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別開生面的“媽媽茶社”
發(fā)布時間:2020-09-28 幼師讀書心得 教育筆記值日生 幼兒園教案媽媽育兒心得:別開生面的“媽媽茶社”
在這春意暖暖的夜晚,我們小四甲班的媽媽們懷著一顆對孩子無比關愛的心,抱著一個為更好地教育孩子的共同愿望,相聚在清香園,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媽媽茶社”。
時即六時,媽媽們面帶微笑,踏著清悠的音樂陸續(xù)步入清香園。媽媽們互相招呼,雖然彼此不曾相見,但是共同的心愿使我們感到無比親近,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濃濃的熱茶促膝長談,今晚的清香園可謂是“春意融融,情意濃濃”。
首先,家委會會長充滿激情的開場白拉開了活動的帷幕。隨后,在一派熱烈的掌聲中,我們請上了小四甲班的班主任——丁老師,她用樸實的話語感謝大家的到來,希望媽媽們盡情暢談,交流“育兒經驗”,更好地教育孩子。接著發(fā)言的是賀佳儀媽媽,針對幼兒園“六一兒童節(jié)”的安排,為了增添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要求每班準備一個家長集體節(jié)目,大家共同討論節(jié)目形式、內容,媽媽們積極獻計獻策,節(jié)目馬上定下來:童謠歌曲大聯(lián)唱,媽媽們參與的熱情很高。
隨之,主持人切入正題,我們今天非常難得聚集一起,讓我們共同來討論一下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普遍問題,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找到適當的解決途徑,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按照家長事先提出的問題分塊交流。首先是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如吃飯、脫衣服等,媽媽們普遍感到孩子在家這方面依賴性很強,吳若童媽媽介紹了她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說到:“我家女兒起先吃飯拖拉,令人頭疼,后來我們家長運用承諾和及時獎勵的方法,小姑娘喜歡五顏六色的粘紙,一元一大張,在她向我要時,我就要求她吃飯要進步,并且答應她的說到做到,第二天承諾兌現(xiàn)了,她歡天喜地,表現(xiàn)比以前好多了,但也不能過度地依順孩子,以免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當孩子表現(xiàn)好時,我們家長要及時給予稱贊和鼓勵,以鞏固她的良好行為習慣。”接著,關于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方面的教育,柯雪妮媽媽說到,她家女兒這學期這方面進步很大,得益于孩子周末學舞蹈,一開始學時,她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上課講的舞蹈動作沒掌握,媽媽看到后想不讓她學,小女孩對舞蹈很感興趣,于是家長就要她上課認真聽老師講,模仿老師的動作,幾堂課下來效果很大,媽媽們聽了都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不妨從孩子的興趣入手。
緊接著介紹的是鄒家鷹的媽媽,老師和媽媽們都覺得她家孩子很懂事,要她媽媽講講她們對孩子是如何教育的。鄒家鷹的媽媽說到,她經常給孩子講故事,每天已成了一種習慣,講故事時盡量演繹好故事里的人物,讓孩子感覺到故事里豐富的情感,講故事的同時注意孩子的反應,在必要時停下來讓孩子提問,讓孩子覺得聽故事的樂趣,同時也鍛煉了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媽媽們發(fā)言的情緒很高,后來徐乾欣的媽媽又談到孩子在家比較任性的問題,認為孩子的任性可能與大人的遷就有關,孩子的要求如果是正當合理的,大人應該盡量予以滿足,但是孩子的要求如果是無理的,應給予適當的分析和解釋,決不能遷就,家庭成員的意見要一致,否則將使孩子“有機可乘”或“無所適從”,反而助長了孩子的任性……看來這樣的交流實在難得,媽媽們紛紛取經探討,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許多共同語言,真是一言難盡。
時光在不經意間匆匆而過,雖然我們不常相聚,雖然我們不常聯(lián)絡,但是孩子的教育使我們走到了一起,使我們擁有了共同的心聲。今晚的“媽媽茶社”令人回味無窮,我們深深感到:幼兒教育也是一門大學問,父母尤其要正確處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瑣事,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滲透教育,平時應抽出時間經常與孩子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到適合孩子的個性化育兒方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心得:錢媽媽的育兒心得
育兒心得:錢媽媽的育兒心得
不知不覺孩子都已經五歲了,說到育兒心得也沒什么特別的高見,只是自己在這五年里帶孩子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一些問題,以下是我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觀點;
1、孩子的飲食方面:每天按時按點一日三餐,從他很小的時候就培養(yǎng)他不挑食的壞習慣,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吃飯,剛開始自己吃飯的時候特別慢,有時吃到一半的時候還嚷嚷著要我給他喂飯,但我一直堅持讓他自己吃,時間長了他就開始習慣自己吃飯。
2、時間和作息方面從他開始上上親子園開始到現(xiàn)在,每天我都堅持晚上九點半讓他睡覺早上七點起床,星期六,星期天也都一樣,從不讓他養(yǎng)成睡懶覺的習慣。
3、性格方面的培養(yǎng)我一直以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方面是非常注重的,小從我就告訴他男生應該大度,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不可以爭強好勝,要懂得謙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應該懂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4、安全方面的教育從小就讓他懂得家里的哪些東西可以碰,哪些不可以碰;比如:‘燃氣灶’‘插座’。
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每位家長的想法都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了童年!
媽媽育兒心得
媽媽育兒心得
都說“兒子是母親前世的小情人。”情人之間相處有時是歡心的,但有時是矛盾重重的,尤其是談到學習的時候,更是烽煙四起,甚至劍拔弩張。兒子今年九歲了,今天我就來談談和兒子相處的點滴。
一、重身教輕言傳
都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說得一點也不錯。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行為的縮影,我們言行得體,孩子就會彬彬有禮;我們潑辣張揚,孩子就會為所欲為;我們樂觀害達,孩子就會積極向上。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的,我們總是先從自身著手,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引路人。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上,我也是先從自身做起去影響孩子的。剛開始孩子不喜歡看書,也不知道怎么看書,我就和孩子比賽看,同本書我抽空就拿起來看,還時不時向孩子炫耀一下我看到幾頁幾頁了,為了好勝心,他也會拿起書來緊追猛趕,漸漸地,他的看書興趣上來了,于是,我不僅在速度上和他比,還時不時地問他書中的情節(jié),和他交談讀書后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的閱讀興趣、習慣、能力就都有所提高了。
二、寵愛但不溺愛
如今我們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受幾輩人的呵護照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不能形容他們幸福的生活,“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生活讓他們漸漸喪失了一些能力,使得他們不會自己穿衣,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與同齡人交流等,都成了顯性的問題,但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更沒有能力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所以寵愛他,但不溺愛他,是我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從小便跟我一起在學校生活,規(guī)律的生活,緊張的節(jié)奏,讓孩子從上小班開始便養(yǎng)成了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幼兒園,一個人回家,再一個人去吃飯的習慣,說到這兒我很心酸,但也正是這樣的生活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學習上也是,我們會給他買任何他喜歡的玩具、食物,但作業(yè)上一點也不能馬虎,更不能偷懶,因為他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如果連基本的學習都是應付差事,以后還有什么事是能認真對待的。
三、順其自然靜待花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在學習上優(yōu)秀,在才藝上優(yōu)秀,在體育上優(yōu)秀,恨不得把所有的本領都讓他們掌握,但真的可能嗎?試問我們又有多優(yōu)秀,為什么非要讓孩子樣樣都優(yōu)秀?難道真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嗎?答案肯定不全是肯定。所以,在優(yōu)秀這個問題上,我只是順其自然,一年級的時候孩子什么也沒學,因為小學生活孩子需要適應,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挑戰(zhàn),當孩子適應這一生活后,我才開始和孩子討論興趣的問題,并且只學一樣,會就行,不要求精,重點還放學習上,這樣孩子既能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也有一樣特長,這就足夠了。小學生活這三年,是孩子成長進步最明顯的三年,在這里,首先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其次感謝我們學校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對讀書感興趣?,F(xiàn)在,孩子的心態(tài)積極向上,能觀注身邊的事物并對之感興趣,能和同學能主動問好,能興趣盎然地談論學校的生活,這一切正是我們所希望的。
和孩子相處的方法還有很多,故事也還有很多,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對策,但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身為父母的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才能陪孩子走好這人生第一站。
育兒心得:信怡媽媽的育兒心得
育兒心得:信怡媽媽的育兒心得
說起育兒心得,想想時間過的真快,都上幼兒園中班了。經過這兩年的幼園生活,我的宗旨就是: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能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迎合她的一些興趣愛好就夠了,至于學到多少文化知識不是主要,那是上學后的事。以下總結了一些我的個人心得:
一.善于表揚和鼓勵
比如在家吃飯總有依賴和偷懶的習慣,這學期開始我和爺爺奶奶說好了,不要喂飯達成一致,當吃飯的時候每吃一口就給于一句鼓勵,鼓勵就是動力,這樣也增加她的自信心,高興了自然自己吃,雖然慢點可沒有讓人再喂了。
二.讓孩子幫忙做些小事
現(xiàn)在只要我在家就會和她一起收拾玩具擺放餐具什么的,做的時候會已一些比賽形式和獎勵,久而久之現(xiàn)在玩的玩具,吃的飯碗都會送回原地,包括一些我倒垃圾她把垃圾桶套上袋子,遞個剪刀會剪把對外什么的,是的這些小事在我們成人眼里那是太微不足道了,可對于小孩她每做完一件會覺得自己很能干,這些小事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會讓他們受益一生的。
三.學會聆聽孩子自己的事
在我們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猜謎語的同時,不僅用眼去看,還要用耳去聽,聽她說幼兒園今天誰誰過生日,她很開心,今天的手工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她會開心,今天畫畫不是最后一個畫完,她也會很開心,不過也會聽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正因為聽到了她們這些心聲,從而可以正確的引導孩子。
以上的一些心得也是在這學期我剛學會的,其它的寶媽們其實在很早就有這些領悟了,同樣有更好的要說出來我好學習哦!同時望老師們給予更好的教育和指教,(因為老師心會比我細)讓我的孩子能更進一步。
寶媽媽的育兒心得
寶媽媽的育兒心得
孩子一天天長大,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培養(yǎng)孩子,是嚴肅而客觀的問題。如何養(yǎng)育她,讓她長大成人,能夠在未來獨當一面,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已然行不通了。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欣喜的看到,幼兒教師專業(yè)的育兒經。孩子在生活中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總是讓人眼前一亮。正確引導孩子,家校發(fā)揮的作用各不相同。在生活中,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會給她鼓勵和信心,告訴她:“你真棒,做得很好!”每當她嘗試做一件新鮮事而家長又不放心的時候,她會說:“媽媽,你相信吧,我可以做到?!?/p>
孩子調皮不聽話時,很想揍她一頓,但是打罵孩子真的奏效嗎?實踐證明,打罵孩子行不通,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古人云。在講究人權的今天,孩子是平等獨立的個體,需要得到尊重。打罵的偏激行為,會更刺激孩子,讓她更反叛和暴躁。每當這個時候,換個方式,平心靜氣,或延期處置,或設法轉移注意力,事后選個適當時機再慢慢給她評評理,講道理在雙方情緒受控時進行效果更佳。
孩子在成長,她身體在長大變強壯,她的智商在提升,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逐漸形成。你想讓她成為什么樣的人,就需要做出相應的榜樣。在我心中,我期望她成為正直的、客觀的,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和自身需要的人,希望她能夠通過不斷的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然而這些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辦到。所以要有耐心,慢慢做起。凡人很難做到無私利,社會也不存在絕對公平。我們需要傳遞更多積極的,正面的訊息給自己的寶貝:努力才能得到,用心將會更好。
“言傳身教”是個很棒育兒法寶,催促她給她施壓,不如做個好榜樣,在未來的日子里和孩子一起學習吧,此舉,不僅可以提升家長的競爭力,更會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何樂不為。閑暇時給自己和孩子制定一個小小的計劃,最近的,一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就算你未必按著這個節(jié)奏執(zhí)行,堅持了,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何其有意義的一件事。
如何育兒,教育我的寶貝?和孩子一起快樂學習和成長吧,沒有誰為了誰,只是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風雨同舟的共同體。健康、快樂、學習、成長、有要求、有信念,這些均是我所希望的,帶給孩子的積極元素。您呢,親愛的家長們?期待與您共同分享您的育兒經。
育兒心得:媽媽的愛
育兒心得:媽媽的愛
剛結婚那會,覺得,兩個人的生活自由自在,丁克,也是不錯的生活模式。后來,有了女兒,覺得這才是家庭生活,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我們開心快樂的源泉,我們愿意傾我們所愛去給予孩子。再后來,覺得一個孩子獨自成長有點孤獨,所以又有了弟弟。兩個小朋友可以相互陪伴成長,互助互愛,這樣的生活有吵有鬧,有苦有樂。我們依舊愿意傾注我們的熱情。
給孩子適度的愛,耐心的陪伴與引導,跟孩子一起成長學習,是我和爸爸的共識。
我們能在網上找到好多的育兒心得,朋友圈也經常看到爸爸媽媽們的育兒分享。最早,我都會來者不拒的去接收所有信息,去學習。但事實上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養(yǎng)成,男孩與女孩也很不一樣,所謂的心靈雞湯并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教育。所以現(xiàn)在的我只是按照我的方式與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模式與他們一起摸索前進。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我們沒有模板可參照。
孩子的獨立、學習、判斷能力是我們需要培養(yǎng)與引導的。
姐姐現(xiàn)在二年級,弟弟現(xiàn)在小班,他倆有自己的相處模式,有各自的時間安排。放學后,他倆會一起玩一會,姐姐彈琴,弟弟看電視。晚飯后,姐姐寫作業(yè),弟弟自娛自樂,我只是陪在邊上,忙我的事情,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會叫我。我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有些新買的玩具,弟弟會自己去看說明然后教我怎么玩。我也不限制他們看電視,玩PAD,有的時候倆人看的時間長了,我會跟他們說長時間看電視會影響視力,姐弟倆就會說,再給他們五分鐘的時間,我會愉快的與他們達成一致,五分鐘后,他們也會自覺關閉電視。再小的孩子他也是一個有想法的獨立個體,我們應該尊重他的意愿,耐心的引導,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幫助。讓孩子自己慢慢的學會判斷,給自己設定一個做事的度,我覺得那樣對孩子家長來說才是雙贏的輕松愉快的生活。
靜待花開,更需要的是我們的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