做來得方便。再怕耽誤時間,不如替他做來得快當。還怕孩子吃冷飯、穿衣慢受涼生病,不如替他做來得保險。其次表現(xiàn)在孩子方面,一是他貪玩,不愿意慢慢學著做,二是他怕困難,學不會就喪失了信心,三是有依賴性,總讓大人代勞。
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生活獨立能力,首先需要家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想到孩子要長大,要步入社會,他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將來會遇到極大困難。真正的愛孩子,應該是把他培養(yǎng)成善于自理的人。其次是家長教于正確的方法。再次是家長要善于啟發(fā)、指導、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說教、機械、訓練、訓斥等。這些都要求家長有極大的愛心、耐心。
除了掌握正確的指導方法,還要家長一致的,一貫的嚴格要求。所謂一致,是指家庭成員都用同一標準要求孩子,切不可爸爸讓孩子學穿衣服,媽媽且替孩子穿。包辦啦!所謂一貫,是指始終如一,切不可家長有時間了,就指導孩子自己做事情。沒有時間了,就剝奪孩子獨立操作的機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觀念: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育兒觀念: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蒙特梭利教育中有很關鍵的一條:尊重兒童,兒童成長過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環(huán)境,以幫助孩子自發(fā)學習。內利三周歲的時候去參加海娃幼兒園的親子班,從第一次的坐不住到后來的能坐下來,基本理解老師所表達的意思。有沒有學到什么,并不重要。我希望她能知道幼兒園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師一起游戲,讓她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充滿期待。同時在生活中慢慢培養(yǎng)她的自理能力,吃飯、穿衣、穿鞋,自己能干的事情盡量都讓她自己做。
后來入園的事實證明,當初為入園所做的準備全是有用的。內利每天高高興興的去上幼兒園,小班一年,內利的伙食費是沒有退還的,她應該是全班出勤率最高的小孩。同時她的自理能力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穩(wěn)定的情緒讓她的托班生活過的健康而愉快。當大多數的小孩不安,哭鬧,去經過長長短短的入園適應期的時候,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兒歌,游戲,在集體生活里學習著生活和社交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發(fā)育的快或慢。內利的語言能力,一直到28個月,才從單純的爸爸媽媽,完成了詞組,簡單句子的飛躍。而我周圍認識的人當中他們的孩子,在10——20個月之間,已經能基本完整的唱簡單的兒歌了。注重跟孩子在一起的過程,而不必太在意結果。家人都把內利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跟她說話,完整的句子,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小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是會給父母太多的驚喜。內利之后的語言能力,似乎是一場正能量的瞬間爆發(fā)過程,基本標準的普通話,口齒清晰,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入園后發(fā)現(xiàn),內利比其他孩子更內斂,在社交方面的能力相對來說弱了些。所以,平常和周末,經常帶孩子在小區(qū)內或公園里玩耍,孩子看到同齡人自然會去跟同齡的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去玩。我們還去做活動:“在家做餃子”體驗勞動的快樂,“摘桔子”感受收獲的喜悅,“魔術泡泡秀”感知泡泡的神奇,“超級飛俠”教會同伴合作的重要......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平?;顒拥睦鄯e過程。有些事情,不能當時就得到想要的結果,但是,只要朝著不偏離大方向的目標前進,終能抵達目標的彼岸。
如今,內利對認字有了興趣。盡管我不希望她過早的去學習認字。因為認字這項本領,到小學一定會開始,就算不會,學了拼音,自然就會認識所有想認識的字??墒强粗鴥壤麧M足于自己認字的小小成就和快樂中,我想過程本身應該是讓人覺得愉悅和幸福的。讀書,讀詩,沒有目標和目的的讀各種故事兒歌,豐富的詞匯和想像能力才是小孩擁有的最好的能力。遵循孩子的興趣出發(fā),理解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聲音。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
以前我覺得孩子還小,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沒想到讓孩子做家務事了。我讀了《特別狠心特別愛》,沙拉女士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實施有償生活機制,鍛煉他們的家務能力,培養(yǎng)給他們的財商、生存能力、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我心里觸動很大,沙拉女士成功教育孩子的秘訣,為天下父母樹立了好的榜樣。并指出了一條有效的家教道路。我決心嘗試一下。
吃晚飯時,我就邊吃飯邊討論這個問題。沙拉女士的三個孩子在家里怎么幫助媽媽做家務活的。長大以后成為世界富豪。
當我宣布,我們家從現(xiàn)在開始,也要實施有償生活機制時,誰幫媽媽干家務活就可以得到零花錢,女兒和兒子都躍躍欲試,首先是兒子搶者說;“今晚我來洗碗?!?/p>
吃過晚飯我和老公就坐在沙發(fā)上觀看,兒子戴上小套袖,開始收拾碗筷,到廚房開始洗起來,別看兒子才九歲,干起活來,很認真,先用洗潔精把碗盤擦干凈,在清水洗,很仔細,沒想到竟然把鍋也刷的干干凈凈,灶臺、水池也清洗的非常光亮。第一次就干的這么漂亮,我及時表揚了他,并付給他5角錢的報酬,他高興的說,既然干的這么好,能不能在獎勵我一下。我想:“這小家伙知道討價還價了?!蔽乙菜斓拇饝怂?,又獎了他5角錢。兒子高興的說:“謝謝媽媽。”第一次家務兒子就這么能干,看來真的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第二天早上是女兒洗碗了,吃過早飯,我照例來到沙發(fā)坐下,看著女兒收拾碗筷、洗刷,洗完后,我到廚房檢查,碗盤洗干凈了,灶臺、水池沒有收拾。女兒比兒子大,收拾的還不如她弟弟干凈、整潔。我也給予適當的評價,也給她5角錢的報酬,她沒有講價錢,心里也很高興。
我們全家商量,以后星期天、節(jié)假日,就由他們兩個來洗碗、掃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從小培養(yǎng)生存能力。孩子們欣然同意。
我反省自己,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暑假里,讀了劉老師推薦的兩本書《富裕時代的家庭教育》和《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深有感觸,同時也深深自責。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在生活上照顧好孩子,不讓他做家務(也覺得他做不好),能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心無旁騖的去學習,學好習??墒聦嵣希⒆釉趯W習上被動,懶惰,學習成績一跌再跌。由于我在生活家務上的包辦導致孩子在生活上習慣得到,不知付出,懶散被動無責任感,進而學習上也很懶散,不愿學習,不想動腦有點難度的題目就喊家長。【分析得很正確!】與劉老師溝通后,我反省自己,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現(xiàn)在家里面的家務分了一些給孩子做(拿奶、拖地、倒垃圾等)孩子也很積極的去做了,希望能從生活上慢慢改變孩子,讓他成長進步?!竞⒆哟蠖嗍窍矚g做家務的,只是因為經常被包辦,所以就越來越不想做?!?/p>
幾乎是從上一年級開始,孩子做的不好時,我都是嚴厲批評,很少鼓勵表揚孩子。“你是怎么學的,這么簡單都不會,上課聽了嗎?”“你看XXX,人家是怎么學的,你呢”這些都是我常常掛在嘴上的,甚至盛怒之下動手打罵孩子,我真的后悔,孩子現(xiàn)在表現(xiàn)的厭學,不自信都是我造成的啊。王修文的書給了我指路明燈,讀王修文的書對我觸動最深的是要“讓孩子身心快樂”,他告訴我“孩子快樂,他的專注度就高,效率就高,因為能收獲快樂,他就愿意不斷重復所做的事情,而重復恰恰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彼€告訴我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少批評、指責孩子,多表揚、鼓勵孩子。我把這14個字作為我以后教育孩子的方向,努力的付諸與實踐,希望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不再把學習當成負擔。
非常感謝劉老師,讓我看到了我以前教育的失敗,重新找到現(xiàn)在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一切還不晚,更希望看到孩子的進步。【絕對不晚,高年級,您一定會看到完全不同的兒子!】
育兒觀念:讓孩子做選擇
育兒觀念:讓孩子做選擇當我們買一個新手機時,往往還要在網上泡幾天的論壇,了解、對比手機的性能、功能、用戶體驗、注意事項等。然而很多做父母的直到孩子出生都沒有仔細了解應該如何照顧孩子,學習如何在家庭里面教育孩子。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在生孩子之前學習這門課,就必定少走許多的彎路,減少許多的痛苦,對孩子而言,必定對他們形成良好的身心健康帶來莫大的益處。可惜大學里沒有教,在社會上也沒有這樣的父母學堂,除了醫(yī)院里講解的那點育兒知識。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講過“幼稚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什么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tài)度、情緒都在此時期打下基礎,它是決定將來人格、體格的重要因素?!倍鴮⒆佣裕?-3歲基本都是在家里度過,3-6歲雖然開始了幼兒園的學習,但是每周2/3的時間還是跟家人在一起的。孩子受家人的影響是非常深刻和長遠的,俗話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是不錯的。學了這個課程就了解到對幼兒的教育不能專注在知識方面,除了知識以外還可以教什么,其實是很多的,而重點應該在培養(yǎng)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基本能力、習慣方面,再提升一些就是品格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些是孩子可以終身受用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就是父母了。只有父母成為專家型父母,孩子才能夠不落于平庸,孩子的起跑線是在父母這里的。有了正確的目標,學會科學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不走錯方向,使孩子一方面擁有快樂的童年,一方面又為一生發(fā)展打好基礎,也使父母可以越來越輕松,真是一石幾鳥的好事情。另外,了解了孩子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父母遇到各樣事情就不再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而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并施加正確的引導,給予充分的支持。父母在孩子心中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形象,不僅是父母,更是良師益友。特別到孩子青春期的時候,雖然有叛逆心理,但仍會覺得父母是可以信賴的人。許多實用技巧的稍加使用就會成為父母跟孩子關系的潤滑劑。有位老師講到一個提供選擇的例子——假如你兩歲半女兒不肯穿衣服,你可以說:“你是先穿上衣,還是先穿褲子?”假如你正拜訪一位朋友,到該告辭的時候了,而你一歲半的兒子玩興正濃,他說:“不回家!”你抱起他,他開始大叫:“放我下來!放我下來!”你可以說:“你想要我抱著,還是讓我拉著?”我就在自己女兒身上嘗試,她經常不愿意刷牙,我就準備了兩個牙刷,問她:“你要用黃色的牙刷還是綠色的?”或者讓她選擇坐著刷還是站著刷。她就很樂意了。另一方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我也不是總是進行限制了。比如前幾天回到家,看到她手里拿著一個EPS泡沫板,用手指扣著,泡沫就掉得滿地都是,她自己還很開心。我本來準備制止她,想了一下這樣不一定有好的效果,這也是孩子的一個學習過程,于是就對她說:“寶貝,你玩這個好像很開心??!但是你看你扣下來的泡沫搞得到處都是,地板都臟了。爸爸允許你玩這個,但是你要答應爸爸在玩好之后,把底板打掃干凈。而且必須在吃晚飯之前打掃干凈,否則就不能吃飯喲!”結果女兒就答應了。但是玩過之后就忘記打掃了,我就把掃把和簸箕塞到她手里請她打掃。經過一番掙扎和我的幫助之后,地板就干凈了,我們都很開心。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的好處是可以同時建立他們的責任意識,知道承擔所做事情的后果,有助于形成自強、自立的個性,在未來可以勇敢的面對各種挑戰(zhàn),同時可以更好的對人生中許多重要事情做出正確的抉擇。
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記得小的時候,總想做很多的事情,我想要是我每一件事情都會做多好啊??墒菋寢尶偸呛臀艺f,讓你做的事情你就不做,不讓你做的事情你偏要做。在媽媽的眼中,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把飯吃好,不要那么的磨蹭(我吃飯吃的慢,經常都是吃的最早,而總是最后一個吃完)然后把學習學好。其它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年紀該管的。只要我們學習好了,她們臉上也有光,再苦都值得。后來每次我想做事情的時候媽媽總是讓我去學習,以致后來我就什么都不做了。也使我變得什么都不會做,什么也不想做的毛病。
我很希望我什么都會,起碼自己生活中如果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做,不需要去外面買,再說了,現(xiàn)在外面的東西都很不衛(wèi)生,可是我現(xiàn)在卻是什么都不會。其實我并不比別人笨,我只是比別人懶。但是跟身邊的人接觸多了,我也開始有一些改變了。朋友們會做很多好吃的東西,于是我也開始學習,于是我也學會了包包子,蒸饅頭,烙餅,搟面條等等,雖然我做的不怎么好,起碼我現(xiàn)在也會做了,這也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吧。
老公是東北人,他很喜歡吃面食,源于我總不會做而結婚好幾年我都沒有做過,想吃了就在外面買一點回來??煽偸怯悬c時間限制的,于是乎我想著我也去做一點吧,就試著做了幾次。前兩天,我想著再做一次吧,這東西說快也很快的,只是簡拼的時候要浪費一點時間而已
說干咱就干,我就發(fā)了面,這時候小家伙也跟過來了,見到有面團,她可開心了。說,媽媽我也來幫你吧,我讓她洗了手就直接撕了一個小面團給她,其實我也在想著,你來就只能幫我把面團浪費掉,根本就是來搗亂的。我拿一小塊給你把你打發(fā)就行了,反正就當作是買橡皮泥了。
xx結果面團很開心的就在那里玩開了。她根本據把面團當成了橡皮泥,一會說是小白兔,一會說是魚,一會兒有說是房子什么的,我都忘了有哪些了。我繼續(xù)忙我的事情,過了一會,她見我在烙餅,她就學我的樣子拿著搟面杖在那里滾來滾去,還真把面團給搟成餅形狀了。這下子她更來勁了,說:“媽媽,你看,我做好了,我還要。”
這下我可為難了,心里在那里左右打架。一個聲音說:那面團在你的手里捏來捏去的還能吃不?你還要面團,我才和了多少的面啊,再給你我的早餐就不夠了。另一個聲音又說:不就是一個面團嗎?都給她又能怎么樣?現(xiàn)在孩子是在學習,如果你不給她,那就不是一個面團的事情了,就將是打擊你孩子的自信心了。還有她想學習的心情了,還有她的動手能力,你總不能讓她也養(yǎng)成你這樣的習慣吧,這樣可不好哦。
當然我還沒有讓這種思想戰(zhàn)爭維持很久,很快就結束了,我決定讓孩子玩的盡興,讓她養(yǎng)成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我一放手,孩子可高興了,于是拿起面團,也不去捏形狀了,直接放到案板上壓扁就搟了起來,你還別說,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她的樣子非常的認真,而且被她搟的那個餅還真是有模有樣的,餅的形狀也出來了,還挺圓的,真的非常不錯哈,這里我們也表揚一下可惜家里沒有相機,要不這圖片是一定要記錄的。等我烙完餅后,把她搟的告訴她,她非常的自豪,說:“這是我自己做的餅,很好吃呢!”
其實孩子真的很容易滿足,只要作為家長的稍稍放點手,她們就會非常的開心。而且做什么都非常的有勁,那也代表這家長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
如果你還在為是不是該讓孩子做家務或者做一些你覺得不適合孩子年齡該做的事情的時候,也請你趕緊松開你的手,給孩子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許會浪費你的部分物品,可是你不久的將來會得到跟多的東西。
育兒觀念:讓孩子自己動手
育兒觀念:讓孩子自己動手
我非常疼愛外孫女小冰,恨不得把她含在嘴里窩在心頭。愛孩子絕對不能寵溺孩子。我認為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學會自己動手是好習慣之一,因此,愛小冰,就要在家庭生活中尋找讓她自己動手的契機。
一、在完成幼兒園小任務,給小冰尋找自己動手的契機
哪些是小冰力所能及的事情呢?首先,我覺得幼兒園老師交代的小任務一定是的小孩子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班里建立自然角的任務,需要小朋友帶一盆植物,我就準備了一盆富貴竹,要求她自己動手把介紹富貴竹的紙片貼在花盆上,還要求她記住富貴竹的名稱,生活習性和養(yǎng)護要點。本學期開學至今,小冰完成了尋找家里的聲音、躲在家里安全的地方、折紙玩一玩、打扮彩虹色的花等小任務。這些小任務里的育兒大乾坤,就是給小冰提供了很好的動手機會。
二、在滿足小冰好奇心的同時給她尋找自己動手的契機
小冰常常會好奇地纏著我說:“讓我看看吧,讓我摸摸吧,給我講講吧”。這時,我就會不失時機地給她看看鍋里有什么,講講報刊雜志的插圖等。有次我正在剝白煮蛋,她看見了鬧著也要剝,我就順勢教她怎樣剝蛋……現(xiàn)在,關洗衣機、微波爐、路由器,開關電視機等活已經由小冰“承包”了。只要小冰有動手欲望,我就樂意教她。
三、在日常生活中給小冰尋找自己動手的契機
日常生活中最要培養(yǎng)的是小冰自己吃飯、穿衣、叫大小便、看書、玩玩具,時間到了提醒她自覺去睡覺……這些動手能力和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幾年來,我輕易不改變三餐和睡覺時間,還堅持在各方面讓小冰自己動手嘗試。
作為外婆,照顧好小冰的前提是改變自己陳舊的育兒觀念。這話講講容易,做起來可真有難度。不過為了小冰健康地成長,我就從改變自己開始吧,因為我始終記得榮格的話:“兒童的教養(yǎng)源于成人的修為而非說教”。
育兒觀念:愛孩子——請學會放手
育兒觀念:愛孩子——請學會放手
這次是潞潞上小班開學以來,老師第一次要求交育兒心得。仔細想想在養(yǎng)育女兒的過程中,我做的有太多的欠缺,沒有多好的經驗,唯一讓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要放手讓孩子去成長。很多時候道理說起來很明白,但是實際過程中卻又會做著相反的事情。
中國的家長60%基本上是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難,家長難,孩子難,老師難。的確如此,從懷上潞潞到現(xiàn)在我是不折不扣的成為了這個60%的家長之一。都說女兒要富養(yǎng),所以自出生至今,我都本著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女兒最好的,希望她能更快樂點,更幸福點。
小時候學走路,大人們都怕自己的小寶貝萬一摔壞了胳膊、碰壞了頭,都給她時刻保護著,但結果總是會摔得鼻青臉腫。潞潞剛學會走路時我一般都是放開手給她自己走,每次要摔跤時她都會停下來讓自己站穩(wěn)再接著走,后來慢慢大了,走得快了即使偶爾摔一跤,她摔跤的姿勢都很特別,前趴時她的頭都是昂起來自然摔不到臉部,后倒時頭是抬起來的也摔不到后腦勺,其實她也就是在跌倒的過程中學會了自我保護,放開手讓她自己去走,她會走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在家里的時候,家務一般都是做爸媽的全包,好奇的小寶貝們又特別喜歡幫忙,家長都會對孩子說:這個你不要碰,那個你不要搞,你去玩你的玩具,看看你的小人書,只要你學習成績好,我就滿足了。這樣的做法也許一時會使你的小寶貝在理論學習上稍微強一點,漸漸的你會發(fā)現(xiàn)她的能力都跟不上同齡小朋友,因為她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鍛煉發(fā)展,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鍛煉。小朋友的學習模仿能力是超強的,平時在家洗衣服時,潞潞都會陪著我一起,幫我拿小板凳,問我累不累,時間久了她也知道洗到哪件衣服掉色的時候就不能把這個件衣服放在一起洗。周末只要提到打掃衛(wèi)生,她就會跑過去找抹布,我拖地,她擦桌子。只要我拖把空下來,她就立馬跑過去給拖地。看著小不點忙前忙后做媽媽的看著特別幸福。
現(xiàn)在上幼兒園了,因為想給她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送到了南通,因為路遠每天都只有坐接送車。開學第一天,因為有太多的不放心但又不想讓她搞特殊,我就先讓她坐上校車,然后跟在校車后面一起到了學校。讓我開心的是小朋友們好像都挺開心的,一個一個的拉著衣服排著隊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校園,當然這個也不排除個別小朋友的哭鬧。在幼兒園里,擔心自己的寶寶餓了、渴了、尿床、不聽話、沒有好朋友等等太多,每天都會在耳邊嘮叨,吃飯要好好吃、小便要叫老師……。經過這一個多月的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家長的放開手,順其自然的發(fā)展,孩子就會帶給你很多的驚喜。潞潞放學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講她在幼兒園一天的故事,哪個小朋友今天哭了、哪個小朋友的媽媽來接她放學了、誰跟誰是好朋友、今天的飯是自己吃的還是老師喂的、老師教的兒歌也會自言自語的重復的講。當目光鎖定,看她表演時她就會不好意思的大笑兩聲。我知道她其實是會的,只是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就缺少一個人鼓勵她一下就更好了。以上講了那么多不是想說潞潞有多好多優(yōu)秀,只想表達我們做家長的不要刻意的為孩子制造某個環(huán)境、約定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章、限制孩子的交往圈,只要她們的行為是安全的、符合常理的,對于孩子做家長就要放開手讓他們去做;對于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yǎng),做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導;給孩子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讓孩子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以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我們深知: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幼兒園老師的事,家長在做好孩子后勤保障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園里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可以在家長會上或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多跟老師溝通。如果孩子有缺點,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改正,這樣才能使學前教育達到最佳效果。
以上是我的育兒心得,希望各位家長和老師能夠多多交流,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