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一位爸爸的“親子閱讀”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0-07-27 親子閱讀心得體會幼兒園 幼兒園親子閱讀活動方案 愛的教育閱讀筆記班上有一個小朋友非常喜歡閱讀,并且閱讀習慣非常好。跟家長溝通了解后,方知家庭閱讀指導的重要性。
家長:大寶不到1歲的時候開始對閱讀感興趣,最開始選擇的是繪本和唐詩。每天只要他比較安靜的時候,我就會給他念,灌耳朵還是有必要的。當他注意力轉移到書本上的時候,我就給他指讀,指一個字讀一個字。很多媽媽也問過我大寶認字的經驗。我覺得指讀是最基本的,而且是最有效的。當你不斷的指,不斷的念,他會在腦子里形成一個自然反饋。當你指讀過很多次之后,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有一天他會跟你一起念。這時候你可以把其中某個字單獨拿出來,這時候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他認識這個字。大街上、超市里、隨處都有簡單的漢字,我每次去超市都指給他這是“入口”這是“小心地滑”,沒幾次他就認識這些漢字了。并且出現(xiàn)在不同組合里的熟悉的漢字,他也認識。這時候,我們就會使勁夸他,表揚他,并且經常裝作不認識某些字,要請教他。他對認字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每天只要他想看書,我們都會陪他閱讀,有時候指讀,有時候我念他認真聽,有時候他邊玩我邊念。當然,每天的睡前故事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也需要儀式感。3歲上幼兒園時,大寶的識字量是500左右。日常的簡單的字都會,但是都不會寫,因為小手肌肉發(fā)育還不完全,我們沒教他寫字。4歲右右時認識1000字左右,有段時間,他不讓我們給他念了,他要自己看,他自己也是只看不念。我也擔心很多字他不認識會不會影響他閱讀的完整性。其實我多慮了。我會抽查個別比較難得字,我發(fā)現(xiàn)他認識,但也有些字他只認識半邊,就想當然的以為是半邊的讀音。如果我發(fā)現(xiàn)我就糾正,不出3次,他一定能記住。要感謝我愛人把他厲害的記憶力遺傳給了大寶。記憶力好,興趣濃,很多事情家長真的不用費力。所以其實在認字這件事上,我們從來沒有強迫過孩子,全靠他的興趣和記憶力?,F(xiàn)在大寶認字大約有2000了吧,反正他自己的科學類的書籍他都能自己通讀,他爸爸歷史類的書,他也很感興趣,也有一些不認識的字,但是念過幾遍他就會了。
上述:家庭學習氛圍很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要引導孩子有興趣。父母都愛看書,孩子也一定愛看書。適度的表揚和肯定,能夠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這些平日積累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寶爸爸的育兒心得
寶爸爸的育兒心得
家長無論任何情況,對發(fā)脾氣的兒童都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
俗話說,六月天孩子臉,說變就變。小孩子的脾氣是變化不定的,不知什么時候就會發(fā)脾氣了,沒有規(guī)律可循。怎么對待發(fā)脾氣的小孩,是年輕家長應學習照顧孩子的技巧。
尤其是小家伙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某些事情會有自己的主見,想要或者不想要。對家長來說,小孩想要的東西,大人覺得是不應該要的,但小孩就是偏要;家長要小孩子做的事情,小孩就是不想做,根本沒有什么道理可言。
記得有一年的冬天,小家伙已經一歲多了,晚上發(fā)脾氣,就是不肯穿衣服,什么衣服都不愿意穿,大吵大鬧,怎么說都不管用,就是不穿衣服。我怕她不穿衣服著涼,就對她發(fā)脾氣,并打了她一巴掌。十幾分鐘之后,小家伙就安靜了。還有一次,小家長快三歲的時候,不記得因什么事發(fā)脾氣,怎么說都不聽,說到我實在忍不住了又發(fā)脾氣了,把小家伙又打了一頓。小家伙被打之后,還是沒有什么改觀,只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后,小家伙鬧完了,自己慢慢安靜下來了。但第二、三天都不怎么理我,還說爸爸打她。
這件事之后,我也在想,打小孩肯定不對,這種教育方式非常有害,家長是面鏡子,家長的行為方式,時間長了,小孩就學會了。
對付小孩發(fā)脾氣,家長既不能打,也不能罵。那么,家長應該怎么辦才好呢?后來我看到其他人的育兒心得里說,小孩發(fā)脾氣,先要站在小孩的角度,知道小孩為什么發(fā)脾氣,表示理解孩子的情緒,再慢慢加以引導等。受到啟發(fā)后,我也慢慢總結了對付發(fā)脾氣小孩的辦法:首先,無論什么情況下,家長都必須有耐心,耐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其次,看小孩是因什么發(fā)脾氣,有時小孩發(fā)脾氣的原因很簡單,找到問題根源,一下就解決了。第三,如果小孩要求無理,發(fā)脾氣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最好的辦理就是轉移她的注意力,小孩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轉移的。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很多,以前我用得比較多的辦法,就是抱著小家伙,拋起來,接著,反復幾次,小家伙就想玩這個,不記得剛才鬧什么了。最后一個辦法,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所有辦法都試過后,如果小家伙還在鬧,那么就安靜的走開,讓她鬧個夠,鬧累了,自然就不鬧了。
總之,小孩有小孩的天性,家長應學習了解小孩的天性,對小孩各種不好的行為,以合理、科學的方式方法加以引導,不能生硬粗暴的對待。否則,以暴制暴,等到小孩會反抗的時候,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這句話應要應驗了。
育兒心得:和孩子一起,學做爸爸
育兒心得:和孩子一起,學做爸爸
每個孩子的降臨都給這個家庭帶來歡樂,同時也給爸爸媽媽帶來挑戰(zhàn)。
漸漸的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身上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成為每個家長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何教育孩子成了作為父母心頭煩心之事。
學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前幾天看書看到這么一句話:“別以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了。”孩子因為自從孩子降臨以后,沒有經過任何的培訓,我就自然晉升上崗做了爸爸,也永遠不會下崗。但是如何養(yǎng)育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又懂得多少呢?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情況,作為父母的也不是什么都能學得會的。
相反,孩子長大了,有時候會來教育你了。有時候雙休日了,想多睡一會了,孩子就會跟你說,太陽曬屁股了,要起床了。你在電腦前工作時間長了,孩子會跟你說,你玩電腦時間太長了,應該休息了。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小孩子,我們父母應該去看一些書,學學如何做父母。如果真的有難度的話,可以在生活中,學學做父母的樣子,給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榜樣作用。
學做規(guī)矩,有條件地滿足孩子
一位心理輔導老師說過一句話,3歲以前的孩子要給予無條件的滿足和愛,給孩子以安全感。但是過了3歲,就應該給孩子有條件的滿足。
在生活中,對于孩子合理的要求,作為家長應該給予滿足,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數(shù),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媽媽都很在乎的。對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家長就要斟酌處理方式了,不能粗暴解決,也不能輕易妥協(xié)。當然這也是每個家長最難拿捏的一件事情。
孩子如果現(xiàn)在想買一個玩具,會事先跟我說,爸爸我想買一個什么玩具。我一般會問她為什么要買呀,到底有沒有用,然后根據情況說星期天去買一個,或者你生日的時候再給你買,或者你做好什么事情了再給買,孩子也會很開心地答應下來。
學習尊重孩子,循序漸進
客觀上,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在每個父母的心里,卻都是那么完美,容不得別人說些不好的。但是看著孩子這里或哪里的不足,心頭也比較的著急。
要正視孩子存在的不足,不要輕易埋怨孩子,尤其是學習上面的事。孩子的學習有一個學習、理解的過程,如果孩子某一些方面確實欠缺,那么作為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不要給予過重的心里負擔,另一方面要幫助孩子一步一步去克服彌補不足。
比如,前階段學校要孩子跳繩,孩子一個也不會,孩子媽媽教她一小時,還是一個也不會跳,媽媽就有一些急躁了,不要教了,讓我去教了!但是這時候,孩子學得也不耐煩了,我跟她說,爸爸小時候也不會跳的,我們用繩子玩跳繩的游戲,以后每天我們都練幾分鐘,她要玩電腦了,讓她練幾分鐘,她要吃東西了練幾分。幾天后從幼兒園回家,她高興地告訴我她能跳1個了,我陪她高興了半天,而且以后幾天,天天回家練習,而且越跳越多了。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也接觸到一些孩子,看似很簡單的事情不會做。確實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有些事情孩子竟然做不了,這就需要家長不要急躁,幫助他一步一步地學習,多花一點時間肯定會好起來的。
最后引用一句近幾年內非常熱門的話,這個世上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孝敬父母,二是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教無定法,沒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方法,每個父母都只能自己摸索,但是無論怎么說,作為孩子的父母,在工作之余,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交交心,在孩子的成長路上陪伴他一起走下去肯定是不會錯的。
親子閱讀之讀《了不起的狐貍爸爸》
《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講述的是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氣的人,他們憎恨狐貍先生,決定把他全家除掉。于是,這三個人拿著槍,陰險地等在狐貍先生的洞外……但狐貍先生自有對付他們的妙計!于是,一場智慧和力量的較量開始了……三個兇狠貪婪的飼養(yǎng)場主和狐貍一家追捕與反追捕的故事,被羅爾德·達爾用異常輕松的筆調講來,讓人讀了愛不釋手。
一直以來兒子還沒有接觸這種字書,一般讀的繪本多一點,剛買回這本書的時候,兒子隨意的翻看了一下就扔在一邊說:“媽媽,你看吧,這不是我們小孩子看的書?!庇谑锹攱寷Q定晚上要“誘惑”兒子讀這本。晚上讀書時間了,一切在聰媽的掌控之中,兒子沒有抵的住我的“花言巧語”選擇了這本自己并不太喜歡的書。聰媽心想雖然選了,兒子能不能聽的進去還是另一回事呢?很快兒子的反應證明了聰媽的擔心是多余的,讀了兩章后兒子居然沒有聽夠,結果一口氣讀了50多頁,由于時間比較晚了,決定明天再讀,看的出兒子還有些許的遺憾,有點意猶未盡的樣子,知直到關燈后還在想最后的結局是怎么樣的。
看來還真不能小看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呢?此刻我們已經讀完了這本書有幾天了,讀完后兒子發(fā)出了原來這樣的書也很有意思嗎的感慨。我想也許這就是好書吧,讀一本好書的卻能帶給孩子很多的快樂,家長們還等什么呢?趕緊行動起來吧??!
關于親子閱讀心得分享
前幾天兒子表揚我了。那是在旅行中,在一個有名大學附近的書店里,我們本意是歇歇腳躲躲雨、喝喝咖啡,結果女兒一進來就搜羅了幾本書,坐在墻角讀起來。用她帶的錢買了好幾本,晚上在住宿的地方,她讀給哥哥聽,哥哥說妹妹讀書的本事比他小時候還棒。兒子說:“媽媽你教小孩兒讀書真的很厲害!”這句話夠我至少樂一整年了。
我自己是書蟲子,跟兒子女兒讀書的故事可以講很多。我自己覺得親子讀書成功與否最關鍵的一步是選書??戳撕芏鄷鴨?,我自己也存書單,我的建議是書單是啟發(fā),但是不要照單全收地靠書單選書。
那么怎么選呢?首先是自己按著喜好買幾本,讓孩子選。第一次專門給女兒買書是她幾個月大的時候,一本本指給她、翻給她看,女兒看上哪本就是哪本。后來也是這樣,我把關,孩子說了算。我會按書單參雜進一些經典圖畫書,但是給起步的孩子選書最重要的是書和她之間要一定的 connection。她喜歡的東西(顏色、圖畫動畫片里的人物、漂亮的裙子、亮閃閃的sticker)她正在遇到的狀況(比如看醫(yī)生、回國見祖輩、去海邊森林、游樂場玩的經歷)她剛剛學會的東西(一個詞、一個地名、星星、太陽系)她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和小朋友相處、入學、新同學加入),以上種種都是幫助我給女兒選書的參考點。宗旨就是基于她感興趣的有認同感的一點,選擇有她熟悉的元素的書,引起她的興趣,讓她跟書建立聯(lián)系,讓她肯打開我選給她的書---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選書宗旨。其它需要考慮的是這本書的觀點我喜不喜歡,接不接受;書的內容女兒會不會理解;另外成本也要考慮,媽媽因為花了大價錢選了書,就有可能不淡定,一定讓孩子讀。所以錢不多的時候好好利用圖書館,有能力的時候再逛書店,舊書展遇到就不要放過。
選的書她不喜歡怎么辦?放在書架里。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書有信心。她沒能一見鐘情沒什么,日久生情也是好的。女兒每晚在書架里選書的時候、我們出門旅行選擇帶書的時候、她遇到書里出現(xiàn)的問題的時候,都是讓她愛上曾經被她冷落的那本書最好的時機。
然后用自己最甜美的聲音、臉上掛著最溫柔的微笑用全部的愛意每天讀給她聽,把讀書時間渲染成我們母女最幸福的時間。逐步形成她煩躁不安的時候,拿起一本書就安靜下來的局面,繼而慢慢形成她做了好事,拿書當獎勵的局面和把去書店和圖書館當成一次樂趣之旅的局面--這就基本成功了。
再往下就是堅持和提高。堅持不說了,排除萬難也得堅持。提高比較困難,提高主要是我的提高:新書要看、時代要追、熱點要關注、大浪淘沙沉淀下來的精華也得慢慢帶她涉及。不會讀的詞要查,不熟悉的歷史事件要學習,不熟悉不喜愛的領域要說服自己嘗試。
育兒心得:爸爸去哪里
育兒心得:爸爸去哪里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逢聽起耳熟能詳?shù)馁澝滥笎鄣母枨覀兪欠褚矔|及另一片幽幽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懷,父愛呢!父愛如同母愛不可或缺,兩者對孩子的影響不同,但是爸爸在孩子的教養(yǎng)過程中有著和媽媽同樣的責任,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專家解析
人們總習慣強調母愛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力量,事實上,父愛的力量同樣也是偉大的。就像鳥兒起飛需要兩個翅膀一樣,母愛和父愛都是孩子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爸爸選擇的是追求自己的事業(yè),為家庭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條件,教育孩子的任務主要交給媽媽來完成,他們在教育孩子中的角色意義逐漸被淡化。其實這樣既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爸爸和媽媽的教育結合起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要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特別意義。調查材料表明:缺失父愛的孩子身體和智力發(fā)育比其他孩子要差。
爸爸對孩子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撫養(yǎng),更重要的是父親對孩子性格和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爸爸身上所具備的勇敢、堅強、博大等優(yōu)秀品質都是孩子所要學習的。
缺少爸爸的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缺少爸爸的參與,男孩容易變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戀年長男性,或者懼怕、不信任男性。
爸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爸爸要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意義,爸爸的責任不僅僅是要為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還要加強和孩子的交流,重視輔導孩子的功課,參加孩子的家長會以及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等
建議一:重新審視爸爸在親子教育中的角色
大多數(shù)家庭的爸爸都忙于工作,照顧家庭和教育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媽媽的身上。爸爸在親子教育中的角色發(fā)生了錯位,會使孩子朝著母系群體傾斜,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現(xiàn)在很多爸爸意識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以自己在人格品質、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優(yōu)勢對孩子的成長施加積極的影響,并成為孩子探索新領域的向導和力量源泉。
建議二:爸爸是孩子的性別坐標
孩子進入“性別辨認期”時,最早能分辨的便是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孩子會把爸爸的所有行為特征作為自己辨別男人的特征,以后在孩子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男性形象都會與最早獲得的這一男性范例相比較。
缺乏父愛的男孩很難在男性的自信與自制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對男孩長大交友、求學和工作都會造成一定的困擾。對于女孩的成長來說,爸爸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因素,能夠幫助她們成年后與男性之間發(fā)展健康的關系。
建議三:爸爸是孩子智慧的啟蒙者
研究發(fā)現(xiàn),凡與爸爸一起相處機會多的孩子,其智力水平更高,男孩更是如此。這是因為爸爸在和孩子一起游戲的過程中常和孩子共同操作,共同探討,從而使孩子獲得更多的啟發(fā)。
爸爸身上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是開啟孩子智慧的最佳密鑰。爸爸一般具有更豐富的知識、更強的動手能力、更深刻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爸爸的優(yōu)勢對于開闊孩子的視野、發(fā)展認知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起著獨特的作用。
建議四:爸爸是孩子情商的引導者
爸爸對孩子情商的發(fā)展起著關鍵的作用,爸爸的言行既可以引發(fā)孩子的積極情緒,又可能成為孩子出現(xiàn)消極情緒的導火索。因此,爸爸及時處理、恰當疏導孩子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爸爸大多是通過游戲來影響孩子的情緒的,爸爸和孩子之間的玩耍游戲,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掌控情緒的重要途徑。因為在游戲中孩子既可以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又可以學會如何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在最理想的狀態(tài)。
建議五:爸爸是孩子形成良好個性的促進者
和媽媽相比,爸爸身上具備更為勇敢、堅強、獨立、自信、果斷的個性特征。爸爸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要鼓勵孩子不斷嘗試,勇敢探索,克服困難和挫折。如果孩子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爸爸足夠的關愛,成長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欠缺一些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爸爸這個職位是眾望所歸的,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爸爸的全程參與,爸爸和媽媽一樣為了孩子將付出更多辛苦,體驗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