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冬天里的樹》
發(fā)布時間:2020-09-09 幼兒園樹的教案 教案幼兒園的樹 幼兒園樹教案下面是“幼兒園中班教案《冬天里的樹》”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曲直、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冬天里的樹,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xiàn)方法。
2、通過對比觀察,了解樹干和樹枝的不同特征。
3、感受大樹在深冬的變化,并愿意用畫筆表現(xiàn)。
4、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了解在深冬季節(jié)落葉樹的葉子會落光;幼兒已欣賞過四季中樹的圖片。
2、冬天里的樹的圖片多幅。
3、小號水粉筆,水粉顏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筆筒,畫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jīng)驗。
(1)教師:冬天到了,大樹媽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2)教師:樹葉都掉光了,剩下了什么呢?
2、引導幼兒欣賞樹的圖片,整體感受樹干和樹枝的不同造型。
(1)教師:光禿禿的大樹給你什么感覺呢?讓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你喜歡哪棵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樹干和樹枝的不同特征。
(1)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樹干在哪里?樹枝在哪里?樹干是什么樣子的?樹枝呢?
(2)教師:這棵樹上的樹枝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用手臂的動作表現(xiàn)樹枝的不同)
(3)教師:靠著樹干的樹枝和最上面的樹枝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4)教師:用什么方法可以畫出由粗變細的樹枝呢?
要點提示
1)在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xiàn)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筆的側面進行作畫,或用筆的力度由重到輕,類似于“提”的感覺。
2)畫大樹時一定要引導幼兒從下往上,按生長的方向進行繪畫。
4、幼兒繪畫。
教師:你想畫一棵什么樣的樹呢?像什么?樹干是什么樣子的?樹枝呢?
5、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棵樹?為什么?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①帶領幼兒到戶外對落葉樹或者常青樹進行寫生活動,感受大樹的豐富造型。②帶領幼兒到公園里觀察大樹的樹皮和樹結等并嘗試表現(xiàn)這些特征。
☆區(qū)角活動①美術區(qū):提供黑色紙,讓幼兒撕出大樹的樹干和樹枝并進行拼貼,造出樹的剪影效果。②科學區(qū):提供各種不同的樹的圖片,幼兒根據(jù)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如落葉樹、常青樹)
幼兒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分為榕樹;楊樹;柳樹;柏樹等。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冬天教案:雪地里的小畫家
活動內容:雪地里的小畫家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豐富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出
下雪了,下雪了我,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猜猜它們是誰?
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幼兒自由想象發(fā)言)
二、學習詩歌
1、出示圖片(逐一出現(xiàn)小雞、小狗、小鴨,分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
它們的腳印象什么?(小雞的腳印象小草、竹葉.....;小貓的腳印象梅花、餅干........;小鴨的腳印象楓葉、雨傘......; 幼兒大膽想象)
這些腳印就象一幅畫,我們畫畫要用筆、顏料,可小動物畫畫是不用顏料,也不用筆的,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在地上走幾步就成了一幅畫)
我們怎樣夸它們(真不錯、頂呱呱、小畫家......)
小狗問:“小雞小雞,你們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鴨說:“是呀,青蛙怎么沒來”,小雞、小鴨說:“我們也不知道”。
小青蛙上哪去 ,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么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里睡著了。
你們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呢
“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夸夸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吧!”
2、幼兒學習詩歌
小畫家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來夸夸雪地里的小畫家們。
三、延伸活動: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以孩子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為學習載體,用PPT的形式來學習兒歌,使孩子學得自主,學得熱情。
活動存在一定的不足:
孩子的前期經(jīng)驗還不夠,所以在活動中有一點冷場。
在PPT出現(xiàn)的小動物可以用各種形式出現(xiàn),如猜猜是誰、聽聽誰的聲音等。那樣孩子們會更加的投入。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準備一些其他動物的圖片和腳印,有利于孩子仿編詩歌。
春天里的小樹小草(幼兒園環(huán)保教案)
引言:春天里的小樹小草都綠油油的了,溫和的春風吹來,它們都開心的舞動自己的肢體,向小鳥們歡呼。通過本次優(yōu)秀教案,引發(fā)幼兒對綠色的興趣與感受,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幼兒園教案名稱:春天里的小樹小草(幼兒園環(huán)保教案)
經(jīng)驗準備:認識卡片上的各個動物
物質準備:大小動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禮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籮筐一只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區(qū)別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體會物體大小的相對性;
2、感受人與花草樹木的親密情感。
難點: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性。
重點:區(qū)別物體的大小,感受人與花草樹木的親密情感。
活動過程:
教師帶著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圍坐在草地上。
一、認識“大樹”和“小草”,區(qū)別大小。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樹和草,請他們比較樹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兒一起念兒歌: “大樹大,大樹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樹媽媽?!?/p>
2.請幼兒去抱抱大樹媽媽,撫摸小草娃娃。
二、給大樹和小草找鄰居
1.師: “今天還來了許多動物客人,它們想和大樹媽媽、小草娃娃做鄰居,大動物說想和大樹媽媽做鄰居,小動物說想和小草娃娃做鄰居,我們給這些動物排排好,行嗎?”
2.請幼兒按“大動物”和“小動物”分別取動物卡片放在大樹腳下和草叢邊,邊放邊說: “大xx是大樹的鄰居,或小xx是小草的鄰居。”老師個別指導。
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能力。
2.了解樹木和人類的關系。
3.初步認識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系;難點是樹立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知道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活動準備:沙塵暴紀錄片一盤;樹木作用幻燈片一組;樹寶寶頭飾一個?;顒舆^程:
(一)導入部分 觀看紀錄片,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張光盤,大家看里面介紹了一件什么事情?”,提問:
你剛剛看到了什么?
沙塵暴是什么樣子的?
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不便?
沙塵暴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會有沙暴塵?
(二)展開部分 介紹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出示樹寶寶,以樹寶寶的口吻詢問幼兒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嗎?
結合幼兒回答情況,演示幻燈片。
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我們會是什么樣子的?
我們很愿意與你們做朋友,大家又應該怎樣對待我們呢?
教育幼兒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
(三)結束部分 教育幼兒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人們不保護環(huán)境,會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懲罰。
請幼兒講一件自己親眼所見或聽說到的受到大自然懲罰的例子。
你打算怎樣做一名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四)延伸部分 欣賞兒歌《植樹歌》
幼兒園《鳥窩里的樹》教案
大班早閱活動:鳥窩里的樹
活動目標:1、能夠聯(lián)系前后畫面理解故事,知道圖畫敘事的方法。2、能夠幫助鳥媽媽和鳥爸爸解決小樹苗和鳥窩的矛盾,感受眾人對小樹苗的愛?;顒訙蕚洌河變河脮?/p>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朋友看這幅圖的上面有什么?(小鳥、、、)你覺得這幅圖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自由討論)你覺得這本書會取一個什么名字?
二、故事導入。
1、現(xiàn)在讓楊老師來告訴你這本書的名字吧!
2、誰來告訴我這本書叫什么名字?
3、想知道這本書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那我們一起來走進這本書??纯从惺裁从腥さ氖虑榘l(fā)生了。
三、引導幼兒讀圖
1、鳥窩里為什么會長出樹來呢?這可怎么辦呢?
2、我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3、翻看第2-3頁,你在這幅圖里讀到了什么?
4、小結: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的葉子,小鳥在樹林里自由自在的飛翔,鳥爸爸停在樹底下休息。
5、接下來鳥爸爸會去干什么呢?播放第4一5頁,你看到鳥爸爸和誰在一起?鳥媽媽在干什么?
6、接下來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播放第6一7頁)鳥太太的表情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鳥太太很驚訝?
7、小結:原來鳥窩里長出了一顆小樹苗,這下可怎么辦呢?
8、小朋友你們來幫鳥太太想想辦法好嗎?
9、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想了些什么辦法,(播放第8一13頁),螳螂先生來了,它會說些什么呢?鳥太太又會怎樣做呢,是誰開來了一輛大卡車,它又想干什么呢,鳥先生和鳥太太會同意搬家嗎?
10、樹苗一個勁地往上長,眼看就要把鳥窩撐破了,這可怎么辦呢?
11、(播放第18一19頁),你在這幅圖里讀到了什么?我們來聽聽書上是怎么說的。
12、原來,大伙決定把小樹苗搬家,小樹苗搬家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播放第20一35)
《鳥窩里的樹》語言活動語言活動課后反思
愛的教育始終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在語言活動中運用的也很多,如何將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們從小就懂愛、有愛、會愛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當我看到故事《鳥窩里的樹》,就被它巧妙的構思,溫暖、關愛的基調上微微透出的一絲幽默而吸引。于是我借助了多媒體課件設計了此次活動。遵從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的教學原則,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幼兒學什么,怎么學。
在活動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抓住閱讀元素,突出故事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二、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體會關愛的情感。通過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積累、表達、運用等一系列活動,給孩子們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產(chǎn)生強烈的心靈共鳴。
三、活動中關注孩子。觀察孩子的反應,聆聽他們的聲音,帶領孩子進入關愛的世界,體驗愛的情感。創(chuàng)設和諧自然的活動氣氛,層次分明的情感提升,在平等開放的提問中展現(xiàn)孩子們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與孩子的和諧交融、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學藝術效果的最佳境界。
活動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讓我至今難忘:開始傳遞小樹苗了,我慢慢地離開位子將小樹苗傳給第一位幼兒,示意孩子們一個個傳下去。我看到有的孩子用好奇的目光在觀察、有的在和身邊的朋友說著什么、甚至有的捂著嘴在偷偷的笑,他一定是覺得老師很滑稽好象在演戲。我沒有制止,繼續(xù)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用我柔柔地聲音輕聲地營造著關愛、呵護的氛圍,用我的眼神對孩子們的傳遞行動投以贊許的目光,用我的肢體語言提醒孩子們小心地傳遞。漸漸地,活動室里安靜極了,只有優(yōu)美的音樂聲,孩子們傳遞時輕聲地提醒“你要小心啊?!?“當心點?!?“千萬可別碰壞了小樹苗啊?!?我看到孩子們的臉上滿是“嚴肅”;、眼里滿是神圣。愛心在我們的手中傳遞著、在我們的心中燃燒著。孩子們表現(xiàn)得投入、真情,才會使我的教學活動顯得精彩紛呈.
最后,我想說:還給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吧。讓我們的教育像一只隱形的手帶領著孩子們茁壯成長??傊處熞獜慕虒W思想、思維方式、課堂教學氛圍等,為幼兒提供充分的創(chuàng)新時間和空間,這樣有利于幼兒的創(chuàng)新,更有利于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新教師匯報課評比活動《鳥窩里的樹》教學反思
近期,在我們幼兒園開展了新教師匯報課的評比活動?!而B窩里的樹》就是我們中大班教師所要執(zhí)教的主題活動。初次接觸繪本閱讀,對于我來說確實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剛拿到繪本時,真的有些無從下筆。細細翻閱了故事一遍之后,我覺得這個繪本故事內容比較豐富,情節(jié)有點戲劇化,仔細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故事中蘊涵著一種深深的愛意,溫馨而美好。但是,就我們新中班的特殊情況而言,《鳥窩里的樹》這個繪本故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就針對新中班幼兒的年齡和經(jīng)驗特點,以故事導入、層層揭秘的形式,可能更適合我們新中班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我以愛和溫馨的畫面展開(突出一種和諧自然的情感)緊接著以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為轉折和線索,然后大家一起幫助想各種辦法,到最后想出了一個既不砍樹又不搬家兩全齊美的好辦法(和前面引題前后呼應)。在問題的設計中,我盡量以引導的方式提問,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讓幼兒更簡單的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
從今天的上課情況來看,自認為還是比想象中完美。首先,在開始的故事導入部分,幼兒就很感興趣,我以設置懸念的形式,牽引幼兒的注意力。再次,我出示PPT圖片,請幼兒自己來找找,鳥窩里居然長出什么來了?這個問題幼兒都能回答,他們觀察到了小樹苗的出現(xiàn),但是由于經(jīng)驗問題,他們不知道是“小樹苗”;,認為是“小草”;,我就通過“長得像小草”;來引導幼兒知道這是“小樹苗”;。接下來,我請幼兒自己先想想辦法,幫助鳥先生和鳥太太解決困難。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回答,也基本能涉及到一點關系,有幼兒就說到了,“把小樹苗拔掉,給鳥先生和鳥太太換個新家等等?!?緊接著,我出示來幫忙的小動物,請幼兒看圖說說他們是誰?想出了什么辦法?幼兒能認識螳螂。
教案:幼兒園里的春天
活動名稱:幼兒園的春天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把感受到的春天特征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動腦動手能力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培養(yǎng)幼兒活潑愉快的心境,讓春天永駐孩子的心田,幼兒園永遠是春天。
活動準備:
種植材料、繪畫和手工材料、采集的植物
活動過程:
1、開場白:春天向我們走來,它走進草地,小草變綠了;它走進花叢,鮮花開放了;它走進農(nóng)場,麥田發(fā)芽了;它走進樹林,小樹長出了嫩芽;春天像我們走來,帶來了春雨滴嗒滴嗒魚兒樂了,帶來了陽光溫暖了大地,帶來了春風使柳樹舞動,感謝春天,春天真好!把春天請進我們的教室,幼兒園里永遠是春天!
2、彈奏主題歌:“幼兒園的春天”,請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3、美化教室
繪畫組:布置春天的畫欄
手工組:將采集的樹葉、樹枝、野花等,折折、剪剪、粘粘、貼貼,布置春天的植物
種植組:種植大蒜、蘿卜、白菜等,美化自然角
標本制作組:將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昆蟲制成標本
(重點:手工組,標本制作組)
4、評議:請各組幼兒展示成果,并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行講述(可以是作品的內容,也可以是制作過程中的一些小事)
5、播放主題歌,在主題歌聲中整個活動愉快的結束。
課后評議:
分組活動一直是幼兒比較喜歡的活動形式,這樣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小組,由于是自己選擇的,在活動過程中
幼兒的主動參與性也會比較強,活動結束后大部分幼兒做出了滿意的作品。
此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由于在活動中分了四個組,教師就不可能全都照顧到,所以在有的小組出現(xiàn)了幼兒沒事做的情況。
下次再組織此類活動時,應該減少分組,控制在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