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爸媽小心!千萬別再夸孩子長的漂亮
發(fā)布時間:2020-06-28 漂亮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筆記因為漂亮是先天的優(yōu)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則不然,它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可貴品質。
所以,爸媽表揚孩子時,別忘了三大原則:
1.夸具體不夸全部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里,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jié)都是值得驚嘆和贊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jīng)習慣于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贊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夸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jīng)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tǒng)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應該怎么做,如何努力。2.夸努力不夸聰明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zhàn)會采取回避,因為不想出現(xiàn)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后,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睂α硪话牒⒆诱f:“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苯又o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夸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
3.夸事實不夸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夸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爸媽的稱贊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贊美。他們會怎么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贊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原來夸孩子也有這么多學問,不能隨便亂夸!爸媽們,你們學會了嗎?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中班家長育兒心得:千萬別小看了三歲小孩子
中班家長育兒心得:千萬別小看了三歲小孩子
寶寶已經(jīng)三周歲半了,因為寶爸不在家,寶寶就常和我睡在一起。每天睡覺之前,寶寶總是讓我給他講故事,且每天都是要聽同一個故事。有時候我很累,有時候我很困,所以每一次都是懷著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給他講故事。有時候漏了一二句,有時候會忘了某一個細節(jié),可我全然沒有把這當回事兒,總以為寶寶也和我一樣,沒有認真的去聽。
但是昨天晚上一件事情,讓我大吃一驚。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對待孩子一定也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不管大事還是小事。
事情是這樣的:我給寶寶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線索是金搟杖和銀面盆,整個故事也是因這兩件寶貝而展開。我講了故事的開頭,就忘了提金搟杖和銀面盆。然后就講到下一個段落。這時寶寶說,媽媽你講錯了,重新講。其實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寶寶讓我重講我就重新講??傻诙沃v到那里我又忘了,這時寶寶提醒我:“兩——”,媽媽你重新講。我才下意識里知道,我錯在哪里了。是呀,沒有兩件寶貝,故事就無法展開呀!
講完后,我說:“寶寶該你講故事了,那你也給媽媽講一個故事吧”。然后寶寶就給我講了寶寶直通車上面的故事?!痘ɑňG綠的小圓球》的故事。這一次真是讓我和寶爸都驚呆了,寶寶竟然一字都不差,把故事的一前一后說得和視頻上的語句一模一樣,真像是背下來的一樣??伤F(xiàn)還只是一個42個月大的小孩子,除了會認1-100的阿拉伯數(shù)字,還有幼兒園三個字,其它的漢字我們從來沒有刻意的去教過他。
這時我和寶爸都無限感慨——孩子,真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吧!
育兒觀念:千萬別小看了孩子的記憶力
育兒觀念:千萬別小看了孩子的記憶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他們可以天馬行空,任由思想無拘無束,他們可以匪夷所思,不管是不是切合實際。只要我們愿意去相信,他們就可以用他們的想象力給我們展示一個不同的世界,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同樣的,孩子的記憶力也是無限的,他們的記憶力往往是我們望塵莫及的。
實錄一:辰辰半歲多的時候給他買了一些英文的兒歌CD,倒不是因為有意要辰辰從小接觸英語,是自己比較喜歡英文歌,挑選的時候就無意間都拿了英文的。之后,每天都給他放這些兒歌,起初他也不怎么感冒,一副“聽就聽唄”的樣子,但是也不抗拒。到了一歲多,想換一批兒歌給他聽聽,之前的CD每天聽,我自己都聽得快出老繭了,但他卻不樂意了,當時還不會說話,吱吱呀呀地反對我換兒歌,沒辦法,只好給他繼續(xù)聽,但是明顯發(fā)現(xiàn)他聽得仔細了,不放兒歌的時候,只要我哼出曲調,他就會沖著我笑。
分析:之后,我才慢慢發(fā)現(xiàn),辰辰其實已經(jīng)深深記住了這些曲子,甚至是歌詞,即使他還不會說出來,更不會唱出來,但是他的腦子里已經(jīng)有了這些東西。他之所以不讓我換,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有完全地駕馭這些歌曲,他還要繼續(xù)聽,直到把他們完全記住。這個在一年后,得到了充分地印證,兩歲不到的時候,他有一天居然流利地哼起了這些碟片里的曲子。雖然歌詞“支離破碎”,但是已經(jīng)讓我非常驚訝,從那時起我就不敢在小覷孩子的記憶力了。
實錄二:辰辰三歲不到的時候,接受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快。有一次,親戚送了個玩具機器人,摁下發(fā)音鍵,就是英文的“ThisisthenumberONE”(這是數(shù)字“1”)或者是“ThisisthenumberTWO”,抑揚頓挫的發(fā)音立刻吸引了他。他不斷地摁鍵,不斷地聽。我在旁邊就無意識地學著機器人說,沒想到我一說,兒子的興趣就更大了。他發(fā)現(xiàn)我聽懂了,還能模仿機器人,馬上問我:“媽媽,什么意思?”“哦,機器人在說,這是數(shù)字1,這是數(shù)字2。”這個時候,他已經(jīng)知道一些基本數(shù)字的概念,他就很迷惑地看著我,肯定是在想,我知道1念yi,2念er,怎么突然不一樣了,我就立刻跟他解釋,這是英文,另外一種語言,我們平時講的是中文。當我跟他說了一遍1到10的英文后,他又接著問:“那11怎么說?100怎么說?”我如實地回答了他。第二天他似乎什么都忘了,但是又重復問我前一天的問題,我還是耐心地跟他說了一遍,這次我只說了1到10。之后的每天他都會問,每天我們都會練習,一個星期之后,他已經(jīng)可以流利地說1到10的英文了,還跑到爺爺奶奶那里去獻寶,得到了爺爺奶奶的表揚后,就更想往下學,又問了我11,12,13……
見他越學越快,我就干脆像教學生那樣,把英文的數(shù)字規(guī)律跟他講了一遍,告訴他不用死記硬背一個個數(shù)字,數(shù)字和數(shù)字之間都是有關系的,只要學會基本的1到20,后面的數(shù)字是可以自己組合的,只要記住規(guī)律。一開始還擔心告訴他這些是不是太深了,但是沒想到小家伙自己會消化,過了幾天真的又開始問我英文數(shù)字之間的規(guī)律了,我就告訴他20是twenty,30是thirty,幾十的后面都是ty,然后他就自己往下說,40是forty,50是fivety,60是sixty…….我一邊鼓掌一邊糾正他:“弟弟真聰明,但是50不是fivety,是fifty,就它和別的稍微有點不一樣?!彼班蕖绷艘幌轮?,后面的幾天50還是fivety,我也不去強求,只是他說的時候,我糾正一次,久而久之,他就自然而然地會了,而且還饒有興趣的自己組合數(shù)字,沒過幾天,1到99他已經(jīng)都了如指掌了。
分析:自己也沒有想到兒子的接受能力居然那么強,估計最大的動力還是他對這方面感興趣。很慶幸自己沒有遏制了兒子的興趣,沒有想當然地認為他還是個孩子,一定學不會那么多。其實,孩子的學習潛力是我們大人無法估量的。不要強迫孩子去學什么,但是當孩子表現(xiàn)出興趣的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也不要扼殺了這些萌芽。
實錄三:上了幼兒園之后,辰辰對數(shù)字更是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有一次上街,他什么都不要,就是要我給他買個乘法口訣表掛在家里。一開始還以為他是一時的興趣,沒想到,一學期后,他居然已經(jīng)把乘法口訣暗記在心里了。在我面前脫口而出的時候,除了幾個說錯之外,其他全對,說實話,我們真是不得不開始有點佩服他了。
分析:乘法口訣掛在他的游樂區(qū),也就是他平時待的最多的地方,每天看似他漫不經(jīng)心地看上幾眼,自己也從來不去問他記住了沒有,沒想到他還真的把它們都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里。
現(xiàn)在,辰辰快滿四周歲了,他的小腦袋瓜里已經(jīng)裝了好多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每當他把這些寶貝展示出來的時候,我都不得不佩服他那持久的記憶力。他在不停地記住生活中每一樣他感興趣地東西,我們能幫助他的就是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一定的指點,不給任何壓力,也沒有任何強求。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孩子含淚哭訴:爸爸媽媽,求你別再亂哄我了!
我的哥哥非常愛他的女兒,每天都竭盡全力讓女兒感到快樂。
比如說給女兒大筆的零花錢讓她隨心所欲地購物,或是在女兒生日的時候邀請最有名的雜技團上門演出……哥哥的女兒才八歲,所有人都覺得她是一個真正的小公主,她的童年是幸福和快樂的。
但是我卻不以為然,甚至為孩子的未來憂心:孩子真的快樂嗎?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幸福感和滿足感混淆。
比如說,當孩子有了想要的東西,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失望,都會盡量滿足,但對孩子而言,他們只是擁有了自己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感到自己的基本需求被滿足,這和感到幸??鞓肥遣灰粯拥?。
我明白父母去哄孩子是想保護孩子,讓孩子認為世界是美好的,父母不希望孩子早早地遭受痛苦和挫折。
但是如果沒有不幸作為對比,如果不懂得什么是悲傷、難過、失望和委屈,孩子又怎么會明白什么才是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呢?
臨床心理學家勞拉·馬卡姆(LauraMarkham)認為,幸福感不是哄出來的。
有的父母以為避免孩子遭受不幸就是在給孩子幸福,但事實上,如果孩子在兒時沒有經(jīng)受過一些負面情緒,那么孩子的認知功能將不能正常發(fā)育,"幸福"的定義對孩子而言將更加模糊。
因此勞拉建議,父母不應該總是去哄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去犯錯,讓孩子經(jīng)歷失望,讓孩子感受悲傷……
當孩子體驗過足夠多的感情的時候,孩子就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快樂,明白怎樣才能爭取到自己的幸福。
父母想要給孩子幸福和快樂是人之常情,但是父母應該明白,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苦難和悲傷也是必要的。
所以,不要光做一個哄孩子的父母,而是要做一個懂孩子的父母,真正去回應孩子的感情,而不是滿足孩子的需求。
爸爸媽媽必看:教孩子如何穿衣褲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或者照顧者們可不能再事事都包辦了哦。
如果你覺得寶寶還小,衣服要替他穿到身上,鞋子要替他套到腳上,飯要給他喂到嘴里,玩具散落一地要幫他收拾整理……那是你太小看家中的小不點兒啦!
事事都代勞,其實也是在剝奪寶寶自我發(fā)展的機會。
有句話你一定聽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傳授給人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有時,養(yǎng)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如你現(xiàn)在不放手,以后就很難放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將孩子的一切事務件件包辦、樁樁代勞的父母,其實才是最懶惰的父母。
那么,勤勞的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積極承擔起管教孩子的任務,適時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小事情、小細節(jié)開始,一點一滴,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能脫、穿簡便的衣服脫衣服的訓練是2歲左右開始的,如果寶寶暫時還不會,你也不要著急,依照他的個性、成長來教導吧。
2歲起,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會向大人要求自己穿、脫衣服。不要忽視他這種意愿,媽媽要邊鼓勵邊有耐心地協(xié)助他。
教導脫衣
在寶寶還沒有意愿自己動手脫衣服時,會黏著大人,你不要很快就滿足他的要求,試著鼓勵他:“讓我們一起來試著自己脫脫看?!比绻麑殞毦芙^你的幫助,自己想脫衣服卻脫不下來時。你在一旁要為他打氣:“還差一點兒噢,做得真不錯!”在他困難的時候,稍微幫他一點兒忙,讓他產生“我能自己脫下來”的自信。
脫套頭衫
相比較開衫,脫套頭衫的難度比較高,事前,幫寶寶解開可能鉤住他脖子或手腕的紐扣,教導他的手臂先從袖子里抽出來,再用雙手從衣服里面撐開領子后,將衣服脫下。寶寶的衣服構造不要太復雜,脫不下來,這會使他感覺很沮喪。
在教導寶寶學會自己脫衣服的同時,也應該培養(yǎng)他折疊、整理衣服的習慣,不要讓他將衣服隨意丟棄。
教導穿衣
穿衣前,媽媽先教導寶寶分辨衣服前后。領子部分有標簽的是后面,有縫衣線的是反面。
學穿套頭衫
先將衣服套在頸部,寶寶尋找袖管時,會發(fā)生前后顛倒的情形。你要幫他將雙臂伸到衣服外面,旋轉衣服半圈再穿。你也可以幫忙拿著一只衣袖,這樣他就很容易將手伸進去。
學習扣前襟紐扣
學會了穿套頭衫衣服后,接下來就要教他穿有紐扣的開前襟的衣服——
1.爸媽和寶寶面對面;
2.將扣子的一半塞進扣孔,讓寶寶從扣孔里拉出來;
3.先把最上面的扣子扣上,再從上往下一個個扣好。
在寶寶學會扣前襟紐扣之前,可以讓他玩幫娃娃扣紐扣的游戲。指尖的小肌肉運動,會使寶寶的指尖變得更為靈巧。